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8

江苏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图书

A Study on Intensive Land Use in Jiangsu Province

SSAPID:101-3667-7930-68
ISBN:978-7-80230-989-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国内外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对江苏省荼毒集约利用的现状评价、潜力分析、模式总结、制度创新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著作
作 者:
编 辑:赵慧芝;尤田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序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献回顾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规律研究

    (二)城市蔓延与控制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一)土地集约利用概念与规律研究

    (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三)土地集约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

   三 简要评论

  第二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一)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

    (二)江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

    (三)江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四)江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

    (五)江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政策与制度创新

   二 分析框架

   三 研究方法

    (一)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三)全面调查与典型研究相结合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说明

   一 主要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与说明

   二 县域土地数据来源与说明

   三 开发区土地和经济数据来源与说明

   四 企业用地和经济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二章 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经验

   一 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理论回顾

    (一)古典经济学关于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二 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土地资源的功能

    (一)土地的基本功能

     1.生产功能

     2.承载功能

     3.景观生态功能

     4.增值功能

    (二)土地与经济增长

   三 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日本经验

    (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过程

    (二)日本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

  第二节 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机制与驱动力

   一 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机制

    (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1.绝对稀缺

     2.相对稀缺

    (二)土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二 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江苏经验

    (一)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

     1.人地关系

     2.资本存量

     3.技术变迁

     4.聚集经济

     5.产业结构

     6.制度与政策

    (二)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江苏经验

     1.数据与变量说明

     2.回归分析结果

     3.岭回归结果的经济与政策含义

  第三节 江苏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难题

   一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概况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二 江苏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冲击及面临的问题

    (一)江苏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1.耕地数量变化的区域比较

     2.建设用地数量变化的区域比较

    (二)当前江苏土地资源开发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土地利用控制指标区域配置与资源禀赋的矛盾

     2.土地利用控制指标区域配置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3.耕地资源快速非农化与土地资源低效配置的矛盾

     4.持续扩张的土地需求与有限供给的矛盾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苏县域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第一节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江苏与全国的比较

  第二节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基于县域层次的评价

   一 思路与方法

    (一)评价单元类型的划分

    (二)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指标权重及标准值

     1.评价指标权重

     2.评价指标标准值

    (四)计算方法

     1.单项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

     2.评价总分值的计算

   二 评价结果

    (一)统一标准下的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

    (二)分类标准下的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

     1.四类地区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动态变化

     2.分类标准下的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结果

  第三节 典型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比较

   一 苏州市

   二 南通市

   三 淮安市

   四 比较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第一节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第二节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理论潜力测算

   一 测算指标与方法

    (一)测算指标和参照值

    (二)计算方法

   二 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理论潜力

  第三节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现实潜力

   一 旧城改造的成本—效益分析

   二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现实潜力

    (一)闲置、空闲土地面积

    (二)开发低效利用土地的潜力

    (三)现实潜力汇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苏农村居民点用地评价与潜力分析

  第一节 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

   一 评价指标与方法

   二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动态变化

    (一)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动态变化:基于地级市层面的考察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动态变化:基于县(市、市区)层面的考察

   三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一)三大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二)地级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聚类分析

    (三)县(市、市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聚类分析

   四 评价结果分析

  第二节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一 测算指标与方法

    (一)测算指标和参照值

    (二)计算方法

   二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理论潜力

   三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现实潜力:规划方案与评价

    (一)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潜力实现的制约因素

    (二)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现实潜力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近几年江苏农村居民点用地情况总体变化不大,但不同县(市、市区)之间的对比变化十分明显

   (二)江苏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

   (三)江苏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巨大的集约利用潜力

  附录:村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第六章 江苏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分析

  第一节 江苏开发区发展概述

   (一)开发区用地管理日趋严格

   (二)利用外资促进结构继续改善

   (三)产业层次明显提升

   (四)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

  第二节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一 总体定位

    (一)基于全国层面的比较

    (二)江苏与东部地区比较

    (三)江苏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比较

   二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思路与方法

    (一)开发区类型划分

    (二)评价指标

    (三)指标权重及标准值

    (四)计算方法

     1.单项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

     2.评价总分值的计算

   三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一)统一标准下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结果

    (二)分类标准下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结果

   四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二)地均投资强度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三)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四)单位土地面积最低投资标准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第三节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一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与测算

    (一)分析范围

    (二)与经济发达地区开发区的比较分析

     1.与经济发达地区开发区的比较分析

     2.与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比较分析

     3.理论目标值的确定

     4.江苏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二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实现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苏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分析

  第一节 主要工业行业土地利用现状

   一 被调查企业总体情况

   二 同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概况

    (一)建筑容积率

    (二)地均销售额

    (三)地均投资强度

    (四)地均利税

    (五)地均吸纳劳动力

   三 同区域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概况

    (一)建筑容积率

    (二)地均销售额

    (三)地均投资强度

    (四)地均利税

    (五)地均吸纳劳动力

  第二节 主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一 评价指标体系

   二 指标标准值

   三 计算方法

    (一)单项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

    (二)评价总分值的计算

   四 评价结果

    (一)不同区域主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二)劳动—资本密集型与土地密集型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结果

     1.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2.土地密集型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3.与上海主要工业行业用地集约水平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主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潜力

   一 主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理论潜力

    (一)依据建筑容积率计算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理论潜力

    (二)依据地均销售额计算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理论潜力

    (三)理论潜力的综合确定

   二 主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现实潜力

    (一)依据建筑容积率计算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现实潜力

    (二)依据地均销售额计算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现实潜力

    (三)现实潜力的计算

    (四)近期不同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实现程度修正系数的经济和政策含义

    (五)现实潜力分析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江苏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

  第一节 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模式

   一 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的内涵

    (一)共性和个性

    (二)综合性和层次性

    (三)地域性

   二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一)江苏农村居民点整理操作模式

     1.中心村建设

     2.城市公寓化或社区化

    (二)江苏农村居民点整理操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产权问题

     2.整理资金筹措问题

     3.新建居民社区管理问题

     4.超前建设问题

     5.文化风俗保护问题

   三 旧城改造模式

    (一)旧城拆迁改造的几种典型操作方式

     1.以政府为中心的强制拆迁改造方式

     2.以市场为主导的土地收购方式

     3.以业主为中心的不动迁改造方式

    (二)旧城重建的几种典型操作模式与评价

     1.企业改造

     2.房地产建设

    (三)商业街区建设

     1.商业街区的聚集式建设

     2.商业中心的辐射式建设

     3.商业点的分割式建设

    (四)江苏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四 开发区建设模式

    (一)江苏开发区建设的几种模式

     1.存量挖潜

     2.楼宇经济模式

     3.政策门槛设置

     4.制度创新

    (二)模式评价

     1.“存量挖潜”方式

     2.楼宇经济方式

     3.控制门槛模式

     4.制度创新模式评价

  第二节 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创新

   一 以产业、城乡、区域宏观协调发展为对象的“统筹联动”模式

    (一)加快地区间产业转移与产业联动发展,延长产业链

    (二)用地指标挂钩政策下的多核心、区域平衡发展策略

    (三)财政转移支付与政策协调

   二 以行业、企业、单位微观高效运作为主体的“保权保利”模式

   三 以法律、政策、制度积极供给调控为中心的“五结合、一统一”模式

 第九章 江苏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创新

  第一节 江苏土地集约利用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

   一 宏观制约因素:经济增长方式

    (一)技术进步贡献率

    (二)产业结构

    (三)城乡结构

    (四)区域结构

    (五)江苏经济增长的土地代价水平变化

   二 微观制约因素:资源配置方式

    (一)市场机制

    (二)政府干预

  第二节 江苏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思路与制度建设

   一 土地集约利用管理基本思路

    (一)土地集约利用管理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结合

    (二)通过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三)加快土地集约利用成功模式的推广与制度创新

   二 土地集约利用管理制度建设

    (一)土地产权制度

     1.土地征用制度

     2.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二)土地市场和价格制度

     1.土地市场制度建设

     2.土地税费制度

    (三)土地利用调控制度

     1.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2.产业制度

     3.区域合作制度

     4.监督制度

  第三节 江苏土地集约利用重点政策创新

   一 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

    (一)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机制

     1.在农村居民点整理中推广“房主经济”,增加农民长期收入

     2.建立“集约生效”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灵活应用建设用地指标置换折抵政策

     1.用活土地置换政策,创造地区合作开发整理模式

     2.用足指标折抵政策,统筹区域土地整理与经济建设

    (三)创造更灵活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投资收益机制

     1.提高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水平

     2.通过村镇建设中的经营性用地使用权出让来吸引社会投资

   二 产业用地门槛政策

    (一)产业选择

    (二)门槛设计

     1.地区分类与产业划分

     2.建筑容积率门槛

     3.投资强度门槛

     4.地均产出门槛

 后记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切实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本书在国内外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评价,潜力分析,模式总结、制度创新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试图掲示经济发达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一般规律,探寻土地集约利用的实现途径,以完善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体系,促进江苏乃至中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理论创新和政策改革。

[1]〔德〕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吴衡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美〕埃德温·S.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2卷):城市经济学》,郝寿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美〕丹尼斯·迪帕斯奎尔、威廉·惠顿:《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龙奋杰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美〕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

[5]〔美〕雷利·巴洛维(Barlowe,R.):《土地资源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谷树忠等译,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

[6]〔美〕沃尔特·W.威尔科克斯:《美国农业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7]〔美〕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美〕伊利(Ely,R.T.)、莫尔豪斯(Morehouse,E.W.):《土地经济学原理》,滕维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日〕野口悠纪雄:《土地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英〕保罗·切希尔、〔美〕埃德温·S.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3卷),安虎森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1]白冰冰、成舜、李兰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宏观评价探讨——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2]毕宝德:《土地经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3]查志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浙江统计》2002年第4期。

[14]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北京,中华书局,2002。

[15]陈江龙、曲福田、陈雯:《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16]陈路、姚胜菊:《中国开发区过度竞争的经济学分析与抑制政策》,《开发区研究》2005年第2期。

[17]陈荣清、纪昌品、陈竹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思考》,《城乡建设》2004年第12期。

[18]陈书荣、曾华:《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城乡建设》2001年第8期。

[19]陈莹、刘康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2年第4期。

[20]杜新波:《城市土地整理:房地产业发展的新天地》,《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第3期。

[21]樊纲、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1)》,2002年12月16日《经济观察报》。

[22]高轩、蒋一军:《北京农村居民点整理与集约用地》,《中国土地》2004年第1期。

[23]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宣教司、江苏国土管理局、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土地用途管制与耕地保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4]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5]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6]国家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8]何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9]贺菊煌、龚益、刘成相:《中国国民收入的地区间流动》,《统计研究》1992年第4期。

[30]黄佐钘、许长新:《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分析》,《科技与经济》2005年第1期。

[31]姜海、曲福田:《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理论与方法——以江苏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第2期。

[32]姜海:《转型时期农地非农化机制研究——基于主体行为的分析》,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3]李创求:《探索土地集约利用方法》,《浙江经济》2006年第14期。

[34]李善同、侯永志:《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十五”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管理世界》2001年第1期。

[35]李强、刘安国、朱华晟:《西方城市蔓延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10期。

[36]厉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37]黎一畅、周寅康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苏为例》,《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8]刘力、邱道持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9期。

[39]刘卫东、彭俊:《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5期。

[40]龙花楼、蔡运龙、万军:《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地理学报》2000年第6期。

[41]隆宗佐、郭艳桃、盛智颖:《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粗放利用的经济学思考》,《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42]毛蒋兴、闰小培、王爱民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第3期。

[43]欧名豪:《土地利用规划控制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44]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5]钱宁:《江苏十五经济发展计划完成情况及综述》,《统计分析资料》2005年第11期。

[46]丘金峰:《房地产法辞典》,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

[47]曲福田、黄贤金、王同顺、吴群等:《中国土地制度研究——土地制度改革的产权经济分析》,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48]曲福田、陈江龙、冯淑怡:《经济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9]曲福田、高艳梅、姜海:《中国土地管理政策:理论命题与机制转变》,《管理世界》2005年第4期。

[50]沈旭成:《以成都为例谈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四川建筑》2003年第8期。

[51]宋国荣:《义乌旧城改造暨绣湖广场工程》,《浙江人大》2005年第9期。

[52]宋则行:《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投入产出效益》,《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53]孙本良:《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面面观》,《中国土地》2003年第11期。

[54]唐火庆、陈艳:《武汉:以储备促进集约》,《中国土地》2005年第7期。

[55]汪波、王伟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对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56]唐任伍、杨丙见:《城市化加速时期国有土地集约使用:理论与实践——兼论国有土地立体空间开发与利用》,《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0期。

[57]王梅、曲福田:《昆山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构建与运用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2期。

[58]王章留等:《地方政府经济行为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9]吴先满:《经济结构的历史性变迁与战略性调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0]奚兆永:《论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61]谢敏、郝晋敏、丁忠义、杨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62]许佩倩:《土地集约利用与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第11期。

[63]杨阳:《节约土地:我们别无选择》,《中国土地》2004年第6期。

[64]袁文平、赵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机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5]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6]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第10期。

[67]甄江红、成舜、郭永昌等:《包头市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初步研究》,《经济地理》2004年第2期。

[68]翟文侠、黄贤金等:《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以江苏典型开发区为例》,《资源科学》2006年第2期。

[69]郑国、王慧:《中国城市开发区研究进展与展望》,《城市规划》2005年第8期。

[70]政协全国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关于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资源·产业》2001年第2期。

[71]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2]周国富、孙艳霞:《市场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比较方法的运用》,《现代财经》2005年第12期。

[73]周曙东等:《江苏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74]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5]Amato,P.W.A.“Comparison:Population Densities,Land Values and Socioeconomic Class in Four Latin American Cities”. Land Economics,1970,Vol.46,Issue 4,pp.447-455.

[76]Anas A.,R. Arnott and K. Small.“Urban Spatial Structur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8,Vol.36,Issue 3,pp.1426-1464.

[77]Arnott,R.J. and F.D. Lewis.“The Transition of Land to Urban Us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9,Vol.87,No.1,pp.161-169.

[78]Brueckner,J.K.“Urban Sprawl:Diagnosis and Remedie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00,Vol.23,No.2,pp.160-171.

[79]Fischel,W.A.“A Property Rights Approach to Municipal Zoning”. Land Economics,1978,Vol.54,pp.64-81.

[80]Gillham,O.“The Limitless City:A Primer on the Urban Sprawl Debate”. Island Press,Washington,DC,2002.

[81]Harvey,R.O.,Clark,W.A.V.“The Nature and Economics of Urban Sprawl”. A Quarterly of Planning,Housing & Public Utilities,1965,Vol.7,No.1,pp.1-10.

[82]Lopez,R.,Hynes,H.P.“Sprawl in the 1990s:Measurement,Distribution and Trends”. Urban Affairs Review,2003,Vol.38,pp.325-355.

[83]Niedercorn,J.H.“A Negative Exponential Model of Urban Land Use Densit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ofr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71,Vol.11,Issue 3,pp.317-326.

[84]Ottensmann,J.R.“Urban Sprawl,Land Values and the Density of Development”. Land Economics,1977,Vol.53,Issue 4,pp.389-400.

[85]Robinson,L.,Newell,J.P.,and Marzluff,J.M.“Twenty-five Years of Sprawl in the Seattle Region:Growth Management Respon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5,Vol.71,Issue 1,pp.51-72.

[86]Stern,D.I.“Historical Path-dependence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4,Vol.28,Issue 2,pp.197-222.

[87]Carruthers,J.I.,and Ulfarsson,G.F.“Fragmentation and Spraw:Evidence from Interregional Analysis”. Growth and Change,2002,Vol.33,pp.312-340.

[88]Wheaton,W.“Income and Urban Residence:An Analysis of Consumer Demand for Loc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Vol.67,pp.62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