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309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4图书

Ifte report series on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SSAPID:101-3663-8087-25
ISBN:7-80190-880-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报告,分为总报告、主要行业报告和专题报告。内容包括: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中国房地产业的对外开放;中国教育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财经蓝皮书
编 辑: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皮书系列》主要编辑出版发行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相关链接:2006年已经出版或即将出版的部分皮书

 总报告

  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基本格局、路径选择与战略思路

   一 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1.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与动因

     2.我国服务业发展与FDI关系及其趋势

     3.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程度问题

     4.我国服务业开放度与竞争力问题

     5.我国服务业开放的地区差异和时序问题

     6.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问题

     7.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风险与防范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1.服务业对外开放与进入壁垒

     2.服务业对外开放与国民福利

   二 国际竞争力较弱: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现实约束

    (一)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1.服务出口竞争力指标

     2.对外投资能力

     3.国家繁荣贡献

    (二)对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评价

     1.我国服务出口能力评价

     2.对外投资能力评价

     3.国家繁荣贡献能力评估

   三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对外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二)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很快,但总体上依然是服务贸易小国,且服务业出口层次低,结构不合理

     1.从服务净出口占GDP比重和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总额比重来看,我国依然是服务贸易小国

     2.服务业出口的行业结构不合理,知识和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行业比重偏低

    (三)我国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体水平不高,但入世后外资进入我国服务业领域的力度明显加大,电信、银行、证券、保险、分销等领域尤为显著

     1.入世后我国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了长足的进展

     2.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3.电信、银行、证券、保险、分销等是外资进入我国服务业的重点领域

    (四)我国社会服务业对外开放也有了一定起步

    (五)我国服务业的跨国经营有了良好的开端

    (六)基本结论:对外开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国服务业发展

   四 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时序与路径

    (一)分步渐进开放: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时序的现实选择

    (二)由东部地区逐步向中西部推进: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区域安排

     1.正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

     2.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具备优先对外开放服务业的基础条件

     3.东部地区较发达的制造业和较高的收入水平决定了他们对服务业的需求更旺盛

   五 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路

    (一)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条款中的灵活性,处理好对外开放与适度保护的关系,尽量避免服务市场开放的冲击

    (二)继续发挥传统服务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促进服务产业市场化和国际化

    (四)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作用,支持服务业的发展与开放

     1.根据“宽税基、低税负、严征管”的基本思路,调整中国服务业的相关税收政策

     2.顺应我国加入WTO后的形势变化,运用财税政策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实现中国服务业的结构转换

     3.适当调整教育支出结构,财政性教育支出不能忽略职业教育,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服务业培养适用型人才

    (五)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

    (六)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推进我国服务企业国际化经营

     1.扩大中央财政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支持力度

     2.政府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3.成立全国性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海外投资提供保险

     4.鼓励培育国内服务企业走规模经营发展道路

 主要行业报告

  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一 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相关文献综述

    (一)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的动机

     1.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

     2.东道国的市场机会

     3.东道国的制度限制

    (二)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的影响

     1.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所产生的正面影响

     2.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二 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国际经验:以银行业为例

    (一)各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比较

    (二)各国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绩效比较

   三 中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

    (一)第三产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

    (二)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三)中国证券业的对外开放

    (四)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

   四 外资进入对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影响

    (一)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

    (二)外资进入证券业的趋势和影响

    (三)外资进入对保险业的影响

   五 若干结论与建议

  中国房地产业的对外开放:机遇、挑战与对策

   一 房地产业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

   二 房地产业对外开放的实际进展

   三 对外开放条件下中国房地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四 开放条件下中国房地产业的对策

  中国流通产业的对外开放:机遇、挑战与对策

   一 流通业开放的全球背景

    (一)跨国零售商海外扩张迅速,跨国程度显著上升,母国构成发生了剧烈变化,投资集中在拉美、东亚和中东欧地区

    (二)城市化进程、母国市场饱和程度以及企业财务状况是影响流通业国际化的主要因素

    (三)零售业跨国公司主要采取特许经营、批发、绿地投资、并购、旗舰战略和逆向并购的形式进入东道国

     1.特许经营

     2.批发

     3.绿地投资

     4.并购

     5.逆向并购

     6.旗舰战略

   二 中国流通业对外开放:进程、现状与趋势

    (一)中国流通业对外开放经过了三个阶段

     1.1992~1999年试点阶段

     2.1999~2004年5月底为加入WTO和遵守加入WTO承诺加大开放程度阶段

     3.2004年6月1日后正常开放阶段

    (二)流通业的外商投资集中于零售业,投资多来源于亚洲、欧美各国,集中分布在东部大中城市,单体规模较大,市场份额不高

     1.业态分布

     2.来源国(地区)分布

     3.地区分布

     4.规模分布

     5.经营状况

    (三)世界前20名的物流公司都已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并购、参股、投资等资本运作方式进行战略扩张

    (四)外商投资零售业规模仍将迅速扩张,进入和拓展方式多元化,扩张范围将逐步扩大,在中国采购的份额也将进一步增加

     1.外资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张将非常迅速

     2.进入和拓展中国市场的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外资零售企业的地区分布范围将逐步扩大

     4.在中国采购的份额将逐渐加大

     5.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三 中国零售业在对外开放中面临的挑战

    (一)总体判断:对外开放加快了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进程,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外资企业的挑战

    (二)商业网点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外资企业过度扩张,出现了零售倾销苗头,影响了市场秩序的规范化建设

    (三)中外资大型流通企业继续比拼规模,影响了周围中小流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四)如何在低成本条件下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是中国流通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五)内资流通企业通过压榨供货商获得经济利润的经营方式直接影响了中国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中国物流业缺乏统一规划,物流方式单一、物流成本过高影响了中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形成

   四 中国流通业在对外开放中的对策选择

    (一)加快法制建设,完善商业规划,剔除对外商的“超国民待遇”,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创造和谐的采购供应关系

    (三)加快纵向一体化步伐,提高中国流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快水平一体化进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的流通产业

    (五)进一步市场细分,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创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六)物流发展要走政府引导与企业自建相结合的道路

  中国教育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机遇、挑战与对策

   一 WTO规则下的教育服务及其开放进程

    (一)WTO有关教育服务的规定

     1.教育服务的定义

     2.教育服务的分类

     3.教育服务的提供方式

     4.GATS对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规则

     5.市场准入表明授予设立、商业存在和非设立的权利

    (二)世界各国对教育服务的开放情况

   二 中国教育管理现状

    (一)教育的发展

    (二)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1.权力高度集中

     2.主体颠倒

     3.管理方式行政化、机关化

    (三)办学机制进一步完善

     1.“公办民助”

     2.公立学校转制

     3.教育券

    (四)我国的教育监管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 中国教育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进程

    (一)中外合作办学

     1.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

     2.加入WTO后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二)留学生

   四 中国教育服务业加入WTO的承诺

    (一)我国签订的水平减让表与教育服务有关的承诺

     1.合资企业

     2.设立分支机构

     3.土地使用权

     4.居留期

    (二)我国签订的教育服务部门减让表的承诺

     1.范围

     2.跨境交付

     3.境外消费

     4.商业存在

     5.自然人流动

    (三)与教育服务有关的其他内容

     1.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

     2.生效

     3.定价

   五 加入WTO后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入世使中国教育服务业面临重大挑战

     1.教育市场的竞争加剧

     2.人才流失

     3.传统大学的价值观将受到冲击

     4.思想教育上的重大挑战

     5.人才培养多样化

     6.法制建设方面的挑战

     7.教育管理体制上的挑战

     8.教育内容面临冲击

    (二)加入WTO以后中国教育面临的机遇

     1.增强我国的教育供给

     2.促进教育的对外开放

     3.强化教育的竞争机制

     4.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

     5.有利于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三)加入WTO以后中国教育的对策

     1.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

     2.加快国际化、本土化、特色化进程,提高中国学校竞争能力

     3.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促进学校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4.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一 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科技投入状况分析

    (二)科技产出状况分析

    (三)综合技术服务业发展状况

   二 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开放状况

    (一)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

    (二)技术引进来源多元化,技术服务类进口增长较快

    (三)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贸易结构明显改善

     1.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地位不断增强

     2.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加快,贸易平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三 加入WTO对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影响

    (一)加入WTO直接推动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

    (二)加入WTO对我国技术贸易的直接影响

     1.TRIMs协议对我国技术贸易的影响

     2.TBT协议对我国技术贸易的影响

    (三)加入WTO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

     1.TRIPs协议对我国技术引进带来一定的约束

     2.有助于提高国内产权意识,完善相关法律环境

   四 加快中国科技服务业开放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合理引导科技服务领域开放

     1.加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推动科技产业化和国际化

     2.强化对技术引进的规划和引导,提高引进效率

    (二)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1.加大政府对科技活动的资金支持

     2.完善税收激励体系,推动高技术产品出口

  中国文化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一 中国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二 WTO协议对文化服务业的影响

    (一)WTO协议将世界贸易规则扩大到服务业,文化服务业也在范围之内

     1.非歧视原则在文化服务领域的适用性

     2.贸易自由化原则在文化服务领域的推行

     3.正当保护原则在文化服务领域的普遍采用

    (二)WTO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协议对文化服务业的影响

     1.版权及有关权利

     2.商标权

     3.专利权

   三 我国文化服务业的入世承诺与开放状况

    (一)我国文化服务业的入世承诺

     1.对书报刊领域的承诺

     2.电影方面的承诺

     3.音像行业的承诺

     4.广告方面的承诺

    (二)我国文化服务业的开放状况

     1.书报刊领域的开放状况

     2.影视方面的开放状况

     3.音像制品的开放状况

   四 国外文化服务领域的保护及限制政策

    (一)配额限制

    (二)内容限制

    (三)外资限制

    (四)政策扶持措施

   五 加快我国文化服务业开放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开放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

    (二)有步骤地实行文化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三)充分利用WTO规则,在文化领域实行适度保护政策

    (四)提高文化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一 开放医疗卫生服务业是经济全球化和WTO的根本要求

    (一)WTO与经济全球化

    (二)开放医疗卫生服务业是WTO的根本要求

   二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现状

    (一)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业的WTO承诺

     1.我国对于服务行业的水平承诺

     2.我国对于医疗服务业的具体承诺

    (二)医疗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现状

     1.国外医疗服务输入

     2.国内医疗服务输出

   三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效应分析

    (一)对外开放对于医疗服务业的冲击

    (二)对于医疗服务关联产业的冲击

     1.药品制造业

     2.医疗器械制造业

     3.医疗商业保险

   四 医疗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全行业管理服务

    (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业的供给效率

    (三)严格界定两类不同性质的医疗服务机构,并实施差别公共政策

    (四)加大医疗研发投入,提高医疗机构创新能力

    (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医疗服务国际化趋势

    (六)发挥传统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信息服务业:开放与发展*

   一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整体概况

   二 中国电子商务对外开放与发展

   三 中国电子商务中的搜索商业模式

   四 开放下的IT培训业

    (一)IT培训业是开放的亮点

    (二)开放下IT培训业在中国的发展

    (三)开放环境下我国IT培训业的特点

     1.IT认证几乎被国外认证、培训机构垄断

     2.IT认证证书化

     3.国外培训机构培训趋向本土化

     4.自主认证体系和培训体系

    (四)小结

  中国电信业的对外开放:机遇、挑战与对策

   一 我国电信业发展情况

    (一)我国电信业的发展水平

    (二)我国电信业的市场格局

   二 我国电信业管制现状

    (一)我国电信业管制重点的变化

    (二)我国电信业管制的具体情况

     1.许可证管制方面

     2.资费管制方面

     3.网间互联互通的管制方面

     4.竞争行为的管制方面

     5.普遍服务管制方面

   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在电信业方面的承诺*

    (一)世界贸易组织基础性文件的构成

    (二)与基础电信市场开放有关的协议形成过程

    (三)与电信业有直接关系的世界贸易组织文件

     1.《服务贸易总协定》正文

     2.《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两个附件和一个决定

     3.《服务贸易总协定》第四议定书

   四 我国电信业的对外开放——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我国电信业对外开放的脉络

    (二)我国电信业对外开放的具体事件

     1.国外电信运营商进入我国电信业的情况

     2.我国电信运营商对外开拓的具体事件

   五 相关对策分析

    (一)我国电信运营商应采取的对策

     1.针对国内市场的对策

     2.针对国外市场的对策

     3.人力资源问题

     4.技术标准问题

    (二)我国政府部门、管制机构应该采取的对策

  中国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机遇、挑战与对策

   一 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的背景

    (一)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前夕的社会经济背景

    (二)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旅游业开放的基本情况

   二 中国旅游业的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的历程

     1.第一阶段:1978~1984年

     2.第二阶段:1985~2000年

     3.第三阶段:2001年以来

    (二)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成果

     1.市场的开放

     2.资本市场的开放

     3.管理理念和服务标准的国际接轨

     4.国际地位的提高

     5.从业者的开放

     6.WTO的承诺及实施

   三 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效应分析

    (一)旅游业对外开放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贡献

     1.对转变计划经济落后观念的作用

     2.改革开放的实验场

     3.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二)对社会经济作用的综合评价

     1.扩大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

     2.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为引进外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有助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

    (三)对旅游行业自身的作用

     1.使旅游业迅速成为独立的产业

     2.使我国旅游业成为国内开放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

     3.使我国迅速成为国际旅游市场中不可小觑的旅游大国之一

   四 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的问题分析

    (一)出境市场发展过快,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二)旅游业中子行业开放不均衡的问题

    (三)对外发展不足的问题

   五 政策建议

    (一)对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的建议

    (二)对旅行社扩大开放的建议

    (三)对旅游业直接利用外资(FDI)的建议

    (四)对外投资的建议

    (五)对从业者转移的建议

    (六)对出境旅游目的地出境旅游目的地资格(ADS)制度的建议

  中国餐饮业的对外开放与发展

   一 中国餐饮业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餐饮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

     1.餐饮业营业额逐年提高

     2.餐饮业的发展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二)中国餐饮业的发展尚有巨大空间

     1.餐饮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在外就餐的消费支出严重偏低

    (三)中国餐饮业的对外开放不断取得突破

     1.餐饮业在改革开放前期已经放开经营

     2.外资餐饮企业的比重不断扩大

   二 世界中餐业的发展

    (一)美国的中餐业

    (二)欧洲等国的中餐业

    (三)亚洲的中餐业

   三 国外主要国家餐饮业的发展概况

    (一)美国餐饮业的现状

    (二)法国餐饮业概述

    (三)德国餐饮业的异动

    (四)英国餐饮业的简况

    (五)俄罗斯餐饮业的总体情况

    (六)日本餐饮业的特点

    (七)新加坡快餐业的启示

   四 对外开放之下中国餐饮业面临的挑战

    (一)餐饮业面对WTO的承诺

     1.关于市场准入限制

     2.关于国民待遇限制

    (二)外资餐饮企业带来的启示

     1.先进的管理理念

     2.全新的经营理念

     3.完整员工培训体系

     4.准确的品牌定位

    (三)中国餐饮业面对的主要挑战

     1.国际著名品牌的竞争和挑战

     2.人才流失的压力

     3.餐饮业两极分化加剧

     4.营业规模的竞争和挑战

     5.综合服务素质的竞争和挑战

   五 加快中国餐饮业对外开放和发展的建议

    (一)中国餐饮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具体建议

     1.独具一格的风味

     2.变化多端的菜式

     3.温暖如家的人情味

     4.忠实稳固的常客

     5.个性突出的气氛

     6.体贴入微的服务

     7.自己动手的乐趣

     8.别出心裁的宣传

    (二)政策建议

     1.开拓餐饮市场,扩大消费需求

     2.加强对餐饮业发展引导,推动改革创新

     3.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推进餐饮产业化发展

     4.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5.加强企业卫生安全制度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6.发掘饮食文化,振兴餐饮老字号

     7.加强理论研究和教育培训,提高行业素质

     8.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推动行业自律

 专题报告

  多边贸易体制下服务业的开放

   一 多边贸易体制与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

    1.多边贸易体制的创新

    2.多边贸易体制下的服务贸易自由化:顺应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 正确认识多边贸易体制下服务业开放的若干问题

    1.开放服务贸易的必然性

    2.服务业的开放要遵守《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则

    3.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突破,区域贸易安排下的服务业对外开放问题

    4.服务业开放中的提供形式选择

    5.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

   三 服务业的开放与保护

    1.服务业要有积极的开放战略

    2.服务业的开放需要适当保护战略的配合

  中国服务业吸引FDI分析

   一 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潜力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

    (二)中国服务业为什么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

     1.中国国内经济总体运行良好

     2.中国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3.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逐渐扩大

     4.中国服务业存在着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空间

     5.国内服务业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 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

    1.国内服务业结构水平低,难以与国际服务业直接投资重点日益集中于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接

    2.服务业开放程度低

    3.体制、政策性因素的制约

    4.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服务标准化未得到广泛采用

   三 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

    (一)中国服务业开放程度分析

     1.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额及其占吸引外资总额的比重

     2.中国服务业开放程度分析

    (二)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年末注册企业数分析

    (三)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年末注册资本分析

    (四)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分析

    (五)进入中国服务业的外方投资规模分析

    (六)外商投资中国服务业部门综合分析

    (七)几点结论

   四 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1.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将快速增长

     2.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将出现行业和地区的不平衡发展

     3.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将发生改变

    (二)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提升国内服务业产业结构,提高承接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能力

     2.加强国内引资环境建设,为扩大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创造条件

     3.改善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基础

     4.提高国内服务消费水平,解除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后顾之忧

 编委会组成人员

Michael El Porter,1998,The competitiveness advantage of nations,MACMILLAN Business,London.

United Nations,New York and Geneva(2004),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4—The Shift Towards Services.

Katharine E. Rockett,Choosing the competition and patent licensing,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21,No.1,Spring,1990.

Spence,A. Michael,Entry,capacity,investment oligopolyistic,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8(2),534-544,1977.

Dixit,Avinash,A model of duopoly suggesting a theory of entry barriers,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0(1),1979.

Dixit,Avinash,The role of investment in entry-deterrence,Economic Journal,90,95~106,1980.

Milgrom,Paul and Roberts,John,Limit pricing and entry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Econometrica,50(2),443-466,1982.

Williamson,Oliver E,Wage rates as a barrier to entry:the Pennington cas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5,85-116,1968.

Schmalensee,R,Entry deterrence in the ready-to-eat breakfast cereal industry,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9,305-327,1978.

Bagwell,Kyle and Ramsey,Garey,Advertising and limit pricing,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1),59-71,1988.

Hennart,J.F.and Park,Y. R.,Greenfield vs acquisition:the strategy of Japanese inves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Management Science,39,Sep.,1993.

Caves,R. E.,Japanese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lessons for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foreign investment,The World Economy,16,1993.

Caves,R. E.,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nd Economic Analys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Poitevin,Michel,Financial signallyng and the deep-pocket argument,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1),26-40,1989.

丹尼尔·F. 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2005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国家发改委课题组:《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服务业的影响及提高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商贸经济》2004年第7期。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产业所服务业研究室:《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取向》,研究报告,2005。

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调研组:《十省区市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2005年9月。

金碚:《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李江帆主编《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

吴彬:《服务业:我国FDI新的增长点》,《山东经济》1997年第3期。

刘光溪:《入世与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几点战略思考》,《国际商务研究》2001第2期。

吕博:《世界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我国的对策》,《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6期。

戴枫:《中国服务业发展与FDI关系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3期。

余江:《外商投资企业对服务业开放的启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吴小娟、李波:《面对中国入世:我国利用外资与服务业开放问题的思考》,《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李慧中:《贸易与投资动因: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异》,《复旦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李珠峰:《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刘海云:《世界服务业发展的国际化和我们的选择》,《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李善同、侯永志:《加入WTO与中国服务贸易》,商务印书馆,2003。

刘绍坚:《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动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7期。

邢厚媛:《服务业对外开放与加入WTO》,《开放导报》1999年第6期。

郑吉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服务业的特点及中国的对策》,《生产力研究》2002年第5期。

俞梅珍:《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发展及其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谢康、肖晓丰:《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市场的顺序与收益——以中国开放服务市场为案例》,《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第2期。

周蕾、朱开明:《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评价》,《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王小平:《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第9期。

陈菲:《WTO后过渡期我国服务业竞争趋势点评》,《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6期。

郑长娟:《我国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特征和趋势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9期。

辽宁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大连理工学院:《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对策研究》,研究报告,2005年6月。

王国安等:《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9期。

张蕴如:《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度与竞争力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02年第4期。

任旺兵等:《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取向研究》,打印稿,2005。

沈明其:《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的国际比较及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9期。

白玲:《面对WTO:国内服务业对外开放和适度保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蔡茂森等:《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2期。

李怀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国家竞争优势战略》,《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2期。

万红先:《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3期。

王绍媛:《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指标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1期。

王建华、马永喜:《加入WTO后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7期。

来有为:《服务业国际转移发展动向与我国引资新热点》,《国际贸易》2004年第4期。

郑长娟:《我国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特征和趋势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9期。

庄英、任键:《关于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思考》,《内蒙古财经学报》1998年第1期。

薛荣久、张汉林:《论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2期。

孟捷:《中国服务业地区比较优势与国际化路径》,《天津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王细凯:《开放、保护与管理——发展中国家参与服务贸易自由化中的政府作用》,《财贸经济》2005年第9期。

范爱军、王建:《开放条件下山东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问题探讨》,《科学与管理》2005年第1期。

韩金红:《服务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选择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3。

方凯:《以“走出去”战略促进在发展中国家的承包工程业务》,商务部网站,2005年10月。

吴欣望、夏杰长:《服务业对外开放:进入、福利和一体化》(本文是北京市科委课题“基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打印稿,2005。

夏杰长:《发展第三产业的税收政策》,中国税务学会学术委员会研讨会提交论文(成都),2005年10月。

夏杰长、霍景东:《中国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2005。

Agenor,Pierre-Richard,2001,Benefits and Cost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tegration:Theory and Facts,unpublished paper(March 19).

Barth,James,Gerard Caprio,and Ross Levine,2001,Banking Systems Around the Globe:Do Regulation and Ownership Affect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Forthcoming in Mishkin,Frederic ed.,Prudent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What Works and What Doesn’t(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Boston,MA).

Bhattacharya,Joydeep,1993,The Role of Foreign Bank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Survey of Evidence,Cornell University,Mimeo.

Bonin,John and István Abel,2000,Retail Banking in Hungary:A Foreign Affair?Mimeo,Wesleyan University,Middletown,CT. Prepared as background paper for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2:Building Institutions for Markets.

Brealey,R. A. and E. C. Kaplanis,1996,The Determination of Foreign Banking Loc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5,577-597.

Buch,C. M.,2000,Why Do Banks Go abroad-Evidence from German Data,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9(1),33-67.

Claessens,S.,A. Demirguc-Kunt,and H. Huizinga,1998,How does Foreign Bank Entry Affect the Domestic Bank Market?Mimeo,World Bank.

Claessens,S.,A. Demirgü-Kunt,and H. Huizinga,2000,The Role of Foreign Banks in Domestic Banking Systems,in Claessens,S. and Marion Jansen,(eds.)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inancial Services:Issues and Less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Boston,Mass,Kluwer Academic Press.

Cull Robert,Maria Peria,George Clarke,2001,Does Foreign Bank Penetration Reduce Access to Credi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vidence from Asking Borrowers,Mimeo,World Bank.

Dages,Gerard,Linda Goldberg,and Daniel Kinney,2000,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Economic Policy Review,September.

Demirguc-Kunt,Asli and H. Huizinga,1999,Determinants of Commercial Bank Interest Margins and Profitability: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Vol. 13,No. 2(May).

Demirguc-Kunt,Asli,Ross Levine,and Hong-Ghi Min,1998,Opening to Foreign Banks:Issues of Stability,Efficiency,and Growth,in Proceedings of the Bank of Korea Conference on the Implications of Globalization of World Financial Markets(December).

Denizer,Cevdet A.,2000,Foreign Entry in Turkey’s Banking Sector:1980~1997,the World Bank WP No:2462(October).

Focarelli,D. and A. Pozzolo,2000,The Determinants of Cross-Border Shareholding:An Analysis with Bank-Level Data from OECD Countri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Bank Structure Conference,May.

Gelb A.and Silvia Sagari,1990,“Banking” in P. Messerlin and K. Sanvant,eds.,The Uruguay Round:Services in the World Economy,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and UN Center o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Goldberg,L. G.,1992,The Competitive Impact of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United States,in R. Alton Gilbert,ed.,The Changing Market in Financial Services,Proceedings of the Fifteenth Annual Economic Policy Conference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Norwell,Mass and 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161-200.

Goldberg,Linda B.,2001,When is U.S. Bank Lending to Emerging Markets Volatile?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Mimeo.

Goldberg,Linda,B. Gerard Dages,and Daniel Kinney,2000,Foreign and Domestic Bank Participation in Emerging Markets:Lessons from Mexico and Argentina,NBER Working Paper No. 7714(May).

Hasan,Iftekhar and Katherin Marton,2000,Development and Efficiency of the Banking Sector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Hungarian Experience,Bank of Finland Institute for Economies in Transition,BOFIT Discussion Papers No.7.

Hellmann,Thomas,Kevin Murdock,and Joseph Stiglitz,2000,Liberalization,Moral Hazard in Banking and Prudential Regulation:Are Capital Requirements Enoug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90,No.1,pp. 147-165.

Jenkins,Hatice,2000,Commercial Bank Behavior in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 Finance,Development Discussion Paper # 741,Harvar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Harvard University,Boston,MA.

Levine,Ross(1996),Foreign Banks,Financial Development,and Economic Growth,in Claude E. Barfield(ed),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Washington DC.

Miller,S. R. and A. Parkhe,1998,Patterns in the Expansion of U.S. Banks’ Foreign Operation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9(2),359-390.

Pehlivanli(1991),The Impact of Transnational Banks on the Banking Sect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Analysis of the Turkish Experience,1980-1989,Middle East Business and Banking,September.

Sector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Hungarian Experience,Bank of Finland Institute for Economies in Transition,BOFIT Discussion Papers No.7.

Tschoegl,A. E.,1985,Ideology and Changes in Regulations:the Case of Foreign Bank Branches over the Period 1920-1980,in Thomas L. Brewer,ed.,Political Risk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New York:Praeger,95-114.

World Bank,2001,Finance for Growth:Policy Choices in a Volatile World,Washington,D.C.

World Bank,2002,Global Development Finance,Washington,D.C.

Yamori,N.,1998,A Note on the Location Choice of Multinational Banks:The Case of Japan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2:109-120.

陈已昕:《WTO与中国金融开放——中国金融服务部门开放序列论纲》,学林出版社,2001。

单豪杰:《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稳健性的影响分析》,《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2004年第8期。

冯宗宪、郭根龙:《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中国金融业》,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郭根龙:《WTO框架下的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郭建伟:《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http://www.cfrn.com.cn/paper/paper_inf.php?paperid=21.

黄宪、熊福平:《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经营动机和经营策略分析》,《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

焦瑾璞:《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王维安:《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与国家金融安全》,载江其务主编《中国金融:支持经济与加强监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谢雨白:《外资银行进入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动趋势分析》,《上海金融》2004年第10期。

赵子铱等:《1993~2003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的实证分析》,http://www.ccfr. org.cn /cicf2005/paper/20050130002708.DOC.

郑良芳:《金融业贯彻对外开放国策的思考与建议》,《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期。

Goetzmann,William and Susan,Wachter,The Global Real Estate Crash:Evidence from an International Database,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

IMF,Annual Report on Exchange Arrangements and Exchange Restrictions,September 3,2003.

Minsky,H.P,1982,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in Financial Crises,Theory,History and Policy. Ed C.P. Kindleberger and J.P. Laffargu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naud,Bertrand,The 1985-1994 Global Real Estate Cycle:An Overview,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ture,5(1),January 1997,pp. 13-44.

William C. Wheaton,1999,Real Estate Cycles:Some Fundamental,in Real Estate Economics.

Yuming Fu,2000,Hong Kong:Overcoming Financial Risks of Growing Real Estate Credit in Asia’s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Role of Real Estate,ed M. Koichi and R.Bertrand,M. E. Sharpe.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江小涓、裴长洪:《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江小涓:《“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体制政策保障》,《管理世界》2005年第1期。

谭刚:《房地产周期波动: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王洛林主编《2003~2004中国外商投资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王志乐:《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90。

张金鹗、花敬群:《房地产投机行为之研究》,载《城市地产理论与实践》,测绘出版社,1993。

钟伟:《外资投资中国房地产报告》,《南风窗》2005年第9期。

中国人民银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2005年8月。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4,United Nations,New York,2004.

乔治·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96。

王俊豪:《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董进才:《入世与商业领域政府管制方式的变革》,《财贸经济》2002年第4期。

金永生:《论新经济形态下的流通产业组织政策取向》,《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第4期。

李明武:《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零售企业的战略选择》,《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第5期。

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宋则:《流通体制改革攻坚》,中国水电水利出版社,2005。

李卫华、傅晓东:《WTO对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挑战及我们的对策》,《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李敏文:《WTO:中国基础教育的机遇、挑战和对策》,《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7期。

蔡克勇:《加入WTO对教育的挑战与对策》,《交通高教研究》2002年第3期。

饶雨泰:《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云南科技管理》2002年第4期。

胡昌文:《应对WTO的挑战:中国教育的发展策略》,《世界》2002年第2期。

杨斐:《WTO服务贸易法——WTO法系列教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沈宏书、张秀萍:《加入WTO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钟雅苏:《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邱国锋、李红山:《加入WTO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兼谈地方高校发展策略》,《嘉应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张光明、刘绍平:《加入WTO: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4期。

冯志亮:《加入WTO后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经济经纬》2001年第6期。

《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法律出版社,2000。

周俊:《加入WTO后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湖北财税》2003年第5期。

《中国教育年鉴1999、2003、2004》。

Global Policy Forum(2002),No to GATS——Yes to Public Services,Availbable:http://www.globalpolicy.org/socecon/tncs/2002/nogats.html,June 13.

Hilary,J.(2001),The Wrong Model,GATS,Trade Liberalization,and Children’s Right to Health,Briefing Report,London.

Das,B. L.(2001),Restoring Balance to Services in WTO,Third World Network. Available:http://www,twnside.org.sg.

Common front on the WTO(CFWTO)(2003),Stop the GATS,Available:http://www/wtoaction.org/cfwto.

Chanda,P.(2003),Social Services and the GATS:Key Issues and Concerns,World Development Volume 31,Issue 12,December,2003,pp. 1997~2011.

http://stats.uis.unesco.org/ReportFolders/reportFoldersaspx.

薛荣久:《世界贸易组织(WTO)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联合国工发组织:《工业发展报告(2002/2003)——通过创新和学习提高竞争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欧新黔:《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俞梅珍:《服务业与当代国际经济竞争》,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余先予:《世贸组织法律规划与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胡学君:《新形势下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第5期。

罗丞:《WTO规则与我国技术贸易》,《学术论坛》2002年第5期。

许磊、陈可科:《科技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捷径——我国境外孵化器发展述要》,《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2期。

吴越人:《实现技术进步 超越“世界工厂”》,《中国外资》2005年第7期。

张正焉等:《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张汉林等:《服务业承诺与开放和崛起》,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薛荣久:《世界贸易组织(WTO)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余先予:《世贸组织法律规划与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祁述裕等:《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张晓明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WTO,World Trade Report 2005.

WHO,World Health Report 2003.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9/2000.

世界贸易组织:《2000年世界贸易发展年报》。

商务部:《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

商务部:《2001年医疗服务业利用外资现状》。

商务部:《2003年医疗服务业利用外资现状》。

商务部:《2004年医疗服务业利用外资现状》。

商务部:《2003年世界医疗服务业发展概况》。

商务部:《2004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卫生部:《2005年卫生统计提要》。

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2004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邢厚媛:《中国医疗服务出口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国际经济合作》1995年第11期。

曹建海:《中国产业前景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袁范:《中国加入WTO三周年的思考》,《医药工程设计》2004年第6期。

李小铃:《外资蚕食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医疗保健器具》2002年第9、10期。

郭羽诞:《乘“入世”之机,发展我国的医疗、养老服务出口》,《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第8期。

朱士俊、李泽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医疗行业的影响及对策》,《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年第4期。

李福兴、李宗友:《浅谈入世后对我国医疗、医药市场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年第7期。

刘光溪:《入世与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几点战略考虑》,《国际商务研究》2001年第2期。

武汝廉:《加入WTO对卫生系统影响的分析》,《卫生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

刘本新:《世界贸易组织(WTO)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现实意义》,《对外经贸实务》1994年第5期。

赵凯:《中国医药产业加入WTO,是否有药可医?》,《中华儿女(海外版)》2002年第3期。

沈卫:《中国加入WTO的历程及其启示》,《财经科学》2002年第7期。

潘晨光、何德旭主编《中国信息化人才战略研究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中国商业互联网七年沉浮进化曲线》,《互联网周刊》2005年1月13日。

《中国IT培训业在挑战中孕育机会》,《中国产经新闻》2004年3月2日。

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主页,www.NIIT.com.cn.

北京阿博泰克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www.jb-aptech.com.cn.

王雅慧:《中国IT培训高端领域引起国际资本关注》,《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4月5日。

《〈中国IT培训市场调研报告〉结论概述》,《软件工程师》2002年第7期。

陶然:《1992~2002:中国IT培训的峥嵘岁月》,《软件工程师》2002年第9期。

计世资讯:《2002~2003年IT培训市场分析》,《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第10期。

《阿里巴巴路向何方》,《华尔街日报》2005年4月11日。

《2004年十大网络营销热点回顾》,《时代营销》2005年1月27日。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电子签名法:电子商务发展的及时雨》,《金融时报》2004年12月9日。

《阿里巴巴成长为全球最大B2B网站》,《硅谷动力》2005年4月5日。

2000、2001年《通信统计年报》,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2003年1~12月通信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2004年1~12月通信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cnnic.gov.cn.

《中国电信业改革发展这十年》专题,新浪网科技频道,http://tech.sina.com.cn.

《禁止外资进入我国电信业的两项法规将被废止》,中国商贸指南网,http://trade.chinavista.com.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信息产业部:我国市话资费调整后仍处于较低水平》,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关于部分电信业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通知》,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多种固定电话资费套餐方案将推出》,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电信网间互联争议处理办法》,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乔楠:《网间结算背后的隐患 结算结出巨额费用》,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岳宏远:《中国电信业恶性竞争:运营商的切肤之痛》,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江西通信在线网站,http://www.jxca.gov.cn.

《2004年12月通信行业主要业务量完成情况》,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廖华军:《分析:中国通信行业十五期间主要发展指标》,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信息产业部村村通电话工程》,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文件,世界贸易组织官方网站,http://www.wto.org.

郭秀明:《WTO规则与电信服务业》,中国信息产业网,http://www.cnii.com.cn.

《WTO关于电信服务的规则》,中国信息产业网,http://www.cnii.com.cn.

《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人民网,http://news.people.com.cn.

刘欣:《SK电讯在中国:无所不在的“榕树”模式》,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李晓艳:《SK电讯透露终极目标 希望有中国运营商身份》,《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5月21日。

《SK电信期望2005年底吸引50万中国CDMA用户》,硅谷动力网,http://www.enet.com.cn.

刘奇、辛苑薇:《电讯盈科洽购网通宽带股份 目标是发展IPTV》,《京华时报》2005年4月4日。

《电讯盈科计划斥资3亿美元 发展内地电信业务》,中国信息产业网,http://www.cnii.com.cn.

《曲线“入侵”:海外运营商借鸡生蛋》,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中国网通与西班牙电信运营商建立策略性联盟》,新浪网科技频道,http://tech.sina.com.cn.

《外资走进来,“大动作”不如“小动作”》,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彭俊:《“狼”真的来了——AT&T在中国》,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

《增值业务,狼来啦》,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阴志华:《中国卫通欲借力开展海外业务》,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欧洲最大卫星运营商Eutelsat公司联手卫通进军中国市场》,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携手世纪互联英国电信在中国迈出第一步》,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薇薇:《英国电信借与中国网通合作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开展长期业务》,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法国电信在中国》,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NTT DoCoMo在北京建立4G研发中心》,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澳大利亚电讯的中国承诺》,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引进来”,还是“走进来”?》,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信产部:韩国SK与鸿联九五获得电信经营牌照》,硅谷动力网,http://www.enet.com.cn.

晓红:《走出去!——试论中国电信运营业国际拓展战略问题》,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电信运营商海外扩张小试牛刀 试水港澳收购》,《南方日报》2005年1月26日。

阴志华:《中国电信:以“走出去”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阴志华:《中国电信加速构建全球网络,国际通信能力显著增强》,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赵晓辉:《中国电信将以香港为基地向东南亚国家拓展业务》,新华网,http://www.xihuanews.net.cn.

殷玉生:《中国网通铺设新海底光缆 拟建独立国际出口》,《东方早报》2005年6月20日。

《网通KDDI签协议 共筑奥运高清电视传送服务》,《北京娱乐信报》2005年8月5日。

《中移动集团百亿港元竞购巴基斯坦电讯失败》,新浪网科技频道,http://tech.sina.com.cn.

英宁:《中国移动拟购乌兹别克电信49%股份 年内投标》,硅谷动力网,http://www.enet.com.

朱金周:《“走出去”产业分析——中国通信业携手“走出去”战略分析》,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

《中国联通拟首建境外网络 计划投资2.5亿元》,《新闻晨报》2005年3月15日。

何光暐等:《中国旅游业5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王大悟等:《中国旅游饭店发展蓝皮书1979~2000》,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张吉林:《中国旅游投资分析》,引自《2000~2002中国旅游业发展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

高瞬礼:《加入WTO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引自《2000~2002中国旅游业发展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

戴学锋:《北京旅游业产业规模初探》,引自《北京旅游业发展战略思考》,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谷慧敏:《世界饭店管理集团精要》,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戴学锋:《出境游支出被低估 国际游变花汇游》,《中国统计》2005年第2期。

戴学锋:《关于开征出境旅游消费税的设想》,《中国财政》2004年第8期。

巫宁:《从消费分层解读出境旅游的高消费》,《中国旅游报》2005年4月1日。

江小涓等:《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3》,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

曾志兰:《旅游业扩大开放与引进外资若干问题思考》,《亚太经济》2003年第5期。

周小明等:《我国旅游业扩大开放及吸收外资问题研究》,《国际经济合作》1998年第8期。

牟丽娜:《我国旅游业扩大开放的效应与前景》,《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

李伟青:《新形势下中国旅游业进一步利用外资的战略思考》,《商业研究》2003年第3期。

各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

各年《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山东省外经贸厅:《餐饮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承诺和国际惯例》,山东省外经贸厅网站,2004年11月6日。

邢颖:《餐饮经济学导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栗适、司宛春:《谁来拯救美国的华人餐饮业》,《餐饮世界》2002年第3期。

乔德林:《亟待提高的地中海中餐业》,《餐饮世界》2001年创刊号。

荀培路、杨铭铎:《新加坡快餐业带给我们的启示》,《餐饮世界》2002年第5期。

国家统计局:《关于198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2001年11月22日。

商务部:《商务部关于促进餐饮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商务部服务业工作会议文件》,2005年8月2日。

李冰儿:《国外餐饮业制胜八招》,《合作经济与科技》2003年第22期。

佚名:《国内外餐饮业的发展趋势及饭店餐饮的对策》,慧聪酒店采购商务网,2003年4月25日。

杨圣明、陈家勤、冯雷主编《服务贸易:中国与世界》,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汪尧田、周汉民主编《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2。

陈宪主编《国际服务贸易》,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

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冯雷等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贸易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冯雷:《WTO与中国商业发展对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石广生主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一)、(二)、(三),人民出版社,2001。

江小涓、裴长洪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裴长洪:《论中国进入利用外资新阶段——“十一五”时期利用外资的战略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期。

江小涓:《跨国投资、市场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行为》,《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王洛林主编《2003~2004中国外商投资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欧新黔:《服务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求是》2004年第21期。

江小涓:《“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体制政策保障》,《管理世界》2005年第1期。

江小涓、裴长洪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王志乐:《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国务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司综合处:《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趋势及启示》,《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第21期。

马秀红:《合理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投资促进发展——在“第二届国际投资促进论坛”上的演讲》,《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4期。

王建华、马永喜:《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7期。

李珠峰:《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王娟丽、马永喜:《入世后中国服务业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经济界》2003年第2期。

郑吉昌、夏晴:《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及产业整合效应》,《经济问题》2004年第9期。

胡迎春、原梅生:《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跨国投资产业战略选择》,《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李京:《全球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相关的对策》,《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1期。

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一体化国际生产》,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4。

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外国直接投资与发展的挑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胡祖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趋势和特点》,www.chinajpw.com.

陈墨:《2003跨国公司在华大事记》,《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月12日。

施文慧:《FDI与我国服务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Zhang,Kevin H.(1999),How does FDI interact with economic growth in a large developing country?The case of China,Economic Systems,23(4),291~303.

简 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1978年到2005年的27年间,服务业平均增速超过10%,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偏低,大部分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产业更是滞后。本书针对如何实现我国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提出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 何德旭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