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37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图书

Moral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SSAPID:101-3631-0876-90
ISBN:978-7-5097-6295-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就是关于价值观的问题。关注人的道德素质的塑造与完善,着力培养理想的道德素质品格,理应成为德育的基本目标与价值定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应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各要素进行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从而共同推进交往理论视阈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价值实现。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蒙冰峰
编 辑:冯咏梅;王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政治理论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背景解析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现实维度

   一 全球化际遇

   二 中国社会的转型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网络维度

   一 网络给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带来的机遇

    1.网络的交互性实现了道德素质教育主客体的平等交流

    2.网络丰富了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

    3.网络给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导手段与方式

    4.网络快捷的信息传播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活动的时效性

   二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提出了挑战

    1.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导向带来了挑战

    2.网络使道德素质教育者的地位受到挑战

    3.网络文化的冲击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发生倾斜

    4.网络上有害信息传播导致网络污染,使道德素质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化

    5.网络对道德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价值维度

   一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

    1.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2.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发展要借助于社会的资源及力量

    3.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社会化的价值

   二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个体价值

    1.个体价值的必要性

    2.个体价值的具体内容

    3.个体价值的实现

   三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价值关系

 第二章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三 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四 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第二节 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二 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三 转折时期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代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一 教育体制调整时期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二 纵深发展时期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三 全面发展时期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第三章 中西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比较借鉴

  第一节 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一 道德素质教育的理念

    1.全面教育理念

    2.可持续发展理念

    3.以学生为本理念

    4.开放教学理念

   二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主流

    1.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回归

    2.崇尚理想人格

    3.追求平等

   三 目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第二节 西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一 西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特点

    1.政治性

    2.适应性

    3.渗透性

   二 西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

    1.教育理念方面

    2.教育内容方面

    3.教育方式方面

    4.教育途径方面

  第三节 中西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一 中西方道德素质教育的比较

    1.目标定位

    2.教育内容

    3.教育方法

    4.价值取向

    5.从业队伍

    6.教育模式

   二 中西方道德素质教育的利弊

    1.从价值取向方面分析

    2.从内容选择方面分析

    3.从实施途径方面分析

   三 对我国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启示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开展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和渗透性的道德素质教育

    3.真正落实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理念,注重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

    4.以服务日常生活为突破口,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途径的多样化

    5.提高认识,注重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辨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 伦理学

   二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三 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

    1.伦理学意义上的主体间性理论

    2.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间性理论

    3.生存论意义上的主体间性理论

    4.社会学意义上的主体间性理论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 主体要素

    1.主体要素的界定

    2.主体要素的特征

   二 客体要素

    1.客体要素的界定

    2.客体要素的特征

   三 介体要素

    1.介体要素的界定

    2.介体要素的特征

   四 环体要素

    1.环体要素的界定

    2.环体要素的特征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交往视域

   一 主题立论维度

   二 自我意识维度

   三 现实生活维度

 第五章 交往理论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价值目标

  第一节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基点

   一 现实的人:交往理论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

   二 理性主体:交往理论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发生基础

  第二节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宏观目标

   一 毛泽东的“五爱”道德基本要求

   二 改革开放初期的“四有”新人和“三个面向”

    1.“四有”新人

    2.“三个面向”

   三 21世纪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四 科学发展观赋予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使命

  第三节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

   一 促使“他我”意识的觉醒

   二 构筑成熟的心态结构

    1.对“知”的理解

    2.对“情”的体验

    3.对“意”的认识

   三 培育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 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第六章 交往理论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原则方针

  第一节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

   一 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道德素质教育不能割断传统文化历史

    2.道德素质教育要以儒家优秀文化为基础

    3.道德素质教育要与时俱进,扩大传统文化传播

   二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原因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必要性

    3.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传统文化继承

   三 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第二节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 以人为本

   二 交往对话

   三 生活育德

  第三节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方针内容

   一 教育方针

    1.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

    2.坚持“重在实践”方针

   二 教育内容

    1.思想情感教育

    2.竞争意识教育

    3.创新精神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

    5.其他方面

 第七章 交往理论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价值实现

  第一节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路径

   一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

    1.价值层面:潜价值到显价值

    2.具体层面:思想行为的内化到外化

   二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

    1.理念基础

    2.根本途径

    3.具体途径

  第二节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价值实现的具体路径

   一 教育的重要途径

    1.政府主导

    2.学校教育

    3.家庭协同

    4.社会配合

    5.个体自觉

   二 教育的基本方法

    1.隐性教育法

    2.显性教育法

   三 教育的要素创新

    1.以人为本——创新道德素质教育理念

    2.人的全面发展——创新道德素质教育目标

    3.和谐理论——创新道德素质教育环境

    4.核心价值体系——创新道德素质教育内容

    5.统筹兼顾——创新道德素质教育方法

  第三节 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价值实现的机制体系

   一 导向机制

   二 激励机制

   三 监测机制

   四 调控机制

 结语

 前言

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就其实质而言也就是关于价值观的问题。关注人的道德素质的塑造与完善,着力培养理想的道德素质品格,理应成为德育的基本目标与价值定位。纵观历史,人类的发展经历了由物我不分到主体性凸显的历史过程。交往理论是单子式的主体性盛极而衰的产物。交往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其立论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和价值属性,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这一前提入手,正确理解需要与利益的动因,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各要素进行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共同推进交往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价值实现。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2]赵家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高国希:《道德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

[7]廉永杰:《创新教育及比较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

[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3。

[9]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2]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3]陈清:《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14]夏伟东:《道德本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5]邓演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16]邓卓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17]单春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视界》,人民出版社,2011。

[18]封希德:《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19]傅忠贤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20]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人民出版社,2006。

[21]何独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管理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2]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3]〔美〕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刘春琼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4]荆惠民、董耀鹏:《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5]郝文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6]李政:《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7]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28]林庭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代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29]龙凯:《思想政治工作原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0]毛英:《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1]檀江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32]彭未明:《交往德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33]〔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4]〔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5]《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6]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7]曾盛聪:《伦理变迁与道德教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38]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9]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深层解读》,人民出版社,2005。

[40]贺翠香:《劳动·交往·实践:论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论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1]张文喜:《自我的建构与解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2]闫艳:《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出版社,2011。

[43]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44]蔡志良、蔡应妹:《道德能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5]张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46]刘卓红、钟明华等:《开放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

[47]袁本新、王丽荣等:《人本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

[48]邓晓芒:《人论三题》,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9]王立仁:《德育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0]〔美〕马赛勒等:《文化与自我——东西方人的透视》,任鹰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1]王秀阁等:《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

[52]鲁宽民:《网络思想教育价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3]栾文莲:《交往与市场: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4]〔法〕狄德罗:《狄德罗哲学选集》,江天冀等译,商务印书馆,1969。

[55]段德智:《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人民出版社,2009。

[56]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7]高鸿:《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58]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9]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0]李素霞:《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人民出版社,2005。

[61]汪怀君:《人伦传统与交往伦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62]〔美〕普特南:《无本体论的伦理学》,孙小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63]贾英健:《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人民出版社,2009。

[64]李楠明:《价值主体性——主体性研究的新视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5]顾继国、蒙冰峰、孙六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

[66]蒙冰峰:《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研究》,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67]王萍霞:《走向主体间性的高校德育》,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8]王柳丽:《论新全球化下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建构》,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9]刘宪俊:《教育主体间性:意义及彰显》,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0]苏静:《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1]林珍:《略论主体间性视域的道德素质教育》,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2]王晓东:《多维视野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形态考辨》,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73]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74]曹小艳:《主体间性教育论纲》,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5]刘志军:《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塑造》,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6]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77]冯向东:《从“主体间性”看教学活动的要素关系》,《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78]何林:《许茨的主体间性理论初探》,《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

[79]廉永杰、周家荣:《以人为本: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兼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对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引领》,《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80]沈杰:《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社会心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81]虎小军、张世远:《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新范式》,《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82]王国银:《走向交往实践的普世伦理》,《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

[83]周宁、刘将:《走向交往的当代心理学:心理学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8期。

[84]彭升、彭放珍、曾山金:《道德素质内涵新析》,《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2期。

[85]马向真:《道德素质与自我同一性》,《学术论坛》2004年第6期。

[86]刘志军:《大学生道德素质结构略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6期。

[87]李莹:《“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对公民道德素质培养的启示》《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88]李英林:《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的文化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7期。

[89]雷希夷:《德法兼治下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成因及改进措施》,《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3期。

[90]吴桂韩:《主体间性哲学——和谐社会伦理道德观的积极成分》,《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

[91]金香兰:《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途径》,《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2期。

[92]杨怀祥:《论高校德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5期。

[93]康伟:《教育研究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教育科学》2006年第6期。

[94]张丽娜:《高等教育呼唤主体间性》,《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7期。

[95]景晓娜、刘薇、郑天坤:《论教育管理的主体间性》,《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96]王宏波等:《简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几个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5期。

[97]吴桂花:《大学生的个体价值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7期。

[98]张宗海:《学校师生“德育共生机制”的建构——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视野》,《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8期。

[99]戴茂堂:《人性的结构与伦理学的诞生》,《哲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00]邓兴珍:《社会转型期青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培育》,《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11期。

[101]康化椿:《社会和谐亟待解决的一个道德问题——主体道德素质二重性现象探析》,《求实》2008年第1期。

[102]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

[103]马嘉友:《论社会转型期高校道德素质教育目标的重构》,《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1期。

[104]吴佩杰:《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问题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12期。

[105]李定庆、曾天德:《健康人格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教育评论》2007年第2期。

[106]夏金元:《论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塑造》,《教育探索》2006年第7期。

[107]曾天德:《人格教育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中外人格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08]李铁莉、王永强:《以专业教育为依托点的大学生人格塑造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2期。

[109]彭进清:《论自主选择性道德素质的培养》,《求索》2006年第4期。

[110]蒋亚平:《高校创新道德素质培养模式》,《改革与战略》2005年第4期。

[111]许静波:《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9期。

[112]齐月华、宋青林:《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特征与建构》,《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7期。

[113]刘述进:《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培养》,《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9期。

[114]赵飞:《论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道德素质培养》,《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15]柳忠友:《市场经济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重塑》,《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16]孙松发:《谈塑造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117]朱春英:《重返生活世界:走出道德教育“灌输”的困境》,《江苏高教》2005年第4期。

[118]王强、吴云:《道德信仰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机制——以“生活世界”为根基的哲学解读》,《江苏高教》2007年第5期。

[119]毕红梅:《生活世界:道德教育的生成之域》,《教育评论》2007年第4期。

[120]柳潇:《道德需要:主体性道德素质建构的基石》,《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6期。

[121]李英林:《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的文化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7期。

[122]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23]刘芳:《论主体间性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124]马嘉友:《论社会转型期高校道德素质教育目标的重构》,《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1期。

[125]李海青:《当代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公共理性》,《哲学动态》2008年第6期。

[126]伍兵:《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教育前沿》2009年第1期。

[127]李国良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及基本经验》,《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128]李庆霞:《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人民日报》2005年7月18日。

[129]Hersh R.,Miller J.,Fie1d G.,Models of Moral Education:An Appraisal,NewYork,Longman,1980.

[130]Bargh,J.A.,“Beyond Simple Truths:The Human-internet Interac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01).

[131]Sharon Connell,“Empirical–Analytical Methodological Research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Response to a Negative Trend in Methodological and Ideological Discussions”,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006(03).

[132]Sen A.,“The Idea of Justice”,Journal of Human Development,2008(03).

[133]Pianta R.C.,Enhanc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 and Teachers,Washington,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9.

[134]Bargh,J.A.,Mckenna,K.Y.A. & Fitzsimons,G.M,“Can you See the Real Me?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self’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

[135]Rawlins W.K.,“Teaching as a Model of Friendship”,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00(01).

[136]Elaine Unterhalter,“What is Equity in Education?Reflections from the Capability Approach”,Stud Philos Educ,2009(01).

[137]J.Flax,Multiples,“On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 of Subjectivity”,Human Studies,19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