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11 !

参考文献

257

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图书

The Theory of Social Mentality :A Macro Social Psychology

SSAPID:101-3629-3879-56
ISBN:978-7-5097-5299-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探讨社会心态的理论为主,试图构建一个理解社会心态的框架结构,对于社会心态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包括社会心态的定义、结构框架、运行机制、指标体系等,也对社会心态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进行了回溯。本书的内容主要以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社会心态研究的实践,就社会心态的一些核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关信息

丛书名: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作 者: 王俊秀
编 辑:王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总序 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新成长

 前言

 第一章 社会心态研究现状

  一 社会心态理论和方法探讨

   (一)社会心态的概念和结构

   (二)社会心态研究的历史

   (三)社会心态的主体和类型

   (四)社会心态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二 社会心态研究内容

   (一)社会心态的全国抽样调查

   (二)不同群体的社会心态研究

 第二章 社会心态研究范式

  一 社会心理学危机与社会心态研究范式

  二 社会心态研究范式的学科基础

   (一)两种心理历史学

   (二)两种社会学

   (三)两种社会心理学

  三 从“生态”到“心态”的学科边界扩展

  四 社会心态研究的特点

   (一)社会心态理论是一种中层理论

   (二)社会心态理论是宏观性、动态研究

   (三)社会心态理论是共时性、历时性结合的研究

   (四)社会心态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稳定的心理群体

   (五)社会心态理论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态的概念和结构

  一 社会心态的概念

   (一)社会心态

   (二)社会心态的几个相关概念

    1.社会思想

    2.意识形态

    3.舆论、民意、舆情

  二 社会心态的结构

   (一)社会心态的表层和深层结构

   (二)社会心态的构成

 第四章 社会心态的机制

  一 社会心态的分析水平

  二 微观层面的社会心态机制

  三 中观层面的社会心态机制

  四 宏观层面的社会心态机制

 第五章 社会心态的测量和指标体系

  一 社会心态的测量

  二 社会心态的指标体系

 第六章 社会需要

  一 社会需要

   (一)个体需要

   (二)社会需要

  二 需要满足

   (一)需要满足与生活满意度

   (二)需要满足与幸福发展观

   (三)需要满足与安全感

    1.个体安全感

    2.社会安全感

    3.安全感的测量

    4.安全感研究

 第七章 社会认知

  一 个体水平的社会认知

  二 群体与社会水平的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同与社会认知

   (二)社会表征与社会认知

   (三)共享现实与社会认知

  三 社会思维

 第八章 社会认同

  一 社会认同过程

  二 社会认同与社会结构

  三 国内社会认同研究

 第九章 社会信任

  一 信任的概念

  二 信任的种类和结构

   (一)依照信任主体和客体区分的信任

   (二)从人际信任到社会信任

   (三)信任的内容

   (四)信任的维度

  三 信任的需求与缺失

  四 信任的产生

  五 信任的文化

  六 中国社会的信任

 第十章 社会情绪、情感

  一 社会情绪的概念

   (一)情绪

   (二)群体情绪

   (三)社会情绪

  二 社会情绪的心理学理论

   (一)群际情绪理论

   (二)群体评价理论

   (三)情绪感染理论

  三 社会情绪的社会学理论

   (一)社会学经典理论中的情绪

   (二)互动仪式理论

    1.理论起源

    2.互动仪式

    3.情感能量

   (三)舍夫的人际协调和社会团结理论

   (四)特纳的情感理论

   (五)情感的社会结构理论

    1.西奥多·肯珀的权力—地位理论

    2.罗伯特·塞姆的权力—地位理论

    3.网络理论

    4.宏观结构情感理论

  四 社会情绪、情感的结构、机制和功能

   (一)社会情绪、情感的结构

    1.情绪、情感的维度

    2.核心情绪、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3.情感氛围和情绪文化

   (二)社会情绪、情感的机制

   (三)社会情绪、情感的功能

    1.信号功能

    2.动力功能

    3.调节功能

    4.团结功能

  五 当前社会情绪特点

   (一)社会基本情绪

   (二)社会性焦虑

   (三)群体怨恨

   (四)社会情绪反向

 第十一章 社会价值观

  一 价值观的概念和分类

   (一)价值观

    1.态度

    2.信念

    3.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分类

  二 个体价值观

  三 社会价值观

  四 社会核心价值观

  五 社会规范与社会行为

 第十二章 社会行动

  一 社会行动

   (一)行动与行为

   (二)社会性行动

   (三)社会行动

   (四)社会行动的理论

  二 社会矛盾化解与冲突应对

   (一)社会矛盾和冲突

    1.与政府公共权力相关的矛盾和冲突

    2.与政府或经济组织相关的矛盾和冲突

    3.教育、医疗行业中的矛盾和冲突

    4.消费矛盾和冲突

   (二)化解策略

    1.不同问题的化解策略

    2.不同群体的行动策略

   (三)策略选择相关因素分析

    1.信任与策略选择

    2.社会支持与策略选择

    3.公平感与策略选择

    4.公共意识与策略选择

   (四)策略的有效性

 第十三章 社会凝聚力

  一 社会凝聚力研究的兴起

   (一)社会凝聚力研究兴起

   (二)社会凝聚力研究的两种路径

   (三)社会凝聚力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 社会凝聚力的概念和构成

   (一)社会凝聚力的概念

   (二)社会凝聚力的构成

   (三)社会凝聚力的测量

   (四)社会凝聚力的机制

 第十四章 结语:健康社会的心态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编委会

本书以探讨社会心态的理论为主,试图构建一个理解社会心态的框架结构,对于社会心态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包括社会心态的定义、结构框架、运行机制、指标体系等,也对社会心态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进行了回溯。本书的内容主要以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社会心态研究的实践,就社会心态的一些核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Alina Magdalena Manole,2012,Social Cohesion—a Post-crisis Analysi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EconomicsVolume XIX,No.11(576),pp.127-134

Allport,F.H.,1924,Social Psychology. Boston:Houghton-Mifflin.

Allport,G.W.,1968,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odern Social Psychology.In G. Lindzey and E.Aronson(Eds).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Reading,MA:Addison-Wesley.Allport,G.W.,Vernon,P.E. & Lindzey,G.,1960,A Study of Values.Boston:Houghton Mifflin.

Andrews,F.M. &Withey,S.B. ,1976,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Americans Perceptions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Plenum.

Bar-Tal,D.,Halperin,E. & de Rivera,J.,2007,Collective Emotions in Conflict Situations:Societal Implications,Journal of Social Issues,Vol. 63,No. 2,pp.441-460

Beauvais,C. and J. Jenson:2002,Social Cohesion:Updating the State of the Research,CPRN Discussion Paper No. F22(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Ottawa).

Berger-Schmitt,R.,2000,Social Cohesion as an Aspect of the Quality of Societies:Concept and Measurement. European Union Reporting Working Paper,No.14. Centre for Survey Research and Methodology(ZUMA),Mannheim.

Brickman,P. & Campell D.,1971,Hedonic Relativism and Planning the Good Society,in Aplry H.(eds.),Adaptation-Level Theory:A Symposium. New York:Academic Press. 287-302.

Cameron W. B.;McCormick T. C.,1954,Concepts of Security and Insecur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59,No. 6.pp.556-564.

Canadian Council on Social Development,2000,Social Cohesionin Canada:Possible Indicators,Social Cohesion Network Department of Canadian Heritage.

Chan,J.,To,H. P. & Chan,E.(2006). Reconsidering Social Cohesion:Developing a Definition and alytical Frame-work for Empirical Research.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75(2),pp.273-302.

de Rivera,J. H. ,1992,Emotional Climate:Social Structure and Emotional Dynamics. In K. T. Strongman,(Ed.),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tudies on Emotion (pp.197-218). New York:John Wiley &Sons.

de Rivera,J. H. ,2007,Emotional Climate,Human Security,and Cultures of Peac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Vol. 63,No. 2,pp.233-253

Diener R. Emmons R. A. larsen R. J. et al. ,1985,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 1):71-75

Diener,E.,Suh,E. M.,Lucas,R. E.,& Smith,H. E. ,1999,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25,pp.276-302.

Douglas,M.,1992,Risk and Blame:Essays in Cultural Theory. London:Routledge.

Duhaime,G.,E. Searles,P. Usher,H. Myers and P. Frechette,2004,Social Cohesionand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Canadian Artic:from Theory to Measurement,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No. 66,pp.295-317.

Easterlin,R. ,1974,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Lost?in David,P. & Melvin M.(eds.)Nations and Households in Economic Growth:Essays in Honor of Moses Abramovitz,New York:Academic Press.

Easterlin1,R. A.,Morgan,R.,Switek,M.,Fei Wang,2012,China’s Life Satisfaction,1990-2010,PNAS,http://www.pnas.org/content/suppl/2012/05/10/1205672109.DCSupplemental/pnas.201205672SI.pdf#nameddest= ST1)

Easterly,Ritzen&Woolcock(2006),Social Cohesion,Institutions and Growth”,Economics and Politics 18(2):103-120.

Fenger,Menno,2012,Deconstructing Social Cohesion:Toward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Social Cohesion Policies,Corvinus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Vol.2,No.3,pp.39-54.

Forrest,R. and Kearns,A.,2001,Social Cohesion,Social Capital and the Neighbourhood,Urban Studies,Vol. 38,No. 12,pp.2125-2143.

Giddens,A.,1976,New Rules of Sociology Method. London:Huntchinson.

Gray,P. O.,2006,Psychology,Worth Publishers.

Green,A. and Janmaat,J.G.(2011)Regimes of Social Cohesion:Societies and the Crisis of Globalisation, Palgrave.

Heyneman,S. P.(2005).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Cohesion.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80(4),pp.1-8.

Heyneman,S. P.(2008).Education,Social Cohesion and Ideology. In E. Karip(Ed.),Right to Education:Policies and Perspectives(pp.89-104). Ankara,Turkey:Turkish Education Association.

Howard,Alex,1999,Insecurity: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in J. Vail,J. Wheelock and M. Hill(eds)Insecure Times:Living with Insecurit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New York:Routledge.

Jeanotte,M. Sharon,2003,Social Cohesion:Insights from Canadian Research presented at Strategic Research and Analysis,Department of Canadian Heritage,Gatineau.

Jenson,Jane,1998,Mapping Social Cohesion,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

Kahneman D. & Krueger A. B.,2006,Developments in the Measuremen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ume 20,Number 1,Winter 2006,Pages 3-24.

Kelly A. Koonce,2011,Social Cohesion as the Goal:Can Social Cohesion Be Directly Pursued?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86:144-154.

Markus,Andrew,2012,Mapping Social Cohesion 2012 :National Report,Melbourne :Monash University.

Maxwell,J.,1996,Social Dimensions of Economic Growth.Eric John Hanson Memorial Lecture Series,Volume 8,University of Alberta.

McCracken,M.(1998). Social Cohesion and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The State of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Centre for the Study of Living Standards(CSLS),October 30-31,1998,Ottawa,Ontario/Canadahttp://www.csls.ca/events/oct98/mccr.pdf.

O’Connor,P.(1998). Mapping Social Cohesion,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CPRNDiscussion Paper No. F 01,Ottawa,ftp://ftp.cprn.org/family/msc_e.pdf.

OECD,2012,Social Cohesion Indicators,in Society at a Glance:Asia/Pacific 2011,OECD Publishing.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106154-11-en.

Paxton,P.(2002). Social Capital and Democracy:An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7(2),254-277.

Perry,B. R.,1926,General Theory of Valu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utnam,R.(2000). Bowling Alone.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Ritzen,J.(2001a),On“Good”Politicians and“Bad”Policies:Social Cohesion,Institutions,and Growth,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

Ritzen,J.(2001b),“Social Cohesion,Public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www.cgdev.org.

Russell,J. A. ,2003,Core Affect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10,pp.145-172.

Ryff C. D. ,& Keyes,C. L. M. ,1995,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69.

Schiefer,D.,van der Noll,J.,Delhey,J.,& Boehnke,K.,2012,Cohesion Radar:Measuring Cohesiveness—Social Cohesion in Germany—a Preliminary Review.BertelsmannStiftung.

Stanley,D.(2003). What Do we Know about Social Cohesion: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Socialcohesion Network.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28(1),pp.5-17.

Stephan,W. G.,& Stephan,C.W. ,2000,An Integrated Threat Theory of Prejudice. In S. Oskamp(Ed.),Reducing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pp.225-246). Hillsdale,NJ:Erlbaum.

Stiglitz,J.,Sen,A.,Fitoussi,J.,2009,Report by the Commission on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ocial Progress.www.stiglitz-sen-fitoussi.fr.

Vail,John ,1999,Insecure Times:Conceptualising Insecurity and Security,in J. Vail,J. Wheelock and M. Hill(eds)Insecure Times:Living with Insecurit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New York:Routledge.

Veenhoven,R.,1996,Developments in Satisfaction Research.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37,pp.1-46.

World Value Survey,Values Change the World,www.worldvaluessurvey. org.

Zender,Lucia,2000,The Pursuit of Security,in T. Hope & R. Sparks(eds)Crime,Risk and Insecurity,New York:Routledge.

Andrews F.,Robinson,J.,1997,“主观幸福感的测量”,见Robinson J.,Shaver P.和Wrightsman L.主编,《性格与社会心理测量总览》,杨宜音等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91~92。

Doyal,Len & Gough,Ian,2000,《人类需要:多面向分析》,王庆中、万育维译,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E.迪尔凯姆,1995,《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G.墨菲、J.柯瓦奇,1980,《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林方、王景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S.T.菲斯克、S.E.泰勒,1994,《社会认知——人怎样认识自己和他人》,张庆林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L.A.珀文,2001,《人格科学》,周榕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阿马蒂亚·森,2002,《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艾历克斯·英格尔斯,2012,《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王今一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艾森克,2000,《心理学》,阎巩固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

安东尼·吉登斯,2000,《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敖翔,2012,《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社会焦虑及其缓解》,《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第6期,16~18。

巴伯,1989,《信任》,牟斌、李红、范瑞平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白春阳,2006,《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彼得·华莱士·普雷斯顿,2011,《发展理论导论》,李小云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彼得·伯克,2001,《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朋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彼得·什托姆普卡,2005,《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程胜利译,北京:中华书局。

布伦诺·S.弗雷、阿罗伊斯·斯塔特勒,2006,《幸福与经济学:经济和制度对人类福祉的影响》,静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蔡毅,2011,《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云南社会科学》第2期,129~133。

曹颖、徐珊珊、陈满琪,2013,《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基于公众与信访人的实证分析》,见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常宝,2013,《当代中国社会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重构》,《甘肃理论学刊》第1期,16~20。

车文博,1998,《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陈浩、薛婷、乐国安,2012,《工具理性、社会认同与群体愤怒——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第1期,127~136。

陈力丹,1999,《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陈满琪,2012,《群体情绪的测量研究综述》,《社会心理研究》第1期,73~80。

陈曼娜,2003,《二十世纪中外心理史学概述》,《史学史研究》第1期。

陈午晴,2006,《汇合与融合:社会心态的两种个体超越方式》,《社会心理研究》第1期。

成伯清,2009,《从嫉妒到怨恨——论中国社会情绪氛围的一个侧面》,《探索与争鸣》第10期。

丛中、安莉娟,2004,《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2期。

戴维·迈尔斯,2006A,《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戴维·迈尔斯,2006B,《心理学》,黄希庭等译,北京:邮电出版社。

道格拉斯·里德、雷蒙德·E.米尔斯,2003,《组织中的信任》,见罗德里克·M.克雷默、

刁鹏飞,2012,《城乡居民的公平意识与阶层认同——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初步报告》,《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107~113。

董韦,2012,《转型期社会焦虑的化约与消解》,《人民论坛》第20期,142~143。

杜建政、祝振兵,2007,《公正世界信念:概念、测量、及研究热点》,《心理科学进展》第2期,373~378。

杜军峰、饶印莎、杨宜音,2011,《2010年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状况分析》,见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段文婷、江光荣,2008,《计划行为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第2期,315~320。

范秋迎等,2010,《从非主流意识形态视角探析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社科纵横》第5期。

费孝通,1994,《人不知而不愠》,《读书》第4期。

费孝通,1997,《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2003,《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

冯耀明、潘峰,2005,《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与政治安定调研设计》,《理论探索》第4期。

弗兰克·戈布尔,1987,《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弗朗西斯·福山,2001,《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傅红春,2008,《满足与幸福的经济学》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觉敷,1982,《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觉敷等,1987,《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文珺、杨宜音、赵志裕、王俊秀,2013,《几种重要需求的满足状况:基于网络调查数据的社会心态分析》,见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古斯塔夫·勒庞,2004,《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管健,2009,《社会表征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对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社会心理学探索〉的解读》,《社会学研究》第4期,228~242。

管健,2011,《社会认同复杂性与认同管理策略探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96~102。

管健、乐国安,2007,《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92~98。

郭德宏,2003,《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安徽史学》第1期。

郭星华、邢朝国,2009,《社会认同的内在二维图式——以北京市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研究为例》,《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54~60。

郭亚帆,2003,《内蒙古城乡居民基本社会心态调查与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第3期。

何怀远,2001,《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浅论》,《江苏行政学院报》第1期。

胡红生,2011,《社会心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黄玲玲、许远理、王晓宇,2010,《核心情绪:情绪产生之前的基础状态》,《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吉尔贝·李斯特,2011,《发展的迷思:一个西方信仰的历史》,陆象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吉姆·斯达纽斯、费利西娅·普拉图,2011,《社会支配论》,刘爽、罗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姜胜洪、毕宏音,2010,《转型期社会心态方面存在的问题、特点及对策研究》,《兰州学刊》第10期。

凯斯·R.桑斯坦,2010,《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尹宏毅、郭彬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科尔曼,1992,《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2008,《人的需要理论》,王淳波、张宝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兰德尔·柯林斯,2012,《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黎岳庭、刘力等,2010,《社会认知:了解自己和他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培林,1992,《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李蓉蓉,2005,《山西人的社会心态与山西经济发展》,《生产力研究》第3期。

李蓉蓉,2006,《浅析心理与心态的联系与区别》,《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9期。

李伟民,梁玉成,2006,《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社会学研究》第3期。

李喜芬,2004,《委婉语所折射的社会心态》,《河南中医学院学报》第5期。

李焰、王极盛,1999,《焦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健康心理学杂志》第2期,127~128。

梁圆圆、孟祥睿,2011,《罗洛·梅焦虑理论述评》,《科教导刊》6月(中),162~163。

列维-布留尔,1981,《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林默彪,2004,《社会转型模式的“类”与“形”:研究视角与主题的探讨》,《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刘峰、佐斌,2010,《群际情绪理论及其研究》,《心理科学进展》第6期,940~947。

刘继同,2004,《欧美人类需要理论与社会福利制度运行机制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1~5。

刘精明、李路路,2005,《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52~80。

刘力,2006,《社会形态与社会心态——评杨宜音的“个体与宏观社会建构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心理研究》第1期。

刘力、管健,2010,《社会表征》,载黎岳庭、刘力主编《社会认知:了解自己和他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能,2004,《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第4期。

刘向阳、何启飞、彭小丰、张程程,2011,《心态的结构以及心态调整的途径研究》,《科技管理研究》第2期。

刘永芳,2012,《社会认知经典问题研究的前沿视角——评〈社会认知心理学〉》,《心理科学》第5期,1279。

龙书芹,2010,《转型期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及其阶层差异性——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娄伶俐,2009,《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研究动态》,《经济学动态》第2期。

娄伶俐,2010,《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卢岚,2013,《社会转型时期民众心态焦虑问题谈》,《唯实》第3期。

罗伯特·墨顿,2004,《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马布尔·别列津,2005,《情感与经济》,载斯梅尔瑟、斯维德伯格主编《经济社会学手册》,罗教讲、张永宏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马得勇,2008,《信任、信任的起源与信任的变迁》,《开放时代》第4期,72~86。

马尔科姆·沃特斯,2000,《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马广海,2008,《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社会科学》第10期。

马克·安尼尔斯基,2010,《幸福经济学:创造真实财富》,林琼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1993,《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斯洛,1987,《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2011,《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苗元江,2007,《幸福感概念模型的演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苗元江,2009,《从幸福感到幸福指数:发展中的幸福感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11期,103~108。

苗元江、朱晓红、陈浩彬,2009,《从理论到测量:幸福感心理结构研究发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莫斯科维奇,2011,《社会表征》,管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尼克拉斯·卢曼,2005,《信任》,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宁维卫,1996,《价值观:心理学的新认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35~39。

潘峰,2006,《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类型研究》,《求索》,第6期。

彭泗清,1999,《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社会学研究》第2期,53~66.

彭泗清,2003,《关系与信任:中国人人际信任的一项本土研究》,见郑也夫、彭泗清等著《中国社会中的信任》,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12。

齐格姆·鲍曼,2000,《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乔恩·埃尔斯特,2009,《社会粘合剂:社会秩序的研究》,高鹏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乔纳森·特纳,2001,《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乔纳森·特纳,2009,《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孙俊才、文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乔纳斯·特纳、简·斯黛兹,2007,《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饶印莎、周江、田兆斌、杨宜音,2013,《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状况调查报告》,见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2013,《当前中国人为何焦虑?焦虑程度几何?》,《人民论坛》第9期,16~19。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12,《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汝信主编,1988,《社会科学新辞典》,重庆:重庆出版社。

沙莲香,1992,《中国民族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稳定心态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06,《当前我国社会稳定心态的分析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内部报告。

沈颢、卡玛·尤拉,2011,《国民幸福:一个国家发展的指标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施发萍、赵必华,2009,《焦虑理论研究》,《中国校医》第3期,360~361。

司月秀,2008,《国民幸福指数的研究价值及对策分析》,《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第6期,21~26。

斯蒂芬·弗兰佐(Stephen L.Franzoi),2010,《社会心理学》,葛鉴桥、陈侠、胡军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斯坦利·杰文斯,1984,《政治经济学理论》,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金正一,2009,《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的学术缺陷与学术本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苏国勋、熊春文,2010,《见证中国社会学重建30年——苏国勋研究员访谈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孙红永,2011,《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情绪的归因分析》,《湖北农业科学》第23期,4987~4989。

孙立平,2005,《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第1期。

孙隆基,2011,《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秋云,2004,《村民自治制度下少数民族乡村精英的心态与行为分析:以湖北西部土家族地区农村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孙兴岭,2005,《对当前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问题的几点思考》,《理论探索》第5期。

泰勒(Taylor)、佩普劳(Peplau)、希尔斯(Sears),2004,《社会心理学》,谢晓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唐文清、张进辅,2008,《中外价值观研究述评》,《心理科学》第3期,765~767。

田毅鹏、陈宁,2008,《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三十年》,《社会科学战线》第6期。

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63~76。

王金红、黄振辉,2012,《学术研究》第2期,41~49。

王俊秀,2005,《当前中国社会心态分析报告》,载《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俊秀,2008,《社会心态研究综述》,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俊秀,2011a,《民众风险源评价分析》,载王俊秀、杨宜音主编《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俊秀,2011b,《中国居民安全感调查的对比分析》,载王俊秀、杨宜音主编《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俊秀,2011c,《OECD的幸福指数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民主与科学》第6期,69~71。

王俊秀,2011d,《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见王俊秀、杨宜音主编《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俊秀,2011e,《关注人民的尊严和幸福,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2010~2011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俊秀,2013,《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167~173。

王俊秀、杨宜音,2011,《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俊秀、杨宜音,2013,《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2006,《2006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见《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2007,《风险与面对:不同群体的安全感研究》,《社会心理研究》第3期。

王来华、林竹、毕宏音,2004,《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新视野》第5期。

王沛,2006,《社会认知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沛、林崇德,2003,《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趋向》,《心理科学》第3期,536~537。

王文晶、高洋,2006,《社会冲突的根源与功能探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12~15。

王向东,2006,《社会转型期农民心理探析》,《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第2期。

王潇、李文忠、杜建刚,2010,《情绪感染理论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第8期,1236~1245。

王雅林,2003,《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理论维度》,《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

王艳,2011,《“怨恨”的社会为什么有“未来”——舍勒〈三论资本主义精神之问题〉的伦理思考》,《浙江学刊》第1期。

王毅杰、史秋霞,2010,《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策略性选择》,《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90~96。

王增杰,2011,《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焦虑心态及遏制》,《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第2期,142~144。

威廉·S.萨哈金,1991,《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周晓虹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威廉·杜瓦斯,2011,赵蜜、刘保中译,《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威廉·乌斯怀特、拉里·雷,2011,《大转型的社会理论》,吕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巫仁恕,2011,《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鹏森,2006,《发展社会学的思想溯源与两种理论模式》,《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吴晓林、2012,《国内社会冲突研究的述评——以2001~2011年CSSCI期刊收录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浙江社会科学》第11期,87~94。

吴莹、杨宜音,2013,《社会心态形成过程中的社会与个人“互构性”——社会心理学中“共识”理论对社会心态研究的启示》,《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159~166。

夏学銮,1998,《整合社会心理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香港政策透視(Hong Kong Policy Viewers),2009,社会凝聚力研究:2009,http://www.hkpv.org/projects/social%20cohesion%202009%20_report.pdf。

谢小庆,1992,《洞察人生——心理测量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徐冰,2010,《文化心理学:跨学科的探索》,《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五辑。

徐胜,2009,《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心态的嬗变及其启示》,《实事求是》第1期。

杨诚德,2006,《转变农民心态:农民教育的理性思考》,《继续教育研究》第2期。

杨海龙、楚燕洁,2009,《失地农民社会认同问题比较研究——以长春三类失地农民调查为例》,《经济与管理研究》第9期,64~70。

杨寄荣,2010,《“发展主义”及其反思》,《思想理论研究》第5期。

杨明、孟天广、方然,2011,《变迁社会中的社会信任:存量与变化——1990~2010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100~109。

杨淑琴,2010,《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冲突问题研究》,《理论探讨》第4期,164~166。

杨宜音,1998,《社会心理领域中的价值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杨宜音,2006,《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杨在平、潘峰,2004,《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与政治安定研究情况分析》,《理论探索》第6期。

杨中芳,1994,《中国人真是集休主义的吗?——试论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见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台北:台湾桂冠图书公司。

杨中芳、彭泗清,1999,《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社会学研究》第2期,1~21。

姚本先、石升起、方双虎,2011,《生活满意度研究现状与展望》,《学术界》第8期,218~228。

姚维,2003a,《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心态走向分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姚维,2003b,《新疆维吾尔族群众宗教心态分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游泓,2009,《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一个信任关系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构和验证》,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于建嵘,2009,《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第6期,114~120。

余安邦,1996,《文化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研究进路:兼论其与心态史学的关系》,《本土心理学研究》第6期。

郁建兴,2002,《意识形态:一种政治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新论稿》,《东南学术》第3期。

约翰·特纳等,2011,《自我归类论》,杨宜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阿马蒂亚·森,让—保罗·菲图西,2010,《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阮江平、王海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詹姆斯·米奇利,2009,《社会发展:社会福利视角下的发展观》,苗正民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爱莲、张金华,2005,《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分析》,《青少年研究》,第4期。

张连德,2011,《农民工社会信任危机及其思考》,《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62~66。

张文宏、雷开春,2009,《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社会学研究》第4期,61~87。

张莹瑞、佐斌,2006,《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第3期,475~480。

张元龙,2009,《关于“舆情”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浙江学刊》第3期。

赵鼎新,2012,《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赵旭东,2010,《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对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思考的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2005,《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第5期。

郑全全,2008,《社会认知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钟毅平,2012,《社会认知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周兵,2001,《心理与心态:论西方心理历史学两大主要流派》,《复旦学报》第6期。

周泓、胡英,2004,《社会认知的研究视野及拓展》,《学术探索》第3期,82~85。

周婷,2006,《大学生郁闷心理分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7期,124~126。

周晓虹,2008,《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社会科学》第4期,46~53。

周晓虹,2009,《中国人社会心态六十年变迁及发展趋势》,《河北学刊》第5期。

周瑛、胡玉平、常秀芹、李晓萍,2004,《抗“非典”期间我院学生心态及社会行为调查报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朱新秤、邝翠清,2010,《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与观念——北京、武汉、广州三地的调查与思考》,《青年观察》第4期,5~14。

简 介: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研究人员完成的关于社会心态的实证研究,内容涉及社会公平感、社会认同、社会信任和社会价值观几个方面,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包括全国随机抽样的样本、部分省市的社会心态观测点入户调查数据,也包括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完成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是在社会心态指标体系的框架下完成的,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简 介:本书分为五部分,在社会认知部分,描述了民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自我类别化对公平感的影响;在社会情绪部分,关注了不同职业阶层情绪体验和医患社会情绪;在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认同部分,考察了社会价值取向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两个方面;在空间与社会流动部分,探讨了主观流动感知、关系流动性和迁移者生活满意度;...

作者: 王俊秀 陈满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简 介:本书分为五部分,在社会认知部分,描述了民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自我类别化对公平感的影响;在社会情绪部分,关注了不同职业阶层情绪体验和医患社会情绪;在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认同部分,考察了社会价值取向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两个方面;在空间与社会流动部分,探讨了主观流动感知、关系流动性和迁移者生活满意度;...

作者: 王俊秀 陈满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简 介:本书收集了10多年来社会心态理论探索中最重要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对推动社会心态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书中内容涉及社会心态的概念、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机制、社会心态的测量和指标体系、社会情绪的理论研究、社会心态与社会转型、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等方面。本书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主,此外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南京...

作者: 王俊秀 杨宜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简 介:本书的主题是风险和不确定性。本书的研究中包括了风险认知、社会监管、社会信任、社会公平感、惩罚判断、相对剥夺感等相关变量的研究,并探讨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风险认知和不确定感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此外,本书还包括了对腐败感知、权力距离、生活压力与身心健康、物质主义价值感、情绪体验、网民心态等社会认知、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

作者: 王俊秀 杨宜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简 介: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前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迈向共同富裕是以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的,也是以一定的社会心态和美好生活需求的一定满足为基础的。了解当前民众社会心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简 介:本书分为总报告、美好生活需要与幸福感、专题调查、社会问题与社会心态四大部分。书中指出民众的获得感会提升美好生活需要,感知到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民众的生活满意度越高;专题调查涉及了民众心理健康、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澳门公众社会心态三个方面;指出涉医的框架在运用得当的情况下可有效提升患方对医方的信任水平,视频和文本新闻...

作者: 王俊秀 陈满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简 介:本书分为五部分,在社会认知部分,描述了民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自我类别化对公平感的影响;在社会情绪部分,关注了不同职业阶层情绪体验和医患社会情绪;在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认同部分,考察了社会价值取向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两个方面;在空间与社会流动部分,探讨了主观流动感知、关系流动性和迁移者生活满意度;...

作者: 王俊秀 陈满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简 介:本书收集了10多年来社会心态理论探索中最重要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对推动社会心态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书中内容涉及社会心态的概念、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机制、社会心态的测量和指标体系、社会情绪的理论研究、社会心态与社会转型、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等方面。本书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主,此外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南京...

作者: 王俊秀 杨宜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简 介:本书收集了10多年来社会心态理论探索中最重要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对推动社会心态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书中内容涉及社会心态的概念、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机制、社会心态的测量和指标体系、社会情绪的理论研究、社会心态与社会转型、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等方面。本书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主,此外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南京...

作者: 王俊秀 杨宜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简 介:本书以“社会阶层与获得感”为主题,分为三部分,社会阶层与幸福感部分,分别从主观社会阶层、主客观社会地位和自我类别化视角扩展社会阶层研究;社会认知与创新创业部分,尝试探讨公众的风险认知、死亡态度和创业心态;网民社会心态部分以房价和网络民族主义热点问题为切入点探索了网民社会心态,描绘了澳门网民的社会心态特征,揭示了城市网民...

作者: 王俊秀 陈满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