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4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259

中国人才前沿No.4图书

The frontiers of Chinese talents

SSAPID:101-3628-6797-50
ISBN:978-7-5097-0663-3
DOI:
ISSN:
关键词:

人才研究 人才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我国人才发展与人事管理中的理论喝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系统性分析,探求中国本土特色的人才建设规律,为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书中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人才发展的政策分析和制度研究、人才建设的宏微观层面分析、人才问题的实证分析、国际比较和借鉴。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潘晨光
编 辑:张景增;刘亚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摘要

 第一部分

  中国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现状、问题与政策选择

   一 中国高层次人才财政保障机制现状分析

    (一)建立了科学基金制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二)加大了高层次人才体系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1.重点工程建设投入方面,启动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大工程,努力为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2.充分利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发挥科研基地的作用,为高校优秀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3.实行了一系列人才计划

    (三)建立了高层次人才的财政政策保障体系

    (四)地方财政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投入,加快推进地区经济发展

     1.建立了对高层次人才的财政补贴制度

     2.建立了高层次人才的科研经费保障机制

     3.建立了高层次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五)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升高层次人才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 中国高层次人才财政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总量规模小,比重偏低

     1.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高层次人才发展

     2.财政性科技投入不足,阻碍了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导致了高层次人才资源配置非均衡分布

     1.财政支出结构不够优化

     2.地区财力差异导致的结构偏差,阻碍了高层次人才的全国流动

     3.各级政府对高层次人才投入的负担结构不合理

    (三)高层次人才财政政策保障本身存在的问题

    (四)财政投入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利于资金效益的发挥

     1.公共财政资金投入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预算管理未能单独编列高层次人才专项预算

     2.高层次人才支出资金缺乏统一的部门管理

     3.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财政支出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五)高层次人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三 国际经验借鉴:各国政府促进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一)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为培养高层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美国促进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财政保障手段

     2.日本促进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

     3.北欧诸国促进人才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

    (二)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创造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重视对高层次人才的激励,调动人才工作热情

    (四)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对高层次人才的投资

   四 完善我国高层次人才财政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与路径选择

    (一)界定公共财政支持的范围和重点

     1.明确界定财政支持高层次人才的范围

     2.按照不同的类别建立不同的财政投入机制,突出重点,择优扶持

    (二)充分发挥财政手段对高层次人才发展战略的支持和引导

     1.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

     2.发挥财政补贴手段的作用

     3.充分利用转移支付手段促进高层次人才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

    (三)完善高层次人才开发中财政投入机制的绩效评价体系

     1.评价体系应遵循两大原则——公平和效率

     2.建立科学的高层次人才投入机制的评价体系

     3.建立高层次人才投入的绩效评价与追踪问责机制

  论h型—H型人才制度安排

   一 现行制度安排*下我国人才建设的非均衡

    (一)政府供给主导型与需求主导型的制度解说

     1.政府供给主导型与我国人才建设制度

     2.需求主导型与我国人才建设制度

    (二)政府供给主导型教育制度变迁的制度逻辑

     1.人才建设体制初始禀赋

     2.政府效用函数

     3.既得利益集团的刚性依赖

     4.需求主导型的弱势

   二 我国h型的人才政策体系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人才政策的现状

     1.现行人才培养方面——h型人才教育体系的负面影响

     2.关于人才使用方面——h型政策体系

    (二)我国h型人才政策体系成因分析

     1.我国人才供需的变化

     2.认识误区所致

   三 构建H型人才政策体系

    (一)进行人才“两分法”的分类调整

    (二)发展“双线制”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全覆盖H型的人才政策体系

   四 构建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的前提

    (一)一个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二)两个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三)三个同等

     1.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同等重要

     2.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

     3.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同等重要

    (四)四个不唯

    (五)五支队伍

   五 制度安排中的政策建议

    (一)在人才培养方面

     1.重新分类高等教育

     2.打破“果篮式”办学模式

    (二)在人才政策使用方面

     1.针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制度创新

     2.营造宽松环境,增加国家投资

     3.改革制度设计,更新评价标准

     4.树立“人人可以成才,行行可以成才”的观念

     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人才无障碍流动

  我国农村人才制度创新与发展

   一 农村人才概念的界定

    (一)“农村乡土人才”

    (二)“农村实用人才”

    (三)“农村人才”

    (四)“农村人才”的内涵

   二 我国农村人才的政策体系变迁

    (一)农村人才政策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农村人才政策的评述

     1.农村人才政策形成阶段的特点

     2.农村人才政策完善阶段的特点

     3.农村人才政策深化阶段的特点

   三 农村人才政策的实践创新

    (一)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给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内生与外包双重机遇

     1.公务员录用环节中打破身份、地域限制,农民有机会成为党政人才*

     2.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该规定引导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二)教育体制的变革推动了外部人才涌入农村

    (三)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以及从农民中录用公务员的主要模式

    (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与农民直接考录为公务员的内在关联

     1.公务员制度、户籍制度与教育制度的变革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提供了基石

     2.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促进了农民素质提高,为从中选拔公务员打下了基础

     3.从农民中直接考录公务员是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长远举措

   四 农村人才政策的创新与发展

    (一)理念的创新:进一步深化对科学人才观的认识

    (二)标准的创新:完善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

     1.应实行“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并行发展

     2.建立符合农村人才自身情况、切合生产需要、结合管理现状的农村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

     3.依靠法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三)成长模式的创新:确立双线制农村人才培养思路

     1.农村人才成长的双重路径

     2.大人才观视角下的农村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一体化思路

  农村人才开发与湘西州反贫困研究

   一 湘西州反贫困成效及面临的形势

   二 影响湘西州反贫困进程的人口因素分析

    (一)农村人口比重大、素质低

    (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三)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

    (四)人口健康素质不容乐观

    (五)人均GDP极低

   三 农村人才对农村反贫困的重要作用

    (一)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农村人才是农村反贫困的主力军

   四 湘西州农村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总量严重不足

    (二)分布和结构不够合理,流动性差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管理监督不到位

   五 湘西州农村人才开发对策建议

    (一)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

    (二)稳定和盘活农村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加大开发投入,加强培养和引进力度

    (四)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人才的积极性

    (五)完善农村人才管理体制

    (六)营造良好的农村人才成长环境

  高层党政人才的结构状况分析

   一 高层党政人才的结构现状

    (一)高层党政人才的年龄结构

    (二)高层党政人才的性别结构

    (三)高层党政人才的民族结构

    (四)高层党政人才的党派结构

    (五)高层党政人才的学位分布

    (六)高层党政人才的专业结构

   二 高层党政人才的实践与经验

    (一)高层党政人才成长道路多样化

     1.来自基层

     2.来自机关

     3.来自高校

     4.来自科研机构

     5.来自公司企业

    (二)高层党政人才历经基层磨炼

    (三)高层党政人才岗位交流现象明显

    (四)高层党政人才多有挂职锻炼的经历

    (五)高层党政人才在职学习、培训经历丰富

  我国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党政人才研究综述

    (一)研究意义

     1.能够为党政人才的选拔任用提供一个科学的标准

     2.能够为党政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

     3.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

     4.有助于党的政治地位的巩固与安全

     5.有助于国家竞争力水平提高

     6.有助于我国党政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

    (二)党政人才的概念与特点

     1.党政人才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

     2.党政人才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3.党政人才强调德才兼备,一流的品德与能力标准,是保证党政人才执政能力与行政效率的关键

     4.党政人才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

    (三)研究现状

   二 我国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历史变迁

    (一)革命战争时期(1921~1949年):萌芽阶段*

    (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49~1978年):探索阶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时期(1978年至20世纪末):恢复完善阶段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2000年至今):全面发展阶段

   三 我国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党政人才*队伍结构

    (二)高级党政人才队伍分析

     1.高级党政人才呈年轻化

     2.高级党政人才知识化

     3.非中共人士参政比例增加

     4.高级党政人才代表多民族

     5.女性参政呈亮点

     6.高级党政人才规模精简

    (三)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成绩*

     1.创造了一套中国特色人才理论

     2.初步建立了一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机制

     3.初步创造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社会生态环境

     4.基本建成了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5.干部人事工作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6.干部选拔任用更加透明、科学

     7.党政人才国际化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

    (四)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政人才队伍失衡问题

     2.党政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不完善

     3.党政人才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4.党政领导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完善

   四 党政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发展趋势

    (一)选拔党政人才要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

    (二)党政人才高素质化

    (三)在基层一线培养党政人才

    (四)党政人才要年轻化、知识化、国际化

  科技人才发展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及对策

   一 引言

   二 科技人才发展与经济增长弹性分析

    (一)科技人才利用水平的区域比较

    (二)区域科技人才利用水平变化分析

   三 适合度景观理论对加快科技人才发展的启示

    (一)适合度景观理论与NK模型*

    (二)人才发展环境适合度

    (三)人才发展环境适合度景观理论的意义

    (四)景观理论对提高区域科技人才发展环境适合度的启示

   四 对策建议

 第二部分

  应用型人才需求与供给研究*

   一 引言

   二 应用型人才概念、特征及分类

    (一)应用型人才概念界定

    (二)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1.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能力的特征

     2.具有与素质能力相关的一专多能的特征

     3.具有不断创新的创造性特征

     4.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能力的特征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全的心理品质特征

    (三)应用型人才分类

   三 我国应用型人才供需现状分析

    (一)需求与供给分析

    (二)区域差异性分析

   四 我国应用型人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发展分析

    (一)我国应用型人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1.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

     2.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3.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内部结构的良性发展

    (二)我国应用型人才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三)我国应用型人才统计预测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性影响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社会资本的概念比较

   三 我国乡村社会资本的现状及成因

    (一)我国乡村社会资本的一般性特征

     1.隐藏性

     2.公共物品性

     3.外部性

     4.自我强化性

    (二)转型时期我国乡村社会资本现状分析

     1.社会网络衰退,自组织能力下降

     2.转型期农村社会道德整合力下降

     3.人际关系弱化,合作能力下降

   四 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一)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比较

     1.五个共同点

     2.五点不同点

    (二)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互作用

     1.社会资本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本

     2.社会资本的“黏合”作用

     3.社会资本的积累速度快于人力资本*

     4.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终极意义

   五 我国乡村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性影响

  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建设问题*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二 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界定及特点

    (一)基层税务部门的特点

    (二)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三 公平视角下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

   四 我国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建设的现状分析——以河南省丁县国税局为例

    (一)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建设的现状

     1.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基本状况

     2.基层税务部门主要激励措施现状

     3.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建设的特点与不足

    (二)基层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公平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1.税务人员个人的公平观影响了部分人员的公平感

     2.激励制度的不完善加深了不公平感

     3.绩效考核的乏力影响了分配的公平

     4.马太效应在内部表现得较为明显

     5.“蛋糕”小,基数大,起点低,利益基础不对等

     6.税务文化建设的滞后影响了税务人员的公平感

   五 完善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从观念上引导基层税务人员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1.准确把握和引导税务人员的公平观

     2.兼顾个体差异,体现相对公平

     3.通过沟通化解基层税务人员的不公平感

    (二)构建科学的基层税务人员考评体系

     1.建立严密的岗责体系

     2.设置科学的分类考核指标

     3.按照工作实绩原则评定荣誉

     4.对部分考评单位实施政策性倾斜

    (三)完善能级管理制度

     1.完善能上庸下的用人机制

     2.完善能级评定条件

     3.增强测评的可操作性

     4.改进绩效考核方式

    (四)创建优秀税务文化

     1.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2.强调领导示范作用

     3.吸收外部力量参与

   附录

    一 被调查人基本情况

    二 针对目前基层税务部门的一些激励情况,请您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评价和选择

  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与人力资本提升

   一 中国企业家的成长

    (一)中国民营企业家角色变迁

     1.“投机商”

     2.生产组织者

     3.经营决策者

     4.企业控制者

    (二)企业制度改革与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

     1.企业放权让利与企业家才能开始发挥作用的阶段

     2.企业两权分离与企业家人力资本商品化阶段

     3.企业家人力资本与公司治理的现代化相互促进阶段

    (三)文化背景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

    (四)企业家成长的其他环境分析

   二 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现状

    (一)基于2007年“胡润百富榜”的分析

     1.企业家的年龄和性别

     2.企业家的文化程度

     3.企业家所处的行业分布情况

     4.企业家社会资源状况

     5.地域与企业家人力资本

    (二)基于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调查数据的分析*

     1.民营企业创办时主要创办人的年龄

     2.民营企业创办时法定代表人的受教育程度

     3.民营企业创办时法定代表人是否党员

     4.民营企业创办时法定代表人是否复转军人

     5.民营企业创办时法定代表人的领导经验

     6.民营企业现任执行总经理(总裁)的年龄

     7.民营企业现任执行总经理(总裁)的受教育程度

     8.民营企业现任执行总经理(总裁)是否党员

     9.民营企业现任执行总经理(总裁)是否复转军人

     10.民营企业现任执行总经理(总裁)的领导经验

     11.民营企业经营者来源

   三 影响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制度因素

    (二)经营自主权

    (三)社会关系网络

    (四)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

    (五)企业家自身的生命周期

    (六)天赋

    (七)选拔机制

    (八)价值观念或文化因素

   四 提升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措施

    (一)要形成一个尊重企业家、鼓励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氛围

    (二)优化市场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家市场

    (三)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企业家产权制度改革

    (五)企业家岗位的职业化

    (六)加强对企业家的培养,造就一个企业家阶层

  “5·12”震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一 震区人力资源概况

   二 震后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特点

    (一)从人力资源供给角度分析,灾后震区人力资源严重短缺

     1.震区人力资源损失严重

     2.震区伤残人士增多

     3.震区人民的心理遭受了严重创伤

     4.对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产生影响

    (二)从人力资源需求角度分析,震区短期就业需求降低,中长期需求大

    (三)震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新需求

    (四)地震带来的社会保障新问题

   三 震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基本思路

     1.坚持就地开发与援引并重

     2.坚持短期需要与能力建设结合

    (二)主要原则

     1.需要原则

     2.适用原则

     3.灵活原则

     4.有效原则

    (三)主要对策

     1.有效集聚与吸引人才,为震区生产恢复和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重视对震区人力资源的培训教育,提升灾后恢复重建能力

     3.有效落实就业援助政策,及时将震区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对象范围

     4.强化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标杆管理,激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建功立业

     5.加快恢复重建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

     6.构建防震减灾教育长效机制,营造区域防震文化

     7.提高统筹层次,完善社会保障的基础管理工作

     8.鼓励并重视志愿者参与震区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

     9.加强灾后震区的人力资源开发调查与研究工作

  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国外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建设的成绩

    (一)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职业能力框架

    (二)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国际指南》

    (三)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与特许会计师公会(CICA)的能力框架

    (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能力框架

    (五)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ACCA)的能力框架

     1.人员管理和领导才能

     2.个人更有效的工作

     3.商务管理

     4.技术

   二 国内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建设的现状与特色

   三 基于职业能力框架的会计人才评价的发展趋势

   四 结论与展望

  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及对策研究

   一 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现状

    (一)非通用语专业设置及建设情况

    (二)非通语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 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全国非通用语专业设置布局缺乏统一规划

    (二)非通用语师资学历层次有待提高,知识结构有待调整完善

    (三)非通用语专业学生缺乏更加广阔的视野和可以选择的平台

    (四)全国各非通用语专业缺乏协调统一的招生制度

   三 发展对策建议

    (一)改善非通用语专业布局规划,加强专业设置宏观调控

    (二)非通用语教师亟待提高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

    (三)进一步丰富培养模式,向学生提供更加多样性的学习平台

    (四)国家应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保证非通用语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大学创业人才培养之现状、困难及对策

   一 我国大学创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二 大学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困难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滞后

    (二)大学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尚不成熟

    (三)大学创业人才培养投入严重不足

    (四)缺乏良好的大学创业人才培养社会环境

   三 发展大学创业人才培养之基本对策

    (一)完善大学教育目标,强化能力体系建设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灵活建立课程学制

    (三)促进大学创业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发展紧密结合

    (四)打开校门建设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五)崇尚人生创业价值,促进就业观念转变

    (六)努力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

 第三部分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 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发展

    (一)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者的内涵

     1.社会工作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2.社会工作的内容及主要方法

     3.社会工作的主体——社会工作者

    (二)社会工作者发展演进

     1.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2.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3.社会工作者的出现

    (三)社会工作理论模型和工作方法

     1.社会工作理论模型

     2.社会工作者工作方法

   三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及实践经验

    (一)历史沿革

    (二)发展现状

     1.规模

     2.社会认同与收入水平

     3.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

    (三)社工培养模式及运作模式

     1.培养模式

     2.运作模式

    (四)代表城市社会工作的做法及基本经验

     1.上海

     2.深圳

     3.上海与深圳社会工作比较分析

   四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者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认同差、待遇低

    (二)需求与供给存在不均衡

     1.需求方面

     2.供给方面

    (三)专业技术制度与职业体系尚未完善

    (四)统一管理体制尚处探索阶段

    (五)政策和法律体系亟待完善

   五 国外经验简析与借鉴

    (一)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二)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资格认证

    (三)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社会资源分配

   六 社会工作者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

    (一)社会工作价值取向与定位

    (二)社会工作者发展的制度基础

    (三)社会工作者发展的政策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

     2.建立和完善职业水平评价机制

     3.发展社会工作教育,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4.结合积极就业政策拓宽专业人才就业平台

     5.实现广泛社会参与,壮大队伍

     6.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促进事业发展

     7.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管理与培训

   七 社会工作者发展的趋势

   八 小结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一)博士后

     1.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

     2.地区分布

     3.博士后进站时间

     4.博士后学科分布

     5.博士后的经费筹集类型与脱产状况

     6.进站目的

    (二)合作导师

     1.性别和年龄

     2.学科结构

     3.指导博士生、博士后的情况

    (三)管理人员

     1.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

     2.学科分布

     3.行政职务与专业技术职务

     4.从事博士后管理工作情况

   二 博士后的经济与生活状况

    (一)博士后个人年收入状况

    (二)博士后住房来源、条件和支出

    (三)博士后对生活状态的评价

   三 博士后招收

    (一)合作导师年招收博士后人数及招收资格

     1.合作导师年招收博士后人数

     2.合作导师资格

    (二)招收博士后的关键因素

    (三)博士后招收质量

    (四)博士后全脱产问题

   四 博士后的培养与管理

    (一)博士后的培养方式

    (二)博士后与合作导师的关系

    (三)博士后出站报告

    (四)博士后的收获

    (五)博士后在站管理问题

   五 缴费情况及合理范围

    (一)博士后缴纳的经费规模及来源

     1.经费规模

     2.经费来源

     3.博士后对现行缴费水平的看法

    (二)合作导师指导费

     1.博士后

     2.合作导师

     3.管理人员

    (三)博士后管理费

     1.博士后

     2.合作导师

     3.管理人员

   六 博士后的科研状况

    (一)博士后的科研工作比重

    (二)博士后与研究所联系的紧密程度

    (三)博士后参与课题情况

     1.博士后参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

     2.科研项目中博士后的工作能力

     3.博士后参与科研项目的报酬

   七 调研反映出博士后培养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博士后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健全,部分规章可操作性不强

    (二)博士后的全脱产研究得不到切实落实与保证

    (三)一些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规模过大

    (四)一些研究所对博士后的收费偏高

   八 改善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培养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博士后培养问题,健全博士后管理体制

    (二)适当放宽合作导师的招收资格,适当控制博士后招收规模

    (三)根据现状,适当调整不同学科的收费标准

    (四)加大对博士后的科研资助力度,为优秀博士后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五)加大博士后公寓建设投入力度,解决博士后医疗保险问题,为博士后安心科研创造良好的后勤保障

    (六)以院博士后联谊会为平台,增进学术交流,扩大社会交往,加强工作推荐

  长江三角洲地区销售人员薪酬激励调查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概念界定与相关假设

    (一)概念界定

     1.销售人员

     2.销售薪酬

     3.激励

    (二)相关假设

     1.理论假设

     2.模型假设

   三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四 问卷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

    (一)问卷设计说明

    (二)统计分析方法说明

   五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二)问卷的效度分析

   六 问卷具体因素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七 销售人员个人背景因素的方差分析

   八 五大类分类因素的总体分析结果

    (一)相关分析

    (二)回归分析

   九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1.销售人员个人背景与其被激励程度的关系

     2.销售人员被激励程度与销售薪酬激励因素的关系

     3.销售人员薪酬激励程度的标准回归方程

    (二)讨论

     1.销售薪酬政策没有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2.销售薪酬结构不尽合理,长期激励效果令人担忧

   十 结束语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问卷调查报告

   一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一)被调查者女性超过六成,凸现事业单位人员在性别构成上的特点

    (二)被调查者大多处于中青年阶段(不超过45岁),接近九成

    (三)被调查者大多具有大学专科或大学本科学历,超过八成

    (四)被调查者的工龄分布比较平均,但6~10年工龄的人相对较多,超过1/4

    (五)被调查者在现单位的工作年限不超过10年的相对较多,接近2/3

    (六)被调查者不具有行政级别的接近九成

    (七)被调查者中管理幅度为0的较多,接近六成

    (八)被调查者的高、中、初和未评人员层级结构为1∶0.97∶1.48∶0.11,其中具有初级职称的比例超过四成

    (九)被调查者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超过九成

    (十)被调查者在卫生事业单位的超过七成

    (十一)被调查者大多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接近九成

   二 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认知和评价

    (一)接近八成的被调查者知道所在单位已经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而其知晓渠道超过六成是组织传达

    (二)接近八成的被调查者认为事业单位应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三)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认为事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单位发展

    (四)接近五成的被调查者对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后组织运行状况表示满意或很满意

    (五)接近3/4的被调查者认为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后单位管理更加规范

   三 对职工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认知和评价

    (一)几乎百分之百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单位有职工代表大会,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职工代表大会在事关全体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作用

    (二)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知道单位董事会的成员构成情况,仍有接近四成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在知道单位董事会成员构成的情况中,有接近九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董事会成员构成合理

    (三)在董事会人员构成选择上呈现多元化倾向,但有1/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选择职工代表

    (四)对监事会的认知和评价

   四 法人治理结构对组织和个人的影响分析

    (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对单位整体绩效的影响

    (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对单位部门设置的影响

    (三)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对个人岗位职责的影响

    (四)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与个人工作压力的关系

    (五)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对绩效考评的影响

    (六)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对个人薪酬的影响

    (七)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对个人行政级别的影响

   五 此次问卷调查的主要调查结论

    (一)事业单位员工对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认可程度比较高

    (二)事业单位员工对职工代表大会关注度较高,但评价较低;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关注度较低,但对其人员构成情况评价较高

    (三)事业单位员工个人利益受法人治理结构的影响程度并不很大

    (四)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对构成事业单位员工个人利益的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六 加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拓宽宣传途径,深化认知程度

    (二)落实职工代表大会权力,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人员结构

    (三)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与员工个人利益因素之间的制度联系,重点化解员工工作压力增大等问题

    (四)被调查者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附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状况调查问卷

    A.基本情况

    B.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第四部分

  俄罗斯科技人才发展状况

   一 俄罗斯科技人才培养的渠道及取得的成绩

    (一)学前教育

    (二)普通教育

    (三)职业技术教育

    (四)高等教育

    (五)师范教育

   二 俄罗斯的科技人才资源

    (一)俄罗斯是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二)高级人才主要集中在四大系统

   三 俄罗斯科技人才的流失及其原因

   四 俄罗斯科技人才发展

    (一)国家重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二)科技创新发展和人才发展的基本政策

     1.俄罗斯国家创新政策是其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家对于创新活动调整和激励活动的基本方向

     2.创新政策的法律基础

     3.国家创新政策的方向

     4.目标和任务

     5.国家创新政策的最重要方向是建立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

     6.采取的主要措施

     7.俄罗斯创新基本政策实施计划的阶段划分

   五 俄罗斯稳定和发展人才队伍的有效措施

  德国翻译人员的培养和管理体系

   一 研究意义

   二 德国翻译人员概况

   三 德国翻译人员的管理体制

    (一)政府管理

    (二)行业组织管理

     1.翻译行业组织的性质

     2.翻译人员参加行业组织概况

     3.翻译行业组织的特点

   四 德国翻译人员培养体系

    (一)翻译人员的培养方式

     1.一般高校

     2.应用技术大学

     3.其他培训机构

    (二)翻译人员的培养效果检验

     1.翻译认证体系的定位

     2.翻译资格认证的类型

     3.考试内容

   五 对中国的借鉴

  近代日本政府对中国留日学生政策研究(1896~1931年)

   一 明治后期(1896~1911年):政策的初步形成

   二 大正时期(1912~1925年):政策的调整改善

   三 昭和初期(1926~1931年):政策的变异

   四 结语

  日本科技人才综合培养战略浅析

   一 日本产业结构变化与科技人员储备现状

    (一)科技人才数量不足

    (二)缺乏高层次科技人才

   二 《科技基本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一)《第一期科技基本计划》和《第二期科技基本计划》实施的基本思路

    (二)《第三期科技基本计划》实施的基本思路

   三 《科技人才综合培养战略》的实施方案

    (一)建立人才成长机制

     1.扩大喜欢数理青少年的视野

     2.提高擅长数理化青少年的个性和能力

    (二)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1.职业路线的多样化

     2.强化研究院与产业界的合作

    (三)推进人才结构调整

     1.发挥中青年力量及完善公正、透明的人事制度

     2.发挥各类研究人员的力量

   四 结论

  欧盟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方法

   一 建设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一)设置正式的专业和学位,提倡人才培养的自主权

    (二)建立学术评估和监管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治理模式

    (三)确定研究优势方向,构建优势领域人才培养的长期制度

    (四)注重人才培养配套设施的投入,为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

   二 培养研究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研究人员的素质

    (一)鼓励研究人员的互相交流和构建长期的合作关系

    (二)强调研究方法的培训,侧重研究人员的能力培养

    (三)培养科研人员转化研究成果的能力,提倡科研的市场性

   三 重视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为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扩充后备军

    (一)科学设计课程结构,提倡互动式教学方法

    (二)加强学生交流的网络建设,开设暑期班和趣味征文等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

 《中国人才前沿No.4》

《中国人才前沿No.4》聚焦时代要求,体现发展趋势,汇集了我国当前人才建设工作中一些热点性前沿问题。本书立足本土化研究,针对当前我国人才发展与人事管理中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系统性分析,探求中国本土特色的人才建设规律,为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有益的思路。本书分四个部分,包括如下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以政策分析和制度研究为主。《中国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现状、问题与政策选择》一文从国家扶持的角度,对中国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国际发展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论h型—H型人才制度安排》认为,我国现行人才政策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才建设中的非均衡,其具体表现即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为h型高等教育体系,在人才使用方面表现为H型政策体系。本书围绕“一个原则,二个战略,三个平等,四个不唯,五支队伍”,提出重构我国人才政策体系的制度设想。《我国农村人才制度创新与发展》从完善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以及确立双线制农村人才培养思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如何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加强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我国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在对我国党政人才建设进行历史溯源和实践综述的基础上,就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对我国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优化与完善提供一些启发。第二部分从宏、微观全面分析人才建设工作。社会新形势对人才需求变化给我国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型人才需求与供给研究》一文系统分析了应用型人才的供需现状;并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应用型人才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性影响》一文认为,如何发挥农村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整合与协同效应,将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克服人力资本短缺的新途径。《我国大学创业人才培养之现状、困难及对策》一文指出,要突破我国大学创业人才现存的瓶颈,必须从多角度入手:完善大学教育目标,灵活建立课程学制,创业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紧密结合,强化师资力量,改善创业环境。《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与人力资本提升》则分析了影响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的诸多因素,指出提升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发展路径。《“5·12”震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针对汶川地区的灾后重建,提出灾区人力资源的恢复和重新开发的发展思路。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由2007年博士后国情调研课题组所做的《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从宏观视角,详细地对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产生、发展进行了综合性的全面分析;博士后作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受社会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基于问卷调查 》以2002~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研究所的进站博士后为调查对象,对其科学研究、培养管理、生活等方面进行了问卷式调研,为我国博士后管理工作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第四部分主要是国际比较和借鉴。重点考察了俄罗斯科技人才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德国翻译人员的培养和管理体系;回顾了近代日本政府对中国留日学生政策的变迁;此外还对日本科技人才综合培养战略,以及欧盟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人才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吸引我国人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我国应该树立发展新理念,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为我国人才建设事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美〕哈维·罗森:《财政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马蔡琛:《高级技能型人才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载《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娄伟:《中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分析》,载《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吕炜等:《高等教育财政: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选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7]马蔡琛:《从“单兵推进”到“共同治理”: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路线图》,《中国审计》2005年第23期。

[8]马蔡琛:《中国政府预算管理的环境特点及其改革取向》,《现代财经》2004年第9期。

[9]马新力:《当代教育经济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0]王进杰、李洪侠、范红波:《高学历人才产出(培养)与财政投入实证研究》,载《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孙晓峰:《促进科技进步的财政政策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2。

[12]叶忠海:《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特征与开发》,《中国人才》2005年第9期。

[13]葛玉刚等:《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研究》,《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1期。

[14]吴爱军:《高层次人才政策问题研究》,《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5]戚涌:《建立高层次人才特殊津贴制度研究》,《现代财经》2005年第10期。

[16]范青海等:《中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比较研究》,《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5年第4期。

[17]邓俞:《加拿大、英国和中国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之比较》,《现代企业教育》1999年第7期。

[18]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领导科学》2004年第7期。

[19]骆勤:《我国教育支出的财政分析和对策选择》,《财经论丛》2004年第5期。

[1]王通讯、王康:《人才学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2]罗洪铁:《人才含义之商榷》,《人才开发》2007年第7期。

[3]徐庆东:《新形势下的人才分类》,《前沿》2005年第11期。

[4]章小林:《人才评价类型论》,《求索》2004年第4期。

[5]刘建国:《创新型人才类型与个性结构的分析》,《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第3期。

[6]樊玉敬、王丹:《论人才的类型结构及培养》,《人才与交流》2006年第1期。

[7]张振元:《素质结构与人才和教育分类探讨》,《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9期。

[8]严雪怡:《试论人才分类的若干问题》,《职教通讯》2000年第8期。

[9]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Altbach P.G. “Differentiation Requires Definition:the Need for Classification in Complex Academic Systems”,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Winter,2002.1-2.

[11]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湘西州扶贫开发办:《湘西州20年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2007。

[2]满荣付:《湘西州农业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对策》,湘西农业信息网,2005年11月。

[3]赵升有:《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浅见》,陕西人事人才信息网,2004年7月。

[4]李志坚:《关于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思考》,2006年10月11日《中国人事报》。

[5]舒惠国:《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2006年4月29日《农民日报》。

[6]马红:《新疆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

[2]杨伟国、蒋韶华:《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载《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宗建文:《中国党政人才政策:回顾、分析与展望》,载《中国人才前沿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我国31个省区完成换届 中央着眼长远建设》,中国新闻网,2008年2月14日。

[5]郭伯苓、朱凤琪:《浅谈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政工学刊》2008年第7期。

[6]薄贵利:《完善干部交流制度是关键》,《决策咨询》2004年第6期。

[7]陈凤楼:《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1921~2002)》,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

[1]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人民出版社,2005。

[2]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改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中共中央组织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指导手册》,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

[4]陈登才、梁春鸿:《人才战略——强国富民兴党的重要战略》,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5]孙立樵、马国钧等:《优秀领导干部成长规律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6]杨明远主编《最新人才强国战略、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实务全书》,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2004。

[7]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一局:《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

[8]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前沿(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关乐原:《新世纪中国人才战略发展的探索》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0]金莉萍:《转型中的人才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11]李建华主编《党政领导人才开发战略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2]戴光前主编《中国人才发展大趋势》,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13]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系列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08。

[2]娄伟:《中国科技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12期。

[3]李群、陈鹏:《我国人才效能分析与对策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

[4]吴伟伟、朱彬、于渤:《企业技术管理的适合度景观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8期。

[5]李群:《中国人才发展量化分析报告》,载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王春法、姜江:《科技人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成因》,载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王顺:《我国城市人才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3期。

[8]孙文生等:《经济预测方法》,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9]OECD,The Measu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Manual on the Measur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Devoted to S&T,CANBERRAMANUAL,Paris 1995.

[10]陈乐等:《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及其两个重要指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1]http://tech.163.com/06/0623/11/2KA35L4G00091VAN.html.

[2]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3]陈解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借鉴》,《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6期。

[4]王守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7期。

[5]童华、朱华、安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6]徐家云:《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17期。

[7]樊华、周庆贵、刘平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

[8]吴阿林:《应用型人才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1期。

[9]季诚钧:《应用型人才及其分类培养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6期。

[10]高翔:《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认识与实践》,《商业现代化》2006年第6期。

[11]秦会斌:《加强实践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经济师》2003年第10期。

[12]刘维俭、王传金:《从人才划分论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3]范跃进:《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9期。

[14]陈小虎、刘化君、曲华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5期。

[1]燕继荣:《投资社会资本——政治发展的一种新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编《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孙丽军、石磊《社会资本:文献与进一步的研究》,《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4]陈建国:《经济组织变迁中的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5]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弗兰·汤克斯:《信任、网络与经济》,载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视点丛刊),上海三联书店,2003。

[8]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9]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10]《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2]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3]张其仔:《社会网与基层社会生活——晋江市西滨镇跃进村案例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4]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5]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16]赵延东、罗家德:《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7]Adler,P.S.,& Kwon,S.W.,(2002),“Social Capital: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7(1).

[18]Bourdieu,P.(1986),The Forms of Capital,in Richardson,J.G.(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Y:Greenwood.

[19]Coleman,J.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4 (special supplement).

[20]Coleman,J.S.(1990),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1]Don Cohen,Laurence Prusak:In Good Company:How Social Capital Makes Organizations Works. Boston,Massachusett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

[22]Fukuyama,F,.1999.The Great Disruption.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23]Georgina Blakeley:Social Capital,Georgina Blakeley and Valerie Bryson,Contemporary Political Concepts:A Critical Introduction,London.Sterling,Virginia:Pluto Press,2002.

[24]Tom Schuller,“Social capital,human capital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Vo.17,Issue 4 July 1998.

[25]Tsai,W.,& Ghoshal,S.(1998),“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1(4).

[1]Iyigun,Murat F.,Ann L.Owen,1998,“Risk,Entrepreneurship,and Human-Capital Accumul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8,No.2.

[2]Schultz,T.W.,1975,“The Value of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Disequilibria”,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13,No.3 (Sep.).

[3]T.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4]彼得·德鲁克著《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蔡文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程承坪、魏明侠:《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6]丁栋虹:《制度变迁中企业家成长模式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付维宁:《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一个理论分析模型》,《财经科学》2003年第6期。

[8]黄群慧:《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焦斌龙:《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定价与配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0]焦斌龙:《制度变迁与中国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模式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第11期。

[11]兰玉杰、陈晓剑::《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与政策选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12]刘文:《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性》,《管理科学》2003年第5期。

[13]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4——人力资本与竞争力指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4]彭春燕:《浅析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发展现状》,《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15]秦兴方:《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机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6]盛乐、包迪鸿:《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关系的界定》,《财经科学》2001年第6期。

[17]田志龙:《经营者监督与激励——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18]万希:《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的因素及其形成模式》,《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9]王开国、宗兆昌:《论人力资本的性质与特征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20]徐传湛:《论企业家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21]杨伟鲁:《论中国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的文化因素》,《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2期。

[22]虞群娥:《银行家人力资本评述及其价值创造探讨》,《财贸经济》2002年第3期。

[23]张全同:《WTO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第6期。

[24]张正堂:《企业家报酬的决定: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余仲华等主编《中国人才战略管理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潘光晨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叶忠海主编《区域人才开发研究论集》,上海三联书店,2006。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人才支持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mohrss.gov.cn/mohrss/Desktop.aspx?path=mohrss/mohrss/InfoView&gid=556fa16c-17c8-4a5b-9cfb-04166454884c&tid=Cms_Info,2008年6月20日。

[5]成都市人事局:《关于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人事人才保障的意见》,成都市人事局网站,http://www.cdrsj.gov.cn/kuaibao.asp?id=8,2008年5月26日。

[1]许萍、曲晓辉:《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当代财经》2005年第11期。

[2]陈艺东、何华:《关于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和评估》,《现代企业》2005年第10期。

[3]李永红:《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结构研究》,《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9期。

[4]刘霞玲:《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能力及其评价初探》,《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年第9期。

[5]朱芹香:《对高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思考》,《经济师》2005年第9期。

[6]荆新、胡铁安:《激励、识别与职业能力框架——兼谈我国高级会计师考评结合制度》,《会计研究》2005年第5期。

[7]陈检生:《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8]李艳英、张静、李海棠:《我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体系设计》,《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9]曲晶:《论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北方经贸》2005年第2期。

[10]刘勇:《如何构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第11期。

[11]林志军、熊筱燕、刘明:《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会计研究》2004年第9期。

[12]邓传洲、赵春光、郑德渊:《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会计研究》2004年第6期。

[13]刘玉廷:《对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与评价机制的探讨》,《会计研究》2004年第6期。

[14]刘玉廷:《关于会计中国特色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2000年第8期。

[15]陈小悦、刘霄仑:《构建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的目的与方法》,《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第3期。

[16]刘德恩:《职业能力评价的三种模式》,《职教通讯》2000年第11期。

[17]王晓娜:《我国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的初步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4。中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

[18]Hager,P.Gonczi,A.and Oliver,L.1990.“Competency-Based Approaches 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in Bezzina,M.and Butcher,J.(eds). The Changing Face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19]Gainen,J.and P.Locatelli,1995.“Assessment for the New Curriculum;A Guide for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Programs”. Accounting Education Series. Vol.11.Sarasota,FL;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AAA).

[20]AICPA.1999.Core Competence Framework for Entry into Accounting Profession.New York.www.aicpa.org.

[21]ASCPA/ICAA/NZSA.1993.Competency-Based Standards for Accountants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Discussion paper).Melbourne,Australia.www.cpaaustralia.com.au.

[22]ACCA.1998.Functional Map;Competency Frameworks & Membership Competence.London.www.accaglobal.com.

[23]CICA.2001.The CA Competency Map.Toronto.www.cica.ca.

[24]CICA.2003.The CA Candidates’ Competency Map:Understanding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of CAs.Toronto.www.cica.ca.

[25]CGA.2000.The CGA Competency Framework,Vancouver:Professional Affairs Department,CGA-Canada.www.cga-online.org.

[26]IFAC.1996.IEG9;Prequalification Education,Assess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Experienc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New York.www.ifac.org.

[27]IFAC.Education Committee.1998.Competence-Based Approaches to the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of Accountants,www.ifac.org.

[28]IFAC.2001.Competence-Based Approaches to the Preparation and Work of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New York.www.ifac.org

[29]IFAC.2003.IEP2:Towards Competent Professional Accounts.New York.www.ifac.org.

[30]IFAC.2003.IES6:Assessment of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and Competence.New York.www.ifac.org.

[31]UNCTAD.1999.Guideline on N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fication of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ISAR.New York,NY.www.unctad.org.

[1]姜景奎:《外语非通用语种教学和研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黄秀莲:《外语非通用语人才开放式培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潘克建:《全球化背景下非通用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1期。

[4]郑锡伟:《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跨国培养模式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5]陈元猛:《非通用语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6]郝平:《非通用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07年2月9日《中国教育报》。

[7]成同社:《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复合培养》,2006年2月22日《光明日报》。

[8]闵惠泉:《国际关系与语言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9]梁敏和:《中国地方高等院校非通用语现状调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Shared Solutions for Common Problems,National Council for Less-Commonly Taught Languages Web Site,http://www.councilnet.org/council/Learn_FAQs.htm.

[1]Jensen,M.G.& K.J.Murphy(1990),“Performance pay and top-management incentiv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2).

[2]Coughlan,A.T.& R.C.Schmidt(1985),“Executive compensation,management turnover,and firm performa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7.

[3]Hall,Brian J.& Jeffrey B,Libman(1998),“Are CEOs Really Paid Like Bureaucrat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3(3).

[4]Kerr,J.& L.Kren(1992),“Effect of relative decision monitoring on chief compensation”,Academy Management Journal,35(2).

[5]Masson,R.(1971),“Executive-motivations,earnings and consequent equity performa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9(6).

[6]Tosi,H.L.,S.Werner,J.P.Katz,L.R.Gomez-Mejia(2000),“How much doesperformance matter?A mesa-analysis of CEO pay studies”,Journal of Management,26.

[7]Oliver,R.L.and E.Anderson (1995),“Behavior- and Outcome-Based Sales Control Systems:Evidence and Consequences of Pure-Form and Hybrid Governance”,Journal of Personal Selling & Sales Management,15 (Fall).

[8]McGraw,K.O.& J.C.McCullers(1979),“Evidence of Detrimental Effect of Extrinsic Incentives on Breaking a Mental Se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5.

[9]Sujan,H.(1986),“Smarter Versus Harder:An Exploratory Attributional Analysis of Salespeople Motivation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3(1).

[10]Dwyer,F.R.,P.H.Schurr & S Oh(1987),“Developing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Marketing,51(2).

[11]Weitz,B.A.,H.Sujan & M Sujan(1986),“Knowledge,Motivation and Adaptive Behavior:A Framework for Improving Selling Effectiveness”,Journal of Marketing,50(10).

[12]McNeilly,K.& R.E.Goldsmith(1991),“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Gender and Performance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s to Leave in the Sales Force”,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2(3).

[13]Cravens,D.W.,Thomas N.Ingram,Raymond W.LaForge & Clifford E.Young(1993),“Behavior-Based and Outcome-Based Salesforce Control Systems”,Journal of Marketing,57(4).

[14]Basu,Amya,Rajiv Lal,V.Srinivasan& Richard Sraelin (1985),“Salesforce Compensation Plans:An Agency Theoretic Perspective”,Marketing Science,4(Fall).

[15]Eisenhardt,Kathleen M.(1988),“Agency and Institutional Theory Explanations:The Case of Retail Sales Compens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1(3).

[16]Balkin,D.B.and Gomez-Mejia,L.R.(1990),“Matching compens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1(2).

[17]Stroh,L.K.,Brett,J.M.,Baumann,J.P.and Reilly,A.H.(1996),“Agency theory and variable pay compensation strategie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9(3).

[18]Eisenhardt,K.M.(1988),“Agency and institutional-theory explanations:the case of retail sales compens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1(3).

[19]Krafft,M.(1999),“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ntecedents of sales force control systems”,Journal of Marketing,63 (July).

[20]Tremblay,M.,J.Cote,David B.Balkin(2003),“Explaining Sales Pay Strategy Using Agency,Transaction Cost and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ies”,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40(7).

[21]Greenberg,H.,H.Weinstein,& P.Sweeney(2001),“How to hire & develop your next performer”,1st Edition,Caliper Management Inc.

[22]陈晓东、李晏墅:《企业销售酬赏制度研究》,《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23]陈晓东、李晏墅:《我国企业销售酬赏可行性模式研究》,《经济管理》2002年第4期。

[24]陈晓东、谭伟、田利华:《销售薪酬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5]陈晓东、田利华:《长江三角洲地区销售人员薪酬激励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7年第22期。

[26]陈晓东、田利华、李晏墅:《薪酬激励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3期。

[27]金碚:《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007。

[28]金碚:《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29]〔美〕哈佛商业评论:《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0]〔美〕大卫·J.西克海利:《销售团队的薪酬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1]〔美〕史蒂文·克尔:《薪酬与激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2]〔美〕鲍勃·哈特利:《销售管理与客户关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3]〔美〕拉尔夫·W.杰克逊、罗伯特·D.希里奇:《销售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4]〔美〕Gene.Garofalo:《销售经理工具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

[35]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6]袁方:《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俄〕伊·日娜:《俄罗斯的科研人才结构变化与国家政策》,摘自http://www.ifri.org/files/Russie/ Dezhina_russe.pdf。

[2]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俄罗斯科学和高技术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摘自http://www.courier.com.ru/cour0402/2100.htm。

[3]《世界高科技人才争夺激烈——人才流失让普京不安》,摘自http://www.southcn.com/tech/news/200404090496.htm。

[4]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网站,www.minprom.gov.ru。

[5]黄长著主编《国外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与实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1期和第4期。

[7]俄罗斯国际文传通讯社网站,www.interfax.ru。

[8]《普京文集(2002~2008)》,张树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潘德礼主编《列国志:俄罗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展研究中心编《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1]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网站,www.mon.gov.ru。

[1]Wilss,W.übersetzen und Dolmeschen im 20.Jahrhundert:Schwertpunkt deutscher Sprachraum M.Saarbrücken:ASKO Europa-Stiftung.1990.

[2]德国翻译者协会(http://www.bdue.de)。

[3]北德翻译者协会(http://www.adue-nord.de)。

[4]美因茨大学应用语言学与文化学学院(www.fask.uni-mainz.de/fbpubl/brosch/info-de.html)。

[5]德国联邦数据统计局。

[6]利人:《德国成立新的口笔译翻译协会AICOM》,《中国科技翻译》1997年第3期。

[7]西格丽德法格特、高年生:《翻译工作和译者在德国》,《中国翻译》2000年第3期。

[1]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刊,1975。

[2]陈学恂、田正平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実藤恵秀:《中国人日本留学史》,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81年增補版。

[5]阿部洋:《戦前日本の“对支文化事業”と中国人留学生——以学費補給問題を中心に》,载国立教育研究所:《国立教育研究所紀要第121集:戦前日本のアジアへの教育関与》,1993。

[6]大里浩秋、孫安石編《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研究の現段階》,御茶の水書房,2002。

[7]阿部洋:《“对支文化事業”の研究——戦前期日中教育文化交流の展開と挫折》,汲古書院,2004。

[8]酒井順一郎:《1920年代から1930年代に於ける中国人日本留学生政策》,留学生教育会編集委員会:《留学生教育》第9号,2004年12月。

[9]Douglas R.Reynolds,“A Gold Decade Forgotten:Japan-China Rlations,1898-1907”,The Transactions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Japan,fourth series,2:93-153<1987>.

[10]Bastid,Marianne.Educational Reform in Early 20th-Century China,Paul J.Bailey,tr.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8.

[11]Duus,Peter,Ramon H. Myers,and Mark R.Peattie,eds. The Japanese Informal Empire in China,1895-1937.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1]武勤、朱光明:《日本科技人才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1期。

[2]周程:《由“技术立国”到“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日本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及其启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21期。

[3]《日本的科技计划与战略综述》,《云南省科技厅》2004年第8期。

[4]《2006年科学技术白皮书》,日本文部科学省。

[5]满达人、吕娟:《现代日本教育对科技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高等理科教育》1999年第5期。

[6]王永宁:《日本第三期科技基本计划将凸显五大战略》,《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5年第9期。

[7]王玲:《日本的科技计划与战略》,《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年第6期。

[8]王洪业:《2003年日本科技发展综述》,《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4年第3期。

[1]君德·瓦格纳、董礼胜:《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2007年2月。

[2]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支持的欧洲研究教学项目》,2008年2月。

[3]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通讯》第1期,2004年11月。

[4]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通讯》第2期,2005年5月。

[5]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通讯》第3期,2005年11月。

[6]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通讯》第4期,2006年5月。

[7]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通讯》第5期,2006年11月。

[8]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通讯》第6期,2007年4月。

[9]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通讯》第7期,2007年11月。

[10]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通讯》第8期,2008年2月。

简 介: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农人才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关注了中国三农人才政策制定过程本身。本书选取了近年来运行较为成熟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这一典型政策案例,运用托马斯?戴伊提出的过程模型理论,对中国三农人才政策制定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全景式的分析。通过分析,本书认为当前中国三农人...

作者: 孙大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简 介:本书紧扣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时代大背景,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校科技人才、体育人才、电影人才、古籍整理人才及工资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人才工作的理论前沿、实践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

简 介:《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1)》系统分析了2010年中国人才发展的状况、问题及未来走势。报告系统考察了中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中实施中的成就与问题,指出了经济全球化、人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报告尝试构建了人才资源综合实力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针对当前人才体制及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多个视角进行了剖析,并对人才领域的热...

作者: 潘晨光 马蔡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