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5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模式研究图书

A Study on the "Adaptive" Growth Model of Rural Small-sized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Inclusive Finance Perspective

SSAPID:101-3615-7010-56
ISBN:978-7-5201-0180-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构建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模式的思想体系,通过逻辑和理论深化,设计“适应性”成长模式的实践框架;对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十多年来的成长经验和问题进行剖析,但又不局限于对“问题”和“现象”本身的分析;透过这些问题的表象,探索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新型成长模式,并寻求相应实施对策。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周孟亮
编 辑:王楠楠;王春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1.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是存量式农村金融改革

    2.增量式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较快而效果期待检验

    3.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

    4.有效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继续深入的关键

    5.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需要寻求新型成长模式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基本概念界定

   一 研究目标

   二 基本概念界定

    1.农村小型金融组织

    2.成长

    3.模式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 关于金融组织成长的研究

    (1)关于农村金融组织成长的内生与外生模式的研究

    (2)农村金融改革中的政府与市场研究

   二 普惠金融内涵及研究动态

   三 关于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的研究

    1.融资困难,产品与服务缺乏创新和竞争

    2.经营金融风险突出,金融人才匮乏

    3.自身定位不明确

    4.不尽完善的法律环境和监管体制

   四 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 研究内容

   二 可能的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的创新

    2.构建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适应性”成长的理论体系具有创新性

    3.在一些具体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4.提出一些富有创新性思想的对策建议

 第二章 理论基础述评及其启示

  第一节 金融发展理论与启示

   一 金融发展理论的起源: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二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三 金融发展理论的拓展

    1.金融发展理论的第一代拓展

    2.金融发展理论的第二代拓展

    3.金融发展理论的第三代拓展

   四 金融约束理论

   五 金融发展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农村金融理论与启示

   一 农业信贷补贴论

   二 农村金融市场论

   三 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四 农村金融普惠论

   五 农村金融理论的启示

  第三节 企业成长理论与启示

   一 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思想:专业化分工视角

   二 新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最优规模经济论

   三 熊彼特的企业成长思想:企业家创新视角

   四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企业与市场作用边界

   五 彭罗斯的企业内生成长理论:凸显“管理”功能

   六 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进化论视角

   七 企业成长理论的启示

 第三章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的现实依据

  第一节 路径依赖还是适应性选择: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反思

   一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简要回顾

    1.机构恢复调整阶段(1979~1992年)

    2.体系重构与商业化阶段(1992~1999年)

    3.产权改革阶段(1999~2004年)

    4.增量式改革阶段(2004年至今)

   二 农村金融改革思考:“路径依赖”与“适应性选择”视角

    (一)“路径依赖”与“适应性选择”的理论逻辑

    (二)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特征

     1.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具有明显的“时代背景”

     2.制度变迁强制性色彩浓厚,过程注重渐进性

     3.农村金融改革对市场机制的培育滞后

    (三)对未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考

     1.降低农村金融改革的政府强制性

     2.提高农村金融制度适应性效率

     3.遵循市场规律,重视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培育

     4.强化农村金融组织的“功能观”

  第二节 NGO小额信贷资金困境与覆盖面广度:现况考察与理论诠释

   一 NGO小额信贷资金困境:一个世界性难题

   二 我国NGO小额信贷覆盖面现况考察

    (一)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中和农信)*覆盖面

    (二)扶贫经济合作社小额信贷覆盖面

    (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小额信贷覆盖面

   三 NGO小额信贷的资金状况与覆盖面广度:一个理论模型

    (一)基本符号设定

    (二)分析过程与结论

  第三节 小额贷款公司“使命偏移”研究:基于江苏、浙江的数据

   一 小额贷款公司使命偏移衡量标准

    (一)衡量标准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衡量标准设计的基本思路

    (三)小额贷款公司使命偏移的可能表现

     1.贷款非农化、大额化、短期化

     2.选址城市化,贷款利率偏高,信用贷款占比降低

   二 江苏、浙江两省小额贷款公司使命偏移问题的考察

    (一)平均贷款规模大,小额贷款不“小额”

    (二)贷款利率偏高,平均贷款利率涨幅过快

    (三)贷款结构分布不均,短期贷款占比偏高

    (四)农户贷款占比较低,“离农”现象较明显

    (五)商业化倾向严重,违规经营时有发生

    (六)地区布局不合理,缺乏科学发展规划

   三 小额贷款公司能否承担“小额信贷”重任:“社会企业”分析视角

    (一)“社会企业”的理论基础和属性

    (二)当前小额贷款公司是否具有社会企业属性——经验证据分析

     1.从资金来源来看

     2.从发起动机来看

     3.从运作机制来看

     4.从定价机制来看

  第四节 村镇银行发展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湖南的现实考察

   一 湖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基于13家村镇银行的数据

    (一)发展规模

    (二)盈利状况

    (三)服务农户情况

    (四)运营成本情况

   二 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主发起行制度使村镇银行带有浓厚的体制内色彩

     1.村镇银行成为主发起行事实上的分支机构

     2.民间资本参与村镇银行的积极性不高

    (二)村镇银行自身的弱势制约可持续发展

     1.村镇银行吸储难

     2.村镇银行主要提供初级服务,支付结算系统不健全

  第五节 本章小结: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需要选择新型成长模式

 第四章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框架

  第一节 “适应性”成长的提出:基于现实剖析与理论溯源的创新

   一 “成长”之于“改革”:现实剖析

   二 从“外生”与“内生”到“适应性效率”:理论溯源

    1.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外生与内生

    2.金融发展理论中的外生与内生

    3.农村金融理论中的外生与内生

    4.诺斯的“适应性效率”

  第二节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模式的核心思想

   一 金融成长机理:基于历史逻辑分析视角

   二 农村金融“适应性”成长模式的内涵

   三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加速内生性市场经济主体的形成

    2.增强“顶层设计”方案的适用性

    3.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机制

   四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模式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适应性”成长模式的关键:“政府”与“市场”有效协调

   一 “适应性”成长需要“政府”与“市场”有效协调

   二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需要政府间接支持

    1.基本假设

    2.研究过程与结论

  第四节 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的现实测度:兼谈与“适应性”成长的差距

   一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的规章制度

    (一)来自中央层面的关于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的顶层设计

    (二)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的部门规章制度

   二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量”的测度:两极分化严重

    (一)小额贷款公司成长非常迅速

    (二)村镇银行成长较快但与预期有差距

    (三)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成长缓慢,近乎停滞

    (四)NGO小额信贷组织成长非常艰难

   三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质”的测度:政府与市场行为错位

    (一)政府行政管制色彩浓厚,市场力量被压抑

    (二)政策设计和思想定位不够完善

    (三)中央和地方在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上的“着力点”存在较大差异

    (四)国家的改革初衷与政策的“异化”激励

  第五节 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的实践框架

   一 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的长远目标

   二 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的基本原则

    1.创新性原则

    2.公平性原则

    3.可持续性原则

   三 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的基本思路

    1.三个方面的出发点

     (1)明确整体规划,加强战略部署

     (2)加强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能力建设

     (3)构建良好的政策激励和引导环境

    2.基本要求

    3.目标实现

 第五章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的目标研究

  第一节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与普惠金融“中国梦”

   一 普惠金融与“中国梦”的现实关联

    (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从功能缺失到“新政”出台

    (二)农村金融改革“新政”恰逢国际“普惠金融”理念提出

    (三)发展普惠金融成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新思路

    (四)发展普惠金融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二 实现普惠金融“中国梦”面临的关键难题

    (一)国外普惠金融理论和方法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实际

    (二)现有金融组织体系与普惠金融“中国梦”的要求存在差距

    (三)政府在发展普惠金融中的角色定位不清

    (四)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协调发展成为需要攻坚的难题

  第二节 社会绩效发展动态:基于小额信贷领域的研究*

   一 社会绩效提出的起源和背景

    (一)不同小额信贷发展学派蕴含的社会绩效思想

    (二)小额信贷商业化与社会绩效的提出

   二 社会绩效的内涵和内容体现

    (一)社会绩效的定义

    (二)社会绩效不同于社会影响

    (三)社会绩效的内容体现

   三 社会绩效管理与评价

    (一)社会绩效管理的定义

    (二)社会绩效管理的作用

    (三)社会绩效管理的关键:社会绩效评价

   四 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协调发展研究

  第三节 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社会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以小额信贷组织为例

   一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型建立

    (一)评价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三)构建判断矩阵和相对权重的计算

    (四)指标设分方法

     1.定量指标的设分方法

     2.定性指标的设分方法

   二 小额信贷组织社会绩效的综合评价

    (一)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社会绩效评价——以中和农信为例

     1.目标定位和内部政策行为得分情况

     2.客户满意度得分情况

     3.社会目标实现得分情况

     4.财务可持续性发展得分情况

    (二)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社会绩效评价——以X小额贷款公司为例

    (三)综合分析

  第四节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的制约因素

    (一)身份合法性约束

    (二)财税支持政策不够健全

    (三)贷款成本高,利率受到限制

    (四)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信贷创新不足

    (五)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二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社会绩效管理的制约因素

    (一)“小额”的误用

    (二)我国小额信贷商业化方向不利于社会绩效管理

    (三)社会绩效制度缺乏,评级体系不完善

  第五节 “适应性”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社会绩效管理研究

   一 社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要树立社会绩效理念

   三 加强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社会绩效执行与控制

   四 加强对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社会绩效管理的引导

 第六章 “适应性”成长模式下的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研究

  第一节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与民间资本突围

   一 “适应性”成长与民间资本突围的理论概括

   二 基于政府效用的我国金融改革框架下的民间资本突围

    (一)体制内农村金融改革引入民间资本的总体思路

    (二)农村金融改革中民间资本突围缓慢

   三 放宽民间资本准入,增强农村金融改革“适应性”的基本思路

    (一)处理好渐进式改革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二)减少金融管制,规范金融监管

    (三)界定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培育农村金融市场机制

  第二节 “适应性”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目标重构

   一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目标重构的现实依据:基于对当前改革的思考

    (一)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出现使命偏移倾向

    (二)农村合作金融依然残缺

    (三)农村金融垄断局面尚未被真正打破

    (四)政府角色尚未真正转变

   二 “适应性”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目标定位的基本思路

    (一)基于比较优势实施的服务对象和发展目标定位

    (二)阶段性目标:财务绩效与社会绩效协调发展

    (三)长远目标:实现普惠金融目标

   三 实现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目标的条件保障

    (一)完善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内部制度

    (二)大力开展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三)规范对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目标定位的引导、激励

    (四)构建有效的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第三节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中的“资金”与“机制”——以小额信贷组织为例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小额信贷发展中的“资金”与“机制”逻辑分析

    (一)“体制内”扶贫资金与“草根性”小额信贷共同发展

    (二)“体制内”扶贫资金引入小额信贷机制

    (三)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

     1.公益性小额信贷有“机制”优势,但“资金”缺失严重

     2.小额贷款公司有“资金”优势但“机制”不健全

   三 我国小额信贷的客户定位和改革创新

    (一)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客户定位

    (二)小额信贷发展的“资金”与“机制”联动的改革创新

     1.小额信贷发展的“资金”创新

     2.小额信贷发展的“机制”创新

 第七章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中的政府行为

  第一节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模式下的监管创新

   一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需要监管创新

    (一)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监管的必要性

    (二)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监管面临的挑战

   二 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监管现况

    (一)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总体上实施分类垂直监管模式

     1.按巴塞尔协议规定进行分类监管

     2.按资本状况与资产质量评估进行分类监管

     3.按发起人类别分类监管

     4.实施垂直监管模式

    (二)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分类垂直监管的缺陷

     1.监管主体存在重复

     2.不同监管主体之间难以协调

     3.监管指标不够完善

     4.监管手段和流程不健全

   三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监管模式创新:“联动+目标”监管模式

    (一)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联动监管模式设计

     1.联动监管模式内涵

     2.联动监管模式的目标

     3.联动监管模式的优势:基于博弈分析视角

    (二)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目标导向监管模式设计

     1.目标导向监管模式的提出

     2.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目标导向监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四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模式下的监管创新对策

    (一)基于市场化前提下的政府有效监管

    (二)强化联动监管理念,构建监管协调机制

    (三)完善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信息披露制度

    (四)加强监管的立法,提高监管水准

    (五)逐步建立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分层监管体系

  第二节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下的财税支持研究

   一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财税支持现状研究

   二 小额贷款公司财税支持缺失的影响: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分析

    (一)造成很高的社会福利损失

    (二)限制小额贷款公司的利润空间

    (三)降低外界投资者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的积极性

    (四)客观上迫使小额贷款公司发生服务使命偏移

   三 小额贷款公司新型财税政策改革的基本框架

    (一)小额贷款公司财税政策改革的总纲性规范

     1.小额贷款公司财税政策应该上升到国家层面

     2.新型财税支持政策不同于传统的农村金融信贷补贴论

    (二)小额贷款公司财税政策改革的策略

     1.设计小额贷款公司有效财政补贴机制

     2.开展对小额贷款公司税收优惠政策

     3.财政支持建立和完善小额贷款担保机制

     4.建立财政、政策性支农资金与小额贷款公司之间的对接机制

  第三节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中的政府引导

   一 从中央层面建立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的服务管理机构

   二 明确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支农支微”责任

   三 整合、引导资金互助组织,回归合作金融

   四 在普惠金融框架下引导民营银行成长

   五 激励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创新性金融努力

   六 倡导普惠金融理念,传递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的正能量

   七 构建有效农村金融风险外溢防范机制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从我国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以来,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态势整体良好,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

   二 在当前的时政背景下,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应该寻求新型模式,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三 “适应性”成长模式是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的有效选择模式,它跳出传统内生与外生金融模式的争论,抓住“适应性”这个关键点,不是政府与市场的简单叠加

   四 当前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与“适应性”成长存在较大差距,政策设计和思想定位不够完善,政府行政管制色彩浓厚,市场力量被压抑

   五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要在实现普惠金融“中国梦”的总体框架下进行,坚持创新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六 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应该在市场、政府和社会“三维”框架下进行

  第二节 政策运用

   一 在国家整体战略部署层面加强顶层领导规划

   二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要加大“金融努力”,实现“适应性”成长

   三 加强对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的政策引导与激励

   四 进一步明晰政府作用空间,体现政府作用优势

 后记

我国增量式农村金融改革以来,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进入了“从无到有”的“成长”时期,对农村金融改革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有效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本书研究的总体目标在于以经济增长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构建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模式的思想体系,通过逻辑和理论深化,设计“适应性”成长模式的实践框架。对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十年来的成长经验和问题进行剖析,但又不局限于对“问题”和“现象”本身的分析,而是透过这些问题的表象,探索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新型成长模式,并寻求相应的实施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本书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综述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启示,为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寻求理论依据。②回顾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指出农村金融改革方向。基于实地调研数据,研究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寻求现实依据。③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现实角度和“外生”与“内生”基本思想演变过程的理论角度,阐述“适应性”成长的思想来源,阐述农村“适应性”成长的内涵、优势和基本要求。从“量”和“质”两方面找出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现状与“适应性”成长的差距,构建“适应性”成长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框架。④对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及其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研究普惠金融与“中国梦”的内在关联和实现普惠金融“中国梦”面临的难题,实证研究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社会绩效,研究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强化社会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⑤“适应性”成长模式下的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行为研究。“适应性”成长模式对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注重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的自组织经济主体。要加快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民间资本突围,克服原有体制内农村金融组织弊端;要进行目标重构,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要实现“资金”与“机制”有效结合,真正实现普惠金融建设目标。⑥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本研究有以下发现。①“适应性”成长模式是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的有效选择模式,“适应性”成长思想来源于对存量式农村金融“改革”的反思,从全新视角关注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变“改革”为“成长”,是“外生”与“内生”理论思想的深化,但又不是简单糅合,是在“内生金融发展”“金融内生成长”“适应性效率”思想基础上的超越。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模式主张政府要改变原来“居庙堂之高”的角色,要“躬身践行”,为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提供充分的“营养”和良好的外部环境。②当前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与“适应性”成长存在较大差距,政策设计和思想定位不够完善,政府行政管制色彩浓厚,市场力量被压抑。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的思路和具体细则来自于“顶层设计”,微观基层主体的创新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农村金融改革政策初衷出现“异化”激励现象。③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要在实现普惠金融“中国梦”总体框架下进行,要明确整体规划、加强战略部署,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强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能力建设,避免“穿新鞋走老路”。④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应该在市场、政府和社会“三维”框架下进行。要以市场力量的有效发挥为基础,增强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金融努力程度,有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价值导向,传递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的“正能量”。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任重道远”,在整体战略部署层面要加强顶层规划,将普惠金融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融合成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并将其作为指导发展普惠金融的总纲领。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把引导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放在普惠金融发展的长远目标框架内,将“支农支微”上升到制度层面而不是停留在倡导性建议层面。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整合、引导资金互助组织回归合作金融,将民营银行“顶层设计”的制度创新与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成长联系在一起。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要正确认识普惠金融和“中国梦”的整体要求和基本环境,根植于农村经济实际需求的土壤,加强自我约束,发挥比较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增强信贷技术的“适应性”。要体现政府的作用优势,明晰政府的作用空间。以市场力量发挥为准则,破除行政管制意识,转变监管理念,形成为“三农”服务的良性政策激励。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培育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推行农村利率市场化,促进农村金融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构建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坚持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有效协调,严格防止地方政府和农村金融组织在风险问题上“倒逼”中央政府,下决心改变中央政府作为农村金融风险“最后负责人”的传统观念。

[1]〔法〕 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邵伏军、许晓明、宋先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

[2]曹凤岐:《建立多层次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第10期。

[3]陈方:《小额贷款公司》,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4]陈军、曹远征:《农村金融深化与发展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陈雨露、马勇:《中国农村金融论纲》,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6]陈旗、褚立波:《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中的作用》,《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11期。

[7]丁忠民:《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机制与模式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8]杜晓山、刘文璞、任常青:《小额信贷:中小商业银行拓展市场空间的方向——以哈尔滨银行战略转型为小额信贷银行为例》,《农村金融研究》2009年第5期。

[9]杜晓山、刘文璞等:《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0]杜晓山、张保民等:《中国小额信贷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1]杜晓山:《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可能的发展前景》,《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5期。

[12]杜晓山:《和谐金融与普惠金融体系》,《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年第1期。

[13]杜晓山:《建立普惠金融体系》,《中国金融家》2009年第1期。

[14]杜晓山:《小额信贷的发展与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8期。

[15]杜晓山:《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体系》,《中国金融》2010年第10期。

[16]杜晓山:《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在2006年中国金融论坛上的讲话》,《金融与经济》2007年第2期。

[17]范炜:《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模式》,《浙江金融》2010年第9期。

[18]付琼:《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困境与机制创新探讨》,《吉林金融研究》2012年第11期。

[19]高凌云、刘钟钦:《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的思考》,《农业经济》2008年第5期。

[20]顾福珍:《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信贷运行机制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1]顾海峰:《基于功能视角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创新路径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第11期。

[22]勾东宁、苏翩翩:《浅析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现状及创新》,《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第8期。

[23]郭军:《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的视角》,《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

[24]何广文、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5]何广文:《构建县域本土金融服务机制》,《中国金融》2011年第11期。

[26]何广文:《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机制创新的探讨》,《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年第1期。

[27]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28]胡卓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

[29]江春:《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财政科学》2006年第5期。

[30]姜丽明、邢桂君、朱秀杰、李玉翠:《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国际金融》2014年第3期。

[31]焦兵:《中国农村金融变迁:从外生金融扩展到内生金融成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2]焦瑾璞、陈瑾:《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提供全民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机会和途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3]焦瑾璞:《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中国金融》2010年第10期。

[34]焦瑾璞:《微型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35]焦瑾璞:《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6]焦瑾璞:《中国小额信贷的任务和发展愿景》,《中国金融》2010年第9期。

[37]旷红梅:《农村金融改革动力机制研究——以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田东县为例》,《人民论坛》2010年第32期。

[38]康刚锋:《基于福利主义的韶关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绩效研究》,湖南大学,2010。

[39]〔美〕雷蒙德·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周朔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0]〔美〕理查德·R.纳尔逊:《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胡世凯译,商务印书馆,1997。

[41]黎红梅、李波:《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海南金融》2010年第8期。

[42]李海艳、周孟亮:《小额信贷高利率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43]李建军:《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理论、发展与创新》,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44]李建胜:《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

[45]李建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异质性金融需求制度实证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46]李姣、周孟亮:《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社会绩效的实证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47]李明贤、樊英:《普惠金融目标实现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研究》,《银行家》2010年第11期。

[48]李明贤、罗荷花:《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49]李明贤、罗荷花:《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进展及展望——基于金融结构视角》,《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50]李明贤、罗荷花:《信用缺失、融资激励与小微企业发展》,《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51]李明贤、叶慧敏:《普惠金融与小额信贷的比较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9期。

[52]李明贤、叶慧敏:《我国农村普惠金融贷款技术再造研究》,《求索》2010年第9期。

[53]李明贤、周孟亮:《我国普惠制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

[54]李明贤、周孟亮:《我国小额信贷公司的扩张与目标偏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12期。

[55]李树生、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56]李新:《完善支持微型金融发展的财政政策》,《中国财政》2010年第22期。

[57]李莉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进程与阶段性评价》,《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9期。

[58]李喜梅:《中国农村金融功能效应的分阶段考察——基于系统显功能与隐功能视角》,《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期。

[59]李义奇:《金融发展与政府退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金融研究》2005年第3期。

[60]李镇西:《微型金融机构社会绩效管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61]林卫斌、苏剑:《如何理解监管——基于比较制度分析的新视角》,《经济学家》2012年第11期。

[62]林毅夫、刘明兴、章奇:《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63]刘峰、许永辉、何田:《农户联保贷款的制度缺陷与行为扭曲:黑龙江个案》,《金融研究》2006年第9期。

[64]刘玲玲、杨思群、姜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5]刘锡良、刘海二:《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绩效评价:2003—2013》,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66]刘赛红、杨静:《金融生态视角下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探讨》,《湖南商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67]鲁朝云、廖航:《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与管理》,《金融与经济》2009年第7期。

[68]陆智强、熊德平、李红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治理困境与解决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8期。

[69]〔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卢骢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0]马九杰、沈杰:《中国农村金融排斥态势与金融普惠策略分析》,《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第5期。

[71]马九杰、吴本健、周向阳:《农村金融欠发展的表现、成因与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理论探讨》2013年第2期。

[72]马九杰、张永升、李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60年》,《中国农村科技》2009年第10期。

[73]马九杰、徐雪高:《市场结构与订单农业的履约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3期。

[74]〔孟〕穆罕默德·尤努斯:《新的企业模式:创造没有贫困的世界》,鲍小佳译,中信出版社,2008。

[75]钱水土、乐韵:《中国小额信贷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5期。

[76]冉光和:《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构建与创新》,科学出版社,2013。

[77]任常青:《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78]沈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调查》,《经济纵横》2010年第6期。

[79]苏志敏:《中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宁波大学,2012。

[80]〔日〕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郭熙保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1]孙良顺、周孟亮:《小额贷款公司的使命偏移及其有效治理——基于江浙两省相关统计数据》,《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82]孙良顺、周孟亮:《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偏差及对策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83]孙良顺、周孟亮:《小额信贷机构使命偏移研究述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84]孙同全、潘忠:《社会企业道路——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转制问题初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5]单筱竹:《江苏省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运行绩效与多元化经营》,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86]唐峻:《论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上海金融》2010年第6期。

[87]文春晖、孙良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创新:“目标导向”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88]汪三贵、李莹星:《印尼小额信贷的商业运作》,《银行家》2006年第3期。

[89]王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90]王定祥:《农村金融市场成长论》,科学出版社,2011。

[91]王曙光:《普惠金融:中国农村金融重建中的制度创新与法律框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92]王曙光:《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和民间信用阳光化:央行和银监会模式比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93]王修华、邱兆祥:《农村金融排斥:现实困境与破解对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94]王怀勇、曹琳:《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市场退出的法律监管》,《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95]王曙光、邓一婷:《民间金融内生成长机制与政府规制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3期。

[96]王玮、何广文:《社区规范与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9期。

[97]王玉海:《诺斯“适应性效率”理论述评——兼评“诺斯第二悖论”》,《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年第1期。

[98]温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创新与动态竞争战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99]吴国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金融普惠金融体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第7期。

[100]吴楠:《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研究》,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11。

[101]吴少新等:《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102]吴晓灵:《发展小额信贷促进普惠金融》,《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第5期。

[103]吴志新:《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104]吴晓灵、唐欣语:《对未来国际金融改革的建议》,《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5期。

[105]吴占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问题探讨》,《农村经济》2009年第10期。

[106]沈明高、徐忠、沈艳:《中国农村金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7]史建平:《新时期农村金融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农村金融研究》2007年第2期。

[108]孙天琦:《转轨经济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商洛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变迁为例的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第5期。

[109]〔美〕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探究》,郭武军、吕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10]向林峰、文春晖:《路径依赖还是适应性选择: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演进》,《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111]向林峰、文春晖:《适应性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评价指标构建》,《天府新论》2012年第5期。

[112]谢平、徐忠:《中国农村金融论坛书系: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113]谢升峰、路万忠:《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微型金融》,《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1期。

[114]徐沈:《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2。

[115]〔美〕雅荣、本杰明、皮普雷克:《农村金融问题、设计和最佳做法》,世界银行:中国农村金融研究会,2002。

[116]闫广宁、丁劲光:《小额信贷:创新农村普惠金融制度——对宁夏盐池县妇女发展协会小额信贷服务中心营运情况的调查》,《中国金融》2007年第9期。

[117]晏海运:《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13。

[118]杨咸月、何光辉:《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新趋势》,《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12期。

[119]杨小玲:《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制度变迁》,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120]杨小丽、董晓林:《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结构与经营绩效——以江苏省为例》,《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5期。

[121]姚明龙:《民营资本的金融突围:浙商投资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22]姚耀军:《农村金融理论的演变及其在我国的实践》,《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123]〔美〕约翰·格利、爱德华·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贝广多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124]〔英〕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87。

[125]杨连波:《关于建立支农信贷风险转移机制的思考》,《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

[126]岳意定、刘蕾:《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困境及改善建议》,《金融经济》2009年第20期。

[127]曾雄旺、周孟亮:《微型金融发展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破解》,《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128]张兵、周月书:《江苏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3》,科学出版社,2014。

[129]张兵、周月书:《江苏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4》,科学出版社,2015。

[130]张承惠、郑醒尘:《2014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131]张海峰:《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第5期。

[132]张曼:《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变迁逻辑——基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思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33]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的视角》,《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

[134]张杰:《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35]张杰:《中国金融成长的经济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136]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37]张伟:《微型金融理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138]张杰:《解读中国农贷制度》,《金融研究》2004年第2期。

[139]张杰:《中国的货币化进程、金融控制及改革困境》,《经济研究》1997年第8期。

[140]张正平:《我国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141]赵天荣:《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信用制度:演化与构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142]赵岩青、何广文:《农户联保贷款有效性问题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7期。

[143]中国金融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中国小额信贷案例选编》,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

[144]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编《中国农村金融前沿论丛2014》,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145]中国农业银行三农政策与规划部课题组:《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模式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第3期。

[146]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2)》,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147]中国人民银行小额信贷专题组:《2008~2009年小额信贷通讯合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48]中国人民银行小额信贷专题组:《2009~2010年小额信贷通讯合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49]中国人民银行小额信贷专题组:《2010~2011年小额信贷通讯合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50]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课题组:《扶贫经济合作社——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在中国的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51]周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与实践调查》,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52]周孟亮、李明贤:《普惠金融与“中国梦”:思想联结与发展框架》,《财经科学》2015年第6期。

[153]周孟亮:《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模式:适应性成长——基于现实剖析与理论溯源的创新》,《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年第2期。

[154]周孟亮:《发展让人人成为受益者的普惠金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16日。

[155]周孟亮、王琛:《普惠金融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目标重构》,《农村经济》2014年第10期。

[156]周孟亮、李明贤:《增量式农村金融组织“成长”研究:政府与市场协调视角》,《社会科学》2014年第7期。

[157]周孟亮、李俊:《“适应性”农村金融改革与民间资本突围》,《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58]周孟亮:《NGO小额信贷资金困境与覆盖面广度的考察与诠释》,《求是学刊》2013年第12期。

[159]周孟亮、李姣:《国际小额信贷社会绩效:动态及启示》,《农村金融研究》2013年第1期。

[160]周孟亮、李明贤、孙良顺:《“资金”与“机制”: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关键》,《经济学家》2012年第11期。

[161]周孟亮、李明贤、孙良顺:《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62]周孟亮、李明贤:《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财税政策改革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63]周孟亮、李明贤:《中国农村金融“双线”改革思路:比较与协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4期。

[164]周孟亮、李明贤:《普惠金融视野下大型商业银行介入小额信贷的模式与机制》,《改革》2011年第4期。

[165]周孟亮、李明贤:《小额信贷商业化、目标偏移与交易成本控制研究》,《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12期。

[166]周孟亮、文春晖:《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培育:模式及对策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4期。

[167]周孟亮、李明贤:《我国小额信贷扶贫与财务可持续性:作用机制及其协调发展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168]周孟亮、文春晖:《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联动监管模式设计——一个博弈视角下的分析框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69]Adams Dale W.,“Filling the Deposit Gap in Microfinance,” Paper for the Best Practices in Savings Mobilization Conference 11,2002.

[170]Allen F.,Santomero,Anthony M.,“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1,1998.

[171]Armendariz B.,J. Morduch,The Economics of Microfinance,Cambridge:MIT Press,2005.

[172]Armendariz A.,Hudon M.,Szafarz A.,“Subsidy Uncertainty and Microfinance Mission Drift,” CEB Working Papers 11,2011.

[173]Ashfaq Ahmad Khan,“Paradigm Shiftin the Microfinance Secto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Develop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Pakistan and Australasian,” Accounting Business and Finance Journal 2(4),2008.

[174]Asif Dowla,Dipal Barua,The Poor Always Pay Back(Beijing:China Citic Press,2007).

[175]B.Armendariz,“On Mission Drift in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CEBWorking Papers 5,2009.

[176]Bencivenga,Valerie R.,Bruce D.Smith.,“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58),1991.

[177]Bennett,“The Necessity and the Dangers of Combining Social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to Reach the Poor”(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n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Poor a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Washington,D.C.,1994).

[178]Berger A. N.,Udell G. F.,“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Economic Journal,2002.

[179]Besley T.,Coate S.,Group Lending,“Repayment Incentives and Social Collater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46),1995.

[180]Bodie Z.,Merton R.C,“Pension Benefit Guarantees in the United States:A Functional Analysis,” in R. Schmitt,ed.,the Future of Pens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Philadelphia,P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3).

[181]Boot Arnoud W.A.,Anjan V.Thakor,“Financial System Archtecture,”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0),1997.

[182]Campion,A.,White,V.,Institutional Metamorphosis:Transformation of Microfinance NGOs into Regulat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Washington,D.C.:MFN Occasional Paper,1999).

[183]Caudill S.,D. Gropper,V. Hartarska,“Which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are Becoming More Cost-Effective with Time?”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41(4),2009.

[184]Cérise,“Soci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itiative,Phase II (SPI2):Audit of the Social Performance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The Definition of a Tool,” Cérise Working Paper,2005.

[185]CGAP,“Building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s,” Donor Guidelines on Good Pratice in Microfinance,2004.

[186]CGAP,“Commercialization and Mission Drift:the Transformation of Microfinance,” CGAP Occasional Paper,January 2001.

[187]Christen R.,“Commercialization and Mission Drift:the Transformation of Microfinance in Latin America,” Occasional Paper 5,2001.

[188]Claudio Gonzalez-Vega,Mark Schreiner,Richard L. Meyer,Jorge Rodriguez,Sergio Navajas,BANCOSOL,“The Challenge of Growth for Microfinance Organizations,”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ccasional Paper,2332.

[189]Conning J.,“Outreach,Sustainability and Leverage in Monitored and Peer-Monitored Lending,”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60,1999.

[190]CGAP,“External Audits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A Handbook,” CGAP Technical Tool Series 3,December 1998.

[191]Consultative Group to Assist the Poor,“Access for All:Building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s,” Brigit Helms,2006.

[192]Copestake J.,“Mainstreaming Microfinance:Soci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r Mssion Drift?” World Development 35(10),2007.

[193]Cuevas C.,“Credit Unions in Latin America:Recent Performance and Emerging Challenges,” Sustainable Banking for the Poor,1999.

[194]Cull R.,Demirguc-Kunt A,“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Outreach:a Global Analysis of Leading Microbanks,”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3827,The Worla Bank,2006.

[195]Dunn E.,“It Pays to Know the Customer:Addressing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Client-Centered MFI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14,2002.

[196]Dutta Jayasri,Sandeep Kapur,“Liquidity Preferenc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 65,1998.

[197]Elizabeth Littlefield,Jonathan Morduch,Syed Hashemi,“Is Microfinance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reach the Millennnium Development Goals?” Focus Notes 24,2003.

[198]Fry M.J.,“Money and Capital or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10(4),1978.

[199]Gaamaa Hishigsuren,“Scaling Up and Mission Drift:Can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Maintain a Poverty Alleviation Mission While Scaling Up?” Doctor of Philosophy Dissertation of Southern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August 2004.

[200]Galbis V.,“Finan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ess-Developed Counties:A Theoretical Approac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udies 13(2),1977.

[201]Getaneh Gobezie,“Sustainable Rural Finance:Prospects,Challenges and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NGO Journal 4 (2),2009.

[202]Ghatak M.,“Group Lending,Local Information and Peer Selec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60,1999.

[203]Ghosh Van Tassel,“A Model of Microfinance and Mission Drift,” Department of Economics,Atlantic University,December 2008.

[204]Goldsmith,Raymond 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Connecticut: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205]Goodhart,Financial Regulation:Why,How and Where Now(London and New York:Routedge,1998).

[206]Greenwood Jeremy,Bruce D.Smith,“Financial Market in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1,1997.

[207]Gulli,Hege,Microfinance,Questioning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New York:Internaional 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1998).

[208]Gutiérrez-Nieto B,Serrano-Cinca C,“Microfinance Institution and Efficiency” Omeg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35,2005.

[209]Gutiérrez-Nieto B,Serrano-Cinca C “Social Efficiencyin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November,2007.

[210]Hans Dieter Seibel,“What Matters in Rural and Microfinance,” University of Cologn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Working Paper,2004.

[211]Holden Paul,Prokopenko Vassili,“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Issu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Countries,” IMF Working Paper,2001.

[212]Hulme D.,P. Mosley, Finance Against Poverty,(London:Routledge,1996).

[213]IFAD,“Assessing and Managing Social Performance in Microfinance,” IFAD Working Paper,2006.

[214]Imp-Act,“Reviewing the Social Performance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Imp-Act Practice Note 8,2005.

[215]Imp-Act,“Cost-Effective Soci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Meeting the Social and Financial Goals of Microfinance,” Imp-Act Practice Note 1,2004.

[216]Ingrid Matthaus-Maier,J.D.von Pischke,Microfinance Investment Funds:Leveraging Private Capital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New York: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7).

[217]Isern J.,Porteous D.,“Commercial Bank and Microfinance:Evolving Models of Success,” CGAP Focus Note 28,June 2005.

[218]Jensen E.“The Farm Credit System as a Government-Sponsored Enterprise,”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2,2000.

[219]Jonathan Morduch,“The Microfinance Promis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December 1999.

[220]Jonathan Morduch,“The Role of Subsidies in Microfinance:Evidence from the Grameen Bank,”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60,1999.

[221]Joseph E. Stiglitz,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1(3),1981.

[222]Joseph Stiglitz,“Redefining the Role of the State:What should it do?How Should it Do it?And How should these decisions be made?”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1998.

[223]Kapur B.K.,“Alternative Stabilization Policies for Less-Dvevloped Economic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4,1976.

[224]LaPorta R.,Lopez-de-Silanes,F. Shleifer,A. Vishny,R.W.,“Lawand Fin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6,1998.

[225]Leland H.E.,Pyle D.H.,“Information Asymmetries,Financai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Journal of Finance 32,1997.

[226]Levine Ross,“Law,Financial,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999.

[227]Luzzi,Weber,“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 Microfinance and Public Policy,2006.

[228]Mahbub Hossain,“Credit for Allwviation of Rural Poverty:the Grameen Bank in Bangladesh,”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Report 65,1988.

[229]Maria Sagrario Floro,Debraj Ray,“Vertical Links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view of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1(1),1997.

[230]Mario B.Lamberte,Robert C.Vogel,Roger Thomas Moyes,Nimal A.Fernando,“Philippines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in-Publication Data Available,” Beyond Microfinance,2006.

[231]Masciandaro,“Divide at Impera:Financial Supervision Unification and the Central Bank Fragmentation Effec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2007.

[232]Mathieson,Donald J,“Financial Reform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in Developing Econom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0.

[233]Mckinnon R.,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ington,D.C,US: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

[234]Mersland Roy,Strom R. Oystein,“Microfinance Mission Drift?” World Development 38(1),2009.

[235]Mor N.,Ananth B.,“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s,Some Design Principles and a Case Study,”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42(13),2007.

[236]Navajas S.,Schreiner M.,“Microcredit and the Poorest of the Poor: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Bolivia,” World Development 28(2),2000.

[237]Nourse T.H.,“The Missing Parts of Microfinance:Services for Consumption and Insurance,” SAIS Review 21,2001.

[238]Nawaz A.,“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f Microfinance:Incorporating the Role of Subsidies,” CEB Working Papers 10,2010.

[239]O’Bannon D.P.,Preston L.E,“The Corporate Social-Financial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A Typology and Analysis,” Business and Society 36(4),1997.

[240]Olivares-Polanco F.,“Commercializing Microfinance and Deepening Outreach?Empirical Evidence from Latin Amercia,” Journal of Microfinance 7(2),2005.

[241]Paxon J.,“Depth of Outreach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Savings and Development 26(1),2002.

[242]Rachel Kielb,“Commercial Banks Moving into Microfinance:Which Market Entry Model Works Best?”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2008.

[243]Renneboog L.,Horst J.,Zhang C.,“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s:Institutional Aspects,Performance and Investor Behavior,”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32,2008.

[244]Schreft S.l.,Smith B.D.,1998:“The Effects of Open Market Operattions in a Model of Intermediation and Growth,”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5(3),1998.

[245]Schreiner,Mark,“How to Measure the Subsidy Received By a Development Finance Institu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Manuscript,1997.

[246]Schreiner,Mark,“Aspects of outreach:A Framework for the Discussion of the Social Benefits of Microfina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14,2002.

[247]Shahidur R Khandker,Rashidur R Faruqee,“The Impact of Farm Credit In PakiIstan,” The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2653,1999.

[248]Sharma,M.,G.. Buchenrieder,“Impact of Microfinance on Food Security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Empirical Evidence,2002.

[249]Shaw Edward,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s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250]Simeon Djankov,Edward L Glaeser,R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ó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The New Comparative Economics,” CEPR Discussion Paper 3882,May 2003.

[251]Suman Ghosh,Eric Van Tassel,“A Model of Microfinance and Mission Drift,”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12,2008.

[252]Taylor D.,“A Regulatory Structure for the New Century,”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12,1995.

[253]Yaron J.,“Successful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s,”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 150,1992.

[254]Zeller Manfred,Lapenu Cécile,Greeley Martin,“Measuring Social Performance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A Proposal. Soci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itiative (SPI),” Final Report Submitted to Argidius Foundation and Consultative Group to Assist the Poor(CGAP)10,2003.

[255]Zeller M.,R. Meyer,The Triangle of Microfinance:Financial Sustainability,Outreach and Impact(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