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64

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理论、指标与方法图书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Theory, Index and Method

SSAPID:101-3597-9033-68
ISBN:978-7-5201-1789-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层次,共分为:基础篇,主要讨论社会融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维度与指标体系篇,总结了国内外社会融合评估的维度和指标体系构成;研究篇,对国内开展的相关调查、分析方法、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总结。在系统归纳的基础上,本书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点评。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肖子华 徐水源
编 辑:陈颖;杨涵;张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编委会成员名单

 第一部分 基础篇

  第一章 基本概念

   一 流动人口概念的界定

    (一)人口学词典中迁移人口概念的界定

    (二)人口学界有关流动人口概念的界定

    (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中流动人口概念的界定

   二 社会融合的相关概念

    (一)社会融合概念

     1.社会融合的文化视角

     2.社会融合的互动视角

     3.社会融合的公平视角

     4.社会融合的综合视角

    (二)农民工市民化概念

  第二章 基本理论

   一 社会融合的宏观理论(社会层面)

    (一)社会分层理论

     1.批判主义社会分层理论

     2.人文主义社会分层理论

     3.功能主义社会分层理论

    (二)社会团结理论

    (三)社会整合理论

     1.帕森斯的社会整合论

     2.洛克伍德的系统整合论

     3.卢曼的系统整合论

     4.哈贝马斯的沟通整合论

    (四)社会距离理论

    (五)社会排斥理论

    (六)社会支持理论

    (七)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理论

   二 社会融合的中观理论(群体层面)

    (一)美国早期民族理论

     1.盎格鲁一致性理论

     2.熔炉理论

    (二)社会同化理论

    (三)文化多元主义

    (四)文化生成理论

    (五)弱势群体理论

    (六)移民融合的权力与冲突理论

    (七)直线融合与曲线融合理论

    (八)区隔融合理论与融合异质性理论

    (九)族群分层理论

    (十)移民适应的多元模型

   三 社会融合的微观理论(个体与心理层面)

    (一)社会化理论

     1.库利“镜中我”与初级群体理论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二)社会互动理论

     1.米德角色扮演理论

     2.符号互动理论

    (三)社会群体理论

     1.社会角色理论

     2.参照群体理论

    (四)认同理论

    (五)社会接纳理论

    (六)人力资本与文化资本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

     2.文化资本理论

 第二部分 维度与指标体系篇

  第三章 国外移民社会融合的维度构建

   一 一维与二维模型

   二 三维度模型

   三 四维度模型

   四 其他研究

  第四章 国外移民社会融合指标体系

   一 欧盟社会融合指标

   二 欧盟移民整合指数

   三 英国“机会人人共享”指标

   四 美国俄勒冈州阳光系统指标

   五 半球社会融合指数

   六 巴西圣保罗社会融合/社会排斥指数

  第五章 国内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维度构建

   一 社会适应测量

   二 农民工社会融合维度与指标

   三 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维度与指标

   四 社会融入维度、模式与框架

   五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维度

   六 农民工社会适应类型与维度

   七 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多层次模型

   八 社会融合测量维度总结

   九 农民工阶层与个体的社会融合维度和指标

  第六章 国内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

   一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汇总

    (一)政策指标汇总

     1.劳动力市场

     2.劳动就业

     3.社会保障

     4.子女教育

     5.子女教育融合

     6.户籍融合

     7.社会参与

     8.社会保护

     9.政府宏观管理

     10.收入分配

     11.反歧视

     12.社会融合试点工作

     13.社会融合行政工作

    (二)个体融入指标汇总

     1.劳动就业

     2.居住融合

     3.社区环境

     4.社会接纳

     5.家庭生活安全

     6.社会关系

     7.城市评价

     8.价值观

     9.文化适应

     10.社会适应

     11.身份认同

    (三)社会包容指标汇总

   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汇总

    (一)教育指数

    (二)医疗与公共卫生指数

    (三)社会保障指数

    (四)就业指数

    (五)住房保障指数

    (六)公共文化指数

    (七)公共安全指数

    (八)基础设施指数

    (九)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公共服务指数

    (十)公共服务指数总结

   三 农民工市民化指标汇总

    (一)城镇化一般指标

    (二)省域尺度和城市尺度的城镇化质量指标

    (三)城乡统筹指标

    (四)农民工市民化一般指标

    (五)农民工市民化政策评价指标

    (六)城市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农民工市民化指标

   四 小结

    (一)本部分指标体系和前面部分的指标体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政策指标汇总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汇总

    (四)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

 第三部分 研究篇

  第七章 相关调查与分析方法

   一 国内有关流动人口的调查

    (一)用于描述性分析的数据

    (二)用于解释性分析的数据

   二 国内有关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调查

    (一)研究对象(总体)

    (二)抽样方法

     1.随机抽样

     2.多阶段抽样

     3.PPS抽样

     4.配额抽样

     5.应答推动抽样(RDS)

    (三)测量工具

     1.测量维度

     2.测量指标

    (四)评述

   三 分析方法

    (一)指标构建方法

     1.德尔菲法

     2.主成分分析法

     3.层次分析法

     4.熵值法

     5.因子分析

     6.结构方程模型

    (二)分析性方法

     1.多元线性回归

     2.Logistic回归

     3.分层线性模型

     4.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四 小结

  第八章 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 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一)迁入地社区

     1.迁入地社区的地区发展水平

     2.迁入地的社会保障因素

     3.迁入地的居住状况

     4.本地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态度

     5.流动类型

    (二)移民与迁出地社区的联系

    (三)移民在迁入地的社会支持网络

    (四)移民在迁入地的家庭形式

    (五)移民的个人特征与背景

     1.年龄

     2.性别

     3.户口

     4.人力资本

     5.就业与收入

     6.语言使用

     7.健康状况

     8.消费行为

     9.体育锻炼

   二 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

   三 社会融合后果研究

    (一)概述

    (二)国内研究的主要结果

     1.定居意愿

     2.生活满意度

     3.对流出地的影响

     4.交友意愿及社会参与

     5.个人身心健康

     6.婚姻及生育行为

    (三)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结果总结

   四 小结

  结语

   一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理论评价

   二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维度和指标体系评价

   三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相关调查与分析方法评价

   四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评价

 前言

促进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举措。开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为使评估工作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组织中心研究人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收集与整理,最终形成了本书。本书按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层次,共分为:基础篇,主要讨论社会融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维度与指标体系篇,总结了国内外社会融合评估的维度和指标体系构成;研究篇,对国内幵展的相关调査、分析方法、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总结。在系统归纳的基础上,本书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点评。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给相关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带来便利。

〔印〕阿玛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王燕燕摘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英〕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文译,译林出版社,2004。

〔法〕布迪厄:《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美〕布鲁默:《论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霍桂桓译,《国外社会学》1996年第4期。

陈湘满、翟晓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西北人口》2013年第6期。

陈旭峰、钱民辉:《社会融入状况对社区文化参与的影响研究——两代农民工的比较》,《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1期。

陈勇、黄清峰:《外来移民社会融合研究述评》,《西部发展研究》2012年第00期。

褚清华、杨云彦:《农民工社会融合再认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4期。

褚荣伟、肖志国、张晓冬:《农民工城市融合概念及对城市感知关系的影响——基于上海农民工的调查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1期。

刘铮:《人口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6。

陈凤智、曹云明编《人口词汇简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王玉君:《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

褚荣伟、熊易寒、邹怡:《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社会》2014年第4期。

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邓大松、胡宏伟:《流动、剥夺、排斥与融合:社会融合与保障权获得》,《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丁开杰:《西方社会排斥理论:四个基本问题》,《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0期。

杜丽红:《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段钢:《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中国人才》2003年第5期。

段学芬:《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资本与农民工的市民化》,《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美〕弗朗西斯·福山:《公民社会与发展》,载曹荣湘选编《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

高宣扬:《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美〕米尔顿·M.戈登:《同化的性质》,载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美〕米尔顿·M.戈登:《种族和民族关系理论的探索》,载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美〕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1。

辜胜阻:《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关信平、刘建娥:《我国农民工社区融入的问题与政策研究》,《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3期。

《关于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国家统计局,1982。

《关于一九九〇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第一号)》,国家统计局,1990。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国家统计局,2011。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国家统计局,2016。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2016。

韩俊强、孟颖颖:《农民工城市融合:概念厘定与理论阐释》,《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美〕赫克特:《内部殖民主义》,载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侯亚杰、姚红:《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模式与差异——基于潜类别分析的方法》,《人口研究》2016年第2期。

胡锦山:《罗伯特·帕克与美国城市移民同化问题研究》,《求是学刊》2008年第1期。

胡荣:《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意义》,《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1期。

黄匡时:《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理论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第6期。

黄匡时、嘎日达:《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理论视野》2008年第1期。

黄匡时、嘎日达:《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新视野》2010年第6期。

黄匡时、嘎日达:《“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欧盟社会融合指标和移民整合指数的借鉴》,《西部论坛》2010年第5期。

黄匡时、王书慧:《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北京市流动人口政策演变》,《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黄乾:《农民工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黄泰岩、张培丽:《改变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元化》,《前线》2004年第5期。

黄小兵、黄静波:《消费行为与农民工社会融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黄晓京:《符号互动理论——库利、米德、布鲁默》,《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12期。

黄祖辉、钱文荣、毛迎春:《进城农民在城镇生活的稳定性及市民化意愿》,《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2期。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纪泽民:《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多元化路径探析——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农村经济》2014年第9期。

季永宝、高敬云、杨俊:《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对其幸福感的影响——以山东省为例》,《城市问题》2016年第7期。

〔法〕加布里尔·塔德:《模仿的规律》,载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姜作培:《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山东经济》2003年第2期。

靳小怡、彭希哲、李树茁等:《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对农村流动妇女初婚的影响——来自上海浦东的调查发现》,《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5期。

靳小怡、任峰、悦中山:《农民工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态度:基于社会网络的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美〕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

黎红:《从被动到自觉: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环境与同化路径研究——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李春玲:《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李春霞、陈霏、黄匡时:《融入筑城:中国西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九州出版社,2013。

李建兴:《主体性因素与农民的市民化——关于农民市民化的调研》,《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李培林、田丰:《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社会》2012年第5期。

李平、朱国军、季永宝:《转型期异质性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山东省流动人口调研数据的经验证据》,《东岳论丛》2015年第1期。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李全生:《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李全喜、蔡慧慧:《信息融合: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不可忽视的问题》,《图书馆建设》2012年第12期。

李荣时:《对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认识和思考》,《人口研究》1996年第1期。

李守身、黄永强:《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江淮论坛》2001年第5期。

李树茁、任义科、靳小怡等:《中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2期。

李树茁、王维博、悦中山:《自雇与受雇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差异研究》,《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2期。

李树茁、悦中山:《融入还是融合: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研究》,《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第2期。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李振刚:《社会融合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居留意愿研究》,《社会发展研究》2014年第3期。

李振刚、南方:《城市文化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融合》,《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学会:《人口学词典》,杨魁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

廉思:《城市新移民群体的主要利益诉求与社会融入》,《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期。

梁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刘程:《西方移民融合理论的发展轨迹与新动态》,《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期。

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刘厚莲:《新生代流动人口初婚年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5期。

刘建娥:《乡-城移民(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实证研究——基于五大城市的调查》,《人口研究》2010年第4期。

刘建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基于五大城市调查的实证研究》,《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卢国显:《中西方社会距离的研究综述》,《学海》2005年第5期。

〔德〕尼古拉斯·卢曼:《社会系统的自我再制》,载谢立中编《西方社会学经典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卢小君、王丽丽、赵东霞:《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对其居留意愿的影响分析——以大连市为例》,《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陆自荣:《社会融合理论的层次性与融合测量指标的层次性》,《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1期。

陆自荣、赵亚兰:《社会融合连续统及对农民工城市融合测度的意义》,《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第13期。

罗家德:《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载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马雪峰:《社会学族群关系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译,译林出版社,2006。

倪赤丹:《社会支持理论:社会工作研究的新“范式”》,《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聂伟、风笑天:《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精神健康——基于珠三角外来农民工的实证调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牛喜霞、谢建社:《农村流动人口的阶层化与城市融入问题探讨》,《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美〕塔尔科特·帕森斯、尼尔·斯梅尔瑟:《经济与社会》,刘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潘泽泉、林婷婷:《劳动时间、社会交往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研究——基于湖南省农民工“三融入”调查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3期。

彭华民:《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一个欧盟社会政策的分析路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钱皓:《美国民族理论考释》,《世界民族》2003年第2期。

秦品瑞:《经济体制改革与人口流动》,《人口与经济》1986年第3期。

邱培媛、杨洋、袁萍等:《应答推动抽样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第23期。

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

任远、陶力:《本地化的社会资本与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人口研究》2012年第5期。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阮新邦、尹德成:《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载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石智雷、朱明宝:《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与社会融合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石智雷、朱明宝:《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宋月萍:《社会融合中的性别差异:流动人口工作搜寻时间的实证分析》,《人口研究》2010年第6期。

宋月萍、陶椰:《融入与接纳:互动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实证研究》,《人口研究》2012年第3期。

孙炳耀:《转型中的社会排斥与边缘化——以中国大陆的下岗职工为例》,香港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孙涛、谢东明:《灵活就业流动人口养老保险服务研究——基于社会融合视角》,《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孙玉晶、段成荣:《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2006年第4期。

〔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振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唐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心理测量方法与数据的使用——基于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5期。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1。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田凯、卫思祺:《外来农民个体户城市适应性研究——来自新街的考察》,《中州学刊》1998年第3期。

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桂新、罗恩立:《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调查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王桂新、沈建法、刘传江:《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王桂新、张得志:《上海外来人口生存状态与社会融合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5期。

王培刚、陈心广:《社会资本、社会融合与健康获得——以城市流动人口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王胜今、许世存:《流入人口社会融入感的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吉林省的调查数据》,《人口学刊》2013年第1期。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王震:《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兼与城镇流动人口的比较》,《劳动经济研究》2015年第2期。

〔美〕乔治·瑞泽尔:《布莱克维尔社会理论家指南》,凌琪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吴百花:《平等融入: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义乌的个案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吴军、夏建中:《国外社会资本理论:历史脉络与前沿动态》,《学术界》2012年第8期。

吴瑞君:《关于流动人口涵义的探索》,《人口与经济》1990年第3期。

吴晓林:《社会整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国外研究的考察》,《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第2期。

伍斌:《历史语境中的美国“熔炉论”析论》,《世界民族》2013年第3期。

谢胜华:《区隔与融合:农民工市民化的演化逻辑及其治理机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熊光清:《欧洲的社会排斥理论与反社会排斥实践》,《国际论坛》2008年第1期。

徐晓君:《“自我”理论—人际传播理论的源头》,《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S2期。

许峰:《农民市民化问题探讨》,《绿色中国》2004年第10期。

薛艳:《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3期。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15。

晏月平、廖爱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研究——基于云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学术探索》2016年第5期。

杨聪敏:《农民工权利平等与社会融合》,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

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杨菊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基于社会融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2期。

杨菊华:《社会排斥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三重弱势》,《人口研究》2012年第5期。

杨菊华:《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杨菊华、王毅杰、王刘飞等:《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双重户籍墙”情景下何以可为?》,《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3期。

杨菊华、张娇娇:《人力资本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人口研究》2016年第4期。

杨菊华、张娇娇、吴敏:《此心安处是吾乡——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区域差异研究》,《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4期。

杨修菊、杜洪芳:《文化成就区隔——布迪厄阶层理论述评》,《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4期。

杨秀石:《经济开放中的城市流动人口》,《人口学刊》1985年第6期。

杨绪松、李树茁、韦艳:《浦东外来农村已婚妇女的避孕行为——基于社会网络和社会融合视角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叶凤莲、高文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及检验初探》,《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4期。

叶鹏飞:《探索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之路——基于社会交往“内卷化”的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1期。

余运江、高向东、郭庆:《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基于上海的调查分析》,《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1期。

余运江、孙斌栋、孙旭:《基于ESDA的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水平空间差异研究——以上海为例》,《人文地理》2014年第2期。

袁小燕:《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浅探》,《资料通讯》2005年第1期。

悦中山、杜海峰、李树茁等:《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6期。

悦中山、李树茁、〔美〕费尔德曼:《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建构与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第43期。

悦中山、李树茁、靳小怡等:《从“先赋”到“后致”: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社会》2011年第6期。

悦中山、李卫东、李艳:《农民工的社会融合与社会管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部门视角下的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4期。

〔美〕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一种现实分析方法》,林聚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张聪、陈家言、马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健康促进》,《现代预防医学》2015年第8期。

张广济:《生活方式与社会融入关系的社会学解读》,《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张华初、曹玥、汪孟恭:《社会融合对广州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西北人口》2015年第1期。

张劲梅、张庆林:《多维文化适应模型与国外族群关系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张鹏、郝宇彪、陈卫民:《幸福感、社会融合对户籍迁入城市意愿的影响——基于2011年四省市外来人口微观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经济评论》2014年第1期。

张庆五:《关于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概念问题》,《人口研究》1988年第3期。

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张文娟:《成年子女的流动对其经济支持行为的影响分析》,《人口研究》2012年第3期。

张艳:《农民工的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南京市农民工体育参与情况调研》,《体育与科学》2012年第4期。

张翼:《社会整合与文化整合——社会学者的整合观》,《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张展新、杨思思:《流动人口研究中的概念、数据及议题综述》,《中国人口科学》2013年第6期。

章宁:《多因素影响下的社会整合——对北京市S区流动儿童社会整合问题的分析》,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进展》,《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郑思齐、曹洋:《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从经济增长与社会融合角度的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周皓:《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及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12年第3期。

周林刚、冯建华:《社会支持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朱力、赵璐璐、邬金刚:《“半主动型适应”与“建构性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模型》,《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朱宇、杨云彦、王桂新等:《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庄家炽:《参照群体理论评述》,《社会发展研究》2016年第3期。

〔美〕托马斯·凯思、阿瑟·哈波特:《人口手册》,汤梦君译,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英〕安乐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

Aiken,Michael,Ferman,Louis A.,“Job Mobility and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Displaced Workers,”Social Problem,Vol.14(1),1966,pp.48-56.

Alba,Richard,Nee,Victor,Remaking the American Mainstream:Assimilation and Contemporary Immigra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Alwin,Converse,Martin,“Living Arrangerments and Social Intergr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Vol.47(2),1985,pp.319-344.

Angell,Robert C.,“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America Cities of More Than 100000 Population,”America Sociological Review,Vol.12(3),1947,pp.335-342.

Bernard,Paul,Social Cohesion:A Critique,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1999 .

Bian,Yanjie,“Br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Ties,Network Bridge,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2(3),1997,pp.366-385.

Blau,Peter M.,Duncan,Otis Dudley,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New York:Wiley,1967).

Bogardus,Emory S.,“Measuring Social Distance,”Journal of Applied sociology,Vol.9(2),1925,pp.299-308.

John,Goldlust,Anthony,Richmond,“A Multivarate Model of Immigrant Adapt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 8(2),1974,pp.193-215.

Bourdieu,Pierre,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Bradshaw J.,Kewp P.,Baldwin S.,et al.,“The Drivers of Social Exclus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or the Social Exclusion Unit in the Breaking the Cycle Series,”London Social Exclusion Unit,2015.

Burchardt,Tania,Le Grand,Julian,Piachaud,David,“Social Exclusion in Britain 1991-1995,”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Vol.33(3),1999,pp.227-244.

Burke,Peter J.,Stets,Jan E.,“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0,pp.224-237.

Burt,Ronald S.,“A Note on Strangers,Friends and Happiness,”Social Networks,Vol.9(4),1987,pp.311-331.

Burt,Ronald S.,Structure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Campbell,Karen E.,Lee,Barrett A.,“Sources of Personal Neighbor Networks:Social Integration,Need,or Time?” Social Forces,Vol.4(70),1992,pp.1077-1100.

Cohen,Wills,“Stress,Social Support,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Psycological Bulletin,Vol.98(2),1985,p.310.

Crawford,Cameron,Towardsa Common Approch to Thinking about and Measuring Social Inculsion(Canada:Roeher Institute,2003).

Crohan,Susan E.,Antonucci,Toni C.,“Friends as a Source of Social Support in Old Age,”edited by Adams Rebecca G.,Blieszner Rosemary,Older Adult Friendship(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Inc,1989).

Dorvil,Henri,Morin,Paul,Beaulieu,Alain,Robert,Dominique,et al.,“Housing as a Social Integration Factor for People Classified as Mentally,” Housing Studies,Vol.20(3),2005,pp.497-519.

Ducan,Otis Dudley,“ A Socioeconomic Index for All Occupations,” edited by Reiss A.J.,Occupations and Social Status(New York:Wiley,1961).

Han E.,Biezeveld R.,“Benchmarking in Immigrant Incergration,”Department of Sociology,2003.

Fey,William F.,“Acceptance by Others and Itsrelation to Acceptance of Self and Others :A Revaluation,” Journal of Abnorm Psychol,Vol.50(2),1955,p.274.

Gans,Herbert J.,“Comment:Ethnic Invention and Acculturation,A Bumpy-line Approach.,”Journal of American Ethnic History,Vol.12(1),1992,pp.42-52.

Giddens,Anthony,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London:Hutchinson,1973).

Giddens,Anthony,Sociology(Cambridge:Polity Press & Blackwell Publishing Company,2001).

Glazer,Nathan,Moynihan,Daniel P.,Beyond the Melting Po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nd MIT Press,1963).

Gordon,Milton M.,“Models of Pluralism:The New American Dilemma,”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454(5),1981,pp.178-188.

Granovettor,Mark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8(6),1973,pp.1360-1380.

Hanifan,Lyda J.,“The Rural School Community Centre,”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67,1916,pp.130-138.

Hatt,Paul K.,“Occup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55(6),1950,pp.533-543.

Heckathorn D.,“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A New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Hidden Populations,”Social Problems,Vol.44(2),1997,pp.174-199.

Hirsechman,Fclcon L.,“Th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of Religio-Ethnic Groups in the United States,”Research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Socialization,Vol.5,1985,pp.83-120.

Holtan,Amy,“Family Types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Kinship Foster Care,”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 Review,Vol.30(9),2008,pp.1022-1036.

Hyman,Herbert Hiram,“The Psychology of Status,”Archives of Psychology,Vol.269(1),1942,p.94.

Kao,Grace,Tidenda,Marta,“Optimism and Achievement:The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of Immigrant Yourth,”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Vol.76(1),1995,pp.331-343.

Laumann,Edward O.,“Subjective Social Distance and Urban Occupational Stratific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1(1),1965,pp.26-36.

Lee,Sharon M.,Fernandez,Marilyn,“Trends in Asian American Racial/Ethnic Intermarriage:A Comparison of 1980 and 1990 Census Data,”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Vol.41(2),1998,pp.323-342.

Lin,Nan,“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edited by Marsden Peter V.,Lin Nan,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Washington,D.C.:Sage,1982).

Lockwood,David,The Black Coated(London:Allen & Unwin,1958).

Lockwood,David,“Social Integration and System Integration,”edited by Zollschan G.K.,Hirsh W.,Explorations in Social Change(London:Routledge,1964).

Loomis,Gullahorn,“A Comparison of Social Distance Attitud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Vol.2(6),1966,pp.89-103.

Niklas,Luhmann,“Die Gesellschaft der Gesellschaft,”German Quarterly,1997.

Marsden,Peter V.,“Homogeneity in Confiding Relations,”Social Networks,Vol.10(1),1988,pp.57-76.

Mueller,Claus,“Integration Turkish Communities:A German Dilemma,”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Vol.25(5-6),2006,pp.419-441.

Nakao,Keiko,Treas,Judith,“Updating Occupational Prestige and Socioeconomics:How the New Measures Measure UP,”Sociological Methodology,Vol.24(1),1994,pp.1-27.

Paganini,Deamma L.,Morgan,Philip S.,“Intermarriage and Social Dictance among U.S. Immigrants at Turn of the Centu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6(2),1990,pp.405-432.

Pakulski,Jan,Vawer,Malcolm,The Death of Class(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6).

Park,Robert E.,Race and Culture(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0).

Parkin,Frank,Marxism and Class Theory:A Bourgeois Critiqu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9).

Parsons,Talcott,Essays in Sociological Theory(Glencoe,IL:Free Press,1954).

Patricia,Harris,Williams,Vicki,“Social Inclusion,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Moral Imagination,”The Drawing Board:An Australian Review of Public Affairs,Vol.3(3),2003,pp.205-222.

Pescosolido,Bernice A.,Sharon Georgianna,“Durkheim,Suicide and Religion:Toward a Network Theory of Suicid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4(1),1989,pp.33-48.

Portes,Alejandro,Zhou,Min,“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530(1),1993,pp.74-96.

Qian,Zhenchao,Lichter,Daniel T.,“Measuring Marital Assimilation:Intermarriage among Natives and Immigrants,”Social Science Research,Vol.30(2),2001,pp.289-312.

Riley,D.,Eckenrode,J.,“Social Ties:Subgroup Differences in Costs and Benefi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51(4),1996,pp.770.

Robert,Blauner,“Internal Colonialism and Ghetto Revolt,”Social Problems,Vol.16(4),1969,pp.393-408.

Sandberg,Neil C.,Ethnic Identity and Assimilation:The Polish-American Community. Case Study of Metropolitan Los Angeles(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74).

Jackson A.,Scott K.,Does Work Include Children? The Effects of the Labour Market on Family Income(Toronto:Laidlaw Foundation,2002).

Sen,Amartya,Development as Freedom(New York:Anchor Books,2000).

Stokes,Joseph P.,“Predicting Satisfaction with Social Support from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Vol.11(2),1983,pp.141-152.

Tajfel,Henri,“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Vol.33(1),1982,pp.1-39.

Treiman,Donald J.,Occupational Prestig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7).

Van Marissing,Erik,Bolt,Gideon,Van Kempen,Ronald,“Urban Governance and Social Cohesion:Effects of Urban Restructuring Policies in Two Dutch Cities,” Cities,Vol.23(4),2006,pp.279-290.

Warner,Lloyd W.,“American Caste and Clas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42(2),1936,pp.234-237.

Wellman,Barry,Carrington P.,Hall A.,“Networks as Personal Communities,” Contemporary Studies in Sociology,Vol.15,1997,pp.130-184.

Wellman,Barry,Wortley,Scot,“Brothers' Keepers:Situating Kinship Relations in Broader Networks of Social Support,”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Vol.32(3),1989,pp.273-306.

Wellman,Barry,Wortley,Scot,“Different Strokes from Different Folks:Community Ties and Social Support,”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6(3),1990,pp.558-588.

Wirth,Louis,“Group Tensions and Mass Democracy,”The American Scholar,Vol.14(2),1945,pp.231-235.

Yinger,Milton J.,“Intersecting Strands in the Theorisation of Race Ethnic Relations,” edited by Rex John,Mason David,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Yinger,Milton J.,“Housing Discrimination is Still Worth Worrying about,”Housing Policy Debate,Vol.9(4),1998,pp.823-927.

简 介:本书认为城市社会发展的重点是社会民生服务与社会治理两个领域,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指导,收集统计数据、社会调查数据,通过社会实证分析、数据模型与预测分析、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与工具对广州民生领域改革、公共服务满意度、社区治理、社会心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居家养老、长期护理保险、互联网从业人员等具体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