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22

二孩,你会生吗?图书

Fertility Desire, Fertility Behavior and Fertility Levels

SSAPID:101-3575-2689-17
ISBN:978-7-5097-5643-0
DOI:
ISSN:

[内容简介] 人们的生育意愿是否会转化为生育行为,从而影响人口的生育水平?在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大环境下,这个问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近年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低生育率时代的到来,人们实际生育行为往往低于生育意愿,因而使生育水平长期走低。那么,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的关系在中国是否呈现类似情况呢?本书汇集了目前国内在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关系的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国人口学者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张雯鑫;吴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致谢

 前言

 第一部分 生育意愿研究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生育意愿研究:评述与展望

   一 引言

   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生育意愿的基本观点

   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育意愿研究的发展趋势

   四 评述与展望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演变历程及二者关系研究

   1.上海人口基本概况

   2.意愿生育子女数的回顾*

    (1)上海市户籍人口与外省市来沪流动人口意愿生育子女数情况

    (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意愿生育子女数情况

    (3)不同收入群体的生育意愿

    (4)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生育意愿

    (5)影响意愿生育子女数的因素分析

   3.意愿生育子女性别的回顾分析

   4.实际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

   5.讨论与结论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生育意愿研究”十年历程

   一 启动生育意愿调查的动因

   二 五项调查的基本情况

    1.2002年北京市个人生育意愿调查

    2.2006年北京4城区独生子女和双独家庭生育意愿调查

    3.2008年北京市昌平区、顺义区农村地区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

    4.2011年北京市东城区户籍人口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及追踪调查

    5.2011年北京市东城区、通州区流动人口生育意愿调查

   三 主要收获

   四 主要结论与基本判断

   五 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与国际经验

  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 生育意愿抉择理论

    1.生育抉择理论

    2.生育意愿变化的影响因素

   二 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背离

   三 中国的生育意愿、生育行为与生育水平关系的复杂性与三重背离

    1.中国生育意愿、生育行为与生育水平关系的复杂性

    2.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三重背离

   四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背离的原因分析

    1.初婚年龄和头胎生育年龄的推迟

    2.非意愿不孕不育

    3.早年的理想生育意愿

    4.竞争性因素/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

    5.养育孩子的直接成本

    6.出生队列

    7.生育政策的影响

   五 思考与结语

  关于低生育率研究思路、视角和方法的讨论

   一 中国的低生育率现实及其认识滞后

   二 低生育水平呼唤新的人口研究思路

   三 低生育率下的若干人口研究新视角

    1.从人口正增长到人口负增长

    2.从人口正增长惯性到人口负增长惯性

    3.从非意愿多生育到意愿少生育

    4.从时期出生堆积概念到时期生育进度效应估计

    5.从传统生育率因素模型到低生育率因素模型

   五 结语

  符合二胎政策妇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差异*

   一 研究背景

   二 理论框架

   三 数据和方法

   四 研究结果

    1.基本情况

    2.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

    3.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

   五 结论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距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 生育意愿的概念界定

   三 国外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差距的实证研究

   四 差距的理论解释

    (一)人口结构因素

    (二)婚育时间的推迟

    (三)社会经济政策

    (四)个体因素

    (五)其他原因

   五 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启示

  少数民族生育意愿转变的因素探析

   一 少数民族生育意愿的变化

   二 影响少数民族生育意愿的因素

   三 坚持民族人口政策的执行

    (一)要实行区别的政策

    (二)不能一味提倡少生

  社会变迁与出生性别比转折点来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直接因素

    (二)间接原因

   三 出生性别比失衡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变化

    (一)经济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文化因素

    (四)政策因素

    (五)技术因素

   四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讨论

     1.性别偏好与出生性别比

     2.社会变迁与歧视性性别偏好的变化

     3.出生性别比转折点来临与出生性别比失衡治理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

   一 研究背景

   二 生育水平变动趋势

    1.不同地区生育率下降影响因素

    2.基于2010年人口总量对2000~2010年生育水平的验证

   三 随机模型的预测结果

   四 低生育率的后果

   五 国际上提高生育水平的经验借鉴

    1.俄罗斯生育政策经验

    2.欧洲生育政策经验

    3.韩国生育政策经验

    4.日本生育政策经验

   六 中国未来生育政策展望

   七 结论和讨论

  到底能生多少孩子?

   一 研究背景

   二 相关研究综述

    1.生育水平相关调查研究状况

    2.生育意愿相关调查研究状况

    3.生育潜力相关研究状况

   三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2.数据来源

   四 队列生育水平及时期总和生育率估计

    1.队列生育水平估计

    2.时期生育水平估计

   五 变化中的生育意愿

    1.生育意愿总体水平

    2.生育意愿的差距

    3.理想生育目标

   六 生育潜力——谁会继续生育?

    1.同一时期,城乡育龄妇女实现生育意愿的进度明显不同

    2.随着生育水平和生育意愿的降低,低于生育目标育龄妇女的比例不断上升

    3.超生育意愿人群比例有增长趋势,未满足生育意愿以及满足生育意愿的比例有下降趋势,目前生育目标为两孩的育龄妇女生育潜力最大

    4.育龄妇女计划继续生育的比例很低

    5.目前潜在二孩生育的比例不到50%

   七 潜在出生人口规模与人口高峰估计

    1.出生人口堆积有多大?

    2.总人口突破14.6亿的可能性很小

   八 主要结论与讨论

 第三部分 发达地区生育意愿——江苏调查

  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框架和数据来源

   三 主要研究发现

    (一)生育观念和生育意愿

    (二)生育意愿、生育计划和实际生育数量

    (三)二孩生育计划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四 江苏生育意愿研究的启示

    (一)生育政策与生育意愿

    (二)独生子女夫妇的生育行为

    (三)需要更多地了解青年夫妇的生育计划

  中国当代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分析

   一 研究问题

   二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三 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和变量

    (二)研究方法

   四 研究结果

    (一)模型筛选

    (二)模型结果分析

   五 小结

  低生育率背景下的代际纽带和生育偏好*

   一 前言

   二 文献和理论框架

    (一)父母对于生育行为/意愿的影响:代际社会规范、品味和基因传承

    (二)父母对于生育行为/意愿的影响:家庭结构的作用

    (三)父母对于生育水平的影响:中国社会

   三 数据和变量

    (一)研究样本

    (二)研究变量

     1.生育理想和生育意愿

     2.父母的影响力

    (三)分析方案

   四 分析结果

    (一)二元分析

    (二)多元分析结果

   五 讨论和小结

  家人的影响与妇女的生育意愿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分析思路

   三 分析数据与方法

   四 研究结果

    1.被调查育龄妇女的基本特征、生育意愿及家人态度

    2.家人对育龄妇女理想子女数的影响

    3.家人对育龄妇女在生育政策许可范围内生育二胎决策的影响

   五 讨论

 第四部分 特大城市生育意愿——北京调查

  趋同的城乡生育意愿对生育政策调整的启示

   一 研究背景

   二 数据来源

   三 主要研究结果

    1.被调查对象理想子女数城乡接近,以一孩比例为最高

    2.城乡“双独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均不强烈

    3.城乡独生子女希望生育二孩选择原因基本一致

    4.城乡独生子女均不存在男孩偏好

    5.城乡生育模式一致——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6.无论城乡,生育行为均以自主意识为主

   四 城乡生育意愿趋同趋势为推行城乡一体的生育政策打下基础

    1.城乡区域差距和生育意愿差距是二元生育政策出台的背景,但社会背景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2.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城乡一体化是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3.城乡之间人口流动加剧,现行城乡有别的生育政策在实践中实施难度较大,促使实施城乡一体化生育政策尽快提上研究日程

    4.城乡一体化的生育政策可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先行试点

  流动人口生育意愿及与户籍人口的比较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2.文献研究

    3.研究重点

   二 研究方法

    1.抽样及调查方法

    2.样本基本情况

   三 流动人口生育意愿调查结果

    1.理想子女数

    2.二孩生育意愿

    3.生育性别偏好

    4.生育时间间隔

   四 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生育意愿比较

    1.理想子女数比较

    2.二孩生育意愿比较

    3.生育性别偏好比较

    4.生育时间间隔比较

   五 主要结论

  北京市生育意愿比较与追踪研究

   一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1.生育意愿的界定

     2.生育意愿变化及影响因素

     3.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关系

    (四)研究假设及理论框架

     1.相关理论

     2.研究假设

     3.理论框架

     4.研究内容

    (五)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1.数据收集

     2.研究方法

   二 两次生育意愿调查的比较研究

    (一)理想子女数

     1.理想子女数的考量

     2.不同理想子女数的影响因素

    (二)生育意愿的其他方面

     1.二孩生育意愿

     2.性别偏好

     3.婚育时间

    (三)生育行为

     1.行为描述

     2.影响生育行为的因素

   三 生育意愿调查的追踪研究

    (一)追踪样本的生育意愿

     1.追踪样本的基本特征

     2.理想子女数

     3.二孩生育意愿

    (二)生育意愿影响因素

     1.理想子女数对比研究

     2.理想子女数变化的追踪研究

      (1)理想子女数的变化

      (2)影响理想子女数变化的因素

    (三)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关系研究

     1.生育行为的追踪结果

     2.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的关系

     3.生育行为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四 研究结论与政策思考

    (一)生育意愿很低且不存在性别偏好

    (二)收入变化对生育意愿变化影响显著

    (三)新的研究发现

     1.婚姻与生育对生育意愿的影响不同

     2.生育行为对生育意愿有一定影响

    (四)政策层面的思考

     1.适当调整生育政策,避免低生育率危机

     2.运用适当的方式干预生育意愿与行为

    (五)反思与不足

     1.对生育意愿研究方法的反思

     2.研究的不足

  独生子女父母生育意愿及变化

   一 研究背景

   二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三 结果分析

    (一)基于2006年和2011年两次调查的基本描述分析

     1.独生子女父母理想子女数以一孩为主

     2.独生子女父母无明显性别偏好

     3.独生子女父母的二孩生育意愿有上升趋势,但仍低于一孩愿望

    (二)独生子女父母个人特征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三)独生子女父母与其子女之间的生育意愿交叉分析

     1.独生子女父母与其子女的理想子女数

     2.独生子女父母与其子女的性别偏好

     3.独生子女父母与其子女的二孩生育意愿交叉分析

   四 原因分析

   五 小结

 第五部分 生育意愿多角度实证研究

  生育二胎:“双独夫妇”的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

   一 问题与背景

   二 文献回顾

   三 研究设计

   四 结果与分析

    1.“双独夫妇”的二胎生育意愿及其与其他类型夫妇的比较

    2.“双独夫妇”的生育意愿与北京调查结果的比较

    3.“双独夫妇”二胎生育意愿的相关因素分析

   五 小结与讨论

    1.研究结论

    2.问题讨论

  性别偏好如何影响家庭生育数量?

   一 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二 数据来源和方法

   三 结果分析

    (一)城市已婚已育青年的性别偏好特征

    (二)性别偏好与家庭生育数量的关系

     1.不同性别偏好的城市已婚已育青年的家庭生育数量

     2.城市已婚已育青年家庭生育数量的影响因素

   四 结论与讨论

  中国妇女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回顾

   三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四 结果分析

    (一)妇女的个人背景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差异的关系

     1.初婚年龄

     2.受教育程度

     3.民族

     4.婚姻状况

     5.居住地性质

    (二)社会政策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差异的关系

    (三)生育子女状况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差异的关系

     1.子女的性别结构

     2.子女的存活状况

    (四)回归分析

     1.个人背景

     2.生育政策

     3.生育孩子状况

   五 结论与讨论

  河南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关系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数据来源与样本

   三 生育意愿、行为和水平差异的分析

    (一)意愿生育子女数与实际生育子女数的差异

     1.分年龄组的异同

     2.受教育程度分组的异同

     3.完成生育过程人口(35~49岁人口)的差异分析

    (二)意愿生育时间与实际生育时间的差异分析

    (三)意愿生育性别与实际生育性别

    (四)意愿生育子女数和实际生育子女数差别的原因

     1.被调查者的观点

     2.影响生育意愿和水平差异的统计分析

   四 主要结论

   五 讨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影响的纵向追踪研究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三)统计分析方法

   二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二)生育意愿情况

    (三)生育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政策允许假设下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1.现有子女数及性别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2.其他影响因素

   三 讨论

 代序*

人们的生育意愿是否会转化为生育行为,从而影响人口的生育水平?在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大环境下,这个问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人们迫切希望通过对群众生育意愿的了解来预见人口生育水平的变化。近年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低生育率时代的到来,人们实际生育行为往往低于生育意愿,因而使生育水平长期走低。那么,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的关系在中国是否呈现类似情况呢?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项目,本书汇集了目前国内在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关系的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国人口学者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作为项目的成果结集出版,以飨读者,并推动对这一问题的继续深入研究。相信在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启动之际,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对我国未来人口趋势的进一步认识。

[1]陈彩霞、张纯元:《当代农村女性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的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5期。

[2]陈胜利、张世琨:《当代择偶与生育意愿研究——2002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3]陈卫:《外来人口与我国城市低生育率》,《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4]陈卫、靳永爱:《中国妇女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学刊》2011年第2期。

[5]陈卫、吴丽丽:《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6]陈钟翰、吴瑞君:《城市较高收入群体生育意愿偏高的现象及其理论解释——基于上海的调查》,《西北人口》2009年第6期。

[7]慈勤英:《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育状况的分析》,《青年研究》2002年第9期。

[8]次仁央宗:《西藏妇女生育健康、生育意愿的现状调查》,《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9]风笑天:《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现状与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0]风笑天:《青年个体特征与生育意愿——全国12城市1786名在职青年的调查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1]风笑天:《生育二胎:“双独夫妇”的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2]风笑天、张青松:《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13]傅崇辉、向炜:《深圳流动育龄妇女生育子女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南方人口》2005年第3期。

[14]顾宝昌:《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15]胡静:《收入、相对地位与女性的生育意愿》,《南方人口》2010年第4期。

[16]侯亚非:《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7]江苏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课题组:《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18]李波平、向华丽:《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3期。

[19]李建新、苏文勇、张月云:《中国当代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分析——以江苏6县市调查为例》,《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20]李建新、张春泥:《中西部农村地区婚育人群的生育意愿研究》,《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2期。

[21]李嘉岩:《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22]林宝:《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载潘贵玉主编《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23]林湘华:《育龄妇女生育经历与其意愿生育孩子数的关系分析》,《南方人口》2011年第6期。

[24]刘金塘、林富德:《21 世纪中国人口发展前景》,《人口学刊》2001年第3期。

[25]刘米娜:《中国已婚女性意愿生育数的影响因素分析》,《西北人口》2010年第1期。

[26]马小红、侯亚非:《北京市独生子女及“双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变化》,《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1期。

[27]马秀萍:《新疆农村回族生育意愿变化探析:以伊犁地区三宫回族乡的回族为例》,《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8]茅倬彦:《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2期。

[29]莫丽霞:《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与性别偏好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2期。

[30]穆光宗、陈俊杰:《中国农民需求的层次结构》,《人口研究》1996年第3期。

[31]潘丹、宁满秀:《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与中国农村妇女生育意愿——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南方人口》2010年第3期。

[32]覃民、李伯华、齐嘉楠:《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影响的纵向追踪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年第9期。

[33]沈毅、苏南:《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研究——以吴江流动人口为例》,《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5期。

[34]石人炳、熊波:《流动经历对农民男孩偏好的影响》,《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4期。

[35]王承宽、何方芳等:《昆山市流动人口调查研究》,《人口学刊》2005年第4期。

[36]王金营:《中国妇女生育率变动考证和未来人口发展的策略选择》,《人口学刊》2009年第3期。

[37]吴帆:《新一代乡—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探析》,《南方人口》2009年第1期。

[38]伍海霞、李树茁等:《城镇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与行为分析——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39]谢晶婷:《城乡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鄂州、黄石、仙桃的实证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报》2010年第1期。

[40]许静:《中国低生育水平与意愿生育水平的差距》,《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1期。

[41]徐映梅、瞿凌云:《独生子女家庭育龄妇女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北省鄂州、黄石、仙桃市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2期。

[42]徐映梅、梅李霞:《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基于鄂州、黄石、仙桃三地数据》,《南方人口》2010年第2期。

[43]杨菊华:《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2008年第1期。

[44]尹勤、温勇等:《常州市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5]尹豪、徐剑:《“大连市生育成本调查”结果分析》,《人口学刊》2008年第1期。

[46]尤丹珍、郑真真:《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安徽、四川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47]张航空:《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研究》,《南方人口》2012年第2期。

[48]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49]郑真真:《生育意愿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兼以江苏调查为例》,《学海》2011年第2期。

[50]周长洪、黄宝凤:《育龄妇女理想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财务司、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编《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

[51]周长洪、张宗益:《农村独女户生育意愿与动机的变化》,《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52]周俊山、尹银、潘琴:《妇女地位、生育文化和生育意愿——以拉萨市为例》,《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2期。

[53]仲长远:《当代城市青年生育意愿初探——对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社区两代人生育意愿的对比调查》,《青年研究》2001年第7期。

[1]蔡洪福等:《上海市20~34岁育龄夫妇生育意愿调查》,《人口与计划生育》1995年第4期。

[2]陈钟翰、吴瑞君:《城市较高收入群体生育意愿偏高的现象及其理论解释——基于上海的调查》,《西北人口》2009年第6期。

[3]高尔生、顾杏元:《上海市区三十年来生育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1984年第1期。

[4]顾宝昌:《新时期的中国人口态势》,载蔡昉主编《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6]楼超华、郭友宁、L. P. Chow:《上海市新婚夫妇对孩子性别偏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国公共卫生》1999 年第3期。

[7]《人口研究》编辑部:《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8]武俊青等:《上海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的婚姻状况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1年第2期。

[9]武俊青等:《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婚育观念与行为的研究》,《医学与社会》1999年第1期。

[10]杨菊华:《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2008年第1期。

[11]姚从容、吴帆、李建民:《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2000~2008》,《人口学刊》2012年第2期。

[12]尤丹珍、郑真真:《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安徽、四川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13]Bongaarts,J.,“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In R.A.Bulatao and J.B. Casterline,eds.,Global Fertility Transition. New York,Population Council,2001.

[1]风笑天、张青松:《20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2]郭宝昌:《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3]莫丽霞:《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与性别偏好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2期。

[4]乔晓春:《关于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的思考》,《人口研究》1999年第3期。

[5]覃民、李伯华、齐嘉楠:《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影响的纵向追踪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年第9期。

[6]杨菊华:《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2008年第2期。

[7]杨菊华:《生育意愿、生育行为、生育水平的三重悖离》,《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8]杨菊华:《关于我国生育政策与生育水平的几点思考》,《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9]杨菊华:《中国的“最低生育率”全球视角和地方视角的思考》,《中国研究》2009年第2期。

[10]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2期。

[11]郑真真:《从江苏调查看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12]周云:《以日本为例看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13]Barber,J.,and W. G. Axinn,“The impact of parental pressure for grandchildren on young people’s entry into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Population Studies 52(1998):129-144.

[14]Bongaarts,J.,“ 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in R. A. Bulatao and J. B. Casterline,eds.,Global Fertility Transition(New York ,Population Council,2001),pp. 260-281.

[15]Bongaarts,J.,“The end of the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the developed world”,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2002):419-443.

[16]Buehler Christoph and Fratczak Ewa,“Learning from others and receiving support:the impact of personal networks on fertility intentions in Poland”,MPIDR Working Paper, 2005-016.

[17]Demeny,Paul,“Replacement-level fertility:The implausible endpoint of the demographictransition”,in Gavin W. Jones et al.,eds.,The Continuing Demographic Transition(Oxford,Clarendon Press,1997),pp. 94-110.

[18]Demeny,P.,“ Population policy dilemmas in Europe at the daw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9(2003):1-28.

[19]Donovan,R.J and N. Henley,“Social Marketing:principles and practice”,Victoria,Australia:IPCommunications Pty Ltd.,2003.

[20]Amon Emeka,“Birth,fortune and discrepant fertility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Social Science History,2006.

[21]Freedman,R.,M. C. Chang ,and T. H Sun,“Taiwan’s transition from high fertility to below-replacement levels”,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25(1994):317-331.

[22]Goldstein,J. R.,W. Lutz,and M. R. Testa,“The emergence of sub-replacement family size ideals in Europe”,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22(2003):479-496.

[23]Hagewen,Kellie J.,S. Philip Morgan,“Intended and ideal family size in the United States,1970-2002”,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1(2005):507-527.

[24]Heaton,T.B,C.K.Jacobson,and K. Holland,“Persistence and change in decisions to remain childles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1999):531-539.

[25]Heiland,F.,A. Prskawetz,and W.C. Sanderson,“Are individuals’ desired family sizes stable?Evidence from West German panel data”,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24(1998):129-156.

[26]Hewlett,S. A.,Creating a Life :Professional Women and the Quest for Children. New York :Talk Miramax Books,2002.

[27]Iacovou,M.,and Skew,A.J.,“Household structure in the EU”,Colchester:University of Essex.(ISER Working Paper;2010-10).

[28]Keim,S.,Kl?rner,A.,and Bernardi,L. Qualifying social influence on fertility intensions-Composition,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fertility-relevant social networks in western Germany. Current Sociology 57(2009):888-907.

[29]Knodel,J.,V. P. Ruffolo,P. Ratanalangkarn,and K. Wongboonsin,“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and fertility trends in post-transition Thailand”,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27(1996):307-318.

[30]Lee,R. D. ,“Aiming at a moving target:Period fertility and changing reproductive goals”,Population Studies 34(1980):205-226.

[31]Lutz,W.,“Future reproductive behavior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in W. Lutz,eds.,The Futur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What Can We Assume Today? Revised edition(London,Earthscan,1996),pp.253-277.

[32]Lutz,Wolfgang,Brian C. O’Neill,and Sergei Scherbov.,“ Europe’s population at a turning point”,Science 299,March 28,2003.

[33]behaviour in married couples?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5.

[34]Mitchell,D. ,and E. Gray.,“Declining Fertility:Intentions,attitudes and aspirations”,Journal of Sociology 43(2007).

[35]Morgan,S. P.,“Intention and uncertainty at later stages of childbearing:the United States,1965 and 1970”,Demography 18(1981):267-285.

[36]Morgan,S. P.,“Parity-specific fertility intentions and uncertainty:the United States,1970 to 1976”,Demography 19(1982):315-334.

[37]Morgan,S. P.,“ Is low fertility a 21st century demographic Crisis?”,Demography 40(2003):589-603.

[38]Quesnel-Vallée,A. ,and S. P. Morgan,“Missing the target?Correspondence of fertility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in the U.S.”,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22(2003):497-525.

[39]Anna Reimondos,Edith Gray,and Ann Evans,“Fertility desires and expectations:stability and change over the lifecourse”,PAA,2009.

[40]Rotkirch,A.,“All that she wants is another baby?Longing for children as a fertility incentive ofgrowing importance”,Journal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2007.

[41]Thomson,E. ,and Y. Brandreth,“ Measuring fertility demand”,Demography 32(1995):81-96.

[42]Udry,Richard J. ,“Do couples make fertility plans one birth at a time?”,Demography 20(1983):117-128.

[43]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0 Revision. New York:United Nations. http://esa.un.org/unpp/index.asp?panel=2(2011年12月6日查询)。

[44]van de Kaa,Dirk J.,“ Europe’s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Population Bulletin 42(1987).

[45]Westoff,C. F. ,and N. B. Ryder,“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reproductive intentions”,Demography 14(1977):431-453.

[46]Weston,R.,L. Qu,R. Parker,and M. Alexander,“It’s not for lack of wanting kids...”A report on the Fertility Decision Making Project,Australian Institute of Family Studies,Research report no.11,2004.

[47]White,R.,and L. Bernardi,“Close kin influence on fertility behavior”,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Demograph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2008-024.

[1]陈卫:《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2]高峻、高尔生:《中国育龄妇女不孕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5年第1期。

[3]顾宝昌:《人口统计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

[4]顾宝昌、王丰主编《八百万人的实践——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调研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6]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

[7]郭志刚:《流动人口对当前生育水平的影响》,《人口研究》2010年第1期。

[8]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相关人口研究问题》,《学海》2010年第1期。

[9]郭志刚:《常规时期生育率失真问题及调整方法的新进展》,《人口研究》2012年第5期。

[10]马小红:《从北京调查看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人口与发展论坛“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11]王丰、郭志刚、茅倬彦:《21世纪中国人口负增长惯性初探》,《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

[12]杨书章、王广州:《生育控制下的生育率下降与性别失衡》,《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4期。

[13]翟振武等:《现代人口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4]郑真真:《从江苏调查看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15]Bongaarts,John,“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in R. A. Bulatao & J. B. Casterline,eds.,Global fertility transition(New York,Population Council,2001),pp.260-281.

[16]Bongaarts,John,“The end of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the developed world”,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2002):419-444.

[17]Bongaarts,John,and Robert Potter,Fertility,biology and behavior:an analysis of the proximate determinants(Academic Press,1978).

[18]Bongaarts,John,and Griffith Feeney,“On the quantum and tempo of fertilit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4(1998):271-291.

[19]Demeny,Paul,Police intervetions in response to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In United Nations: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United Nations:New York,2000.

[20]Lutz,W.,B.C. O’Neill,S. Scherbov,“Europe’s population at a turning point”,Science 299(2003):1991-1992.

[21]Morgan,S.P,“Is low fertility a twenty-first-century demographic crisis?” ,Demography 40(2003):589-603.

[22]Morgan,S.P.,and M.G. Taylor,“Low fertility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2(2006):375-399.

[23]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2012 World Population Data Sheet.July 2012.Http://www.prb.org.

[1]陈卫、靳永爱:《中国妇女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学刊》2011年第2期。

[2]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评述》,《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2期。

[3]风笑天:《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现状与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4]风笑天:《生育二胎:“双独夫妇”的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5]顾宝昌、郑真真、马小红、周云、杨菊华:《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论坛)》,《人口研究》2010年第3期。

[6]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

[7]李玉柱:《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距——国际趋势的分析与比较》,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关系研讨会,北京,2012。

[8]马小红、侯亚非:《北京市独生子女及“双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变化》,《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1期。

[9]茅倬彦:《生育意愿与生育行动差异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2期。

[10]宋健、陈芳:《城市青年生育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5期。

[11]杨菊华:《意愿与行为的悖离:西方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评述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 2008年第1期。

[12]郑真真:《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研究——基于江苏的调查结果》,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关系研讨会,北京,2012。

[13]John Bongaarts,“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27,Supplement:Global Fertility Transition.2001.

[14]Miller,W.,and Pasta,D.,“How Does Childbearing Affect Fertility Motivations and Desires?”,Social Biology,1995(3-4):185-198.

[15]Miller,W.,and Pasta,D.,“Behavioral Intentions:Which Ones Predict Fertility Behavior in Married Couples?”,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95,25(6):530-555.

[16]Morgan,S.P.,“Is Low Fertility a Twenty-First-Century Demographic Crisis?”,Demography ,2003,40(4):589-603.

[17]Morgan,S.P.,G. Zhigang,and S.R. Hayford,“China’s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Recen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9,35(3):605-629.

[1]李玉柱:《低生育水平地区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分析——来自江苏五县的调查》,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2]杨菊华:《意愿和行为的悖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2008年第1期。

[3]郑真真、李玉柱、廖少宏:《低生育水平下的成本收益研究——来自江苏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2期。

[4]Bartti.M.,“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Marital Fertility of Italian Women:The Role of Education”,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2003,16(3).

[5]Berhardt E.M.,“Fertility and Employment.Europe”,Sociol Review,1993,9(1):25-42.

[6]Blau,D.M,Robins,P.K.,“Fertility,Employment,and Child Care Costs”,Demography,1989,26(2):287-99.

[7]Bongaarts,J.,“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1,27(Suppl).

[8]Bongaarts,J.,“The End of the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Developed World”,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2,27:206-281.

[9]Brewster K.L.,and Rindfuss R.R.,“Fertility and Women’s Employment in Industrialized Nation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0,26:271-296.

[10]Catherine H.akim,“A New Approach to Explaining Fertility Patterns:Preference Theory”,Population andDevelopment Review,2003,29(3):349-374.

[11]Del Boca,D.,“The Effect of Child Care and Part Time Opportunities on Participation and Fertility Decisions in Italy”,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02,15(3):549-573.

[12]Di Tommaso M.L.,“A Trivariate Model of Participation,Fertility and Wages:The Italian Case”,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23(5):623-640.

[13]Goldstein,J. R.,W. Lutz,and M. R. Testa.,“The Emergence of Sub-replacement Family Size Ideals in Europe”,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2003,22:479-496.

[14]Hagewen,K.J.,Morgan.S.P.,“Intended and Ideal Family Size in the United States,1970-2002”,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5,31(3):507-527.

[15]Hakim,Catherine. Key Issues in Women’s Work:Female Heterogeneity and the Polarisation of Women’s Employment London:Continuum Press.1996.

[16]Hakim,“A New Approach to Explaining Fertility Patterns:Preference Theor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3,29(3):349-374.

[17]Harriet Presser,“Comment:A Gender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Low Fertility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1,27(Suppl):177-183.

[18]Kohler,H.P.,F.C.Billari,and J.A. Oregeta.,“The Emergence of Lowest-Low Fertility in Europe during the 1990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ivew,2002,28(4)L641-680.

[19]Macunovich D.J.,“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Economics of Fertility”,In Household and Family Economics, eds.,PMenchik,Dordrecht:Kluwer Academic.1996,pp. 91-158.

[20]McDonald,P.,“Gender Equity in Theories of Fertility Transition”,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00,26(3):427-440.

[21]Maria Stanfors,Education,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Changing Fertility Patterns:A Study of Women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 in Twentieth Century Sweden. Lund University,Stockholm,Sweden. 2003.

[22]Morgan,S.P.,“Is Low Fertility a Twenty-First-Century Demographic Crisis?”,Demography ,2003,40(4):589-603.

[23]Morgan,S.P.,G. Zhigang,and S.R. Hayford,“China’s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Recen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09,35(3):605-629.

[24]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and East-West Center. Fertility Estimates for Provi-nces of China. 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2007.

[25]Quesnel-Vallée,A.,and S. P. Morgan,“Missing the Target?Correspondence of Fertility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in the U.S.”,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2003,22:497-525.

[26]Robert Schoen,Nan Marie Astone,Young J. Kim,etc.,“Do Fertility Intentions Affect Fertility Behavior?”,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1999,61(3).

[27]Rindfuss R.R.,Brewster K.L.,“Childrearing and Fertilit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6,22(suppl):258-89.

[28]Spain,D.,Bianchi SM.,“Balancing Act:Motherhood,Marriage,and Employment among American Women”,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 1996.

[29]Spitze,G.,“Women’s Employment and Family Relations:A Review”,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1988,50:595-618.

[30]Stier,H.,N. Lewin-Epstein,and M. Braun,“Welfare Regimes,Family-supportive policies,and Women’s Employment along the Life-cours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1,106(6):1731-1760.

[31]United Nations. 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United Nations:New York.2000.

[32]Thomson,E.,Hoem J. M.,“Couple Childbearing Plans and Births in Sweden”,Demography,1998,35(3).

[33]Wilson. C.,“Fertility below Replacement Level”,Science,2004,304:207-209.

[34]Zakharov,S. V.,and E. I. Ivanova.,“Fertility Decline and Recent Changes in Russia:On the threshold of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in J. Da Vanzo and G. Farnsworth ,eds.,Russia’s Demographic Crisis. Santa Monica:RAND Conference Proceedings,1996,680:36-83.

祁达力图:《关于对马鬃山边境地区人口逐年流失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甘肃民族》2011年第3期。

[1]陈友华:《关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几个问题:以广东省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1期。

[2]陈友华:《仅仅性别偏好不足以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2期。

[3]陈友华、徐愫:《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4]高凌:《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5]葛小寒:《单系偏重与生育文化边界》,《人口与经济》2000年第2期。

[6]李涌平:《胎儿性别鉴定的流引产对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影响》,《人口研究》1993年第5期。

[7]穆光宗:《近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偏高现象的理论解释》,《人口与经济》1995年第1期。

[8]乔晓春:《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1期。

[9]韦艳、李树茁、费尔德曼:《中国农村的男孩偏好与人工流产》,《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2期。

[10]于弘文:《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是统计失实还是事实偏高》,《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11]原新、石海龙:《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12]曾毅、顾宝昌:《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及其后果分析》,《人口与经济》1993年第1期。

[1]陈卫:《外来人口与我国城市低生育率》,《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2]陈一平:《当代日本少子化对策探究》,《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5期。

[3]程亦军:《俄罗斯人口现状与人口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7月4日,第3版。

[4]邓彬斌:《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生育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当代经济》2009年第10期。

[5]都阳:《中国低生育率水平的形成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世界经济》2005年第12期。

[6]高飞:《论日本人口的“少子化”》,《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7]顾宝昌:《论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在我国生育率下降中的作用》,《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2期。

[8]顾宝昌:《韩国、伊朗低生育率之惑》,《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7月21日,第A11版。

[9]顾宝昌:《二胎政策完全有条件在全国广泛推行》,《商务周刊》2010年1月5日,第80页。

[10]韩全会、张军华:《俄罗斯人口危机浅析》,《人口与经济》2008年3期。

[11]何洪泽、青木、马剑、黄培昭、张蕾:《发达国家苦恼、发展中国家愁:各国生育率反差很大》,《环球时报》2005年11月25日,第17版。

[12]李丽妍:《欧洲典型国家生育水平变动后果及政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6年。

[13]李英、崔万里:《中国的生育水平——基于模拟的验证》,《西北人口》2012年3期。

[14]卢茂辉:《俄罗斯第四次人口危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6期。

[15]钱前:《日本人口少子化趋势及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8年。

[16]苏岭、姚永泳:《中国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南方周末》2011年5月19日,第E25 版。

[17]童效前:《法国的生育节育保障》,《中国人口报》2004年2月26日,第3版。

[18]涂肇庆:《超低生育率现象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4期。

[19]王殿华:《俄罗斯人口现状与普京新方针的制定》,《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1期。

[20]王伟:《日本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日本学刊》2003年第4期。

[21]王哲:《韩国政府重奖育龄夫妇期望提高生育率》,《中国妇女报》2006年6月15日,第7版。

[22]吴玉琴:《德国人均生育率全球最低》,《中国社会报》2006年3月28日,第4版。

[23]姚兴云、付少平:《韩国人口政策及其对中国农村人口政策的启示》,《西北人口》2009年第2期。

[24]于小琴:《刍议俄人口政策发展及对生育的影响》,《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年第6期。

[25]喻晓、姜全保:《低生育水平下我国生育率转变影响机制的地区差异——来自90年代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南方人口》2010年第2期。

[26]原新、林正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人口问题之探讨及其对策》,《人口学刊》2008年第2期。

[27]张俊勇、温新德:《韩国的人口挑战及其应对措施》,《西北人口》2008年第3期。

[28]张维娜:《关于日本“少子化”现象的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9]章琪:《德国拨40亿欧元鼓励人们多生育》,《中国妇女报》2006年5月11日,第7版。

[30]周云:《社会政策与日本人口的发展》,《人口学刊》2008年第5期。

[31]Cai,Y.,“An assessment of China’s fertility level using variable-r method”,Demography,2008,45(2):271-282.

[32]Cai,Y.,“China’s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Government policy 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10,36(3):419-440.

[33]Cho,Nam-Hoon,Challenges of the population policy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paper represented at Forum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Beijing,May 2005).

[34]Coale,A.J.,“Population trends in China and India(a review)”,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1983,80:1757-1763.

[35]Frejka,T.,T. Sobotka,J. M. Hoem,and L. Toulemon,2008,Summary and general conclusions:Childbearing Trends and Policies in Europe. In:T. Frejka,T. Sobotka,J. M. Hoem,and L. Toulemon(eds.)Childbearing trends and policies in Europe. Demographic Research,Special Collection 7,Vol. 19,Article 2,pp:5-14.

[36]Goodkind,D.,“Child underreporting,fertility,and sex ratio imbalance in China”,Demography,2011,48(1):291-316.

[37]Gu,B.,F. Wang,Z. Guo,and E. Zhang,“China’s local and national fertility policies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07,33(1):129-147.

[38]Hesketh,T.,and X. Wei,2006,Abnormal sex ratios in human populations:causes and consequenc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3(36):13271-5.

[39]Hudson,V.,and A.M. den Boer,Bare Branches:The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Asia’s Surplus Male Population(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2004).

[40]Hvistendahl,M.,Declining Chinese birth rate could doom one-child policy. Science,April 28,2011.

[41]Merli,M. Giovanna,and S. P. Morgan,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 preferences in Shanghai,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Annual Meeing,Dollas-Fort Worth,April 15-17,2010.

[42]Morgan,P. S.,Z. Guo,and S. R. Hayford,“China’s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Recen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9,35(3):605-629.

[43]Nie,Y.,and R. J. Wyman,“The one-child policy in Shanghai:Acceptance and Internalization”,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05,31(3):313-336.

[44]Ogawa,N.,R. D. Retherford,and R. Matsukura. 2006. The emergence of very low fertility in Japan:changing mechanisms and policy responses. Paper presented at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Asia: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2006,12 Bangkok.

[45]Ogawa,Naohiro,and Robert D. Retherford,“Shifting costs of caring for the elderly back to families in Japan:will it work”,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7,23(1):59-94.

[46]Peng,X.,“Major determinants of China’s fertility transition”,The China Quarterly,26(1989):1-37.

[47]Poston,D. L.,and B. Gu,“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family planning,and fertility in China”,Demography,1987,24(4):531-551.

[48]Sobotka,T.,Fertility trends in Europe:Is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Paper presented at VUB Colloquium on “Demographic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Brussels,February 15-16,2007.

[49]Tien,H. Yuan.,“Induced fertility transition:Impact of population planning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opulation Studies,1984,38(3):385-400.

[50]Tuljapurkar,S.,N. Li,and M. W. Feldman,“High sex ratios in China’s future”,Science,1995,267:874-876.

[51]United Nations,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New York:United Nations,2000.

[52]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olicies 2005,New York:United Nations,2006.

[53]Wolf,A.,“The predominant role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China’s family revolution”,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86,12(2):255-276.

[54]Zeng,Y,“Options for fertility policy transition in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7,33(2):215-246.

[55]Zhang,G.,and Z. Zhao,“Reexamining China’s fertility puzzle:Data collection and quality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06,32(2):293-321.

[1]《人口动态》编辑部编《中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论文集》,杭州研讨会,1991。

[2]风笑天、张青松:《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3]郭志刚:《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4]郭志刚:《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6期。

[5]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财务司、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编《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

[6]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财务司编《全国计划生育调查资料汇编》,2003。

[7]蒋正华等:《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

[8]人口与经济编辑部:《全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分析》,《人口与经济专刊》1983年。

[9]王广州:《人口普查的难题与创新》,《人口研究》2009年第2期。

[10]王广州:《“单独”育龄妇女总量、结构及变动趋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3期。

[11]王广州、胡耀岭:《真实队列年龄别生育率估算方法与应用研究》,《人口研究》2011年第4期。

[12]曾毅:《我国1991~1992年生育率是否大大低于替代水平?》,《人口研究》1995年第3期。

[13]翟振武、陈卫:《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14]张维庆等:《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8。

[15]中国人口情报中心:《中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1982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口动态(特刊)》1986年第5期。

[1]风笑天:《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现状与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风笑天:《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我们目前知道多少?》,《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风笑天:《生育二胎:“双独夫妇”的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4]马小红、侯亚非:《北京市独生子女及“双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变化》,《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1期。

[5]顾宝昌:《中国人口:从现在走向未来》,《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6期。

[6]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7]宋健、陈芳:《城市青年生育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5期。

[8]覃民、李伯华、齐嘉楠:《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影响的纵向追踪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年第9期。

[9]Cai,Yong,Feng Wang,Zhenzhen Zheng,Baochang Gu.Fertility Intention and Fertility Behavior:Why Stop at One?(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f “From Intentions to Behaviour:Reproductive Decision-making in a Macro-micro Perspective”,Vienna,Austria,December 2010).

[10]Miller,W.,and Pasta,D.,“Behavioral Intentions:Which Ones Predict Fertility Behavior in Married Couples?”,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95,25(6):530-555.

[11] Miller,W,and Pasta,D.,“How Does Childbearing Affect Fertility Motivations and Desires?”,Social Biology,1995(3-4):185-198.

[12]Morgan,S. P.,and H.,“Rackin.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Fertility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in the United Stat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10,36(1):91-118.

[13]Pritchett,L.,“Desired Fertility and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Polic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4,20(1):1-55.

[14]Thomson,E.,and Jan M. Hoem,“Couple Childbearing Plans and Births in Sweden”,Demography,1998,35(3):315-322.

[15]Zheng,Zhenzhen,Yong Cai,Feng Wang,and Baochang Gu,“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 and Childbearing Intention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Asian Population Studies,2009,5:3,329-347.

[1]丹尼尔·A.鲍威斯(Daniel A.Powers)、谢宇(Yu xie):《分类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任强、巫锡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风笑天、张青松:《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3]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

[4]郭志刚、张二力等:《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5]江苏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课题组《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6]李建新、 张春泥:《中西部农村地区婚育人群的生育意愿研究》,《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2期。

[7]李建新、骆为祥:《生育意愿的代际差异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8]李建新:《中西部农村地区人口计划生育调查之分析》,《人口学刊》2006年第5期。

[9]乔晓春:《关于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的思考》,《人口研究》1999年第2期。

[10]杨菊华:《意愿和行为的悖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2008年第1期。

[11]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 2004年第5期。

[12]John Bongaarts,“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 Global Fertility Transition”,Supplement to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1:260-281.

[13]Maria Rita TESTA,and Leonardo GRILLI,“The Influence of Childbearing Regional Context on Ideal Family Size in Europe”,Population(English Edition,2002-),2006(1/2):109-137.

[14]Michael R. Olneck,and Barbara L. Wolfe,“A Note on Some Evidence on the Easterlin Hypothesis”,1978(5):953-958.

[15]Pritchett L H,“Desired Fertility &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Polic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4(1):1-55.

[1]Anderton D. L.,Tsuya,N. O.,Bean. L. L.,and Mineau,G. P.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relative fertility and life course patterns”,Demography 24(1987):467-480.

[2]Axinn,W. G.,Clarkberg,M. E.,and Thornton,A.,“Family influences of family-size preferences”,Demography 31(1994):65-79.

[3]Axinn,W. G.,and Yabiku,S. T. ,“Social change,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families,and fertility limit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2001):1219-1261.

[4]Barber,J. S.,“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age at first birth among married and unmarried men and women”,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0(2001):219-247.

[5]Brewster,K. L. ,“Neighborhood context and the transition to sexual activity among young black women”,Demography 31(1994):603-614.

[6]Burch,T. K. ,and Gendell,M.,“Extended family structure and fertility-Som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2(1970):227-236.

[7]Cai,Y.,“Assessing fertility levels in China using variable-r method”,Demography 45(2008):371-381.

[8]Cai,Y.,“China’s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Government policy 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6(2010):419-440.

[9]Caldwell,J. C.,Theory of fertility decline,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2.

[10]Chen,F.,“Residential patterns of parents and their married children in contemporary China:A life course approach”,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24(2005):125-148.

[11]Chen,F.,and Korinek,K.,“Family life course transitions and rural household economy during China’s market reform”,Demography 47(2010):963-987.

[12]Chen,F.,and Liu,G.(2009),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in P. Uhlenberg(eds.),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population aging.(pp. 157-172),New York:Springer Publishers.

[13]Chen,F.,Liu,G.,and Mair,C. A.,Intergenerational ties in context:Grandparents caring for grandchildren in China. Social Forces,1-26(Advance Access published December 22,2011).

[14]Chen,F.,and Short,S. E.,“Household contex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the oldest old in China”,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9(2008):1379-1403.

[15]Chen,F.,Short,S. E.,and Entwisle,B.,“The impact of grandparental proximity on maternal childcare in China”,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19(2000):571-590.

[16]Ching,C. C.,“The one-child family in China:The need for psychosocial research”,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13(1982):208-212.

[17]Croll,E. J.,“The intergenerational contract in the changing Asian family”,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34(2006):473-491.

[18]Davis,K.,“Institutional patterns favoring high fertility in underdeveloped areas”,Eugenics Quarterly 2(1955):33-39.

[19]Davis,K.,and Blake,J.,“Social structure and fertility:An analytic framework”,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1956):211-235.

[20]Duncan,O. D.,Freedman,R.,Coble,J. M.,and Slesinger,D. P.,“Marital fertility and family size of orientation”,Demography 2(1965):508-515.

[21]Easterlin,R. A.,Birth and fortune:The impact of numbers on personal welfare. New York:Basic Books.1880.

[22]Entwisle,B.,and Mason,W. M.,“The multilevel effect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amily planning programs on children ever bor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1985):616-649.

[23]Fisher,R.,The genetical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Oxford,England:Clarendon Press.1930.

[24]Freedman,R.,Chang,M. C.,and Sun,T. H.,“Household composition,extended kinship and reproduction in Taiwan:1973-1980”,Population Studies 36(1982):395-411.

[25]Freedman,R.,Freedman,D. S.,and Thornton,A. D.,“Changes in fertility expectations and preferences between 1962 and 1977:Their relation to final parity”,Demography 17(1980):365-378.

[26]Freedman,D. S.,Freedman,R.,and Whelpton,P. K.,“Size of family and preference for children of each sex”,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6(1960):141-146.

[27]Goode,W. J.,World revolution and family patterns, 2nd edition. The Free Press.1970.

[28]Goodkind,D.,“Child underreporting,fertility,and sex ratio imbalance in China”,Demography 48(2011),291-316.

[29]Gu,B.(2008),The arrival of low fertility in China,In G. Jones,P. T. Straughan,and A. Chan(eds.),Ultra-low fertility in Pacific Asia:Trends,causes,and policy issues.(pp. 73-95),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30]Gu,B.,Wang,F.,Guo,Z.,and Zhang,E.,“China’s local and national fertility policies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3(2007):129-147.

[31]Guo,Z.,“The bogus claim of fertility rebound”,China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2009):2-15.

[32]Hagewen,K. J.,and Morgan,S. P. ,“Intended and ideal family size in the United States,1970-2002”,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1(2005):507-527.

[33]Johnson,N. E.,and Stokes,C.S.,“Family size in successive generations:The effects of birth order,intergenerational change in lifestyle,and familial satisfaction”,Demography 13(1976):175-187.

[34]Kahn,J. R.,and Anderson,K. E. ,“Intergenerational patterns of teenage fertility”,Demography 29(1992):39-57.

[35]Kirk,K. M.,Blomberg,S. P.,Duffy,D. L.,Heath,A. C.,Owens,I. P. F.,and Martin,N. G.,“Natural selection and quantitative genetics of life-history traits in Western women:A twin study”,Evolution 55(2001):423-435.

[36]Kohler,H-P.,Rodgers,J. L.,and Christensen,K. ,“Is fertility behavior in our genes?Findings from a Danish twin stud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5(1999):253-288.

[37]Liu,C.,Munakata,T.,and Onuoha,F. N.,“Mental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only child:A study of urban and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Adolescence 40(2005):831-845.

[38]Lorimer,Culture and human fertility, Paris:UNESCO,1954.

[39]Lyngstad,T. H.,and Prskawetz,A.,“Do sibling’s fertility decisions influence each other?”,Demography 47(2010):923-934.

[40]Mare,R. D.,“A multigenerational view of inequality”,Demography 48(2011):1-23.

[41]Morgan,S. P.,Guo,Z.,and Hayford,S. R.,“China’s 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Recen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5(2009):605-629.

[42]Morgan S. P.,and Rindfuss. R. R.,“Household structure and the tempo of family form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Population Studies 38(1984):129-139.

[43]Murphy,M.,“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rtilit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really weak?”,Social Biology 46(1999):122-145.

[44]Raudenbush,S. W.,and Bryk,A. S.,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Applications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s,Second Edition. Newbury Park,CA:Sage.2002.

[45]Rodgers,J. L.,Kohler,H. P.,Kyvik,K. O.,and Christensen,K. ,“Behavior genetic modeling of human fertility:Findings from a contemporary Danish twin study”,Demography 38(2001):29-42.

[46]South,S. J.,and Crowder,K.,“Neighborhood poverty and nonmarital fertility:Spatial and temporal Dimension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2(2010):89-104.

[47]Thornton,A.,“The influence of first generation fertility and economic status on second generation fertility”,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3(1980):51-72.

[48]Thornton,A.,and Fricke,T. E.,Social change and the family: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from the West,China,and South Asia. Sociological Forum, 2,Special Issue:Demography as an Interdiscipline,1987,746-779.

[49]Wang,F.,A decade of one-child policy in China:Achievements and implications. In A. Goldstein and F. Wang(eds.),China:The many facets of demographic change.(pp. 97-120),Westview Press,Boulder,CO.1996.

[50]Wang,F.,The future of a demographic overachiever: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37,(supplement)173-190,2011.

[51]Weinstein,M.,Sun,T. H.,Chang,M. C.,and Freedman,R.,“Household composition,extended kinship,and reproduction in Taiwan:1965-1985”,Population Studies 44(1990):217-239.

[52]Westoff,C. F.,“Reproductive intentions and fertility rates”,Inter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96(1990),16,84-89.

[53]Westoff,C. F.,and Potvin,R. H.,College women and fertility values.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7.

[54]Whyte,M. K.,(eds.),China’s revolutions and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2003.

[55]Yang,B.,Ollendick,T. H.,Dong,Q.,Xia,Y.,and Lin,L.,“Only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sibling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Levels of fear,anxiety,and depression”,Child Development 66(1995):1301-1311.

[56]Zeng,Y.,and Wang,Z.,“Dynamics of family and elderly living arrangements in China:New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2000 Census”,The China Review 3(2003):95-119.

[57]Zheng,Z.,Cai,Y.,Wang,F.,and Gu,B.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 and childbearing intention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Asian Population Studies 5(2009):329-347.

[58]Zeng,Y.,Wang,Z.,Jiang,L.,and Gu,D.,“Future trend of family households and elderly living arrangement in China”,GENU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mography, LXIV(No. 1-2),9-36,2008.

[1]陈彩霞、张纯元:《当代农村女性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的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5期。

[2]陈字、邓昌荣:《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3]风笑天、张青松:《20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4]“江苏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课题组:《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5]宋健、陈芳:《城市青年生育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5期。

[6]杨菊华:《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学海》2008年第1期。

[7]尤丹珍、郑真真:《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8]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9]周长洪、张宗益、陶勃:《农村独女户生育意愿与动机的变化》,《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0]周晓虹译《社会学习理论》,桂冠出版社,1995。

[11]Axinn,William G.,Marin E.Clarkberg,and Arland Thornton,“Family influences on family size preferences”,Demography,1994,31(1):65-79.

[12]Bendura,Albert,Social Learning Theory,Prentice Hall,Inc..

[13]Bongaarts,J.,“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in R.A.Bulatao and J.B.Casterline,eds.,Global Fertility Transition.New York:Population Council,2001,pp.260-281.

[14]Breton,Didier,and France Prioux,“Two children or three?Influence of family policy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Population-E,60(4):415-446

[15]Duncan,O.Dudley,Ronald Freedman,J,Michael Coble,and Doris P.Slesinger,“Marital fertility and size of family of orientation”,Demography 2(1965):508-515

[1]丁仁船、吴瑞君、钟勤华、杨汉彬:《独生子女比例、婚育意愿变动对未来政策生育率的影响》,《南方人口》2007年第3期。

[2]风笑天:《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现状与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3]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现行生育政策与未来家庭结构》,《人口研究》2003年第9期。

[4]郭志刚:《流动人口对当前生育水平的影响》,《人口研究》2010年第1期。

[5]郭志刚:《认真做好当前生育水平的监测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3期。

[6]侯亚非:《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7]李兰永:《对实行城乡一体化生育政策的探讨》,《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8]李兰永:《城市化进程中的生育政策取向研究——基于山东及部分二孩试点地区的经验分析》,《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5期。

[9]陆杰华、傅崇辉:《关于我国人口安全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

[10]马小红、侯亚非:《北京市独生子女及“双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变化》,《人口与经济》 2008年第1期。

[11]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13]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1980年9月25日。

[1]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北京市外来人口特征及迁移原因分析》,《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课题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北京市统计局:《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069.3万新增50.7万人》,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1月20日。

[3]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12》,北京市统计局官方网站,2013。

[4]顾宝昌等:《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5]廖庆忠、曹广忠、陶然:《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性别偏好及其决定因素》,《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1期。

[6]马小红:《从北京调查看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7]马小红:《趋同的城乡生育意愿对生育政策调整的启示》,《人口与发展》2011年第6期。

[8]伍海霞、李树茁、悦中山:《城镇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与行为分析——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9]伍海霞、李树茁:《社会网络对农民工生育观念的影响——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6期。

[10]尤丹珍、郑真真:《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安徽、四川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 2002年第6期。

[11]庄渝霞:《不同代别农民工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厦门市912位农村流动人口的实证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1期。

[1]杜本峰:《农村独生子女生育选择影响因素及测度研究》,《人口研究》2010年第3期。

[2]风笑天:《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现状与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3]风笑天:《青年个体特征与生育意愿》,《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4]风笑天:《生育二胎:“双独夫妇”的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5]风笑天、张青松:《20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6]傅崇辉、向炜:《深圳流动育龄妇女生育子女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南方人口》2005年第3期。

[7]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

[8]顾宝昌:《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9]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

[10]侯亚非、马小红、黄匡时:《北京城市女性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11]李丹路:《生育意愿的文献研究》,《才智》2010年第32期。

[12]李建新、张春泥:《中西部农村地区婚育人群的生育意愿研究》,《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2期。

[13]李竞能编著《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4]梁宏:《广东人口意愿生育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南方人口》2007年第3期。

[15]刘爱玉:《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变迁及其影响》,《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6]茅倬彦:《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2期。

[17]孟轲:《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差异的比较研究》,《南方人口》2008年第4期。

[18]莫丽霞:《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与性别偏好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2期。

[19]乔晓春:《关于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的思考》,《人口研究》1999年第2期。

[20]宋健、陈芳:《城市青年生育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5期。

[21]覃民、李伯华、齐嘉楠:《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影响的纵向追踪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年第9期。

[22]谭克俭、景世民:《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个例剖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3]王金营等:《对中国农村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转变的考察》,《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24]杨菊华:《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2008年第1期。

[25]姚从容、吴帆、李建民:《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2000~2008》,《人口学刊》2010年第2期。

[26]尤丹珍、郑真真:《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27]郑真真:《生育意愿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学海》2011年第2期。

[28]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29]郑真真、李玉柱、廖少宏:《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成本收益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2期。

[30]周福林:《生育意愿及其度量指标研究》,《统计教育》2005年第10期。

[31]周福林:《我国城乡居民分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生育意愿研究》,《西北人口》2005年第4期。

[32]周俊山等:《妇女地位、生育文化和生育意愿》,《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3期。

[33]周长洪、黄宝凤:《育龄妇女理想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

[34]John Bongaarts,“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27,Supplement:Global Fertility Transition,2001.

[35]Udry,Richard J.,“ Do couples make fertility plans one birth at a time?”,Demography,1983,20(2):117-128.

[1]陈卫、靳永爱:《中国妇女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学刊》2011年第2期。

[2]风笑天:《诚实青年的生育意愿:现状与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3]风笑天:《独生子女父母的生育意愿》,《人口研究》1991年第5期。

[4]风笑天:《青年特征与生育意愿——全国12城市1786名在职青年的调查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风笑天、张青松:《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6]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

[7]郭友宁、施元莉等:《新婚夫妇生育意愿动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人口研究》1993年第2期。

[8]侯亚非:《北京城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9]侯亚非:《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0]侯亚非、马小红:《北京城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1]侯亚非、马小红、黄匡时:《北京城市女性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12]李波平、向华丽:《不同代际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3期。

[13]李嘉岩:《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14]李建新、骆为祥:《生育意愿的代际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5]马小红、侯亚非等:《北京市独生子女及“双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变化》,《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1期。

[16]姚从容、吴帆、李建民:《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2000—2008》,《人口学刊》2010年第2期。

[17]郑真真:《从江苏调查看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1]丁仁船、吴瑞君、钟勤华、杨汉彬:《独生子女比例、婚育意愿变动对未来政策生育率的影响》,《南方人口》2007年第3期。

[2]风笑天:《青年个体特征与生育意愿——全国12城市1786名在职青年的调查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顾宝昌:《论生育与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

[4]郭志刚:《利用人口普查原始数据对独生子女信息的估计》,《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年第1期。

[5]侯亚非、马小红:《北京城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6]侯亚非、马小红、黄匡时:《北京城市女性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7]姜玉、田丰、周欣欣:《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姻生育选择及对未来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影响—兼与庄渝霞商榷生育政策调整的可行性》,《青年研究》2009年第2期。

[8]刘鸿雁、柳玉芝:《独生子女及其未来婚姻结构》,《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3期。

[9]马小红、侯亚非:《北京市独生子女及“双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变化》,《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1期。

[10]杨书章、郭震威:《中国独生子女现状及其对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4期。

[11]尹文耀:《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与二孩家庭生育模式百年模拟与选择》,《人口学刊》2001年第3期。

[1]陈卫、靳永爱:《中国妇女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学刊》2011年第2期。

[2]陈卫:《性别偏好与中国妇女的生育行为》,《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

[3]陈卫:《中国的极低生育率》,《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4]陈友华:《仅仅性别偏好不足以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2期。

[5]冯占联:《出生性别比异常的非统计含义:一个社会学的解释》,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北戴河,1994。

[6]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

[7]刘爽:《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性别偏好”》,《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8]茅倬彦:《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2期。

[9]石人炳、江丽娜:《性别偏好与性别选择性生育技术利用意愿:中国与德国、英国和美国的比较》,《人口学刊》2011年第1期。

[10]谭克俭:《出生性别比失衡成因及其治理深思考》,人口与计划生育前沿问题论坛——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武汉,2005。

[11]杨菊华:《意愿与行为的悖离:西方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评述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2008年第1期。

[12]杨书章、王广州:《生育控制下的生育率下降与性别失衡》,《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4期。

[13]原新:《中国性别比偏高是多因素综合之结果》,《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2期。

[14]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15]周兴、王芳:《中国女性的社会经济特征与生育决策》,《人口学刊》2010年第4期。

[16]Becker,Gary S.,“Allocation of Time”,The Economic Journal 299(1965):493-517.

[17]Birdsall,Nancy,The Effects of Family Planning Programs on Fertilit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World Bank,1985.

[18]Bongaarts,John,“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7(2001):260-281.

[19]Leibenstein,Harvey,“Beyond Economic Man:Economics,Politics,and the Population Problem”,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1977):183-199.

[20]Udry,Richard J.,“Do Couples Make Fertility Plans One Birth at a Time?”,Demography 20(1983):117-128.

[1]陈卫:《性别偏好与中国妇女的生育行为》,《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

[2]陈卫:《中国的极低生育率》,《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3]陈字、邓昌荣:《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4]风笑天、张青松:《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9期。

[5]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

[6]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7]侯亚非、马小红、黄匡时:《北京城市女性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8]贾志科:《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的变化》,《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4期。

[9]刘爽:《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性别偏好”》,《人口研究》2005年第5期。

[10]茅倬彦:《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2期。

[11]莫丽霞:《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与性别偏好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12]宋珊:《中国人口转变中的婚育行为转变》,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5。

[13]王谦:《应用队列累计生育率分析我国生育水平变动趋势——兼与郭志刚教授讨论》,《人口研究》2008年第11期。

[14]杨菊华:《意愿与行为的背离:西方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评述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2008年第1期。

[15]杨菊华:《中国的婚居模式与生育行为》,《人口研究》2007年第2期。

[16]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17]周福林:《生育意愿及其度量指标研究》,《统计教育》2005年第10期。

[18]周长洪、张宗益、陶勃:《农村独女户生育意愿与动机的变化——宜昌市调查报告》,《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

[19]A.I.Hermalin et al.,“ Do Intentions Predict Fertility?The Experience in Taiwan,1967-74”,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10(1979):75-95.

[20]Ann R.Tickamyer,“Women’s Roles and Fertility Intentions”,The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 22(1979):167-184

[21]C.F.Westoff ,and N.B.Ryder,“The Predictive Value of Reproductive Intentions”,Demography 14(1977):431-453.

[22]Carol Vlassoff,“Fertility Intentions and Subsequent Behavior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21(1990):216-225.

[23]Charles F.Westoff,“Reproductive Intentions and Fertility Rates”,Inter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16( 1990):84-96.

[24]F.Nii-Amoo Dodoo ,and Arna Seal,“Explaining Spousal Differences in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A Gender Inequality Approach”,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15(1994):379-394.

[25]Frejka,T. and J.-P.Sardon,Contemporary childbearing trends in low-fertility countries(paper represented at the XXVIth IUSSP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Conference,Marrakech,Morocco,27 September-2 October 2009).

[26]Guangyu Zhang,Does the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affect fertility preferences?The case of China(paper represented at the 12th Biennial Conference in Canberra,Australian,15-17 September 2004).

[27]John Bongaarts ,“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7(2001):260-281.

[28]John Knodel et al.,“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and Fertility Trends in Post-transition Thailand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27(1996):307-318.

[29]K.G.Foreit ,and M.H.Suh,“The Effect of Reproductive Intentions on Subsequent Fertility among Low-Parity Korean Women’”,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11(1980):91-104.

[30]Kellie J.Hagewen,S.Philip Morgan,“Intended and Ideal Family Size in the United States,1970-2002”,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1(2005):507-527.

[31]Ming-Cheng Chang,Ronald Freedman,and Te-Hsiung Sun,“Trends in Fertility,Family Size Preferences,and Family Planning Practice”,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12(1981):211-228.

[32]R.Freedman,A.I.Hermalin,and M.C.Chang,“Do Statements about Desired Family Size Predict Fertility?The Experience of Taiwan 1967-1970”,Demography 12(1975):407-416.

[33]Stycos,J.Mayone,and R.H.Weller,“Female Working Roles and Fertility ”,Demography 4(1967):210-217.

[34]W.Indralal De Silva,“Consistency between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and Behavior:The Sri Lankan Experience”,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22(1991):188-197.

[1]郭志仪、张岩:《河南省居民生育意愿现状分析》,《西北人口》2009年第2期。

[2]人口研究编辑部:《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09年第3期。

[3]周福林:《生育意愿及其度量指标研究》,《统计教育》2005年第10期。

[1]风笑天:《(青年个体特征与生育意愿)全国12城市1786名在职青年的调查分析》,《江苏行政学院院报》2009年第4期。

[2]杨菊华:《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2008年第1期。

[3]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4]Bongaarts,J.,“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PopulDevRev,2001,27(4):368-390.

[5]Hagewen K.J.,Morgan S.P.,“Intended and ideal family size in the United States,1970-2002”,PopulDevRev,2005,31(3):50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