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

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2011)

SSAPID:101-3551-7105-10
ISBN:978-7-5097-2045-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关于“黑龙江省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第12个年度报告,以专家的独特立场和视角,丰富的信息以及突出原创性、科学性、权威型、前沿性、前瞻性的特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本书的作者来自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多所高校和有关厅局,他们从人民生活、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阶层、社会舆论、社会组织与社区发展、社会治安、人口与环境等诸多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的社会形势和热点、焦点问题。本年度“社会蓝皮书”围绕回顾“十一五”与展望“十二五”黑龙江省社会发展的态势,提出2010年及“十二五”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政策建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福利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努力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确保“两个同步”的实现;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政府向服务型转变。

相关信息

丛书名:黑龙江蓝皮书
编 辑:桂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法律声明

 序

 中国皮书网

 中文摘要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BⅠ 总报告

  B.1 增进人民福祉 加快社会体制改革

   一 黑龙江省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

    (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支增速快于城镇

    (二)“就业新政”配套措施系统全面,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已形成

    (三)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统筹和完善,覆盖面不同程度地扩大

    (四)保障性住房投资大幅提高,廉租房受益家庭稳步增长

   二 黑龙江省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恩格尔系数未降反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位次前移十分艰难

    (二)低收入家庭入不敷出,收入差距问题依然突出

    (三)失业率反弹明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四)参保受保者增幅与全国平均水平比,差距明显,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亟待提速

    (五)群体性事件呈多发态势,民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

   三 “十二五”期间促进黑龙江省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福利投入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

    (二)努力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确保“两个同步”的实现

    (三)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政府向服务型转变

 BⅡ 调查篇

  B.2 黑龙江省2010~2011年社会形势专家调查报告

   一 对2010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的总体评价

    (一)总体评价较低,社会发展状况有待改善

    (二)认为居民实际生活水平较上年有所下降,对明年预期乐观

    (三)“物价上涨”成为2010年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

   二 对2010年黑龙江省各项工作进展的评价

    (一)对政府工作评价较高,农村工作效果最显著

    (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三 影响2010年黑龙江省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

    (一)改革开放受益较多的群体是国家干部和管理者阶层

    (二)“穷人与富人之间”被认为是社会差别最大群体,也最易发生冲突

    (三)社会总体公平感低于去年,政治权利、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公平感最高

   四 对未来保障社会和谐的思考

    (一)社会和谐需防范三大风险:贫富差距、失业率、民众对政府信任度

    (二)影响经济社会和谐的三大因素:收入差距、腐败问题、科技创新

  B.3 黑龙江省2010~2011年社会形势民意调查报告

   一 民众对社会形势的总体评价

    (一)超过半数的民众对黑龙江省社会形势的总体评价比较好

    (二)近2/3的民众认为全省社会的和谐度比较高

    (三)多数民众对未来一年的社会形势比较看好

   二 民众对当前社会问题的评价

    (一)医疗、物价和住房价格问题是民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社会权力资本和财富资本分配不均是引发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

    (三)多数民众认为社会公平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民众对政府机关及相关组织的信任度较高

   三 民众对社会发展的评价

    (一)民众对政府过去一年各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二)腐败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城乡差别

     2.产业结构不合理

     3.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监督

    (三)多数民众对“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整体社会形势持乐观态度

  B.4 黑龙江省2010~2011年社会形势党政干部调查报告

   一 党政干部对2010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的若干分析

    (一)对2010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的总体评价

    (二)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比变动情况及对2011年全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期望

    (三)对2010年黑龙江省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工作进展情况的评价

    (四)2010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二 党政干部对当前及今后影响社会和谐因素的基本判断

    (一)2010年的关注点是利益关系调整

    (二)受益较多群体未发生明显变化

    (三)干部与群众是社会差别最大的群体,二者较易发生冲突

   三 “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特别注意防范的社会风险

    (二)影响黑龙江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障碍因素

    (三)对2011年黑龙江省整体社会形势发展的看法

    (四)反思“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四 政策建议

 BⅢ 发展篇

  B.5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分析及预测

   一 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及特点

    (一)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步增长

    (二)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小幅增长,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快速增长

    (三)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逐季下降,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继续增长

    (四)转移性收入同比增长

    (五)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增长

   二 城乡居民消费状况及特点

    (一)食品支出比重上升,恩格尔系数回升

    (二)衣着支出快速增长

    (三)城镇居民居住类支出大幅增长,农村居民居住支出下降

    (四)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平稳增长,农村小幅回落

    (五)城镇居民从医保中受益明显,农村居民医疗支出同比增长

    (六)城乡交通和通信支出同步增长

    (七)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村快速增长

    (八)城镇居民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小幅增长,农村同比下降

    (九)物价上涨普遍影响城镇居民生活

   三 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

    (一)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迅速

    (二)低收入家庭生活仍入不敷出

     1.收支倒挂现象仍未改变

     2.贫富差距依然较大

     3.人情往来加重低收入家庭经济负担

   四 关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建议

  B.6 黑龙江省保障性住房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 黑龙江省住房保障基本情况

    (一)2010年主要住房政策解析

     1.加强对城镇住房价格的调控

     2.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扶持力度

    (二)2010年住房市场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形势

     1.黑龙江省房屋价格走势

     2.黑龙江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

   二 黑龙江省住房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问题的产生背景

    (二)黑龙江省住房保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现有供给无法满足需求

     2.住房流通机制有待完善

     3.房屋空置情况亟待解决

     4.住房建设结构有待优化

   三 对于黑龙江省住房保障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

    (二)完善二手房交易制度

    (三)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加强政府监管

  B.7 黑龙江省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就业状况

    (一)就业政策逐步完善

    (二)就业再就业人员持续增长,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

    (三)不断加强就业再就业服务工作

    (四)就业援助活动广泛开展

   二 黑龙江省存在的主要就业问题

    (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存在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三)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就业的影响

     1.国际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实体经济的影响依然存在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对就业产生影响

     3.城镇化的加快对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服务提出新的要求

     4.就业资金缺口较大

    (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仍然薄弱

   三 黑龙江省就业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强化政府职责

    (二)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形成促进就业的综合政策体系

     1.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保障体系

     2.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3.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支持政策

     4.实施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扶持政策

    (三)坚持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两手抓,全力促进就业增长

     1.发展吸纳就业能力较大的产业

     2.建立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

     3.加强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

    (四)进一步解决三类人员就业问题

     1.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

     3.积极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

    (五)完善就业工作各项制度

     1.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

     2.完善职业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制度

     3.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援助制度

    (六)构建预防失业和稳定就业机制,有效应对失业风险

     1.建立就业和失业的评估制度

     2.建立失业预警的调控机制

     3.完善就业保障措施,提高就业质量

    (七)加强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1.加速公共就业服务场所功能一体化

     2.加强公共就业信息化和就业信息平台建设

     3.实现创业服务体系一体化

  B.8 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回顾与前瞻

   一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状况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与完善

    (二)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与改革

    (三)失业保险功能的扩展与效果

    (四)工伤保险制度的统筹与覆盖

    (五)生育保险制度的覆盖与共享

    (六)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步发展

   二 2010年黑龙江省社会保障进展状况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初步建立

    (三)实现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创新

    (四)城乡残疾人普遍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五)社会救助管理逐步规范化

    (六)工伤保险保障能力增强

   三 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改善社会保障运行的基础环境,增强民生保障能力

    (二)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适时调整保障标准

    (三)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建立基金运营长效机制

    (四)完善社区的社会保障功能,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B.9 黑龙江省教育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教育发展回顾

   二 教育热点问题对黑龙江省教育事业的影响

    (一)教育消费支出过高是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中学英语教师“种子计划”成为课改新亮点

    (三)新战略目标的提出助推黑龙江省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不高考”现象对社会阶层流动产生影响

    (五)世界发达国家教育政策对黑龙江省教育未来发展的启示

    (六)黑龙江垦区教育的贡献

   三 问题与对策探讨

    (一)幼儿教育问题

    (二)应试教育问题

    (三)青少年体质问题

    (四)“冰球之乡”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

    (五)“适度教育与过度教育”问题

  B.10 黑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成就

    (一)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1.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

     2.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快速发展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城镇医保制度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

   二 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同经济发展和服务需求之间仍有差距

    (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

    (三)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三 关于黑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以人为本,把维护人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

    (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优化资源结构

    (三)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四)加大政府投入

  B.11 黑龙江省人口状况分析与预测

   一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人口状况分析

    (一)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二)人口自然增长率稳步下降

    (三)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四)人口抚养比继续下降

    (五)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二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人口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人口数量呈现惯性增长势头,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较大

    (二)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面临困难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日益升高,人口结构矛盾凸显

    (四)人口抚养比将出现拐点,社会抚养成本加大

    (五)城市化水平呈虚拟升高趋势,城市建设问题突出

   三 针对黑龙江省人口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人口生育政策

     1.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2.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人口生育政策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2.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三)严格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

     1.充分运用利益导向机制,给予农村独生女儿家庭户奖励和补偿

     2.运用法律手段,对进行非医学性别鉴定行为予以严惩

    (四)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1.建立出生缺陷监测网络

     2.提高全省居民受教育水平

  B.12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一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的环境保护状况

    (一)污染减排取得成效

    (二)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进展

    (三)城乡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四)生态省建设得到推进

   二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总量减排形势仍然严峻

     1.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给减排造成持续的压力

     2.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两高一资”产业有所抬头

     3.减排基础比较薄弱

    (二)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任重而道远

     1.松花江水质改善压力依然较大

     2.松花江规划项目实施进展不一

     3.松花江应急突发事件隐患较大

    (三)地方保护主义干扰执法现象依然存在

     1.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现象仍未杜绝

     2.环境监察执法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

     3.环境监察队伍规模小、素质不强与任务较重的矛盾日渐突出

    (四)新老环境问题叠加

   三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展望

    (一)创新减排思路,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标本兼治,构建全防全控的松花江流域治污体系

    (三)重视民生,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四)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构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五)综合管控,防范环境风险

  B.13 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城市社区建设回顾与展望

   一 城市社区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政府投入增加使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二)城市社区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

    (三)城市社区环境维护功能得以强化

    (四)城市社区文化娱乐功能进一步增强

   二 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基层城市社区行政负担过重

    (二)社区自治组织发育不全

    (三)各地区的城市社区发展不平衡

    (四)社区环境卫生维护难度较大,居民环保意识差

   三 关于城市社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

    (二)整合社区资源,吸引民间组织与个人参与社区建设

    (三)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四)提升社区信息化建设水平,建立高效的服务网络

    (五)搭建社区文化平台,创建“学习型社区”

  B.14 黑龙江省旅游就业效应分析

   一 黑龙江省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发展

   二 旅游就业效应分析与预测

   三 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二)大力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以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的增长

    (三)打造乡村旅游,突出避暑和冰雪旅游特色

    (四)建立旅游人才开发机制,提高旅游就业能力

    (五)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加强行业规范和监管力度

 BⅣ 阶层篇

  B.15 黑龙江省阶层关系跟踪研究报告

   一 黑龙江省社会阶层构成状况

    (一)2003年黑龙江省社会阶层构成

    (二)2009年黑龙江省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构成

   二 黑龙江省阶层关系格局分析

    (一)各阶层相互关系状况

    (二)各阶层关系和谐状况

    (三)阶层结构模式

   三 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B.16 新生代农民工未来生活取向调查

   一 研究背景

   二 调查方法

   三 身份特征及工作现状

    (一)身份特征

    (二)工作现状

   四 未来生活取向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定居意愿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取向特征

     1.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选择

     2.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定居城市的原因

     3.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态度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乡村取向特征

     1.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工作选择

     2.新生代农民工的回乡原因

     3.新生代农民工的乡村生活态度

   五 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人因素

    (二)身份特征因素

    (三)工作现状因素

   六 理论思考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地位与市民相去甚远

    (二)缺少务农经历淡薄了乡土观念

    (三)社会认同的内卷化倾向

    (四)社会流动愿望强烈

  B.17 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妇女发展状况

   一 研究背景

   二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妇女发展状况

    (一)妇女与经济

    (二)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三)妇女与教育

    (四)妇女与健康

   三 黑龙江省妇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政策的性别敏感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缺乏完善的反就业歧视的机制,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

    (三)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日渐突出

    (四)妇女参政比例低、正职少等现象需要引起更高程度的重视

    (五)12~18岁大龄女童失学和辍学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

    (六)农村和弱势妇女群体的卫生保健条件和妇幼健康状况较差

   四 “十二五”期间促进黑龙江省妇女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将性别平等纳入立法决策层面,增强政府机构的权威性和效率

    (二)不断完善妇女平等参与经济活动的相关法律政策,健全执法监督机制

    (三)明确规定妇女参政比例,探索提高妇女参政比例的有效机制

    (四)促进教育公正,保障弱势女性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五)健全和完善妇女保健的管理服务体系

  B.18 黑龙江省退休年龄性别差异调查

   一 调查基本情况

    (一)背景与方法

    (二)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1.性别比例

     2.年龄构成

     3.文化程度

     4.家庭收入

     5.个人月收入占家庭月收入的比例

     6.家庭照顾责任

     7.家庭经济状况

     8.健康状况

    (三)被访者的工作情况

     1.单位类型

     2.行政级别

     3.在单位中所处的位置

     4.专业职称

     5.单位经济效益

   二 对现行退休政策的看法

    (一)现行退休政策执行现状

    (二)对现行退休年龄的看法

   三 对退休年龄看法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因素影响了被访者对退休年龄的看法

     1.哪些人同意男女干部同龄退休

     2.哪些人不同意男女干部同龄退休

     3.哪些人同意男女工人同龄退休

     4.哪些人不同意男女工人同龄退休

    (二)退休后收入的差别影响了被访者对退休年龄的看法

    (三)传统的性别观念影响了被访者对退休年龄的看法

     1.照顾家庭成为女性提前退休的重要理由

     2.男女不同龄退休侵犯了妇女的平等权利的认同率低于半数

   四 对退休年龄的需求和倾向

   五 结论与建议

    (一)出台男女干部(含专业技术人员)同龄退休政策

    (二)循序渐进推进男女工人同龄退休,但要适度放开男女工人自主选择退休年龄的空间

    (三)加强对落实现有退休政策的监督和管理

 BⅤ 专题篇

  B.19 黑龙江省社会组织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 当前社会组织发展状况

    (一)社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

    (二)社会组织结构日趋合理

     1.覆盖面广

     2.门类齐全

     3.布局合理

     4.结构优化

    (三)社会组织作用日渐突出

     1.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2.维护不同群体的利益

     3.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4.增强社会自治能力

    (四)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1.黑龙江省为促进公益事业发展铺设了绿色登记通道

     2.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专业协会

     3.对社会组织实行税收优惠

   二 社会组织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组织数量相对不足

    (二)政策和法规尚还不够完善

    (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不够

    (四)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滞后

   三 “十二五”期间社会组织发展趋势预测与建议

    (一)社会组织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将加大

     1.政府购买服务

     2.对社会组织实行税收优惠

     3.通过改革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三)社会组织将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

     1.社会组织会积极地参与扶贫活动

     2.社会组织会在慈善和公益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3.社会组织能够促进行业管理

     4.社会组织会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四)社会组织将促进社区建设

    (五)社会组织将成为重要的就业渠道

    (六)社会组织的监管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1.基层社会组织备案管理的政策将逐步建立

     2.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七)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会得到加强

  B.20 黑龙江省生育关怀行动评估报告

   一 生育关怀在黑龙江的启动与实施

   二 生育关怀行动评估的目的与方法

    (一)行动评估目的

    (二)行动评估方法

     1.走访访谈法

     2.现场观察法

     3.调查座谈法

     4.信息文献法

   三 生育关怀行动的功能与效果

   四 问题

    (一)未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

    (二)对决策层的发动与造势不够

    (三)合作机制有待完善与提高

    (四)行动没有被纳入项目的规范轨道

   五 进一步推动黑龙江省生育关怀行动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生育关怀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位置

    (二)生育关怀行动要分层次进行

    (三)尽快建立生育关怀基金

    (四)进一步拓展筹资渠道

    (五)变生育关怀行动为生育关怀项目

    (六)加大对决策层的影响力

    (七)建立电子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八)调整计生待遇政策

     1.建议调整出台对实行计划生育人员或家庭的优待政策

     2.建议国家出台普惠政策时,要考虑对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计划生育人员的优惠政策

     3.建议国家尽快调整和修改绝育手术并发症鉴定条款

     4.建议国家针对计划生育干部出台政策性关怀条款

    (九)加强对生育关怀的学术研究

    (十)关于生育关怀的几个具体建议

     1.建议县以下计生协适当增加专职人员编制

     2.建议国家或省计生协对企业计生协给予政策性倾斜

     3.建议为灾后儿童建立一个早教基地

  B.21 黑龙江省社会救助制度城乡一体化对策研究

   一 黑龙江省社会救助工作情况

    (一)城乡低保工作已实现规范管理

    (二)建立健全城乡低收入家庭救助机制

    (三)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

    (四)农村敬老院建设和“五保”供养工作得到较快发展

    (五)住房救助制度不断强化

    (六)突出地域特点实施取暖救助

    (七)建立临时救助制度

    (八)落实生活用水、用电等补贴优惠政策

    (九)全力推进教育、司法、就业等救(援)助措施

   二 黑龙江省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差异

    (一)城乡低保工作的差异

    (二)城乡间综合救助水平的差异

    (三)城乡困难居民就业援助渠道的差异

    (四)城乡社会救助机构基层能力建设的差异

   三 城乡社会差别对推进社会救助一体化的影响

    (一)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乡居民资源配置的不均

    (二)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差距折射出二者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三)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导致城乡居民享有基本权益不均等

     1.在获取机会和资源方面的不平等

     2.阻碍了城乡人口的自然流动

     3.农业人口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

    (四)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方面的差异

     1.思想文化方面

     2.医疗方面

     3.居住条件

   四 实施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战略的总体思路及建议

    (一)救助形式上的一体化

    (二)救助方式上的一体化

    (三)救助人群的一体化

    (四)救助标准的一体化

  B.22 黑龙江省就业问题研究

   一 对黑龙江省总体就业形势的综合分析

    (一)现阶段就业形势面临三大突出矛盾

     1.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历史新高

     2.新旧下岗失业人员累计数量庞大

     3.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正日趋显性化

    (二)与全国和相关省份相比的就业现状

    (三)黑龙江省劳动力供求趋势分析

     1.近几年黑龙江省劳动力资源总量仍将持续增长

     2.2012年后黑龙江省劳动力资源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二 影响黑龙江省就业问题的双重因素

    (一)促进黑龙江省就业的积极因素

     1.经济形势明显回暖,为稳定就业奠定了基础

     2.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吸纳劳动力弹性较大

     3.位于边境地理位置,实现境外就业具有优势

    (二)影响黑龙江省就业的不利因素

     1.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吸纳就业的能力尚显不足

     2.国有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平衡,带动就业的作用受到制约

     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就业水平增长缓慢

     4.资源型城市数量较多,产业结构单一造成就业门路狭窄

     5.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较低,实现充分就业困难重重

     6.制度创新与政策落实不够顺畅,就业效应难以凸显

   三 促进黑龙江省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一个战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就业弹性系数

    (二)突破“两个瓶颈”:加强对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政策扶持,努力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突出三个重点:着力促进大学生、农民工、下岗职工群体的就业

    (四)强调“四个结合”:解决就业结构优化、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城镇带动农村、以公益活动带动就业等问题

    (五)破解“五个难题”,推进各项就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B.23 关于黑龙江省发展精神动力问题的研究报告

   一 黑龙江省精神动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及其历史形成过程

    (一)黑龙江省精神动力资源的历史形成过程

     1.大庆精神

     2.铁人精神

     3.北大荒精神

     4.大兴安岭精神

     5.闯关东精神

    (二)黑龙江省精神动力资源的重要作用

     1.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能动的精神创造力

     2.为促进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3.为推动文化发展提供了核心的精神原动力

   二 黑龙江省精神动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及其现代化转型

    (一)黑龙江省精神动力资源开发对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黑龙江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精神动力资源作支撑

     2.精神动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

    (二)对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下黑龙江省精神遗产的反思

     1.东北地域文化模式对现代化发展的阻滞效应

     2.黑龙江人的精神塑造与文化模式转型

   三 发挥精神资源优势,推动黑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一个整体推出:推出以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为代表的黑龙江精神

     1.充分认识整体推出以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为代表的黑龙江精神的必要性

     2.高度重视整体推出黑龙江精神对实现全省精神动力现代化转型的意义与价值

     3.深刻把握以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为代表的黑龙江精神的时代内涵

    (二)两个需要明确:精神动力的培育方式与转化途径

     1.需要明确黑龙江省精神动力培育的文化启蒙方式

     2.需要明确黑龙江省优秀精神动力转化的主要途径

  B.24 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经验与对策思考

   一 “十一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立足点、突破口与创造力

    (二)科学化、规范化与法制化

    (三)拓内容、扩领域与重实效

    (四)不拘泥、展眼界与求创新

   二 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培养文明习惯

    (二)推进文明自觉

    (三)实现文明创新

  B.25 “90后”中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研究报告

   一 90后中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描述

    (一)中学生高度认同“90后的青春应当自己做主”

    (二)网络新媒体改变着90后中学生成长之路

    (三)体验民生发展,认同先进文化,最讨厌“身份歧视”

    (四)90后中学生和80后老师的互动评价

    (五)90后中学生“青春权利”保护,彰显公民意识

   二 90后中学生成长中遭遇的青年问题

    (一)情感供给和有效沟通缺失延缓中学生社会化

    (二)健康体质指标、抗压指标呈现下滑趋势

    (三)媒体舆论过度放大效应,误导90后中学生确立人生观、价值观

   三 促进90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策

    (一)青年群众工作要面向多数青年

    (二)重视和支持心理咨询事业

    (三)帮助青少年团队组织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四)扶持青年就业创业

  B.26 黑龙江省中小学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一 研究背景

   二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三 中小学青年教师生存状况和发展需求分析

    (一)多数人热爱教师职业并满意于自己的社会地位,教师工作辛苦、压力大、收入不高

    (二)职业社会价值定位和道德期许较高,师德评判缺乏操作标准与制度机制

    (三)教师期待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普遍认为德高业精才是好老师

    (四)“师道尊严”正在受到严峻挑战,老师教育学生的难度加大

    (五)分数左右教师“喜与忧”,教师期待名师引领和教育管理及教学技能提升

    (六)社会交际范围相对狭窄,教师自我认同因素是成功关键

   四 结论与建议

    (一)真正重视教育,合理定位教师职业

    (二)改善教师经济条件,给予积极的社会支持

    (三)注重教师个体性差异,提倡发展性评价

    (四)加强对教师人文关怀,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树立良好职业心态,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BⅥ 治理篇

  B.27 黑龙江省反腐败制度建设的进程与展望

   一 2010年黑龙江省反腐败制度建设的新进展

    (一)反腐败的教育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反腐败的监督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

    (三)反腐败的预防制度取得新成绩

    (四)反腐败的惩治制度建设取得新完善

   二 2011年黑龙江省反腐败制度建设展望

    (一)黑龙江省反腐败制度建设必须立足本省实际

    (二)黑龙江省反腐败制度建设必将取得显著成效

    (三)黑龙江省反腐败制度建设必将积累宝贵经验

   三 黑龙江省反腐败制度建设的重点

    (一)反腐败的教育制度建设

    (二)反腐败的监督制度建设

    (三)反腐败的预防制度建设

    (四)反腐败的惩治制度建设

   四 黑龙江省反腐败制度建设的现实路径

    (一)进一步加强反腐败教育制度的科学性

    (二)进一步提高反腐败监督制度的针对性

    (三)进一步提高反腐败预防制度的有效性

    (四)进一步加大反腐败惩治制度的执行力度

  B.28 解决基层信访难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 黑龙江省信访工作的新形势

    (一)民意表达渠道更加通畅

    (二)信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三)信访工作环境持续好转

   二 黑龙江省信访工作的新趋势

    (一)群众信访活动多发、频发,信访总量居高不下

    (二)现实矛盾与历史遗留矛盾错综复杂,信访问题处理难度增大

    (三)群体性利益问题突出,信访组织化倾向增大

    (四)非正常上访活动频繁,择机择时上访状况较严重

   三 黑龙江省克山县信访工作的新举措、新启示

    (一)黑龙江省克山县信访工作的新举措

     1.加快推进信访机构改革

     2.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二)黑龙江省克山县信访工作的新启示

     1.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2.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B.29 黑龙江省互联网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 黑龙江省互联网建设现状分析

    (一)黑龙江省网络普及率有很大提高

    (二)黑龙江省网游玩家人数全国排名靠前

    (三)黑龙江省电子政务信息化程度全国名列前茅

   二 黑龙江省互联网发展差距与建议

    (一)政府与网民沟通方面

    (二)网络建设基础数据与统筹规划

    (三)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三 黑龙江省2011年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电子商务将越来越重要

    (二)电子政务将在提高行政效率,密切政府与企业、公民关系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将发生质的变化,未来农村网民规模有望加快增长

    (四)手机上网会越来越普遍

  B.30 黑龙江省社会团体发展现状与社会发展需求*

   一 黑龙江社会团体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当前黑龙江社会团体发展的现状

     1.社会团体数量分析

     2.社会团体级别分析

     3.社会团体行业分析

     4.社会团体从业人员分析

    (二)当前黑龙江社会团体的发展特点

     1.社会团体在数量上基本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数量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省级社会团体发展较为迅速,县级社会团体数量较少,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

     3.各类社会团体发展速度不均衡,总体上低于国家水平

     4.从业人数总体较多,从业人数增长速度较快,女性从业人数呈极速增长态势

   二 社会团体在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一)政治参与作用

    (二)利益聚合与表达作用

    (三)信息交流作用

    (四)社会管理与服务作用

   三 黑龙江社会发展任务及对社会团体的需求

    (一)当前黑龙江面临的社会发展任务

     1.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2.推进社会建设

     3.加快城镇化进程

     4.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二)黑龙江社会发展对社会团体的需求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社会团体多样化

     2.推进社会建设需要社会团体多功能化

     3.推动城镇化进程需要加强社会团体新能力建设

     4.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团体依法建设新秩序

   四 黑龙江社会团体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团体数量将持续增长

    (二)社会团体种类日趋多元化

    (三)从业人员趋向专业化发展

    (四)网络社会团体将成为新亮点

  B.31 黑龙江省和谐社区建设模式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 黑龙江省社区建设模式分析

    (一)社区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并主要投入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大型主题活动

    (二)社区多元建设主体仍局限于政府及准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志愿参与程度较低,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三)社会组织与居民的自治权利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社区自治体制尚未成形,自治功能难以实现

   二 黑龙江省社区建设问题探源

    (一)政府财政投入方向与社区居民的切实需要不符

    (二)社区治理机构的利益与责任取向没有面向广大居民

   三 黑龙江省社区建设对策建议

    (一)发挥多元主体潜力,建立协作共建机制

    (二)培养社区自治组织,保障居民民主参与

    (三)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基础建设

    (五)深化示范创建活动,强化服务与管理创新

  B.32 从具体事实看黑龙江省司法公正发展趋势

   一 黑龙江省加大力度保证司法公正,成效显著

    (一)省委牵头抓制度建设,为保证司法公正提供制度保障

    (二)黑龙江省各级法院以司法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创建“管案、管人、管事”三大体系

    (三)不断提高干警综合素质,为维护司法公正提供人员保障

   二 黑龙江省司法公正的问题及趋势

    (一)法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司法能力不完全适应新形势

    (二)司法权的监督、制约制度尚不健全

    (三)一些法院成为地方保护主义的保护伞

    (四)司法的效率尚待提高

   三 解决司法公正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真正的司法独立制度

     1.建立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裁判权的法律制度

     2.改进政法委的协调办案制度

    (二)建立司法机关人才引进机制、大力提升司法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防止暗箱操作,切实施行公开审判制度

    (四)强化监督机制,加强司法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机制建设

   四 “十二五”趋势展望

    (一)司法公正问题将继续成为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司法部门工作的重点

    (二)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将不断得到提高,司法执行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增强

    (三)司法权的监督将得到加强,相关制约机制将不断完善

    (四)法院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将有所缓解

    (五)司法的效率将有所提高

  B.33 后记

 黑龙江社会蓝皮书编委会

 Abstract

本报告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2011年年度分析报告。报告撰写成员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研究人员为主,并邀请了省内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政府研究人员参加。报告利用了国家和黑龙江省的统计数据及相关社会调查,在掌握大量理论文献和第一手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进程,深刻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对2011年和“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报告指出:2010年,黑龙江省政府大力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全省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基本稳定,呈现如下特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支增速快于城镇;“就业新政”配套措施系统全面,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已形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统筹和完善,覆盖面不同程度地扩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大幅提高,廉租房受益家庭稳步增长。对于黑龙江省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报告认为:虽然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但由于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类价格的持续走高,全省恩格尔系数上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位次前移十分艰难;低收入家庭入不敷出,收入差距问题依然突出;失业率反弹明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十一五”期间,虽然黑龙江省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不同程度地扩大,但参保受保者增幅与全国比差距明显,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亟待提速;另外,还存在着群体性事件呈迅速多发态势,民众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不畅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应加速社会体制改革,建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福利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努力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确保“两个同步”的实现;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政府向服务型转变等对策建议。除了总报告《增进人民福祉 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以外,本报告共分为调查篇、发展篇、专题篇、阶层篇、治理篇5个部分。调查篇由3个报告组成。资料来源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进行的调查。报告分别从专家、百姓和党政干部的视角对2010~2011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发展篇全方位对2010年和“十一五” 期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内容涵盖了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生活、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环保旅游、人口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专题篇共有8个报告。主要包含了黑龙江省社会组织、生育关怀、社会救助、中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等内容。阶层篇有4个报告。对黑龙江省农民工、妇女等阶层的相关问题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治理篇有6个报告。分别对黑龙江省反腐败制度建设、信访问题、司法公正问题和社会团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郑松泰:《“信息主导”背景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2.刘博:《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社会身份的重构—对服务业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个案研究》,《青年探索》2008年第11期。

3.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之间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4.罗霞、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5.陈如:《代际分流:当前农民工就业的必然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6.章国曙:《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法学硕士论文,2009。

7.许传新:《“落地未生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南方人口》2007年第4期。

8.何绍辉:《在“扎根”与“归根”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研究》,《青年研究》2008年第11期。

9.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10.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1.符平、唐有财:《倒U型轨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12.李春玲:《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3.ELIAS N.,KEMP A.,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Non-Jewish Olim,Black Jews and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in Israel. Israel Studies,Volume 15(1)。

14.樊纲、武良成: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着眼于城市化的质量》,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5.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6.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波普诺:《社会学》(第十一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田琍:《司法公正刍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郭毅:《用管理筑实通向司法公正之路》,2010年6月27日《法制日报》。

[3]刘晓波:《我省六项措施加强两院建设》,2006年9月24日《黑龙江日报》。

[4]吕爱哲等:《管案管人管事:三大体系纲举目张》,2010年8月22日《人民法院报》。

[5]刘晓波:《黑龙江省委多项措施确保司法公正》,2006年9月27日《人民法院报》。

[6]吕爱哲等:《黑龙江:在司法管理工作中追求公正》,2010年9月28日《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