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8

引证文献

25 !

参考文献

184

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9)图书

Report on China's Provincial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Development(2005-2009)

SSAPID:101-3532-5819-22
ISBN:978-7-5097-1952-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充分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对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的环境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通过对不同省域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级区域环境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全国与31个省域环境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环境竞争力绿皮书
编 辑:曹长香;郑燕;李建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文前辅文

 中国皮书网

 Abstract

 法律声明

 附录

 第一部分 总报告

  全国省域环境竞争力总体评价报告

   1 全国各省、市、区环境竞争力发展评价

    1.1 全国省域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1.1 全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综合排名

     1.1.2 全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综合得分情况

     1.1.3 全国省域环境竞争力要素得分情况

    1.2 全国省域环境竞争力评价比较分析

     1.2.1 全国省域环境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分析

     1.2.2 全国环境竞争力各区段变化情况分析

   2 全国各省、市、区环境竞争力的区域分布

    2.1 全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均衡性分析

    2.2 全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区域评价分析

    2.3 全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区域内部差异分析

   3 全国省域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1 全国省域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3.2 全国省域生态环境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3.3 全国省域生态环境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3.4 全国省域生态环境竞争力动因分析

   4 全国省域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4.1 全国省域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4.2 全国省域资源环境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4.3 全国省域资源环境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4.4 全国省域资源环境竞争力动因分析

   5 全国省域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5.1 全国省域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5.2 全国省域环境管理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5.3 全国省域环境管理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5.4 全国省域环境管理竞争力动因分析

   6 全国省域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6.1 全国省域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6.2 全国省域环境影响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6.3 全国省域环境影响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6.4 全国省域环境影响竞争力动因分析

   7 全国省域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7.1 全国省域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7.2 全国省域环境协调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7.3 全国省域环境协调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7.4 全国省域环境协调竞争力动因分析

   8 全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变化的基本特征与启示

    8.1 环境竞争力是一个长期积累和综合提升的过程

    8.2 环境竞争力的整体水平有轻微下降,但区域间差异呈逐步缩小趋势

    8.3 生态环境竞争力是提升环境竞争力的基础内容

    8.4 环境管理竞争力是推动环境竞争力上升的主要动力

    8.5 提升环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8.6 提升环境竞争力的途径在于固强扶优、增升抑降

   9 提升全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

    9.1 提升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和方法

    9.2 提升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第二部分 分报告

  第1章 北京市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1 北京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1.1 北京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1.2 北京市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1.3 北京市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2 北京市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2.1 北京市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2.2 北京市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2.3 北京市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3 北京市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3.1 北京市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1.3.2 北京市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1.3.3 北京市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4 北京市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4.1 北京市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1.4.2 北京市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1.4.3 北京市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5 北京市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5.1 北京市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1.5.2 北京市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1.5.3 北京市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6 北京市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6.1 北京市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1.6.2 北京市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6.3 北京市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2章 天津市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1 天津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1.1 天津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1.2 天津市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1.3 天津市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2 天津市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2.1 天津市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2.2 天津市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2.3 天津市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3 天津市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3.1 天津市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2.3.2 天津市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2.3.3 天津市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4 天津市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4.1 天津市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2.4.2 天津市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2.4.3 天津市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5 天津市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5.1 天津市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2.5.2 天津市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2.5.3 天津市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6 天津市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6.1 天津市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2.6.2 天津市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2.6.3 天津市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3章 河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1 河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1.1 河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3.1.2 河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3.1.3 河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2 河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2.1 河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3.2.2 河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3.2.3 河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3 河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3.3.1 河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3.3.2 河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3.3.3 河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4 河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3.4.1 河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3.4.2 河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3.4.3 河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5 河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3.5.1 河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3.5.2 河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3.5.3 河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6 河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3.6.1 河北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3.6.2 河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6.3 河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4章 山西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4.1 山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4.1.1 山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4.1.2 山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4.1.3 山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4.2 山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4.2.1 山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4.2.2 山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4.2.3 山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4.3 山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4.3.1 山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4.3.2 山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4.3.3 山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4.4 山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4.4.1 山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4.4.2 山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4.4.3 山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4.5 山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4.5.1 山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4.5.2 山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4.5.3 山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4.6 山西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4.6.1 山西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4.6.2 山西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4.6.3 山西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5章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5.1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5.1.1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5.1.2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5.1.3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5.2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5.2.1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5.2.2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5.2.3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5.3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5.3.1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5.3.2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5.3.3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5.4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5.4.1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5.4.2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5.4.3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5.5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5.5.1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5.5.2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5.5.3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5.6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5.6.1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5.6.2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5.6.3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6章 辽宁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6.1 辽宁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6.1.1 辽宁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6.1.2 辽宁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6.1.3 辽宁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6.2 辽宁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6.2.1 辽宁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6.2.2 辽宁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6.2.3 辽宁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6.3 辽宁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6.3.1 辽宁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6.3.2 辽宁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6.3.3 辽宁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6.4 辽宁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6.4.1 辽宁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6.4.2 辽宁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6.4.3 辽宁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6.5 辽宁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6.5.1 辽宁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6.5.2 辽宁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6.5.3 辽宁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6.6 辽宁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6.6.1 辽宁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6.6.2 辽宁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6.6.3 辽宁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7章 吉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7.1 吉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7.1.1 吉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7.1.2 吉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7.1.3 吉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7.2 吉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7.2.1 吉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7.2.2 吉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7.2.3 吉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7.3 吉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7.3.1 吉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7.3.2 吉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7.3.3 吉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7.4 吉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7.4.1 吉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7.4.2 吉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7.4.3 吉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7.5 吉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7.5.1 吉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7.5.2 吉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7.5.3 吉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7.6 吉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7.6.1 吉林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7.6.2 吉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7.6.3 吉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8章 黑龙江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8.1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8.1.1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8.1.2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8.1.3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8.2 黑龙江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8.2.1 黑龙江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8.2.2 黑龙江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8.2.3 黑龙江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8.3 黑龙江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8.3.1 黑龙江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8.3.2 黑龙江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8.3.3 黑龙江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8.4 黑龙江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8.4.1 黑龙江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8.4.2 黑龙江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8.4.3 黑龙江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8.5 黑龙江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8.5.1 黑龙江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8.5.2 黑龙江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8.5.3 黑龙江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8.6 黑龙江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8.6.1 黑龙江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8.6.2 黑龙江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8.6.3 黑龙江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9章 上海市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9.1 上海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9.1.1 上海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9.1.2 上海市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9.1.3 上海市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9.2 上海市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9.2.1 上海市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9.2.2 上海市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9.2.3 上海市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9.3 上海市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9.3.1 上海市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9.3.2 上海市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9.3.3 上海市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9.4 上海市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9.4.1 上海市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9.4.2 上海市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9.4.3 上海市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9.5 上海市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9.5.1 上海市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9.5.2 上海市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9.5.3 上海市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9.6 上海市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9.6.1 上海市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9.6.2 上海市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9.6.3 上海市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10章 江苏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0.1 江苏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0.1.1 江苏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0.1.2 江苏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0.1.3 江苏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0.2 江苏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0.2.1 江苏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0.2.2 江苏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0.2.3 江苏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0.3 江苏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0.3.1 江苏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10.3.2 江苏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10.3.3 江苏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0.4 江苏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0.4.1 江苏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10.4.2 江苏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10.4.3 江苏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0.5 江苏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0.5.1 江苏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10.5.2 江苏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10.5.3 江苏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0.6 江苏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0.6.1 江苏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10.6.2 江苏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0.6.3 江苏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11章 浙江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1.1 浙江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1.1.1 浙江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1.1.2 浙江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1.1.3 浙江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1.2 浙江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1.2.1 浙江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1.2.2 浙江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1.2.3 浙江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1.3 浙江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1.3.1 浙江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11.3.2 浙江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11.3.3 浙江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1.4 浙江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1.4.1 浙江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11.4.2 浙江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11.4.3 浙江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1.5 浙江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1.5.1 浙江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11.5.2 浙江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11.5.3 浙江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1.6 浙江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1.6.1 浙江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11.6.2 浙江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1.6.3 浙江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12章 安徽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2.1 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2.1.1 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2.1.2 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2.1.3 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2.2 安徽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2.2.1 安徽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2.2.2 安徽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2.2.3 安徽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2.3 安徽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2.3.1 安徽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12.3.2 安徽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12.3.3 安徽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2.4 安徽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2.4.1 安徽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12.4.2 安徽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12.4.3 安徽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2.5 安徽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2.5.1 安徽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12.5.2 安徽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12.5.3 安徽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2.6 安徽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2.6.1 安徽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12.6.2 安徽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2.6.3 安徽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13章 福建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3.1 福建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3.1.1 福建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3.1.2 福建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3.1.3 福建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3.2 福建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3.2.1 福建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3.2.2 福建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3.2.3 福建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3.3 福建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3.3.1 福建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13.3.2 福建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13.3.3 福建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3.4 福建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3.4.1 福建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13.4.2 福建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13.4.3 福建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3.5 福建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3.5.1 福建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13.5.2 福建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13.5.3 福建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3.6 福建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3.6.1 福建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13.6.2 福建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3.6.3 福建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14章 江西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4.1 江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4.1.1 江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4.1.2 江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4.1.3 江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4.2 江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4.2.1 江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4.2.2 江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4.2.3 江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4.3 江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4.3.1 江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14.3.2 江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14.3.3 江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4.4 江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4.4.1 江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14.4.2 江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14.4.3 江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4.5 江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4.5.1 江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14.5.2 江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14.5.3 江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4.6 江西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4.6.1 江西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14.6.2 江西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4.6.3 江西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15章 山东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5.1 山东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5.1.1 山东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5.1.2 山东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5.1.3 山东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5.2 山东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5.2.1 山东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5.2.2 山东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5.2.3 山东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5.3 山东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5.3.1 山东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15.3.2 山东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15.3.3 山东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5.4 山东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5.4.1 山东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15.4.2 山东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15.4.3 山东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5.5 山东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5.5.1 山东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15.5.2 山东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15.5.3 山东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5.6 山东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5.6.1 山东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15.6.2 山东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5.6.3 山东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16章 河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6.1 河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6.1.1 河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6.1.2 河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6.1.3 河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6.2 河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6.2.1 河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6.2.2 河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6.2.3 河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6.3 河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6.3.1 河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16.3.2 河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16.3.3 河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6.4 河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6.4.1 河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16.4.2 河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16.4.3 河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6.5 河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6.5.1 河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16.5.2 河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16.5.3 河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6.6 河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6.6.1 河南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16.6.2 河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6.6.3 河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17章 湖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7.1 湖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7.1.1 湖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7.1.2 湖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7.1.3 湖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7.2 湖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7.2.1 湖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7.2.2 湖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7.2.3 湖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7.3 湖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7.3.1 湖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17.3.2 湖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17.3.3 湖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7.4 湖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7.4.1 湖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17.4.2 湖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17.4.3 湖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7.5 湖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7.5.1 湖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17.5.2 湖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17.5.3 湖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7.6 湖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7.6.1 湖北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17.6.2 湖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7.6.3 湖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18章 湖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8.1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8.1.1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8.1.2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8.1.3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8.2 湖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8.2.1 湖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8.2.2 湖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8.2.3 湖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8.3 湖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8.3.1 湖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18.3.2 湖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18.3.3 湖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8.4 湖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8.4.1 湖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18.4.2 湖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18.4.3 湖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8.5 湖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8.5.1 湖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18.5.2 湖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18.5.3 湖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8.6 湖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8.6.1 湖南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18.6.2 湖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8.6.3 湖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19章 广东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9.1 广东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9.1.1 广东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9.1.2 广东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9.1.3 广东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9.2 广东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9.2.1 广东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19.2.2 广东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19.2.3 广东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9.3 广东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9.3.1 广东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19.3.2 广东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19.3.3 广东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9.4 广东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9.4.1 广东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19.4.2 广东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19.4.3 广东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9.5 广东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9.5.1 广东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19.5.2 广东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19.5.3 广东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19.6 广东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9.6.1 广东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19.6.2 广东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9.6.3 广东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20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0.1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0.1.1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0.1.2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0.1.3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0.2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0.2.3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0.3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20.3.2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20.3.3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0.4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0.4.1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20.4.2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20.4.3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0.5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0.5.1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20.5.2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20.5.3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0.6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0.6.1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20.6.2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20.6.3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21章 海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1.1 海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1.1.1 海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1.1.2 海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1.1.3 海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1.2 海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1.2.1 海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1.2.2 海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1.2.3 海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1.3 海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1.3.1 海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21.3.2 海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21.3.3 海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1.4 海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1.4.1 海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21.4.2 海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21.4.3 海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1.5 海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1.5.1 海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21.5.2 海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21.5.3 海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1.6 海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1.6.1 海南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21.6.2 海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21.6.3 海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22章 重庆市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2.1 重庆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2.1.1 重庆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2.1.2 重庆市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2.1.3 重庆市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2.2 重庆市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2.2.1 重庆市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2.2.2 重庆市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2.2.3 重庆市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2.3 重庆市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2.3.1 重庆市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22.3.2 重庆市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22.3.3 重庆市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2.4 重庆市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2.4.1 重庆市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22.4.2 重庆市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22.4.3 重庆市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2.5 重庆市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2.5.1 重庆市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22.5.2 重庆市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22.5.3 重庆市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2.6 重庆市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2.6.1 重庆市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22.6.2 重庆市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22.6.3 重庆市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23章 四川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3.1 四川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3.1.1 四川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3.1.2 四川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3.1.3 四川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3.2 四川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3.2.1 四川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3.2.2 四川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3.2.3 四川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3.3 四川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3.3.1 四川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23.3.2 四川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23.3.3 四川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3.4 四川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3.4.1 四川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23.4.2 四川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23.4.3 四川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3.5 四川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3.5.1 四川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23.5.2 四川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23.5.3 四川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3.6 四川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3.6.1 四川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23.6.2 四川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23.6.3 四川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24章 贵州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4.1 贵州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4.1.1 贵州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4.1.2 贵州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4.1.3 贵州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4.2 贵州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4.2.1 贵州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4.2.2 贵州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4.2.3 贵州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4.3 贵州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4.3.1 贵州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24.3.2 贵州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24.3.3 贵州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4.4 贵州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4.4.1 贵州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24.4.2 贵州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24.4.3 贵州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4.5 贵州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4.5.1 贵州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24.5.2 贵州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24.5.3 贵州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4.6 贵州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4.6.1 贵州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24.6.2 贵州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24.6.3 贵州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25章 云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5.1 云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5.1.1 云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5.1.2 云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5.1.3 云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5.2 云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5.2.1 云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5.2.2 云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5.2.3 云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5.3 云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5.3.1 云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25.3.2 云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25.3.3 云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5.4 云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5.4.1 云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25.4.2 云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25.4.3 云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5.5 云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5.5.1 云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25.5.2 云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25.5.3 云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5.6 云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5.6.1 云南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25.6.2 云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25.6.3 云南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26章 西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6.1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6.1.1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6.1.2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6.1.3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6.2 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6.2.1 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6.2.2 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6.2.3 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6.3 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6.3.1 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26.3.2 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26.3.3 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6.4 西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6.4.1 西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26.4.2 西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26.4.3 西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6.5 西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6.5.1 西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26.5.2 西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26.5.3 西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6.6 西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6.6.1 西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26.6.2 西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26.6.3 西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27章 陕西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7.1 陕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7.1.1 陕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7.1.2 陕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7.1.3 陕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7.2 陕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7.2.1 陕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7.2.2 陕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7.2.3 陕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7.3 陕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7.3.1 陕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27.3.2 陕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27.3.3 陕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7.4 陕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7.4.1 陕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27.4.2 陕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27.4.3 陕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7.5 陕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7.5.1 陕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27.5.2 陕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27.5.3 陕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7.6 陕西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7.6.1 陕西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27.6.2 陕西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27.6.3 陕西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28章 甘肃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8.1 甘肃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8.1.1 甘肃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8.1.2 甘肃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8.1.3 甘肃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8.2 甘肃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8.2.1 甘肃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8.2.2 甘肃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8.2.3 甘肃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8.3 甘肃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8.3.1 甘肃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28.3.2 甘肃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28.3.3 甘肃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8.4 甘肃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8.4.1 甘肃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28.4.2 甘肃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28.4.3 甘肃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8.5 甘肃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8.5.1 甘肃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28.5.2 甘肃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28.5.3 甘肃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8.6 甘肃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8.6.1 甘肃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28.6.2 甘肃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28.6.3 甘肃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29章 青海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9.1 青海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9.1.1 青海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9.1.2 青海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9.1.3 青海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9.2 青海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9.2.1 青海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29.2.2 青海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29.2.3 青海省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9.3 青海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9.3.1 青海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29.3.2 青海省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29.3.3 青海省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9.4 青海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9.4.1 青海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29.4.2 青海省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29.4.3 青海省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9.5 青海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9.5.1 青海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29.5.2 青海省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29.5.3 青海省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29.6 青海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9.6.1 青海省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29.6.2 青海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29.6.3 青海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30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0.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0.1.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30.1.2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30.1.3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0.2 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0.2.1 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30.2.2 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30.2.3 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0.3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30.3.1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30.3.2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30.3.3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0.4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30.4.1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30.4.2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30.4.3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0.5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30.5.1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30.5.2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30.5.3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0.6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30.6.1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30.6.2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0.6.3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31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1.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31.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31.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1.2.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31.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31.2.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31.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结果

    31.3.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31.3.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31.4.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结果

    31.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比较分析

    31.4.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31.5.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31.5.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比较分析

    31.5.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

   3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31.6.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概要分析

    31.6.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1.6.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第三部分 理论与方法

  第1章 环境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1 环境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意义

    1.1.1 拓展了竞争力研究的新领域,开辟了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新视野

    1.1.2 丰富环境问题研究的新内容,开创环境问题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1.3 突破学科研究界限,推动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交叉、融合

    1.1.4 诠释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深刻要义,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2 环境竞争力研究的现实意义

    1.2.1 环境竞争力研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1.2.2 环境竞争力研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诉求

    1.2.3 环境竞争力研究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1.2.4 环境竞争力研究是缓解国际环境压力,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现实选择

    1.2.5 环境竞争力研究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的现实依据

    1.2.6 小结

  第2章 环境竞争力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1 国外环境竞争力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1.1 国外环境问题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1.1.1 萌芽阶段(重商主义时期)

     2.1.1.2 形成阶段(古典经济学时期)

     2.1.1.3 发展阶段(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学时期)

     2.1.1.4 不断走向成熟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

    2.1.2 国外环境评价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1.2.1 环境评价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1.2.2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1.2.3 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评价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1.2.4 环境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1.3 国外环境竞争力研究的现状

     2.1.3.1 与环境有关的竞争力研究

     2.1.3.2 把环境作为国家或城市等竞争力研究的子要素

     2.1.3.3 大环境范围的竞争力研究

   2.2 国内环境竞争力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2.1 国内环境问题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2.2.1.1 国内环境问题研究的思想渊源

     2.2.1.2 国内环境问题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2.2 国内环境评价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2.2.1 环境评价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2.2.2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2.2.3 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评价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2.2.4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2.2.5 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竞争力研究

    2.2.3 国内环境竞争力研究的现状

     2.2.3.1 把环境竞争力作为综合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2.2.3.2 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环境竞争力研究

     2.2.3.3 生态环境竞争力研究

     2.2.3.4 区域环境竞争力研究

   2.3 环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发展

    2.3.1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发展

     2.3.1.1 国外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发展

     2.3.1.2 国内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发展

    2.3.2 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发展

     2.3.2.1 从环境评价到战略环境评价

     2.3.2.2 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发展

     2.3.2.3 资源环境价值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发展

    2.3.3 环境协调性评价的研究与发展

  第3章 环境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3.1 环境竞争力的理论依据

    3.1.1 环境竞争力是环境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环境竞争力以环境经济理论为指导

     3.1.2.1 环境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3.1.2.2 环境经济理论完全适用于环境竞争力研究

     3.1.2.3 环境竞争力是竞争力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3.1.3 环境竞争力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用力

   3.2 环境竞争力的现实依据

    3.2.1 大力提升环境竞争力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3.2.2 大力提升环境竞争力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

    3.2.3 大力提升环境竞争力是增强国家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3.2.4 大力提升环境竞争力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3.2.5 大力提升环境竞争力是进一步克服环境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的局限性的重要诉求

  第4章 环境竞争力研究的主要内容

   4.1 环境的一般内容

    4.1.1 环境的起源与内涵

     4.1.1.1 环境的起源

     4.1.1.2 环境的内涵

    4.1.2 环境的分类

    4.1.3 环境的内容

     4.1.3.1 生态与环境

     4.1.3.2 资源与环境

     4.1.3.3 能源与环境

   4.2 环境与竞争力的关联性分析

    4.2.1 等同说:环境就是竞争力

    4.2.2 要素说:环境是竞争力的组成要素

    4.2.3 影响说:环境保护影响竞争力

    4.2.4 小结:环境竞争力是完整统一的概念

   4.3 环境竞争力的内涵

    4.3.1 与环境竞争力相关的概念

     4.3.1.1 绿色竞争力

     4.3.1.2 生态竞争力

     4.3.1.3 能源竞争力

     4.3.1.4 低碳竞争力

    4.3.2 环境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4.3.2.1 环境竞争力的提出与发展

     4.3.2.2 环境竞争力的概念

     4.3.2.3 环境竞争力的内涵

   4.4 环境竞争力的构成

    4.4.1 环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

     4.4.1.1 生态环境竞争力

     4.4.1.2 资源环境竞争力

     4.4.1.3 环境管理竞争力

     4.4.1.4 环境影响竞争力

     4.4.1.5 环境协调竞争力

    4.4.2 环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

  第5章 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的设定与评价方法

   5.1 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的特点和建立原则

    5.1.1 环境竞争力的内部构成和特点

    5.1.2 构建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的原则

     5.1.2.1 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5.1.2.2 完备性和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5.1.2.3 普遍性和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

     5.1.2.4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5.1.2.5 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5.1.2.6 前瞻性和导向性原则

    5.1.3 统筹协调各项主要原则之间的关系

   5.2 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构建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5.2.2 系统层和模块层指标的选定

    5.2.3 要素层指标的选定

    5.2.4 基础层指标的选定

    5.2.5 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概述和说明

   5.3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环境竞争力模型构建

    5.3.1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5.3.2 指标的权重确定

    5.3.3 环境竞争力模型的建立

    5.3.4 环境竞争力动态模型的建立

     5.3.4.1 环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

     5.3.4.2 环境竞争力的变化类型及界定

     5.3.4.3 环境竞争力动态模型

   5.4 环境竞争力的判定方法

    5.4.1 环境竞争力评价时段和区域范围的界定

    5.4.2 指标的排位区段和优劣势的判定

    5.4.3 指标动态变化趋势的判定

  第6章 环境竞争力发展评价的技术路线

   6.1 总体研究思路和内容

    6.1.1 研究的指导思想

    6.1.2 研究的框架思路

   6.2 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和数据

    6.2.1 指标的选择及其权重的确定

    6.2.2 数据的采集、统计与测算

    6.2.3 数据极值分析

   6.3 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相关性分析

   6.4 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

    6.4.1 主成分原理与方法

    6.4.2 计算过程

   6.5 环境竞争力评价动因分析

   6.6 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的评估

 皮书数据库

 中文摘要

 环境竞争力绿皮书编委会

 后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前言

 管理世界杂志社特邀顾问、学术指导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说明了环境保护具有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催化下,环境和能源问题正在上升为又一次经济革命。当前,中国要紧紧抓住新经济革命的机遇,实现从工业经济到生态经济的转变。这就要求必须以生态经济为导向,提升中国各省域环境竞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中国经济的新竞争优势。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报告,旨在从总体上评价分析中国环境竞争力的发展状况,揭示各区域环境竞争力的优劣势和变化特征,提出增强环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为我国环境发展战略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依据。第二部分为分报告,通过对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环境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各省域环境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为各省域提升环境竞争力提供可靠依据。第三部分为理论与方法,全面阐述环境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并根据环境竞争力的特点构建了环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形成比较完整的环境竞争力分析框架。本书最后的附录部分是2005~2008年全国31个省、市、区环境竞争力评价分值及得分变化表,以备读者查询。

Anastasios Xepapadeasa and Aart de Zeeuw.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Competitiveness:The Porter Hypothesi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Capit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9.

Birgit Friedl,Michael Getzner. Environment and Growth in a Small Ppen Economy:An EKC Case-Study for Austrian CO2 Emissions. Discussion paper of the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Klagenfurt,Austria,2002.

Emerson J.,D. C. Esty,M.A. Levy,C.H. Kim,V. Mara,A. de Sherbinin and T. Srebotnjak.2010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New Haven:Yal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January 2010. http://epi.yale.edu.

Folke C.,Jansson A.,Larsson J.,et al. Eco-system Appropriation by Cities. Ambio,1997.

Hannes Egli,Are Cross-Country Studies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Misleading?New Evidence from Time Series Date for Germany. Discussion of Ernst-Moritz-Arndt University of Greifswald,2001,10.

Hardp,Bargs,HodgeT,et al. 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view of Current Practices. Oecasional Paper,number17,1997,11(HSD).

Hilton FGH,Levinson A. Factor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vidence from Automotive Emiss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8.

Horst Siebert. Economics of the Environment:Theory and Policy (Seventh Edition).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New York,2008.

Hunter Colin.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the Touristic Ecological Footprint. Environment,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2002 (1).

Jaekyu Lim.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Some Empirical Evidences from South Korea.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1997.

Joseph Alcamo. The GLASS Model:A Strategy for Quantify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Security. Environmental Science& Policy,2002(4).

Lester R Brown. Redefining National Security. World Watch Paper No.14,1977.

Litfin Kt. Constructing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Ecological Interdependence.Glob Gov,1999,5(3).

Marco Trevisan. Nonpoint-Source Agricultural Hazard Index:A Case Study of the Province of Cremona.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0,26(5).

Marcus Wagnera and Stefan Schaltegger. The Effect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Choi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n Competitivenes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of EU Manufacturing.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4(5).

M. atthew A.,Luck GD Jenerette,J. Wu,NB Grimm. The Urban Funnel Model and the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systems,2001,4(8).

ME Porter,C. Van der Linde.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

Myung Jin.Jun A. Metropolitan Input-Output Model:Multisectoral and Multispatial Relations of Production,Income Formation and Consumption.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4,338(1).

Panayotou,T.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Working Paper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2000.

Porter,M.E. Green and Competitive:Ending the Stalemate.In:On Competition,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Selden T.,Song 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Is There a Kuznets Curve for Air Pollution Emiss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4.

UN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United Kingdom. London:HMSO,1994.

E.库拉:《环境经济学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H.G.弗雷德克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M.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

M.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

阿特金森等:《公共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

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拜琦瑞、杨开忠:《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演进关系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3期。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卞显红、张光生:《旅游目的地环境竞争力及其提升研究》,《生态经济》2006年第11期。

蔡艳荣:《环境影响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曹凤中:《美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环境科学动态》1996年第2期。

陈德敏:《区域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陈劭锋:《面向节约型社会的资源环境绩效国际对比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2006年第3期。

陈劭锋:《2000~2005年中国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研究》,《管理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陈文田:《海湾型城市生态城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海峡科学》2009年第2期。

陈英旭:《环境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陈忠红、孙锲:《我国的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程声通:《环境系统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邓宏兵、李俊杰、李家成:《中国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动态分析与评估》,《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6期。

丁越兰、马凯、张伟琴:《西部城市环境竞争力实证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段澈:《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3期。

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付晓东、胡铁成:《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商务印书馆,2004。

傅京燕:《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甘肃省统计局:《甘肃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高敏雪:《国家财富的测度及其认识》,《统计研究》1999年第12期。

龚曙明、朱海玲:《“两型社会”综合监测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3期。

顾永东、杨琦、印丹榕:《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环境保护》2008年第22期。

关琰珠、郑建华、庄世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发展》2007年第2期。

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郭秀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的理论思考》,《财会研究》2008年第1期。

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海热提、王文兴:《生态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年第2期。

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经济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洪银兴、高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胡鞍钢:《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四起三落》,《战略与管理》1993年创刊号。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黄光宇:《城市生态环境与生态城市建设》,《城市》1998年第3期。

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贾华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知识出版社,1996。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蒋小平:《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康晓光、马庆斌:《基于环境属性划分产业类型的全球城市体系环境演变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4期。

匡耀求、孙大中:《基于资源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探讨: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初步评价》,《热带地理》1998年第3期。

李长波、王云、殷学永:《城市化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年第1期。

李桂香、赵明华:《资源节约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李国强、马克明、傅伯杰:《区域植被恢复对生态安全的影响预测——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为例》,《生态学报》2006年第12期。

李晖:《节约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求索》2006年第12期。

李建平等:《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李建平等:《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李建平等:《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6~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建平等:《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李京文、龚飞鸿:《能源、环境与中国经济增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年第1期。

李闽榕等:《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李闽榕、李建平、黄茂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李铁英:《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和谐社会理论探讨》,《林业资源管理》2008年第1期。

李宗尧、杨桂山:《安徽沿江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资源科学》2006年第6期。

李宗尧、杨桂山:《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环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期。

“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

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刘瑾、邬建国:《生物燃料的发展前景》,《生态学报》2008年第4期。

刘慷豪、柳治国:《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2006年第9期。

刘培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出版社,2001。

刘瑞花、马玉林:《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刘思华、杨文进:《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刘勇:《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鲁金萍、郑立:《中国部分省区生态环境竞争力探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第6期。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财经研究》2000年第10期。

陆琦、马克明、倪红伟:《湿地农田渠系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综述》,《生态学报》2007年第5期。

罗乐、张应良:《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基于七省(市)的实证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罗贞礼:《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系统聚类分析》,《湖南地质》2002年第4期。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宁夏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潘玉君:《可持续发展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彭昱、常永官:《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代价及思考》,《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第2期。

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中国人口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新华出版社,2002。

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曲如晓:《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9期。

曲如晓、王月水:《环保: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商业研究》2002年第10期。

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尚金诚、包存宽:《战略环境评价导论》,科学出版社,2003。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宋红梅、薛龙义、王艳芳、于亚军:《基于PSR模型的临汾市生态经济区划研究》,《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

宋涛、郑挺国、佟连军:《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地理科学》2007年第2期。

苏伟:《广西近海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协调性分析》,《海洋环境科学》2007年第6期。

孙海涛:《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年第3期。

孙翔、朱晓东、李杨帆:《港湾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以厦门市为例》,《生态学报》2008年第8期。

孙永龙、张华明:《西部十二省市区旅游业发展环境竞争力比较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第3期。

唐承佳:《枣庄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第6期。

唐剑武、叶文虎:《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及其定量化初步研究》,《中国环境科学》1998年第3期。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王爱民、魏红侠、王玉忠:《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国环境管理(吉林)》2003年第5期。

王古欣:《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王海建:《耗竭性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本积累内生经济增长》,《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第3期。

王海燕:《论世界银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指标体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第1期。

王韩民:《生态安全系统评价与预警研究》,《环境保护》2003年第11期。

王建明、马佳轶:《企业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完善设计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9期。

王文杰、潘英姿、李雪:《区域生态质量评价指标选择基础框架及其实现》,《中国环境监测》2001年第5期。

王志华、温宗国、闫芳、陈吉宁:《北京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的验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

温宗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进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第6期。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夏光、赵毅红:《中国环境污染损失的经济计量与研究》,《管理世界》1995年第6期。

萧代基、郑惠燕等:《环境保护之成本效益分析》,俊杰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台湾),2002。

肖红、郭丽娟:《中国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12期。

肖瑶、贺昌政、何跃:《基于DEA方法的四川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2期。

谢花林、张新时:《城郊区生态安全水平的量度及其对策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3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邢秀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计量与实证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熊永柱、夏斌、张美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评价模型:综合协调度——以广东省沿海城市为例》,《热带地理》2007年第6期。

许俊杰、宋仁霞:《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评价》,《统计研究》2008年第3期。

许庆明:《经济增长和环境变动的数量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颜利、王金坑、黄浩:《基于PSR框架模型的东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资源科学》2008年第1期。

颜颖、欧阳高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分层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广东林业科技》2007年第6期。

杨发明、许庆瑞:《环境技术与企业竞争优势》,《科学管理研究》1996年第12期。

杨建波、王国强、王莉、孙少仓:《河南省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科学出版社,2003。

杨彤、王能民、朱幼林:《城市环境保护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制与实证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第6期。

姚成胜、朱鹤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福建省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07年第3期。

叶亚平、刘鲁君:《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第3期。

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曾凡银、冯宗宪:《基于环境的我国国际竞争力》,《经济学家》2001年第5期。

曾凡银,冯宗宪:《贸易、环境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研究》,《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曾翔曼、赵曼、聂佩进、邹宇:《“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和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的实证研究(一)》,《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5期。

张从主编《环境评价教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张根明、李海华:《基于TOPSIS模型的湖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价值工程》2008年第4期。

张红凤、陈淑霞:《环境与经济双赢的规制内在机理和对策》,《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

张军、刘淑萍、梁发超:《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时间序列动态分析:以福州市为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张小蒂、钱雪亚:《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张毅、李俊杰、李家成:《中国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动态分析与评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第3期。

张真真、李善同、葛新权:《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发展研究》2009年第9期。

张忠俊、余敬、向继业、苏顺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方法局限性分析》,《中国矿业》2009年第9期。

赵芳:《吉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变迁——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8期。

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赵细康:《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4期。

赵细康:《环境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赵先贵、马彩虹、高利峰、韦良焕:《基于生态压力指数的不同尺度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第6期。

赵跃龙、张玲娟:《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第1期。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郑立:《中国各省区生态环境竞争力分析》,《环境保护》2007年第(Z1)期。

郑丽、袁雯:《上海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时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中国发展》2006年第1期。

郑明珠:《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论》,《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中国环境年鉴编委会:《中国环境年鉴》(2006~2009),中国环境年鉴社,2006~2009。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系统学开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方向》,《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年第1期。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7)》,科学出版社,2007。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9)》,科学出版社,2009。

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左伟、周慧珍:《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概念框架研究》,《土壤》 2003第1期。

简 介:全球变暖、物种灭绝、海洋酸化,土壤退化、森林毁坏、水体污染,垃圾围城、雾霾绕城、噪声扰城……另一个世界可能吗?生态社会主义者直言: “要么生态社会主义,要么野蛮状态。”本书全面评述了当代生态社会主义的四大论题: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生态辩护、对“第一时代”的社会主义的生态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对未来社会图景的设想...

作者: 蔡华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简 介:本书以G20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2017~2018年G20各成员国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变化特征、内在动因及战略趋势,力图为推动G20各成员国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书中首先从总体上评价分析2017~2018年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发展状况;接着对2017~2018年G20中19个成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6月

简 介:本书对2014~2015年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开辟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经济新动能培育”专题,分别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重塑、中国区域生态环境优化、中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新格局构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简 介:本书对2015~2016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并开辟“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战略方向”这个话题,分别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与新动能、中国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中国企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战略方向、中国绿色发展的重点领...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简 介:本书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符合G20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2015~2016年G20中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根据2018年阿根廷G20峰会的三大主题,策划了“G20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及其对未来就业的影响”“绿色基础设施建设:G20经济合作的新领域”“G20加强绿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简 介:本书对2010~2011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对“十六大”以来中国各省、市、区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财政金融、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深入研究省域经济发展与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联,为提升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3月

简 介:本书对2012~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对“新常态”下中国省域经济在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五个方面的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深入研究了省域经济发展与省域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系,为提升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2月

简 介:本书对2013~2014年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开辟了“‘十三五’时期趋势分析与政策展望”这个话题,分别从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深度剖析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发展趋势和战略举措,深入追踪研究了省域经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3月

简 介:本书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的全球环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全球133个国家的环境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通过对全球各国环境竞争力的具体分析,深刻揭示全球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环境竞争力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国的环境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全球环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着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简 介:本书对“十二五”中期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的环境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深入研究了“十二五”中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省建设、低碳经济发展、大气污染防治、美丽乡村等方面的建设进展情况。通过对不同省市区的比较分析,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级区域环境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简 介:本书对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包括港澳台)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了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了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了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着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简 介:本书对21世纪前10年世界上100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通过对不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世界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着力为世界各国提升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简 介:本书对2013~2014年G20中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就G20各国科技创新中的热点问题展开专题分析。通过对不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简 介: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公共环境问题,低碳经济也成为各国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国际低碳经济竞争已经成为涵盖政策、技术、资本和产业的全方位竞争,并且上升为国家战略利益的竞争,是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竞争的重要内容。本书重点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以及碳减排的国际责任,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研究如何提高国内...

作者: 李军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简 介:本书对“十一五”期间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和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中国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全国、省域、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演...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2月

简 介:本书对2014~2015年G20中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就当前G20各成员聚焦关注的科技创新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深入分析。通过对不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G20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变化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展现G20各成员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G20国家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简 介:本书选取世界上有代表性的100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2011~2015年世界各国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变化特征、内在动因及发展趋势,并就如何推动世界各国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提出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对策;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全面创新与全球创新浪潮、创新驱动与全球结构性改革、全球绿色科技创新发展状况等创新前沿问题,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简 介:本书对2016~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并开辟了“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突围之路”这个话题,分别对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问题、中国对外开放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深入追踪研究了省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简 介:本书对2011~2012年G20集团中的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就G20中各国科技创新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展开专题研究。通过对不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简 介:本书对2014年全球133个国家的环境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书中通过对全球各国环境竞争力的深入分析,揭示全球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环境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国的环境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全球环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着力为全球各国提升环境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简 介:本书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符合G20集团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G20集团中的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通过对不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国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简 介:本书对“十二五”中期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并对“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在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财政金融、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开放型经济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进而深刻揭示中国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3月

简 介:本书对2018~2019年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开辟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中国经济发展”这个话题,深入追踪研究了省域经济发展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关系。本书通过对不同省级区域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中国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区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5月

简 介:本书充分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分析方法,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符合G20集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G20集团的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从而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2月

简 介:本书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一体,充分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对202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