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

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7)图书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2017)

SSAPID:101-3531-6823-60
ISBN:978-7-5201-0299-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千份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专题研究为依据,运用社会学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从专家和学者的独特视角,对2016年黑龙江省关系民生的问题,如居民生活、就业、医疗、人口、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等,继续进行广泛的调研与分析,并对2016年黑龙江省诸多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如社会发展环境、社会心态、生育政策、老工业基地振兴、城市妇女社区参与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对脱贫攻坚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黑龙江蓝皮书
编 辑:丁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皮书数据库

 序

 子库介绍

 《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7)》编委会

 摘要

 主要编撰者简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Ⅰ 总报告

  B.1 2016~2017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6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一)居民收支水平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二)制度化推进“一号工程”,精准施策力破脱贫短板

    (三)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创新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

    (四)“三医联动”告别碎片化改革,整体性新医改全面启动

    (五)率先全国出台“三社联动”意见,扎实推进社区治理创新

    (六)人口外流规模呈减缓趋势,农民工是外流务工经商的主体

    (七)党风廉政建设收效显著,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八)五大指标聚焦民意舆情,公众对社会形势评价总体向好

   二 2016年黑龙江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居民增收动力不足,增长速度持续放缓令人担忧

    (二)职工转岗分流压力巨大,有效化解社会风险面临挑战

    (三)“三医联动”缺乏系统性,相关政策配套衔接迫在眉睫

    (四)人口外流带来结构风险,振兴发展四大掣肘亟待破除

    (五)舆情聚焦四类民生热点,交通拥堵首次引发公众关注

   三 2017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的展望与对策建议

    (一)职工转岗分流应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有效预防化解社会风险

    (二)脱贫攻坚方略应突出“精准扶贫要诀”,构建分类施策线路图

    (三)医疗体制改革应统筹“三医联动并举”,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四)面对人口外流应聚焦“三大策略导向”,制定分类留人的人才策略

 Ⅱ 社会调查篇

  B.2 2016~2017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民意调查报告

   一 公众对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价

    (一)对社会和谐状况较为满意,对未来生活水平改善充满期待

    (二)生活水平上公众评价“居住条件”改善最多,“教育环境”改善最少

    (三)生活质量上公众对“社会关系”满意度高,对“社区服务”满意度最低

    (四)生活状况总体上“收入”满意度虽低,但“生活幸福感”较高

   二 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总体评价

    (一)对涉农工作满意度整体走高,对国企改革工作满意度偏低

    (二)“生态环境软实力”最受公众认可

   三 公众对民生问题的评价

    (一)“看病难、物价上涨、收入差距大”成为当前最主要的社会问题

    (二)解决就业难题的三大措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服务业发展”“以产业项目建设和创业带动就业”

    (三)损害群众利益三大最突出现象:“食品药品缺乏监管”“政府办事人员工作态度差”“医务人员收红包”

    (四)“房屋拆迁”“野蛮执法”“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成为群体性事件的三大诱因

   四 公众对黑龙江省发展环境的评价

    (一)公众对“政策环境”最满意,对“人文环境”最不满意

    (二)对基层政府部门服务意识评价最低

   五 对黑龙江省未来社会发展形势的预期

    (一)“收入差距、看病难、物价上涨”将成为2017年三大民生热点

    (二)对黑龙江省社会发展未来充满期待

  B.3 2016~2017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专家调查报告

   一 对2016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的总体评价

    (一)对社会形势总体评价连续三年提升,对社会和谐信心与日俱增

    (二)对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改善评价相对保守

    (三)“看病难、交通拥堵、就业难”成为三大关注问题

   二 对2016年黑龙江省政府各项工作进展的评价

    (一)“生态环境软实力”成专家最认可竞争力

    (二)推进“旅游业发展、对俄合作开放、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专家最满意的三项政府工作

   三 专家对民生问题的思考

    (一)解决就业问题三大措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就业能力强产业”“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障机制”

    (二)损害群众利益三大最突出现象:“食品药品缺乏监管”“强制征地拆迁”“政府办事人员工作态度差”

    (三)最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三大问题:“房屋拆迁”“野蛮执法”“医患纠纷”

   四 专家对黑龙江省发展环境的评价与思考

    (一)专家对“人文环境”与“政策环境”最满意,对“法治环境”与“市场环境”最不满意

    (二)对基层政府部门服务意识评价最低

    (三)“人才政策”成为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政策支持

    (四)优化发展环境要从“加强服务意识”入手

   五 专家对黑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

    (一)社会总体宽容度有待提升,“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最易带来歧视

    (二)社会总体公平感有待提升,“高考制度、财政和税收政策、政治权利”公平感最强

   六 对黑龙江省未来社会发展形势的思考

    (一)“收入差距、物价上涨、房价居高不下”将成2017年三大民生热点

    (二)对未来黑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信心有所提升

  B.4 2016~2017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党政干部调查报告

   一 对2016年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形势总体评价

    (一)对2016年社会形势总体评价较高,对社会和谐状况比较满意

    (二)对2016年经济形势总体评价相对较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信心

    (三)大多数党政干部认为黑龙江省社会总体状况比较公平

    (四)对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总体评价不乐观,对未来预期向好

    (五)“看病难、看病贵”连续四年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对社会治安状况基本满意

   二 对2016年黑龙江省政府各项工作满意度评价

    (一)对2016年政府各项工作评价基本满意

    (二)“稳定扩大就业”评价较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三)“生态环境软实力”依然是黑龙江省的核心竞争力

   三 对黑龙江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对策思考

    (一)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现象,加强政府对食品药品制假、售假监管

    (二)聚焦黑龙江省主要民生问题,应从“公共服务不完善”“看病难、看病贵”“高质量就业难”等问题入手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四)切实保障最大的民生,着力解决黑龙江省就业问题

   四 黑龙江省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不公平感主要来源于“行业间的待遇”“城乡之间的权利、待遇”和“财富及收入分配”不公

    (二)聚焦和有效防范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五 对黑龙江省发展环境的评价

    (一)对政策环境评价较高,对市场环境评价较低

    (二)对近两年黑龙江省发展环境持肯定态度

    (三)优化黑龙江省发展环境应当首先淡化官本位思想,加强服务意识

   六 对黑龙江省未来社会经济形势的总体预测

    (一)超过半数的党政干部对未来黑龙江省社会形势发展表示乐观

    (二)党政干部认为2017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形势会越来越好

    (三)绝大多数党政干部对未来黑龙江省构建和谐社会信心坚定

    (四)大多数党政干部对黑龙江省改善发展环境有信心

  B.5 2016~2017年黑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状况调查报告

   一 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二 公众和专家对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评价

    (一)公众和专家认为中央和省级的反腐败工作效果好于地/市级和县级

    (二)超六成公众认为2016年党政干部中的不良现象有所改善

    (三)党政干部对自身廉洁的认同度高于公众和专家

    (四)超六成公众认为黑龙江省党风廉政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五)超半数公众对全省未来反腐败取得明显成效比较有信心

   三 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基层政府的党风廉政建设

    (二)完善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机制

    (三)强化纪检监察队伍的职业素养

    (四)营造党风廉政思想舆论氛围

  B.6 2016年公众对黑龙江省发展环境评价报告

   一 公众对各级政府部门服务意识评价

    (一)公众对各级政府部门服务意识评价呈现差序性

    (二)中高收入群体对基层政府部门服务意识评价较低

    (三)政府部门服务意识综合评价指数较低

   二 公众对五类发展环境满意度

    (一)公众对政策环境评价较高,而对市场环境满意度最低

    (二)中高收入群体对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满意度较低

    (三)中间群体对社会发展环境满意度较低

   三 公众对政府工作绩效评价

    (一)公众总体上对政府工作绩效评价较高

    (二)中间阶层对以社会保障为主的社会建设工作评价较低

   四 进一步的分析:多元回归模型

    (一)变量操作化

    (二)模型分析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B.7 2016年黑龙江省社会心态现状调查报告

   一 黑龙江省居民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低收入群体所在阶层较为集中,收入满意度较低

    (二)各阶层中专业技术人员幸福感最强、城乡失业无业人员幸福感最弱

   二 黑龙江省居民社会公平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制度公平感最强、司法政治公平感其次、社会资源分配公平感最低

    (二)各阶层中管理层社会公平感较强,退休人员、失业无业人员社会公平感较弱

    (三)较高收入人群具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公平感

    (四)2013~2016年社会公平感变化不明显

   三 黑龙江省社会安全感状况分析

    (一)2016年社会安全感状况较为稳定

    (二)性别与社会安全感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三)年龄在36~59岁的人群社会安全感最高

    (四)食品安全、个人信息与隐私安全等民生问题是社会安全感的聚焦点

   四 稳定社会心态的现实路径

    (一)加强社会心理建设,重视良好社会心态建构

    (二)关照底层弱势群体,提升社会服务质量

  B.8 2016年黑龙江省生育政策调整与妇女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一 研究背景

    (一)生育政策调整背景

     1.生育政策的转变

     2.新时期黑龙江省人口的基本特征

    (二)调查实施背景

     1.调查研究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2.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3.抽样方案及实施结果

   二 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再生育意愿低,少生优生成为主流观念,本人是否为独生子女其再生育意愿存在差异

    (二)女性被视为生育、养育及家庭照料的主要承担者而受到劳动力市场的排斥现象仍十分普遍

    (三)产假待遇参差不齐,非公共部门生育保护状况不容乐观

    (四)不同就业类型受访者再生育意愿存在差异,中等收入职业女性生育意愿最低

   三 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昂的养育成本、教育成本与女性就业门槛抬高,职业生涯中断风险上升,是生育意愿低迷的主要原因

    (二)友好型家庭公共政策的缺失以及“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性别分工的因袭使得育龄职业女性对待生育行为十分审慎

    (三)社会公共服务不足,公共儿童照料服务有待强化

   四 对策和建议

    (一)提升社会性别敏感,为男女职工平衡工作与家庭提供家庭友好型及性别友好型政策

     1.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加大执法检查和宣传力度,切实保障女性生育权益和就业权利

     2.强化男性家庭照料责任,通过地方立法或相关规定修订,建立完善“亲职假”

    (二)企业切实承担起保护女性劳动权益的社会责任,建立性别友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强化政府财政对于公共服务的主体责任和支持力度,培育拓展多元支持的社区服务功能,为生育妇女重返就业岗位创造条件

 Ⅲ 社会发展篇

  B.9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

   一 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一)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实现双增,农村居民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二)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小幅增长,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微增0.8%

    (三)城乡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速加快,农民转移净收入增势尤为强劲

    (四)城乡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增减互现,影响因素各异

   二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一)食品消费实现双增,增速、消费城乡之间差异较大

    (二)城乡居民交通通信消费同步增长,增速居各类消费之首

    (三)城乡居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居住消费性支出增势稳健

    (四)城乡居民教育文化支出快速增长,教育消费占主体地位

    (五)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小幅下降,占消费比重依然较高

   三 城乡居民收支差距逐步缩小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有所缩小

   四 城乡居民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城乡居民增收动力不足,增长速度持续放缓

    (二)城乡居民住房、教育、医疗消费压力大、负担重

    (三)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及邻近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四)玉米价格下滑不利于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

   五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支走势预测

    (一)城乡居民收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1.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交通通信消费将成为居民消费的新亮点

     3.医疗保健支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4.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将持续升温

  B.10 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状况与对策

   一 基本状况

    (一)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扩大

    (二)养老保险支付风险增加

    (三)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提高

    (四)失业保险费率适度下调

    (五)工伤保险机制逐步完善

   二 主要举措

    (一)继续推进养老保险改革

    (二)整合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三)出台生育保险新政

    (四)推动社会服务多元化

    (五)实现医疗保险异地结算

    (六)健全特困居民救助制度

   三 问题与对策

    (一)建立多元化养老保障制度

    (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三)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四)形成服务为本的观念

  B.11 黑龙江省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

   一 黑龙江省当前就业状况

    (一)就业指标完成情况

    (二)劳动力总体供求情况

    (三)新就业人员构成情况

    (四)失业人员增减变化情况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

   二 黑龙江省当前就业形势

    (一)供大于求总量矛盾仍然存在

    (二)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

     1.产业传统而单一

     2.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3.创新创业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还未完全显现

     4.政策依赖度高,资金保障能力不足问题突出

   三 促进就业对策建议

    (一)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二)积极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

    (三)稳妥做好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中的职工安置工作

    (四)狠抓政策落实完善

    (五)着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精准职业培训

    (六)加强和改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和失业动态监测预警

  B.12 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报告

   一 2016年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改革事业发展状况

    (一)措施到位,强化医改工作基础

     1.领导监督到位

     2.配套政策到位

     3.财政支撑到位

    (二)“由点及面”,促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三)立足“四化”,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

     1.医疗卫生资源区域一体化

     2.基层机构标准化建设

     3.签约服务网格化管理

     4.医保报销政策差别化

    (四)强化防线,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

     1.完善基本医保制度

     2.实施大病保险制度

     3.落实医疗救助制度

    (五)多措并举,夯实健康服务业基础

     1.加快引入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2.坚持中西医并重,稳步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3.全面规范药品购销,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二 黑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三医”联动缺乏系统化

    (二)分级诊疗制度尚需深化

    (三)公立医院改革有待强化

   三 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改革事业的建议

    (一)统筹推动“三医”联动改革

    (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三)拓展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四)整合城乡医保制度,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

    (五)整合多方资源,扎实推进“健康龙江”建设

     1.推进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

     2.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3.打造中医药健康产业

  B.13 黑龙江省人口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

   一 黑龙江省人口发展状况

    (一)人口生育政策进一步放开

    (二)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继续加强

    (三)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 黑龙江省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人口红利期逐渐消结

    (二)人口外流负面效应凸显

    (三)养老负担不断加重

   三 对策建议

    (一)贯彻好现行生育政策

    (二)创造有利条件吸引人才

    (三)完善养老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B.14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及发展报告

   一 2015~2016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总体状况

    (一)全省城市空气环境整体优良,雾霾烟霾呈现季节性特征

    (二)全省主要湖库中营养化,废水污染物排放量下降

    (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增强,垃圾废水处理能力提高

    (四)农村环境监测范围大幅扩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全国第一

   二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新议题

    (一)农村环境治理难持续,转变策略是关键

    (二)城市环境治理遇考验,垃圾分类是挑战

    (三)东北社会文化待改变,转变机制是前提

   三 加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一)以社会组织为依托,探索农村环保新路径

    (二)以利益倾斜为突破,探索环保政策新方向

    (三)以垂直管理为依据,探索环保体制新格局

  B.15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一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的统筹布局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三)进行人才队伍建设

    (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生态

   二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的任务落实

    (一)科技创新成果研发

    (二)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三)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的构建

    (四)科技创新管理与自身建设

   三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前景展望

 Ⅳ 精准扶贫篇

  B.16 黑龙江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路径探析

   一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战略意义

    (一)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二)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为进入新常态发展的我国经济培植新的发展动力

     1.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必将催生一批新的产品形态和新的产业业态

     2.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能促进投资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倾斜

     3.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唤醒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消费潜能,必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或储备发展动力

   二 有利条件与面临的问题

    (一)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禀赋较好

    (二)黑龙江省脱贫攻坚有扎实的工作基础

    (三)脱贫攻坚面临的问题

   三 脱贫攻坚工程的路径探析

    (一)突出精准,构建脱贫攻坚线路图

    (二)创业创新,实现产业脱贫

    (三)扶“志”扶“智”,实现教育脱贫

    (四)扶持医疗,实现健康脱贫

    (五)健全低保,实现兜底脱贫

    (六)完善机制,保障实现脱贫

  B.17 粮食主产区农村贫困特征与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一 粮食主产区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

    (一)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

    (二)相对贫困问题日益凸显

    (三)收入贫困与非收入贫困并存

    (四)贫困县与产粮大县高度重叠

   二 粮食主产区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

    (一)整村推进扶贫模式

    (二)产业扶贫模式

    (三)金融扶贫模式

    (四)转移就业扶贫模式

    (五)新型主体带动扶贫模式

   三 粮食主产区农村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针对性不强,精准性不高

    (二)自我发展能力弱,返贫现象多发

    (三)产业支撑不稳,增收渠道较窄

    (四)扶贫资金不足,利用效率不高

   四 推进粮食主产区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扶贫开发理念

    (二)因地制宜推进产业精准扶贫

    (三)实现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

    (四)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五)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

  B.18 降低农村因病致贫人口医疗刚性支出的对策建议*

   一 齐齐哈尔市因病致贫现状

    (一)因病致贫程度深

    (二)因病致贫占比大

    (三)地域分布不均衡

   二 降低齐齐哈尔市医疗刚性支出的制约因素

    (一)信息整合程度低,帮扶措施落地难

    (二)政策倾斜力度弱,减负作用难发挥

    (三)保障扩容覆盖不足,兜底作用待加强

    (四)卫生配套改革跟进慢,服务能力待加强

   三 对策建议

    (一)救助窗口前移,经办服务人性化

    (二)政策精准倾斜,保障待遇靶向化

    (三)兜底措施提标,制度覆盖全员化

    (四)同步卫生改革,资源配置合理化

  B.19 黑龙江省农村健康扶贫攻坚的政策路径研究

   一 黑龙江省农村健康扶贫情况的特点

    (一)扶贫难度最大

    (二)人数占比最多

    (三)分布地域贫瘠

    (四)实际补偿比低

   二 黑龙江省农村健康扶贫工作的短板问题

    (一)部门信息整合度底,隐性贫困仍在

     1.部门信息屏障待打通

     2.贫困人口政策知晓度低

    (二)政策倾斜准度弱,医疗保障合力不足

     1.政策发力准度较弱

     2.医疗保障合力不足

    (三)政策落实仍存盲区,保障覆盖亟须扩容

     1.政策落实仍存盲区

     2.保障覆盖亟须扩容

     3.分类救治尚需细化

    (四)医患供需失衡较重,“医前”工作待深化

     1.医患供需失衡,内生动力待开发

     2.“医前”工作待深化,对口帮扶体系需完善

   三 黑龙江省农村健康扶贫的政策建议

    (一)综合医疗救助窗口与部门信息平台前移

     1.医疗救助综合窗口前移

     2.部门信息平台前移

    (二)专项扶贫救助和救助资金的有效倾斜

     1.对健康扶贫重点县实行政策倾斜

     2.保险和救助资金对健康扶贫的倾斜

    (三)制度保障与措施保障全覆盖

     1.三项制度全覆盖

     2.一档一案全覆盖

     3.分类救治全覆盖

    (四)深化卫生配套改革与创新帮扶模式

  B.20 黑龙江省因病致贫返贫农户的帮扶措施研究*

   一 因病致贫返贫农户和帮扶政策的基本情况

    (一)因病致贫返贫的农户占总贫困人口的比例最大,帮扶难度也最大

    (二)因病致贫返贫农户医药费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例最大

    (三)缺少因病致贫返贫农户脱贫致富的统筹协调机制

   二 因病致贫返贫农户帮扶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因病致贫返贫农户个体的特征决定了这类脱贫致富政策难落实

    (二)因病致贫返贫农户家庭财产特征,决定了他们缺乏信心、技术、资金等基本的致富要素,帮扶对策和项目短期难见效

    (三)对因病致贫返贫农户的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成功的典型案例少,先进人物和事迹宣传报道不够,示范、引领及激励作用小

    (四)“健康扶贫工程”的推进,将是齐齐哈尔市促进因病致贫返贫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

   三 实现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精准识别”分类帮扶

    (二)构建长效的农村社会保障系统

    (三)激发乡镇政府和因病致贫返贫农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四)创新扶贫模式,“一户一策”实现脱贫致富

    (五)健康扶贫工程助力因病致贫返贫农户健康致富

 Ⅴ 社会治理篇

  B.21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社会制约因素研究

   一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简要概述

    (一)历史回顾

    (二)2014年、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三)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二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社会制约因素及问题

    (一)国企改革遗留问题

    (二)“东北现象”凸显

    (三)观念陈旧落后

    (四)人口、人才流失严重

    (五)“官本位”意识浓厚

    (六)体制机制问题突出

    (七)信仰方面缺失

   三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策略

    (一)解放思想与坚定信念

    (二)克服“官本位”意识

    (三)搞好人才队伍建设

    (四)优化发展环境

    (五)深化企业改革

    (六)实现企业文化创新

    (七)切实搞好民生建设

  B.22 黑龙江省城市妇女社区参与问题研究*

   一 城市妇女社区参与状况

    (一)城市妇女社区参与率和参与热情较高

     1.社区管理网络中的妇女比例远高于男性

     2.普通妇女对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参与热情较高

    (二)参与妇女的结构不够合理,老龄化较为严重

    (三)参与方式多为动员型和被动参与

    (四)从参与内容看,妇女更注重文体娱乐和公益活动

     1.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是妇女社区参与率最高的一种参与方式

     2.文体娱乐活动的妇女参与率也较高

     3.与男性相比,妇女的社区参与内容较为单一,参与程度较低

   二 影响城市妇女社区参与的主要因素

    (一)个体层面

     1.部分妇女社区参与的主体意识不强,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

     2.部分妇女社区参与能力和经验有待提高和丰富

     3.社会资本是影响妇女社区参与的重要因素

    (二)家庭层面

    (三)社区层面

     1.部分社区工作者仍然存在传统性别观念

     2.社区参与机制呈现“性别无意识”特点

   三 结论与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城市妇女的社区参与意识,提高城市妇女的社区参与水平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有效畅通在职或青年妇女的社区参与渠道

    (三)大力培育各种女性社区组织,充分调动社区妇女参与的积极性

    (四)积极营造家庭友好社区环境,促进中青年妇女社区参与

    (五)建立性别平等的社区参与机制,真正发挥社区“半边天”的作用

  B.23 黑龙江志愿服务工作三个基本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一 志愿服务工作的“三个基本问题”

    (一)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二)志愿服务活动管理

    (三)志愿者管理

   二 黑龙江省关于“三个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启示

    (一)把组织建设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全面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创新

    (三)充分激发志愿者的活力

   三 持续推进三个基本问题探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突出需求导向,以“两有”为目标,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创新

    (二)强化制度引领,以“两制”为依据,规范志愿服务组织行为

    (三)坚持人民第一,以“两主”为核心,全面激活志愿服务工作

    (四)培育志愿文化,以“两信”为目标,探索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新途径

  B.24 黑龙江省人口外流趋势及应对策略

   一 人口外流值得关注的四大趋势

    (一)人口净迁出规模正在减缓

    (二)外流人口年轻化趋势渐显

    (三)高学历人口流出比例增加

    (四)务工经商四类群体值得关注

   二 人口外流影响经济发展的四大掣肘

    (一)高质人口流失加速人口红利期走向终结

    (二)城镇就业人口的流失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三)人口外流加剧空心化资源城市转型难度

    (四)年轻人外流加大社会保障体系运行风险

   三 应对人口外流的三大策略导向

    (一)从问题导向上,搞清人口外流现象“双刃剑”实质,“人才流失”应是关注焦点

    (二)从宣传导向上,澄清“唱衰东北”论调的不实曲解,变困境为机遇要舆论先暖

    (三)从政策导向上,理清外流“人才群体”的结构特征,制定分类留人的应对策略

  B.25 黑龙江省行政执法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一 黑龙江省行政执法工作基本情况

   二 当前黑龙江省行政执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依法行政的法律法规有待建立和健全

    (二)信息发布与信息公开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执法机构与队伍建设需要不断加强

    (四)行政执法规范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执法监督与制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 改善黑龙江省行政执法环境的具体建议

    (一)完善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二)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强化信息公开

    (三)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确保执法质量

    (四)强化法律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执法能力

    (五)完善执法监督的体制机制,评估行政执法

  B.26 黑龙江省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分析报告*

   一 黑龙江省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现状

    (一)劳动争议仲裁情况

     1.立案总量大幅上升

     2.争议申请事由相对集中

     3.被申请主体以私营企业为主

     4.涉案金额集中在工伤保险

     5.仲裁结案率较高

     6.劳动者胜诉居多

    (二)劳动争议调解情况

     1.立案总量相对稳定

     2.调解有赖于仲裁机构

     3.争议申请事由相对集中

     4.案件集中发生在私营企业中

   二 黑龙江省劳动争议的特点

    (一)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涉及人数、集体性争议案件的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二)经济利益纠纷成为劳动争议申请事由的焦点

    (三)绝大多数劳动争议案件申请主体是劳动者

    (四)劳动争议案件的被申请主体集中在私营企业

    (五)劳动者倾向于选择劳动仲裁机构解决劳动争议

   三 化解劳动争议的对策建议

    (一)对调解制度的反思

    (二)仲裁和诉讼脱节

    (三)劳动权益保护不足

    (四)排除劳动争议隐患

  B.27 黑龙江省在俄产业园区面临的法律风险调查报告

   一 黑龙江在俄产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二 黑龙江省在俄产业园区的法律状况与主要问题

    (一)黑龙江省在俄产业园区的法律状况

    (二)黑龙江省在俄产业园区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1.缺乏合法依据使在俄产业园区存续面临法律风险,为后续吸引国内投资带来隐患

     2.在俄投资项目普遍缺乏科学、专业的法律评估程序

     3.在俄产业园区投资运营主体自身法律风险控制能力亟待加强

   三 对策建议

    (一)以完善在俄产业园区法律地位为目标展开研究俄罗斯的新立法

    (二)建立对俄投资法律评估的前置程序

    (三)为加强园区运营主体的法律风险控制能力而强化法律专业人才的专训

  B.28 后记

 中国皮书网

2016年,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继续以千份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专题研究为依据,运用社会学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从专家学者的独特视角,对2016年黑龙江省关系民生的问题:如居民生活、就业、医疗、人口、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等问题继续进行广泛的追踪调查与研究分析,并对2016年黑龙江省诸多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如优化发展环境、流动人口问题、国企职工转岗分流与社会风险化解、社会心态、生育政策、城市妇女社区参与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对精准扶贫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这些研究不仅可以为政府部门更加全面深入研究省情、科学制定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可以为广大读者认识、了解、关注黑龙江社会发展提供理性思考。报告指出:2016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财政收入减收的情况下,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突出的位置,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省两次重要讲话中关于民生工作“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总要求,将改善民生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确保守住保障和改善民生底线,让龙江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2016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有八大突出亮点:居民收支水平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制度化推进“一号工程”,精准施策力破脱贫短板;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三医联动”告别碎片化改革,整体性新医改全面启动;率先全国出台“三社联动”意见,扎实推进社区治理创新;人口外流规模呈减缓趋势,农民工是外流务工经商主体;党风廉政建设收效显著,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五大指标聚焦民意舆情,公众对社会形势评价总体向好。2016年黑龙江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五大问题:城乡居民增收动力不足,增长速度持续放缓令人担忧;职工转岗分流压力巨大,有效化解社会风险面临挑战;“三医联动”缺乏系统性,相关政策配套衔接迫在眉睫;人口外流带来结构风险,振兴发展四大掣肘亟待破除;舆情焦聚四类民生热点,交通拥堵首次引发公众关注。2017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应在以下四个方面集中发力:职工转岗分流应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有效预防化解社会风险;脱贫攻坚应继续突出“精准扶贫要诀”,构建分类施策线路图;医疗体制改革应推动“三医联动并举”,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面对人口外流应聚焦“三大策略导向”,制定分类留人的人才策略。本书共由27篇研究报告组成,除2016~2017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之外,还分为社会调查篇、社会发展篇、精准扶贫篇和社会治理篇四个部分。其中社会调查篇是以千份民意调查和专家、党政干部各100份问卷为依据,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本省当年社会形势及政府工作绩效的判断、评价和期待,特别增加了黑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形势报告的内容;社会发展篇包括了城乡居民生活、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科技、人口与环境等诸多方面;精准扶贫篇聚焦精准扶贫的特征、路径、对策研究,特别对扶贫攻坚影响较大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进行了重点调研,提出了完善政策建议;社会治理篇则重点关注了人口外流、妇女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制度化和行政执法环境、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俄产业园区面临的法律风险等问题。

李小云:《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问题》,《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陈俊:《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学术界》2012年第9期。

王春光:《扶贫开发与村庄团结关系之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杜志雄等:《实施精准扶贫新战略的难题和破解之道》,《中国发展观察》2015年第8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人民出版社,2011。

王贤斌:《我国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与机制探讨》,《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第7期。

郑功成:《我国新时期的反贫困战略》,《光明日报》2014年6月13日。

葛翠华、聂云杰:《“社区与妇女”研讨会综述》,《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第4期。

沈设莲:《“社区服务与社区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汪琦:《论女性人才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贾秀总、倪颖:《在社区建设中推进妇女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王小波、谭琳:《社会发展中的社区与女性》,《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张良广:《妇女:个人成长——组员互助——社区行动》,《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陈迅、尤建新:《新公共管理对中国城市管理的现实意义》,《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2期。

潘泽泉:《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王学锋:《城市多民族社区社会资本对社区公民参与影响的实证研究》,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6。

陈雅丽:《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社区》200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