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94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5图书

Ifte Report Series on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No.5)

SSAPID:101-3510-8691-10
ISBN:978-7-80230-382-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1978年到2005年的27年间,服务业平均增速超过10%,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偏低,大部分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产业更是滞后。本书针对如何实现我国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提出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财经蓝皮书
作 者: 何德旭
编 辑:周映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法律声明

 总报告

  体制改革与创新:促进中国服务业快速有序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服务业中的政府规制问题

     2.服务业的生产率与创新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基本判断

     2.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中的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定位

     3.如何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打破服务业的所有制壁垒

     4.服务业体制的积弊与突破

   二 对“十五”以来中国服务业发展格局的基本判断*

    1.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2.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力军,但其潜力仍没有发挥出来

    3.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明显落后

    4.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东中西三大地区很不平衡

   三 制约中国服务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因素分析

    (一)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政府职能不规范,越位与缺位并存

     1.政府存在缺位、越位现象

     2.政府间责权利缺乏明确的划分

     3.行政审批环节过多且多头管理

    (三)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彻底

    (四)政策不平等导致服务业企业负担重,经营成本高

    (五)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六)服务业的开放限制较多、开放度较低

    (七)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合理

   四 加快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促进服务业快速有序发展

    (一)加快服务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步伐,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二)优化和完善法规制度与政策措施构成的软环境

    (三)创新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使用,充分发挥其弥补服务业领域“市场失灵”的作用

    (四)逐步消除城市化的制度障碍,加快城市化进程,以此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五)依据不同服务行业的特征制定合理的市场准入门槛

    (六)转变政府职能,发挥行业协会在服务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七)完善服务业开放体制与政策,提高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

    (八)改革与创新职业教育体制,为服务业的快速高质发展提供合格人才

 行业报告

  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中的体制改革与创新

   一 金融体制、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

   二 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中的体制演变及评价

    (一)中国金融体制的演变过程

     1.1979~1992年,一个较完备的金融体制初步建立

     2.1993年至今,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日益融入世界经济

    (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评价

     1.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2.金融体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 中国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一)股票类相关产品与市场的发展创新

    (二)债券类相关产品的发展与创新

    (三)基金类相关产品的发展与创新

    (四)货币市场工具与利率、汇率衍生产品

    (五)期货交易所产品的发展与创新

    (六)中国金融产品创新的总体特征

   四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促进金融创新的若干建议

    1.深化金融组织体系的改革,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造现有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激发其创新的内在动力

    2.积极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为金融创新提供和营造适宜的市场环境

    3.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在推动外汇市场产品自主创新的同时,参考和借鉴国外金融创新的成功经验

    4.继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良好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在促进创新的同时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5.不断强化金融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为金融创新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本基础

  中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创新

   一 相关文献综述

    (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综合研究

    (二)开放公共服务领域,多种主体联合提供公共服务的研究

    (三)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二 财政支出调整:公共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 公共服务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社会保障为例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财政

     1.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财政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财政

     1.从财政视角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

     2.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财政责任的变化

     3.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问题

   四 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创新的着力点

    (一)明确界定公共服务目标

    (二)构建公共服务指标评价体系

    (三)构建多主体公共服务体系

    (四)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为公共服务提供充分的体制机制保障

  中国现代流通业发展中的体制改革与创新

   一 中国现代流通业体制改革与创新的现状与问题

    (一)流通体制改革疏通了流通渠道,连接了内外贸,但是新的流通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二十年的流通体制改革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中的三级批发体制,但新的流通组织体系并没有完全形成

     2.长期形成的行业分割、内外贸分割的体制从组织上走向一体化,但是真正的融合尚需时日

    (二)流通体制内所有制形式多元化,但行业垄断、地方保护和不公平竞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1.对内、对外开放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2.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的存在扭曲了市场机制

    (三)流通领域法制环境的改善并未阻止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信用缺失导致运动式的管理失效

     1.流通管理手段不断创新,法制不断完善,但地方保护主义仍然盛行

     2.信用制度的缺失导致政府运动式的管理方式失效

    (四)“以放为主”的改革产生了多元化的流通市场格局,但是政府干预的痕迹仍然非常明显

     1.国有流通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转变为所有制形式多元化的商品流通体系

     2.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仍然保留着明显的行政色彩

   二 政策建议

    (一)流通体制改革应以建立开放、竞争、内外贸衔接的市场体系为主要目标

    (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政府的规则管理奠定基础

     1.建设以合同为纽带、以信用为保障的商业信用

     2.完善以法律制度、国际惯例和商业习惯为主导的制度信用

    (三)政府的管理对象应由管理国有流通企业转向管理全社会的流通企业

    (四)政府的管理方式应由行政直接干预为主转向以制定规则为主

    (五)进一步加强城市商业规划,按照城市发展的需要建立三级流通体系

    (六)建立起符合农村市场情况和消费特点的新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中国服务贸易体制改革与创新

   一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状况

    (一)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态势良好

     1.服务贸易进出口的规模和速度在扩大和提高

     2.服务贸易结构正在发生较大变化

    (二)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贸易逆差有扩大的趋势

     2.服务贸易竞争力还比较低,并且提高缓慢

     3.服务贸易结构中的不均衡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二 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

    (一)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落后

    (二)服务业垄断格局远未打破

    (三)服务贸易体制改革滞后,创新不足

     1.服务贸易的立法严重滞后

     2.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

     3.服务贸易的促进和保障措施不足

   三 加快体制改革与创新,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一)改革理顺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

    (二)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法律和制度

    (三)建立服务贸易发展促进体系

    (四)尽快建立服务贸易保障措施机制

     1.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机制

     2.要注意合理利用紧急保障措施来保护国内服务企业的利益

     3.改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五)推进国内服务业的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开放

    (六)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服务贸易出口

    (七)积极参与多边、双边谈判,扩大服务贸易发展空间

  中国电信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管制创新

   一 中国电信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近期变化趋势

    (一)中国电信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二)中国电信服务业的近期变化趋势

   二 中国电信服务业经历的体制变革和政府管制变化

    (一)中国电信服务业经历的体制变革

     1.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2.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方面

    (二)中国电信服务业政府管制的变化

     1.市场准入管制方面

     2.电信资费管制方面

     3.网间互联互通管制方面

     4.竞争行为管制方面

     5.普遍服务管制方面

   三 中国电信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管制创新

    (一)新形势下对电信业实行政府管制的认识

     1.维持正常的竞争秩序

     2.促进运营商效率的提高

     3.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4.在缩小“数字鸿沟”上发挥作用

    (二)中国电信服务业实行政府管制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1.管制范围的权衡

     2.管制机构独立性的权衡

     3.管制过程的公开、公正

    (三)在电信服务业管制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上进行创新

     1.法规体系的建设

     2.管制机构的建设

     3.电信服务业治理机制建设

    (四)电信服务业具体管制方法的创新

     1.市场准入管制

     2.资费管制

     3.网间互联互通管制

     4.竞争行为管制

     5.普遍服务管制

  中国房地产市场制度缺陷及其改革建议

   一 中国房地产市场制度的分析框架

   二 中国房地产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制度支持*

   三 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市场,工资拖欠

    2.土地市场,强征暴敛

    3.销售市场,秩序混乱

    4.金融市场,潜藏隐患

    5.中介市场,坑蒙拐骗

    6.租赁市场,发展缓慢

    7.物业市场,纠纷不断

    8.宏观市场,泡沫浮现

   四 中国房地产市场制度的主要缺陷

    (一)正规市场不规范,黑市交易比例高

    (二)法制体系不健全,司法保障不牢靠

    (三)监管关系不顺畅,监管约束不得力

    (四)住房保障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到位

    (五)税费结构不合理,税费种类不简明

    (六)调控手段非经济,调控部门不配合

   四 完善中国房地产市场制度的主要思路

    (一)扩大和规范正规市场,建立完整有机的市场制度体系

    (二)推进土地征用及批租制度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可靠的房地产法制体系

    (三)组建中国房地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顺畅得力的监管制度体系

    (四)改进政府参与市场的方式,完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五)加快开征物业税进程,建立公平合理的税费制度体系

    (六)设立房地产政策委员会,建立统一灵活的调控制度体系

  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体制改革与创新

   一 中国旅游业体制变革历程回顾

    (一)1949~1978年:旅游管理体制基本构架阶段

    (二)1978~1985年:旅游管理体制转折与突破阶段

    (三)1986~1998年:旅游管理体制深化改革阶段

    (四)1999~2002年: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阶段

    (五)2003年开始:管理体制的新调整阶段

   二 当前旅游管理体制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

    (一)国家与地方旅游管理体制

    (二)多头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

    (三)集团化

    (四)三大市场管理体制

    (五)旅行社管理体制

    (六)饭店管理体制

    (七)景区景点管理体制

   三 用新的发展观指导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旅游体制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和任务

    (二)深化旅游业改革与创新的框架思路

     1.旅游管理体制的重新定位

     2.科学处理分权与集权的关系

     3.合理界定专业管理与宏观行政管理的关系

     4.认真对待行政管理与协会自律的关系

  中国科技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

   一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一)我国科技体制的初步建立

    (二)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科技体制改革的正式起步

     2.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3.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二 加快中国科技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推进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科技管理效率

     1.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

     2.加快建立科技协调合作机制

     3.规范科技项目申报评审制度

     4.改革和完善科技评价制度

    (二)完善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机制

     1.建立科技投入的统筹协调机制

     2.加强科研资金的有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加快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加强科技人才培育及管理体制创新

     1.建立科技与教育联动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流动

     3.不断完善科技人才激励体制

    (四)构建科技发展的良好政策制度环境

     1.加强科技发展的法律制度保障

     2.建立科技诚信制度,加强对不当行为的监管

     3.尊重科技发展规律,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中国教育服务业的体制改革与创新

   一 中国教育体制变革与创新之路

    (一)中国教育体制的变迁

    (二)中国教育体制革新的基本特征

     1.决策的多元化

     2.管理的分权化

     3.实行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相结合的新机制

   二 义务教育阶段体制的创新与改革

    (一)管理体制的创新

    (二)财政体制的创新

   三 高中阶段教育体制的创新与改革

    (一)规模扩张

    (二)结构优化

   四 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与改革

    (一)体制创新的基本阶段

     1.第一阶段:原苏联模式(1949~1958年)

     2.第二阶段:大跃进模式(1958~1961年)

     3.第三阶段: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1966年)

     4.第四阶段:“文化大革命”模式(1966~1977年)

     5.第五阶段:四个现代化模式(1977~1990年)

     6.第六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1990~1998年)

     7.第七阶段:高等教育扩招模式(1999年~)

    (二)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基本特征

   五 民间办学的体制创新

   六 教育财政体制的创新和改革

    (一)教育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历程

     1.中央统一财政与分级管理(1949~1980年)

     2.地方负责与分级管理(1980~1993年)

     3.教育财政的现行体制(1993年以后)

    (二)教育财政来源及投入

     1.教育财政来源的多样化

     2.教育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

    (三)教育财政改革和创新的基本特征

     1.完善和强化了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2.多渠道集资政策

     2.更加健全的转移支付制度

   七 总结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业的体制改革与创新:基于公平和效率视角

   一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业体制改革的现状

    (一)医疗卫生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公平方面

     1.对卫生服务公平性的认识

     2.卫生服务的筹资公平性

     3.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性

    (二)医疗卫生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效率方面

     1.对卫生服务效率的认识

     2.卫生服务的筹资效率

     3.卫生服务提供的效率

   二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借鉴

    1.英国模式及其改革措施

    2.美国模式及其改革措施

    3.对我国的启示

   三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业的体制创新

    (一)增进公平性的体制创新

     1.改进卫生服务筹资的公平性的体制创新

     2.改进卫生服务提供公平性的体制创新

    (二)增进卫生服务效率的体制创新

     1.提高卫生服务筹资效率的体制创新

     2.提高卫生服务提供效率的体制创新

  中国餐饮服务业发展中的体制改革与创新

   一 当前中国餐饮业的现状分析

    (一)2005年餐饮市场分析与2006年上半年餐饮市场主要特点

     1.2005年餐饮市场情况

     2.2005年餐饮市场的主要特点

     3.2006年餐饮市场趋势

    (二)当前餐饮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餐饮业的战略意义

    (一)餐饮业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产业

    (二)餐饮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柱之一

    (三)餐饮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餐饮业是发展市场经济、从事商务活动的重要场所

    (五)餐饮业是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

    (六)餐饮业是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 中国餐饮业发展中的体制问题

    (一)中国餐饮企业的体制状况(以餐饮百强企业为分析样本)

     1.以餐饮百强企业为代表的一批餐饮实体发展迅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2.餐饮企业所有制性质及经营业态“平稳中有变化”

     3.企业经营差距较大,利润率低、附加值小

     4.餐饮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细分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态势

    (二)中国餐饮企业存在的体制问题

     1.政府推动与餐饮企业市场化进程契合程度有待提升

     2.餐饮业的融资渠道和体制建设仍存在一定困难

     3.餐饮企业职业化管理“任重而道远”

     4.中国餐饮业中的深层次体制问题

   四 中国餐饮业的体制改革与政策措施

    (一)深化行业体制改革,推进餐饮产业化进程

    (二)加快餐饮产业结构调整,寻求规模效益

    (三)多种方式齐头并举,推动中国餐饮投资业的发展

    (四)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餐饮市场秩序

    (五)理清发展思路,增强餐饮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

    (六)转变观念,推进餐饮老字号企业的改制进程

    (七)实施专业化管理,以制度化、职业化提高中国餐饮业的管理水平

   五 中国餐饮业发展中的体制创新

    (一)加快发展餐饮业体制创新的战略思考

     1.明确战略性导向

     2.实施品牌化经营

     3.开展精细化管理

    (二)餐饮业体制创新的主要着眼点

     1.餐饮企业创新力的提升

     2.餐饮企业必须抓好整合管理

     3.丰富文化内涵是餐饮企业的必然趋势

 专题报告

  中国服务业与体制变革关系的定量研究

   一 1978~2006年中国服务业增长的概况

   二 改革以来服务业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个比较研究

   三 服务业增长与体制变革之间的关系:定量研究

    (一)中国服务业增长过程中的制度因素:综述

    (二)经济体制转型与服务业的增长:一个计量分析结果

     3.体制变革、服务业增长与生产率

   四 结论

  服务业定价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 服务价格及其改革理论创新

    (一)服务价格的一般与特殊

    (二)服务价格改革理论的发展与突破

     1.服务产品定价基础:从劳动价值到感知价值

     2.关于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

   二 我国服务价格形成与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践与创新

    (一)服务业价格改革:内容与进程

     1.放开竞争性的服务价格和收费

     2.放松对垄断行业的服务价格的管制

     3.改革公用事业和重要服务价格管理体制

     4.改革政府对服务价格的管理方式,规范政府价格行为,提高价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

     5.理顺服务价格关系和价格体系

    (二)服务价格改革取得的成效

    (三)服务业价格改革中的问题:创新不足

     1.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服务价格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价格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很好地得到发挥

     2.价格的形成缺乏有效的监督、规制

     3.自然垄断的服务业价格改革,突出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4.在政策上对服务业存在价格歧视

     5.价格不能起到促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的作用

   三 深化服务价格改革的思路

    (一)深化服务价格改革的对策建议

     1.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服务价格决定模式

     2.根据不同服务行业、服务业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设计相应的价格改革方案

     3.运用价格机制支持和促进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

     4.完善政府制定的服务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做到价格形成的科学、民主、合理

     5.切实加强相关服务价格和收费的监管

    (二)配套改革措施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企分开

     2.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3.实行拆分与改制并行的改革

     4.加快管制制度的改革,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的现代管制制度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和创新

   一 发展农村服务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发展农村服务业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发展农村服务业的内在要求

    (二)发展农村服务业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

     1.发展农村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工农业发展

     2.发展农村服务业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发展

   二 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态势与贡献

    (一)农村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和现状

     1.农村服务业的产业地位不断稳固和加强

     2.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农村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针对农村服务业的资金支持缓慢增加

     4.农村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代表性程度不均

     5.农户具有自我发展农村服务业的能力和行为

    (二)农村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促进了经济增长,缓解了就业压力,优化了产业结构

     2.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提高了农民素质

   三 农村服务业的体制缺陷和障碍

    (一)政府职能的行使缺乏合理性和明确性

     1.政府存在缺位、越位现象

     2.政府间责权利缺乏明确的划分

     3.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利益交叉

    (二)相关制度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1.部分制度杂乱缺失

     2.部分制度与行业实际和农村实际有出入

    (三)缺乏素质高和能力强的制度执行主体

     1.制度执行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2.制度执行机构能力不强

    (四)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

     1.存在过度的垄断制约

     2.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五)缺乏法律法规的合理支持和监督

     1.法律法规对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督

     2.法律法规对民间行为缺乏长期稳定的支持和监督

   四 农村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和创新

    (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创新

     1.明确政府在提供公益性服务上的责任

     2.推进非公益性服务的市场化进程

    (二)财税体制改革和创新

     1.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在发展农村服务业上的事权和支出范围

     2.加大对农村服务业资金投入

     3.改革运作方式和管理体制

    (三)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

     1.加强农村正式金融机构改革

     2.加强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规范管理

     3.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村保险制度

    (四)科技、信息、人才体制改革和创新

     1.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建立农村信息化推进体系

     3.改革和创新农民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

    (五)流通体制改革和创新

     1.构建新型流通模式

     2.积极引进利用各种资本

     3.健全和完善流通服务体系

     4.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六)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

     1.改革和创新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

     2.完善小城镇户籍管理体制

     3.强化小城镇建设管理体制

    (七)其他配套体制改革和创新

 《财经蓝皮书》编委会

Aiginger,K.,2001,“Speed of Change and Growth of Manufacturing”,in:M. Peneder,K.Aiginger,G.Hutschenreiter and M.Marterbauer,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WIFO.

Baumol,William J.,1967,“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7(3):415-26,June.

Brandt,N.,2004,“Business Dynamics in Europe”,DSTI Working Paper 2004/1,OECD,Paris.

Czarnitzki,D. and A. Spielkamp(2000),“Business Services in Germany:Bridges for Innovation”,ZEW Discussion Papers,No. 00-52.

Feenstra,R.C.,G.H. Hanson,1999,“The Impact of Outsourcing and High-Technology Capital on Wages:Estimates for the United States,1979-1990”,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August 1999.

Fixler,D.J. and D. Siegel(1999),“Outsourcing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Services”,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0 (1999),177-194.

Grossman,G.,E. Helpman,2003,“Outsourcing versus FDI in Industry Equilibrium”,Journal of the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April-May 2003,1(2) 317-327.

Kleinert,J.,2003,“Growing Trade in Intermediate Goods:Outsourcing,Global Sourcing,or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MNE Network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1(3),464-482.

Nicoletti,G. and S. Scarpetta,2003,“Regulation,Productivity and Growth”,Economic Policy,Vol. 36,pp.11-72.

Nickell,S.,S. Redding and J. Swaffield,2004,“The Uneven Pace of De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OECD”,paper produced for the Labour Markets and Globalisation Programme of the ESCR,CEPR,London.

OECD,2001,OECD Productivity Manual:A guide to the measurement of industry-level and 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Statistics Directorate,Directorate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dustry,Paris:OECD.

Peneder,M.,2003,“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4 (2003) 427-448.

Triplett,J.E. and B.B. Bosworth,2002,“‘Baumol’s Disease’ has been Cured:IT and Multifactor Productivity in U.S. Services Industries”,paper prepared for Brookings Workshop on Services Industry Productivity,Brookings Institution,Washington,D.C. September.

W?lfl,A.,2003,“Productivity Growth in Service Industries - An Assessment of Recent Patterns and the Role of Measurement”,STI Working Paper 2003-07,OECD,Paris.

W?lfl,2005,“The Service Economy in OECD Countries”,OECD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dustry Working Papers 2005/3.

Griliches,1994,“Productivity,R&D,and the Data Constrai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4(1),March:1-23.

G.J.斯蒂格勒,1998:《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1997:《经济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丹尼尔·史普博,1999:《管制与市场》,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让·雅克·拉丰,2001:《电信竞争》,中译本,人民邮电出版社。

迈克尔·波特,1997:《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华夏出版社。

F.S.米什金,1998:《货币金融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剑阁,2004:《以竞争和规制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人民日报》5月16日。

江小涓,200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财贸经济》第11期。

李江帆主编,2005:《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

陈一雄,2006:《破除行政垄断 促进服务竞争》,《经济参考报》6月17日。

霍景东,2005:《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研究》,《中国服务经济研究》第4期。

陈代云,2003:《电信网络的经济学分析与规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仇保兴,2006:《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进展综述》,《中国建设报》9月7日。

唐赤华,2004:《产业集群内发展知识性服务业的政府支持策略》,《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增刊)。

常修泽,2005:《论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体制创新》,《理论与现代化》第4期。

石定环,2005:《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现代化的政策环境》,《中国科技产业》第7期。

李勇坚,2005:《经济增长中的服务业:理论综述和实证分析》,《财经论丛》第5期。

林跃勤,2005:《发展服务业,唯有转变思维方能图强》,《南方都市报》10月30日。

周小川,2005:《扩大消费需求访谈》,《财经》10月6日。

顾乃华,2005:《1992~2002年中国服务业增长效率分析》,《财贸经济》第4期。

程大中、黄雯,2005:《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财贸经济》第7期。

裴长洪、夏杰长,2005:《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路径选择与政策思路》,载裴长洪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夏杰长、霍景东,2006:《市场与政府:提升服务业竞争力的“双引擎”》,《中国服务经济研究》第2期。

李慧中,2005:《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政府功能》,《文汇报》5月19日。

俞梅珍,2003:《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发展及其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郑吉昌、夏晴,2005:《论民营资本与服务业的发展》,《经济学动态》第5期。

范爱军、王建,2005:《开放条件下山东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问题探讨》,《科学与管理》第1期。

李善同、侯永志,2001:《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需要》,国研网12月31日。

周振华,2005:《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军,2006:《中国服务业现状与政府行为》,《南风窗》2月2日。

王静波,2006:《若干世界大城市服务业发展态势研究综述》,上海情报服务平台(www.istis.sh.cn),7月27日。

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调研组,2005:《十省区市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内部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2003:《中国31省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报告》,《中国信息报》8月8日。

来有为,2004:《推动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中国经济时报》12月22日。

来有为,2006:《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征》,《中国经济时报》10月17日。

BIS,2006,“The recent behavior of financial market volatility,”BIS Papers,No 29,Monetary and Economic Department,August.

Kane,E.J.,1981,“Accelerating infl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the decreasing effectiveness of banking regulation,”The Journal of Finance 36,355-367.

Kane,E.J.,1978,“Getting along without regulation Q:testing the standard view of deposit-rate competition during the ‘Wilde-card experience’”,The Journal of Finance 33,921-932.

Reinganum,J.F.,1989,“The timing of innovation:research,development and diffusion,”Chapter 14 in R.Schmalensee and R.Willig(eds.),Handbook of Industrial Economics,North-Holland,Amsterdam,pp.849-908.

Harringtons,R.,1992,“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banking,”chapter 3 in H.Cavanna(ed.)Financial Innovation,Routledge,London,pp.52-68.

Silber,W.,1983,“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

Silber,W.,1975,“Towards a theory of financial innovation,”In W.Silber(ed.),Financial Innovation,D.C.Health,Lexington,MA.

Smith,A.D.,1992,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NIES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mothy W.K. and S.S.MacDonald,2003,Bank Management,South-Western.

艾伦·加特,1999:《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陈岱孙、厉以宁,1991:《国际金融学说史》,中国金融出版社。

戴相龙,2003:《关于中国金融改革若干主要问题的思考》,载李扬、王国刚、何德旭主编《中国金融理论前沿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法博齐等,1998:《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尼达尔·沙姆洛克,2003:《金融创新》,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何德旭,2003:《中国投资基金制度变迁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江其务,2002:《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回顾与创新思考》,载江其务主编《中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

尚明主编,2000:《新中国金融5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田力、胡改导、王东方,2004:《中国农村金融融量问题研究》,《金融研究》第3期。

王国刚,2003:《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经济主权、重点和步骤》,载李扬、王国刚、何德旭主编《中国金融理论前沿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殷剑峰主编,2006:《中国金融产品与服务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尹龙,2005:《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演进》,《金融研究》第3期。

钟滨,2005:《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第2期。

赵海宽、郭田勇,1998:《中国金融体制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

Bailey,S.J.,2002,Public Sector Economics:Theory,Policy and Practice,2ed.,Palgrave.

Feldstein,M.and J.B.Liebman,2002,“Social Security”,in A J.Auerbach and M.Feldstein(eds.),Handbook of Public Economics,Volume 4,2245-2324.

Feldstein,M.,1997,“How Big Should Government Be”,National Tax Journal 50(2):197-213.

Kaplow,L.,1996,“The Optimal Supply of PublicGoods and the Distortionary Cost of Taxation”,National Tax Journal 49:513-533.

Legrenzi,G.and C.Milas,2002,“A Multivariate Approach to the Growth of Governments”,Public Finance Review,30(1),56-76.

Sanz,I.and F.J.Velázquez,2004,“The Evolution and Convergence of th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Composition in the OECD Countries”,Public Choice 119:61-72.

Tanzi,V.and L.Schuknecht,2000,Public Spending in the 20th Century:A Global Perspectiv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lbrich,H.H.,2003,Public Fi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South Western.

巴赫和威加德(Bach S.and W.Wiegard),2004:《公共经济学》,载齐默尔曼主编,2004:《经济学前沿问题》,中译本,中国发展出版社。

巴尔·尼古拉斯(N.Barr),2003:《福利国家经济学》,中译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比较》编辑室,2002:《哈萨克斯坦的改革之路——养老金改革的成功例子》,《比较》第3辑。

陈佳贵主编,2001:《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平,2002:《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自损国际竞争力的短视国策》,《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第14期。

迟福林等,2006:《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中国经济时报》9月11日。

丛树海主编,2002:《财政支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樊丽明,2005:《中国公共品市场自愿供给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培勇、温来成,2001:《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财政运行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伦内斯特·霍华德(Glennerster,H.),2003:《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黄佩华,2004:《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比较》第12辑。

黄有光,2003:《效率、公平与公共政策:扩大公共支出势在必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匡贤明、夏锋、何冬妮,2006:《公共服务供求矛盾本质上是一个体制机制问题》,《学习时报》7月31日。

蓝志勇,2003:《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3:《中国企业年金财税政策与运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李军鹏,2004:《公共服务型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珍主编,2001:《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刘守刚,2003:《中国公共生产探源与政策选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普拉丹(Pradhan),1996:《公共支出分析的基本方法》,中译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齐默尔曼主编主编,2004:《经济学前沿问题》,中译本,中国发展出版社。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2005:《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

斯基亚沃-坎波、托马西,2001:《财政支出管理》,中译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宋晓梧(主笔),2001:《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祁祥,2001:《“空账”与转轨成本》,《经济研究》第5期。

托马斯·斯坦顿,2004:《中国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能从美国学到些什么》,《比较》第12辑。

王诚,2004:《论社会保障的生命周期及中国的周期阶段》,《经济研究》第3期。

王绍光,2002:《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王燕、徐滇庆、王直、翟凡,2001:《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经济研究》第5期。

温来成,2004:《论构筑中国现代公共事业制度的财政政策体系》,《四川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吴敬琏,2004:《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

徐传谌、刘世峰,2006:《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治理》,《经济与管理研究》第3期。

杨之刚,1999:《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志勇,2005:《比较财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杨志勇、张馨,2005:《公共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袁志刚,2001:《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第5期。

赵耀辉、徐建国,2001:《中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中的激励机制问题》,《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1期。

郑秉文,2003:《“名义账户”制: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管理世界》第8期。

郑秉文、胡云超,2003:《英国养老制度改革“市场化”取向的经验与教训》,《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期。

郑功成等,200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周小川、王林,1993:《社会保障:经济分析和体制建议》,《改革》第5期、第6期。

邹薇,2003:《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一个新的分析思路》,《制度经济学研究》第1卷。

李禧华:《谈批发商业改革》,《商业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

林明光:《国有商业改革何去何从》,《商业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文启湘:《国有批发商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当代经济科学》1997年第5期。

兆杰:《回顾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流通体制早日形成》,《江苏商论》1998年第11期。

晁钢令:《新中国商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财经研究》1999年第11期。

黄国雄:《纵论中国流通体制改革目标及走向》,《商业时代》2005年第33期。

丁俊发:《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创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2004年6月15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农村消费及消费环境状况调查报告2003年》。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平衡表》各期。

商务部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www.mofcom.gov.cn。

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世界贸易报告2006》,www.wto.org。

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加快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步伐》,www.drcnet.com.cn。

李莉:《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期。

王亚飞:《发达国家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及启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韩可卫:《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3期。

王晓璐:《发展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几点思考》《对外经贸实务》2006年第3期。

孙洋、黄雅萍:《借鉴美国经验实施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开放式保护》,《黑龙江外贸》2006年第5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编《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编《2005中国通信统计年度报告》,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中国通信年鉴2005》,2005。

《TRENDS IN TELECOMMUNICATIO REFORM 2002》,ITU,2002。

裴长洪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王俊豪等:《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及其运行机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Hank Intven等:《电信规制手册》,中译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王晓晔:《必须理清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关系》,中国信息产业网,http://www.cnii.com.cn/20060808/ca366876.htm。

《通信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通信发展统计公报》,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gov.cn。

《中国互联网络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cnnic.gov.cn。

薛兴华、陈金波等:《创新电信监管政策的几点思考》,搜狐网,http://it.sohu.com/2004/04/16/64/article219856421.shtml。

《信息产业部:我国市话资费调整后仍处于较低水平》,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关于部分电信业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通知》,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 mii.gov.cn。

杨安昱:《电信行业监管面临转型》,泰尔网,http://www.cttl.cn/zcfg/zcyj/t20060828_421084.htm。

《多种固定电话资费套餐方案将推出》,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林涛:《德国电信业监管与启示》,泰尔网,http://www.cttl.cn/zcfg/zcyj/t20060825_420874.htm。

《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http://www. mii.gov.cn。

何光暐主编《中国旅游业5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匡林:《旅游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戴学锋:《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政策初探》,载《2003~200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魏后凯:《我国政府间经济权力分配模式的选择》,《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第6期。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张俐俐、袁国宏:《论行业协会在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演进中的作用》,《社会科学家》2002年第6期。

魏小安:《政企脱钩工作对旅游市场的影响》,《旅游调研》1999年第2期。

各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

各年《中国旅游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

方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年第3期。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光明日报》2006年2月10日。

《SARS危机提醒科技体制改革》,中国科学院网,2003年6月5日。

陈佳洱:《基础研究:自主创新的源头》,光明网,2005年11月8日。

赵志耘:《中长期规划纲要配套政策解读》,《中国税务》2006年第5期。

阿利克等:《美国21世纪科技政策》,中译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丁晓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科学出版社,1998。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3:全面小康社会的科技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国际科技发展报告2005》,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中国统计摘要2006》。

《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1949~2004》。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8~2005年,http://www.edu.cn/HomePage/Zhong_guo_jiao_yu/jiao_yu_zi_xun/shu_zi/jiao_yu_fa_zhan/index.shtml,2006年8月16日。

闵维方:《2005~2006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张立昌:《创新、教育创新、创新教育》,《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4期。

阎凤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财政问题及解决途径探析》,载《“中日高等教育财政高层研讨会”内部文集》,2006,第201~216页。

Geiger R.,“Private Higher Education”,in Philip G.A.(ed.)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An Encyclopedia,NY:Garland Publishing.vol.1,1991.pp.233-246.

Levy D.“Private and Public:Analysis amid ambiguity in higher education”,in Daniel C.Levy(ed.)Private Education:Studies in choice and public policy. pp.170-192.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窦尔翔、何小锋:《教育制度、教育融资与教育金融制度安排》,《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3期。

樊华:《渐进式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高教探索》2006年第1期。

向丽:《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制度公平探析》,《教育探索》2005年第10期。

陈竹君:《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实现高职教育创新》,《教育探索》2006年第8期。

桑林:《时代变化与教育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年第7期。

文柏竣:《教育创新简论》,《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3期。

吴勤:《教育创新内涵探析》,《农机化研究》2006年第2期。

张玉岩、张金锁:《高等教育创新研究:国内研究进展与文献述评》,《经济师》2005年第11期。

王红:《论义务教育投资中政府责任转嫁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刘可可:《关于教育投资问题的探析》,《北京教育》2001年第9期。

李立匣:《建国初期教育制度变迁与私立高等教育消亡过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胡善联,2004:《卫生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应晓华,2003:《我国卫生服务筹资公平性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顾昕,2005:《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6期。

清华大学课题组,2006:《医疗体制改革与卫生服务业》,《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方豪,2003:《卫生筹资公平性研究——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分析》,《中国卫生经济》第6期。

李学军,2004:《成都市贫困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研究》,《现代预防医学》第2期。

赵郁馨等,2005:《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案例研究》,《中国卫生经济》第7期。

毕四岭等,2006:《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定位分析》,《中国卫生资源》第2期。

宋沈超等,2003:《贵州省公共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研究》,《中国卫生经济》第2期。

井明霞等,2003:《乌鲁木齐市居民卫生服务公平性的评价》,《石河子大学学报》第1期。

刘茂玲等,2004:《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医疗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贵阳医学院学报》第1期。

星一等,2001:《秦巴扶贫项目地区卫生服务不公平现状分析》,《北京大学学报》第6期。

龚幼龙、陈家应等,2001:《企、事业职工家庭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中国卫生资源》第4期。

郭清等,2005:《下岗职工家庭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状况分析》,《中国卫生经济》第3期。

张静靖、毛中正等,2003:《成都市下岗失业人员与在岗人员健康公平性比较》,《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第1期。

郑建中等,2002:《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卫生服务利用研究》,《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第5期。

于浩、顾委元等,1997:《贫困农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研究》,《中国卫生经济》第4期。

杜乐勋,2005:《我国公共卫生投入及其绩效评价》,《中国卫生经济》第11期。

毛阿燕等,2005:《我国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及管理发展状况研究》,《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第4期。

刘丽杭等,2005:《从深层次研究和认识卫生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医学与哲学》第9期。

丁纯,2005:《当代四大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典型国家绩效实证比较》,《世界经济文汇》第21期。

左学金等,2001:《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张录法等,2005:《国外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四种模式》,《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第11期。

白知朋,2005:《合理配置资源强化应用管理提高设备效率》,《中国医学装备》第4期。

邴媛媛等,2001:《卫生筹资政策对效率的影响》,《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第5期。

匡莉等,2000:《管理医疗——美国医疗保险运行方式的主流》,《国外医学》第2期。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005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分析报告》,商务部网站。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005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实现8886.8亿元》,商务部网站。

张世尧:《从战略高度认识餐饮业的重要地位与发展趋向》,《商业时代》2003年第17期。

刘晖:《餐饮业老字号的品牌战略》,《企业活力》2004年第11期。

牛根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应对入世挑战》,《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9期。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李春城:《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Baumol W.J.,Sue Anne Batey Blackman and Edward N.Wolff,1991,“Productivity and American Leadership”,The Long View,The MIT Press.

Gemmell,N.,1986,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Macmillan Press.

Kravis I.,Heston A.W.,and Summers R.,1983,“The Share of Services in Economic Growth”,in Adams,Hickman ed.,Global Econometrics:Essays in Honor of Lawrence R.Klein,MIT Press.

Kuznets,S.,1971,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

M.Sirat etc.,2002,Production Services in Cities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ic Region,Edward Elgar.

Riddle,Dorothy I.,1986,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Praeger.

Singleman,1979,From Agriculture to Service,Sage Publication.

Summers R.,1985,“Servi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in Inmann ed.,Managing the Service Economy:Prospects and Problem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ijs Ten Raa and Ronald Schettkat,2001,The Growth of Service Industries-the Paradox of Exploding Costs and Persisent Demand,Edward Elgar Publidhing Limited.

Jack E.Triplett and Barry P.Bosworth,2000,“Productivity in the Services Sector”,Brookings Institution,working paper.

路易斯·德阿莱希,1992:《市场如何缓解稀缺》,载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主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2。

程大中、陈福炯,2005:《中国服务业相对密集度及对其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管理世界》2005年第12期。

华而诚,2001:《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黄少军,2000:《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

江小涓、李辉,2004:《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第1期。

李辉,2004:《我国地区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财贸经济》第7期。

李江帆等,2005:《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

李勇坚,2004:《中国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财贸经济》第7期。

李勇坚,2005:《经济增长中的服务业: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财经论丛》第5期。

刘迎秋,2002:《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小鲁,1999:《“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体制变革”研究课题主报告(讨论稿)》,国民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许宪春,2004:《中国服务业核算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经济研究》第3期。

许宪春,2000:《90年代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管理世界》第6期。

徐瑛等,2006:《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经济研究》第8期。

杨向阳、徐翔,2006:《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析——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经济学家》第3期。

岳希明、张曙光,2002:《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问题》,《经济研究》第12期。

毛中根、林哲:《服务价格“成本病”与中国物价上涨》,《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6期。

李江帆:《服务产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李江帆:《现代市场经济中服务价格模式》,《学术月刊》1996年第5期。

邓于君:《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呈现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黄燕芬:《我国医疗服务价格问题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5期。

盛敏等:《基于顾客满意的服务产品定价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8期。

余东华:《中国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16期。

国家发改委、中国价格协会课题组:《中国价格改革的进程、举措和主要成效》,2003年6月。

课题组:《我国公用事业价格管制制度创新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张捷雷:《对我国景区门票价格制定的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7期。

戚聿东:《自然垄断产业不能简单拆分》,在“第57次中国市场经济论坛——中国电力工业的垄断与竞争”会上的发言。

高梁:《对垄断行业改革问题要有具体分析》,《改革内参》2006年第17期。

顾昕:《全球性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参见高炳华:《服务业定价模式研究》,《价值工程》2001年第4期。

参见张永刚等:《我国市政公用事业价格管制模式探讨》,《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2期。

刘以宾:《政府医疗投入“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9月21日。

温家宝:《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求是》2006年第18期。

杨艺、庞雅莉:《我国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5期。

陆真:《关于加快发展无锡农村服务业的思考》,《上海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

常修泽:《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体制创新》,《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4期。

李铜山:《论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取向》,《中州学刊》2003年第4期。

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面向“三农”和工业的服务业投入方略研究》,《商贸经济》2005年第4期。

戴小枫:《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导报》2004年第9期。

王保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人民日报》2006年7月19日。

林毅夫:《农村、城市、服务业》,《中国财经报》2005年12月6日。

陈龙:《财政体制创新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理论视野》2006年第1期。

彭莉戈:《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现状及改革的路径选择》,《经济问题》2006年第5期。

张志元、肖东平:《和谐农村金融体制构建:国际经验及中国的路径选择》,《济南金融》2006年第6期。

刘建湖:《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现状与对策》,《商业时代》2006年第13期。

谢丁:《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季建业主编《产业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颜廷标:《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任旺兵主编《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创新》,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乔忠等:《中国小城镇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张湘涛:《中国农村改革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