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8

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图书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aoist Cultural Resources in China

SSAPID:101-3399-6293-37
ISBN:978-7-5097-6557-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公共经济学、文化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对道教文化资源的产业特性和道教文化风景区案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剖析了道教文化资源在城市经营、生态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回答了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道教文化资源关注的根本原因,澄清了社会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糊认识,并就加强东、中、西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区域性合作,推动道教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提出了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 者: 陈雅岚
编 辑:贾晓明;;周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9 宗教

 摘要

 序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研究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时代背景

    1.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2.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

    3.城镇化建设对道教文化资源的极大破坏

   二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历史背景

   三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机遇分析

    1.中国道教文化是我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

    2.中国道教文化资源体现了中华文化特色

    3.研究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及产业化对探讨培育和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4.研究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及产业化有益于纠正国际上某些对中国的偏见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社会意义

   二 经济意义

   三 保护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 关于道教文化的研究

    (一)国内学者对道教文化的研究

    (二)国外学者对道教文化的研究

   二 关于道教文化经济学的研究

   三 关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研究

    (一)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理论解释

    (二)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实证解释

   四 小结

    (一)简评

    (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主要创新

 第二章 道教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宗教文化综述

   一 世界宗教文化概述

    (一)世界宗教的形成

    (二)世界宗教文化的形成

     1.基督教文化的形成

     2.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

     3.佛教文化的形成

     4.道教文化的形成

  第二节 我国宗教文化概述*

   一 我国道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 我国佛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三 我国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四 中国天主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五 中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宗教文化的比较

   一 从中国发展史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二 从崇拜对象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三 从仪式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四 从各种节日比较宗教文化

    1.道教的主要节日

    2.佛教的主要节日

    3.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

    4.基督教的主要节日

   五 从艺术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一)宗教文化对语言、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二)宗教文化对造型艺术发展的影响

     1.建筑艺术

     2.雕塑艺术

     3.宗教绘画

    (三)宗教文化对音乐艺术发展的影响

     1.道教音乐文化

     2.佛教音乐文化

     3.基督教音乐文化

     4.伊斯兰教音乐文化

   六 从养生角度来比较宗教文化

   七 从生态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八 从和谐思想比较宗教文化

  第四节 小结

   一 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与物质的产物

    1.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对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与当地文化融合是外来宗教适应环境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3.宗教文化的传播是不断延续的

    4.宗教文化影响地区主流文化圈

    5.道教文化是构成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 宗教文化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

    1.宗教文化资源的挖掘对于带动旅游经济发展有较大的作用

    2.宗教文化资源可以开发成为极具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3.宗教文化资源种类多,但道教文化资源最为丰富

   三 道教文化是一座蕴含多种资源的“富矿”

 第三章 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道教文化内涵

   一 道教文化的内涵

   二 道教文化资源的内涵

    (一)关于资源的概念

    (二)道教文化资源的内涵

  第二节 道教文化资源的分类

  第三节 道教文化资源的类型

   一 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

   二 道教神仙文化资源

    1.三清信仰

    2.太岁信仰

    3.城隍信仰

    4.财神信仰

    5.药王信仰

    6.八仙信仰

   三 道教祖庭文化资源

   四 道教建筑文化资源

    1.与自然顺应

    2.诠释自然

   五 道教科仪文化资源

    (一)道教科仪文化资源的内涵

    (二)道教科仪文化资源类型

   六 道教音乐文化资源

    (一)道教音乐文化资源的内涵

    (二)道教音乐文化资源的类型

   七 道教养生文化资源

    (一)道教养生文化资源含义

     1.葛洪的金丹养生文化*

     2.钟吕内丹养生文化*

     3.陶弘景“养性延命”医学养生文化*

     4.孙思邈医学养生文化含义*

     5.李鹏飞的“三元延寿”医学养生文化

     6.张三丰的太极拳养生文化

    (二)道教养生文化资源类型

     1.第一类:道教服食养生文化资源

     2.第二类:道教精神养生文化类

     3.第三类:道教运动养生文化资源

   八 道教劝善文化资源

    1.《太上感应篇》中的劝善文化

    2.《太平经》中的劝善文化

    3.《老子想尔注》中的劝善文化

    4.《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中的劝善文化

    5.《太微仙君功过格》中的劝善文化

   九 道教生态文化资源

    1.《太平经》

    2.《黄帝阴符经疏》

    3.《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第四节 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一 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二 道教祖庭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三 道教神仙信仰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四 道教建筑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五 道教科仪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六 道教音乐文化资源的发展历程*

   七 道教养生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一)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养生文化资源

    (二)隋唐至北宋道教养生文化资源

    (三)南宋至明中叶道教养生文化资源

    (四)明代以来的道教养生文化资源

   八 道教劝善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一)汉魏至南北朝道教劝善文化资源

    (二)隋唐至北宋道教劝善文化资源

    (三)南宋至明中叶道教劝善文化资源*

    (四)明末至民国道教劝善文化资源

   九 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

    (一)道教生态文化资源以生命为参照对象

    (二)道教生态文化资源从道法自然的思想出发

    (三)道教生态文化资源围绕“顺万物”的思想而展开

  第五节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一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历程

    (一)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二)唐代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实行道官制度

    (三)宋、金、元时期道教文化资源管理政策

    (四)明清时期道教文化资源管理政策*

    (五)当代道教文化资源管理政策

   二 现阶段我国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道教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

    (二)道教文化资源的产权问题

    (三)道教文化资源被使用所产生的利益问题

    (四)道教文化产品价格问题

    (五)道教文化资源管理机制的问题

    (六)道教文化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缺陷问题

    (七)道教文化资源的主管部门问题

   三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案例分析

    (一)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概述*

    (二)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的特点

    (三)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

  第六节 小结

   一 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资源

    1.道教“洞天福地”不仅是修身养性的风水宝地,也是凝聚祖先智慧的神圣之所

    2.道教神仙信仰文化资源是世界宗教文化中独特的多神信仰、真人崇拜

    3.道教祖庭文化资源不仅是旅游文化资源,还是寄托人们心灵的清静之所

    4.中国道教建筑

    5.中国本土产生的道教是一种拥有丰富仪式文化的宗教

    6.道教音乐资源是形成对外文化贸易的文化产品之一

    7.道教养生是一种具有服务功能的资源

    8.道教劝善文化资源是道教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9.道教生态文化资源是道教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其经济价值有待开发

   二 制度变迁对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深刻

    1.从民间走向政府

    2.当代道教文化资源管理政策滞后

    3.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制度的变迁势在必行

 第四章 道教文化资源的评估

  第一节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要素构成

   一 道教文化资源的要素构成分析*

    (一)道教文化资源的品相要素

    (二)道教文化资源价值要素

    (三)道教文化资源效用要素

    (四)道教文化资源的发展预期

    (五)道教文化资源的传承能力

  第二节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一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意义分析

   二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建立

  第三节 以江西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测量为例

   一 选择龙虎山作为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案例的原因分析

   二 江西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估测量表

    1.资源品相测量

    2.资源价值测量

    3.资源效用测量

    4.资源预期测量

    5.资源传承测量

   三 小结

    1.道教文化资源品相是形成龙虎山文化旅游业的基础

    2.道教文化资源价值是形成龙虎山文化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3.道教文化资源的效用价值不高是制约龙虎山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短板”

    4.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预期很低,需要进行制度性调整

    5.道教文化资源传承情况良好,可以带动龙虎山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五章 道教文化资源SWOT分析与区域影响

  第一节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优势(Strength)分析

   一 东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1.要素禀赋

    2.旅游文化市场

    3.道教文化资源的丰裕程度

   二 中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1.要素禀赋

    2.旅游文化市场

    3.道教文化资源

   三 西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第二节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劣势(Weakness)分析

   一 东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劣势

   二 中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劣势

    (一)中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化优势

    (二)中部地区缺乏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复合型人才

    (三)多部门管理道教文化资源的模式制约中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三 西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劣势

  第三节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外部机遇(Opportunity)分析

   一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为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二 全球化趋势为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 中华文化影响扩大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竞争平台

  第四节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外部威胁(Threat)分析

   一 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品的冲击

   二 来自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三 来自佛教文化资源发展的压力

   四 来自旅游文化产品导向的影响

  第五节 我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战略矩阵

  第六节 小结

   一 东部地区的资金、人才优势没有转化为“开采”传统文化资源的力量

   二 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三 西部地区的环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四 道教文化资源和佛教文化资源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各有劣势

 第六章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

  第一节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 公共品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及产品的定义、性质

    (一)公共品理论

    (二)道教文化资源特殊的准公共性质

   二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道教文化资源丰裕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

    (三)道教文化资源的稀缺性与区域经济发展

   三 产业集聚理论与道教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

    (一)产业集聚理论

     1.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

     2.基于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理论

     3.增长极理论

    (二)道教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

   四 规制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规制

    (一)规制理论

    (二)我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规制

  第二节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分析

   一 道教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及产业化模式

    (一)古城类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

     1.城市经营内涵

     2.丽江模式

     3.布拉德福德模式

    (二)生态类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模式

     1.生态旅游内涵

     2.国家公园模式

     2.青城山模式

    (三)园区类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

     1.产业集群内涵

     2.圣达菲模式

     3.龙潭模式

     4.中华道教灵宝文化产业园模式

   二 道教文化资源单项开发及产业化模式

    (一)道教音乐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

     1.丽江纳西古乐模式

     2.香港蓬瀛仙馆模式

     3.十二生肖模式

    (二)道教太极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

     1.武当山模式

     2.陈式太极拳模式

    (三)道教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

     1.恩威模式*

     2.隆力奇模式*

  第三节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规模不大,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1.文化产业发展态势不强劲

    2.道教文化资源开发主体认识不足

    3.道教文化资源产品单一

    4.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缺少多元化

   二 道教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有待整合

    1.道教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板效应”

    2.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还存在许多矛盾

   三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链条尚未形成

    1.没有道教文化精品

    2.道教文化资源保护方式单一

    3.道教文化产品“卖出去”还存在许多问题

   四 缺乏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运作的保障机制,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

  第四节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设计——以龙虎山为例

   一 树立城市经营理念

   二 加大保护道教文化资源的力度

   三 建成世界道教文化中心

  第五节 小结

   一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对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二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创新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综合发展模式

    2.创新道教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贸易模式

    3.创新道教文化产品的生产模式

    4.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 科学认识道教文化资源极其重要

    (一)科学认识道教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

    (二)科学认识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三)科学认识道教文化资源的多元化价值

    (四)科学认识社会资本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关键

   二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彰显爱国主义精神

   三 制度建设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根本保障

   四 价值评估是检验道教文化资源经济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五 比较优势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基础

   六 创新精神是选择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的依据

   七 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走出去”是一种战略性的理性选择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 建立道教文化资源的产权制度

    (一)道教文化资源所有权的问题

    (二)道教文化资源管理权的问题

    (三)道教文化资源经营权的问题

   二 建立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和服务体系

   三 对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修缮规划

   四 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区域性合作

   五 制定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的战略

   六 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规制创新

    (一)明确规制主体

    (二)创新规制模式

    (三)充实规制法律

  第三节 结束语

 总序

道教文化资源形成于上古时期,千百年来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学术界对道教文化的研究,过去多集中在道教历史、道教思想,而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系统研究则比较薄弱。本书运用公共经济学、文化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对道教文化资源的产业特性和道教文化风景区案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剖析了道教文化资源在城市经营、生态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回答了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道教文化资源关注的根本原因,澄清了社会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糊认识,并就加强东、中、西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区域性合作,推动道教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提出了建议。

[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2]〔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四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

[3]〔英〕庇古:《福利经济学》,金镝译,华夏出版社,2007。

[4]〔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姜建强、罗长远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美〕皮得·戴蒙德、汉努·瓦蒂艾宁:《行为经济学及其应用》,贺京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史忠良:《新编产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美〕丹尼斯·W.卡尔顿、杰弗里·M.佩洛夫:《现代产业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

[10]陈鼓应、赵建伟:《老周易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5。

[11]〔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2011。

[13]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国文化变革(1998~2008)》,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4]魏民:《试论风景名胜资源价值》,《中国园林》2003年第3期。

[15]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9。

[16]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17]陈富良:《规制政策分析:规制均衡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8]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9]胡郁青:《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0]王杰主编《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国道篇)》,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21]杨玉辉:《中华养生学》,重庆出版社,2011。

[22]王天玺:《文化经济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23]顾江:《文化遗产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4]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25]胡惠林:《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6]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7]陈雅岚:《文化遗产经营权问题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28]盖建民:《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的科技思想》,人民出版社,2009。

[29]张松辉译注《抱朴子内篇》,中华书局,2011。

[30]詹石窗等:《汉代道教思想体系的初步建构》,载《中国道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9。

[31]盖建民:《道教医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32]张晓:《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3]杨丽霞:《道教神仙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34]毛丽娅:《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与深度开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

[35]张香风:《龙虎山道教文化与旅游发展》,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

[36]陈雅岚:《论宗教文化遗产资源的政府规制》,《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37]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8]李岚清:《中国近代音乐笔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9]冯梅:《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0]牟钟鉴:《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载王杰主编《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41]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2]彭自强:《宗教学概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43]国家宗教局教研中心:《当代世界宗教问题》,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44]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5]许嘉璐:《打造文化强国从身边做起》,《凤凰周刊》2012年第3期。

[46]王作安:《发挥宗教界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人民日报》2011年12月16日。

[47]许嘉璐:《促进道教道学的国际化》,《中国宗教》2011年第11期。

[48]梁漱溟:《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49]叶小文:《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50]裘士京:《试论中国文化的特性》,《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51]叶郎:《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2]张金涛:《中国龙虎山天师道》,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53]范正义:《民俗八神——扬善止恶的象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54]张崇富:《济世度人——八仙传说及其启示》,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55]孙亦平:《道教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6]杨波:《阁皂山的历史文化及其旅游发展》,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7]任宗权:《道教科仪概览》,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58]盖建明:《试论道教“三元延寿”养生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59]黄键:《隐仙风范——张三丰传奇》,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60]上海城隍庙、香港蓬瀛仙馆:《拜太岁》,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61]袁康就:《钟吕内丹道德观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62]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3]刘海燕、郭丹:《闽台客家宗教与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64]黄永锋:《道教饮食养生指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65]吴逢辰:《江南第一衙——浮梁县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66]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7]浮梁县地方志编委会:《浮梁县志》,方志出版社,2009。

[68]樊光春:《西北道教史》,商务印书馆,2010。

[69]孔令宏、韩松涛:《江西道教史》,中华书局,2011。

[70]熊传薪、游振群:《长沙马王堆汉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71]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72]张晓:《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3]王云龙:《依托自然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的资源配置问题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74]马梅:《公共产品悖论——国家旅游产品市场分析》,《旅游学刊》2003年第4期。

[75]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6]桑玉强、郑根立、靳旭燕:《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对嵩山景区管理的启示》,《河南职业旅游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

[77]赵刚、肖欢:《国家软实力:超越经济和军事的第三种力量》,新世界出版社,2010。

[78]陈雅岚:《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当代江西》2012年第1期。

[79]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0]谢茹:《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81]依绍华:《对景区门票涨价热的冷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期。

[82]刘元春:《依法惩戒“借佛敛财”》,《中国宗教》2012年第10期。

[83]刘稚、王亚南、董棣:《发展人文经济 面向东盟开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84]伏来旺:《我看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

[85]乐后圣:《21世纪黄金产业——文化产业经济浪潮》,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86]程恩富:《文化经济学通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87]马萱:《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8]刘灿:《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89]《龙虎山志》,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90]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战略研究》,载《国家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2009年度)》,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9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当今多样化世界中的文化自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92]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旅游、文化与可持续发展》2006年英文版。

[93]骆玉安:《关于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思考》,《殷都学刊》2007年第2期。

[94]黄向阳:《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认同基础》,《传承》2008年第6期。

[95]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人民出版社,2008。

[96]李嘉珊、杨嫔秋:《文化贸易: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性选择》,载《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年度报告(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7]陈和塬、陈凌:《武当丹道修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8]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

[99]刘红:《当代道教音乐的回顾与展望》,《中国道教》2006年第6期。

[100]周南:《要钱还是要命〈道德经〉的启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1]保继刚、陈云美:《宗教旅游开发研究》,《热带地理》1996年第16期。

[102]恒占伟:《我国佛教文化旅游开发问题和误区》,《沧桑》2009年第4期。

[103]林少春:《继承发扬禅宗优秀》,《中国宗教》2012年广东专刊。

[104]陈卫华:《对佛教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思考》,《法音》2012年第11期。

[105]浦亨强:《道教音乐养生功能论略》,《中国音乐》2003年第4期。

[106]李娜:《中国道教旅游营销策略研究》,《商业营销》2011年第7期。

[107]卢世菊:《中国道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北方经贸》2001年第11期。

[108]甘筱青:《庐山文化大观》,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109]〔美〕迈克尔·詹森:《企业理论》,童英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10]马耀鹏:《制度与路径》,人民出版社,2010。

[111]南怀瑾:《老子他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12]南怀瑾:《庄子南华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3]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14]南怀瑾:《孟子旁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15]南怀瑾:《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东方出版社,2008。

[116]南怀瑾:《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2009。

[117]南怀瑾:《漫谈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2008。

[118]王岳川、胡淼森:《文化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19]程宗锦:《洞天福地——江西道教名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120]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121]程圩:《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认知的中西方差异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22]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3]胡孚琛:《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24]陈撄宁:《道教与养生》,华文出版社,2000。

[125]饶宗颐:《文化之旅》,中华书局,2011。

[126]〔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27]许抗生:《佛教的中国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128]〔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10。

[129]詹石窗:《道教与女性》,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130]罗伟国:《中国道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31]王谋寅:《道教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32]林西郎:《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33]胡锐:《道教宫观文化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34]杨帆:《青城山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5]吴保春:《龙虎山天师府建筑思想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6]潘新萍:《武当山旅游经济突破性发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37]何鑫:《云南道教建筑特色及其文化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138]杨朝明、宋立林:《孔子文化十五讲》,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139]满义:《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140]袁志鸿:《鸿爪雪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41]国家宗教局政策法规司:《宗教政策法规选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142]潘雨廷:《道藏书目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43]陈莲生:《陈莲生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144]仲富兰、何华湘:《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论》,人民出版社,2010。

[145]陈鼓应:《道家的人文精神》,中华书局,2012。

[146]吴炳志:《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澳门道教协会,2011。

[147]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48]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149]董沛文:《方壶外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150]赵文:《宗教行为与心理治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151]叶至明:《庐山道教初编》,华文出版社,2000。

[152]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

[153]叶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4]袁志鸿:《思问晓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155]王建、丁武军:《江西历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156]马福平、马泽锋:《穆斯林商道》,民族出版社,2010。

[157]NESTA Research Report,Creating growth:How the UK can Develop worldclass creative business,2007.

[158]Bradford City of Film Project Team,Bradford City of Film,August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