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28

流变的乡土性图书

The Mobility of Lacality

SSAPID:101-3389-8375-09
ISBN:978-7-5097-8811-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制度与市场的分析框架内论述了村民同土与乡的关系演变过程,阐述了乡土性在村民城乡流动中经历移植、消解、重构的辩证流变历程。乡土社会有闭合性与开放性两重属性,因此关注村落发展需要具有向内与朝外的视野。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 者: 熊凤水
编 辑:胡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索引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献综述

   (一)传统-现代二元模式框架

    1.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定义及关系研究

    2.农民与农民工: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研究

    3.农民工未完全融入城市的表现形式

    4.农民工在城市中保持乡土性的原因分析

   (二)文化框架

    1.乡土文化研究

    2.宗族与节日文化复兴研究

    3.流动中农村与城市文化的碰撞

   (三)对以往研究的述评

  三 研究方案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理论视角

   (四)研究方法

  四 调研资料收集

   (一)调查对象概况

   (二)资料收集说明

 第二章 生发于泥土中的乡土性

  一 植根于“土”上的生活

  二 乡土性:土的凝固与乡的封闭

   (一)家意识:伸缩自如的家

    1.横向层面:家庭、房、村落

    2.纵向层面:祖宗、自己、子孙

   (二)人际关系:男性主轴的差序格局

   (三)社会秩序:乡规民约与力治的结合

    1.礼治

    2.力治

   (四)村落权威:长老与村干部

    1.长老

    2.村干部

  三 个人与社会间的低层次互构

   (一)过于刚性的制度

    1.新中国成立以前

    2.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二)基本缺位的个体

   (三)低层次互构下的机械静止型状态

  四 缺位市场下发展机会的迷失

   (一)重农抑商的传统

   (二)人情经济制约了市场经济

   (三)计划经济与割“资本主义尾巴”

   (四)自给自足下市场经济的“无空间”

 第三章 外出务工的兴起与乡土性的移植

  一 外出务工的兴起

  二 自我认同模糊:事实上的“第三种人”

   (一)农民:身份意义逐渐大于职业意义

   (二)市民:职业意义相对接近与身份意义依旧遥远

   (三)“第三种人”:农民与市民的中间位置

  三 乡土性的选择性移植

   (一)家:分散中的弥合

    1.现实中的家

    2.分离中的家

    3.记忆中的家

   (二)血缘、地缘关系的借用

    1.在寻找工作上

    2.在风险化解和人际交往上

   (三)流动中延续的岁时节庆

    1.春节

    2.清明节

   (四)奔走中坚持的人生礼仪

    1.生育

    2.结婚

    3.丧葬

  四 制度的不完善与市场的门槛

   (一)不完善制度下的被动型封闭保护

    1.城市社会的制度型排斥

    2.制度不完善与制度不落实及其原因分析

   (二)市场的分类与门槛

    1.两类劳动力市场

    2.务工村民集中于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因素分析

 第四章 游走于城乡之间乡土性的消解

  一 流动到城市打工:挣脱“土”的束缚与“乡”的限制

   1.社会结构范式

   2.个体主义范式

   3.社会互构论视域中的乡城人口流动

  二 务工背景下的乡土性消解

   (一)家意识:缩小的家

    1.横向层面:家庭、房、村落

    2.纵向层面:祖宗、自己、子孙

   (二)人际关系:利益主导的差序格局

    1.亲

    2.情

    3.利

   (三)社会秩序:法治、能人治理与乡规民约、力治的混杂

    1.法治

    2.能人治理

    3.乡规民约

    4.力治

   (四)村落权威:钱与权的齐头并进

   (五)乡土性的过度消解

  三 个人与社会间的初级良性互构

   (一)渐行柔性的制度

   (二)日益突出的个体

   (三)渐入初级良性互构下城乡钟摆形流动

  四 市场体制下发展机会的扩充

   (一)农村商品市场

   (二)城市劳动力市场

 第五章 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乡土性的重构

  一 村民职业的更新升级

   (一)在城市工作中迈向更高层次的市场与单位

   (二)农村非农产业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农业

  二 个人与社会之间走向更高级阶段的良性互构

   (一)不断改革与完善的制度

   (二)获得更充分自由发展的个体

   (三)更高阶段的良性互构型流动

  三 城乡一体化目标下的市场发育与完善

   (一)城乡就业市场

   (二)城乡商品市场

  四 和谐社会建设:乡土性的重构

   (一)家意识与和睦家庭

    1.硬件上:制度建设上的家庭团聚

    2.软件上:重点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二)孝文化与尊老敬老

    1.对传统孝道思想进行批判性吸收,继承精华,剔除糟粕

    2.政府立法与执法

    3.尊老敬老文化重建

   (三)诚信互助与乡风文明

   (四)敬畏自然与生态良好

   (五)乡土性重构的机制

    1.政府主导

    2.社会组织积极参与

 第六章 乡土性流变与村落整合

  一 乡土性流变的方式

   (一)传承

   (二)创新

    1.新形式、旧内容

    2.旧形式、新内容

    3.新形式、新内容

   (三)抛弃

  二 乡土性流变的路径

   (一)内核-外围

   (二)利益中轴

  三 乡土性调适与农村社会整合

   (一)丧葬改革:科学与愚昧之争

   (二)宗族意识与村庄治理

   (三)礼治与依法治村

   (四)差序格局与市场发展

  四 开发乡土与服务现代

 第七章 乡土边界与村落发展

  一 闭合与开放:乡土社会的二维属性

   (一)乡土社会的闭合性

    1.土地是命根子

    2.农业自给自足

    3.村落界限分明

    4.集中于次属劳动力市场

    5.交往同质性

    6.婚姻闭合

   (二)乡土社会的开放性

    1.农业生产商品化

    2.农村信息化

    3.外出务工常态化

    4.业缘关系扩展

    5.跨域婚姻增多

   (三)闭合与开放的循环

  二 向内与朝外:村落发展的二维视野

   (一)闭合性与新农村建设

    1.乡土特色

    2.多元发展

   (二)开放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1.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支撑

    2.县城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现实之路

    3.人的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三)向内与朝外的殊途同归

  三 三栖模式:乡土性闭合与开放的聚合

   (一)三栖模式的优势与价值

    1.具有在县城买房的现实可行性

    2.具有一定的城乡结合优势

    3.房价上涨的投资预期

   (二)三栖模式的缺陷与挑战

    1.不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2.增加社会管理的难度

    3.城镇缺少产业结构的支撑

   (三)县城:乡土性闭合与开放的理想聚合地

  四 制度变迁、市场培育与乡村发展

   (一)制度变迁

    1.放任型制度

    2.强制型制度

    3.引导型制度

   (二)市场培育

    1.农村市场发育不足

    2.加快市场培育

   (三)政府、市场的有序良性运行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一 制度、市场双维作用下村民同“土”“乡”关系的演变

   (一)土:直接收益、间接收益与彻底脱离

    1.直接收益

    2.间接收益

    3.彻底脱离

   (二)乡:经济层面、行政层面与社会层面

    1.经济层面

    2.行政层面

    3.社会层面

  二 乡土性流变的理论对话

   (一)与“原生态”乡土性的对话

   (二)与“传统-现代”分析视角的对话

  三 乡土性:转型中国古老又常新的话题

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第2版),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程歗:《晚清乡土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费孝通:《从实求知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芳草茵茵——田野笔记选录》,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群言出版社,1999。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9卷),群言出版社,1999。

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1948。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贺雪峰:《农民工返乡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黄平:《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江立华、孙洪涛:《中国流民史·古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江立华:《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

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李富强:《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科学出版社,2009。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李小云等主编《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李真主编《流动与融合》,团结出版社,2005。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林安悟:《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学林出版社,1998。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宗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漱溟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

刘修如:《中外社会政策比较研究》,台湾“中央”文物出版社,1982。

卢现祥:《西方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

陆益龙:《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陆益龙:《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陆益龙:《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麻国庆:《永远的家:传统惯性与社会结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潘光旦:《政学刍议》,上海观察社,1948。

潘鸿雁:《国家与家庭的互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潘维、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彭拥军:《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齐涛:《中国风俗通志——生养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秦红增:《桂村科技:科技下乡中的乡村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

秦红增:《乡土变迁与重塑》,商务印书馆,2012。

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盛来运:《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汪开国:《深圳九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王开玉:《中国中部省会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吴明伟、吴晓等:《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吴象:《中国农村改革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吴毅:《村落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吴毅:《记叙村庄的政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彭凯平、刘文静译,华夏出版社,1989。

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南天书局,2001。

言心哲:《农村社会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24。

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之分析》,商务印书馆,1928。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杨敏:《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叶继红:《传统技艺与文化再生》,群言出版社,2005。

叶南客:《边际人——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张传开、章忠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商务印书馆,2004。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郑杭生:《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郑杭生:《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郑杭生:《中国社会转型与社区制度创新——实践结构论及其运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郑也夫:《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美〕J.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社会学是什么》,陈观胜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英〕布赖恩·特纳:《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恩格斯:《自然界和社会》,载《马克思恩格斯》(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二卷):形形色色的交换》,顾良译,施康强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四版),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陶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德〕柯武刚:《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

〔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制度、契约与组织》,冯健、杨其静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译文出版社,2005。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第1版),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一),孙邵武译,远方出版社,2006。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白奚:《礼治、法治与人治》,《哲学动态》1998年第4期。

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边燕杰:《找回强关系》,《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蔡昉:《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组织过程中的经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蔡志海:《流动民工现代性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陈成文、廖文:《从制度困境看农民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陈定洋、谢太平:《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农民的行动逻辑》,《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陈红:《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当代启示》,《学术交流》2002年第5期。

陈剑波:《促进农村发展:战略、制度和政策调整》,《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陈俊杰、陈震:《“差序格局”再思考》,《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陈锡文:《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评论》2007年第3期。

程向阳:《传统孝道的现代重构》,《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历史教学》1999年第2期。

崔传义:《春运与农民工: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迪丽拜尔·苏莱曼:《维吾尔族割礼仪式及其变迁——从乡村到都市的嬗变》,《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丁煜、徐延辉、李金星:《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学刊》2011年第3期。

董才生、陈氚:《春运问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人口学刊》2008年第1期。

董国礼:《中国农民乡土主义取向的社会变迁》,《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1期。

董建辉:《“礼治”与传统农村社会秩序》,《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董明伟:《城市农民工的自我社会认同分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杜鹏等:《流动人口外出对其家庭的影响》,《人口学刊》2007年第1期。

段成荣:《春运与流动人口》,《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3期。

方长春:《从“再分配”到“市场”》,《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方军:《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风笑天:《城镇化:概念、目标与挑战》,《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风笑天:《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与家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冯锋:《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视阈下山东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东岳论丛》2009年第12期。

冯桂林、王文明、曹敏娜:《进程与导向:略论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江汉论坛》2008年第5期。

冯雷:《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期。

符平、唐有财:《倒“U”型轨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高乐田:《传统、现代、后现代: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三重视野》,《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

郭聪惠:《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问题探微》,《兰州学刊》2008年第9期。

郭正林、周大鸣:《外出务工与农民现代性的获得》,《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何晓红:《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探析》,《前沿》2005年第11期。

何玉润、苏艳:《乡土社会与市民社会的信任结构问题》,《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贺青梅:《生活社会化:小农的经济压力与行为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贺雪峰:《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洪建设、林修果:《从传统-现代两种视角看差序格局的不同特质》,《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胡放之、秦丽娟:《农民工市民化之制度障碍与路径选择》,《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胡建渊、赵春玲:《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析》,《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

胡岳岷:《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文明》,《经济评论》2003年第3期。

奂平清:《中国传统乡村集市转型迟滞的原因分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贾滕:《事变俗移:从春节习俗看社会变迁》,《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生存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7年第6期。

江立华、符平:《断裂与弥补——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法与政府角色》,《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江立华、胡杰成:《“地缘维权”组织与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文史哲》2007年第1期。

江立华:《论城市农民工的平等竞争权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江立华:《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与现代性》,《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姜地忠:《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调研世界》2006年第9期。

姜晓云:《“双传承”:新型城镇化的文化之道》,《学术界》2014年第5期。

蒋锦洪:《论市场诚信的道德价值及其实现机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

金耀基:《现代性辩论与中国社会学之定位》,《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金一虹:《离散中的弥合——农村流动家庭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巨永明:《民族整合与传统社会转型》,《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寇浩宁、李平菊:《二元劳动力市场、社会排斥与户籍分层》,《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赖志凌:《中介关系:走出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伦理化困境的关键》,《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0期。

雷洪:《中国目前的“盲流”现象探析》,《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6期。

李春玲:《城乡移民与社会流动》,《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李芳、张运生:《梁漱溟的古代中国伦理本位观》,《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李建宗:《隐匿在丧葬礼仪背后的几种意识》,《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李景治、熊光清:《中国城市中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李明:《对“天人合一”观之现代意义的辩证反思》,《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李培林:《农村发展研究的新趋势、新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

李培林:《小城镇依然是大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李培林:《中国社会结构对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李强:《关于“农民工”家庭模式问题的研究》,《浙江学刊》1996年第1期。

李强:《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李强:《论农民和农民工的主动市民化与被动市民化》,《河北学刊》2013年第4期。

李强:《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学海》2006年第4期。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李强:《中国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研究》,《学海》2001年第1期。

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李显冬、姜涛:《传统“无讼”观与移植法律在当代中国的碰撞与融合》,《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4期。

李学勇:《社会变迁视野中的新农村法治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3期。

李战奎:《礼治思想及现代转化》,《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梁华林:《农村女性流动: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梁新华:《新型城镇化的文化维度构建》,《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林毅夫等:《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刘博、李航:《情景化日常生活与阶层地位的获得》,《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4期。

刘笃才:《中国古代民间规约引论》,《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

刘精明:《向非农职业流动:农民生活史的一项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刘士林:《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文化转型》,《学术月刊》2014年第7期。

刘欣:《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研究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刘雪梅、张振国:《中国农村诚信缺失的文化溯源与路径选择》,《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

刘岩:《风险意识启蒙与反思性现代化》,《江海学刊》2009年第1期。

刘志琴:《“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河北学刊》2006年第l期。

刘祖云、胡蓉:《权力资源与社会分层:一项对中国中部城市的社会分层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流沙:《善良是种觉悟》,《读者》2004年第7期。

卢向虎:《制度是如何阻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调研世界》2005年第6期。

鲁品越:《“关系本位”文化环境与市场秩序》,《学术研究》2002年第7期。

陆益龙:《城乡体制改革:下一个改革目标》,《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陆益龙:《大寨与小岗:农村典型建构及意义的再认识》,《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陆益龙:《多样性:真正理想的农村发展道路》,《人民论坛》2012年第10期。

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陆益龙:《三农问题与城镇化道路》,《杭州(我们)》2010年第8期。

陆益龙、王成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江淮论坛》2007年第4期。

陆益龙:《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与供给》,《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陆益龙:《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革》,《人民论坛》2013年第9期。

陆益龙:《引导性制度变迁与农村市场发展》,《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陆益龙:《政府要加强乡土传统特色的保护》,《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1期。

陆益龙:《制度创新、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江海学刊》2010年第3期。

路红梅:《“差序格局”的消解与和谐新农村建设》,《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罗纳·塔斯:《昔日风云人物还是今日弄潮儿吗?》,《国外社会学》1996年第5期。

马桂萍、王芳:《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安排探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国外社会学》1998年第2期。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马永庆:《孝文化对农村家庭道德建设的意义》,《齐鲁学刊》2006年第3期。

聂洪辉:《两栖与三栖的生活》,《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欧阳静:《从“乡土性”到“结构混乱”》,《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第3期。

潘泽泉:《社会网排斥与发展困境:基于流动农民工的经验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彭汉媛:《乡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模式确立的积极成因探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彭拥军:《农村社会流动的考察——教育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秦亚青:《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丘海雄、徐建牛:《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任焰、梁宏:《资本主导与社会主导》,《人口研究》2009年第2期。

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山小琪:《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

申俊龙、魏鲁霞:《全球化视野中儒家传统的现代价值》,《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沈小勇:《传承与延展:乡村社会变迁下的文化自觉》,《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

沈毅:《“差序格局”的不同阐释与再定位》,《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

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盛昕:《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的演进及发展》,《学术交流》2008年第4期。

史建群、叶桐:《中国古代礼治与法治的冲突与互补》,《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孙葆春、熊伟:《信息不对称与农村诚信缺失》,《农村经济》2006年第9期。

孙凤毅:《特色文化资源视阈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孙建华:《建构中的普遍信任机制》,《理论学习》2003年第5期。

孙正娟:《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的制度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陶友之:《实施新型城镇化重点在“镇”》,《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陶友之:《新型城镇化:目标、步骤、措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田成有:《功能与变迁:法律在传统乡土农村的地位》,《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田凯:《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田瑞华:《农村家庭“孝”伦理的重构》,《调研世界》2009年第12期。

涂骏:《论差序格局》,《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万向东:《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汪前元:《发达地区农村发展方式的重新定位》,《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甫勤:《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收入分配》,《社会》2010年第1期。

王加胜:《民间传统的复兴与非正式制度安排》,《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王建民:《老人社会的变迁与终结》,《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王建民:《身体与城乡结构的象征性界分》,《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王铭铭:《地方政治与传统的再创造》,《民俗研究》1999年第4期。

王铭铭:《幸福、自我权力和社会本体论:一个中国村落中“福”的概念》,《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1期。

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王宁:《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与抽样逻辑》,《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王培刚:《新农村发展模式新探:政府主导型发展迈向制度和谐型发展》,《调研世界》2007年第11期。

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王小章:《齐美尔的现代性:现代文化形态下的心性体验》,《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王兴周、张文宏:《城市性: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方向》,《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2期。

王亚亚:《乡土情结的嬗变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身份认同》,《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王引娣:《性别差异:新疆少数民族诞生礼仪透视》,《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王跃生:《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韦丹芳、刘丽:《科技人类学研究的新进展——2003年中国科技人类学研讨会综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吴海燕、杨守建:《从“性压抑”问题看当前我国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动》,《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3期。

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吴兴陆:《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1期。

吴振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模式选择及其原因探析》,《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5期。

武艳敏:《德治、礼治、法治的历史演进》,《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项继权:《当前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政策选择》,《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肖唐镖、戴利朝:《村治过程中的宗族》,《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肖唐镖:《宗族在村治权力分配与运行中的影响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肖文涛、黄剑宇:《善治视域下的社会中介组织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肖云、王晓辉、胡同泽:《影响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实现就业的推拉因素分析》,《南方人口》2007年第2期。

肖云忠:《失序与重构:哈贝马斯与迪尔凯姆社会秩序思想的比较》,《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谢建社、牛喜霞:《乡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新趋势》,《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邢克鑫:《农民乡土意识的历史嬗变与思考》,《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3期。

熊秉纯:《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徐丙奎:《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人际传播》,《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学术月刊》2006年7月。

徐勇:《礼治、理治、力治》,《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徐勇:《“法律下乡”:乡土社会的双重法律制度整合》,《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中国乡村发现》2008年第3期。

严从根:《论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家园危机》,《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3期。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阳芬:《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政策演变特点分析》,《江海纵横》2009年第3期。

杨翠伟:《农民非农化与乡土意识的碰撞及取向》,《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杨华、刘芝艳:《农村吸纳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机制》,《东岳论丛》2009年第7期。

杨敏:《社会互构论:从差异走向认同的追求》,《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杨敏:《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新三农”发展格局的构建》,《学术论坛》2013年第9期。

杨敏、郑杭生:《社会互构论:全貌概要和精义探微》,《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

杨荣、王晓艳:《现代农村家庭结构变迁研究》,《理论界》2009年第12期。

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杨雪英、魏范青:《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塑造农民现代性的价值理念》,《乡镇经济》2008年第2期。

易国锋:《传统孝文化对农村法治建设的影响》,《江汉论坛》2009年第5期。

德意英农村发展考察组:《德意英三国农村发展考察及其启示》,《中国乡村发现》2010年第2期。

于建嵘:《侵入农村基层政权的黑恶势力》,《改革内参》2002年第10期。

于建嵘:《新型城镇化:权力驱动还是权利主导》,《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9期。

于乐锋:《两种不同的农村发展道路》,《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余洋:《死的尊严——淮北地区的丧葬礼仪及其文化解码》,《社会》2001年第4期。

郁建兴、高翔:《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社会: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喻名峰:《后乡土社会法治秩序的构建》,《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袁银传:《市场经济与中国农民传统道德观之检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

袁银传:《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浅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袁政:《中国城乡一体化误区及有关公共政策建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2期。

曾起郁、赵捷:《社会中介组织制约腐败能力建设探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张百庆:《礼治、法治与合法性》,《学术论坛》2002年第2期。

张国英、汪阔朋:《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的缺失及构筑》,《经济问题》2009年第4期。

张洪波、周宁:《乡规民约与新农村的法治建设》,《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

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张继宗:《乡土社会中的传统与现代》,《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张建:《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与和谐社会》,《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9期。

张剑光、邹国慰:《唐五代时期江南农业生产商品化及其影响》,《学术月刊》2010年第2期。

张俊才、张倩:《5000万“留守村妇”非正常生存调查》,《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第39期。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张应凯:《礼治与当今法治能相辅相成吗?》,《哲学动态》1999年第3期。

张永岳、王元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张玉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市场与政府关系调适: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4期。

张德元:《农民工城乡流动的“海绵效应”》,《中国乡村建设》2009年第3期。

张中文:《我国乡村文化传统的形成、解构与现代复兴问题》,《理论导刊》2010年第1期。

章国锋:《反思的现代化与风险社会——乌尔里希·贝克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1期。

赵聚军:《果实并非如此诱人》,《调研世界》2006年第1期。

赵旭东:《闭合性与开放性的循环发展》,《开放时代》2011年第12期。

赵旭东:《拆北京:记忆与遗忘》,《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郑功成:《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郑杭生:《当前中国比较文明研究的任务》,《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2期。

郑杭生、费菲:《传统、理性及意识形态的多重变奏》,《河北学刊》2009年第6期。

郑杭生、高霖宇:《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社会学解读》,《思想战线》2011年第4期。

郑杭生:《警惕“类发展困境”——社会学视野下我国社会稳定面临的新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3期。

郑杭生、陆汉文:《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演变》,《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郑杭生:《论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被发明》,《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郑杭生:《陌生人社会的裂痕黏合难题》,《人民论坛》2009年第18期。

郑杭生、潘鸿雁:《社会转型期农民外出务工现象的社会学视野》,《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期。

郑杭生:《破解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难题》,《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7期。

郑杭生:《五大挑战催生中国式“紧绷”——社会弹性与社会刚性的社会学分析》,《人民论坛》2009年第10期。

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

郑杭生、杨敏:《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兼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时代内容》,《学海》2008年第4期。

郑杭生、杨敏:《两种类型的现代性与两种类型的社会学》,《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的提出——对社会学学术传统的审视和快速转型期经验现实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郑杭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坚实进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郑杭生:《重建社会信任》,《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3期。

钟涨宝、狄金华:《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仲富兰:《试论近代江浙农村人口流动与习俗变革》,《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周大鸣、高崇:《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周福林:《我国留守老人状况研究》,《西北人口》2006年第1期。

周红英:《论孝德在当代社会的扭曲与危害》,《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周建国:《从“半城市化”到城市化》,《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周建国:《跨越差距鸿沟:贫富分化与农民工城市化问题探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周建明:《我国农村劳动力“盲流”城市的探讨》,《湖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周黎鸿、王淑娥:《革命老区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周林、丁士军:《不同养老风俗下的农村家庭养老》,《农村经济》2003年第3期。

周明宝:《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社会》2004年第5期。

周乾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思考》,《长白学刊》2013年第5期。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周元、孙新章:《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与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4期。

朱宝树:《春运高峰与流动人口大潮》,《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朱虹:《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朱杰堂:《新型城镇化: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朱康对:《小农家文化与温州农村家庭经济》,《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朱考金:《城市农民工的心态与观念》,《社会》2003年第9期。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朱力:《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化的趋势》,《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

朱秋霞:《宗族、网络宗族和宗族网络在村庄行政权力分配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8年第23期。

邹贤启:《政府主导与诚信社会塑造》,《财政研究》2003年第1期。

邹小华:《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下的中国农村发展》,《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4年第4期。

Alexis De Tocqueville,The Old Regime and the Revolution. New York:Harper & Brothers,1856.

Andrew Walder,“Markets and Inequali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Toward Testable Theo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6.

Bian Yanjie,and John Logan,“Marker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

Bourdieu Pierre,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he Tast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Coleman,James S.,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Hsu Francis,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Kinship、Personality and SocialMobility in Village China. Garden City,NY:Doubleday& Company,1967.

Lewis.W.Arthur,“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

M.J.Piore,“The Dual Labor Market: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Problems inPolitical Economy:An Urban Perspective. edited by D.Gordon.Lexington,Mass:Heath,1973.

Ranis.G,J.CH.Fei,“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

Todaro,P.Michael,“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

T.W.Schultz,“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

Victor Nee,“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9.

艾丰:《论农业产业化》,《人民日报》1995年12月11日。

《安庆殡改调查:政府要求道士不得为土葬做法事》,《南方周末》2014年5月29日。

《安庆殡葬改革:从夭折到强势重启》,《安庆市殡葬改革即将全面启动》,安庆新闻网,2014年3月18日。

《安庆市殡葬改革实施方案》,2014年3月26日。

单士兵:《当农民工身陷艾滋病毒的泥潭》。网址:http://star.news.sohu.com/20091102/n267895083.shtml。

丁永勋:《媒体谈安庆殡葬改革:没有改革要以逼死人为代价》,新华网,2014年5月29日。

冯骥才:《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成为被冷落的角落”》,《济南纵论》2011年6月12日。

《关于安庆市实施殡葬改革的情况说明》《安庆市殡葬管理工作责任追究暂行规定》《A县殡葬管理工作责任追究暂行规定》《B镇召开殡葬改革汇报暨重点工作调度推进会》等。

《李克强考察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并召开座谈会》,新华网,2013年1月15日。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15/c_114378984.htm。

纳日碧力戈:《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网址: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5713729.1/。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新华网,2010年6月21日。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21/c_12240721_5.htm。

《人民日报》评论:《习近平批评去中国化是在批评谁》。网址: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140910/18775989.html。

苏晓明:《安庆殡改之后》,《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6月17日。

孙政才:《农民工月均工资首次突破千元》,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8月29日。

郑杭生等:《“原生态”引起的一场论战:传统是什么?》,引自社会学视野网,2010年8月10日。网址: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tuijianyuedu/tuijianyueduliebiao/2010-08-10/10801.html。

郑永年:《中国如何避免城市化陷阱?》,联合早报网,2013年10月3日。网址: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tuijianyuedu/tuijianyueduliebiao/2013-10-03/17002.html。

《中国青年第一欲望:发财》,长春:《新文化报》2005年7月20日。

《专家谈安庆老人为避火葬自杀:殡改不宜一刀切》,《南方都市报》201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