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2

现代性和距离图书

Modernity and distance

SSAPID:101-3383-7370-31
ISBN:978-7-5097-0571-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齐美尔现代性、碎片和距离三者的分析,对齐美尔的美学思想以及文化现代性思想进行梳理,并使之系统化。

相关信息

丛书名:审美现代性研究文丛
作 者: 杨向荣
编 辑:魏小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中英文主题对照表

 导论

  导论

 上篇 现代化

  第一章 现代性碎片与都市风格

   第一节 审美心理主义:现代性定义

   第二节 从碎片到总体:现代性路径

   第三节 货币化与都市:现代性表征

    一 作为现代性表征的货币

    二 货币与都市生活风格

  第二章 现代性困境与文化悲剧

   第一节 审美对抗启蒙:文化悲剧的当下语境

   第二节 生命对抗形式:文化悲剧的内在实质

   第三节 客观压制主观:文化悲剧的外在表征

  第三章 现代性个体与生存体验

   第一节 陌生人:游离的边缘人

   第二节 都市人:忧郁的栖居者

 下篇 距离

  第四章 社会学美学视域中的距离

   第一节 距离:社会学的考察

   第二节 距离:审美学的剖析

  第五章 艺术视域中的距离

   第一节 外在距离:艺术与现实

    一 艺术的自律

    二 艺术对称

   第二节 内在距离:风格与形式

    一 艺术风格

    二 艺术形式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距离体验

   第一节 游戏:日常生活的审美

   第二节 时尚:平庸生活的颠覆

   第三节 冒险:现代生存的越境

  第七章 距离视域中的现代与后现代艺术

   第一节 边界确立,鸿沟生成:现代艺术解读

    一 艺术的自律

    二 “距离说”与“间离效果”

    三 “非人化”与“艺术否定现实”

    四 批判性讨论

   第二节 跨越边界,填平鸿沟:后现代艺术解读

    一 跨越边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二 填平鸿沟:艺术就是现实

    三 批判性讨论

 结语

  结语

 附录 齐美尔简略年谱

 后记

 序

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鲍曼:《全球化》,郭国良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

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

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

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北川东子:《齐美尔》,赵玉婷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

成伯清:《现代性的诊断》,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陈戎女:《齐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狄塞:《齐美尔的艺术哲学》,《哲学译丛》,哲学研究杂志社,1987。

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陶传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郜元宝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

福格特:《20世纪德国艺术》,刘玉民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福柯、哈贝马斯:《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

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贡巴尼翁:《现代性的五个悖论》,许钧译,商务印书馆,2005。

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佳译,商务印书馆,2003。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4。

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

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多人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霍克海姆、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

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沉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利奥塔:《非人》,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2000。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马尔图切利:《现代性社会学:二十世纪的历程》,姜志辉译,译林出版社,2007。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64。

齐美尔:《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齐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

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齐美尔:《社会学》,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

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齐美尔:《生命直观》,刁承俊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齐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齐美尔:《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陈志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齐美尔:《哲学的主要问题》,钱敏汝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齐美尔:《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莫光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李伯杰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舍勒:《舍勒选集》,孙周兴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95。

泰勒:《自我的根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2。

维尔默:《论现代与后现代的辩证法》,钦文译,商务印书馆,2003。

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译,商务印书馆,2004。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

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郭国良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周晓虹:《社会时尚的理论探讨》,《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布雷德伯里等编《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杜章智编《卢卡奇自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弗兰契娜等编《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张坚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契普编《欧美现代艺术理论》,余珊珊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汪民安等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汪民安等编《现代性基本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汪民安:《大都市与现代生活》,《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薛家宝编《唯美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赵澧等编《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朱立元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Q.Bell,On Human Finery,London:Allison & Busby,1992.

T.Bottomore,& R. Nisbet,eds.,A History of Sociology Analysis,London:Heinemann,1979.

F.Davis,Fashion,Culture and Ident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G.Delanty,Social Theory in a Changing World:Conceptions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1999.

K.Etzkorn,ed.,The Conflict in Modern Culture and Other Essays,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68.

J.Finkelstein,The Fashioned Self,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D.Frisby,Sociological Impressionism:A Reassessment of Georg Simmel’s Social Theory,London:Biddles Ltd,1981.

D.Frisby,ed.,Georg Simmel:Critical Assessments,Vol.Ⅰ.Ⅱ.Ⅲ.,London:Rouotledge,1994.

D.Frisby,Simmel and Since:Essays on Georg Simmel’s Social Theory,London:Rouotledge,1992.

H.H.Gerth & C.W.Mills,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

B.Highmore,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An Introduction,London:Rouotledge,2002.

S.Lash,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London:Routledge,1990.

R.M.Leck,Georg Simmel and Avant-Garde Sociology:The Birth of Modernity,1880-1920,New York:Humanity Books,2000.

D.N.Levine,ed.,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Selected Writing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

G.Lipovetsky,The Empire of Fash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K.Mannheim,Essays on Sociology and Social Psychology,London:Routledge,1998.

J.A.Schumpeter,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76.

A.Sellerberg,A Blend of Contradictions:Georg Simmel in Theory and Practice,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1994.

A.Wellmer,The Persistence of Modernity,Cambridge:MIT,1991.

W.Welsch,Undoing Aesthetics,London:Sage Press,1997.

E.Wilsom,Adorned in Dreams:Fashion and Modernity,London:Virago,1985.

K.H.Wolff,ed.,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0.

J.Arditi,“Simmel’s Theory of Alien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the Nonrational”,in Sociological Theory 14.2,July 1996.

C.Axelrod,“Toward an Appriciation of Simmel’s Fragmentary Style”,The Sociology Quarterly 18.2,1977.

L.Coser,“The Many Faces of Georg Simmel”,Contemporary Sociology 22.3,May 1993.

M.Davis,“Georg Simmel and the Aesthetics of Social Reality”,Social Force 51.3,March 1973.

D.Frisby,“Georg Simmel:First Sociology of Modernity”,Theory,Culture & Society 2.3,1985.

D.Frisby,“The Ambiguity of Modernity:Georg Simmel and Max Weber”,W.J.Mommsen & J.Osterhammel,eds.,Max Weber and his Contemporaries,1987.

H.H.Gerth & C.W.Mills,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

J.Habermas,“Georg Simmel on Philosophy and Culture:Postscript to a Collection of Essays”,Critical Inquiry 22.3,Spring 1996.

B.Nedelmann,“Individualization,Exaggeration and Paralysation:Simmel’s Three Problems of Culture”,Theory,Culture & Society 8.3,1991.

N.R.Orringer,“Simmel’s Goethe in the Thought of Ortega y Gasset”,MLN 92.2. Hispanic Issue,March 1977.

O.Rammstedt,“On Simmel’s Aesthetics:Argumentation in Journal Jugend,1897-1906”,Theory,Culture & Society 8.3,1991.

L.A.Scaff,“Weber,Simmel,and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Sociological Review 36.1,1988.

G.Simmel,“The Problem of Style”,Theory,Culture & Society 8.3,1991.

H.Wardle,“Jamaican Adventures:Simmel,Subjectivity and Extraterritoriality in the Caribbean”,Journal of the Ror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5.4,December 1999.

D.Weinstein & M.Weinstein,“Georg Simmel:Sociological Flaneur Bricoleur”,Theory,Culture & Society 8.3,1991.

〈http://www.colorado.edu/english/ENGL2012Klages/po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