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6

中国西部金融发展报告(2010)图书

Annual Report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hina

SSAPID:101-3383-5665-03
ISBN:978-7-5097-1766-0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西部金融发展报告(2010)》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金融研究中心和国际商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组织长期研究西部金融发展问题的专家、学者撰写,自2010年起分年度出版。本书聚焦中国西部金融发展和监管问题。每年选择一个重点主题,对西部金融发展、稳定和监管进行年度性回顾、总结和展望;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下一年西部金融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同时,分专题对中国西部金融发展存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本书可为国家制定、完善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对地方政府制订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以及我国金融业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西部金融蓝皮书
编 辑:王莉莉;赵学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财政、金融

 中国皮书网

 法律声明

 西部金融蓝皮书编委会

 主要编纂者简介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总报告

  中国西部地区金融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

   引言

   一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态势分析

    (一)西部地区银行业发展

    (二)西部地区证券业发展

    (三)西部地区保险业发展

   二 西部地区金融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研究

   三 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

    (二)指标选取

    (三)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四)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和长期因果关系的检验

    (五)建立回归模型

    (六)结论分析

   四 政策建议

   五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金融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期间面临的机遇

    (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基本原则

     1.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确保经济和金融健康协调发展

     2.在发展中求稳定,在稳定中谋发展,正确处理好金融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3.重视农村金融发展和监管

     4.重视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5.开拓进取,利用民间资本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三)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思路

     1.转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

     2.加大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3.推动金融机构加快发展

     4.加快金融创新发展

     5.努力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

     6.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7.实施金融人才战略

     8.努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行业分析篇

  中国西部地区银行业发展报告

   一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一)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二)固定资产投资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五)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六)工业生产发展迅猛

    (七)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提高

   二 西部地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

    (一)负债业务

     1.国有商业银行

     2.股份制商业银行

     3.城市商业银行

    (二)资产业务

     1.国有商业银行

     2.股份制商业银行

     3.城市商业银行

    (三)中间业务

     1.国有商业银行

     2.股份制商业银行

     3.城市商业银行

    (四)风险管理

     1.国有商业银行

     2.股份制商业银行

     3.城市商业银行

   三 银行业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一)银行业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调节作用

     1.西部地区银行业存款余额情况分析

     2.西部地区银行业贷款余额情况分析

    (二)银行业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其他机制

     1.银行业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2.银行业对西部地区现代市场体制建立的影响

    (三)总结

  中国西部地区证券业发展报告

   一 西部大开发十年与西部地区证券业的发展

    (一)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发展状况

    (二)西部地区投资者开户情况

    (三)西部地区证券机构发展状况

    (四)西部地区期货公司发展状况

   二 证券业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与意义

   三 证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

  中国西部地区保险业发展报告

   一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保险业的发展

    (一)保险业主要指标的情况

     1.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2.保险深度比较

     3.保险密度比较

    (二)业务结构变化及分析

     1.财产险的发展变化情况

     2.人身险的发展变化情况

     3.财产险和人身险的比例变化

    (三)保险机构的变化

     1.保险机构结构不断优化

     2.保险中介市场更加成熟

    (四)保险人才储备的变化

     1.保险从业人员的数量大大增加

     2.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大大提高

   二 西部地区保险业发展的特征及突出问题

    (一)各省份保险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二)保险业发展程度与各省份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性较强

    (三)投资主体较少,投资渠道过窄

    (四)人力资源缺乏,专业人才不足

    (五)西部地区保险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三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保险业发展的必然性

    (一)保险业的发展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二)保险业的发展是微观环境需求增加的必然结果

     1.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主体的多元化会增加对保险服务的需求

     2.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大了对于保险产品的需求

    (三)保险业的发展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保险基金的保障作用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持

     2.保险基金的资金性质可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四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保险业发展的方向

    (一)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保险之路

    (二)特色保险之路

    (三)“开放”的保险之路

     1.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积极探索和外资的合作

    (四)以人为本的保险之路

     1.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

     2.革新人才的使用机制

     3.制定灵活的人才留用政策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报告*

   一 十年来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一)十年来陕西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农村居民收入

     2.农业及乡镇企业贷款

     3.农村信用社

     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农业保险

    (二)十年来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农村居民收入

     2.农业存贷款

     3.农村信用社

     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涉农保险

    (三)十年来贵州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农村居民收入

     2.农业及乡镇企业贷款

     3.农村信用社

     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涉农保险

    (四)十年来云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农村居民收入

     2.农业及乡镇企业贷款

     3.农村信用社

     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涉农保险

    (五)十年来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农村居民收入

     2.农业及乡镇企业贷款

     3.农村信用社

     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涉农保险

    (六)十年来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农村居民收入

     2.农业存贷款

     3.农村信用社

     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农业保险

    (七)十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农村居民收入

     2.农业及乡镇企业贷款

     3.农村金融机构

     4.涉农证券业

     5.农业保险

    (八)十年来青海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农村居民收入

     2.农业存贷款

     3.农村信用社

     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农业保险

    (九)十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农村居民收入

     2.农业及乡镇企业贷款

     3.农村信用社

     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农业保险

    (十)十年来西藏自治区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农村居民收入

     2.农业及乡镇企业贷款

     3.农村金融机构

     4.农业保险

    (十一)十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农村居民收入

     2.农业及乡镇企业贷款

     3.农村金融机构

     4.涉农证券业

     5.农业保险

    (十二)十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农村居民收入

     2.农业及乡镇企业贷款

     3.农村金融机构

     4.涉农证券业

     5.农业保险

   二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建议

  中国西部地区国际投资发展报告

   一 引言

   二 外资与经济增长关系

    (一)引入外资的相关文献综述

    (二)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投资的分析

     1.自筹资金

     2.政府投资

     3.银行信贷

     4.外商投资

     5.结论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和吸引外资的关系分析

     1.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2.外资在西部地区的供给情况

     3.结论

   三 西部地区引入外资的现状及其贡献

    (一)西部地区引入外资的现状

     1.外资金额虽然逐年增加,但依然较小

     2.外资项目数量较少

     3.外资分布不均衡

     4.外资项目较为单一

    (二)外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1. 外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2.外资对西部地区就业的贡献

     3.外资对西部地区收入的贡献

   四 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过少的原因分析

    (一)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较低

    (二)收入水平低

    (三)消费支出保守

   五 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对策分析

    (一)扩大内需

     1.对于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2.对于企业刺激内需的政策建议

    (二)保护环境

    (三)利用外资

  中国西部地区外资金融机构发展报告

   一 金融机构跨国扩张文献评述

    (一)获取利润机会的理论

    (二)跟随客户理论

    (三)优势扩张理论

    (四)风险管理的理论

   二 西部地区经济和金融机构发展状态及存在的问题

    (一)西部地区经济及金融机构发展状态

    (二)西部地区经济及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1.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而且不平衡

     2.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乏力

     3.中资银行同质化恶性竞争严重

   三 外资金融机构与金融危机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二)外资金融机构与金融危机

    (三)金融危机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四 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对西部地区经济的效用分析

    (一)外资金融机构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福利效用分析

    (三)外资银行本土化

   五 外资银行进入西部地区的充分必要条件

    (一)西部地区内生需求的增加

    (二)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六 结论

  中国西部地区金融人力资本发展报告

   一 西部地区金融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二 西部地区金融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

    1.西部地区的金融人力资本总体素质偏低

    2.西部地区金融人力资本质量有所恶化,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3.西部地区的金融人力资本存量分布不合理

   三 陕西省金融学教育发展状况

    1.金融学教育理念

    2.金融学学科体系建设

    3.金融学师资队伍建设

    4.金融学教学科研建设

   四 对于西部地区金融人力资本发展的建议

    1.高校和金融机构建立起通畅的人才通道,保证人才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金融机构中去

    2.金融机构应该建立起更加完善、富有活力的用人制度,建立能进能出的人才管理机制

    3.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制,将员工的人力资本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

 专题研究篇

  “和谐金融”测度体系及对陕西省的实证研究

   一 引言

   二 “和谐金融”模型与测度体系设计

    (一)“和谐金融”模型构建

    (二)和谐金融的测评方法

    (三)陕西省“和谐金融”综合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1.评价体系中子系统及指标的确定

     2.权重的确定

    (四)评价结果

   三 对陕西省“和谐金融”发展研究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1.大力支持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

     2.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

    (二)提高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三)大力通过人力资本优势发展和谐金融

  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指标选取与实证检验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1.金融生态指标

     2.经济增长指标(GDP)

    (二)检验方法与检验模型

    (三)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四 结论与建议

    (一)努力改善法治环境

    (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西部地区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 引言

   二 西部地区村镇银行发展状况

   三 西部地区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村镇银行区域分布不平衡

    (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

    (三)认知度低,吸存困难

    (四)缺乏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弱

    (五)服务对象偏离“三农”

    (六)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四 促进村镇银行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发展村镇银行要因地制宜

    (二)创新金融产品、信贷模式和担保抵押模式

    (三)努力增加公信力,积极寻找广泛吸存路径

    (四)优化经营环境,适当增加营业网点,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五)村镇银行定位要明确

    (六)提高员工素质,吸引优秀人才

   五 结束语

  小额贷款公司的问题及出路*

   一 引言

   二 小额贷款公司的现状

    (一)小额贷款公司产生的背景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优势

     1.提高农村金融供给

     2.填补了现有金融服务的“真空”区域

     3.“私有性”提高运作效率

   三 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问题

    (一)后续资金来源匮乏

    (二)制度设置漏洞

     1.发起人数量与注册资本矛盾

     2.身份定位不明确

     3.利率管制

    (三)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

   四 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路

    (一)提供可行的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

    (二)完善相关制度

    (三)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四)完善贷款模式,发展订单农业

    (五)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地方政府贷款与风险分析

   一 政府类贷款大量增长,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一)银行对政府贷款大量增长,贷款以中长期贷款居多

    (二)政府类贷款的利率、期限和担保情况

    (三)政府类贷款质量较好

   二 目前政府项目面临着一定的资金缺口,需要银行进一步的信贷资金支持,同时从财政的角度看,地方财政也应发掘潜力,扩大资金支持力度

    (一)项目资本金面临政府财力投入不足尤其是各市县项目的配套能力差别很大、项目法人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也非常有限的局面

    (二)地方政府项目还款来源主要为财政收入和项目收益

    (三)和发达国家相比,财政收入占GDP比例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目前,我国债务依存度低,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低,说明政府集中社会资源办事情的能力还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三 银行与地方政府金融合作的主要方式

    (一)银行与政府融资平台合作

    (二)围绕地方经济建设,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支持重点项目

    (三)信贷替代产品的创新

   四 政府类贷款风险的主要形式

    (一)政府类贷款担保存在法律风险

    (二)部分政府类背景类贷款项目周期长、还款来源不稳定、风险控制难度大

    (三)政府过度负债风险

    (四)政府信用风险

    (五)融资平台自身问题

    (六)在政府类贷款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应密切关注政府贷款的“挤出效应”

   五 如何防范政府类贷款风险

    (一)逐步完善政府融资“平台”自身的制度和机制建设

    (二)充实政府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偿债能力

    (三)合理控制负债规模,防止政府的信用过度膨胀

    (四)建立政府债务的有效监控制度

  西安市金融商务区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浅析

   一 大力吸引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聚集对西安金融商务区的重大意义

   二 金融服务外包内涵及业务分析

   三 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国内外现状分析

    1.国际金融业务外包发展与现状分析

    2.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四 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有利条件

    1.具备优越区位优势

    2.具备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

    3.具备科技信息和相对丰富人才优势

   五 西安金融商务区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思路

  不动产金融研究综述

   引言

   一 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泡沫

    (一)对泡沫含义及成因的分析

    (二)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泡沫的关系及其影响性

   二 房地产信贷与银行风险

    (一)房地产信贷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联性

    (二)银行业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成因

    (三)如何更好地防范银行业房地产信贷风险

   三 房地产融资问题的研究

    (一)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的创新

    (二)如何更好地实现我国房地产融资

   四 土地与住房价格的研究分析

    (一)目前我国土地问题的研究

    (二)如何更好地解决土地中存在的问题

   五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中国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大事记(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

   2009年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Abstract

 中文摘要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西部地区金融业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西部金融发展报告(2010)》以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为主题,总结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创新成果、典型案例,以及西部地区金融业创新成果对地方经济的支持情况、西部地区金融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最新研究进展等;同时,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金融业如何在支持地方经济增长的同时使自身获得高速发展献计献策。本书分为总报告、行业分析篇、专题研究篇和附录四个模块。第一部分,总报告:中国西部地区金融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总结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整个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西部地区金融业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对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金融均衡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的政策建议。第二部分,行业分析篇,包括七个分报告,分别是中国西部地区银行业发展报告、中国西部地区证券业发展报告、中国西部地区保险业发展报告、中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报告、中国西部地区国际投资发展报告、中国西部地区外资金融机构发展报告以及中国西部地区金融人力资本发展报告。每一个分报告详细介绍了西部地区金融各子行业的发展状况、创新成果、典型案例、对地方经济的支持情况等;同时,提出了各子行业支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设想、思路或政策建议。第三部分,专题研究篇,对西部地区金融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七个专题:“和谐金融”测度体系及对陕西省的实证研究、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西部地区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小额贷款公司的问题及出路、地方政府贷款与风险分析、西安市金融商务区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浅析、不动产金融研究综述。每一专题自成体系,对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创新成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西部地区金融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为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了建议及理论支持。第四部分,附录,主要记载了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中国西部地区金融业发生的大事。

1.董锁成、李周、魏晓东:《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2.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实证与政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金德尔伯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4.鞠方:《房地产泡沫研究——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二元结构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李扬、王国刚、刘煜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人民出版社,2005。

6.李忠民等:《金融家、金融行为与金融监管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王佳佳:《发展中国家的外资银行:竞争、效率与稳定》,人民出版社,2007。

8.吴海鹰:《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9.杨先明等:《中国西部地区外资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10.张杰:《中国金融成长的经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11.蔡伟:《关于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金融纵横》2009年第7期。

12.陈燕、邓旭:《订单农业与农产品期货》,《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

13.陈正奎:《论西部大开发中的外资引进问题》,《甘肃农业》2007年第4期。

14.段桂昌:《从国外经验看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策略调整》,《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期。

15.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16.方涵:《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应坚持的3个方向》,《经济视角》2009年第7期。

17.封晴:《银根紧缩政策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创新》,《财经科学》2008年第5期。

18.高侯平等:《健全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现实选择》,《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9期。

19.何军、石静:《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现状及对策》,《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0.贺力平、范小航:《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趋势概论》,《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12期。

21.侯俊华、汤作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农村经济》2009年第7期。

22.胡聪慧:《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风险及其控制》,《理论探索》2008年第1期。

23.江春、许立成:《制度安排、金融发展与社会公平》,《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

24.江其务:《中国金融:公平、和谐与西部大开发》,《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5.江小娟:《中国吸收外资30年:利用全球资源促进增长与升级》,《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2期。

26.匡国建:《完善金融生态法律制度的思考》,《金融研究》2005年第8期。

27.况伟大:《住房特性、物业税与房价》,《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28.李超、周诚君:《中国流动性过多与外汇储备累积》,《金融研究》2008年第12期。

29.李成、王建军:《解读信贷推动下的美国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金融论坛》2009年第1期。

30.李成、袁静文、黄顺绪:《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地区差异研究》,《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8期。

31.黎和贵:《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差异与经济增长效率》,《金融论坛》2007年第3期。

32.李思红:《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动因》,《企业研究》2010年第1期。

33.厉伟:《住房市场政府干预:国际借鉴及中国政策选择》,《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期。

34.李晓峰、陈光:《在华外资银行经营及发展前景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第5期。

35.李忠民、刘静:《城市居民金融社会化水平测度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6.李忠民、武迪:《西部地区金融人力资本存量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7.廖林:《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南方金融》2008年第9期。

38.林永军:《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金融研究》2005年第8期。

39.刘积余:《浅议金融生态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征信》2009年第10期。

40.刘妍、脱继强:《江苏省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2期。

41.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42.卢为民、于晓峰:《土地政策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作用》,《城市问题》2010年第1期。

43.苗启虎:《外资银行在华投资动因的实证研究》,《上海金融》2004年第8期。

44.冉光和、王定祥、熊德平:《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管理世界》2004年第4期。

45.沈桂龙、于蕾:《FDI与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46.舒海棠:《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增长过快的影响、成因及对策——基于银行角度的分析》,《金融与经济》2007年第12期。

47.孙峰:《中西部地区村镇银行成立缓慢》,《中国金融》2009年第18期。

48.谈儒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当代财经》2004年第12期。

49.田颖莉、贾泽啸:《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对某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第8期。

50.王大威、丁薇:《透析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银行家》2009年第11期。

51.王坤、王泽森:《香港银行业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的经验及启示》,《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期。

52.王曙光、邓一婷:《民间金融扩张的内在机理、演进路径与未来趋势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

53.王松涛、刘洪玉:《土地供应政策对住房供给与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第10期。

54.王晰:《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5年第8期。

55.王喜刚:《东北地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新金融》2006年第2期。

56.王岳龙、武鹏:《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再检验——来自中国28个省的面板数据》,《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57.魏后凯、蔡翼飞:《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与展望》,《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10期。

58.邢继军:《世界金融危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59.熊凌:《中国房地产投融资体制透视》,《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期。

60.胥玲:《中国城市房价和地价的决定因素及相互关系》,《财政研究》2009年第3期。

61.徐诺金:《论我国金融生态若干问题》,《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

62.薛怀宇、杜晓军、张涛:《境外房地产投资信托发展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期。

63.薛楠、梅德祥、毋庆刚:《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动因的实证研究》,《财政与金融》2010年第2期。

64.薛英、王春峰:《国际市场房地产融资方式创新与我国公开市场融资》,《现代财经》2005年第2期。

65.谢亚轩:《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方法综述》,《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66.阎淬:《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世界经济》2001年第6期。

67.颜海林、欧阳涛:《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1期。

68.闫奕荣、李志军:《西部地区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第3期。

69.杨建辉、莫瑞君:《中国城市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风险值研究》,《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4期。

70.杨俊、李晓羽、张宗益:《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6年第2期。

71.杨中侠:《外资银行中国布局》,《国际融资》2003年第9期。

72.应宜逊:《关于加快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上海金融》2009年第12期。

73.余华义、陈东:《中国地价、利率与房价的关联性研究》,《经济评论》2009年第4期。

74.曾刚、万志红:《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国际经验的初步考察》,《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7期。

75.张宏宇、陈丹:《第四产业:金融的产业新定位》,《浙江金融》2001年第5期。

76.张俊光:《欠发达地区组建村镇银行困难重重》,《内蒙古金融研究》2008年第2期。

77.张巧显、柯兵、刘昕等:《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5期。

78.张盛林、吴海鹰:《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79.张同耀:《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联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纵横》2009年第6期。

80.张星:《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支持西部大开发》,《西南金融》2000年第6期。

81.张兴胜:《泡沫膨胀缘于抑制机制缺乏》,《中国金融》2010年第8期。

82.张晓明、陈静:《构建社会资本:破解农村信贷困境的一种新思路》,《经济问题》2007年第3期。

83.赵果庆:《寻求我国GDP对FDI的最优依存度与FDI最优规模——基于1980~2003年我国GDP与FDI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1期。

84.赵晋平:《内需将继续成为经济回升主要动力》,《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第10期。

85.赵昕东:《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基于SVAR模型的研究》,《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

86.周天勇:《中国住房问题的深层机理分析》,2010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87.周业安、赵坚毅:《我国金融市场化的测度、市场化过程与经济增长》,《金融研究》2005年第4期。

88.朱慧彬:《外资银行的优势及借鉴意义》,《中外企业家》2007年第3期。

89.朱罗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与思考》,《浙江金融》2005年第12期。

90.董玉华:《村镇银行不能“新瓶装旧酒”》,2009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91.王宗彦:《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难点与对策》,2010年1月20日《中国特产报》。

92.魏革军:《辩证看待金融生态环境》,2004年11月25日《金融时报》。

93.余晓洁、刘琳:《中国村镇银行缘何盈利》,2009年8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94.周庆海、刘灿辉:《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008年6月16日《金融时报》。

95.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2004年12月7日“经济学人50论坛”。

96.赵毓婷:《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7.周京奎:《金融过渡支持与房地产泡沫》,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98.李忠民、刘静:《区域金融产业化水平测度研究及实证分析》,《资本论研究(第四辑)》,2008。

99.《关于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金融》2005年第11期。

100.Abramovitz,M.,“Catching up,Forging ahead and Falling behind”,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86,46(2).

101.Aliber,R.Z.,“Internatioanal Banking:A Survey”,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84,16(4).

102.Allen,F. and Gale,D.,“Optimal Financial Crises”,Journal of Finance,1998,53(4).

103.Allen,F. and Gale,D.,“Bubbles and Crises”,The Economic Journal,2000,110(460).

104.Balasubramanyam,V.N.,Salisu,M. and Sapsford,D.“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Growth in EP and IS Countries”,The Economic Journal,1996,106(434).

105.Bernal,R.,“Transnational Banks,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External Deb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Social and Economic Studies,1982,31.

106.Borensztein,E.,De Gregorio,J. and Lee,J.W.“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45(1).

107.Brealey,R.A. and Kaplanis,E.C,“The Determination of Foreign Banking Loc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996,15(4).

108.Chenery,H.B. and Strout,A.M.,“Foreign Assist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6(9).

109.Dario,F. and Pozzolo,F.,The determinants of cross-board bank shareholdings:an analysis with bank-level data from OECD countries,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Bank Structure Conference,2000.

110.De Mello,L.,“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mproves the Current Account in Pacific Basin Economies”,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1999,7(3).

111.Goldberg,L.G. and Johnson,D.,“The determinants of U.S banking activity abroad”,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990,5.

112.Gross,R. and Goldberg,L.G.,“Foreign bank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An analysis by country of origi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1,15(6).

113.Krugman,P.,“A Model of Balance-of-Payments Crises”,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79,11(3).

114.Krugman,P.,“Balance Sheets,the Transfer Problem and Financial Crises”,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1999,6(4).

115.Leung,D. and Rigby,T.,“Young Entry of foreign Bank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Survival Analysis”,Applied Economics,2003,35(1).

116.Raymond Goldsmith,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