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7

中国金融史(1978-2018)图书

History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1978-2018)

SSAPID:101-3383-2817-52
ISBN:978-7-5201-3966-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1978~2018年中国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梳理。首先,把40年的金融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然后根据金融体系的结构逻辑,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机构的成长和演进、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中央银行制度和货币政策的演变、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以及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重点论述了金融机构体系不同部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等的发展特点,以及金融市场(货币、资本、债券和外汇市场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成长历程。

相关信息

丛书名: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作 者: 巫云仙
编 辑:宋淑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后记

 出版者前言

 跋 中国金融史40年:研究文献综述

 前言

 索引

 作者简介

 第一章 中国金融业40年的发展历程

  一 改革开放前30年的历史回顾

   (一)建立了信用货币制度

   (二)形成一元化金融体系

   (三)实行统存统贷信贷制

   (四)探索非常态应对之策

  二 恢复发展与调整性改革时期

   (一)厘清银行与财政关系

   (二)改革了信贷管理体制

   (三)鼓励与发展货币金融

   (四)稳定市场与规范秩序

  三 增量发展与市场化改革时期

   (一)开发多类型金融市场

   (二)增设了多种金融机构

   (三)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

   (四)差额控制与实存实贷

   (五)治理整顿清欠三角债

  四 规模扩张与商业化改革时期

   (一)金融业的扩张与发展

   (二)明确国家银行的定位

   (三)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造

   (四)抑制通胀经济软着陆

   (五)清理三乱与稳定秩序

  五 外向发展与股份制改革时期

   (一)入世与金融的国际化

   (二)股份制与商业化改革

   (三)资本市场改革与开放

   (四)金融稳定与危机应对

  六 创新性发展与深化改革时期

   (一)科技驱动与金融创新

   (二)打破垄断与平等竞争

   (三)推广普惠与绿色金融

   (四)建设金融业基础设施

 第二章 中国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演进

  一 中国金融业机构体系及主要类型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

   (二)证券业金融中介机构

   (三)保险业金融中介组织

   (四)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 银行业机构:金融体系核心组织

   (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改造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差异化定位

   (三)城商行:地域特色与跨区发展

   (四)民营银行:小微与大众

  三 证券业机构:中国特色投资银行

   (一)证券公司:专业与规范

   (二)基金公司:成长与责任

   (三)期货公司:避险与保值

  四 保险业机构:兼顾商业与保障性

   (一)恢复性发展与机构调整

   (二)经营机制变革与股份制

   (三)引入民营资本与宽准入

   (四)重视风险与财富的管理

  五 信托业机构:转型发展与回归本源

   (一)信托机构的兴起与发展

   (二)合规整顿与银证信分离

   (三)信托新政重拾行业初心

   (四)转型探索与业务归核化

  六 其他金融机构:满足多样化需求

   (一)资管公司:使命与市场

   (二)财务公司:服务大企业

   (三)租赁公司:设备投融资

   (四)新兴金融:专注与补缺

   (五)金融科技:普惠与效率

   (六)影子银行:脱媒与隐形

  七 政策性金融:实施国家发展战略

   (一)国家开发银行:助力国计民生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跨境融资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聚焦三农事业

  八 农村信用社:改革调整与重新定位

   (一)去行政化与恢复合作性

   (二)理顺体制与商业化发展

   (三)脱钩改制与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第三章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历史演变

  一 金融市场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一)恢复市场与初步发展

   (二)试办市场与扩张发展

   (三)开放市场与接轨发展

   (四)调整市场与创新发展

  二 形成多种类型的货币市场体系

   (一)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

   (二)统一银行间债券市场

   (三)多形式短期票据市场

   (四)央行发行的票据市场

  三 构建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一)沪深A股的主板市场

   (二)深市中小企业板市场

   (三)推出新的创业板市场

   (四)特殊的三板交易市场

   (五)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六)金融期货与衍生市场

  四 建立结构合理的债券市场体系

   (一)债券产品与市场分类

   (二)交易活跃的国债市场

   (三)多品种的企业债市场

   (四)地方债与融资平台化

  五 利率市场化:价格机制的改革

   (一)实行差别与浮动利率

   (二)试行Chibor改革利率

   (三)放开外币与存款利率

   (四)运行Shibor基准利率

   (五)取消管制与市场利率

 第四章 中央银行制度与货币政策演变

  一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变化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创建

   (二)大一统的国家银行制

   (三)国家银行向央行转型

  二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制度的调整完善

   (一)央行制度的基本框架

   (二)央行制度规范化建设

   (三)央行的管理体制改革

  三 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传统货币政策及工具

    1.设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提供再贴现

    3.提供中央银行贷款

    4.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5.制定利率政策

   (二)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货币政策目标与操作

  四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理论与实践

   (一)央行独立性及其特点

   (二)践行中央银行独立性

   (三)独立央行制度的保证

 第五章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变迁

  一 金融业监管体制的历史演变

   (一)一行一局与综合监管

   (二)一行一局两会监管制

   (三)一行一局三会管理制

   (四)一行一委一局两会制

  二 证券业机构与市场监管制度

   (一)司法层面的法律规制

   (二)行政管理的他律监管

   (三)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

  三 金融中介机构的监督与管理

   (一)商业银行他律与自律

   (二)保险机构的监管制度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

  四 金融监管与国家的金融安全

   (一)金融风险及防范化解

   (二)微观与宏观审慎监管

   (三)存款保险与安全网络

   (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六章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与发展

  一 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一)初步开放与引进外资

   (二)渐进开放与放开市场

   (三)扩大开放与双向互动

   (四)开放新时代与全球化

  二 外汇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变迁

   (一)外汇留成与汇率双轨

   (二)汇率并轨与结售汇制

   (三)市场调节与均衡管理

  三 形成了开放发展的外汇市场

   (一)全国的外汇调剂市场

   (二)统一银行间外汇市场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四 人民币的跨境结算与国际化

   (一)跨境贸易支付与结算

   (二)离岸市场与区域合作

   (三)人民币的国际化进展

 余论 经验与启示

  一 40年的发展成就

  二 40年的改革发展经验

  三 40年后再出发

 文前辅文

 内容提要

本书对1978~2018年中国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梳理。首先,把40年的金融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然后根据金融体系的结构逻辑,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机构的成长和演进、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中央银行制度和货币政策的演变、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以及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重点论述了金融机构体系不同部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等的发展特点,以及金融市场(货币、资本、债券和外汇市场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成长历程。本书客观地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来金融业取得的成就,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在新的历史时代,本书的写作将为“40后”的金融业回归行业初心、服务实体经济、保证国家金融安全,以及实现金融强国之梦提供历史镜鉴。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人民出版社,198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86、198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1~199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6、1997、199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2000、2003。

中国人民银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金融工作文献选编(1978-2005)》,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6、200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11、20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李扬、王国刚:《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刘国光、王洛林、毛福民、杨冬权:《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金融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乔海曙、邹承慧:《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律法规全书(含相关政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2017),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2017。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年第三季度)》,2017年11月17日。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8年第二季度)》,2018年8月10日。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6-2018),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2018。

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信托业报告2015:专题研究》(上册),中国信托业协会官网,http://www.xtxh.net/xtxh/u/cms/www/201601/12092119ykas.pdf,2018年10月31日登录。

中国银监会:《中国银监会2016年报》,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期货市场年鉴(201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年报201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2016年统计年报》,2017年4月;以及该协会官方网站公布的其他年份有关统计数据资料和行业年度发展报告,http://www.amac.org.cn/tjsj/xysj/jjgss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波澜壮阔四十载,民族复兴展新篇——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shuju/2018-08/27/content_5319209.htm,2018年8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2/28/content_5269506.htm,2018年2月28日。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债券市场概览(2016)》,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chinabond.com.cn/cb/cn/zqsc/jwtzzzl/scjs/20170405/146847902.shtml,2018年8月3日登录。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度报告》,该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ccdc.com.cn/ccdc/cn/aboutCcdc/c145184284/list.shtml,2018年10月30日登录。

安国俊:《探路——中国金融改革再出发》,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白钦先、程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曹凤岐主编《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陈江生、刘磊、张滔:《中国金融体制的发展与改革》(中国道路·经济建设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陈江生、刘磊、张滔:《中国金融体制的发展与改革——经济建设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陈恳:《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史1978-2014》,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陈云贤:《中国金融改革发展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陈志武、黄益平、巴曙松:《中国金融改革,未来会怎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成思危:《成思危论金融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戴相龙:《对金融秩序八年整顿的回忆》,《中国金融》2018年第7期。

邓海清、陈曦:《再造央行4.0:新常态下的中国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范小云、曹元涛:《中国金融改革中的金融安全与风险控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金融转型的回顾与反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国家开发银行史》编辑委员会编著《国家开发银行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快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中国金融》2004年第24期。

何志成:《人民币改变世界:中国国家金融战略路线图解读》,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

胡海鸥等:《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江能:《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江世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江薇薇:《中国金融体制演进与法治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景学成:《走向现代金融制度:兼论中国金融业“入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剧锦文:《非国有经济进入垄断产业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兰日旭:《中国金融现代化之路:以近代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分析为中心》,商务印书馆,2005。

李德:《新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上、下卷)》,人民出版社,2015。

李飞、赵海宽、许树信、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第六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96)》,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李利明、曾人雄:《1979-2006:中国金融大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李扬、王国刚、刘煜辉:《中国金融体制发展道路》,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李扬、王国刚等:《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李杨等:《新中国金融6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连平、周昆平:《科技金融:驱动国家创新的力量》,中信出版社,2017。

连平:《十问中国金融:改革、开放、问题、风险》,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梁伟、刘镇、吕茉:《中国影子银行图谱:结构和发展》,《金融发展评论》2018年第5期。

廖岷:《金融科技发展的国际经验和中国政策取向》,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刘朝明、张衔:《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刘纪鹏:《金融强国之路——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模式激辩》,东方出版社,2017。

刘军洛:《中国式金融魅影:地方债的危机与救赎》,东方出版社,2014。

刘明康:《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刘诗平:《三十而立: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征程回放(1978-200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刘锡良、刘海二:《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绩效评价:2003-2013》,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刘佐:《国营企业“利改税”及其历史意义》,《税务研究》2004年第10期。

罗伟忠:《探索中国特色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之路》,《金融时报》2008 年6月23日,第8版。

吕进中:《中国外汇制度变迁》,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马庆泉、刘钊:《中国证券简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15。

马庆泉、吴清:《中国证券史》(第一、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马庆泉等:《中国基金业简史(1998-2013)》,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逄锦聚:《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萍:《中国金融开放的制度变迁与国民福利转移的博弈研究——来自银行业开放的数据》,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沈炳熙、曹媛媛:《中国债券市场:30年改革与发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沈联涛:《影子银行阳光化——中国金融改革的新机遇》,上海远东出版社,2016。

盛松成、刘西:《金融改革协调推进论:论中国利率、汇率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中信出版社,2015。

宋士云:《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06)》,人民出版社,2008。

孙芙蓉、高翔:《中国金融改革之温州解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孙蓉、杨馥:《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保险业的变迁与发展》,《保险研究》2008年第12期。

唐旭:《中国金融机构改革——理论、路径与构想》,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汪同三:《中国投资体制改革30年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汪小亚:《农村金融改革:重点领域和基本途径》,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

王广谦、应展宇、江世银:《中国金融改革:历史经验与转型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王国刚、董裕平:《“十三五”时期的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建议》(国家智库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王国刚:《回归本源: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方向》,《中国证券报》2017 年11 月18 日,第 A07版。

王国刚:《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王国刚:《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热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王国刚:《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总体构架和可选之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王国刚:《资本账户开放与中国金融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王洛林:《全球化与中国金融》,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魏域涛:《方兴钱庄的兴衰》,《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8月14日,第3版。

巫文勇:《中国金融业监管制度改革研究——基于金融混业经营视角》,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吴景平、李克渊:《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金融变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吴少龙:《中小板 13 周年:稳中求进,引领中小企业开拓前进》,《证券时报》2017 年5月26日,第7 版。

吴晓灵:《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大事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肖扬:《突破20%上限:民间资本期待成熟细则》,《金融时报》2012年7月4日,第11版。

谢平、徐忠:《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谢平、周传伟:《中国金融改革思路:2013-2020》,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许立成:《中国银行业发展和监管——理论、历史与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杨旭:《中国渐进改革中的金融控制——基于金融史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易纲:《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商务印书馆,2010。

殷孟波:《中国经济改革30年:金融卷》,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殷醒民:《2015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行业转型的初露成效》,中国信托业协会官方网站,http://www.xtxh.net/xtxh/statistics/40505.htm,2016年6月24日发布。

袁木:《关于改革开放的若干认识问题》,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

张杰:《中国金融改革的制度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张礼卿:《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金融发展:机遇与挑战》,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张宇:《金融脱媒:一场经历金融改革的实践与演说》( 上、中、下),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王兆星:《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赵会军:《中国金融业管理制度:演进、绩效与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赵学军:《中国金融业发展研究(1949-1957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郑长德:《中国金融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中国保险史》编审委员会:《中国保险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中国工商银行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工商银行史(1984-1994年)》,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中国工商银行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工商银行史(1994-2004年)》,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海新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改革报告2015: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利率市场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改革报告(2013):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组:《中国金融改革报告2016: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30年》,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指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十二五”金融改革热点探讨》,人民出版社,2010。

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概览》,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钟瑛:《稳中求进的步伐:中国金融渐进式改革》,科学出版社,2013。

周德文:《温州金融改革——为中国金融改革探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朱德光、乔海曙等:《信托涅槃——中国金融改革的信托之路》,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卓贤:《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法〕卢布朗:《中国金融改革:市场化进程与金融稳定(第五届)》,陈野华、迟福林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美〕彼得·伯恩斯坦:《伯恩斯坦金融三部曲3:金融简史》,田唯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美〕哈姆·基达-利维:《金融危机历史批判:政客和监管者为何纵容金融巨头》,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美〕史蒂文·利昂:《供应链金融运营实战指南》,李波、吴亚男、李雅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日〕黑田明伸:《货币制度的世界史——解读“非对称性”》,何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英〕彼得·诺兰:《全球化时代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Bowles,Paul,and Gordon White,,Boulder,Colo.:Westview Press,1993.

Carsten Holz,“The Role of Central Banking in China’s Economic Reforms”,Cornell East Asia Series,no.59,Ithaca,New York,1992,,Vol.1,No.1 (Spring 1994),pp.135-138.

Dan Awrey,Law and Finance in the Chinese Shadow Banking System,(2015) 48:1,,1-50, No.9/2014,posted on 19 Jan,2014,last revised on 9 Jan,2017.

Douglas J. Elliott and Kai Yan,,The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at Brookings,2013.

Edward S. Steinfeld,“Moving beyond Transition in China:Financial Reform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clining Growth”,,Vol.34,No.4 (Jul.,2002),pp.379-398.

Foreign & Commonwealth Office,,May,2017.

Grant turner,Nicholas tan and Dena Sadeghian,“The Chinese Banking System”,,September,Quarter 2012,pp.53-64.

Gregory T. Chin,“Understanding Currency Policy and Central Banking in China”,,Vol.72,No.3,August,2013,pp.519-538.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Nov.,2012.

John D. Langlois,Jr.,“The WTO and China’s Financial System”,,No.167 (Sep.,2001),pp.610-629.

Katharina Pistor,,NBER Book,Capitalizing China (2013),Joseph Fan and Randall Morck,editors (pp.35-60),Conference held December 15-16,2009,Published in November 2012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3 b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Kumiko Okazaki,,RAND’s national security research division,2007.

Lynette H. Ong,“The Communist Part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Design of China’s Post Reform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Vol.82,No.2 (Summer,2009),pp.251-278.

Meghana Ayyagari,Asli Demirgü?-Kunt,Vojislav Maksimovic,“Formal versus Informal Finance:Evidence from China”,,January 1,2008.

Nicholas R. Lardy and Lawrence H. Summers,“The Contradiction in China’s Gradualist Banking Reforms:Comments and Discussion”,,Vol.2006,No.2 (2006),pp.149-162.

On Kit Tam,“A Private Bank in China:Hui Tong Urban Co-operative Bank”,,No.131,Special Issue:The Chinese Economy in the 1990s (Sep.,1992),pp.766-777.

On-Kit Tam,“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No.17 (Jan.,1987),pp.95-113.

Scott Kennedy,“China’s Emerging Credit Rating Industry:The Official Foundations of Private Authority”,T,No.193 (Mar.,2008),pp.65-83.

Sebastian Heilmann,“Regulatory Innovation by Leninist Means:Communist Party Supervision in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No.181 (Mar.,2005),pp.1-21.

Tarek A. Hassan,Thomas M. Mertens,and Tony Zhang,“Currency Manipulation”,,No. 22790,October 2016.

Torsten Ehlers,Steven Kong and Feng Zhu,“”, No 701,Monetary and Economic Department,February 2018.

Victor Shih,“‘Goldilocks’ Liberalization:The Uneven Path Toward Interest Rate Reform in China”,,Vol.11,No.3 (September-December 2011),pp.437-465.

William Byrd,,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1983;Paul D. Reynolds,,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2,Review by Gordon Bennett,,Vol.57,No.4 (Winter,1984-1985),pp.68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