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

民族学如何进步图书

SSAPID:101-3371-9508-91
ISBN:978-7-5201-2330-3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阿拉伯学院承办。《民族学如何进步》汇集了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论文,围绕中国民族学理论与话语建构、民族学学科建设、民族学发展历程等主题展开论述,为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派的建立建言献策。作者均为民族学、人类学界的著名专家,如杨圣敏、郝时远、王铭铭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民族学论坛
作 者: 王延中 祁进玉
编 辑:周志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5 民族学

 “民族学论坛”编委会

 民族学如何进步

  一 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学科开放是大趋势

   (二)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

    1.民族学与人类学都以不同人群为考察对象

    2.民族学与人类学都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

    3.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研究领域相同

    4.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研究理论是相同的一套

    5.学理之争还是位子之争

    6.民族学/人类学的不断分支

    7.研究地域的扩展

    8.研究内容的开放

   (三)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二 民族学研究与社会实践

   (一)理论导向还是问题导向

    1.两种导向的不同特点和目标

    2.为什么强调问题导向

    3.传统的理论工具不够

    4.脱离社会的旧文人传统与自信的丢失

    5.应用性没有发挥出来的历史教训

   (二)如何产出更有深度的成果:长期集中于一点的研究

  三 本土化与国际化

   (一)国际民族学社会学界分为两大体系

   (二)1949年以前,中国主流的民族学、社会学界属于西方体系

   (三)为什么要创建中国学派

   (四)创建中国学派的时机

 民族学百年回顾与新时期的总结

  一 旧中国时代的民族学

   (一)传播与萌芽时期

    1.引进西学改造旧中国

    2.翻译与介绍中的问题

   (二)学科初创时期

    1.建成独立学科

    2.学科发展目标的争论与探讨

   (三)初现繁荣时期

    1.重点西移

    2.形成特点

     (1)重应用而轻划界

     (2)南北学派都重视历史

     (3)本土民族学与社区研究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学

    4.回迁萧条与迎接解放

  二 新中国时代的分期与总结

   新中国前期的民族学(1949~1978)

    (一)脱胎换骨:接受苏联模式

     1.院系调整与研究部

     2.批判“资产阶级民族学”

     3.向苏联学习

    (二)创造辉煌: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1.参加大调查与民族识别工作

     2.编辑出版《民族问题译丛》及《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

     3.其他研究和社会工作

     4.简评

    (三)民族研究取代民族学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新时期以来的民族学(1978~2009)

    (一)重大变化

    (二)发展分期

     (1)20世纪80年代:恢复与重建时期

     (2)20世纪90年代:初步的发展与研究领域的拓展

     (3)21世纪初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进展概述

     1.教学与研究机构

     2.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3.成果与创新

     4.历史学与民族学的结合

    (四)中国学派已初现端倪

 中国民族学学科设置叙史与学科建设的思考

  一 蔡元培对民族学的学科定位略说*

  二 民族学相当(等同)于文化人类学之说

  三 “剪不断、理还乱”的学科互渗

  四 中国科学体系中的民族学与人类学

  五 民族学的学科“母体”萎缩问题

  六 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的讨论

 民族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一 积极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

  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三 推进中华文化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四 努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五 促进地区优惠政策与民族扶持政策的有机结合

  六 创新民族学学科定位与理论方法

  七 坚持重大问题研究导向与从实求知优良传统

  八 加强民族学新型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对欧美人类学“新潮”的几点印象

 构建中国民族学的话语体系

  一 中国民族学应该从历史中寻找学科根基,植根于中国本土研究

  二 中国民族学应该直面现实,强化民族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三 中国民族学应该面向未来,构建民族学研究的国际话语体系

 论藏传佛教适应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一 佛教与藏族社会的适应

   1.佛教在激烈斗争中适应吐蕃社会

   2.佛教对变故后的藏族社会的适应

  二 藏传佛教对中央政权的适应

   1.为藏族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重要贡献

   2.为巩固和拓展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做出重要贡献

   3.为深化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 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结语

 当前国际国内背景下的新疆伊斯兰教以及宗教极端主义

  一

  二

  三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宁夏民族宗教工作新实践*

  一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吴忠在民族宗教工作中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新实践

  二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地方性知识

 民族自治地方善治中的价值共识与价值认同*

  一 民族自治地方善治中价值共识、价值认同的内涵和价值

  二 吴忠市民族宗教工作的探索

  三 吴忠市增进价值共识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善治的启示

 20世纪前期中国民族分类学知识谱系的进展及其影响*

  一 研究缘起

  二 20世纪早、中期中西方学者对中国民族的分类谱系

  三 民族分类法对中国民族识别的影响

  四 结语与讨论

 民族学的中国“故事”

  一 历史的滥觞:西方民族学的中国际遇

  二 求知(1958~1979):象牙塔与“田野”中的人生之旅*

  三 发展(1979~1999):学术人生的春天

  四 大成(1999年至今):学术人生的秋实

  五 路径与境界:全球化语境与中国民族学话语的建构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民族研究与宗教研究的实践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实录

 立足学术、关注现实、聚焦专业、潜心研究、多做贡献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阿拉伯学院承办。中国学界一直提倡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特别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本土特色,建设社会科学各学科。尽管中国的民族学、人类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但仍然是以西方学界的理论方法为主要依托的学科,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派尚未形成。作为一个具有80多年历史的老学会,中国学派的建立任重道远。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央宗教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民族团结花正红——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纪实》。

《吴忠市宗教人士优秀“八大员”事迹汇编》。

李伟、潘忠宇:《回族伦理文化导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

《“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论文集——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