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1

中国转型时期就业质量研究图书

A Study on China's Employment Quality in Transition Period

SSAPID:101-3366-2295-22
ISBN:978-7-5097-7661-2
DOI:
ISSN:

[内容简介]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历史时期,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本书主要针对我国转型现实进行跨期研究,梳理就业质量的变化轨迹与发展趋势,以期寻找提升各地和个人就业质量的可行路径。本书首次利用跨期数据对我国就业质量进行系统分析,在研究思路、分析模式、指标确定等方面具有创新性,而对就业质量影响机制和提升策略的探讨,无论是对劳动力市场理论还是对政府决策,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苏丽锋
编 辑:沈艺;贾楠;许玉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序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第四节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评述

   一 就业质量的基本含义

   二 就业质量指标的选取

   三 就业质量的评价

  第二节 国内研究评述

   一 就业质量的基本含义

   二 就业质量指标的选取

   三 就业质量的评价

   四 就业质量的测算方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就业质量的内涵及评价方法

  第一节 就业质量的内涵

   一 就业质量的内涵

   二 不同时期对就业质量的理解

  第二节 就业质量评价方法

   一 就业质量指标的选择

   二 就业质量的评价方法

   三 研究假设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就业质量的地区评价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1.第一维度:就业环境

   2.第二维度:就业能力

   3.第三维度:就业状况

   4.第四维度:劳动者报酬

   5.第五维度:社会保护

   6.第六维度:劳动关系

  第二节 数据、方法和计算过程

  第三节 各地就业质量的分析评价

   一 各地区就业质量的变化分析

   二 维度指标变化趋势分析

   三 就业质量总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就业质量的微观评价

  第一节 总体就业质量分析

   一 数据来源和统计描述

   二 指标讨论

    1.劳动报酬

    2.就业稳定性

    3.社会保护

    4.职业发展

    5.工作生活平衡度

    6.社会对话

    7.员工关系

    8.劳动安全

    9.劳动合同

    10.培训机会

    11.工作强度(工作强度一般占很小的比例)

    12.工作与专业匹配度

    13.加班及待遇

    14.工资发放(按时发放工资,没有拖欠现象)

    15.职业受尊重程度

   三 总体分析与评价

  第二节 不同群体就业质量分析

   一 不同性别、年龄、户口状况劳动者比较分析

   二 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比较分析

   三 不同工龄劳动者比较分析

   四 不同所有制、行业、职业劳动者比较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就业质量的决定机制分析

  第一节 转型时期各地区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变量的确定

    1.人均GDP

    2.市场化程度

    3.产业结构

    4.对外贸易

    5.利用外资

    6.就业政策

    7.就业法规

    8.劳动合同

    9.社会保护

    10.户口制度

    11.高招政策

   二 数据来源及模型选择

    (一)数据来源

    (二)模型介绍

    (三)模型选择和检验

   三 回归结果分析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个人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研究设计与变量选择

    (一)研究设计与被解释变量的确定

    (二)解释变量的确定

   二 数据描述与模型介绍

    (一)数据描述

    (二)模型介绍

   三 回归结果分析

  第三节 对就业满意度的进一步分析

   一 研究设计

   二 内生性与异方差问题

   三 回归结果分析

    1.劳动报酬因素对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2.工作时间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力逐渐增加

    3.职业发展因素对就业质量的总体作用相对较弱

    4.职业尊重因素对就业质量提升的边际效果最明显

   四 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就业质量及其制度因素的国内外比较

  第一节 国外就业制度与就业质量

   一 各国就业制度比较

    (一)发达国家就业制度

    (二)发展中国家就业制度

    (三)转型国家就业制度

   二 就业质量的研究结果比较

  第二节 我国转型时期的就业制度与就业质量

   一 我国就业制度的转型

   二 我国转型时期就业质量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基本结论

   二 政策建议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 中国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一 人口学背景

  二 工作情况

  三 收入情况(全年收入按12个月加总计算)及居住条件

 附录二 中国各地区就业质量维度、二级、三级指标比较

 序二

 后记

Acemoglu D.,“Technical Change,Inequality,and The Labor Market,”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2,3(40):7-72.

Alfred Marshall,“Distribution and Exchange,” Economic Journal,1989,8(29):139-149.

Anker,“Measuring Decent Work with Statistical Indicators,”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2003,2(142):147-178.

Beatson,Mark,“Job ‘Quality’ and Forms of Employment:Concepts and the UK Statistical Evidence,” Invited paper submitted by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UK.Joint ECE-Eurostat-ILO Seminar on Measurement of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Geneva,3-5 May,2000.

Becker,Gary S.,Human Capital and the Pers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An Analytical Approach,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MI),1967.

Bergemann A,A Mertens.,“Job Stability Trends,Layoffs,and Transitions to Unemployment:An Empirical Analysis for West Germany,” IZA Discussion Paper No.1368,2004.

Bescond,D.,Chataignier,A.,Mehran,F.,“Seven 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ent Work: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2003,2(142):179-212.

Bonnet,F.,Figueiredo,B.,Standing,G.,“A Family of Decent Work Indexes,”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2003,4(142):557-562.

Borensztein E.,Gregorio J. D.,Lee J.W.,“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45):115-135.

Brisbois,Richard,“How Canada Stacks Up:The Quality of Work-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 Series on Work Network Paper W|23,2003.

Calmfors,Lars,Forslund,Anders,Henmstrom,Maria,“Does Active Labour Market Policy Work?Lessons from the Swedish Experiences,” IFAU Working Paper,2002.

Colin Clan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London:Macmillan and Co.,Ltd.,1940.

E.Mayo,The Human Problems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New York:Macmillan,1933.

Ernst.,The FDI-Employment Link in a Globalizing World:The Case of Argentina,Brazil and Mexico,2005.

Espen Bratberg,Kjell G.Salvanes,Kjell Vaage.,“Has Job Stability Decreased?Population Data from a Small Open Economy,”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10,1(03):163-183.

European Commission,“Employment and Social Policies:A Framework for Investing in Quality,”Brussels,20.6.2001,COM(2001)313 final,http://ec.europa.eu/employment_social/employment_analysis/com2001_0313_en.pdf.

European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Annual Review of Working Conditions in the EU:2003-2004,2004.

European Foundation,“Work and Employment in Europe:Issues and Challenges,” European Foundation paper number 1,2002.

F.Taylor,The Principl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New York:Harper&Row,1911.

Farber,Henry S.,Labor Market Adjustment to Globalization:Long-Term 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2006.

Fredric K Schroeder,“Braille Usage:Perspectives of Legally Blind Adul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Thesis(Ph.D.),University of New Mexico,2007.

Ghai,D.,“Decent Work:Concept and Indicators,”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2003,2(34):113-146.

Givorda,P,& Maurinb,E.,“Changes in Job Security and their Causes:An Empirical Analysis for France,1982-2002,”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4,48(3):595-615.

Gregg,Paul,Jonathan Wadsworth.,“Job Tenure in Britain,1975-2000:Is a Job for Life or Just for Christmas,”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2,(2):111-134.

G.Ranis,John C.H.Fei,“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4):533-565.

H.Fayol,“General and Industrial Management,” MA:Pitman Publishing,1949.

Holzer,Harry J,Julia I Lane and Fredrik Andersson,“The Interactions of Workers and Firms in the Low-wage Labor Market,”US Census Bureau Technical paper,No.TP-2002-12,2002.

Hoppock R.,Job Satisfaction,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1935.

Houseman,Susan N.,“Job Growth and the Quality of Jobs in the US Economy,” paper prepared for the 10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Relations Association,Washington D.C.,May 31-June 4,1995.

http://ec.europa,eu/social/Blob-Servlet?docld=681&langld=en.

http://www.cprn.com/en/doc.cfm?doc=50.

http://www.eurofound.eu.int.

http://www.eurofound.eu.int.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cat/longres.cfm?sk=17019.0.

ILO,“Decent Work and the Inform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Labor Conference,90th Session,Geneva,2002.

ILO,“Protecting People,Promoting Jobs,” an ILO Report to the G20 Leaders' Summit,Pittsburgh,2009.

Jackson,Andrew and Pradeep Kumar,“Measuring and Monitoring the Quality of Jobs and the Work Environment in Canad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Living Standards Conference on the State of Living Standard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anada,Ottawa,30-31 October,1998.

Joonmo Cho,Jaeho Keum.,“Dualism in Job Stability of The Korean Labour Market:The Impact of The 1997 FinancialCrisis,”Pacific Economic Review,2009.

Kirsten Sehnbruch.,“From the Quantity to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An Application of the Capability Approach to the Chilean Labour Market,” Center for Latin American Studies(CLAS Working papers),2004.

Kluve J.,The Effectiveness of European Active Labor Market Policy,IZA Discussion Paper,2006.

Kokko A.,Forein Investment,Host Country Characteristics and Spillovers,Stockholm: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2000.

L.Davoine et al.,“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in the EU,” Employment in Europe,2008.

Lewis W.A.,“A Model of Dualistic 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4a,36(2):46-51.

Lewis 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b,22(2):139-191.

Ljungqvist,Lars.,“How Do Lay-off Costs Affect Employment?”The Economic Journal,2002,(482):829-853.

Lowe,G.and Schellenberg,G.,“What's a Good Job?The Importance of Employment Relationships,” 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Ottawa:Renouf Publishing Company,2001.

Lucie Davoine,Christine Ehrel.,Monitoring Employment Quality in Europe:European Employment Strategy Indicators and Beyond,Document de Travail,2006.

M.Salisu.,“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Growth in EP and IS Countries,”The Economic Journal,2002,5(1):92-105.

M.Weber,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New York:Free Press,1947.

Marcello Estev?o,“Do Active Labor Market Policies Increase Employment?” IMF Working Paper,2003,WP/03/234.

Maslow,“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1943,7(50):37-96.

Misun,Tomsik,“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rowd in or Crowd out Domestic Investment?”Eastern European Economics,2004,35(2):8-56.

“Module of the 2001 Labour Force Survey in the EU,” invited paper submitted by Eurostat to the joint UNECE-Eurostat-ILO Seminar on Measurement of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Geneva,27-29 May,2002.

Molinari G.,Lee-Warner P.,Atkinson E.,The Society of Tomorrow:A Forecast of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New York:G.P.Putnam's Sons,London:T.F.Unwin,1904.

Mortensen D.T.,Pissarides C.A.,New Developments in Models of Search in the Labour Market,Handbook of Labour Economics,1999.

Navjotk lambau,“The Employment Experiences of Canadian Refugees:Measuring the Impact of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on Quality of Employment,”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Revue Canadienne de Sociologie(Online ed.),2003,1(40):45-64.

O'Brien KL,Leichenko RM,“Double Exposure: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with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 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2000,10:221-232.

Paoli,Pascal and Damien Merllié,Third European Survey on Working Conditions,2000.

Richard Anker,Igor Chernyshev,Philippe Egger,Farhad Mehran,Joseph Ritter,“Measuring Decent Work with Statistical Indicators,” Policy Integration Paper,2002.

Robert M Solow,“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8):312-320.

Romer P.M.,“Endogenous Techn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4(35):71-103.

Roopali Johri,Work Values and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A Literature Review,Department of labor in Newzealand,2005.

Schultz,T.,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

Schultz,Theodore 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of Research,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Simon Kuznets,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Total Outpu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Sjaastad L.A.,“The Costs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2,70(5):80-93.

Solinger D.,“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 with Germany and Japa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999,3(114):455-478.

Stéphane Bonhomme,Grégory Jolivet.,“The Pervasive Absence of 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Working Papers,2005-28,Centre de Recherche en Economie et Statistique,revised 2005.

Stock,James H.and Motohiro Yogo,“Testing for Weak Instruments in Linear IV Regression,” in D.W.Andrews and J.H.Stock(ed.),Identification and Inference for Econometric Models:Essay in Honor of Thomas Rothenber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p.80-118.

Streeten P.,First Things First:Meeting Basic Human Need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World Ban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Tangian,A.,“Analysis of the Third European Survey on Working Conditions with Composite Indicator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7(181):468-499.

The Quality Employment Indicators Project of the 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2010,http://www.jobquality.ca.

Todaro M.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138-148.

Tucker,Deborah,“‘Precarious’Non-Standard Employment-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New Zealand Department of Labour Occasional Paper Series,Paper 2002/2,Wellington,New Zealand,2002.

UNECE,“Measuring Quality of Employment:Country Pilot Reports,” 2010,http://www.unece.org/publications/oes/STATS_MeasuringQualityEmploment.E.pdf.

United Nations,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in the EU-country Pilot Reports,2010.

Van Bastelaer,Alo?s,Work Organisation,A Dimension of Job Quality:Data from the Adhocmodule of the 2001 Labour Force Survey in the EU,2002.

W.H.Beveridge,Unemployment:A Problem of Industry,Lond.:Longmans,Green,1912.

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第16~28页。

白重恩:《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第27~41页。

蔡昉、都阳、王美艳:《城市排斥外地劳动力的政治经济学:北京案例》,《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四集)》2005年,第285~314页。

蔡昉、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第41~49页。

蔡昉、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财经论丛》2004年第1期,第1~14页。

蔡昉:《经济增长成分变化与农民收入源泉》,《管理世界》2005年第5期,第77~83页。

蔡昉:《全球化、经济转型与中国收入分配优化的政策选择》,《改革》2006年第7期,第5~12页。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第2~9页。

蔡昉:《探索经济发展自身的公平分配机制》,《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第8期,第21页。

蔡昉:《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8期,第4~10页。

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第62~68页。

陈俊傲、徐国庆、章圣苗:《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估体系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8期,第49~54页。

程连升:《对中国“制度性失业”的理论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2期,第37~41页。

程蹊、尹宁波:《浅析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与权益保护》,《农业经济》2003年第5期,第37~38页。

董祥海、李升:《C-D生产函数的一种改进模型》,《大众科技》2004年第10期,第17~19页。

都阳:《中国制造业工资的地区趋同性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世界经济》2004年第8期,第42~48页。

多丽梅:《我国非正规就业者的就业质量分析》,《经济视角》2007年第10期,第47~49页。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周安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第9~19页。

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2009》,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范皑皑、丁小浩:《教育、工作自主性与工作满意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第40~47页。

费红娟:《提高妇女就业质量的根本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探索与争鸣》2001年第2期,第30~32页。

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付尧、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广东、上海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65~69页。

郜风涛:《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的回顾与评析》,《中国劳动》2009年第2期,第14~16页。

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0期,第35~39页。

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第43~49页。

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管理世界》2000年第4期,第34~45页。

郭晓凌、刘社建:《就业结构演变:三产将成为吸纳就业人员主力》,《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第1期,第27~28页。

国际劳工组织(ILO):《2009年世界就业报告:全球就业危机与后危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郝冉:《我国女性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114~117页。

黄洪琳:《中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及原因探讨》,《人口与经济》2008年增刊,第12~15页。

黄乾:《城市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及其工资效应》,《人口研究》2009年第3期,第53~62页。

黄华民:《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评论》2000年第6期,第29~32页。

纪宝成、赵彦云:《中国创新指数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简新华、余江:《基于冗员的中国就业弹性估计》,《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第131~141页。

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4期,第82~85页。

赖德胜、李长安、张琪:《中国就业60年(1949-2009)》,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赖德胜、孟大虎、李长安:《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2011》,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赖德胜、孟大虎、田永坡、李长安:《中国就业政策评价:1998-2008》,《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10~124页。

赖德胜、孟大虎:《专用性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1期,第60~69页。

赖德胜、苏丽锋、孟大虎、李长安:《中国各地区就业质量测算与评价》,《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11期,第88~99页。

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第42~49页。

李丹、王娟:《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稳定性的宏观因素及政策启示》,《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年第8期,第17~21页。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第70~82页。

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3年第4期,第23~28页。

李杰、邱利生:《企业技能型劳动者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与激励》,《经济管理》2007年第12期,第21~24页。

李军峰:《就业质量的性别比较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第6期,第1~7页。

李实、杨穗:《中国城市低保政策对收入分配和贫困的影响作用》,《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5期,第19~28页。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第3~17页。

李实:《农村妇女的就业与收入——基于山西若干样本村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56~71页。

李实:《收入分配与和谐社会》,《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第6~9页。

李实:《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第23~31页。

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第16~33页。

李晓嘉、刘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59~63页。

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高教探索》2005年第2期,第91~92页。

林嘉、杨飞:《论和谐社会与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障》,《法学家》2005年5期,第11~15页。

刘素华:《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步骤与方法》,《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6期,第34~38页。

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49~64页。

罗长远、张军:《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65~79页。

罗楚亮、李实:《人力资本、行业特征与收入差距——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第19~31页。

罗楚亮:《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农村贫困》,《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第15~27页。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马忠东、吕智浩、叶孔嘉:《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增长:1982~2050》,《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1期,第12~29页。

孟大虎:《拥有专业选择权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5期,第94~97页。

孟大虎、苏丽锋、李璐:《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与就业质量——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3期,第19~26页。

明塞尔(Jacob Mincer):《人力资本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南剑飞、陈武、赵丽丽、熊志坚:《员工满意度模型研究》,《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年第2期,第17~20页。

潘杰:《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初次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企业导报》2010年第9期,第266~267页。

乔明睿、钱雪亚、姚先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户口与城乡就业差异》,《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1期,第32~42页。

宋国学:《就业能力开发的绩效衡量与实证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苏丽锋、孟大虎:《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与配置状况报告:基于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9期,第69~74页。

谭璐、陈志波:《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及实践》,《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第119~121页。

涂晓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高教探索》2007年第2期,第117~119页。

托达罗(Michael P.Todaro):《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中译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万欣荣、史卫、方小军:《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实证分析——以广东省就业市场为例》,《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第2期,第100~107页。

王成歧、张建华、安辉:《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与中国经济增长》,《世界经济》2002年第4期,第15~24页。

王丽英:《市场化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2期,第133~136页。

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36~47页。

王庆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测度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1期,第112~114页。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第4~16页。

王一兵:《女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半参数分析》,《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11期,第71~73页。

王志刚、蒋慧明:《关于中国员工个体特征对其公司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第1期,第101~106页。

邬雪芬:《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07年第11期,第88~90页。

吴要武、赵泉:《高校扩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经济研究》2010年第9期,第93~108页。

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期,第36~40页。

夏小林:《就业结构、劳资关系和收入分配——兼评私权、市场、公共服务的局限》,《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5期,第2~26页。

信长星:《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12期,第2~5页。

刑春冰:《中国农村非农就业机会的代际流动》,《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第103~117页。

邢春冰:《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考察》,《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第16~26页。

徐小洪:《效率、改善劳动关系、促进就业——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之矛盾》,《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第34~38页。

杨河清、李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人才》2007年第8期,第28~29页。

杨容、张进辅、李艾丽莎、张净:《重庆高校毕业生择业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80~83页。

杨宜勇:《城市化创造就业机会与城市就业空间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2期,第121~128页。

杨宜勇:《失业冲击波》,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杨云彦:《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第70~76页。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第82~90页。

姚先国、谭岚:《家庭收入与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劳动参与决策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第18~27页。

姚先国、张海峰:《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第47~57页。

姚裕群:《美国的就业服务及其与中国的比较》,《中国就业》2005年第4期,第46~47页。

余吉祥、沈坤荣:《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影响因素及路径》,《世界经济》2010年第1期,第84~99页。

袁富华、李义学:《中国制造业资本深化和就业调整——基于利润最大化假设的分析》,《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1期,第197~210页。

袁卫:《中国经济发展指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曾湘泉:《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就业促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第93~102页。

张车伟、吴要武:《城镇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第33~40页。

张车伟:《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与问题——以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为视角》,《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5期,第24~35页。

张建奇:《关于大学生就业意识、能力准备与就业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7期,第103~106页。

张建武、李永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及政策含义》,《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12~18页。

张军:《制度、组织与中国的经济改革》,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与劳动人口流动》,《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2期,第45~53页。

赵立新:《从社会资本视角透视城市农民工就业》,《兰州学刊》2005年第2期,第258~261页。

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会计之友》1999年第12期,第33~36页。

赵人伟:《经济体制转型问题的若干看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4年第6期,第21~24页。

郑勤华、赖德胜:《人力资本与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1期,第59~67页。

钟昌标、王林辉、董庆直:《制度内生化均衡过程和我国经济增长制度有效性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第89~101页。

周兵、冉启秀:《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8年第7期,第24~27页。

周天勇,张弥:《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的中外比较》,《审计与理财》2006年第3期,第5~7页。

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第75~82页。

邹薇、张芬:《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67~80页。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