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00

公共行政、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图书

Public Administration, Disaster Relief and Crisis Management

SSAPID:101-3321-0361-78
ISBN:978-7-5097-2438-5
DOI:
ISSN:

[内容简介]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活动的集聚,全球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愈来愈高,灾害规模亦屡创新高,给人们造成的损害极大,进行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长期以来有关灾害防救议题的探讨偏重防灾科技与工程技术面,相对忽视人文、社会与心理层次相关议题的深度关怀,也成为更好应对灾害防救的障碍。为此,中国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汇聚一起,就“公共行政、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的议题进行研讨,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探讨灾害防救的制度建设及危机有效管理。灾害防救工作涉及面很多,书稿重点探讨的是公共行政方面的制度性问题,这是做好灾害防救的关键。为此,书稿首先论述了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探讨多年来灾害防救体系和制度的变迁,分析了现行制度和工作运行在灾害防救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和建议。在当前,各方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之际,该书能很好起到沟通、互补的作用。

相关信息

丛书名:台湾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两岸学术合作丛书
作 者: 赵永茂 谢庆奎
编 辑:徐小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导论

 台湾灾害防救组织、灾难管理机制与个案研究

  台湾灾害防救体系之变革分析

   一 前言

   二 美、日灾害防救体系变革之探析

    (一)日本灾害防救体系之变革

     1.日本防灾组织改革

     2.日本防灾组织之运作

    (二)美国灾害防救体系之变革

     1.美国防灾组织改革

     2.美国紧急应变计划之转变

     3.美国紧急应变体系之运作

   三 台湾灾害防救体系之现况及问题

    (一)台湾灾害防救体系发展过程

     1.防救天然灾害及善后处理办法时期

     2.灾害防救方案时期

     3.灾害防救法时期

     4.灾害防救法修正时期

    (二)台湾灾害防救体系之问题分析

     1.法规层面

     2.组织层面

     3.运作层面

     4.科技整合层面

     5.与美日防灾组织比较

   四 台湾灾害防救体系变革契机与思考策略

    (一)台湾灾害防救体系变革契机

     1.“中央”灾害防救委员会的定位问题

     2.“行政院”灾害防救办公室与“内政部”灾害防救署间业务划分不易

     3.“中央”灾害应变中心指挥官指定问题

     4.灾害应变指挥权责不易划分

     5.灾害业务主管机关执行预防与应变工作存有落差

     6.灾害规模分级不明确(巨型灾害)资源无法有效分配

     7.灾害防救种类规范应再思考

    (二)台湾灾害防救体系思考策略

     1.提升“中央”灾害防救专责单位功能

     2.灾害防救之防灾业务主管权与救灾应变指挥权应予以脱钩

     3.“中央”与地方灾害防救任务应适度调整与互补

     4.建构绵密之通讯网络以整合平时业务体系与灾时指挥体系

   五 结论

  灾害防救:中央与地方职能与角色之分析

   一 前言

   二 八八水灾的问题与检讨

    (一)有关八八水灾衍生之问题

     1.灾后重建部分

     2.现有法令之未完善处及认知上之不同部分

     3.统筹分配及协调之矛盾部分

     4.公部门之决策部分

     5.灾时信息之掌控部分

     6.灾害之认知部分

    (二)有关八八水灾检讨之方向

     1.媒体之应有作为

     2.法令执行之成效

     3.灾后心理层面之考虑

     4.激情式之灾后现象处理

    (三)有关八八水灾之建言

     1.政府组织方面之建言

     2.法令层面之建言

     3.防救灾科技方面之建言

     4.政策执行之建言

     5.灾后重建之建言

   三 灾害防救法修正重点

   四 灾害防救中央与地方职能与角色之分析

    (一)组织权限之划分

    (二)服务传送关联分析

    (三)财政负担之分析

    (四)法令架构分析

   五 结论

  台湾灾害管理机制之探讨

   一 研究背景与动机

   二 理论与文献探讨

    (一)灾害与危机管理相关理论

     1.灾害与危机管理

     2.小区网络与协力治理

     3.灾害与危机传播

    (二)灾害与危机管理相关研究及他国经验

     1.灾害与危机管理相关研究

     2.美国灾害与危机管理运作模式

    (三)文献评述

   三 研究目的与设计

   四 研究发现与结果分析

    (一)灾害防救法*

    (二)“中央灾害应变中心”*

    (三)灾害传播

    (四)灾害与危机管理人力资源

   五 政策建议

    (一)多点治理:由下而上与网络协力之灾害管理运作模式

    (二)分点动员:善用后备军人组织做为灾害与危机管理人力资源

    (三)三点互助:民间、政府与媒体共同进行灾害讯息传播

    (四)未来灾害与危机管理运作模式

  台湾红十字会发展灾变服务整合平台之经验分析

   一 前言

   二 灾变服务行动的协调与整合

   三 台湾红十字会参与灾变服务的内涵与模式

    (一)台湾9·21大地震灾变服务行动

    (二)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变服务行动

    (三)台湾八八水灾灾变服务行动

     1.八八水灾服务联盟的定位

     2.八八水灾服务联盟的目标

     3.八八水灾服务联盟的策略

   四 灾变服务整合平台发展的成功因素

    (一)网络开拓者

    (二)社会资本

    (三)资源互惠与互补关系

    (四)共同的价值理念

   五 灾变服务整合平台发展所面对的挑战

    (一)灾变服务整合平台与政府之间的协调与整合

    (二)灾变服务整合平台与其他大型非政府组织的协调与整合

    (三)灾变服务整合平台未来的永续运作

   六 结论

  协调合作网络在跨越边界救灾的角色:台湾与新加坡红十字组织个案之比较

   一 前言

   二 志愿服务组织在协调合作救灾与重建工作的角色

   三 灾难管理中跨部门协调合作的架构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 研究发现与讨论

    (一)初始状态

     1.总体环境的动乱

     2.部门失灵

     3.直接的先行事件

    (二)过程的构成要素

     1.达成协议

     2.建立领导力、合法性与信任

     3.处理冲突

     4.计划

    (三)结构与治理

     1.脉络与配置中的结构

     2.治理的机制

    (四)偶发性与限制

     1.协调合作类型

     2.权力失衡

     3.机构逻辑的竞争

    (五)结果与责信

     1.公共价值与第一、第二与第三度影响

     2.恢复力、重新评估与责信

   六 讨论与建议

    (一)弥补救灾的缺口

    (二)协调救灾的重复

    (三)体现人道救援的合法性

    (四)倡导人权的重要性

   七 结语

 媒体的角色与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参与

  公共危机管理中主流媒体社会角色的系统分析

   一 公共危机及其传播

   二 媒体的分析

   三 危机管理与主流媒体的角色

    (一)作为信息平台的媒体角色

     1.公共危机预警器

     2.社会舆论中首当其冲者

     3.社会舆论引导者

     4.社会监督者

    (二)危机管理的系统过程与媒体角色

     1.监测预警中的主流媒体

     2.预防预控中的主流媒体

     3.应急处置中的媒体

     4.评估回复中的媒体

   四 研究结论

  灾害管理2.0—社会媒体在灾害管理上的应用与现况

   一 前言

   二 相关文献探讨

    (一)何谓Web 2.0

    (二)Web 2.0与灾害管理

   三 研究设计

   四 研究发现

    (一)民间利用Web 2.0建置之防救灾相关社群网站现况

    (二)台湾“中央”及地方县市政府运用Web 2.0于灾害防救之现况

   五 结论与建议

  两岸城市防救灾系统中社会参与之比较分析

   一 前言

   二 文献检讨

   三 两岸城市防救灾现行体制结构

    (一)台北市

    (二)北京市

   四 两岸城市防救灾现行制度中之社会参与

    (一)台北市

    (二)北京市

   五 两岸城市基层政治社会结构

    (一)台北市

    (二)北京市

   六 两岸防救灾体系中社会参与之比较与检讨

    (一)防救灾工作之参与主体

    (二)民间参与之程度

    (三)政府与民间之互动

   七 结论

  从社会经济脆弱因子探讨建立社会或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机制*

   一 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重要性

    (二)研究目的

   二 国内外有关研究检阅

    (一)学理趋势

     1.经由设计来的灾害才能够有效管理

     2.协力型公共治理——政府难以独撑大局

    (二)国际经验—灾害防救与协力式公共治理合流趋势

    (三)实务演变—灾害防救协力化

     1.国防、警政、消防、民政、志工五大体系预做动员

     2.全民防卫动员、灾害防救与反恐三大体系之国土安全整合经验

     3.灾情通报网亟待建立统合

     4.缺乏整体性调查评估机制

   三 社会经济脆弱因子成为防救灾重要对象

    (一)脆弱性因子之相关研究

     1.脆弱性是一种灾前的既存条件

     2.脆弱性是灾害的调适与因应能力

     3.脆弱性是一个特定地点的灾害程度

    (二)社会经济脆弱性因子之分类与影响

   四 将民间纳入协防体系以改善脆弱性的必要性

    (一)转化民间从被动接受保护到主动参与防护

    (二)防救灾需要更多社会性知识与公民参与

    (三)小结

   五 以社会经济脆弱因子评估灾害防救协力效能之架构

   六 结论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冲突治理的功能、作用与条件

   一 公共冲突治理的三种形态与社会组织参与冲突治理的必要性

   二 社会组织在公共冲突治理的功能与角色

    1.信息功能

    2.交流功能

    3.中介干预功能

    4.方案建议功能

   三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冲突治理的积极作用

   四 政府应当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冲突治理创造条件

    1.改善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制度条件

    2.向社会组织提供所需的资源

    3.向社会组织开放机会

    4.向社会组织授权

 中国大陆危机管理机制与个案研究

  中国大陆应急管理评估

   一 绪言

   二 大陆应急管理及救助体系

   三 大陆应急管理显现的问题

   四 大陆危机治理观念的变化及反思

   五 结语

  整体政府的理论及其实践

   一 整体政府的理论

    (一)提出背景

    (二)基本内涵

    (三)主要内容

   二 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

    (一)京津冀一体化的历史和现状

    (二)存在问题

   三 整体政府指导下的京津冀一体化思路

    (一)成立“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

    (二)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

    (三)鼓励建立各类民间组织

  应急救险的民防体制研究

   一 灾情现状与应急救险体制架构

    (一)大陆灾情概述

    (二)中国应急救险体制架构

   二 民防建设与应急救险体制探索

    (一)人防与民防并轨

     1.防空备战

     2.平战结合

     3.防空防灾一体化

    (二)民防体制的实践模式

     1.以“社区民防建设”为主体的上海模式

     2.以“防护平台建设”为主导的北京模式

     3.以“大部制建设”为特征的深圳模式

   三 “平时分工、灾时联动”的杭州模式

    (一)杭州民防应急救险的若干优势

     1.指挥通信优势

     2.预案预警优势

     3.应急避灾优势

     4.专业队伍优势

     5.数据信息优势

    (二)杭州民防应急救险新模式探索

     1.上下贯通

     2.部门联动

     3.区域联动

     4.多方参与

     5.防空防灾一体化

   四 结语

  中国城市危机管理发展的若干趋势

   一 引言

   二 城市危机及其特点

    (一)城市危机的概念

    (二)城市危机的特点

   三 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的现状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设立了应急管理机构,但主要承担协调功能

    (二)城市危机管理初步形成相关法律法规

    (三)城市危机管理功能分散

   四 中国城市危机管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继续推进

    (二)城市经济社会复杂程度提高

    (三)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长

    (四)城市危机进入高发阶段

    (五)区域一体化的趋势

    (六)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五 中国城市危机管理发展的若干趋势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地位将提高

    (二)从危机管理(应急)到管理危机(预防)

    (三)经济社会危机管理居主导地位

    (四)由部门危机管理到综合配套管理

    (五)政府和民间协作进行危机管理

    (六)城市危机管理需要区域协作

    (七)走向战略性危机管理

“内政部”,灾害防救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立法院”三读通过版本,2010。

“内政部”消防署:“内政部”灾害防救署改制计划书草案,2010。

日本内阁府(防灾担当),防灾担当职员合同研修资料,平成21年(2009年)。

“行政院”灾害防救委员会,莫拉克台风防救灾应变检讨改进会议,2009。

“行政院”经济发展委员会:“行政院”经建会规划推动气候变迁调适政策纲领及行动计划,2010。

“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行政院”组织改造简报,2010。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台北市政府莫拉克台风灾害事件检讨策进报告,2009。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日本内阁府及东京都防灾组织运作介绍(未出版),2009。

熊光华:《化学灾害防救体系与机制之探讨》,2002年生化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化学兵学校,2002。

熊光华、叶俊兴:《如何将灾害防救科技落实到地方政府基层推动之经验及未来展望》,桃园县政府2009灾害防救国际研讨会,2009。

“监察院”,八八水灾调查报告,2009。

FEMA,National Response Plan,2004.

Kuang-hua Hsiung,“The Needs and Challenges of Disaster Reduction for Taipei City”,US-Taiwan MC/MD Workshop,2010.

London Emergency Services Liaison Panel(LESLP),“Major Incident Procedure Manual 7th-ed”,2007.

Nai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NIMS),http://www. nimsonline. com.

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National Response Framwork,2008.

William J.Petak,“Emergency Management:A Challenge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5.

王顺民:《关于莫拉克台风重建及其资源重整》,社会(评)098-066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http://www.npf.org.tw/post/1/6424。

王顺民:《莫拉克重创南台湾后的政策思维》,社会(评)098-055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http://www.npf.org.tw/post/1/6284。

江清馦:《八八水灾后重建的几点建议》,社会(评)098-064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http://www.npf.org.tw/post/1/6359。

林元祥、杨永年:《桃芝台风地方政府救灾组织体系运作之探讨——以水里乡与鹿谷乡为例》,《“中央”警察大学灾害防救学报》2002年第3期。

林元祥:《地方层级防救灾指挥系统解释模式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学灾害防救学报》2001年第2期。

林润荣等:《台湾土石流灾害防救体系之探讨》,《坡地防灾学报》2005年第4卷第2期。

吕克明:《提升灾害应变作业效能之探讨——以实际灾害应变作业案例检讨之研究》,“行政院”灾害防救委员会委托研究报告,2005。

何天河:《刍议八八水灾发生之原因》,2009,http://icrd.mcu.edu.tw/mcudj/001.pdf。

何展旭:《灾害防救法制之检讨》,宪政(评)098-119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http://www.npf.org.tw/post/1/6415。

胡思聪:《环境影响评估法修法应审慎》,永续(评)098-041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http://www.npf.org.tw/post/1/6405。

许和钧:《重大天然灾害财务支持体系之建立》,“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委托研究报告,2000。

许宗力:《宪法与法治国行政》,台北,元照出版社,1999。

曾铭深:《地方政府开辟自主财源之研究》,“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委托研究报告,2003。

黄锦堂:《行政组织法论》,台北,翰芦图书出版公司,2005。

黄锦堂:《地方制度法基本问题之研究》,台北,翰芦图书出版公司,2000。

黄正义:《台北市政府防救灾策略计划及标准作业手册报末总报告书》,台北市政府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委托研究成果报告书,2000。

蔡茂寅:《地方自治之理论与地方制度法》,台北,新学林出版公司,2003。

赵永茂:《中央与地方分权理论之建构与整合》,台北,五南出版社,1991。

陈慈阳:《宪法规范性与宪政现实性》,台北,翰芦图书出版公司,2007。

陈慈阳:《宪法学》,台北,元照出版社,2005。

陈秋政、梁筑雅:《八八水灾之跨部门治理网络与问题分析:以六龟灾区为例》,《行政民主与都会永续治理》学术研讨会,2009。

陈鹏仁:《面对灾变政府应有的责任》,国安(评)098-179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http://www.npf.org.tw/post/1/6380。

张建兴:《灾害防救解说》,台北,鼎茂图书出版公司,2001。

熊光华:《台北市地震灾害抢救对策研究》,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委托研究成果报告书,2000。

熊光华:《灾害防救体系与计划之数据搜集及数据库建立之研究成果报告书》,“内政部”消防署委托研究计划,2001。

施邦筑:《灾防体系之检讨与建议》,第二届台湾防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

杨永年:《八八水灾救灾体系之研究》,《公共行政学报》2009年第32期。

蔡茂寅:《地方自治之理论与地方制度法》,台北,新学林出版公司,2006。

汉宝德:《新内阁灾后重建必须考虑的问题》,教文(评)098-085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http://www.npf.org.tw/post/1/6457。

刘孔中:《如何完善灾害防救法制?》,宪政(评)098-129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http://www.npf.org.tw/post/1/6546。

杨永年:《灾防署与救灾体系定位之问题》,宪政(评)098-118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http://www.npf.org.tw/post/1/6414。

洪启东:《城乡发展的迫切危机:灾害、治理、复育》,2009,http://icrd.mcu.edu.tw/mcudj/001.pdf。

谢宇程:《国土计划法分析及立法建议》,内政(评)098-154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http://www.npf.org.tw/post/1/6395。

隋杜卿:《抢救水灾莫寄望“紧急命令”》,宪政(评)098-115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http://www.npf.org.tw/post/1/6334。

钟宝慧(2009):《从八八水灾报导反思媒体的角色》,内政(评)098-150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http://www.npf.org.tw/post/1/6471。

谢宇程(2009):《八八水灾后,马政府检讨、政策改善之建议》,内政(评)098-139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http://www.npf.org.tw/post/1/6330。

詹火生、林昭祯(2009):《以社区再造驱动灾后重建》,社会(析)098-010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http://www.npf.org.tw/post/1/6376。

詹火生、林建成:《如何完善灾后急难救助的资源统筹与配置?》,社会(评)098-062号,“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http://www.npf.org.tw/post/1/6322。

Francis J.Mara,“Crisis Communication Plans:Poor Predictors of Excellent Crisis Public Relations.” Public Review,1998,Vol.24(4).

Fink,Steven(2002). Crisis Management:Planning for Inevitable(Rev.ed.). Lincoln,NE:iUniverse,Inc.

Lerbinger,Otto(1997). The Crisis Manager Facing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N.J.:Lawrence Erlbaum.

Zerman,D.(1995). “Crisis communication:Managing the mass med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Co.

于凤娟:《危机管理》,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

丘昌泰:《九二一灾后重建的问题纠葛与破解之道》,载于江大树、廖俊松主编《府际关系与震灾重建》,台北,元照出版社,2001。

丘昌泰:《危机预防与风险管理》,《研习论坛》2007年第77期。

丘昌泰:《灾难管理学—地震篇》,台北,元照出版社,2000。

李宗勋:《我国救灾体系整建及运作功能之研究——以九二一地震为分析对象》,《“中央”警察大学学报》2000年第36期。

邱志淳、杨俊煌:《以八八水灾检视台湾灾害管理机制》,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会科学论坛——灾害与公共管理,南京大学,2009。

林志信、杨永年、林元祥:《桃芝台风地方政府救灾组织体系运作之探讨——以水里乡与鹿谷乡为例》,《“中央”警察大学灾害防救学报》2002年第3期。

林丰喜:《建立防灾体系及救援组织之我见》,《消防科技信息》1999年第37期。

张维麟撰、熊光华节译《美国联邦紧急灾变管理署》,《现代消防》1995年第8期。

连经宇:《建立灾害防救管理体系之初探研究》,《理论与政策》2000年第14卷第3期。

曾辈滇:《美国紧急救援体系之借镜》,《自由中国之工业》1999年第89卷第10期。

汤京平:《灾难、官僚与民主:台湾九二一震灾援救行政的政治与制度分析》,《中国行政评论》2001年第11卷1期。

杨永年:《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救灾体系——以九二一大地震与八掌溪两案比较》,《警学丛刊》2001年第32卷3期。

廖坤荣:《建立政府灾难管理职能:社会资本论分析》,《中国行政评论》2002年,第12卷第1期。

熊光华等:《现行防救灾体系及紧急应变机制之初步探析——以贺伯台风后之南投县信义地区为对象》,《现代消防》1999年第82期。

赵钢:《灾难事故危机管理》,《研考报导》1998年第43期。

刘长敏:《危机应对的全球视角——各国危机应对机制与实践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苏世欣:《集集大地震中媒体危机处理的总检讨》,《新闻学研究》2000年第62期。

Agranoff,R.,2006,“Inside Collaborative Networks:Ten Lessons for Public Manager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6:56-65.

Birkland,T. & S.Waterman,2008,“Is Federalism the Reason for Policy Failure in Hurricane Katrina?”,Publius,38(4):692.

Eikenberry,A.M.,V.Arroyave & T.Cooper,2007,“Administrative Failure and the International NGO Response to Hurricane Katrina”,Public Administrative Review,67:160-170.

Kapucu,N. & M.V.Wart,2006,“The Evolving Role of the Public Sector in Managing Catastrophic Disasters”,Administrative & Society,38(3):279-308.

Kapucu,N, 2006,“Public-Nonprofit Partnerships for Collective Action in Dynamic Contexts of Emergencies”,Public Administration,84(1):205-220.

Kapucu,N, 2007 “Non-Profit response to catastrophic disasters”,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16(4):551-561.

Kettl,D.D, 2005,“The Worst in yet to Come:Lessons form September 11 and Hurricane Katrina”,Retrieved Dec.6,2009,from http://www.tcf.org/Publications/HomelandSecurity/Worstisyettocomekettl.pdf.

Williams,P, 2002,“The Competent Boundary Spanner”. Public Administration,88(1):103-124.

Thomson A.M. & J.L.Perry, 2006,“Collaboration Processes:Inside the Black Box”,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6:20-32.

王一飞:《建立灾害应变体系》,《研考双月刊》1996年第192期。

江明修、郑胜分、游淑绮:《非营利组织与灾后重建》,“NGO在9·21灾后重建参与和功能座谈会”,2001。

吴再居:《灾害防救组织之探讨》,《研考双月刊》2000年第219期。

吕朝贤:《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以九二一赈灾为例》,《台湾社会福利学刊》2002年第2期。

李宗勋:《救灾体系整建及运作功能之研究:以九二一地震为分析对象》,《“中央”警察大学学报》2000年第36期。

辛盈慧:《2005世界灾难报告及趋势》,《红十字会讯》2005年第25期。

油朝鹏:《县市政府灾害救援体系与军队功能及角色的探讨》,《国防杂志》2009年第24卷第6期。

施邦筑、张歆仪:《台湾灾害防救体系的沿革与现状探讨》,《土木水利》2009年第36卷第4期。

翁毓秀:《灾害救助体系运作及其优缺点》,《小区发展季刊》2005年第109期。

张溯:《对灾害防救工作之反思》,《现代消防》2003年第100期。

连经宇:《建立灾害防救管理体系之初探研究》,《理论与政策》2000年第55期。

陈弘毅:《九二一地震灾情及防灾体系运作情形》,《研考双月刊》2000年第217期。

陆宛苹:《服务联盟 缔造效能新里程》,《红十字会讯》2010年第48期。

陆宛苹:《谈八八水灾服务联盟》,《红十字会讯》2009年第46期。

汤京平、蔡允栋、黄纪:《灾难与政治:九二一地震中的集体行为与灾变情境的治理》,《政治科学论丛》2002年第16期。

冯燕:《谈学者专家在联盟的角色与功能》,《红十字会讯》2009年第46期。

黄香琳:《灾害防救体系之探讨:以台北市纳莉风灾为例》,《现代消防》2005年第106期。

杨永年:《八八水灾救灾体系之研究》,《公共行政学报》2009年第33期。

杨永年:《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体之救灾组织体系——以九二一大地震与八掌溪两案比较》,《警学丛刊》2001年第32卷第3期。

熊光华、陈承圣:《台湾地区地方政府层级紧急救灾组织及其互动模式之研究——以台北县市为例》,《警学丛刊》2002年第33卷第1期。

刘丽雯、邱瑜瑾、陆宛苹:《九二一震灾的救灾组织动员与资源连结》,《中国行政评论》2003年第12卷第2期。

郑美华:《危机管理机制建立之研究》,《通识研究集刊》2003年第4期。

Adger,W.N.,Hughes,T.P.,et al.,2005,“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 to coastal disasters.” Science,309(5737),1036-1039.

Agranoff,R.. and McGuire,M.,2003,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New Strategies for Local Governments. 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Berardo,K.T.,1999,“Institutional actors in the Brazilian Amazon:Possibilities for NGO and public sector collaboration in rural agricultur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Research and Practice,1(3),243-267.

Benson,C.,J.Twigg and Meyers M.,2001,“NGO initiatives in risk reduction:An overview.” Disasters,25(3),199-215.

Benzi,R.,2006,“NGOs in conflict prevention:Experiences from the water sector in Ethiopia.” Development in Practice,16(2),201-208.

Bolland,John M. and Jan Wilson,1994,“Three faces of integrative coordination:a model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in community-based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9(3),341-366.

Bryson,John M.,Barbara C.Crosby,and Melissa M.Stone,(2006)“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Propositions from the Literatur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s1):44-55.

Comfort,Louise K. and Naim,Kapucu,2006,“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in extreme events:The world trade center attacks,September 11,2001.” Natural Hazards,39(2),309-327.

Choo,P.S.,2005,“Women in the December 26 Tsunami:How they have coped;how can we help.” NAGA World Fish Center Newsletter,28(1),13-16.

DiMaggio,Paul J. and Walter W.Powell,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8(2),147-160.

Ewig,C.,1999,“The strength and limits of NGO women’s movement model:Shaping Nicaragua’s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34(3),75-102.

Gray,Barbara,1989,Collaborating:Finding Common Ground for Multiparty Problem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Gray,Barbara. 1996,Cross-sectoral partners:collaborative alliances among business,government,and communities,in:Chris Huxham(Ed) Creating Collaborative Advantage,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57-79.

Hardy,C.,N.Phillips T.B.Lawrence,2003,“Resources,knowledge and influence:The organizational effect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40(2),321-347.

Himmelman,A.T.,2002,Collaboration for a Change:Definitions,Decision-Making Models,Roles,and Collaboration Process Guide. Minneapolis:Himmelman Consulting.

Human,Sherrie E.,and K.Provan,1997,“An emergent theory of structure and outcomes in small-firm strategic manufacturing net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5(2),327-365.

Huxham,C.,(Ed),1996,Creating Collaborative Advantage,London:Sage.

Jones,Candace,William Hesterly,and Stephen Borgatti,1997,“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E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2(4),911-945.

Kilby,P.,2006,“Accountability for empowerment:Dilemmas facing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World Development,34(6),951-963.

Kilby,P.,2007,“The strength of networks:The local NGO response to the tsunami in India.” Disasters,32(1),120-130.

Kickert,Walter J.M.,Erik-Hans Klijn,and Joop F.M.Koppenjan,(Eds),1997,Managing Complex Networks:Strategies for the Public Sector,London:Sage Publications.

Kingdon,J.,1997,Agendas,Alternatives,and Public Policies,New York:Harper Collins.

Krishnakumar,A.,2005,In Chennai,women’s vulnerability exposed by tsunami.Unpublished report.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Washington,DC.

Lawrence,T.B.,N.Phillips C.Hardy,1999,“Watching whale watching:exploring the discursive foundations of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35(4),479-502.

Lai,A.Y.,He,A.J.,Tan,T.B.,and Phua,K.H.,2009a,“A proposed ASEAN disaster response,training and logistic centre:Enhancement regional governance in disaster management.” Transit Stud Rev,16,299-315.

Lai,A.Y.,2009b,“Shaping the crisis perception of decision makers and its application of Singapore’s voluntary contribution to post-tsunami reconstruction efforts.” Journal of Administration and Governance,4(2),1-12.

Lai,A.Y.,2010,“Crisis perception in decision making:An innovat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 relief.” Journal of Law and Conflict Resolution,2(6),91-97.

Leong,C.,2009,“Third party government and legitimacy:the role of the National Trade Union Congress in Singapore.” Journal of Administration and Governance,4(2),40-52.

Mandell,Myrna P.,(Ed),2001,Getting Results through Collaboration:Networks and Network Structures for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Westport,CT:Quorum Books.

Mangkusubroto,K.,Paterson,J. and Ul-Aflaha,A.,2010,“Managing an effective recovery program:The case of Aceh and Nias.” Asian 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3(1),3-8.

McGuire,M.,2006,“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Assessing what we know and how we know i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6(s1),33-43.

O’Flynn,J.,2009,“The cult of collaboration in public policy.”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68(2),112-116.

Oliver,Christine,1990,“Determinant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Integr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5(2),241-265.

Ostrom,Elinor,1990,Governing the Common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ters,B.G.,1998,“Managing horizontal government:The politics of coor-din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76,295-311.

Provan,Keith G.,and H.,Brinton Milward,1995,“A preliminary theor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 effectiveness:A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r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yste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40(1),1-33.

Rethemeyer,R.K.,2005,“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collaborative network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5(1),117-121.

Schermerhorn,J.R.,1975,“Determinant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oper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8(4),846-856.

Simo,G.,and Bies A.L,2007,“The role of nonprofits in disaster response:An expanded model of 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7,125-142.

Salamon,Lester M.,1995,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in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Tan,T.K,and Tan J.P.,2007,“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Singapore volunteers and donors and the tsunami reconstructio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in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5,97-108.

Waddock,Sandra,1986,“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s social product and process.” Research i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Policy,8,273-300.

Waugh,William L.Jr.,and Gregory Streib,2006,“Collaboration and leadership for effective emergency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6,131-140.

Wong,J.,and Quach,U.,2009,“Coordinating health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Asi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Research and Practice,11(4),451-475.

〔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美〕吴量福:《运作、决策、信息与应急管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陈学明:《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论”评述》,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张维平:《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媒体的角色定位》,《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34卷第2期。

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Andrew Keen:《你在看谁的部落格?》,尤传莉译,台北,早安财经文化公司,2008。

Tapscott,Don and Anthony D.Willams:《维基经济学》,王怡文译,台北,商智文化公司,2007。

“行政院”研考会,个人家户数字落差调查报告,2009。

吕素丽:《网友站出来PTT逾万人次救灾》,2009年8月18日《中国时报》。

林东清:《信息管理—e化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台北,智胜出版社,2008。

马士元:《整合性灾害防救体系架构之探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

Sutton,Jeannette,Palen,Leysia and Shklovski,Irina,2008,“Back channels on the Front Lines:Emergent Uses of Social Media in the 2007 Southern California Wildfires”,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n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risis and Response Management,1 Jan 2008.

Turoff,M. and Hiltz,S.R. 2008. “Assessing the Health Information Needs of the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Management Community”,Journal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Use,28,269-280,IOS Press.

White,Connie,Linda Plotnick,Jane Kushma,Starr Roxanne Hiltz,and Murray Turoff,2009,“An Online Social Network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ISCRAM Conference,Gothenburg,Sweden,May 2009.

丘昌泰等:《台北市防灾风险评估及危机管理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2002。

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工作手册》,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2006。

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首都市民防灾应急手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石之瑜:《中国大陆基层的民主改革:文化篇》,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8。

佛光会:《9·21国际佛光会震灾实录》,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吴江主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

孙绍骋:《中国救灾制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万鹏飞、于秀明:《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04。

叶嘉楠、李长晏:《行政革新与政府再造之落实,新世纪第二期国家建设计划研拟,专题研究系列三》,“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综合计划处,2005。

闰健:《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所属学校(机构)天然灾害防救工作实务手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5。

李长晏:《全球化治理: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分析》,《研考双月刊》2004年第5期。

金磊:《北京开展整体“安全奥运”的建议》,《现代城市研究》2005年第10期。

葛治洲:《市场经济与防灾减灾》,《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

萧新煌:《台湾的非政府组织、民主转型与民主治理》,《台湾民主季刊》2004年第1期。

刘阿荣:《台湾非营利组织之变迁及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中大社会文化学报》2002年第14期。

谢永刚、张佳丹:《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综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卷增刊。

王志铮:《台北市区级灾害应变中心运作检讨之研究——以纳莉台风为例》,台北科技大学土木与防灾技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

郑问堂:《灾害应变中心之研究——以纳莉风灾为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01。

林尚立:《转型国家的治理:中国大陆的探索》,“政治学系午餐演讲系列”,台湾大学政治学系,2006。

万鹏飞:《中国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理念、体制与对策》,“地方政府与治理论坛”,台湾大学政治学系,2006。

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简介》,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2007。

天下文化:《投注一亿打造社区一家的信义房屋》,《天下企业公民奖》,2007(http://ad.cw.com.tw/cw/csr/report-5.as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国网》,1998(http://big5.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shtt/2008-04/15/content_14953555.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法律图书馆》,1989(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6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7-08/30/content_732593.htm)。

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关于加强小区预防控制非典工作的意见》,《北京社科规划》,2003(http://www.bjpopss.gov.cn/bjpssweb/n9976c51.aspx)。

江一豪:《人跟土地的故事:拆了,我还是要回来》,《苦劳网》,2008(http://www.coolloud.org.tw/node/21917)。

汪永晨:《写给绿家园志愿者的公开信》,《绿色记者沙龙》,2008(http://www.greensos.cn/?action_viewnews_itemid_16348.html)。

陈雅琪:《郝市长主持跨区灾害防救综合演习》,《台北市政府新闻处》,2007(http://www.taipei.gov.tw/cgi-bin/Message/MM_msg_control?mode=viewnews&ts=46dfa2ca:7477&theme=/3790000000/Message_center_mesg)。

黄怡仁:《迎春纳福齐防灾,防灾踩街绕境倡导活动》,《台北市政府》,2008(http://www.ws.taipei.gov.tw/cgi-bin/Message/MM_msg_control?mode=viewnews&ts=47b3a665:fd0)。

黄瑞弘:《民调显示一成二内湖民众满意马英九灾后施政》,《中央社》,2001(http://210.69.89.224/client/ntulib/hypage.cgi?hyqstr=aihlpggiedjkcih-knsghhdmqfmgponhmkgokhqjokxhpkgowdnkjoohjirokhkjfoyimjqpneujqpnimjooshjfipmi-qkfoshlgpllehgclkeigclkeihfmkghgclkeigjkphsjhpsiojrplhlgpsnmrogxl)。

黄旭升:《协助阳明山游览车祸救灾,60民间人士获表扬》,《中央社》,2007(http://210.69.89.224/client/ntulib/hypage.cgi)。

黄秀花:《水阴霾远去,幸福越来越近》,《慈济功德会》,2007(http://www2.tzuchi.org.tw/tc-charity/html/ch-relieve.htm)。

台北市政府:《台北市各级灾害应变中心作业要点》,《台北市法规查询系统》,2007(http://www.law.taipei.gov.tw/taipei/lawsystem/showmaster01.jsp?LawID=P14B2006-20071122&RealID=14-02-2006)。

台北市政府:《台北市灾害防救会报设置要点》,《台北市法规查询系统》,2007(http://www.law.taipei.gov.tw/taipei/lawsystem/lawshowall01.jsp?LawID=P14A2004-20071220&RealID=14-01-2004)。

台北市政府:《台北市防灾作业手册(99年度)》,《台北市防灾信息网》,2010(http://tdprc2.tfd.gov.tw/TaipeiCityEms1_public/org3.html)。

锺陈杰:《三峡大坝、张飞庙原址灭顶,整座搬迁重建》,《东森新闻网》,2003(http://www.ettoday.com/2003/06/10/10848-1466953.htm)。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建立社区治安维护体系守望相助再出发推行方案》,《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南港分局》,2008(http://nkpp.tcpd.gov.tw/cgi-bin/SM_theme?page=438bc847)。

李宗勋:《现行灾害防救体系结合民防与全民防卫动员机制之相关研究案》,“行政院”灾害防救委员会委托,2004。

李宗勋:《网络社会与安全治理》,台北,元照出版社,2008。

李宗勋:2009a,《公民社会与社区参与——从心态期待到空间让渡》,《公共行政学报》(TSSCI)第30期。

李宗勋:2009b,《治安网络与社区治理——公民参与的整合途径初探》,《“中央”警察学报》第46期。

李宗勋:2009c,《防救灾协力体系之网络治理与国外经验》,“国土防卫与灾害防救”研讨会,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于2009年12月14日。

李宗勋:2010a,《社会经济脆弱性因子与灾害防救体系之协力效能与资源运用之评》,国科会补助研究计划。

李宗勋编著《警察危机应变与安全管理》,桃园,“中央”警察大学出版社,2010。

李宗勋:《安全管理》,台北,智胜出版社,2011。

李宗勋、宣介慈:《第三造警力与治安治理的初探》,《警察行政管理学报》2010年第5期。

丘昌泰:《灾难管理学》,台北,元照出版社,2000。

张中勇:《以全民防卫动员为紧急应变机制备援体系对国土安全效能之评估》,“国防部”委托研究报告,2007。

朱蓓蕾、张书玮:《美国卡翠纳风灾后紧急应变机制调整之启示》,第12届公共安全“国土安全与危机治理”学术研讨会,2009。

陈文龙:《灾害防救体系的现况、挑战与发展》,消防与灾害防救学术研讨会,警察大学(台湾)消防系2009.12.03。

陈立刚:《由地方治理到协力治理》,《台湾民主季刊》2009年第6卷第4期。

李琼莉、杨昊:《防灾应变的区域趋势与东南亚经验》,“国土防卫与灾害防救”研讨会,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2009。

郭彦廉、萧代基等:《天然灾害脆弱性与社经脆弱性因子之回顾》,灾害防救电子报“灾害防救科技与知识专栏”,2008。

杨少强:《巨灾债劵,分摊天然损失》,《商业周刊》2009年第135期。

简贤文(Chien,Shen-Wen,2009),Homeland Security and Regional disaster Preparedness,2009.11.20MCSS(麦克阿瑟安全研究中心)座谈会发表之文章。已于2010.3.3在MCSS“短篇评论”正式刊登,网址:http://www.mcsstw.org/chinese/research2.php?article_id=326&keyword=mcss_commentary。

Assaf,D.(2008),“Models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International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1:6-14.

Adger,W.N. & P.M.Kelly(1999),“Social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Entitlements”,Mitigation and Adap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4(3-4):253-266.

Allen,K.(2003),Vulnerability Reduction and the Community-based Approach,ed M.Pelling.London,Routledge,170-184.

Bollin,C. & R.Hidajat(2006),Community-based Disaster Risk Index:Pilot Implementation in Indonesia,ed.J.Birkmann.New York,United Nations Uni.,271-289.

Chambers,R.(2006),“Vulnerability,Coping and Policy”,IDS bulletin 37(4):33-40.

Comfort K.Louise(2005),“Dynamic Networks:Modelong Change in Environments Exposed to Risk.”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nnual Research Conference of the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Association,Los Angeles,California,September 29-October 1,2005.

Cutter,S.L.,1996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Process in Human Geography,20(4):529-539.

Cutter,S.L.,2003 “The Vulnerability of Science of Vulnerability”,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rgraphers,93(1):1-12.

Cutter,S.L.,Boruff,B.J. & Shirley,W.L.(2003),“Soci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Social Science Quarterly,84(2):242-260.

Cutter,S.L.,Mitchell,J.T.,& Scott,M.S.(2000),“Reveal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People and Places:a Case Study of Georgetown County,South Carolina”,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90(4):713-737.

Dwyer,A.,C.Zoppou,O.Nielsen,S.Day & S.Roberts(2004),“Quantifying Social Vulnerability:a Methodology for Identifying those at Risk to Natural Hazards”,Department of Industry,Tourism and Resources.

Hewitt,K.(1997),Regions of Risk:Geographical Introduction to Disaster. Essex,Longman.

IPCC(2007),Summary for Policymakers,ed.M.L.Parry,O.F.Canziani,J.P.Palutikof,P.J.v d.Linden & C.E.Hanson.Cambridge,UK,Cambridge Uni.Press.

McEntire,A.David,Fuller,Christopher,Johnston,W.Chad & Weber,Richard(2002),“A Comparison of Disaster Paradigms:The Search for a Holistic Policy Guid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2,No.3,May/June,267-281.

Mileti,D.S.(2004),Disasters by Design:A Reassessment of Natural Hazards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D.C.:Joseph Henry Press.

Moynihan,D.P.(2008),“Learning under Uncertainty:Networks in Crisis Management”,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8 No.2:350-365.

Nicholls,R.J.,Hoozemans,F.M.J. & M.Marchand(1999),“Increasing Flood Risk and Wetland Losses Due to Global Sea-level Rise:Regional and Global Analyse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9:69-87.

Schneiderbauer,S. & Ehrlich,D.(2004),“Risk,Hazard and People’s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Hazards”. A Review of Definitions,Concepts and Data:Joint Research Center,European Commission.

Skelcher,C.,Mathur,N. & M.Smith(2005),“The Public Governance of Collaborative Spaces:Discourse,Design and Democracy”.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83 No.3:573-596.

Stivers,C.(2005),“Governance in Dark Times:Thinking About Security After September 11 and Hurricane Katrina.”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nnual Research Conference of the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Association,Los Angeles,California,September 29-October 1,2005.

Sutherst,R.W.,G.F.Maywald & B.Russell,L.(2000),“Estimating Vulnerability under Global Change:Modular Modelling of Pests”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82:303-319.

Tobin,G.A. & B.E.Montz(1997),Natural Hazards:Explanation and Integration.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Wildavsky,A.B.(1988),Searching for safety,Social Philosophy & Policy Cebter,Transaction Publishers.

Wisner,B.,Blaikie,P.,T.Cannon & I.Davis(2004),The Challenge of Disasters and Our Approach. New York:Routledge.

Dean G. Pruitt & Sung Hee Kim. Social Conflict:Escalation,Stalemate,and Settlement. New York:McGrraw-Hill Companies.2004.

Donald Von Eschen,Jerome Kirk,and Pinard Maurice,“The Organizational Substructure of Disorderly Politics”. Social Force 1971(49):529-544.

Jia Xijin. “An Analysis of NGO Avenues for Civil Participation in China”,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 Quarterly Journal Vol.IX.No.2 Summer 2007.

Tao Chuanjin,“Building up Civil Society in China’ an Communities:A New Approach”,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 Quarterly Journal Vol.IX.No.2 Summer 2007.

阿布拉汉:《冲突理论》,折晓叶摘译,《国外社会学》1987年第3期。

常健、许尧:《论公共冲突管理的五大机制建设》,《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9期。

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任剑涛、龙国智:《权力共享与利益分享:和谐社会的两个前提》,《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1版。

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197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8,第1版。

于建嵘:《瓮安事件给我们哪些教训》,《学习月刊》2008年第9期。

张玉磊:《利益组织化可以有效地化解群体性事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赵伯艳、刘虹:《房屋拆迁冲突中抗议团体的政策角色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赵伯艳:《社会转型中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和谐共进》,《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理论:框架与反思》,《学海》2006年第2期。

王宏伟:《反思2008:挑战中国的重大突发事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阎梁、翟昆:《社会危机事件处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王永清:《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计雷、池宏、陈安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胡象明:《安全应急管理研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应急管理》2009年第10期。

马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中国应急管理》2009年第1期。

郭晶莹:《从暴雪灾害事件看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共政策制定》,《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9期。

高小平:《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行政论坛》2007年第2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建设研究”课题组:《我国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思路》,《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3期。

纪家琪:《从广东有效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谈加强应急管理》,《中国应急管理》2008年第3期。

陈雪莲:《社会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刍议》,《中国应急管理》2010年第1期。

番绍立:《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以应对处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例》,2007年北大MPA硕士论文。

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谢庆奎:《政府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杨宏山:《府际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横向关系协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Tom Christensen、Per L greid、张丽娜、袁何俊:《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作为一种新趋势的整体政府》,《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9期。

谢庆奎、杨宏山:《府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周立群主编《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曾维和:《西方“整体政府”改革:理论、实践及启示》,《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4期。

〔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孙迎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曾维和:《“整体政府”论——西方政府改革的新趋向》,《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周振超著《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肖金成等:《京津冀区域合作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蔡立辉、龚鸣:《整体政府:分割模式的一场管理革命》,《学术研究》2010年第5期。

何力:《城市危机管理评价体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1期。

黎昌珍:《城市社会危机管理:变量研究与危机预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柳宗伟:《信息技术与中国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创新》,《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4期。

罗守贵:《论中国城市政府危机管理模式的创新》,《软科学》2005年第1期。

宋超:《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转换与机制创新》,《开放导报》2007年第5期。

宋超:《城市危机管理模式新探》,《城市问题》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