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9 !

参考文献

201

中国人口结构问题图书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Population

SSAPID:101-3303-8019-68
ISBN:978-7-5097-0704-3
DOI:
ISSN:
关键词:

人口构成

[内容简介] 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问世至今两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所关注的一直是地球人口数量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实现人口转变并面临低生育率困扰的今天,人口结构而不是人口数量已成为21世纪全球人口研究的真正课题。本书第一次以21世纪人口研究前沿理论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人口变化进行系统、深入、生动的分析探讨。对于关心中国与人类社会前景的学者与国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著。

相关信息

丛书名:当代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系列
作 者: 李建新
编 辑:郑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人口变迁与人口世纪

  第二节 人口结构问题与研究视角

  第三节 本书的内容结构

 第二章 人口转变与未来人口态势

  第一节 传统人口转变与现代人口转变

   一 传统人口转变

   二 现代化进程中的两种人口转变类型

   三 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特征

    (一)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

    (二)中国人口转变

  第二节 中国人口生育率转变的特征

   一 生育转变的滞后特性与历史教训

   二 中国人口生育转变的压缩性

    (一)“压缩性”概念

    (二)时间维度上的压缩性

    (三)空间维度上的压缩性

  第三节 未来中国人口变化的趋势

   一 国内学者关于我国人口未来的预测

   二 联合国关于我国人口未来的预测

 第三章 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

  第一节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特征

   一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现状

   二 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动趋势

    (一)未来老龄人口的数量变化

    (二)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征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背景

  第二节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分析

   一 人口老化成因与人口转变理论

   二 中国计划生育与人口老龄化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

   二 人口老龄化过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制度的影响

    (三)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服务的影响

  第四节 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人口举措

   一 开放我国人口生育政策

   二 倡导健康老龄化,挖掘人力资本潜力

 第四章 性别结构失衡及社会后果

  第一节 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象

   一 全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

   二 地区人口出生性别比差异

  第二节 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分析

   一 以往关于出生性别比偏高原因的争论

   二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概率性因果关系

   三 严厉的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

    (一)因果关系的证明

    (二)以往似是而非的论证

    (三)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

  第三节 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后果

   一 女婴生存健康条件下降

   二 性别结构失衡与婚姻挤压

   三 对社会稳定与安全影响

  第四节 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政策措施

   一 目前我国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措施

   二 翼城县“二孩”政策的实践启示

 第五章 婚姻家庭结构变迁及问题

  第一节 婚姻家庭结构变化

   一 婚姻状况及变化

   二 家庭规模和结构状况及变化

   三 婚姻家庭结构变化趋势

    (一)发达国家婚姻家庭结构变化趋势

    (二)我国婚姻家庭结构变化趋势

  第二节 婚配人群性别结构失衡与婚姻挤压

   一 婚配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现象

   二 年龄性别结构、婚龄差与挤压类型

   三 婚姻挤压程度及社会后果

    (一)婚姻挤压程度的估算

    (二)婚姻挤压的社会后果

  第三节 家庭结构变迁下的社会问题

   一 “四二一”家庭结构与子女成长

   二 家庭结构变化与农村家庭养老

   三 家庭结构变迁与亲属制度关系变化

 第六章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第一节 人口城市化进程及特征

   一 人口城市化现状及特点

   二 城市化道路选择

  第二节 “污名化”的流动人口

   一 流动人口现状与特点

    (一)流动人口的规模变化

    (二)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

    (三)流动人口的教育水平

    (四)流动人口的流动原因

   二 “污名化”的流动人口群体

    (一)“污名化”概念与理论

    (二)流动人口与高风险犯罪人群

    (三)流动人口与“超生”移民

  第三节 城乡社会“断裂”与“人口逆淘汰”

   一 城乡二元结构的人口素质差异

   二 “人口逆淘汰”问题的兴起与争论

   三 城乡社会“断裂”与“人口逆淘汰”问题再思考

    (一)“人口逆淘汰”成立的条件

    (二)城乡社会“断裂”下的“人口逆淘汰”

    (三)“人口逆淘汰”问题再思

 第七章 人口结构变迁与国力兴衰

  第一节 世界人口变迁的二元格局

   一 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

   二 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

  第二节 人口结构变化与文明兴衰

   一 文明冲突的本质与中国文明

   二 人口结构变化与文明的兴衰

   三 对我国人口发展认识的启示

  第三节 大国未来的人口实力比较

   一 大国人口变化的比较

    (一)“老欧洲”与“新大陆”的人口变化

    (二)中国、印度的人口变化比较

     1.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

     2.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

   二 大国未来人口实力的变化趋势

    (一)人口数量变化趋势

    (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三)劳动力人口规模变化

    (四)劳动力资源结构变化的比较

    (五)作为人力资本的人口素质比较

   三 大国软硬实力的较量

 第八章 应对人口结构问题的方略

  第一节 风险社会与中国人口结构安全

   一 风险社会与风险规避

   二 不同的人口结构风险

    (一)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风险

    (二)出生性别比结构风险

    (三)“四二一”家庭结构与独生子女问题

    (四)文明结构风险问题

   三 风险社会中的人口发展战略思考

  第二节 全球化与中国人口的机遇和挑战

   一 全球化对中国人口的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口

    (二)中国人口与国际迁移

   二 全球化对中国人口的挑战

  第三节 历史视野下的人口发展战略选择

   一 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认识的误导

    (一)人口数量危机与人口数量问题化

    (二)人口数量规模问题的持续“建构”

    (三)“生育水平不稳定论”之夸大

    (四)“名人富人超生”等事件之误导

   二 当前人口问题认识范式的症结

   三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

    (三)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四 应对人口结构问题的发展战略选择

 第九章 结论

阿尔弗雷·索维:《人口通论》,查瑞传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于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阿瑟·哈伯特等:《人口手册》(第四版),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安斯利·寇尔:《人口转变理论再思》,《社会人口学的视野》,顾宝昌编,商务印书馆,1992。

奥·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彼得·德鲁克:《移民将成为热点问题》,《经济学家》周刊,2001年11月3日(中文转引《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1期)。

伯特兰·罗素:《罗素文集》,改革出版社,1996。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蔡昉:《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条件》,“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2008年12月。

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肖晨阳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陈卫、吴丽丽:《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陈卫、翟振武:《1990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究竟有多高?》,《人口研究》2007年第5期。

陈卫民:《家庭户规模变化的人口因素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陈友华:《关于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的若干认识问题》,《人口与市场分析》2007年第1期。

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戴鱼兵:《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年第1期。

丁士贤:《对城市一代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学思考》,《人口研究》1989年第5期。

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杜鹏、翟振武、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变化趋势》,《人口研究》2005年第6期。

段成荣:《流失生问题及其对策》,“中国人口发展前景与对策”讨论会论文,1994。

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2006年第4期。

段成荣、杨柯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

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费孝通:《费孝通选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二卷、第九卷),群言出版社,1999。

费孝通:《“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读书》2001年第1期。

费孝通:《“美美与共”与人类文明》,《群言》2005年第1期。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社会学》2003年第1期。

风笑天:《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

风笑天:《现行生育政策背景下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2008年12月20于北京。

费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盖尔·约翰逊:《人口增长与经济财富》,《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5期。

辜胜阻、陈来:《城镇化效应与出生性别比偏好》,《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3期。

顾宝昌:《论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在我国生育率下降的作用》,《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第2期。

顾宝昌、徐毅:《中国婴儿出生性别比综论》,《中国人口科学》1994年第3期。

顾宝昌:《新时期的中国人口态势》,蔡昉、顾宝昌主编《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顾宝昌、刘鸿雁:《关于几个实施二孩生育政策地区人口状况的调研报告》,顾宝昌、王丰主编《八百万人的实践——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调研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郭志刚、邓国胜:《年龄结构波动对婚姻市场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2期。

郭志刚、邓国胜:《中国婚姻拥挤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3期。

郭志刚、刘金塘等:“现行生育政策与未来家庭结构”,《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1期。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等:《中国当前生育水平与未来人口展望》,曾毅等:《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郭志刚:《对2000年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的分层模型分析》,《人口研究》2007年第3期。

郭志刚:《家庭代际关系的人口社会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度重大项目立项课题,2008。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何炳棣:《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葛剑雄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黑田俊夫:《基本战略和倒三角形的论理》,《人口与开发》(日文)1999年第1、2期。

黑田俊夫:《人口爆炸的新阶段和21世纪》,《人口学与计划生育》2003年第2期。

侯东民:《“2.4防线”:改进农村人口控制工作前景、重心及有关对策的分析与建议》,《人口内参》1990年第1期。

侯东民:《对我国人口素质“逆淘汰”问题讨论的几点看法》,《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期。

胡中生、陆绯云:《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胡鞍钢:《中国:民生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黄润龙等:《近十年我国大陆海外新移民》,《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1期。

江亦曼等:《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研究》,《南方人口》2001年第2期。

蒋国华:《迎接21世纪出国留学新时代》,《21世纪》2001年第1期。

蒋正华:《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国生育率的影响》,《人口研究》1986年第3期。

杰西·洛佩兹、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允春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卡尔·皮尔尼:《印度中国如何改变世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

卡洛·奇波拉:《世界人口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93。

莱斯特·R.布朗:《B模式》,林自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3。

李兵编译:《全球老龄化的挑战:人口学如何重塑21世纪的世界》,《人口研究》2003年第2期。

李建新:“山西翼城县‘晚婚晚育加间隔’政策实施效果及思考”,《人口研究》1995年第2期。

李建新:“生育空间与生育政策挤压”,《人口学刊》1996年第4期。

李建新:“不同生育政策选择与中国未来人口”,《人口研究》1997年第1期。

李建新:“论生育政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人口研究》2000年第2期。

李建新:“倒金字塔理论与21世纪中国老龄社会”,《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3期。

李建新:“中国人口:不能以追求减少人口数量为目标”,《人口研究》2002年第4期。

李建新:“风险社会与中国人口结构安全”,《中国研究》2005年第1期。

李建新、涂肇庆:“滞后与压缩:中国人口生育率转变特征”,《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李建新:“国际比较中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化特征”,《学海》2005年第6期。

李建新、吴莹、李敏:“边疆人口计划生育与人口安全调查报告——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调查为例”,《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报告》,2006。

李建新:“文明冲突中的中国文明与人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及人口要素”,《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

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李玲、陈秋霖:“人口变化对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曾毅等主编《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李玲:“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2008年12月。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慎之:“数量优势下的恐惧”,《读书》1997年第6期。

李树茁、姜保全:《性别歧视与人口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李小平:“论中国人口的百年战略与对策”,《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3期。

李训士:“我国人口素质并未出现逆淘汰——与周孝正同志商榷”,《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6期。

联合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简要报告》,联合国出版物,2001。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2006。

梁漱溟:《中国人:社会与人生》,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

梁中堂:“现行生育政策研究”,《人口与市场分析》2006年第3期。

梁中堂:《“一胎化”产生的时代背景研究》,2007,未刊稿。

林毅夫:《人口老龄化和我国人口政策的思考》,金小桃、郑晓瑛主编《聚焦中国人口安全》,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刘金塘、林富德:“从稳定低生育率到稳定人口”,《人口研究》2000年第4期。

刘鸿雁、柳玉芝:《独生子女及其未来婚姻结构》,《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3期。

刘爽、和红等:“山西翼城调查报告”,顾宝昌、王丰主编《八百万人的实践——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调研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刘铮:《刘铮人口论文选》,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

柳玉芝、蔡文媚:“中国城市独生子女问题”,《人口研究》1997年第2期。

吕红平:“我国近年来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问题研究”,田雪原等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罗伯特·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罗荣渠:《新现代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印金锵、赵荣美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茅于轼:“大国空巢序一”,易富贤:《大国空巢》,大风出版社,2007。

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

内森·凯菲茨:《应用数理人口学》,郑真真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潘光旦:《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潘允康:《婚姻》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潘淑清:“试论人口流动与生育转变”,《西北人口》2001年第2期。

彭珮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

乔晓春:“对中国人口普查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分析与思考”,《人口与经济》1992年第2期。

乔晓春:“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1期。

乔晓春:《从“主要数据公报”看第五次人口普查存在的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邱国:“世纪之初印度经济发展状况及前景”,《南亚研究》2001年第2期。

阮炜:《文明的表现:对五千年人类文明的评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阮炜:《“历史”化内的叙利亚文明》,《读书》2002年第8期。

人口委员会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商务印书馆,1996。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

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新华出版社,2005。

宋健:《“四二一”结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2期。

施春景:“对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的原因分析及其思考”,《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第5期。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汤兆云:《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汤一介:《“拿来主义”与“送出主义”的双向互动》,《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涂平:“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出生登记质量的初步检验”,《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第4期。

涂平:“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问题探讨”,《人口研究》1993年第1期。

涂肇庆、林益民:《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社会学文献评述》,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

王广州:“汶川地震四川灾区独生子女死亡总量结构初步估计”,“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学会年会论文,2008,西安。

王丰:“人口红利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人口研究》2007年第6期。

王久仁:“中国人口素质将呈现相对下降趋势”,《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第3期。

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王跃生:“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比较”,《社会》2006年第3期。

文富德:“世纪之交的印度经济发展及其前景”,《南亚研究》1999年第2期。

乌尔里希·贝克、约翰内斯·维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与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对话》,路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再思考》,郗卫东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吴擢春、黎楚湘、励晓红:“影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的队列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3期。

肖立见:《中国人口控制数量、经济效果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野家启一:《库恩范式》,毕小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易富贤:《大国空巢》,大风出版社,2007。

于学军:《中国人口转变与“战略机遇期”》,《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1期。

于学军:《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

于学军:“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口与发展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2003,长春。

于弘文:“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是统计失实还是事实偏高”,《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原新、石海龙:“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研究》2005年第5期。

查瑞传、曾毅、郭志刚:《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张二力:“从五普地市数据看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和婴幼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影响”,《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

张键、陈一筠:《家庭与社会保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张维庆:“关注人口安全促进协调发展”,《市场人口与分析》2003年第5期。

张晓波:《教育和医疗卫生中的不平等》,《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二卷,第二期。

翟振武、侯佳伟:“人口逆淘汰:一个没有事实根据的假说”,《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1期。

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曾毅、顾宝昌等:“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及其后果分析”,《人口与经济》1993年第1期。

曾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5期。

曾毅:“试论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曾毅:“试论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曾毅:《中国八十年代离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总务厅编《高龄社会白书》(平成11年),大藏省,1999。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等:《2008年中国现代化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周孝正:“论人口素质的逆淘汰”,《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3期。

周云:“生育率的下降与亲属关系”,《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1期。

周云:“家庭成员年龄特点与家庭养老”,《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2期。

朱楚珠、李树茁:“关爱女孩保护女孩”,《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Aird.J:Slaughter of Innocents:Coercive Birth Control in China,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ress,Washington D.C. 1990.

Allison:Stress and oppressed category membership. Prejudice:The Target’s Perspective,ed. JK Swim,C Stangor,pp.145-70.San Diego,CA:Academic,1998.

Banisier,I.:Recent Mortality Levels and Trends,Paper Prepared for the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Denver,May 1992.

Crocker J,Major B,Steele C.:Social stigma. In Hand 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ed. S Fiske,D Gilbert,G Lindzey,vol.2,pp.504-53.Boston,MA:McGraw-Hill

David E. Bloom & Jeffrey G. Williamson:“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in NBER Working Paper,No.6268,November 1997.

David E. Bloom and Jeffrey G. Williamson Demographic:“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in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VOL.12,NO.3:419-55.

David O. Connor.: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with Rapid Industrialization:From the East Asian,Experience Development Center of the OECD,1994.

Ernst Mayr:“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Darwinism” in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Vol.145,No.4,2001,pp.488-495.

Goffman E. Stigma: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63,1.

Greenberg,David F.:“Delinquency and the Age Structure of Society,” pp.586-620 in Criminology Review Yearbook,edited by Sheldon L. Messinger and Egon Bittner. Beverly Hills,Calif:Sage,1979.

Hauser,P.M.,Duncan,O.D.(Eds.):The Study of Population: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9.

Hull,T.:“Recent Trends in Sex Ration at Birth in China” i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16,No.1,1990,pp.63-83.

International Monetory Fund(IMF),2003,The World Economic Outlook(WEO)Database,2003。

JARC,Aging Japan,2003.

Jeffrey G. Williamson:“Demographic Change,Economic Growth,and Inequality” in Population Matters edited by nancy Birdsall,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Johansson,S. and O. Nygren:“The Missing of China:a New Demographic Account” i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17,No.1,1991,pp.35-51.

John Bongaarts:“Population Aging and the Rising Cost of Public Pensions” PDR,Vol.30,No.1 March 2004.

John R. Weeks:Population—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 Tenth Edi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8.

Jonas Salk:The Next Evolutionary Step in the Ascent of Man in the Cosmos,Leonardo,Vol.18,No.4,Special Issue:Jacob Bronowski:A Retrospective 1985,p.238.

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Vol.1 Comprehensive Tables,New York,2007

Link & Phelan,Conceptualizing Stigma. Annu. Rev. Sociol. 2001(27):363-85.

Mason,Andrew Demographic dividends:“the Past,the Present,and the Future”,in Population Change,Labor markets and Sustainable Growth:Towards a New Economic Paradigm 1 Andrew Mason and Mitoshi Yamaguchi eds1 Amsterdam:Elsevier1,2007:75-98.

Mason,Andrew and Ronald Lee:Reform and Support Systems for the Elde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apturing the Second Demographic Dividend1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the Demographic Window and Healthy Aging:Socioeconomic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China Centre for Economic Research,Peking University,Beijing,2004.

Noriko O. Tsuya:“Japan’s Low Fertility:Causes,Consequence,and Policy Implications”,上海论坛2008会议论文.

Peter McDonald &Rebecca Kippen:“Labor Supply Prospects in 16 Developed Countries,2000-2050” PDR Vol.27(1),MARCH 2001.

Qiao xiaochun and Zhang Kaidi:“Changes in the Perceived Health Expectancy of the Elderly in China,from 1992 to 2000”,The paper submitted to the Session,GSA02:The study of self-rated health in the context of different cultures II:Eastern Nations

Raymo,James M.:“Later Marriage or Fewer?Changes in the Marital behavior of Japanese Women” i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8(60):1023-1034.

Richard. A. Easterlin etc.:The Fertility Revolu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Sobel.M.E:“Causal Inference in the Social Science” 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June 2000,p.647-651.

Stanley Lieberson & Freda B. Lynn. “Barking Up the Wrong Branch:Scientific Alternatives to the Current Model of Sociological Science” i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2(28),p.1-19.

Steven D.Levitt:“Understanding Why Crime Fell in the 1990s:Four Factors that Explain the Decline and Six that Do Not” i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18,Iss.1,2004,p.163-191.

Susan Greenhalgh:“Science,Modernity,and the Making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 PDR Vol.29,No.2,June 2003

Thai Than Dang,Pablo Antolin and Howard Oxley:Fiscal Implication of Ageing:Projection of Age-Related Spending,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305,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2001.

Travis Hirschi and Michael Gottfreddson:“Age and Explanation of Crime” 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9,No.3,1983:552-584.

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Vol.1 Comprehensive Tables,New York,2007.

You,Helen Xiuhong and Dudley L. Poston,Jr.:“Are Floating Migrants in China “Childbearing Guerillas”:An Analysis of Floating Migration and Fertility” in Asia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Vol.13,No.4,2004.

Yu Xie Otis Dudley Duncan’s legacy:“The demographic approach to quantitative reasoning in social science” in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2007(25):141-156.

简 介:农村劳动力转移时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中国未来的发展必将伴随着进一步增长的城乡流动人口,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此问题的研究大多基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管理学的视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但对相关制度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都不够充分,本书正是基于川黔渝地区的社会调查,对新阶...

作者: 申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简 介: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中国研究》的创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

作者: 周晓虹 谢曙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简 介:本书是西安交通大学长期从事性别失衡与公共安全问题研究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其在系统地研究性别失衡后果的过程中,进一步研究性别失衡社会风险传导放大及其应对的重要成果。从理论与实证两条途径趋近,建构了性别失衡社会风险产生、传导和放大的理论途径与机制模型,澄清了性别失衡与社会安全风险的因果关系问题,提出了性别失衡社会风险治理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简 介:本书囊括并凝练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国人口性别结构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重大攻关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书中利用多次专项社会调查数据和历年人口普查数据,系统分析了性别失衡如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影响人口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揭示当代中国性别失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形成机理,提出解决与性别失衡相关的一系列社会人口问题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9月

简 介:本书是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温州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合作推出的第三本关于“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年度报告。本书以其权威性、客观性、时代性、全景性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本书又是一本从学者视角看问题,从群众的立场发表见解,从领导的要求提出对策的书,书中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以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3月

简 介:这是一部展示西藏地区藏族人口现状、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的专题研究成果。藏族人口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历来受国内外各界普遍关注,本书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参考了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客观、详实的数据分析,对西藏藏族人口发展进行全面的探索研究,揭示了藏族人口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而反映了整...

作者: 王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8月

简 介:中国的婚姻挤压问题随着出生性别比偏高态势的蔓延日益引起各界关注,而城乡人口流动则使得婚姻挤压的后果从农村扩散到城市,因此有必要对农村流动人口中大龄未婚男性群体给予必要关注。本书基于性别、婚姻状况和城乡人口流动三大视角,对婚姻挤压下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微观心理后果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着重于揭示婚姻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简 介:本书统筹考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政府养老政策落实难点,结合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远景展望,提出进一步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研究支撑。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针对性,本书专门设置了三个分报告,分别对养老保险体系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国际...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简 介:当生育水平下降得太快太低,而对子女的性别偏好仍然强烈,生育数量和生育性别的矛盾难免激化,其结果就是在生育水平走低的同时,出现出生性别比走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中得到启示。

作者: 杨菊华 翟振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