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80

中国生产率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图书

Studies on the Productivity of China: Realitie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SSAPID:101-3293-6369-02
ISBN:978-7-5201-2502-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分析了我国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和变化特征,对劳动生产率及其来源——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均资本进行了国别比较,同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增长机制进行了跨国比较。通过从劳动生产率到全要素生产率再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的层层深入分析,从比较中找差距、找问题、找原因、找规律,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王婧怡;刘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前言

 第一章 总论:提高生产率对策

  一 以劳动生产率展开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逻辑

   (一)劳动者是生产率中的核心因素

   (二)发展中经济体更应该重视劳动生产率

  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生产率在低起点上持续快速增长

   (一)劳动生产率起点很低但增速快

   (二)资本生产率受一般规律、发展阶段和国情影响向下调整

   (三)全要素生产率增速逐渐下降

  三 我国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低和劳均资本少

   (一)与世界各经济体比较,我国TF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劳均资本为53%

   (二)与G7国家比较,我国TFP为G7国家平均水平的52%,劳均资本为23%

   (三)与40个经济体劳动生产率水平相近时期比较,我国TFP较低,劳均资本较高

   (四)从部分经济体的发展历程看,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比水平更重要

  四 未来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将更加依赖全要素生产率

   (一)未来两个时期我国的劳动生产率

   (二)模型与样本

    1.模型

    2.样本数据

    3.估计方法

   (三)估计结果

  五 未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力和增长机制会有明显变化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及相关指标

    1.核心解释变量

    2.控制变量

   (二)模型、交互机制与样本数据

    1.模型

    2.交互项与交互机制

    3.样本数据

   (三)实证检验及结论

  六 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为提高生产率构建制度和治理基础

   (二)不断提高研发效率

   (三)持续积累人力资本

   (四)全方位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五)引导储蓄顺利转化为资本

   (六)发挥转型升级对提升生产率的综合效应

 第二章 生产率理论进展及生产率的内在关联性

  一 从单要素生产率到全要素生产率

   (一)早期生产率概念的提出与生产率理论的萌芽

   (二)近代生产率理论发展与边际生产率繁衍

  二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出与研究进展

   (一)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演进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计量方法

    1.增长会计法

    2.经济计量法

  三 三个生产率的内在关系

   (一)概念界定

    1.劳动生产率

    2.资本生产率

    3.全要素生产率

   (二)内在关系

 第三章 我国劳动生产率变动及结构特征

  一 劳动生产率的总量特征

   (一)劳动生产率呈长期不断上升趋势,但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

   (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由劳均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共同推动

    1.模型设定

    2.实证分析及结论

  二 劳动生产率的产业特征

   (一)劳动生产率的产业结构变化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

   (二)产业结构变化以鲍莫尔效应和纯生产率效应为主

    1.理论基础

    2.结构变化效应

  三 劳动生产率的地区特征

   (一)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

    1.地区劳动生产率呈长期上升的趋势

    2.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增速有快慢

   (二)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差距扩大但增速差距逐步缩小

    1.东中西部劳动生产率的收敛

    2.各省份劳动生产率的收敛

   (三)地区劳动生产率条件收敛现象在东部和沿海地区较为明显

    1.模型设定

    2.变量说明

    3.实证检验及结论

  四 劳动生产率的所有制特征

   (一)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基本情况

   (二)2001~2007年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三)2006~2011年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四)同一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

  五 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几点建议

 第四章 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 资本生产率概念解析

   (一)长期内经济体的资本生产率呈下降趋势

   (二)劳均资本相同时资本生产率越高越好

   (三)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有助于减缓资本生产率的下降节奏

   (四)应更多关注资本生产率的长期变化

  二 资本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一)我国资本生产率总体偏低

   (二)我国劳均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三)与相近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相比我国资本生产率偏低且下降较快

  三 全国资本生产率估算及分解

   (一)21世纪以来我国资本存量快速增加

   (二)近年来我国资本生产率快速下降

   (三)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减缓是我国近期资本生产率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 有关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化的几点认识

   (一)高投资率是我国资本快速积累的重要保障

    1.我国投资率呈阶梯式增长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政府和居民投资快速增加是我国投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政府和企业可支配收入上升是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1.政府和企业部门在国民储蓄中的占比显著上升

    2.政府和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显著上升

    3.多因素导致我国居民储蓄长期处于较高水平

   (三)资本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1.产业政策宏调化降低产业政策稳定性

    2.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降低了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

    3.地方政府谋发展的热情增加了投资的盲目性

  五 结论和建议

   (一)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劳均资本差距

   (二)优化资本配置效率

 第五章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影响因素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

  二 资本和劳动力增长

   (一)资本增长

   (二)劳动力增长

  三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四 可变要素弹性法计算TFP

   (一)第一种方法

   (二)第二种方法

  五 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和指标说明

    1.被解释变量:全要素生产率

    2.解释变量:研发投入与人力资本

   (二)实证分析及结论

   (三)小结

  附录1 不同研究对中国资本存量测算的比较

  附录2 不同国家TFP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附录3 中国历年GDP、资本存量估算值和就业人数

 第六章 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国别比较

  一 引言

   (一)劳动生产率反映生产效率和发展阶段

   (二)劳动生产率增长可分解为劳均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三)本书的研究路径

  二 劳动生产率的跨国比较

   (一)我国劳动生产率较低,但增速很快

    1.我国劳动生产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2.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高于其他经济体

    3.我国劳动生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劳均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

   (二)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劳动生产率差距更多源于劳均资本较低

    1.我国与G7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更多源于劳均资本的差距

    2.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劳均资本快速积累的时期

   (三)与部分经济体劳动生产率相近时期相比,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较低

    1.与相近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相比,我国的劳均资本较高、全要素生产率较低

    2.从发展轨迹看,保持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更重要

  三 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一)劳均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决定劳动生产率

    1.计量方法

    2.检验结果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随着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增大

  四 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1.研究方法与数据

    2.全要素生产率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3.四类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随时间的变化

    1.研究方法

    2.三个机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五 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几点建议

  附录1 生产率国际比较的数据使用说明

  附录2 劳动生产率决定因素定量分析中的稳健性检验(全样本)

  附录3 劳动生产率决定因素定量分析中的稳健性检验(不同阶段的样本)

 第七章 案例研究一: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一 引言

   1.改善企业生产的宏观环境

   2.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

   3.激励企业进行研发

   4.支持创业投资发展

  二 文献综述

   (一)创业投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途径

    1.建立企业社会网络

    2.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3.巩固企业市场地位

    4.提高企业IPO成功率

    5.帮助企业获得更多融资

    6.提高企业对技术非连续性的敏感性

   (二)创业投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方向

  三 实证研究

  四 案例分析

   (一)促进技术进步

   (二)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本

   (三)优化企业市场环境

   (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附录 2016~2017年我国支持企业提质增效部分创新政策

 第八章 案例研究二:苏州劳动生产率研究

  一 苏州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基本特征

   (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特征

    1.劳动生产率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劳动生产率的产业结构变化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

   (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来源

    1.劳动生产率由全要素生产率与劳均资本存量决定

    2.劳均资本存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

    3. 21世纪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

  二 苏州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位置

   (一)与国内主要城市比较

    1.劳动生产率在主要城市中排第4位

    2.劳均资本存量排位靠前

    3.全要素生产率优势不明显

   (二)与部分经济体比较

  三 苏州劳动生产率的未来变化路径

   (一)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优劣势

    1.技术进步基础扎实,但研发投入相对不足

    2.人力资本质量较好,但高端人才短缺

    3.制度政策环境优,但部分资源约束趋紧

    4.资本形成层次高,但引资竞争激烈

   (二)未来增长情景分析

    1.劳动生产率变化主要取决于投资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速

    2.劳动生产率相对位置更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四 苏州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对策措施

   (一)健全制度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夯实优质要素汇聚的基础

   (二)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效率

   (三)强化人才培育,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四)持续增加有效投资,不断增加高质量资本

   (五)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发挥产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效应

   (六)引进和培育植根性高质量外资,增强技术外溢效应

 附录 文献综述:生产率的提出与研究进展

  一 生产率的提出与早期的研究

  二 劳动生产率

   (一)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二)劳动生产率的评价指标与计算方法

   (三)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三 资本生产率

   (一)资本生产率的含义

   (二)资本生产率的度量

   (三)资本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四)关于我国资本生产率下滑的争论

  四 全要素生产率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三)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

   (四)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调研报告一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一 实施创新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双轮驱动”战略,有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二)着力推动供给侧改革,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三)三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 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

   (一)人才、资金仍是制约转型和创新发展的两大困境

   (二)加快新旧动能转移的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三)国有企业改革面临分离移交困难等多种制约

   (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获得政策支持少、难度大

   (五)创新发展中存在资源开放、共享障碍

   (六)产业指导目录调整修订滞后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

   (七)“放管服”改革在执行中仍存在不少障碍

  三 促进新旧产能转换、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建议

   (一)在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

   (三)建议出台“加快创新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指导意见”

   (四)建立《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动态更新机制

   (五)建立具有创新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和财税体系

 调研报告二 基础好困难多,新动力正在形成

  一 苏州劳动生产率的现状特征

   (一)劳动生产率在全国名列前茅

   (二)2010年以来劳动生产率平稳增长

   (三)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新动力正在形成

  二 苏州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利条件

   (一)技术研发基础较扎实

   (二)人力资本质量较好

   (三)资本形成层次较高

   (四)政策与制度环境有利

  三 苏州提高劳动生产率面临的困难

   (一)研发投入相对不足

   (二)企业用工存在结构性矛盾

   (三)吸引资本优势出现减弱

   (四)制度短板与发展约束共存

  四 对苏州未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初步建议

   (一)做强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二)优化投资结构,有效增加资本积累

   (三)强化培育和引进人才,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四)引进和培育植根性高质量外资,增强外溢效应

  五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书分别分析了我国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和变化特征,对劳动生产率及其来源—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均资本进行了国别比较,同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增长机制进行了跨国比较。通过从劳动生产率到全要素生产率再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的层层深入分析,从比较中找差距、找问题、找原因、找规律,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白重恩、张琼,2015,《中国生产率估计及其波动分解》,《世界经济》第12期。

白重恩、张琼,2014,《中国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世界经济》第10期。

蔡禾,2015,《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5年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戴维·W.皮尔斯,1988,《现代经济学词典》,宋承先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丁伯根,1988,《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商务印书馆。

樊潇彦、袁志刚,2006,《我国宏观投资效率的定义与衡量:一个文献综述》,《南开经济研究》第1期。

高帆,2007,《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其因素分解》,《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4期。

郭庆旺、贾俊雪,2005,《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第6期。

马克思,2004,《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克拉克,2014,《财富的分配:关于工资、利息与利润的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克里斯·多尔蒂、戴尔·乔根森、吴伟等,1998,《经济增长源泉的国际比较》,《经济资料译丛》第1期。

李京文、D.乔根森、郑友敬、黑田昌裕等,1993,《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延凯、韩廷春,2013,《金融环境演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个国际经验》,《世界经济》第8期。

林毅夫、刘明兴,2004,《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经济研究》第7期。

刘明康、陈永伟,2016,《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现状、问题和对策》,《比较》第3期。

马歇尔,1964,《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潘士远、金戈,2008,《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变迁——中国的经验》,《世界经济文汇》第1期。

乔根森,2001,《生产率(第2卷):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中国发展出版社。

乔根森,1989,《生产率与美国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

曲玥,2016,《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差异和配置效率损失》,《世界经济》第12期。

邵挺,2010,《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与资本回报率:来自1999~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的研究》,《金融研究》第9期。

盛明泉、张敏、马黎珺、李昊,2012,《国有产权、预算软约束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管理世界》第3期。

索洛,1987,《技术进步与总量生产函数》,《经济与统计评论》第3期。

投资研究所,2016,《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研究》,宏观院重点课题报告。

王志刚,2016,《跨国收入差异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财政研究》第3期。

伍晓鹰,2013,《测算和解读中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第6期。

亚当·斯密,2009,《国富论》,上海三联书店。

张德霖,1993,《生产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人民出版社。

张军、章元,2003,《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第7期。

张军,2010,《改革、转型与增长:观察与解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Barro,R. J. 2000. “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a Panel of Countries.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5(1):5-32.

Barro,R. J. 1996.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Empirical Study.”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how, Gregory,C. 1993. “A Model of Chinese National Income Determin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 y, pp.782-792.

Fagerberg, J. 2000.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tructural Chang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11.

Mankiw,N. G., Romer,D. and Weil,D. N. 1992.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2):407-437.

Syverson, Chad.2011. “What Determines Productivit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49(2), 326-365.

肯德里克,1961,《美国生产率趋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肯德里克,1973,《战后美国生产率趋势》,国家经济研究局出版社。

马克·布劳格、保罗·斯特奇斯,1987,《世界重要经济学家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郭庆旺、贾俊雪,2005,《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第6期。

宫希魁,1984,《劳动生产率多层次涵义分析》,《学习与探索》第5期。

蒋长流,2007,《中国经济高增长时期资本深化与资本生产率变动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马歇尔,1964,《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约翰·冯·杜能,1986,《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

丁伯根,1988,《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商务印书馆。

戴维·W.皮尔斯,1988,《现代经济学词典》,宋承先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张德霖,1993,《生产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人民出版社。

李京文、D.乔根森、郑友敬、黑田昌裕等,1993,《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亚当·斯密,2009,《国富论》,上海三联书店。

张军,2010,《改革、转型与增长:观察与解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傅东平,2011,《中国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让·巴蒂斯特·萨伊,2014,《政治经济学概论》,华夏出版社。

J. B.克拉克,2014,《财富的分配:关于工资、利息与利润的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张金昌,2002,《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高还是低?——兼论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中国工业经济》第4期。

D. W. Jorgenson,Z. Griliches.1967. “The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34(3):249-283.

D. W. Jorgenson. 1988. “Productivity and Postwar U. S.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4):23-41.

David J. Sumanth. 1984. Productivity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McGraw-Hill Book Company,p.3.

E. F. Denison.1967. “Why Growth Rates Differ:Post-war Experience in Nine Western Countries?” 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

George J. Stigler. 1947. Trends in Output and Employment. New York:NBER.

R. M. Solow. 1957.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39(3):312-320.

蔡昉、都阳,2000,《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第10期。

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2003,《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第3期。

高帆,2007,《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其因素分解》,《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4期。

李国璋、戚磊,2011,《离岸和本土中间投入对中国工业行业生产率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

李强、郑江淮,2012, 《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地区—产业收敛悖论”——基于差异分解的实证研究》,《财贸研究》第2期。

林毅夫、刘明兴, 2004,《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经济研究》第7期。

林毅夫、刘明兴,2003,《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第8期。

刘黄金,2006,《地区间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基于中国各产业的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1期。

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 2004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经济研究》第7期。

聂辉华、江艇、杨汝岱,2012,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世界经济》第5期。

潘士远、金戈,2008,《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变迁——中国的经验》,《世界经济文汇》第1期。

曲玥,2016,《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差异和配置效率损失》,《世界经济》第12期。

邵敏, 2012,《出口贸易是否促进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基于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2期。

伍晓鹰,2013,《测算和解读中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第6期。

严冀、陆铭、陈钊,2005, 《改革、政策的相互作用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世界经济文汇》第1期。

杨汝岱,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经济研究》第2期。

Barro,R. J.and Sala-i-Martin,X. 1992. “Converg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0(2):223-251.

Barro,R. J.1996.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Empirical Study.”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lark,C. 1940.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London:Macmillan.

Fagerberg, J. 2000.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tructural Chang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1.

Kuznets, Simon.1966. Modern Economic Growth , New York:Yale University Press.

Lin,J. Y.2003. “Development Strategy, Viabilit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51(2):277-308.

Mankiw,N. G., Romer,D.and Weil,D. N. 1992.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7(2):407-437.

Petty,William. 1963. Political Arithmetick, Reprinted in The Economic Writings of Sir William Petty.

白重恩、张琼,2014,《中国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世界经济》第10期。

樊潇彦、袁志刚,2006,《我国宏观投资效率的定义与衡量:一个文献综述》,《南开经济研究》第1期。

龚六堂、谢丹阳,2004,《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经济研究》第1期。

何枫、陈荣、何林,2003,《中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经济学家》第5期。

贺菊煌,1992,《我国资产的估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8期。

李扬、殷剑锋,2007,《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资金流量表的分析》,《经济研究》第7期。

卢锋,2016,《宏调的逻辑——从十年宏调史读懂中国经济》,中信出版社。

罗知、郭熙保,2014,《劳动力转移对资本回报率影响的机制分析与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期。

单豪杰、师傅,2008,《中国工业部门的资本回报率》,《产业经济研究》第6期。

邵挺,2010,《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与资本回报率:来自1999—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的研究》,《金融研究》第9期。

盛明泉、张敏、马黎珺、李昊,2012,《国有产权、预算软约束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管理世界》第3期。

王林辉、袁礼,2014,《资本错配会诱发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吗?》,《统计研究》第8 期。

王小鲁、樊纲、刘鹏,2009,《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第1期。

吴海英、余永定,2015,《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投资率问题》,《金融评论》第6期。

徐文舸,2017,《国内总储蓄率高企及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分解与探究》,《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

张军、章元,2003,《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第7期。

张军,2014,《中国的投资率到底有多高》,《经济资料译丛》第4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7,《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中国计划出版社。

邹至庄,2005,《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Chang-Tai,Hsieh and Peter J. Klenow,2009. “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5:45-68.

Dollar and Wei.2007. “Das (Wasted) Kapital:Firm Ownership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 in China.” NBER Working PaperNo.13103.

Shimin Chen,Zheng Sun,Song Tang,Donghui Wu.2011.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17 :259-271.

蔡昉,2005,《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宏观经济研究》第12期。

郭庆旺、贾俊雪,2004,《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经济研究》第5期。

郭庆旺、贾俊雪,2005,《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第6期。

何枫、陈荣、何林,2003,《中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经济学家》第5期。

贺菊煌,1992,《我国资产的估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8期。

胡鞍钢、郑京海,2004,《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为何明显下降》,《中国经济时报》3月26日。

李京文、D.乔根森、郑友敬、黑田昌裕,1993,《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京文、龚飞鸿、明安书,1996,《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2期。

李治国、唐国兴,2003,《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经济研究》第2期。

林毅夫,2002,《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经济研究》第12期。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

林毅夫、任若恩,2007,《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经济研究》第8期。

刘明、李善同,20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和未来增长趋势》,《经济研究参考》第33期。

门可佩、曾卫,2004,《中国未来50年人口发展预测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3期。

沈坤荣,1999,《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转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9期。

沈坤荣,1997,《中国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计量分析与评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1期。

孙敬水,1996,《TFP增长率的测算和分解》,《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9期。

孙琳琳、任若恩,2005,《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世界经济》第12期。

王小鲁、樊纲、刘鹏,2009,《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第1期。

吴三忙,2007,《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吴延瑞,2008,《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经济学》(季刊)第3期。

吴振球、王建军,2013,《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998—2010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经济学家》第1期。

席玮、于学霆,2015,《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与分析》,《统计与决策》第3期。

新英格兰大学效率与生产力分析中心(CEPA),《DEAP2.1版本指南:数据包络分析》,CEPA工作报告。

徐瑛、陈秀山、刘凤良,2006,《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经济研究》第8期。

杨朝勇,2003,《队列要素法与浙江省人口预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易纲、樊纲、李岩,2003,《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第8期。

张军、施少华,2003,《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世界经济文汇》第2期。

张军、章元,2003,《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第7期。

郑京海、胡鞍钢、A. Bigeton,2008,《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的分析视角》,《经济学》(季刊)第3期。

郑玉歆,1999,《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经济研究》第5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7,《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中国计划出版社。

邹至庄,2005,《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邹至庄,2012,《邹至庄论中国经济》,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Chow,Gregory C.1993. “A Model of Chinese National Income Determin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pp.782-792.

Chow,Gregory C.2010. Note on a Model of Chinese National Income Determination,Economic Letters ,pp.195-196.

OECD.2005. OECD Economic Surveys of China. OECD Publishing,Paris.

Solow,Rober.1957.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39 ,Issue 3.

李延凯、韩廷春,2013,《金融环境演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个国际经验》,《世界经济》第8期。

林毅夫、刘明兴,2004,《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经济研究》第7期。

乔根森,2001,《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中国发展出版社。

乔根森,1989,《生产率与美国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

投资研究所,2016,《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研究》。

王志刚,2016,《跨国收入差异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财政研究》第3期。

谢千里、罗斯基,1995,《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经济研究》第12期。

张军、金煜,2005,《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经济研究》第11期。

张军,2002,《改革以来中国的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一些发现及其解释》,《世界经济文汇》第1期。

Atkinson,A. B.,Stiglitz,J. E.1969. “A New View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Economic Journal79(315):573-578.

Barro,R. J.2000. “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a Panel of Countries.”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5(1):5-32.

Hoffman,J. D.1958. “Thermodynamic Driving Force in Nucleation and Growth Processes.”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9(5):1192-1193.

Inklaar,R.,Timmer,M. P.,Ark,B. V.2006. “Mind the Gap!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Productivity in Services and Goods Production.” RePEc.

陈工孟、俞欣、寇祥河,2011,《风险投资参与对中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折价的影响——不同证券市场的比较》,《经济研究》第5期。

陈见丽,2011,《风险投资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吗?——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管理》第2期。

龙勇、时萍萍,2012,《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应影响》,《经济与管理研究》第7期。

王会娟、张然,2012,《私募股权投资与被投资企业高管薪酬契约——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研究》,《管理世界》第9期。

吴超鹏、吴世农、程静雅、王璐,2012,《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第1期。

张学勇、廖理,2011,《风险投资背景与公司IPO:市场表现与内在机理》,《经济研究》第6期。

Aggarwal,R.,Erel,I.,Ferreira,M.and Matos,P.2011. “Does Governance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Evidence from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00(1):154-181.

Arthurs,J. D.and Busenitz,L. W.2006.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Vnture Performance:The Effects of Venture Capitalist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1(2):195-215.

Bacon,N.,Wright,M.and Meuleman,M.2013. “The Impact of Private Equity o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European Buy-outs:Short-termism,Anglo-Saxon,or Host Country Effects?”Journal of Economy & Society51 (Supplement s1):605-626.

Benson,D.and Ziedonis,R.2009. “Corporate Venture Cpital as a Window on New Technologies:Implication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orporate Investors When Acquiring Startups.” Organization Science 2(20):329-351.

Brau,J. C.,Brown,R. A.and Osteryoung,J. S.2004. “Do Venture Capitalists Add Value to Small Manufacturing Firm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Venture and Non-venture Capital Backed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42:78-92.

Bruton,G. D.,Filatotchev,I.,Chahine,S.and Wright,M.2010. “Governance,Ownership Structure,and Performance of IPO Firms:The Impa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ivate Equity Investors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Strat. Mgmt. J.31:491-509.

Croce,A.,Marti,J.and Murtinu,S.2013. “The Impact of Venture Capital on the Productivity Growth of European Entrepreneurial Firms:‘Screening’ or ‘Value Added’ Effect?”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8(4):489-510.

Davila,A.,Foster,G.and Gupta,M.2003. “Venture Capital Financing and the Growth of Startup Firm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8(6):689-708.

Ferreira,M. A.and Matos,P.2008. “The Colors of Investors'Money: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88(3):499-533.

Fishcer,H. M.and Pollock,T. G.2004.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and Power on Surviving Transformational Change:The Cas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Academy of Management47(4):463-481.

Fitza,M.,Matusik,S. F.and Mosakowski,E.2009. “Do VCs Matter? the Importance of Owners on Performance Variance in Start-up Firms.” Strat. Mgmt. J.30:387-404.

Gulati,R.and Higgins,M. C.2003. “Which Ties Matter When?:The Contingent Effect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Partnerships on IPO Success.” Strat. Mgmt. J.24:127-144.

Hallen,B. L.2008.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Initial Network Positions of New Organizations:From Whom Do Entrepreneurs Receive Investmen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53(4):685-718.

Hellman,T.and M. Puri.2000. “The Interation between Product Market and Financing Strategy: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3(4):959-984.

Inderst,R.and Mueller,H. M.2009. “Early-stage Financing and Firm Growth in New Industri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93(2):276-291.

Krishnan,K.,Nandy,D. K.and Puri,M.2015. “Does Financing Spur Small Business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8(6):1768-1809.

Maula,M. V. J.,Keil,T.and Zahra,S. A.2013. “Top Management's Attention to Dis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Change: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as an Alert Mechanism.” Organization Science24(3):926-947.

Milanov,H.and Shepherd,D. A.2013.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rst Relationship:The Ongoing Influence of Initial Network on Future Status.” Strat. Mgmt. J. 34:727-750.

Ozmel,U.,Reuer,J. J.and Gulati,R.2013. “Signals across Multiple Networks:How Venture Capital and Alliance Networks Affect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56(3):852-866.

Park,H. D.and Steensma,H. K.2012. “When does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Add Value for New Ventures?” Strat. Mgmt. J. 33:1-22.

Ryan,L. V.and Schneider,M.2002. “The Antecedents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 Activism.”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7(4):554-573.

Sorensen,M.2007. “How Smart Is Smart Money?:A Two-Sided Matching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 The Journal of Finance62:2725-2762.

Sweeting,R. C.1991. “Early-stage New Technology-based Businesses:Interactions with Venture Capitali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23(1):3-21.

Vanacker,T.,Collewaert,V.and Paeleman,I.20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ack Resourc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 and Angel Investor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50:1070-1096.

白重恩、张琼,2015,《中国生产率估计及其波动分解》,《世界经济》第12期。

戴维·W.皮尔斯,1988,《现代经济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丁伯根,1988,《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商务印书馆。

J. B.克拉,2014,《财富的分配:关于工资、利息与利润的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肯德里克,1961,《美国生产率趋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肯德里克,1973,《战后美国生产率趋势》,国家经济研究局。

魁奈,1979,《关于手工业劳动》,载《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吴斐丹、张草纫选译,商务印书馆。

李京文、D.乔根森、郑友敬、黑田昌裕等,1993,《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克·布劳格、保罗·斯特奇斯,1987,《世界重要经济学家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马歇尔,1964,《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让-巴蒂斯特·萨伊,2014,《政治经济学概论》,华夏出版社。

投资研究所,2016,《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研究》,宏观院重点课题报告。

武瑞杰,2013,《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研究述评》,《学习与实践》第3期。

亚当·斯密,2009,《国富论》,上海三联书店。

约翰·冯·杜能,1986,《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

张德霖,1993,《生产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人民出版社。

张军,2010,《改革、转型与增长:观察与解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Barro, R. J.2000. “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a Panel of Countries.”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5(1):5-32.

Clark,C.1940.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London:Macmillan.

D. W. Jorgenson,Z. Griliches. 1967. “The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34(3):249-283.

D. W. Jorgenson. 1988. “Productivity and Postwar U. S.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4):23-41.

David J. Sumanth. Productivity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4.

George J. Stigler.1947. Trends in Output and Employment. New York:NBER.

Kuznets, Simon.1966. Modern Economic Growth , New York:Yale University Press.

Petty,William.1663. Political Arithmetick, Reprinted in The Economic Writings of Sir William Petty.

R. M. Solow. 1957.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9(3):312-320.

陈刚, 2010,《R&D溢出、制度和生产率增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0期。

宫希魁:1984,《劳动生产率多层含义分析》,《学习与探索》第5期。

郭庆旺、贾俊雪,2009,《公共教育政策、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溢价》,《经济研究》第10期。

郭庆旺、贾俊雪, 2005,《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第6期。

华萍, 2005,《不同教育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经济学》(季刊)第1期。

金祥荣、茹玉骢、吴宏,2008, 《制度、企业生产效率与中国地区间出口差异》,《管理世界》第11期。

金雪军、欧朝敏、李杨, 2006,《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引进与R&D投入》,《科学研究》第10期。

克拉克,2014,《财富的分配:关于工资、利息与利润的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李富强、董直庆、王林辉,2008, 《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经济研究》第4期。

李京文、钟学义,1998, 《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京文等, 1993,《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胜文、李大胜, 2008,《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1986—2005):基于细分行业的三投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3期。

林季红、郭志芳,2013, 《金融市场、FDI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世界经济研究》第5期。

刘舜佳, 2008,《国际贸易、FDI 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基于1952—2006年面板数据的DEA和协整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1期。

刘伟、张辉,2008,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经济研究》第11期。

罗亚非、王海峰、范小阳,2010,《研发创新绩效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3期。

吕忠伟,2009,《R&D空间溢出对区域知识生产的作用研究》,《统计研究》第4期。

马歇尔,1964,《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彭国华,2007,《我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构成》,《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

孙琳琳、任若恩,2005,《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世界经济》第12期。

唐保庆,2009,《国内R&D投入、国际R&D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世界经济研究》第9期。

王兵、颜鹏飞, 2007,《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东亚经济增长:基于APEC视角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第5期。

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 2006,《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王忠,2011,《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就业增长替代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9期。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等,2001,《所有制形式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3期。

许和连、亓朋、祝树金,2006,《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第12期。

亚当·斯密,2009,《国富论》,上海三联书店。

颜鹏飞、王兵, 2004,《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第12期。

姚洋、章奇, 2001,《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经济研究》第10期。

原小能等,2016,《全球服务价值链与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

岳书敬、刘朝明,2006,《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经济研究》第4期。

张军, 1998,《需求、规模效应与中国国有工业的亏损模式》,《经济研究》第8期。

张军,2002,《资本形成、工业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经济研究》第7期。

张玉鹏、王茜,2011, 《人力资本构成、生产率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2期。

章祥荪、贵斌威, 2008,《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6期。

钟昌标、王林辉、董直庆,2008,《制度内生化均衡过程和我国经济增长制度有效性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3期。

Aghion,P. and Peter Howitt. 1998.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Cambridge:MIT Press.

Aigner,D. J.,C. A. K. Lovell and P. Schmidt. 1977. “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6).

B. Herrendorf and A. Valentinyi. 2012. “Which Sectors Make the Poor Countries So Unproductive?”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10(2).

Beaudry and Collard.2002. “Why has the Employment-Productivity Trade-off among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been so Strong?”NBER Working Paper 8754,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Cambridge,Mass.

C. T. Hsieh and P. Klenow.2009. “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4(4).

Cavelaars and Paul. 2003. “Has the Trade-off between Productivity Gains and Job Growth Disappeared?”MEB 12.

Caves,D. W.,Christensen,L. R.,Diewert and W. E. 1982. “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Out and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6:1393-1414.

D. C. North and P. R. Thomas. 1973. 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a New Economic Histo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nison,E. F. 1967. “Why Growth Rates Differ:Post-war Experience in Nine Western Countries?” 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

Denison,E. F. 1962. 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lternatives before US. New York: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Eriksson and Clas.1997. “Is there a Trade-off between Employment and Growth?”Oxford Economic Papers ,New Series,Vol.49,No.1,pp.77-88.

Fare,Grosskopf,Norris and Z. Zhang. 1994. “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cal Productivity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4(1):66-83.

George J. Stigler.1947. Trends in Output and Employment. New York:NBER.

J. A. Birchenall and K. H. Cao.2013.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Structural Change,and Economic Growth in Post-reform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04(1).

J. Vandenbussche,Aghion P. and C. Meghir. 2006. “Growth,Distance to Frontier and Composition of Human Capital.”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1:97-127.

Jorgenson, D. W.and Griliches,Z. 1967. “The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34(3):249-283.

Jorgenson,D. W. 1995. Productivity:Postwar U. S.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MA,MIT Press.

L. Brandt and X. Zhu. 2012. “Accounting for China's Growth.” http://ftp. iza. org/dp4764. pdf.

L. Pritchett. 2001. “Where Has All the Education Gon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5(3).

M. Durate and D. Restuccia. 2010. “The Role of the Strutural Transformation in Aggregate Productiv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5(1).

Nordhaus, W.2005. “The Sources of the Productivity Rebound and the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Puzzle.” NBER Working Paper.

P. Romer.1990. “Endogenous Techn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71 -102.

Pissarides Christopher.2000.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Theory. Cambridge:MIT Press.

R. Barro and J. W. Lee.1993.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32(3):363-394.

R. Barro. 1991.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 ”The Quarterly of Economics106(2):407-443.

R. Dekle and G. Vandenbroucke. 2012.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na's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ntrol36.

R. Lucas. 1988. “On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Developmen.”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13-42.

Solow,R. M. 1957.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39(3):312-320.

W. D. Nordhaus.2008. “Baumol's Diseases:A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 ”The B. E.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8(1).

W. Baumol.1967. “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3(2).

Z. Song,K. Storesletten. 2011. “Zilibotti. Growing Like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01(1).

简 介:本书坚持问题导向,敏锐捕捉经济形势变化和苗头性问题,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进行全方位深度分析,并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内容涵盖宏观形势与政策展望,财政运行与税收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产业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投资、消费与对外贸易,就业形势与收入分配等。全书由总报告、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篇、宏观形势与政策展望篇、财政形势与税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