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6

低碳融资的机制与政策图书

SSAPID:101-3292-5809-93
ISBN:978-7-5097-2964-9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要加速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完成减排目标,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提升城市化工业化品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碳金融体系,提供管理气候风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充分、有效率的资金支持。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
编 辑:高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低碳融资的挑战、机遇与选择:观点概述

  低碳融资的挑战、机遇与选择:观点概述*

   一 低碳发展的困境与融资需求

   二 政府在低碳发展及融资中的作用

   三 低碳融资的工具选择

 第一篇 低碳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政策解读

  我国推动能源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 低碳化是我国能源发展长期、艰巨的任务

    (一)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二)未来我国能源消费仍将较快增长

    (三)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改变

    (四)新兴能源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还需较长时间

   二 “十二五”能源低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面临紧迫的近中期减排任务

    (二)能源需求增速较快

    (三)核电、水电、天然气具备大规模发展潜力

    (四)非化石能源加速发展面临多种制约

    (五)新兴能源产业体系存在明显薄弱环节

    (六)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三 我国能源低碳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加大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监督管理力度

    (二)深化能源价格改革

    (三)实施低碳导向的能源税收政策

    (四)加大能源科技创新投入

    (五)改革核电投资体制

  低碳发展的资源价格与财税政策的联动分析

   一 引言

   二 理论假说及政策工具

    (一)理论分析的前提假设

    (二)促进低碳发展的理论假说

    (三)低碳发展的资源价格和财税政策工具

   三 政策组合及效应分析

    (一)弱的环境财税政策与政府定价机制的组合

     1.弱的税收政策与政府定价机制的组合

     2.弱的补贴政策与政府定价机制的组合

    (二)弱的环境财税政策与市场定价机制的组合

     1.弱的税收政策与市场定价机制的组合

     2.弱的补贴政策与市场定价机制的组合

     3.强的环境财税政策与政府定价机制的组合

      (1)强的税收政策与政府定价机制的组合

      (2)强的补贴政策与政府定价机制的组合

     4.强的环境财税政策与市场定价机制的组合

      (1)强的税收政策与市场定价机制的组合

      (2)强的补贴政策与市场定价机制的组合

   四 替代性、互补性及时序性

    (一)政策的替代性

    (二)政策的互补性

    (三)政策实施的时序性

   五 结论

  韩国绿色发展战略及启示

   一 韩国的绿色发展战略

   二 绿色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意义

   三 全球背景下的绿色发展

   四 结论

 第二篇 低碳融资的困境、机遇与挑战

  可再生能源的融资挑战与政策选择

   一 可再生能源在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将占据主导地位

   二 低碳发展的路径选择决定了可再生能源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 缺乏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导致低碳融资的困境

    (一)成本障碍

    (二)市场有效需求数量有限

    (三)技术和市场前景不确定

    (四)投资回报率低

   四 低碳融资的困境不能仅仅依靠公共财政解决

   五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融资政策选择

    (一)将碳减排的刚性约束转化为融资动力,加强碳的资产属性

    (二)公共融资的重点在技术研发,应给予财政补贴

    (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融资工具

  低碳发展的公共融资

   一 低碳发展和公共财政

    (一)我国的低碳发展

    (二)我国的公共财政

   二 低碳发展中财税政策的作用

    (一)主体作用

    (二)引致作用

   三 支持低碳发展的现行财税政策措施

    (一)税收政策措施

    (二)财政投入政策措施

   四 构建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的建议

  非化石能源利用的融资机制研究

   一 非化石能源融资规模的研究现状

   二 非化石能源融资机制分析

    (一)发挥公共财政的积极作用

     1.公共财政的直接投入重点应在技术研发阶段

     2.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应重点在达到商业化的阶段

    (二)建立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发展基金

    (三)大力发展碳市场为可再生能源发展融资

    (四)支持新能源企业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

     1.支持新能源企业在国内上市融资

     2.鼓励新能源企业海外上市融资

     3.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效

    (五)支持新能源行业的金融创新

     1.项目融资的创新

     2.融资手段创新

    (六)充分发挥银行等融资渠道的积极作用

     1.商业银行贷款

     2.民间资本

     3.国外资本

   三 结论与展望

  碳金融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 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

   二 中国碳金融的理论研究

    (一)碳金融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

     1.总效应

     2.效应分解

    (二)碳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ENVISAGE模型

     1.模型基本假设

     2.核心方程

      (1)价格模块

      (2)生产模块

      (3)贸易模块

      (4)减排模块

      (5)总福利

     3.实证检验

   三 结论

   附录

  国内外碳金融发展及创新概述

   一 碳金融的制度来源

   二 国外碳金融创新与发展

    (一)国外碳金融市场

    (二)国外碳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及金融创新

     1.碳基金

     2.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3.保险机构

   三 国内碳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一)国内碳金融市场的特点

    (二)国内碳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及金融创新

     1.碳基金

     2.商业银行

     3.政策性银行

   四 关于我国碳金融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以碳金融定价主导权为导向的市场建设

    (二)加强卖方全碳金融链能力建设

 第三篇 低碳融资的实践探索

  绿色融资与低碳发展

   一 森林碳汇的市场属性与价值

   二 低碳绿色碳汇的市场与公益运作

   三 林业碳汇助力企业低碳发展

   四 政策建议

  中国能效融资

   一 中国是否实现了2010年的节能目标

   二 中国鼓励和阻碍能效融资

   三 市场带来债权和股权融资的新机会

   四 繁文缛节仍是外资投资的障碍

   五 政策制定者可以改善投资环境

  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研究分析

   一 “十一五”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及成就

   二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政策支持合同能源管理,产业发展迈进新的时期

    (二)绿色金融创新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1.金融机构推行“绿色信贷”,众多公司获得银行贷款

     2.金融租赁积极跟进,ESCO融资又添新枝

     3.股权融资渐入佳境,启动上市成为热点

    (三)关联机构积极参与,新闻媒体功不可没

    (四)节能服务产业面临的挑战

   三 “十二五”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展望

    (一)把握政策契机,创新发展环境

    (二)创建诚信体系,促进行业自律

  中国如何发展合同能源管理

   一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现状

   二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践

  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的国际经验

   一 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

    (一)总量目标设定

    (二)覆盖范围

    (三)配额的分配

    (四)配套政策

    (五)MRV、执行及相关问题

   二 美国东北部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一)总量目标设置

    (二)覆盖范围

    (三)配额分配

    (四)配套政策

    (五)MRV、执行及相关问题

   三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一)总量目标设置

    (二)覆盖范围

    (三)配额分配

    (四)配套政策

    (五)MRV、执行及相关问题

   四 新西兰碳排放交易机制

    (一)总量目标设置

    (二)覆盖范围

    (三)配额分配

    (四)配套政策

    (五)MRV、执行及相关问题

   五 东京总量控制和交易体系

    (一)总量目标设置

    (二)覆盖范围

    (三)配额分配

    (四)配套政策

    (五)MRV、执行及相关问题

   六 加利福尼亚州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

    (一)总量目标设置

    (二)覆盖范围

    (三)配额分配

    (四)配套政策

    (五)MRV、执行及相关问题

  对当前碳市场建设和发展有关热点问题的思考

   一 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核心要素及中国的实际情况

   二 碳市场规模何时能超过石油市场规模

   三 影响碳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四 关于碳资产出售的“定价权”问题

   五 关于CDM项目碳资产在2012年后的法律地位问题

    (一)关于2012年12月31日前产生的经核证减排量(CERs)

    (二)关于2012年12月31日前注册项目2013年起产生的CERs的法律地位问题

    (三)关于2012年12月31日后获得注册的CDM项目

   六 中国碳市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碳交易试点地区的选择

    (二)关于地区试点和行业试点的关系

    (三)关于碳强度目标和总量控制目标的关系

    (四)关键技术标准和主要平台的统一

    (五)关于碳交易分布试点与链接的关系

    (六)关于碳市场和能源产品市场建设的互相促进关系

  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发展

   一 燃料电池的战略意义

   二 燃料电池的产业经济模型

   三 燃料电池的重点产业方向

   四 各国燃料电池发展计划

   五 建议

 前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美国能源基金会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于2011年4月2~3日在安徽黄山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环保协会、日本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韩国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金融业、证券业、保险业、政府部门的代表出席研讨会并发表演讲,主要围绕中国低碳发展的困境与融资需求、政府在低碳融资中的作用、融资工具选择等主题展开了讨论。本书可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也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1]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A.Pigou,The Economics of Welfare,London:The Mcmillan Company,1920.

[3]苏小龙、沈满洪:《发展低碳经济的双轮驱动:资源价格改革与财税政策创新》,《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6期。

[1]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科学出版社,2009。

[2]麦肯锡:《中国的绿色革命——实现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2009。

[3]JP Morgan:《中国的清洁革命》,2009。

[4]Bloomberg:New Energy Finance,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0-04-12/renewable-energy-investments-surging-on-china-wind-power-demand-nef-says.html.

[1]Armington,Paul,(1969),“A Theory of Demand for Products Distinguished by Place of Production”,IMF Staff Papers,Vol. 16,pp.159-178.

[2]Atkinson,Giles,Kirk Hamilton,Giovanni Ruta and Dominique van der Mensbrugghe (2009),“Trade in ‘Virtual Carbon’:Empirical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Background Paper for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10,The World Bank,Washington,DC.

[3]Behrman,Jere R. (2007),“Policy-Oriented Research Impact Assessment (PORIA)Case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and the Mexican PROGRESA Anti-poverty and Human Resource Investment Conditions”,Impact Assessments 27,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Washington DC.

[4]Birdsall and Subramanian (2009),“Energy,not Emissions:Equitable Burden-Sharing on Climate Change”,Mimeo. Washington D.C.

[5]IPCC (2007),Climate Change 2007: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etz,Bert,Ogunlade Davidson,Peter Bosch,Rutu Dave and Leo Meyer,edito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UK and New York,NY.

[6]Manne,Alan,Robert Mendelsohn and Richard Richels (1995),“MERGE:A model for evaluating regional and global effects of GHG reduction policies”,Energy Policy,23(1),pp. 17-34.

[7]Morris,Harvey,Fiona Harvey,and Geoff Dyer (2009),“Beijing to Spur Energy Efficiency”,Available at www.ft.com (accessed September 23,2009).

[8]Stern,Nicholas Herbert,2007,The Economic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The Stern Review.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World Bank (2009),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10:“Development and Climate Change”,The World Bank:Washington DC.

[10]United Nations (2007),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 Population Database,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New York,NY,http://esa.un.org/unpp/.

[11]UNDP,2007/2008,Human Development Report,“Fighting climate change:Human solidarity in a divided world”,New York.

[12]van der Mensbrugghe,Dominique (2008),“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Sustainability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ENVISAGE)Model”,processed,the World Bank.

[13]中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研究课题组:《创新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14]吴健:《排污权交易:环境容量管理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5]王金南、葛察忠、杨金田:《环境投融资战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16]葛兆强:《低碳经济的本质与碳金融的发展趋势》,2010年1月16日《上海证券报》,http://news.zcom.com/rollnews/77326/index.htm。

[17]王颖、管清友:《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理论、现实与选择——碳战争的实质也是金融国币战争》,《当代亚太》2009年第1期。

[18]张茉楠:《碳金融:后危机时代的新博弈》,2009年7月13日《中国能源报》。

[1]黄奕忠、钟国锋:《农业政策性银行在低碳金融服务中的发展取向》,《ADF》2010年第9期。

[2]李怒云、宋维明、何宇:《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创建与运营》,《林业经济》2007年第7期。

[3]汤小明:《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现状》,《产权导刊》2009年第11期。

[4]王倩、李通、王译兴:《中国碳金融的发展策略与路径分析》,《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3期。

[5]翁清云、刘丽巍:《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的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金融论坛征文增刊》,2010。

[6]鄢德春:《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碳金融发展策略》,《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7]张泽文:《碳金融市场发展与我国的应对策略》,《河北金融》2011年第1期。

[1]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张小全、武曙红:《中国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指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赵景柱、肖寒、吴刚:《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与价值量评价方法比较》,《应用生态学报》2000年第11期。

[4]周晓峰:《森林生态功能与经营途径》,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