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

甘肃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2014)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of Gansu(2014)

SSAPID:101-3290-0592-19
ISBN:978-7-5097-5403-0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3年是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的一年,也是为实现“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目标要有所突破的一年。“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础,县域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在统筹城乡、新型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承启作用。本书通过对甘肃省76个县(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个方面客观、公正、系统地评价,引导县域重视经济的多元和健康发展;帮助各县域拾遗补缺,更好地认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省、市、县各级政府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可行的理论和决策依据;为理论界提供评价依据,帮助学术界进一步探索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以推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针对甘肃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本书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以及“双联”行动实施模式等6个方面,旨在对促进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提出适宜的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甘肃蓝皮书
作 者: 刘进军 柳民 曲玮
编 辑:高振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Z1 丛书

 甘肃蓝皮书编辑委员会

 摘要

 甘肃蓝皮书编辑委员会办公室

 Abstract

 总序

 《甘肃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2014)》编辑委员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法律声明

 BⅠ 总报告

  B.1 2010~2012年甘肃省76个县(市、区)经济发展报告

   一 2010~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一)县域整体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发展水平和质量较上个评价期有了大幅提升,区域分布呈“西强、东进、南弱”的特征,区域、市(州)、县域之间不平衡特征仍然十分显著

    (二)县域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但发展动力有待增强

    (三)以县域和市(州)为单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多样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但发展水平和层次相对较低

    (四)城镇化总体水平持续提高,质量与速度进入加快提升阶段,但县域城镇化进程缓慢

    (五)项目推进效果明显,极大地改善了县域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但因基础薄弱、欠债多,项目带动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

    (六)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新突破,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与全国差距明显,贫困区域县域经济发展任重道远

   二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一)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差,综合实力较弱

     2.县域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3.发展的不平衡性继续加剧

     4.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5.“三农”问题仍然严峻

    (二)问题成因

   三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兼顾,尽快对区域、市(州)和县域三级层面进行系统、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

    (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统筹协调,努力缓解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

    (三)转变观念,创新体制,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考核办法

    (四)强化金融服务,切实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五)规范管理流程,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载体作用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把中、小城镇建设作为甘肃省城镇化发展的切入点

 BⅡ 评价篇

  B.2 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完善

   一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二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三 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

    (一)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其特点

    (二)构造判断矩阵

    (三)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四)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四 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判定标准

    (一)研究和评价的时间与地域范围

     1.评价时段

     2.县域评价范围

     3.市(州)评价范围

    (二)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判定

     1.仍然沿用往年蓝皮书对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的区段划分标准

     2.优劣势指标的划分标准

  B.3 2012年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一 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

    (一)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

    (二)甘肃省市(州)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序

   二 甘肃省县域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

    (一)甘肃省县域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

    (二)甘肃省13个市(州)县域宏观经济竞争力平均水平排序

   三 甘肃省县域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甘肃省县域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二)甘肃省13个市(州)县域产业竞争力平均水平排序

   四 甘肃省县域金融资本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甘肃省县域金融资本竞争力评价结果

    (二)甘肃省13个市(州)县域金融资本竞争力排序

   五 甘肃省县域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甘肃省县域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结果

    (二)甘肃省13个市(州)县域基础设施竞争力平均水平排序

   六 甘肃省县域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甘肃省县域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结果

    (二)甘肃省13个市(州)县域人力资源竞争力平均水平排序

   七 甘肃省县域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甘肃省县域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结果

    (二)甘肃省13个市(州)县域政府作用竞争力平均水平排序

  B.4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空间演化

   一 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研究区域分类

   二 甘肃省县域综合竞争力空间分布格局

    (一)中心区域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空间演化格局

    (二)河西区域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空间演化格局

    (三)陇东区域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空间演化

    (四)陇中区域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空间演化

    (五)两南区域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空间演化

   三 甘肃省县域综合竞争力子系统空间分布分析

    (一)宏观经济竞争力空间分布

    (二)县域产业竞争力空间分布

    (三)金融资本竞争力空间分布

    (四)基础设施竞争力空间分布

    (五)人力资源竞争力空间分布

    (六)政府作用竞争力空间分布

  B.5 2012年甘肃省县(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布特征分析

   一 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评价

    (一)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布特征评价

    (二)甘肃省13个市(州)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布评价

   二 兰州市所辖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2012年兰州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分析

    (二)2012年兰州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分析

   三 白银市所辖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2012年白银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分析

    (二)2012年白银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分析

   四 天水市所辖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2012年天水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分析

    (二)2012年天水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分析

   五 金昌市、武威市所辖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2012年金昌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分项分析

    (二)2012年武威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分析

    (三)2012年武威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分析

   六 张掖市所辖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2012年张掖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分析

    (二)2012年张掖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分析

   七 酒泉市所辖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2012年酒泉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分析

    (二)2012年酒泉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分析

   八 平凉市所辖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2012年平凉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分析

    (二)2012年平凉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分析

   九 庆阳市所辖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2012年庆阳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分析

    (二)2012年庆阳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分析

   十 定西市所辖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2012年定西市辖县经济竞争力整体状况分析

    (二)2012年定西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分析

   十一 陇南市所辖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2012年陇南市辖县经济竞争力整体状况分析

    (二)2012年陇南市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分析

   十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所辖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2012年临夏州辖县经济竞争力整体状况分析

    (二)2012年临夏州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分析

   十三 甘南藏族自治州所辖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2012年甘南州辖县经济竞争力整体状况分析

    (二)2012年甘南州辖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分析

 BⅢ 专题篇

  B.6 甘肃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一 甘肃小康进程的现状分析

    (一)整体实现程度

    (二)分项实现程度

    (三)横向对比分析

   二 甘肃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

    (一)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性改观

    (三)城镇化水平依然非常滞后

    (四)发展差距过大的现象依然严重

    (五)文化产业发展总量依然偏小

    (六)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仍然艰巨

   三 甘肃实现全面小康的对策建议

    (一)全方位谋划扶贫开发工作

    (二)积极构建金融扶贫新格局

    (三)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四)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六)加强生态建设,破除水资源制约瓶颈

  B.7 甘肃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研究

   一 小城镇相关概念内涵

    (一)城镇化

    (二)小城镇

   二 小城镇在甘肃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小城镇是农村发展“增长极”,可以极大地促进甘肃的城镇化整体发展

    (二)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平台,为甘肃的城镇化提供必要条件

    (三)小城镇是解决“三农”瓶颈、全面推进甘肃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途径

    (四)小城镇是城镇带健康稳定发展和甘肃城镇化进程的“助推器”

   三 甘肃省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分析

    (一)甘肃省小城镇*发展分布特征

    (二)甘肃省小城镇发展空间趋势分析

     1.数据分析

     2.空间趋势分析

     3.空间自相关分析

     4.聚集趋势分布图

   四 结论与讨论

  B.8 甘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探索

   一 甘肃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和现状

    (一)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

     1.农业装备条件和信息服务

     2.农业科技服务

     3.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

     4.特色农业

    (二)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农业产业结构

     2.农业生产力水平

     3.农业科技水平

     4.农业产出水平

     5.农业产业化水平

   二 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的特征

    (一)特色农业区位优势明显

    (二)农业结构调整空间大

    (三)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水平较低

    (四)农业发展基础条件仍然薄弱

     1.自然基础条件

     2.农业科技和劳动力素质

    (五)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 加快发展甘肃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一)大力发展畜牧业,调整农业结构

    (二)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降低农业成本和风险

    (三)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

    (四)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五)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六)完善甘肃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建设

  B.9 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一)与全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比较

     1.消费支出构成比较

     2.边际消费倾向比较

    (二)与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比较

     1.消费支出构成比较

     2.边际消费倾向比较

   二 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一)八大项消费支出变化分析

    (二)消费结构变动度分析

   三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原因分析

    (一)收入水平低,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二)农村基础设施与金融信贷发展滞后,制约农民潜在购买力的实现

    (三)惠农政策投入水平低,配套措施不完善,农村消费热点难以持续

    (四)城镇化发展缓慢,形成农村区域消费差距

   四 结论与讨论

    (一)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三)建立健全农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

    (四)不断完善财政支农方式和金融支持农村消费机制

    (五)积极引导农民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

  B.10 甘肃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

   一 甘肃省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现状

    (一)甘肃农村贫困地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比重大,贫困度较深

     1.甘肃贫困地区分布面广

     2.贫困人口比重大

     3.贫困程度深

    (二)传统农业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商品经济和专业化生产水平低

    (三)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

   二 甘肃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挑战

    (一)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

    (二)返贫问题不容乐观

    (三)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四)农民收入水平依然很低

   三 甘肃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路径选择

    (一)六盘山片区

    (二)秦巴山区

    (三)四省藏区

   四 甘肃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连片扶贫民生优先

    (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连片扶贫“造血”功能

    (三)强化金融支持 助推扶贫开发

    (四)大力推进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贫困片区劳动力转移

    (五)坚持差异化扶贫政策,不断健全社会帮扶体系

  B.11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模式研究*

   一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一)“双联”行动的背景、主要任务及目的

    (二)“双联”行动的实施成效及意义

   二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调查分析

    (一)行政村层面对帮扶的需求

    (二)农户层面对帮扶的需求

    (三)对口单位的帮扶措施

    (四)“双联”行动的帮扶效果评价分析

     1.“双联”行动的帮扶效果农户评价分析

     2.“双联”行动帮扶措施的供需分析

   三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模式

    (一)资金支持型

     1.“双联”农村帮扶基金

     2.“双联”教育扶持基金

     3.“双联”项目捐助资金

    (二)项目支持型

     1.“双联”科技富民项目

     2.“双联”富农贷项目

     3.“企业+基地+农户”产业项目

    (三)智力支持型

     1.科技教育帮扶

     2.技能培训帮扶

    (四)物质文化型

     1.物质捐助

     2.文化支持

    (五)典型模式实施的特点

   四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打造联动机制,促进横向联合

    (二)不断扩大帮扶对象,更多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三)建立健全“双联”行动与现行政策的联动机制

    (四)加大“双联”行动的科学研究工作

    (五)不断创新“双联”行动实施模式

    (六)加大扶贫的力度和深度,实施全面扶贫攻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皮书数据库

 中国皮书网

本书是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与甘肃省统计局合作编写推出的第四本关于“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的分析报告。本书基于甘肃省统计局提供的县域统计数据,深入、系统地分析了2010~2012年度内甘肃省76个县(市、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一是客观、公正地评价甘肃省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总体情况,引导县域重视经济的多元和健康发展;二是为各县(市、区)提供一个动态的、综合的、直观的、公平公正的参考坐标,帮助各县域拾遗补缺,更好地认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反思发展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为省、市、县各级政府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可行的理论和决策依据;三是通过数据计算,为理论界提供一个评价依据,为学术界进一步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一个科学的数据基础,以推动全省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全书分为总报告、评价篇和专题篇三大部分。2013年是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的一年,也是为实现“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目标有所突破的一年。“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础,县域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在统筹城乡、新型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承启作用。通过计算、对比、分析,本书认为,2010~2012年度,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增长,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一是县域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发展水平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区域分布呈“西强、东进、南弱”的特征,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征更加显著;二是区域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但发展动力有待增强;三是特色产业集群效应显现,多样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但发展水平和层次较低;四是城镇化总体水平持续提高,质量与速度进入加快提升阶段,但城镇化进程缓慢;五是项目推进效果明显,极大地改善了县域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但带动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六是扶贫攻坚取得新突破,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与全国差距明显,贫困区域县域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由于甘肃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省份,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程度深、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省情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县域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完善、城镇化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贫困面大且贫困程度深等特征尤为明显,要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明确发展方向、培育现代农业体系、实施扶贫攻坚战略、小城镇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农村消费水平等方面着手,实现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傅崇兰:《小城镇论》,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叶堂林:《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新华出版社,2004。

王雨村、王炜:《小城镇总体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孙自铎:《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研究情况简介》,《赣江经济》1984年第6期。

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费孝通:《全面总结“小城镇大战略”:接轨城市化 复兴小城镇》,《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第4期。

许经勇:《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层思考》,《经济经纬》2006年第1期。

张军:《小城镇规划的区域观点与动态观点》,《城市发展研究》1998年第1期。

李树琮:《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崔功豪:《中国城镇发展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冯健:《1980年以来我国小城镇研究的新进展》,《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3期。

蔡秀玲著《论小城镇建设:要素聚集与制度创新》,人民出版社,2002。

马传栋:《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和小城镇体系规划》,《开发研究》1989年第3期。

辜胜阻主编《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邹兵:《小城镇的制度变迁与政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韩俊:《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汤国安:《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出版社,2000。

秦昆主编《GIS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李红霞、刘润萍、汤瑛芳、王恒炜:《基于SWOT的甘肃省新农村建设重点产业发展探析》,《甘肃农业科技》2012年第12期。

《甘肃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王三运:《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 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甘肃日报》2012年5月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曲玮:《甘肃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甘肃日报》2012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