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6

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综合卷图书

SYNTHESIS

SSAPID:101-3286-5358-73
ISBN:978-7-5097-1129-3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情况进行综合介绍的著作。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澳门研究概况和发展,以及包括澳门地理、人口、图书馆视野、传播、科学技术在内的一些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

相关信息

丛书名:澳门研究丛书
作 者: 陈震宇 吴志良
编 辑:钟敏;王晓卿;段其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1 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

 《综合卷》序

 第一篇 澳门研究

  内地对于港澳研究概况

   一 港澳研究机构

   二 澳门史研究

   三 香港自然环境研究

  批判“尖澳门意识”,重建“澳门问题”

   一 一个澳门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回应

   二 本土意识的内涵与形格

   三 澳门本土意识之形格——尖澳门意识

   四 意识形态的概念

   五 尖澳门意识系统性偏执之一

   六 尖澳门意识系统性偏执之二

   七 尖澳门意识的主观体设定

   八 尖澳门意识的物质基础

   九 本土意识对本土问题的构设作用

   十 上一阶段澳门问题的脉络

   十一 澳门问题科学化

   十二 重新构设的澳门问题

   十三 澳门问题科学化与理性化的关系

   十四 沟通性行动的理性化

  关于建立“澳门学”的一些思考

  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之展望

  旧话重提“澳门学”

   一

   二

   三

   四

  建立澳门学 促进澳门研究

   一 旧事重提澳门学

   二 建立澳门学越趋成熟

   三 如何建立澳门学

  面临新突破的澳门社会科学研究

   一 对澳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现状的基本评估

    (一)近十多年来已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澳门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 澳门形势发展的多重挑战

   三 澳门社会/人文科学研究的目标模式

    (一)指导原则

    (二)活动特点

    (三)未来十年主要目标设想

   四 主要对策与保障措施

  深度研究与自主发展

   一 知识类型:实证·阐释·批判

   二 深度研究:行动中的意义的探求

   三 社会的分化与社会科学的自主性

   四 结论:警醒与希望

  “澳门学”刍议

   一 澳门学的概念

   二 是否有殖民色彩

   三 条件不成熟吗?

   四 内涵量无法估量

   五 研究队伍逐步壮大

   六 澳门学框架大致形成

  关于“澳门学”对象与方法的思考

   一

   二

   三

  社会科学的责任:论当前澳门的社科研究*

   一 前言:“澳门居民综合生活素质现况调查”给我们提出来的几个新课题

   二 社会科学的三种研究方法:实证、阐释和批判

    (一)实证性的社会科学

    (二)阐释性的社会科学

    (三)批判性的社会科学

   三 对澳门社会科学研究状况的评价

    (一)政治学研究

    (二)历史学研究

    (三)社会学研究

    (四)经济学研究

    (五)心理学研究

    (六)教育学研究

    (七)新闻学或传媒研究

    (八)法学研究

   四 澳门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五 澳门社会科学应该努力的方向

   六 结论

 第二篇 地理及人口

  澳门人口种群增长模型

   一 引言

   二 材料与方法

   三 结果与分析

    (一)人口增长指数及倒数模型(表1)

    (二)人口数量增长基本数量统计分析(表2、表3)

    (三)自然增长与迁移机械增长相关分析(表4)

    (四)人口加倍时间的预测(表5)

   四 讨论

  澳门地貌概要

   一 前言

   二 地貌发育因素

    (一)地质构造

    (二)岩性

    (三)气候

    (四)水文

   三 地貌分析

    (一)平地

    (二)热带花岗岩丘陵

    (三)花岗岩台地

    (四)山地港湾海岸地貌

     1.侵蚀海岸及其地貌

     2.堆积海岸及其地貌

   四 小结

  澳门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一 地理环境对澳门发展的影响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条件

    (三)天然资源

   二 澳门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填海拓地

    (二)景观变化

    (三)环境污染

   三 地理环境与澳门之未来

  澳门人口发展预测

   一 人口自然变动预测

    (一)出生人口预测

    (二)死亡人口预测

    (三)自然增长人口预测

   二 人口迁移变动预测

   三 总人口及其年龄构成预测

    (一)澳门总人口预测结果

    (二)年龄构成预测

   四 未来人口容量预测

    (一)土地的人口容量

    (二)就业容量

    (三)经济增长和人口容量

  澳门的族群*

   一 澳门族群的形成

   二 澳门的族群边界

    (一)人口的不同出生地

    (二)人口的不同国籍

    (三)不同的宗教信仰

    (四)不同的语言

    (五)表现文化的差异

    (六)不同的饮食传统

    (七)不同的节日文化

   三 澳门族群的特征

    (一)族群划分的复杂性

    (二)与原文化联系紧密

    (三)族群与政治地位

    (四)族群与职业

   四 澳门主权回归与澳门族群的未来

    (一)政治上的整合,不平等制度的瓦解

    (二)“澳门三化”的实行对族群的影响

    (三)文化上的融合与族群的融合

  澳门20年人口动态预测

   一 人口模拟研究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原理

     1.系统动力学原理

     2.统计学规律

    (二)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系统模型的程序(The Modeling Process)*

    (三)模拟误差修正方法

   三 结果及分析

    (一)人口模拟及筛选过程

     1.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年份成s形曲线关系)

     2.机械增长率(取1986~2004年之平均值)

    (二)模拟结果之检验

     1.总人口数

     2.修正后的模拟结果(2004~2024年)及其结论

   四 误差分析

 第三篇 图书馆管理、文献及出版

  澳门中央图书馆百年历史

   一 澳门图书馆

   二 澳门“国立”图书馆

   三 市政厅大楼里的最终设施

   四 澳门公共图书馆

   五 澳门“国立”图书馆和法定存档法

   六 “国立”图书馆的新址

   七 中央图书馆

   八 澳门中央图书馆

   九 澳门公众阅读资讯网

  浅谈过渡期澳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策略

   一 前言

   二 1985年澳门图书馆事业的状况

   三 1995年澳门图书馆事业的现况

   四 发展策略

    (一)保留及延续中西文化

    (二)加强资源共享的观念

    (三)加强管理专才的培训

    (四)加强各馆专业技术的协调

    (五)推广及发挥社会教育

    (六)制定图书馆法及标准

    (七)提高管理职级的层次及扩大编制

    (八)加强与国内国外图书馆界的联系与合作

   五 图书馆员的忧虑

    (一)图书馆选择图书的自主权

    (二)专业技术政策的自主权

    (三)专业人员地位受威胁

    (四)自负盈亏制度

   六 结语

  澳门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 前言

   二 澳门文献资源的定义

   三 澳门文献资源的特点

   四 开发利用澳门的文献资源

    (一)鼓励创作及唤起保存书籍的意识

    (二)建立人名、地名、机构名称的权威控制

    (三)开发利用信息产品

    (四)鼓励遵守及有效地催缺

     1.加强宣传

     2.举办展览

     3.邀请参观

     4.执行罚则

    (五)做好书目控制工作,建立资源共享网络

    (六)加强网络建设及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则

    (七)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专业队伍

    (八)实行资源共享计划

     1.合作采购

     2.合作编目

     3.建立联合目录

     4.馆际互借

     5.文献传送

     6.参考服务

     7.馆藏交换

     8.合作修补书籍

  澳门图书馆员专业伦理规范刍议

   一 图书馆伦理管理的理念

   二 国内外图书馆馆员专业伦理规范发展

    (一)美国

    (二)葡萄牙

    (三)日本

    (四)中国内地

    (五)新加坡

    (六)中国香港

    (七)中国台湾

   三 澳门图书馆馆员专业伦理问题初探

    (一)问卷调查

     1.目的和内容

     2.调查对象

    (二)澳门图书馆馆员专业伦理调查结果分析

     1.被访者资料

     2.对专业伦理的认知

     3.对自由、平等、公正的原则理解

     4.个人信念和专业责任的区别

     5.保护读者隐私权

     6.馆员对图书馆工作的投入感

     7.提升专业知识

     8.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9.前线工作日趋重要

   四 制订澳门图书馆员专业伦理规范的必要性

    1.明确的专业伦理观念

    2.认识自身工作的价值

    3.馆员和读者有规则可依

    4.提升馆员的专业素养

    5.建立图书馆员的专业形象

    6.确立图书馆的社会角色

   五 建立澳门图书馆馆员专业伦理规范要点

    1.遵守“自由、平等、中立”的原则

    2.维护读者隐私权

    3.不断提升馆员专业知识

    4.尊重知识产权

    5.强调“读者教育”的功能

    6.区分个人信念和专业道德

    7.提供优质的服务

    8.强调与图书馆同仁的关系

   六 结语

  澳门回归以后中文出版业发展评述

   一 前言

   二 2000~2003年澳门中文出版品概况

    (一)出版品数量

    (二)出版品的语种

    (三)出版品的内容

    (四)出版单位

    (五)出版品数量

    (六)作者统计

   三 整体分析

    (一)优势

    (二)缺点

    (三)机会

    (四)挑战

   四 结语

  存史、资治

   一 澳门记忆——记录城市历史发展轨迹的载体

    (一)显示澳门地方特性

    (二)全方位覆盖澳门的状况

    (三)从历史的角度展示澳门城市的发展

    (四)延续性和累积性

   二 澳门记忆的主要内涵

    (一)澳门历史记忆

    (二)澳门文献资源

    (三)澳门中西方文化——和谐兼融的人文内涵

    (四)建筑文物——世界文化遗产

    (五)澳门旅游博彩业

    (六)珍藏品

   三 澳门记忆工程的启动

    (一)纵向的发展规划

    (二)横向工作的主要内容

   四 澳门记忆工程面临问题的思考

    (一)文献全文资料问题

    (二)经营机制问题

    (三)网站资源重复问题

   五 结语

 第四篇 传播

  “新闻工作者在澳门的角色”研讨会*

   一 爱国爱澳门导人向善的观点

   二 客观、自由、澳门、服务

   三 反映意见,引导思想

   四 新闻法之利弊

   五 法律观点看新闻法

   六 新闻的底线

   七 报社自定新闻底线

   八 新闻工作者的局限

   九 原则与社会效果问题

   十 新闻工作者的前途

   十一 批评监督多多顾虑

   十二 文化商品自律拘谨

   十三 主持总结

  澳门葡文报章的发展特点

   一 导论

   二 葡文报章在澳门出版的背景

   三 执政势力垄断报业时期(1822~1910年)*

   四 政党报纸时期(1910~1926年)

   五 政治斗争色彩淡化时期(1926~1974年)

   六 政治、经济因素同时主导报刊的时期(1974年迄今)

   七 结论

  澳门互联网现状与网民使用形态

   一 前言

   二 全球及中国互联网概况

   三 澳门互联网发展简述

    (一)起源

    (二)普及

    (三)基建

    (四)频宽

    (五)注册用户

    (六)域名登记

    (七)政策与法规

   四 网民使用互联网形态

    (一)调查方法

    (二)结果分析

     1.互联网渗透率*

     2.电脑拥有率及联网率

     3.上网渠道

     4.上网时间

     5.网民性别比例

     6.网民年龄分布

     7.网民教育程度

     8.家庭月收入

     9.浏览资讯类型

   五 讨论与总结

  澳门大众传媒现状与发展方略

   一 澳门新闻界的基本情况

    (一)澳门报业

     1.澳门的中文日报主要有八家,其中以《澳门日报》办得最为出色

     2.澳门的葡文报刊

    (二)澳门的电子媒介

     1.澳门广播电台

     2.澳门电视台

     3.澳门有线电视

     4.澳门澳亚卫视

    (三)在澳门的通讯社和外地新闻机构驻澳门的记者

   二 澳门市民接触澳门传播媒介的情况

    (一)电视

    (二)报纸

    (三)网络

    (四)书籍

    (五)广播

    (六)其他媒介

   三 澳门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与问题

   四 关于澳门传播媒介未来发展的建议

  媒介使用与社会建构

   一 绪言

   二 调查内容基本说明

   三 大众媒介使用情形

   四 澳门居民对于澳门的社会建构

    (一)社会建构指标

    (二)传媒接触情形

    (三)新闻关注程度

    (四)媒介依赖

    (五)媒介可信度

    (六)对传媒功能的评估

    (七)回归分析

   五 小结

 第五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

  澳门的科学技术发展

   一 前言

   二 正在积极开展研究的学术领域

    (一)电脑领域

    (二)电力领域

    (三)环境保护领域

    (四)其他领域

   三 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活动

   四 结束语

  澳门大学校园电脑网络以及Internet的发展

   一 为什么需要校园电脑网络和Internet

   二 建立电脑网络的策略

   三 第一阶段的校园电脑网络——1992年

   四 第二阶段的校园电脑网络——1993年

    (一)主干线系统

    (二)水平布线子系统

    (三)校园电脑网络的完成——澳门最大的建筑群光纤网络

    (四)后备线路和紧急应变系统

   五 全澳门第一个专线Internet——1994年

    (一)早期的拨号(dial-up)连接

    (二)专线(leased line)连接的建立

   六 展望未来

    (一)校园电脑网络的升级和扩展

    (二)Internet的发展

  澳门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 澳门城市环境系统及环保

   二 澳门城市环保的研究对象

   三 澳门城市环保的重点

   四 用系统论指导澳门环保事业

    (一)系统论简介

    (二)一般系统论

    (三)环保系统工程

    (四)环保系统分析

     1.环保系统分析的目的

     2.环保系统分析的方法

     3.环保模型及模拟

   五 结语

  澳门特别行政区解决“千年虫”问题最后报告

   一 行政当局为解决千年虫所采取的行动

    (一)设立电脑“千年虫”问题咨询委员会

    (二)行政当局关注“千年虫”委员会

    (三)各公共机关和机构设立内部工作小组

    (四)设立“千年虫”信息中心

    (五)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千年虫”的关注

    (六)举办“千年虫”讲座、研讨会和培训课程

    (七)跟进各公共机构和机关解决“千年虫”的进度

    (八)制作有关解决“千年虫”的刊物和技术指南

    (九)向公共行政部门提供协助

    (十)向世界各地提供澳门“除虫”进展的讯息

   二 各主要机构所采取的应变方案及特别措施

   三 “千年虫”高危日采取的特别措施

    (一)向公众介绍澳门解决“千年虫”的进展以提醒市民须注意的事项

    (二)公共行政部门应变措施

    (三)启动民防行动中心应付“千年虫”危机

    (四)监察各公共行政部门度过“千年虫”高危日的情况

   四 度过两个“千年虫”高危日的情况

   五 总结

  基于生物物理方法的澳门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 前言

    (一)生态足迹的理论背景

    (二)生态足迹研究现状

     1.全球尺度的生态足迹研究

     2.国家尺度的生态足迹研究

     3.区域和城市的生态足迹研究

     4.国内的生态足迹研究

    (三)研究的意义

   二 生态足迹的分析理论与方法

    (一)生态足迹及其有关概念

     1.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内涵

     2.生态生产性土地

     3.全球生态标杆

     4.均衡因数与产量因数

    (二)生态足迹指标体系

     1.生态容量与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 capacity)

     2.人类负荷(human load)与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3.生态赤字与盈余(ecological deficit/remainder)

    (三)全球52个国家和地球生态足迹分析

     1.全球人地关系已十分紧张

     2.对地球影响最大的五个国家

     3.可持续性类型

   三 澳门2004年生态足迹的计算

    (一)澳门的生物资源足迹

    (二)澳门的能源足迹

    (三)足迹贸易调整

    (四)澳门淡水足迹

   四 结果与讨论

    (一)2004年澳门生态足迹及意义

     1.2004年澳门生态足迹

     2.澳门生态足迹与香港和中国内地的比较分析

     3.澳门生态足迹与经济效益分析

     4.澳门游客生态足迹及经济效益分析

     5.澳门与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生态压力比较

    (二)1977~2004年澳门生态足迹的动态分析

     1.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分析

     2.自然资源供需结构的动态分析

     3.澳门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的动态分析

     4.千美元GDP的生态足迹与资源利用效益分析

   五 讨论和建议

    (一)讨论

    (二)建议

 第六篇 其他

  “一国两制”与澳门民主的深化:从澳门政府对三个选举法规的咨询谈起

   一 “一国两制”的内涵

   二 在澳门民主化问题上的共识

   三 在澳门民主如何深化这个问题上的分歧

   四 在深化民主这个问题上的顾虑

《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是对过去30年澳门研究学术成果的系统梳理和总结。《文选》分社会卷、行政卷、政治卷、法律卷、基本法卷、经济卷、教育卷、语言翻译卷、文学卷、文化艺术卷、历史卷和综合卷,共12卷,每卷一册或多册。综合卷介绍和收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澳门研究、地理、人口、图书馆管理、传播、资讯科技等分支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概况及其研究成果。本书对澳门领域研究者、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及其他对澳门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池田大作:《在澳门大学授予社会科学名誉博士仪式上的答谢讲话》,1995年11月14日。

2.黄汉强:《澳门文化、澳门精神及其价值》,载《濠镜》第15期,澳门,澳门社会科学学会,1997。

3.刘进宝:《敦煌学论述》,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第17页。

4.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88,第25页。

1.陈弱水:《传统心灵中的社会观:以童蒙书、家训、善书为观察对象》,载李丁赞、陈弱水、钱永祥、顾忠华、吴乃德、夏春祥和吴介民著《公共领域在台湾:困境与契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

2.陈欣欣:《澳门发展现况》,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93。

3.陈欣欣:《澳门社会初探》,香港,万事威出版社,1992。

4.陈欣欣:《澳门社会问题》,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95。

5.程惕洁、黄汉强:《澳门青年指标体系研究》,澳门,澳门大学出版中心,2004。

6.邓正来:《深度研究与自主发展——以对澳门社会科学研究的分析为个案》,澳门社会科学学会成立20周年研讨会论文,2005。

7.范剑虹:《澳门与欧盟相关国家法治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8.冯增俊、黎义明:《澳门教育概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9.顾经仪、黄来纪:《公司法比较研究》,澳门,澳门基金会,1998。

10.顾肖荣、杨鹏飞:《劳动法比较研究》,澳门,澳门基金会,1997。

11.关锋:《港澳经济发展收入所得分配》,载余振编《双城记——港澳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澳门,澳门社会科学学会,1998。

12.关信基:《香港政治社会的形成》,载刘青峰、关小春编《转化中的香港:身份与秩序的再寻求》,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

13.郝志东:《也论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兼评李丁赞等所著〈公共领域在台湾:困境与契机〉》,2006。该论文已提交《思想》杂志(台湾)待发表。

14.胡锦汉:《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共关系政策研究》,澳门,澳门广告学会出版社,1998。

15.黄汉强、程惕洁:《新来澳定居之内地移民论析》,澳门,澳门研究中心,2005。

16.黄启臣:《澳门通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17.江翠萍:《社会学关于“和谐社会”应该关注哪些?——采访郝志东教授》,载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网,2005年6月23日。

18.黎熙元:《和谐还是冲突:1960~1990年代文本中的澳门社会》,2006。本文已投稿于《文化杂志》待发。

19.黎熙元:《难以表述的身份:后殖民语境中澳门人的文化认同》,载《二十一世纪》,2005年12月。

20.李丁赞:《导论: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在台湾的发展》,载李丁赞、陈弱水、钱永祥、顾忠华、吴乃德、夏春祥和吴介民著《公共领域在台湾:困境与契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

21.李江:《经济眼看博彩》,澳门,澳门传媒工作者协会,2003。

22.廖振华、关锋、何伟雄、郑明礼:《促进区域合作,发展多元经济——来自一次调查结果的分析》,载杨允中主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澳门定位调整》,澳门,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2006。

23.刘羡冰:《澳门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4.娄胜华:《转型时期澳门社团研究——多元社会中法团主义体制解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25.聂安祥:《澳门近20年来政治学研究述评》,载《澳门研究》,第29期,2005年8月。

26.Bray,Mark & Koo,Ramsey(eds.),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Hong Kong and Macau: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Continuity and Change,2004 Second edition,Hong Kong: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and 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p.323.

27.Mathews,Gordon,“Learning to Belong to a Nation:The Continuing Exception of Hong Kong”,Conference Proceedings on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Future Cross-Strait Relations,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on Contemporary China,University of Macau,2004.

28.Neuman,Lawrence,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Boston:Allyn and Bacon,2000.

29.Zhidong Hao(郝志东)(manuscript),Macau History and Society:A Critical Study of Its Past,Present and Future,University of Macau,submitted for review for publication,2006.

30.Zhidong Hao(郝志东),“Social Problems in Macau”,China Perspectives,No.62,December 2005.

31.Zhidong Hao(郝志东),“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Cultures in Macau:A Glimpse of Its Social Interaction in the Past 450 Years”,a paper submitted to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for review for publication,2006.

1.《澳门人口知多少》,载《澳门日报》,1987年5月11日。

2.《澳门手册(1998年)——澳门日报创刊三十周年纪念特刊》,澳门,澳门日报,第113~114页。

3.《澳门资料》,澳门,澳门政府统计普查司,1991。

4.《统计年鉴》,澳门,澳门政府统计普查司,1981~1990年多期。

5.陈炜恒:《澳门80年代人口的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上、下)》,载《澳门日报》,1991年2月11及14日。

6.黄就顺、邓汉增:《澳门人口发展预测》,载《澳门人口与都市成长研讨会论文集》,1990,第183~189页。

7.梅士敏:《澳门人口的历史变迁》,载《澳门日报》,1991年8月20及22日。

8.缪鸿基等:《澳门》,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第64~97页。

9.郑天祥:《公元2000年澳门人口规模预测》,载《澳门日报》,1986年11月20日。

10.郑天祥、粟明鲜:《澳门人口四百年变化初探》,载《濠镜》,第3期,澳门,澳门社会科学学会,1988,第6~66页。

11.Alice D.A.Matos,“Demographie Forecasts for Macau”,Population and City Growth in Macau,1990,pp.191-207.

1.(清)印光任、张汝霖:《澳门记略》,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广东地理研究所、珠海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珠海自然资源与经济开发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3.广东省地质矿产局编《广东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

4.广东省海岸带滩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珠江口海岸带和海滩资源综合调查研究论文集》(一)(二),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4。

5.何大章、缪鸿基:《澳门地理》,广州,广东省文理学院,1946。

6.缪鸿基等:《澳门》,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7.彭琪瑞、薛凤璇、苏泽霖:《香港与澳门》,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6。

8.葡萄牙地质部门等编制《澳门地质图》,1∶5000,澳门地理及地籍研究所印,1991。

9.清道光七年(1827)版《香山县志》。

10.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海岸地貌学论文集》(第一集),1975。

1.林清、徐中民:《人类活动与石漠化关系的一个简单动力学模拟模型》,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增刊,2003年8月,第14~16页。

2.刘先勇、袁长迎、段宝福、周方洁:《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与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第260~305页。

3.任远:《城市生态学视野下的动态人口适度规模》,载《人口》(电子刊物),2004年3月24日。

4.孙稼麟:《统计基础》,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5.Odum H.T.,Odum E.C.,Modeling for All Scales,Academic Press,2000.

6.Patten B.C.,A Primes for Ecologic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with Analog and Digital Computer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1,pp.74-82.

1.“Twenty-Nine New Documentary Collections Inscribed on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UNESCO,21-06-2005.http://portal.unesco.org/ci/en/ev.php-URL_ID=19320&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浏览日期:2005年6月21日)。

2.《“广州城市记忆工程”全面启动》,载金羊网,见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10/19/content_778698.html(浏览日期:2005年6月24日)。

3.《青岛崂山区全面启动“城乡记忆工程”》,http://sd.infobase.gov.cn/intro/news/news332.html(浏览日期:2005年7月6日)。

4.《山海关区启动“古城记忆工程”》,见http://www.bdhvs.com.cn/news/ReadNews.asp?NewsID=4982&BigClassID=30&SmallClassID=68&SpecialID=0(浏览日期:2005年7月4日)。

5.《世界记忆工程》,见http://www.mzb.com.cn/xinwen/012/273/27304.html(浏览日期:2005年4月24日)。

6.《世界记忆工程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见http://www.saac.gov.cn/saac/2005-06/06/content_5842.html(浏览日期:2005年4月27日)。

7.《武昌“城市记忆”工程定格城市历史》,载新华网,见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1/22/content_2245318.html(浏览日期:2005年6月28日)。

8.高波:《网络时代的资源分享——中日文献资讯资源分享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9.田晓光:《拓展研究领域保存城市记忆》,见http://www.bjqw.org.cn/newsite/include/contents.aspinfoid=2004062209193727090300000001(浏览日期:2005年8月17日)。

10.王锦贵:《镜海心影》,载《濠镜》杂志,2004年12月,第18期。

1.〔美〕查·爱·诺埃尔:《葡萄牙史》(上、下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翻译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4。

2.〔葡〕A.H.德·奥里维拉·马尔格斯:《葡萄牙历史》,李均报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3.〔葡〕J.H.萨拉依瓦:《葡萄牙简史》,李均报、王全礼译,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

4.〔葡〕高美士(Luís G.Gomes):《澳门图书目录》(Bibliografia Macaense),澳门,澳门文化学会,1987。

5.〔葡〕文德泉神父(Pe.Manuel Teixeira):《远东出版的葡文报刊》(A Imprensa Periódica Portuguesa no Extremo-Oriente),澳门,澳门消息日报社,1965。

6.方汉奇:《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载方汉奇《报史与报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第1~2页。

7.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

8.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9.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0.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

11.龙思泰:《早期澳门史》,吴义雄、郭德焱、沈正邦译,章文钦校注,台北,东方出版社,1997。

12.谭志强、老冠祥:《变迁中的香港、澳门大众传播事业》,台北,台湾“行政院”新闻局,1996。

13.吴志良:《澳门政制》,澳门,澳门基金会,1995。

14.吴志良:《葡萄牙印象》,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

15.吴志良:《生存之道——论澳门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澳门,成人教育学会,1998。

16.吴志良、谭志强未发表论文《中国领土上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澳门的葡文〈蜜蜂华报〉1822~1823》。

17.尹德刚:《澳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与前瞻》,未刊稿。

18.张隆栋、傅显明编著《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BOGGS,D.R.,MOGUL,J.C. Kent,C.A.,“Measured Capacity of an Ethernet:Myths and Reality”,Proceeding of SIGCOMM’ 88,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Vol.18,No.4,1988.

2.CONRAD D.,“JPNIC:A Country NIC for Administrating Common Network Resources and Providing Network Information in Japan”,Proceedings of INET’ 95,U.S.:Hawaii,Vol.1,1995,p.595.

3.GORALSKI,W.,“ATM:The Future of High-Speed Networking”,U.S.:Computer Technology Research Corp.,lst Edition,1994.

4.HUNTER,B.,“Internetworking and Educational Reform:the National School Network Testbed”,Proceedings of INET’ 95,U.S.:Hawaii,Vol.1,1995,p.279.

5.MAZZAFERRO,J.F.,DELL’ ACQUA,A.A.,“FDDI vs.ATM:High-Speed Networks”,U.S.:Computer Technology Research Corp.,lst Edition,1994.

6.REKHTER Y.,“Traffic Measurements in Multimedia Documents Real Time Transfer”,Proceedings of INET’ 95,U.S.:Hawaii,Vol.1,1995,p.551.

7.RUTKOWSKI,K.,“Data Exchange and Telecollaboration Technology in Support of New Models of Education”,Proceedings of INET’ 95,U.S.:Hawaii,Vol.1,1995,p.401.

8.SEIFERT,W.M.,“Bridges and Routers”,IEEE Network Magazine,Vol.2,1988,pp.57-64.

1.澳门环境委员会:《环境纲要法》,载《澳门政府公报》,1990。

2.陈锡侨:《环境污染与健康》,载1989年5月4日《华侨日报》。

3.黄就顺:《今日澳门应重视环保》,载1996年3月18日《星报》。

4.黄伟文:《澳门发展与环境保护》,载《濠镜》杂志第9~10期,1992,第1页。

5.邝幸泉:《澳门城市环境完整发展及绿化》,载1994年3月5~11日《澳门日报》。

6.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1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7.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2。

8.钱学森等:《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载1978年9月27日《文汇报》。

9.沈泰昌:《工程设计》,北京,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8。

10.沈泰昌:《系统工程》,北京,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9。

11.沈泰昌等:《系统工程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

12.王志石:《澳门环境保护总体策略初探》,载1993年3月28日~4月4日《澳门日报》。

13.杨超然:《作业研究》,台北,东华书局,1976。

14.杨维桢:《系统分析》,台北,东华书局,1976。

15.AL Gorem,Earth in the Balance,New York:Penguin Books,1993.

16.Ana Maria Dray,“A Administrá??o e O Ambiente no Território de Macau”,HOU KENG,No.9-10,1992,pp.4-6.

17.Anther N.S.Alan H.S.,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Santa Barbara,California:Hamilton Publishing Company,1974.

18.Chestnut,Systems engineering methods,Company New York,1974.

19.David D.Bedworth,Industrial Systems,Company New York,1973.

20.Stanley M.Shinners,A guide to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D.C.Heath and Company,1979.

1.澳门环境委员会:《澳门环境状况报告2000》,澳门高意广告公司,2000年12月。

2.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澳门对外贸易统计》,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暨普查局,2004,第753页。

3.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澳门统计年鉴》,1977、1980、1983、1986、1989、1992、1995、1998、2001、2004。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网站,见http:/www.dsec.gov.mo。

4.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等:《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载《冰川冻土》2001年第2期,第164~169页。

5.戴淑燕:《关于生态占用测度方法的若干问题分析》,载《生态环境保护》2005年第22期,第77~79页。

6.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载《地理研究》2003年第5期,第654~663页。

7.黄青、任志远、王晓峰:《黄土高原地区生态足迹研究》,载《国土与自然资源》2003年第2期,第57~58页。

8.蒋依依、王仰麟、李卫锋等:《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量度方法探讨——以深圳市为例》,载《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612~621页。

9.李金平、王志石:《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载《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第2期,第197~201页。

10.林宏:《澳门经济发展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载《商业经济》2003年第2期,第42~44页。

11.刘宇辉、彭希哲:《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发展可持续性评估》,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5期,第58~63页。

12.龙爱华、张志强、苏志勇:《生态足迹评介及国际研究前沿》,载《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第6期,第971~981页。

13.罗汉红:《澳门1977~2004年生态足迹研究》,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4.罗贞礼、黄璜:《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生态足迹方法及其应用——以南方丘陵山区彬州市为例》,载《热带地理》2004年第2期,第140~144页。

15.苏筠、成升魁、谢高地:《大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占用初探》,载《资源科学》2001年第6期,第25~29页。

16.王书华、张义丰、王忠静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郊经济协调评估——以河北省新乐市为例》,载《地理与地理资讯科学》2003年第1期,第78~82页。

17.王永久:《明确定位 精心规划 重振澳门经济》,载《财经贸易》2000年第1期,第5~6页。

18.王云娟:《澳门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能值分析》,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9.吴殿延、史培军、梁进社:《澳门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载《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第103~109页。

20.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等:《中国的生态空间占用研究》,载《资源科学》2001年第6期,第20~23页。

21.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等:《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载《生态学报》2001年第9期,第1484~1493页。

22.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载《地理学报》2000年第5期,第607~615页。

23.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等:《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载《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第2期,第280~285页。

24.杨宏:《澳门的社会经济发展概述》,载《统计与预测》2002年第2期,第53~54页。

25.杨开忠、杨咏、陈洁:《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载《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第15卷第6期,第630~636页。

26.袁红:《澳门回归是其走出经济低谷的契机》,载《财经贸易》第3期,第28~29页。

27.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等:《中国西部12省(市区)的生态足迹》,载《地理学报》2001年第56卷第5期,第599~609页。

28.智瑞芝、董雪旺:《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大庆市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估》,载《地理与地理资讯科学》2003年第4期,第71~74页。

29.周嘉、尚金城:《绥化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载《地理科学》2004年第3期,第333~338页。

30.珠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公告》,见http:/www.pearlwater.gov.cn。

31.Bicknell K.,Ball R. and Cullen R.,“New Methodology for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New Zealand Economy”,Ecological Economics,No.27,1998,pp.149-160.

32.Christian A.C.,Holmberg J.,and Lindgren K.,“Socio-Ecological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ility”,Ecological Economics,Vol.18,1996,pp.89-112.

33.Costanza R.,D’Arge R.,Rudolf de Groot,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Nature,Vol.387,1997,pp.253-260.

34.Folk C.,Jasson A.,Larsson J.,et al.,“Ecological Appropriation by Cities”,Ambio,Vol.26,No.3,1997,pp.167-172.

35.Haberl H.,Erb K.H.,and Krausmann F.,“How to Calculate and Interpret Ecological Footprint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the Case of Austria 1926-1995”,Ecological Economics,Vol.38,2001,pp.25-45.

36.Holdren J.,Ehrlich P.,“Human Population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Am sci,Vol.62,1974,pp.282-292.

37.Kimberley Warren-Rhodes,Albert Koenig,“Ecosystem Appropriation by Hongko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logical Economics,Vol.39,No.3,2001,pp.347-359.

38.Meadow D.,Meadows D. and Randers J.,Beyond the Limits,Toronto:McClelland & Stewart Inc,1992.

39.Meadows D.,Randers J.,et al.,Limits to Growth,New York:Universe Books,1972.

40.Nae-Wen Kuo and Yue-Hwa Yu,“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Loads of Shei-Pa National Park in Taiwan”,Environmental Geology,Vol.40,No.3,January 2001.

41.Odum H.T.,Ecological and General Systems,Revised edition,Boulder:University of Colorado Press,1994.

42.Rees W.E.,“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Environment and Unbanization,Vol.4,No.2,1992.

43.Vitousek P.M.,Ehrlich P.R.,Ehrlich A.H.,et al.,“Human Appropriation of the Products of Photosynthesis”,Bioscience,Vol.34,No.6,1986,pp.368-373.

44.Vurren D.P.,Smeets W.,“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Benin,Costa Rica and the Netherlands”,Ecological Economics,Vol.34,No.3,2000,pp.115-130.

45.Wackernagel M.,Lewan L. and Hansson C.B.,“Evaluating the Use of Natural Capital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Applications in Sweden and Subregions”,Ambio,Vol.28,No.7,1999a,pp.604-612.

46.Wackernagel M.,Monfreda C.,and Deumling D.,Ecological Footprint of Nations(Nov.2002 Update):How Much Nature Do They Use?How Much Nature Do They Have?http://www.Redefiningprogress.org/publications/ef1999.pdf,2002.

47.Wackernagel M.,Monfreda C.,Erb K.H.,et al.,“Ecological Footprint Time Series of Austria,the Philippines,and South Korea for 1961-1999:Comparing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an Actual Land Area Approach”,Land Use Policy,Vol.21,2004,pp.261-269.

48.Wackernagel M.,Monfreda C.,Schulz N.B.,et al.,“Calculating National and Global Ecological Footprint Time Series:Resolving Conceptual Challenges”,Land Use Policy,Vol.21,2004a,pp.271-278.

49.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sR],Commissioned by the Earth Council for the Rio+5 Forum,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Toronto,1997,pp.10-21.

50.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s:How Much Nature Do They Have?,Commissioned by the Earth Council for the Rio+5 Forum,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 Initiatives,Toronto,1997.

51.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Ecological Econimics,Vol.29,No.3,1999,pp.375-390.

52.Wackernagel M.,Rees W.,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Gabriola Island: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p.160.

53.Wackernagel M.,Yount J.D.,“Footprint for Sustainability:the Next Step”,Environment,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Vol.2,2002b,pp.21-42.

54.Wackernagel M.,“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Santiago de Chile”,Local Environment,Vol.3,No.1,1998,pp.125-136.

55.Wackernagel M.,What We Use and What We Have: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Capacity,1999b,http://www.rprogress.org/resource/.

56.Wackernagel M.et al.,“Living Planet Report 2002”,http://www.wwf.org.uk/filelibrary/Pdf/livingplanet2002.pdf,2002a.

57.Wang Rusong,“The Frontiers of Urban Ecological Research i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A New Era of Ecology-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2000.

58.Xu Zhongmin,Zhang Zhiqiang,Cheng Guodong,“The Calculation & Analysi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Gansu Province in 1998”,Acta Geographica Sinaca,Vol.55,No.5,2001,pp.6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