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85

区域发展与政策图书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olicy

SSAPID:101-3282-3380-21
ISBN:978-7-5097-1906-0
DOI:
ISSN:

[内容简介] 幅员辽阔的大国的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通常是由区域性的增长极所带动,区域性发展战略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引擎,区域发展政策也是推动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本书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特殊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基本公共品均等化、招商引资等作为区域发展与政策的核心内容进行理论分析,强调政府在区域发展中,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均等化,而市场的具体事情,则由市场去解决。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殷存毅
编 辑:徐小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二

  三

  四

 第二章 区域发展与空间约束

  第一节 经济学的空间维度

   一 经济活动的空间存在

   二 经济学中的空间维度

  第二节 空间因素对发展的约束

   一 微观区位论

   二 宏观区位论

  第三节 经济活动的空间形态

   一 经济活动的空间形态

   二 制度因素对空间形态的影响

 第三章 发展战略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发展战略的理论分析

   一 发展战略的层次

   二 发展战略的变化特点

   三 中国的发展战略历史沿革

  第二节 平衡与非平衡发展战略与区域发展

   一 平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分析

   二 非平衡发展战略理论分析

    1.“增长极”理论

    2.“核心区—边缘区”理论

    3.梯度推移理论

    4.点-轴发展理论

   三 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

   一 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

   二 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分析

   三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理论解释

 第四章 区域发展与政策

  第一节 区位条件与区域政策

   一 区位与差异

   二 区位条件中的制度性因素

   三 政策对区位条件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政策的属性

   一 区域政策定义

   二 区域政策行为主体

   三 区域政策的制度基础

  第三节 区域政策目标及工具

   一 政策目标与发展

   二 区域政策目标重点的选择

   三 发展中国家区域政策特点

 第五章 区域发展中的政府

  第一节 发展效率与分权化

   一 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

   二 分权与效益

  第二节 区域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

   一 事关大局的中央与地方分权

   二 区域发展与分权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政策分析

   一 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选择性政策

   二 选择性政策与市场经济

   三 基于市场经济的分权政策导向

 第六章 特殊经济区及其政策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

   一 “增长极”理论与特殊经济区

   二 国外特殊经济区发展历程与特征

   三 我国特殊经济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我国特殊经济区发展阶段

    2.我国特殊经济区的种类及功能

  第二节 特殊经济区的创建、政策及其效果

   一 特殊经济区创建的制度背景

    (一)国家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二)“从点到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三)“分权让利”的中央与地方行政体制改革

   二 特殊经济区政策及其内容

    (一)特殊经济区的税收财政优惠政策

     1.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2.其他特殊经济区的税收政策

    (二)特殊经济区的土地使用优惠政策

    (三)特殊经济区的经济管理权

   三 特殊经济区的主要成效

    (一)特殊经济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二)特殊经济区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三)特殊经济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平稳发展

   四 特殊经济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特殊经济区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特殊经济区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三)特殊经济区的政策体系欠规范

  第三节 我国特殊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与政策调整

   一 特殊经济区发展战略的调整

    (一)提升特殊经济区的综合功能

    (二)优化特殊经济区的空间布局

    (三)特殊经济区城市功能定位:从“经济区”转型为“综合功能区”

   二 特殊经济区具体政策的调整

    (一)特殊经济区税收政策调整

    (二)特殊经济区财政投资政策调整

    (三)特殊经济区产业政策调整

    (四)特殊经济区土地政策调整

    (五)特殊经济区政策法规与管理体制调整

 第七章 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一 区域协调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

    2.环境目标

    3.均衡发展目标

   二 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问题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 利益相关主体分析

   二 政府与市场关系

  第三节 实践对理论的检验

   一 欧盟案例分析

    (一)欧盟的目标、原则及特点分析*

    (二)政策工具

    (三)自有财政资源体系

     1.预算收入

     2.财政支出

    (四)组织机构体系

    (五)欧盟经验总结

   二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案例分析

    (一)合作原则、内容及问题

    (二)合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乏合作的激励机制

     2.缺乏政策工具及有效的管理组织

    (三)评价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理论原则及政策

   一 区域协调发展与治理体制变革

   二 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激励与约束

   三 理论的政策导向

    1.国家应把强化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置于事关科学发展观能否实现以及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战略高度

    2.国家应建立促进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的专项基金

    3.建立“跨界治理”的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体制

 第八章 区域发展与基本公共品及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相关理论

   一 区域差距问题的一般理论分析

    1.区域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市场机制会引导差距缩小

    2.缩小地区差距有赖于加大对落后地区的生产性投入

    3.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二 对中国区域差距问题的理论分析

    1.从区位与资源禀赋角度

    2.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角度

    3.从产业结构和体制因素角度

    4.从投资角度

    5.从综合因素角度

   三 公共品及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节 公共品及服务与区域发展差异

   一 区域差距中的公共产品差距

   二 公共品及服务供给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公共品及服务供给差异影响地区劳动力素质

     1.义务教育水平影响当地劳动力素质

     2.公共品及服务水平落后不利于贫困地区人才集聚

    (二)公共品及服务供给水平影响地区投资水平

    (三)公共品及服务供给差距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

     1.公共品及服务的收入效应

     2.公共品及服务的消费效应

  第三节 区域基本公共品及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取向

   一 基本公共品均等化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区域发展非均衡与公共品及服务均等化

    (二)德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与公共品及服务均等化*

   二 我国基本公共品及服务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地方财政能力差别导致公共品及服务的差距

    (二)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负担失衡

     1.税权分配存在结构问题

     2.中央反哺地方的制度不完善

     3.中央政府收多支少

   三 公共品及服务均等化政策取向

    (一)完善公共品及服务供给的财政体制

    (二)推动公共品及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应循序渐进

    (三)建立有效的公共品及服务均等化评估和监督体系

    (四)引导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以促进公共品及服务建设。

 第九章 区域发展与要素资源的利用

  第一节 “招商引资”的理论分析

   一 外来资本与发展

   二 外商直接投资对投资环境的选择

  第二节 “招商引资”与区域发展

   一 区域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

   二 招商引资与工业化

   三 招商引资与城市化

   四 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第三节 中国区域发展中的招商引资策略

   一 FDI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 招商引资的政策分析

   三 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问题

   四 招商引资策略的演变趋势

    1.构筑良好的法制和行政环境

    2.创新产业合作平台

    3.统筹利用内外两种资源

 第十章 空间规划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空间规划及其理论

   一 国土资源规划的理论

   二 国土规划的功能及属性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与空间规划

   一 城乡一体化与空间规划

   二 统筹区域发展与空间规划

  第三节 空间规划与制度环境

   一 国土规划的发展演进

   二 中国国土规划特点及问题分析

    1.附着于经济规划的发展时期(1950~1979)

    2.以生产力布局为主时期(1980~1999)

    3.可持续发展的国土规划时期(2000~)

 后记

[1]〔美〕A. 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载R.科斯等主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刘守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埃德加·M.胡佛著《区域经济学导论》,王翼龙译,商务印书馆,1990。

[3]奥斯特洛姆著《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4]艾伯特·赫希曼著《经济发展战略》,曹征海、潘照东译,潘光威校,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5]安虎森:《有关区域经济政策的一些思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6]白义霞:《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4期。

[7]鲍克:《中国开发区研究——入世后开发区微观体制设计》,人民出版社,2002。

[8]〔美〕保罗·克鲁格曼著《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蔡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美〕保罗·克鲁格曼著《地理和贸易》,张兆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Bob Jessop:《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国际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第31页。

[11]柏兰芝、潘毅:《跨界治理:台资参与昆山制度创新的个案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讨论稿,No.C2003012,第7~8页。

[12]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13]陈昌盛、蔡跃洲编著《中国政府公共服务报告200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4]陈昌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行动路线图》,2007年12月21,http://www.cnstock.com。

[15]陈栋生:《制度创新是加快中西部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6期。

[16]陈杰:《完善我国分税制模式》,《税务研究》2002年第7期。

[17]陈雯:《“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讨论》,《现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18]《大推进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发展研究》1994年第4期,第47页。

[19]〔美〕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载〔英〕彼罗·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7。

[20]〔美〕大卫·N. 海曼著《财政学——理论在政策中的当代应用》(第8版),张进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1]〔美〕戴维·莫斯凯拉(Daivid C. Moschella)著《权力的浪潮》,高铦、高戈、高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2]〔美〕丹尼斯 C. 缪勒著《公共选择理论》,杨学春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3]〔美〕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 C.North)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

[24]〔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25]邓力平、唐永红:《论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特殊经济区的规范性》,《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4期。

[26]邓玲、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经济学家》2006年第4期。

[27]《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

[28]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1978年2月26日)。

[29]冯兴元:《欧盟与德国——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30]樊纲等:《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31]高进田:《区位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

[32]高尚全:《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74期。

[33]关山、姜洪:《块块经济学》,海洋出版社,1990。

[34]郭熙保:《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东南学术》2002年3期。

[35]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促进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5期。

[36]国家统计局:《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国家统计局网站,2009年9月8日。

[37]《国务院关于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的报告》,http://www.gov.cn/zxft/ft98/content_903353.htm。

[38]郭鸿懋等:《城市空间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9]郭腾云、陆大道等:《近2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效果的对比研究》,《地理研究》第21卷第4期(2002年7月)。

[40]韩俊:《调整好城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之关键》,《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3月10日。

[41]郝寿义等:《上海等城市的竞争力与城市建设关系的研究》,《南开学报》1999年1期。

[42]贺卫:《寻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财经大学博士论文,1998。

[43]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44]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5]胡鞍钢、王绍光、康晓光著《中国地区差距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46]胡乃武、张可云:《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1期。

[47]黄恒学:《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8]《经济特区主要经济指标》,《特区经济》2001年第2期。

[49]金人庆:《内外资企业税负差别大改革呼声高》,新华网,2007年3月8日。

[50]〔美〕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上),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97。

[51]柯武刚、史曼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52]拉格纳·纳克斯著《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谨斋译,商务印书馆,1966。

[53]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54]李小建等:《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5]李晓西:《借鉴美国区域经济政策》,《经济界》1996年第6期。

[56]李祥云、毛晖:《2005中国地方财政发展研究报告:地方财政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57]李屹:《国际开发区发展的历程及对我国新时期开发区建设的启示》,《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8期。

[58]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59]连振隆:《简述美国区域经济的均衡政策及启示》,《甘肃理论学刊》2000年1月第1期,总第130期。

[60]刘辉群:《中国保税港区发展及其功能创新》,《国际商务研究》2008年第3期。

[61]刘瑞明、白永秀:《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62]刘勇:《德国区域经济和区域政策考察报告》,国研网,2000年3月28日。

[6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9年人类发展报告》。

[64]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65]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66]林毅夫等:《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与经济发展》,《中国改革》1999年第8期。

[67]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8]刘溶沧、焦国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制度创新》,《财贸经济》2002年第6期。

[69]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9。

[70]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地理研究》2003年5月,第22卷第3期。

[71]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地理科学》2000年12月。

[72]罗茜:《FDI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推动的实证分析》,《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73]吕炜、王伟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财政研究》2008年第5期。

[74]吕贻峰主编《国土资源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75]马凯:《“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上、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6]马强:《我国出口加工区发展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61期。

[77]《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

[78]孟斯硕:《两税合并将使开发区失税惠优势?》,《法人》2007年第4期。

[79]潘文灿、郝寿义、陈玉堂主编《新时期国土规划探索——天津、深圳国土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80]潘文灿主编《中外专家论国土规划》,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81]皮黔生、王恺:《走出孤岛——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82]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3]青木昌彦等主编《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张春霖等译,银温泉等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84]庆沅、彭晓:《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美国区域政策研究》,《开放导报》1997年第12期。

[85]Richard Boyd:《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寻租模式及其经济后果》,《公共管理评论》第三卷,2005。

[86]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87]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胡光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8]〔英〕斯蒂芬·贝利著《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左昌盛、周雪莲、常志霄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9]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第二版上册,梁小民、黄险峰译,吴敬琏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0]宋勃等:《西方资本形成理论述评》,《现代管理学》2006年第12期。

[91]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92]〔日〕速水佑次郎著《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李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3]孙珏:《城市公共物品运营过程及若干效应研究》,《天津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9期。

[94]孙中山:《建国方略》,华夏出版社,2002。

[95]唐明义:《德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启示》,《决策借鉴》1998年第2期。

[96]唐永红:《试论加入WTO后我国特殊经济区发展的规范性问题》,《特区经济》2003年第1期。

[97]唐慎:《开发区兴起与发展的制度比较》,《改革》2005年第3期。

[98]陶然、陆曦、苏福兵、汪晖:《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99]陶一桃、鲁志国:《中国经济特区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00]田光伟:《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定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01]万鹏飞,见《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译者序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2]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9月。

[103]王一鸣:《高速增长时期区域经济和区域政策的国际比较》,《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36期。

[104]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105]王志平:《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政策选择》,《统计教育》2007年第6期。

[106]魏后凯:《中国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0期。

[107]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108]魏后凯:《加入WTO对“特殊经济区”政策的影响》,《经济管理》2002年第9期。

[109]魏后凯:《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形成、影响极其协调途径》,《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第14期。

[110]〔德〕沃尔特·克里斯泰勒著《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

[111]吴次芳、潘文灿等编著《国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3。

[112]吴弦:《欧洲经济圈——形成、发展与前景》,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113]吴先华、郭际、胡汉辉:《长三角地区影响FDI流入因素的实证研究》,《财经论丛》2006年第3期。

[114]吴志强:“《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导论”,《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2期。

[115]夏汛鸽著《推到柏林墙后:德国东部经济重建》,外文出版社,1998。

[116]夏永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原因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年第11期。

[117]〔美〕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Robert B. Ekelund,jr)等著《经济理论和方法史》,杨玉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18]《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陈岱孙主编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19]熊昕:《“两税合并”后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初探》,《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3期。

[120]徐逢贤等:《跨世纪难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21]徐寒:《招商引资实务全书》,新华出版社,2002。

[122]徐民:《WTO补贴规则与我国的优惠政策》,《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123]徐现祥、陈小飞:《经济特区:中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1期。

[124]许涤新:《当代中国的人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25]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6]〔美〕Y. 巴泽尔著《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12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商务印书馆,1997。

[128]杨开忠、甘颖进、沈体雁:《改革后中国经济的宏观区域格局变动》,《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7期。

[129]杨伟民在“长江三角洲经济与民营企业发展论坛”上的讲话,见《中国经济导报》2003年8月30日。

[130]杨伟民:《规划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131]杨伟民:《关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几个问题》,《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2期。

[132]杨小云:《论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经验》,《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33]詹姆斯·M.布坎南著《民主财政论》,穆怀朋译,商务印书馆,1999。

[134]张荐华:《欧洲一体化与欧盟的社会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

[135]张可云:《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大战》,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136]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

[137]张世晴:《西方经济学原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138]张万清等:《区域合作与经济网络》,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139]张文忠:《经济区位论》,2000,科学出版社。

[140]张晓晶:《中国市场化进程报告:现状分析与未来预测》,《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

[141]张占录、李永梁:《开发区土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12期。

[142]赵人伟、李实:《收入差距夸大的原因和价值判断》,《改革》1998年第6期。

[143]赵燕:《保税监管区税收政策浅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第8期。

[144]郑江淮、高彦彦、胡小文:《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效——开发区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145]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民生之路——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46]仲鹭勍:《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模式的兴起、弊端及改革》,《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147]祝宝良等:《欧盟地区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148]周岚:《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对中国之启迪》,《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

[149]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150]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竞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151]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152]Andreas Faludi,PlanningTheory,Oxford,New York,Pergamon Press,1973.

[153]Andrew C. Mertha,“China’s Soft Centralization:Shifting Tiao/Kuai Authority Relations”,The China Quarterly,December 2005.

[154]Beate Kohler-Koch、Rainer Eising,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 in European Union,by Routledge,1999.

[155]Charles R. Hulten,Robert M. Schwab,“A Fiscal Federalism Approach to Infrastructure Policy”,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Vol.27,Issue2,1997.

[156]David H. Hyman,Public Finance:A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 of Theory to Policy (8th Edition),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6.

[157]Edgar M. Hoover,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Alfred A. Knopf,1974.

[158]European commision,“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y”,2001.

[159]Tsui Kai-yuen,“Decomposition of 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ie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17,Issue3,1993.

[160]Ge,W.,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in China,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1999.

[161]Ge,W.,“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the Opening of the Chinese Economy:Some Lessons for Economic Liberalization”,World Development,Vol.27,Issue7,1999.

[162]Harvey Armstrong and Jim Taylor,Regionl Economics and Policy,3rd edition,Blackwell Publishers,2000.

[163]H. Khan Mushtaq and K.S. Jomo(eds.),Rents,Rent-Seek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ory and Evidence in Asi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64]Jae Ho Chung,“Studies of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Mid-Term Appraisal”,The China Quarterly,NO. 142,Jun.,1995.

[165]Jao. Y. C. and C. K.Leung,(eds.),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Po-litics,Problems,and Prospects,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166]Jeffrey G. Williamson,“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13,No.4,Part2,Jul.,1965.

[167]Kevin M. Murphy,“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Big Pus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97. no. 5,1989.

[168]Lee J.,“Changes in the Source of 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y”,China Economic Review,Vol.11,Issue3,2000.

[169]Liu,G.G.“Several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Chinese Economic Studies,Vol.25,No.3,1992.

[170]MacDougall,G. D. A.,“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from Abroad:A Theoretical Approach”,Economic Record,Vol.36,Issue73,March,1960.

[171]M.Camhis,Planning Theory & Philosophy,Tavistock Publications Ltd.,1979.

[172]Musgrave,R.A.,Fiscal systems,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173]Perroux Francois,“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64,Issue 1,Feb,1950.

[174]P.N.Rosenstein-Rodan,“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The Economic Journal,Vol.53,Issue210/211,Jun.-Sept.,1943.

[175]Richard R. Nelson,“A THEORY OF THE 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 IN UNDERDEVELOPED ECONOMI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46,No.5,Dec.,1956.

[176]Rostow,W.W.,Politics and the stages of grow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

[177]Schweinberger,A. G.,“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Quotas on Imported Intermediate Goods:A Policy Proposal”,Oxford Economic Papers 55,2003.

[178]S.J. Mandelbaum,Exploration in Planning Theory,Rutgers,1996.

[179]S. Lall.,“Multinationals and Market Structure in an Open Developing Economy:The Case of Malaysia”,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Vol.115,Issue2,1979.

[180]Sylvie DEMURGER,Jeffrey D. SACHS,“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location and preferential policies in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being in the right place and having the right incentives”,China Economic Review,Vol.13,2002.

[181]Tak-Wing Ngo.,“Rent-seeking and economic governance in the structural nexus of corruption in China”,Crime Law Soc Change,2008.

[182]Tak-Wing Ngo,“The Politics of Rent Production”,Tak-Wing Ngo and Yongping Wu,Rent Seeking in China,Oxford:Routledge,2009.

[183]“The annual report on structure fund”,European commission (1995-2001).

[184]W.Arthur 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The Manchester School,Vol.22,No.2. 1954.

[185]Yeung,Y M;Lee,J;Kee,G.,“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t 30”,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9,50,No.2.

简 介:本书是清华大学李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我国多元城镇化战略模式研究的主要成果。从题目来看,本书包括两重含义,第一重是研究我国多元的城镇化战略,第二重是探索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模式”。本书认为,中国城镇化的第一目标或核心任务是如何实现农民、农民工的城镇化。本书提出解决的出路是大力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中等城...

作者: 李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