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4

珠江论丛(2018年第1辑,总第19辑) 图书

Pearl River Forum

SSAPID:101-3269-0759-56
ISBN:978-7-5201-2536-9
DOI:
ISSN:

[内容简介] 《珠江论丛》是由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内容有:研究人文及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探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发展战略问题;对外交流问题;探讨国内外各项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开展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或比较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付景川
编 辑:陈晴钰;程丽霞;杨涵;李吉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文中数字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来,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论均来自新华网。

杨帆、杨柳:《英国脱欧的深层次原因与欧盟的发展前景》,《新视野》2017年第1期。

冯用富:《外部投机冲击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理论与实证的考察》,《财经科学》1998年第4期。

傅一书、王桂堂、王勇:《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成长的启示》,《征信》1998年第5期。

张淑静:《欧盟东扩后的经济一体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美〕艾米·蔡:《大国兴亡录》,刘海青等译,新世界出版社,2013。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新华出版社,2010。

〔美〕马汉:《海权论》,一兵译,同心出版社,2012。

〔德〕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张世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金玲:《英国脱欧:原因、影响及走向》,《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4期。

杨毅:《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的三维挑战》,《国际视野》2016年第8期。

冯仲平:《英国脱欧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7期。

金瑞庭、李大伟:《英国“脱欧”对欧盟及全球经济的影响及我国对策》,《中国发展观察》2016年第12期。

刘翔峰:《英国“脱欧”对世界经济格局重塑的深远影响》,《中国发展观察》2016年第14期。

原松华:《英国“脱欧”:逆全球化还是全球化发展的新动力?》,《中国发展观察》2016年第14期。

陈初:《对中国“P2P”网络融资的思考》,《人民论坛》2010年第26期。

张玉明:《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研究》,《会计之友》2014年第18期。

裴延喆:《赢众金融理财事务所商业模式的设计》,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宋天翼:《银行视角下的第三方支付发展之路》,《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张宇哲:《电商进军农村金融》,《新世纪周刊》2015年第8期。

齐靓靓:《互联网金融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对外经贸》2014年第10期。

徐岚、徐青松:《从美国经验看“互联网金融”对于国内传统银行业的冲击》,《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第7期。

王艳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西部金融》2014年第2期。

王立彦:《环境成本核算与环境会计体系》,《经济科学》1998年第6期。

孙兴华、王兆蕊:《绿色会计的计量与报告研究》,《会计研究》2002年第3期。

路国莲:《绿色会计理论与制度建构》,《西部财会》2011年第1期。

刘欣:《浅议绿色会计的若干问题》,《会计研究》2007年第9期。

袁广达:《环境会计与管理路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潇霖:《试论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建立》,《会计研究》2008年第6期。

陈留平、张珊珊:《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的思考》,《商业会计》2011年第1期。

张帅:《基于绿色会计视角探讨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优化策略》,《现代国企研究》2015年第10期。

武琦:《浅论绿色会计》,《现代商业》2009年第9期。

杜德春:《对实施绿色会计的研究及分析》,《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2期。

由晓琴:《可持续发展观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商业会计》2013年第6期。

Richard Blundell,Stephen Bond,“GMM Estimation with Persistent Panel Data:An Application to Production Functions,” Econometric Reviews 2000(3):321-340.

Fan,S.G.,Zhang,X.B.,Robinson,S.,“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3(2003).

Jensen,C.,“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the Upgrading of Polish Ex-ports,” Applied Economics 32(2002).

Storper,M.,Venables,A.J.Buzz,“Face-to-face Contact and the Urban Economy,”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4(2004).

Schultz W. Theodore,“Capital Formation by Ed-uc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

Griliches,Z.,“Productivity,R&D and Basic Research at the Firm Level in the 1970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1986).

张文玺:《中日韩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政策演变比较及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12年第4期。

周昌林、魏建良:《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以上海、深圳、宁波为例》,《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刘淑茹:《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5期。

靖学青:《上海产业升级测度及评析》,《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

高远东、张卫国、阳琴:《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经济地理》2005年第6期。

黄亮雄、安苑、刘淑琳:《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基于三个维度的测算》,《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10期。

李博、胡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和比较分析》,《管理科学》2008年第2期。

〔美〕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王松宝译,三联书店,1995。

李东坤、邓敏:《中国省际OFDI、空间溢出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1期。

贾妮莎、韩永辉:《中国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11期。

张明、胡兵:《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第4期。

隆国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探讨》,《国际贸易》2008年第12期。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3期。

周永涛、钱水土:《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第4期。

吴献金、苏学文:《金融创新与金融产业升级指标体系及效用分析》,《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张翠菊、张综益:《中国省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统计研究》2015年第10期。

张桂玲、黄捷:《圆润双砾——广州歌剧院设计》,《新建筑》2006年第4期。

黄明星:《商业建筑的整体空间规划设计与人流动线设计》,《中外建筑》2013年第7期。

马婧:《公共建筑中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方法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于善骏:《基于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论景观设计各阶段可改进之处》,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查晓鸣、杨剑:《关于园林景观建筑柔化设计探讨》,《住宅科技》2014年第10期。

黄艳:《休闲与休闲景观设计》,《设计艺术研究》2014年第1期。

刘蔚娴:《湿地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功能与审美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胡华、曾坚、马剑:《建筑夜景的景观营造》,《世界建筑》2006年第10期。

李小蓉、缪剑峰、肖紫怡:《环境成就地标建筑——以重庆大剧院与悉尼歌剧院为例》,《华中建筑》2014年第9期。

张璐:《基于广州歌剧院设计个案的中西建筑设计差异思考》,《艺术教育》2014年第8期。

颜舒婷、王力:《论解构主义建筑的特征——以广州歌剧院为例》,《城市建筑》2014年第2期。

杨华:《设计——清除视觉污染》,《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年第12期。

孙新:《浅谈城市中的视觉污染》,《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11年第4期。

杨程:《城市建筑物光污染与控制措施》,《工程设计与研究》2011年第1期。

郭万金、刘毓庆:《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型——新时期〈诗经〉研究综述》,《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李世萍、王润琴:《〈毛诗〉大小序教化思想探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李敬峰:《吕柟〈中庸〉首章的诠释及其对朱子的批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年第2期。

刘立志:《汉代〈诗经〉学研究述评》,《南都学坛》2003年第4期。

刘生良:《孔子删诗说考辨及新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林庆彰:《吕柟〈毛诗说序〉研究》,《诗经研究丛刊》2008年第1期。

毛宣国:《〈毛诗〉“教化”理论及其对后世诗学的影响》,《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

梅显懋:《〈毛诗序〉以美、刺说诗探故》,《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1期。

马智:《吕柟理学本体思想辨证》,《北方论丛》2012年第4期。

米文科:《论吕柟思想中的关学特质》,《唐都学刊》2013年第4期。

米文科:《论吕柟的“学仁学天”说》,《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纳秀艳:《走下经学圣坛的诗:明代诗经学刍议》,《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王顺贵:《20世纪〈毛诗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东疆学刊》2003年第3期。

武建宇、秦燕钢:《解读〈毛诗序〉》,《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萧无陂:《论吕柟的为学功夫》,《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萧无陂:《吕柟与阳明心学之间的论学交往考》,《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张慧敏:《十年比较文学视野下的〈诗经〉研究综述》,《科学之友》2007年第6期。

张秀英:《〈诗序〉作者与时代研究综述》,《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张启成:《明代诗经学的新气象》,《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郭胜:《吕柟哲学思想及其特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田鹏:《明以前〈诗经〉序跋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陈战峰:《宋代〈诗经〉学与理学——关于〈诗经〉学的思想学术史考察》,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郭素红:《明代经学的发展》,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韩宏韬:《〈毛诗正义〉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马智:《吕柟理学思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周芬芬:《中外合作办学雅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为例》,《黑河学刊》2013年第11期。

刘潇、朱丽娇:《中外合作办学下的雅思教学新探》,《才智》2014年第6期。

朱楚原:《浅谈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雅思教学模式改革》,《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8期。

赵喆:《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三本类院校雅思教学改革研究》,《福建质量管理》2015年第12期。

李靖:《出国留学培训基地雅思教学改革初探》,《石油教育》2015年第5期。

黄慧:《模因论下基于MOOCs的雅思教学FCM模式理论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12期。

张威、郭永志:《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的实证研究》,《教育科学》2012年第5期。

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流派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章兼中主编《外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张安律、刘安洪:《认知心理学与外语教学》,《外国语文》2010年第5期。

郑淑贞、盛群力:《社会互赖理论对合作学习设计的启示》,《教育学报》2010年第6期。

王寅:《认知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夏纪梅、冯芃芃编著《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