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信息
序言
附录三 作者简介
相关链接
《人口流动与农村妇女发展》作者
Abstract
附录二 “迁移对中国农村妇女的影响”专题组讨论会编码
第一篇 研究背景及项目介绍
第一章 引言
一 中国农村妇女流动状况
二 本书的形成与结构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假设
三 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2.试调查
·第一次试调查
·第二次试调查
3.现场抽样与调查员培训
·抽取调查样本
·调查员培训
4.现场调查与质量控制
(二)定性研究方法
1.定性调查的基本特性
·定性调查以收集定性资料为目的
·定性数据的形式多样
·定性调查的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定性资料分析的结果不能用来推导总体
·定性调查是对定量调查的重要补充和深化
·定性调查更强调集体协同作战的特性
2.本次研究采用的定性方法
①专题组讨论(Focus Group Discussion)。
②入户深入访谈。
附:专题组讨论和个人访谈提纲
一 当地背景情况(与县、乡、村干部访谈或座谈)
二 个人流动情况(与育龄妇女访谈、座谈)
三 流动对妇女的影响(讨论提纲)
第三章 研究地点主要情况介绍
一 调查点所在省份背景介绍
二 调查点所在县情况介绍
三 调查所到村的情况汇总
四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第二篇 调查报告
第四章 人口流动对农村妇女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影响*
一 主要调查结果
(一)计划生育
(二)生殖健康
(三)婚育观念
(四)妇女家庭地位
(五)家庭收入和居住状况
二 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五章 农村年轻妇女的外出经历On the Move:Women and Rural to Urban Mig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4。">*
一 调查对象特征
(一)外出妇女年龄结构特征
(二)外出妇女受教育程度
(三)家庭和个人收入
(四)生育
二 农村妇女的外出经历
(一)初次外出动因
(二)流入地特点
(三)在城市中的工作和生活
三 回乡
(一)回乡频度
(二)回乡原因
(三)回乡后的生活
四 小结
第六章 外出对农村妇女家庭婚姻观念及行为的影响*
一 对恋爱、交友的看法
二 对未婚同居的看法
三 对离婚再婚的看法
四 对婚外性关系的看法
五 生育观念
(一)理想子女数
(二)理想子女性别
六 结论
第七章 外出与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
一 生育状况
(一)生育年龄
(二)生育地点
(三)实际生育子女数
(四)实际生育子女性别状况
二 避孕节育
(一)避孕节育知识
1.获得避孕节育知识途径
2.了解的避孕节育方法种类
3.安全期知识
4.是否知道副作用
(二)避孕节育方法的使用
1.目前使用的避孕方法
2.最好避孕方法与目前使用方法
3.目前方法的副作用
(三)人工流产
(四)生殖系统保健
1.经期用品
2.妇科检查
3.未检查原因
(五)性病与艾滋病
(六)性生活
三 结论
(一)生育状况
(二)避孕节育状况
(三)生殖保健状况
(四)性病、艾滋病情况
第八章 丈夫外出对妇女的影响
一 妇女对丈夫外出的态度和支持程度
(一)丈夫外出打工,妻子留守家中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二)妇女对丈夫外出的支持程度不尽相同
1.全力支持丈夫外出
2.不得不支持丈夫外出
3.不支持丈夫外出
二 丈夫外出对妇女的影响
(一)丈夫不在家时,妇女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1.最划算的方法
2.“换工”是最常用的方式
3.雇工解决燃眉之急
4.完全由妇女自己承担
(二)丈夫外出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1.丈夫长期外出导致夫妻感情淡漠甚至家庭解体
2.“久别胜新婚”
(三)丈夫外出对妇女生殖健康的影响
第三篇 专题研究论文
第九章 农村妇女外出模式*
一 引言
二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三 外出务工者特征
四 初次外出的年龄、时期和婚姻状况
五 外出过程
六 讨论
附:对外出务工妇女人数遗漏情况及其对分析的影响的估计
第十章 外出打工对农村妇女地位的影响*
一 有关迁移对妇女地位影响的文献回顾
二 有关中国女性流动人口的文献回顾
三 流动人口的选择性问题
四 外出打工对妇女地位指标的作用
(一)对男女关系的看法
(二)家庭决策
(三)夫妻关系
(四)代际关系
(五)独立变量
(六)主要发现
1.对男女关系的看法
2.家庭决策
3.夫妻关系
4.代际关系以及观念
五 结论
第十一章 外出对农村妇女生育观念和行为的影响*
一 相关研究回顾
二 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假设
三 外出妇女和未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概述
(一)理想子女数和性别期望
(二)曾生子女数和性别
(三)生育年龄和生育间隔
四 外出对理想子女数和生育行为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一)外出对理想子女数的影响
1.是否外出的影响
2.外出经历的影响
(二)外出对生育年龄和生育间隔的影响
1.生育第一孩的年龄
2.生育第二孩的年龄
3.生育间隔
4.生育子女数
五 结论
第十二章 外出经历对农村妇女初婚年龄的影响*
一 外出经历对妇女初婚年龄的影响分析与讨论
二 结论
第十三章 浅析“留守妻子”现象
一 前言
二 妻子留守的原因
三 留守妻子的生活状况
四 “留守妻子”现象的后果
五 讨论与结论
第十四章 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原因、际遇与影响
一 研究意义与目的
二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三 外出动因与方式
四 外出男子的个体特征
(一)初次外出的时间与年龄特征
(二)初次外出的教育程度与培训情况
(三)初次外出时的婚育状态
五 在外的境况
(一)工作情况
(二)在外的生活与人际关系
(三)外出男子探家的情况
(四)外出男子与家庭的经济联系
六 外出回乡后的现状
(一)家庭经济明显改善,致力于自我发展
(二)选择留在家乡,支持妻子外出
(三)健康与教育观念改变
七 结论与建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国家统计局:《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终期监测评估报告》。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概要,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枞阳县志》,黄山书社,1998。
《怀宁县志》,黄山书社,1996。
《长宁县志》,四川出版社,1992。
《兴文县志》,四川出版社,1994。
简 介:本书共分为学术综述、论著论文题录、社会学界重大活动、社会学大事记、社会学界重大课题介绍、社会学博士点情况介绍、全国社会学机构目录等内容。
作者:
李培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
|
简 介:本书根据农村地区调研数据,通过计量分析探究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中的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并主要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了农村男女劳动力流动的不同特点及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虽然劳动力流动显著增加了农户收入,但是却对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具有潜在不利影响,并且在健康、教育、养老等方面对农村居民的生...
作者:
刘晓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
简 介: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审视女性农民工的劳动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为分析框架,以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库为样本,结合社会性别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农民工的劳动境遇、劳动权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完善劳动保障制度、特殊劳动保护、法律规制的性别意识等...
作者:
苏映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
简 介:本书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难点热点问题、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成功与未来、从社会学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海浦东新区农民市民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等30多篇获奖论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7月
|
简 介:本书是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系列》之《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别样童年》的再版。书中对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世界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展示和研究。这三本书曾于2013年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社会学类一等奖,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
简 介:本书在理论层面探讨了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人口流动对两性社会角色分工的影响,以及性别失衡对两性在婚姻市场中成婚机会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农民工调查数据,从角色冲突和婚姻挤压的视角,对不同婚姻状态下农民工心理失范的现状、性别效应的决定因素和心理失范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农民工心理失范发生的深层次结构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
简 介:本书收集了关于城市劳动力流动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论文,全面展示了国内外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对劳动力流动研究的历史脉络和最新进展。
作者:
蔡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
简 介:本书共分为学术综述、论著论文题录、社会学界重大活动、社会学大事记、社会学界重大课题介绍、社会学博士点情况介绍、全国社会学机构目录等内容。
作者:
李培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
|
简 介:本书是基于云南昆曼公路沿线及其辐射的少数民族村庄的多次调研而进行的研究,阐述了中国在全球化生产和贸易大背景下,人们自主或被迫的流动如何影响和改变少数民族妇女和男人的生计、生活、身份,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和文化认同的变迁。流动既是生计的策略和能力,也能呈现社会关系变化的过程。本书试图对与流动相关的社会服务、土地利用的变化、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
简 介:恩施土家族女性是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进入人们的视野的。她们心仪现代,却又难割传统;既追逐外面世界的精彩,却又挚爱土家本土的质朴;既向往现代大都市的繁荣,却又斩不断大山的牵绊。在传统与现代、舶来与本土、都市与乡土的的交缠中,演绎着婚姻所发生的深刻而生动变迁。
作者:
尹丹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
简 介:本书聚焦陕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从总体概况、综合分析、区域经验和专题研究四个方面,对深入推进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网络扶贫和农村“三变”改革,促进区域脱贫攻坚创新性做法和有益经验,以及异地搬迁后的社区治理不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带动不力等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定性与定量结合,资料性与理论性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
简 介:本书是国内首部关注农村流动女性发展的蓝皮书。调研团队对广州、北京、武汉、西安等四大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回收3000余份有效问卷,并对近300人进行了深度个案访谈。书中剖析了农村流动女性的城市生存现状及影响其城市融入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尤其是针对农村流动女性占据主要比例的家政行业进行了跨地域的检视,在研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
简 介:本书从家庭经济、家庭生产、家庭关系、社会网络、心理感受、闲暇娱乐和自我发展等多个方面全面深入地展示了留守妇女的生活世界,对留守妇女群体进行曲了多元性和多视角分析,并以行动者视角对她们的应用策略和应对行动进行了阐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7月
|
简 介:本书是农村留守妇女生计发展领域的最新著作,弥补了农村留守妇女生计研究的不足。本书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视角,得窥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外部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家庭福利现状,影响其生计策略和家庭福利的因素以及对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评价,由此提出了降低农村留守妇女脆弱性、改善其生计资本、提高其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方法、途径和政策措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
简 介:本书参考了国家及安徽省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并进行了相关的社会调查,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反映了2014~2015年安徽社会的发展实情,剖析了安徽社会建设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促进安徽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展望了2015年安徽社会形势的发展趋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