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0

文化产业园区生命周期研究图书

Cultural Industries Clusters Research in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Circle Theory

SSAPID:101-3207-9778-08
ISBN:978-7-5097-9023-6
DOI:
ISSN:

[内容简介] 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园区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延长并优化其生命周期是文化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本书以生命周期理论为主要切入点,以文化效益、生态经济与商业模式为支撑,通过对园区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特征和国内外案例的研究,全面探讨园区发展的生命机理,探讨影响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普遍性问题,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优化升级转型提供理论借鉴。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文化发展学术文丛
作 者: 杨剑飞
编 辑:孙丽华;周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后记

 自序

 图表附录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二)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三)文化产业集聚趋势明显

   二 问题的提出

    (一)定位不准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明晰

    (二)不少园区重规模而忽视了“产业链条”的延伸

    (三)园区发展缺乏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

    (四)园区建设缺乏文化和地域性内涵

    (五)孵化功能弱,知识转移力量不足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一)政府制定园区政策时必须考虑产业的生命周期

    (二)园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产业生命周期

    (三)预测国内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 文化产业园区与文化产业集群

    (一)文化产业集群

    (二)文化产业园区

    (三)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三种形态

   二 文化产业园区(集群)的生命周期

    (一)文化产业园区(集群)生命周期的概念

  第五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与实证调研相结合

    (二)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第六节 创新点与难点

   一 创新点

   二 难点

 第二章 文化产业园区生命周期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基础理论

   一 生命周期理论阐述

   二 文化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三 文化产业园区的生命周期研究

  第二节 文化产业园区生命周期分析

   一 不同阶段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特征

    (一)产业特征

    (二)空间特征

    (三)不同阶段文化产业园区的动力源特征

   二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一)文化产业园区进入衰退期

     1.缺乏创新推动力

     2.管理机制失效

     3.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

    (二)产业蜕变

    (三)创新循环

   三 相关研究综述及研究出发点

    (一)相关研究综述

    (二)当前研究的缺失

    (三)本研究的出发点

 第三章 北京798艺术区生命周期研究

  第一节 北京798艺术区生命周期各阶段分析

   一 形成期(1995~2002年)

    (一)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脉络(1995~2002年)

    (二)发展背景因素分析

     1.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繁荣

     2.艺术会展的兴盛

   二 成长期(2003~2006年)

    (一)拆迁危机

    (二)“再造798”与大山子艺术节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设立

   三 高潮期(2007~2008年)

   四 停滞期(2009年至今)

    (一)房租的高企

    (二)艺术机构结构发生变化

  第二节 北京798艺术区生命周期演进驱动因素分析

   一 经济环境

    (一)时代的影响

    (二)房租的影响

    (三)知名度的影响

   二 政府的作用

    (一)行政管理

    (二)文化产业政策

   三 艺术主体的选择

    (一)艺术家的选择

    (二)画廊经营机制

  结论

 第四章 坡州Heyri艺术村生命周期研究

  第一节 坡州Heyri艺术村的发展现状

   一 坡州Heyri艺术村的空间布局

   二 坡州Heyri艺术村的产业结构

    (一)艺术创作与交易

    (二)艺术会展业

    (三)艺术培训业

    (四)文化旅游业

    (五)影视拍摄

  第二节 坡州Heyri艺术村生命周期各阶段分析

   一 形成期(1997~2006年)

   二 成长期(2007年至今)

    (一)生命周期特征判断

    (二)发展的特色措施

     1.发展观念:自由创作的艺术空间

     2.资金来源:民间自筹确保坡州Heyri艺术村的艺术独立性

     3.有效的自我管理模式

  第三节 坡州Heyri艺术村生命周期演进驱动因素分析

   一 内部发展因素分析

    (一)对园区建筑的创意规划

    (二)艺术家的自我使命感

    (三)多元的盈利模式

    (四)会员制管理模式

    (五)艺术全产业链模式

    (六)完善的配套设施与服务平台

    (七)研究机构的辅助功能

   二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一)国家文化艺术政策扶持

    (二)政府鼓励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建设

    (三)多渠道提供资金支持

    (四)旅游线路整合

  总结

 第五章 北京798艺术区与坡州Heyri艺术村生命周期风险因素比较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 北京798艺术区与坡州Heyri艺术村生命周期影响因素比较

   一 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 内生性风险比较

    (一)园区的顶层设计

    (二)艺术产业结构对比

    (三)经营模式对比

    (四)入驻人群分析

   三 外生性风险比较

    (一)政府管理

    (二)区域环境

  第二节 北京798艺术区与坡州Heyri艺术村发展的趋向判断

   一 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趋势

    (一)作为艺术区的“798”

    (二)作为旅游区的“798”

    (三)时尚购物区的“798”

   二 坡州Heyri艺术村的发展趋势

    (一)坡州Heyri艺术村发展的趋势

    (二)坡州Heyri艺术村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园内外互动

     2.构建特色品牌

     3.适当引入国际化元素

  总结

 第六章 我国文化产业园区优化策略研究

  第一节 规划优化策略

   一 文化产业园区的“乱象”

   二 强化园区规划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一 强化主导产业的核心地位

   二 处理好产业间的比例关系

   三 加速“产业链条”的延伸

  第三节 空间优化策略

   一 产业空间多元化

   二 文化空间异质化

   三 公共空间休闲化

  第四节 治理优化策略

   一 优化治理模式

   二 优化园区管理机构

   三 创新服务模式

   四 优化人才管理模式

  第五节 功能优化策略

   一 生产研发功能

   二 服务交易功能

   三 培育孵化功能

   四 交流功能

  总结

 第七章 对“十三五”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文化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 产业政策有针对性

    (一)形成阶段:规划政策要强化指导作用

    (二)成长阶段:注重资金和政策的投入

    (三)成熟阶段: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四)停滞阶段:注重产业资源的整合

    (五)衰蜕阶段: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二 商业模式的建立

   三 利益共生系统

  第二节 文化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一 强化文化内涵

   二 坚持融合发展

   三 创新产业要素

   四 注重互动发展

   五 完善考评机制

  总结

  结论

   附件:园区产业化转型的国际路径

    创新循环一:设计型转化

     1.设计理念独特

     2.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3.个性化的服务

     4.以艺术求资金

    创新循环二:科技型转化

     1.技术与创意的完美结合

     2.文化性改造

     3.品牌宣传策略得当

    创新循环三:文化型转化

     1.将自身打造成为产业历史的节点

     2.立足于实地,开展科学研究,成为产业研究重镇

     3.科普培训基地的开发利用

 总序

1.范周:《中国文化产业新思考Ⅱ》,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2.杜跃平等:《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与生命周期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李兰冰:《基于生命周期的物流产业集群演进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德〕韦伯:《工业区位论》,李刚剑等译,商务印书馆,2010。

5.周岚:《798艺术区的社会变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6.王缉慈:《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科学出版社,2010。

7.王齐国、张凌云:《文化产业园区》,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8.蒋三庚、张杰、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11.向勇、刘静:《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践与观察》,红旗出版社,2012。

12.史征:《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机理、评价、对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13.王发明:《创意产业集群化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4.杨畅:《产业园区转型发展战略研究》,格致出版社,2014。

15.袁卫民:《园区规划理论与案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16.李佐军:《中国园区转型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7.武常岐:《世界经典文化产业园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18.张胜冰:《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对城市的作用及中国的发展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9.付韬、张永安:《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探析》,《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6期。

20.李靖华、郭耀煌:《国外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演变》,《人文杂志》2001年第6期。

21.付晗、易旭明:《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22.孙湘、朱静:《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24期。

23.吕建黎:《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江苏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科技信息》2010年第15期。

24.张会恒:《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财贸研究》2004年第6期。

25.郭晶:《生命周期视角下西安市文化产业区域集聚类型与机制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26.张凌云:《文化产业园区有关理论问题重述》,《东岳论丛》2011年第8期。

27.田秋生:《产业园区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28.蒋慧、王慧:《城市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及运作机制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2期。

29.何其聪:《传媒产业园区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以中国北京星光电视节目制作基地为例》,《青年记者》2013年第4期。

30.陈少峰:《从策划视角提升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中国国情国力》2013年3月。

31.胡慧源、高莉莉:《反思文化产业集聚区:异质性及其政策选择》,《东岳论丛》2013年第4期。

32.唐承丽、周海兰、周国华、何胜、蒋志凌、唐凯、李霞:《湖南省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质的顶层设计》,《经济地理》2013年第1期。

33.王坤、袁静:《基于知识生态系统的创意型企业和创意园区匹配问题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1期。

34.吴冰:《浅谈差异化和规模经济视角下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策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35.江凌、倪洪怡:《上海文化产业园区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36.陈丽娜:《深圳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形成动因与模式研究》,《特区经济》2013年第8期。

37.胡惠林:《时间与空间文化经济学论纲》,《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5期。

38.倪宁、王芳菲:《试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运营模式——基于世界成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经验的考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39.张云飞、张晓欢:《试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市场》2013年第20期。

40.周建珊:《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进展及启示》,《商业时代》2013年第12期。

41.赵东川:《文化产业园区“热”的冷思考——论文化价值的创造、重塑与产业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7期。

42.赵渊:《文化产业园区:政策供给与治理结构创新》,《经济论坛》2011年第11期。

43.占绍文、辛武超:《文化产业园区的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天府新论》2013年第1期。

44.李兰:《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一个文献综述》,《改革》2010年第9期。

45.樊盛春、王伟年:《文化产业园区理论问题探讨》,《企业经济》2008年第10期。

46.向勇、陈娴颖:《文化产业园区理想模型与“曲江模式”分析》,《东岳论丛》2010年第12期。

47.毕秋灵、黄森:《文化产业园区如何可持续运营》,《新闻前哨》2011年第10期。

48.张凌云:《文化产业园区有关理论问题重述》,《东岳论丛》2011年第8期。

49.刘金祥:《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

50.齐骥:《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障碍与路径》,《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8期。

51.李兰:《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路径的思考》,《前沿》2011年第24期。

52.郭全中:《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研究》,《新闻界》2012年第18期。

53.王旌璇、喻学才:《我国文化产业园研究综述》,《建筑与文化》2012年第5期。

54.王天铮:《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代经济》2011年第4期。

55.范周:《中国文化产业园区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为例》,《文化月刊》2010年第5期。

56.岳瀚:《中国自发性文化园区同规划性文化园区的“博弈”》,《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8期。

57.谢晓英:《“旧厂房”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形象建设》,《经营与管理》2014年第12期。

58.郭阳:《产业园区建设模式选择与规划特质》,《北京规划建设》2014年第1期。

59.徐明亮:《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个案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0期。

60.詹小秀、简博秀:《城市文化创意园区研究——以台北华山1914文化创意园区为例》,《上海城市研究》2013年第6期。

61.张仁汉、王莹:《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62.郭锴:《从生态文明视角谈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路径创新》,《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年第11期。

63.王明珠、吴瑾、沈亮:《打造文化产业园区升级版》,《群众》2014年第1期。

64.张祖林:《基于波特集群理论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路径探析》,《上海管理科学》2008年第1期。

65.杨斌、邓雅芯:《基于知识转移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路径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年12期。

66.张立波:《建立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与“商业”模式》,《文化月刊》(下旬刊)2013年第9期。

67.李嗣茉:《剖析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过热带来的问题与隐患》,《科技信息》2012年第34期。

68.王双阳:《浅析文化产业园的绩效评估体系》,《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年12期。

69.张云飞、张晓欢:《试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市场》2013年第20期。

70.赵岳峻:《试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大众文艺》2012年第21期。

71.李杨、邵长斌:《台湾文化创意园区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

72.胡惠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化产业发展与人、社会和自然的精神关系协调统一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

73.臧志彭:《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绩效评估与管理机制构建研究》,《管理现代化》2013年第6期。

74.李蕊:《文化产业园发展模式及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商业时代》2014年第34期。

75.李飒:《文化产业园风险管理体系研究》,《管理现代化》2014年第1期。

76.徐文燕、周佩:《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与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分析》,《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77.刘锡宾:《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应遵循三结合原则》,《浙江经济》2013年第23期。

78.宋建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需要的五种要素》,《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3期。

79.庞琳、白淑军、张园:《文化产业园区空间景观设计研究》,《城市建筑》2014年第4期。

80.陈少峰:《文化产业园区有名更需有实》,《时事报告》2014年第5期。

81.王庆金、侯英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策略》,《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第2期。

82.程金亮:《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当代经济》2014年第23期。

83.闫云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世界经验与中国境遇》,《新闻界》2013年第23期。

84.朱方建、丁山、王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及发展路径》,《新闻前哨》2014年第10期。

85.曹玉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体系构建路径的探索》,《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4期。

86.孙清岩:《我国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及策略研究》,《经济师》2014年第10期。

87.王裙:《论“簇群经济”的阶段性演进》,《学术研究》2002年第7期。

88.秦夏明,董沛武,李汉铃:《产业集群形态演化阶段探讨明》,《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2期。

89.池仁勇等:《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理论研究》,《软科学》2005年第5期。

90.潘慧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91.赵海东、吴晓军:《产业集群的阶段性演进》,《理论界》2006年第6期。

92.毛磊:《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演化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20期。

93.冯年华:《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过程与动力分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94.李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1.David Hesmondhalgh:The Cultural Industries,SAGE Publications Ltd,2012.

2.Scott Warren Fitzgerald,Corporation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Time Warner,Bertelsmann,and News Corporation(Critical Media Studies),Lexington Books,2011.

3.Swann GM.P,Prevezer,M. and stout,D,The dynamic of industry clustering:Intermational comparisons In computing and biotechnology,Oxford Universit Press. 1998..

4.Gertler M.S,Creative Cities:What are they for,how do they work,and how do we build them[EB/OL],http://www.cprn.com/documents/31348_en.

5.Eisingerich A,Falck O,Heblich S,Kretschmer T. Cluster Innovation A long the Industry Life Cycle,Jena Economia Research Papers,Working Papers 2008.

6.Pouder,R and St.Jonn,(1996,caronH,Hot spot and blind spots:geographical cluster of firms and innovation,Ae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1 Issue 4.

7.Michael E. Porter,Clusters and New Economie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8.Maggioni M A. The Rise and Fall of Industrial Clusters,Technology and the Life Cycle of Region[R]. Instituted Economia de Barcelona(IEB). Working Paper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