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28

公共危机与社会治理图书

Public Crisis and Social Governance

SSAPID:101-3207-5938-30
ISBN:978-7-5097-2437-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归集了相关学者近期有关城市安全主题的主要研究成果,针对国际上城市安全治理经验、城市危机中的社会治理、社会福利与城市安全以及风险评估与制度建设等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对我国城市安全及风险防范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首部以城市风险与公共安全为主题的著作。

相关信息

丛书名:城市风险与公共安全研究
作 者: 赵来军
编 辑:杨桂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第一部分 全球公共危机与国际治理经验

  美国国土安全部风险分析概述

   一 风险分析在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演进过程

   二 国土安全部对风险分析的界定和运用情况

    (一)风险分析概念的界定和具体应用

     1.与风险有关的几个概念

     2.具体的方法

    (二)国土安全部各部门及其风险分析模型介绍

   三 国土安全部中四个关键风险分析模型的介绍[18]

    (一)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模型

    (二)关键基础设施的风险分析模型

    (三)基于风险的拨款项目模型

    (四)恐怖主义风险评估和管理(TRAM)中的风险分析模型[36]

   四 国土安全部风险分析的走向:综合性风险管理框架

    (一)风险管理与分析办公室

    (二)综合性风险管理框架

    (三)《国土安全部风险词汇手册》

  日本的《国民保护法》及其“国民保护计划”的研究

   一 对日本危机管理的研究概述

   二 作为岛国的日本如何认识危机

   三 从经济支援的角度看《国民保护法》

    (一)“危机发生时”的应对

     1.安定国民生活

     2.债务支付的延期措施

     3.确保安全的限制措施

     4.国有财产的无偿贷款

     5.危机发生时的住宅政策

    (二)危机发生后(恢复重建阶段)的应对

     1.关于恢复重建的财政支持措施

     2.税务政策上的应对

     3.关于重建的金融措施

    (三)小结

   四 日本危机管理相关法规的启示

  欧洲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发展及转变:从体制建构到社会协同

   一 引言

   二 公共危机的类型

   三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

   四 欧盟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体制

    (一)纵向体系

     1.欧盟

      (1)基础设施危机管理[15]

      (2)民事危机管理

      (3)恐怖危机管理[22]

     2.成员国及其地方政府

      (1)基础设施危机管理[15]

      (2)民事危机管理

      (3)欧盟与成员国

    (二)横向体系

     1.法律政策体系

     2.信息体系

     3.志愿者体系

     4.专业组织

    (三)欧洲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与社会协同

     1.管理主体上的社会协同

     2.资源配置上的社会协同

     3.实际运作中的社会协同

   五 欧洲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转变

    (一)从国内型向跨国型机构平台转变

    (二)从危机修复转向危机预防

    (三)从国家政府转向社区组织

    (四)从人的保护扩展到基础设施的保护

 第二部分 危机与社会治理

  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特征分析及预测研究*

   引言

   一 危险化学品事故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 近六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总体分析

   三 按发生时间对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1.按月份对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2.按星期对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四 各省市自治区石化及相关行业工业总产值与危险化学品事故数的回归分析

   五 时间序列模型

    1.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2.自回归模型(AR)过程

    3.移动平均模型(MA)与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过程

   六 2011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数Eviews预测分析

    1.季节调整

    2.ADF单位根检验以及一阶差分自相关图

    3.模型预测

   七 结论

  城市发展与人口安全

   一 前言

   二 城市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发展趋势

    (二)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发展模式粗放,发展形式单一

     2.城镇化内涵不足,质量不高,[18]城市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19]

     3.城市发展“大跃进”现象突出,较少关注民生问题

   三 人口发展与人口安全

    (一)对人口发展与人口安全的一般认识

    (二)人口发展与人口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人口总量大且持续增长[27],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突出

     2.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3.人口综合素质不高,人才安全问题突出

     4.人口资源分布不均匀,流动迁移人口规模庞大

   四 城市发展与人口安全互动发展的战略思想基础

    (一)城市发展与人口安全的互动模型

    (二)实现城市发展与人口安全的战略导向

    (三)实现城市发展与人口安全的主要抓手

     1.将人口安全与城市功能的提升结合起来

     2.从“大人口”战略角度出发解决城市老年人与流动人口问题

     3.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提供更好的人口管理与服务

   五 展望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人群行为特征研究*

   一 引言

   二 人群行为特征

    (一)宏观特征

     1.速度

     2.流量

     3.密度

      (1)密度—速度关系

      (2)密度—流量关系

    (二)中观特征

     1.按生理特征分类

      (1)性别

      (2)年龄

      (3)健康状况

      (4)种族

     2.按行为目的分类

    (三)微观特征

     1.从众行为

     2.避让行为

     3.邻域作用行为

     4.特殊行为习惯

      (1)时间最短路径偏好

      (2)自动设施偏好

     5.群聚行为

   三 影响人群行为的因素

    (一)空间约束性

    (二)结构复杂性

    (三)人群密度大

    (四)行人流方向复杂

    (五)人群流量不均衡

   四 研究结论与展望

  企业信息安全的三维分析

   一 核心概念的定义

    (一)信息安全

    (二)信息安全风险

    (三)信息安全事件

    (四)威胁

    (五)漏洞

   二 信息安全管理:技术方面

    (一)信息安全技术的进步

    (二)技术方法的局限

   三 信息安全管理:人的方面

   四 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方面

    (一)信息安全检查表和标准

    (二)风险评估

     1.风险定性评估

     2.风险定量评估

  食品企业如何应对消费警示误报引发的危机

   一 海口砷超标消费警示误报引发企业危机

   二 食品消费警示误报引发的企业危机:一种新的急性危机

    (一)食品消费警示的概念及作用

    (二)消费警示误报引发的危机属于一种新的急性危机

    (三)消费警示误报引发的危机的特征

     1.误导性

     2.夸大性

     3.殃及性

   三 砷超标事件后农夫山泉的危机公关措施评析

    (一)快速反应、积极回应

    (二)大量检测报告证明自己的清白

    (三)强硬立场、高调应对

   四 食品企业应对消费警示误报引发危机的策略

    (一)事前的危机防范与预案准备

    (二)事中的危机处理和危机公关

    (三)事后的企业形象恢复与重建

   五 小结与后续研究

 第三部分 从福利到安全

  社会质量视角中的社会风险应对*

   一 什么是社会质量视角

   二 社会质量视角中的风险应对

   三 社会质量理论的价值和局限

  个体风险的社会管理*

   一 转型社会的风险结构

   二 个体碎片化是风险社会的基点

   三 个体风险管理根本上是社会管理

  社会危机事件的信任求解*

   一 社会危机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二 社会危机事件频发的根源

   三 信任的断裂与社会危机事件的发生

   四 化解社会危机事件的信任重建

  社会风险与消防风险治理模式*

   一 风险及其特点

   二 我国消防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

   三 构建复合型的消防安全模式

    (一)动员模式

    (二)治理模式

    (三)协商模式

 第四部分 风险评估与制度建设

  城市复杂环境下施工风险动态辨识研究报告

   一 引言

   二 免疫风险辨识模型

    (一)模型构架

    (二)Filter-Wrapper融合的特征选择方法——FWHM[3]

    (三)RADMA核心风险辨识机制

   三 基于状态转移图谱的风险捕捉

   四 基于自适应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的风险动态辨识

   五 实际工程应用

    (一)免疫风险辨识法在上海长江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二)自适应模糊层次分析方法AWSAHP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三)状态转移图谱风险征兆方法在青草沙原水输水工程中的应用

   六 小结

  上海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溯源与对策*

   引言

   一 研究回顾

   二 上海安全生产总体状况

    (一)上海安全生产阶段划分

     1.安全生产平稳期(1980~1991年)

     2.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期(1992~2003年)

     3.安全生产完善期(2003年至今)

    (二)上海安全生产状况的国内国际对比

   三 上海市安全生产风险分布特征

    (一)时间维度:夏秋事故多发、冬春相对少发

    (二)行业维度:制造业中的重工业与建筑业为高危行业

    (三)空间维度:区县差异比较明显

    (四)群体分布维度:受害群体主要为外来务工人员

   四 上海市安全生产风险溯源

    (一)潜在风险源——经济源

    (二)直接风险源——社会源、技术源、自然源

     1.社会源

      (1)全社会安全生产资源保障水平较低

      (2)全社会安全文化基础薄弱

      (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监管漏洞

      (4)安全生产体系尚未建成

     2.技术源

      (1)生产设备及材料的安全隐患

      (2)作业环境的风险

      (3)安全防护中存在的风险

     3.自然源

     4.混合源

      (1)混合风险源之双风险源

      (2)混合风险源之多重风险源

     5.特殊风险源——危险化学品

   五 上海市安全生产的风险评估

    (一)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二)主成分分析

    (三)各区(县)安全生产风险的聚类分析结果

    (四)对安全生产风险危害的总体评估

    (五)上海市安全生产风险的评估结果分析

   六 上海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上海安全生产管理的总体思路

    (二)上海安全生产体系的保障措施

  产品危机处理的策略、影响因素及效果评价研究*

   一 产品危机处理策略及策略选择

    1.危机处理策略

    2.危机处理策略的选择

     (1)归因理论的视角

     (2)经验总结的视角

   二 产品危机处理与营销变量的关系

    1.产品危机处理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2.产品危机处理对品牌权益的影响

    3.消费者特征对产品危机处理的影响

   三 对危机处理效果的评估

    1.文本的选择

    2.策略的效果测量

  上海城市运行的风险源分析及对策思考

   引言

   一 研究回顾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三)发达国家的实践模式

     1.美国模式:由撞击式被动应急反应模式向综合性应急管理模式转变

     2.俄罗斯模式:五级应急管理机构逐级负责的垂直管理模式

     3.日本模式:由分立管理向一元化管理模式转变

     4.英国模式:应急管理临时机构与常设机构综合协调、“金、银、铜”三级处置模式

   二 上海城市运行风险源的分布特征

    (一)城市运行风险源的类型分布特征

     1.事故灾难风险源的类型分布特征

     2.公共卫生风险源的类型分布特征

     3.社会安全风险源的类型分布特征

     4.自然灾害风险源的类型分布特征

    (二)城市运行风险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1.事故灾难风险源:郊区(县)的安全生产及交通事故风险源密度明显高于中心城区,中心城区的火灾事故风险源密度高于郊区(县)

      (1)各区(县)事故灾难风险源分布特征

      (2)各功能区风险源分布特征

     2.公共卫生风险源:郊区的传染病风险源密度高于城区,食物中毒风险源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1)传染病的空间分布特征:郊区比城区密度高

      (2)食物中毒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区和郊区基本一致

     3.社会安全风险源:人口密集区域、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城乡结合部风险源密集分布

     4.自然灾害风险源:长江与东海沿线风险源密集分布

    (三)城市运行风险的时间分布特征

    (四)城市运行风险的行业分布特征

    (五)城市运行风险源的人群分布特征

    (六)上海城市运行风险总体评估

   三 有效监控上海城市运行风险源的对策建议

    (一)有效监控上海城市运行风险源的总体思路

    (二)完善上海城市运行风险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1.转变被动应急管理模式,有机衔接常态与非常态的风险应急机制,实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主体外移、创新内移”的风险管理范式,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多重查险、排险防范系统

     2.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及时排查风险隐患

     4.加强材料的安全质量管理,保障安全生产

     5.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完善城市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

     6.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城市风险源管理的环境格局

  城市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设及完善

   一 城市人口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及完善

    (一)城市教育求学安全法律制度

     1.学前教育问题

     2.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二)城市婚姻家庭安全法律制度

     1.婚前健康检查问题

     2.未婚同居问题

     3.同性恋问题

    (三)城市社会保障安全法律制度

     1.人口老龄化问题

     2.城市失业保险问题

     3.医疗保险问题

   二 城市经济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及完善

    (一)城市人群消费安全法律制度

     1.损害赔偿问题

     2.赔偿请求主体问题

     3.网络消费问题

     4.缺陷产品召回制度问题

    (二)城市金融证券市场安全法律制度

     1.证券市场监管问题

     2.期货市场问题

    (三)城市知识产权安全法律制度

   三 城市生态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及完善

    (一)城市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1.城市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现状

     2.城市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建设新发展

    (二)城市医疗卫生安全法律制度

    (三)城市生物安全法律制度

   四 城市交通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及完善

    (一)车辆及驾驶人管理法律制度

     1.机动车登记制度

     2.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制度

     3.机动车牌证制度

     4.驾驶人管理制度

     5.非机动车管理制度

    (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法律制度

    (三)交通事故处理及有关法律制度

    (四)城市交通安全法律制度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1)必须继续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

     (2)必须在理论的基础上增强可操作性

     (3)必须注意车辆安全保障法的建设

   五 城市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及完善

    (一)城市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建设现状

    (二)城市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

     1.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权保护问题

     2.城市信息安全适度超前立法问题

     3.城市信息安全立法的国际趋同性问题

   六 城市建筑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及完善

    (一)建筑物建造阶段安全法律制度

     1.招投标法律制度

     2.施工安全法律制度

    (二)建筑物管理阶段安全法律制度

   七 城市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建设及完善

    (一)城市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建设现状

    (二)城市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的完善

     1.细化原则性规定,具体化法律责任规范

     2.专门针对其他重要突发事件制定法律法规

 序言

[1]参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美国国土安全部。

[2]参见http://www.dhs.gov/xabout/structure/gc_1169243598416.shtm。

[3]参见http://www.dhs.gov/xabout/structure/gc_1169243598416.shtm。

[4]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p.2.

[5]游志斌:《美国联邦政府的国土安全风险管理》,http://www.studytimes.com.cn:9999/epaper/xxsb/html/2011/02/14/02/02_30.htm,2011年2月14日。

[6]美国国会在《2008年统一拨款法案》(Consolidated Appropriations Act of 2008)中要求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对国土安全部与风险分析有关的活动进行评估,以便统一分配拨款;该委员会的主要合作伙伴是国土安全部风险管理与分析办公室(RMA),该委员会在具体研究实践中选取以自然灾害、基础设施保护、国土安全拨款分配、恐怖主义、生物威胁等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为例来评估国土安全部的风险分析能力。具体内容请参见注释4中的文献。

[7]以上的风险、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概念均参见Risk Steering Committee.2010. DHS Risk Lexicon(2010 edition),p.25,27,28,30。

[8]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p.96.

[9]以上概念参见Risk Steering Committee.2010. DHS Risk Lexicon(2010 edition)“可接受风险”词条,第7页。

[10]以上概念参见Risk Steering Committee.2010. DHS Risk Lexicon(2010 edition)“威胁”、“脆弱性”、“后果”等词条,第36、39、10页。

[11]《Homeland Security Act of 2002》,p.8,转引自夏保成编著《美国公共安全管理导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第35页。

[12]参见:http://www.dhs.gov/xabout/history/和http://zh.wikipedia.org/wiki/美国国土安全部。

[13]参见http://www.dhs.gov/xabout/structure/editorial_0644.shtm。

[14]参见http://www.dhs.gov/xabout/structure/。其中总法律顾问办公室、立法事务办公室、公共事务办公室、公民身份和移民服务特派员、民权和个人自由办公室、首席隐私保密官办公室、反毒执行办公室等机构的职责在夏保成编著的《美国公共安全管理导论》第35页有详细论述。

[15]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p.24.

[16]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p.26.

[17]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p.13.

[18]本节对国土安全部风险分析模型的选择标准主要参照美国国家研究委员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一书中对国土安全部在自然灾害、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拨款项目、恐怖主义等方面风险分析能力的评估标准。

[19]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p.18.

[20]夏保成编著《美国公共安全管理导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第35页。

[2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p.30.

[22]参见http://www.fema.gov/hazard/flood/index.shtm。

[23]参见http://www.fema.gov/hazard/flood/index.shtm。

[24]Critical Infrastructure and Key Resources Support Annex,http://www.dhs.gov/xlibrary/assets/%20NIPP_%20Plan.pdf,p.28.

[25]Critical Infrastructure and Key Resources Support Annex,http://www.dhs.gov/xlibrary/assets/%20NIPP_%20Plan.pdf,p.31.

[26]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p.31.

[27]参见http://www.dhs.gov/xabout/structure/gc_1185203138955.shtm。

[28]参见http://www.dhs.gov/xabout/structure/gc_1185203138955.shtm。

[29]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10:33.

[30]参见http://www.dhs.gov/xabout/structure/gc_1220886590914.shtm。

[31]The Implementing the 9·11 Commission Recommendations Act of 2007,http://www.govtrack.us/congress/billtext.xpd?bill=h110-16,p.53.

[3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p.34.

[33]http://www.gao.gov/new.items/d08852.pdf:GAO-08-852.

[34]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p.35.

[35]GAO:GAO-09-168R,Homeland Security Grant Risk Assessment,http://www.gao.gov/new.items/d09168r.pdf.

[36]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p.36.

[37]Breor,Scott. 2010. Workshop on Risk Assessment and Safety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http://www.cresp.org/RASDMU/Presentations/01_Kosson%20Introduction.pdf.

[38]参见http://www.dhs.gov/xabout/structure/gc_1185203978952.shtm。

[39]Kolasky,Bob. 2011. DHS Adopting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2,https://www.riskinstitute.org/peri/index2.php?option=com_content&do_pdf=1&id=1083.

[40]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p.42.

[41]Bob Kolasky:DHS Adopting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8,https://www.riskinstitute.org/peri/index2.php?option=com_content&do_pdf=1&id=1083.

[4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0. Review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s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p.41.

[43]Risk Steering Committee. 2010. DHS Risk Lexicon(2010 Edition),p.1.

[1]淳于淼泠:《日本政府危机管理的演变》,《当代亚太》2004年第7期,第54~58页。

[2]王德迅:《日本危机管理的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3期,第62~67页。

[3]国民保護法制研究会編《逐条解説国民保護法》,ぎょうせい,2005。

[4]三省堂:《新六法》,三省堂,2010。

[5]首藤信彦:《現代社会の危機管理》,《日本公共政策学会年報》,1999,第1~18页。

[6]地方自治体における国民保護研究会:《地方自治体における国民保護——市町村国民保護計画策定のポイント》,東京法令出版,2006。

[7]ロジャー?コングレトン(Congleton):《危機管理の政治経済学——政治的意思決定における合理的無知、無知、そして拙速》,《公共選択の研究》2004年第43期,第5~16页。

[8]防災行政研究会編《逐条解説災害対策基本法》(第二次改訂版),ぎょうせい,2002。

[9]Buchanan,James M. 1975. The Limits of Liberty:Between Anarchy and Leviatha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Buchanan,James M. 1991. The Economics and the Ethics of Constitutional Ord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杨安华:《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第75~82页。

[2]张小明:《从SARS事件看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机制设计》,《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9~23页。

[3]唐钧:《公共危机管理:国际趋势与前沿动态》,《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6期,第124~126页。

[4]王德迅:《国外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纵横谈》,《求是》2005年第20期,第59~61页。

[5]吴兴军:《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特征与机制构建》,《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第3期,第53~55页。

[6]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第1173~1177页。

[7]Royal Society. 1992. Risk:Analysis,Perception and Management. London:Royal Society.

[8]Benson,C. and E.J. Clay. 1998. The Impact of Drought on Sub-Saharan African Economies: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Washington D.C.:World Bank.http://econpapers.repec.org/RePEc:fth:wobate:401.

[9]Mechler,Reinhard. 2003. “Natural Disaster Risk and Cost-Benefit Analysis.” In A.Kreimer,M.Arnold,and A.Carlin(eds.),The Future of Disaster Risk:Building Safer Cities. Washington D.C.:World Bank,pp.45-55.

[10]Benson,C. and E.J.Clay. 2003. “Disasters,Vulnerability,and the Global Economy.” In A.Kreimer,M.Arnold,and A.Carlin (eds.),The Future of Disaster Risk:Building Safer Cities. Washington D.C.:World Bank,pp.3-31.

[11]PSDS(Private Sector Development Strategy). 2002. Private Sector Development,World Bank,Washington,D.C.,http://www.worldbank.org/privatesector.

[12]Bolin,Bob. 2007.“Race,Class,Ethnicity,and Disaster Vulnerability.” In H.Rodríguez,E.L.Quarantelli,and R.R.Dynes(eds),Handbook of Disaster Research. New York:Springer,pp.113-129.

[13]Quarantelli,E.L. 2006. Catastrophes are Different from Disasters:Some Implications for Crisis Planning and Managing Drawn from Katrina,Published on:June 11,2006 on the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 website.(www.ssrc.org.)

[14]Larsson,P.,Larsson,E.,H.Frisell,and S.Olsson. 2009.“Understanding the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European Union.” In S.Olsson(ed.),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European Union:Cooperation in the Face of Emergencies. Heidelberg:Springer,pp.1-16.

[15]Lindstrom,M. 2009.“The European Programme for Critical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In S.Olsson(ed.),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European Union:Cooperation in the Face of Emergencies. Heidelberg:Springer,pp.37-60.

[16]Ahman T. and C.Nilsson. 2009.“The Community Mechanism for Civil Protection and the European Union Solidarity Fund.” In S.Olsson(ed.),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European Union:Cooperation in the Face of Emergencies. Heidelberg:Springer,pp.83-108.

[17]薛澜:《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8]The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ECDC),Official Website(http://www.ecdc.europa.eu/en/aboutus/Mission/Pages/Mission.aspx.),2011-05-01.

[19]何奇松:《欧盟民事危机管理》,《国际资料信息》2008年第4期,第26~30页。

[20]Haine,Jean-Yves. 2004. Idealism and Power:The New EU Security Strategy. Current History,103:107-112.

[21]高望来:《全球治理的困境与欧盟的反恐模式》,《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第177~186页。

[22]Utterstrom,Anna. 2009.“Counter-terrorism in the European Union.” In S.Olsson(ed.),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European Union:Cooperation in the Face of Emergencies. Heidelberg:Springer,pp.139-156.

[23]Britton,Neil R. 2007.“National Planning and Response:National Systems.” Handbook of Disaster Research. New York:Springer,pp.347-367.

[24]凌学武:《联邦制下的德国应急管理体系特点》,《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18~21页。

[25]李进:《法国消防危机管理的启示》,《城市与减灾》2006年第2期,第14~17页。

[26]丘璐、王玮:《中英两国危机管理体制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5期,第35~36页。

[27]Frisell,E.H. 2009.“The EU Policy-Making Processand Crisis Management.” In S.Olsson(ed.),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European Union:Cooperation in the Face of Emergencies. Heidelberg:Springer,pp.17-36.

[28]Kjellen,S.Z. 2009.“Rapid Alerts for Crises at the EU Level.” In S.Olsson(ed.),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European Union:Cooperation in the Face of Emergencies. Heidelberg:Springer,pp.61-82.

[29]陈丽:《德国应急管理的体制、特点及启示》,《西藏发展论坛》2010年第1期,第43~46页。

[30]Duke,Simon. 2002. The EU and Crisis Management: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Maastricht:European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赵来军、吴萍、许科:《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第19卷第7期,第165~170页。

[2]Shorten,C.V. et al. 2002. A 12-year History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ncidents in Chester County,Pennsylvania.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A89:29-40.

[3]Kourniotis,S.P.,Kiranoudis,C.T.,and Markatos,N.C. 2000.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omino Chemical Accident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71:239-252.

[4]陶玉红:《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与安全监管对策建议》,《安全》2010年第31卷第4期,第21~23页。

[5]吴芬、夏昭林:《媒介报告的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5年第23卷第3期,第113~115页。

[6]张江华、朱道立:《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分析研究综述》,《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第17卷第3期,第136~142页。

[7]Zhang,Jiang-hua and Zhao,Lai-jun. 2007. Risk Analysis of Dangerous Chemical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27(12):117-122.

[8]张江华、曹悦、朱道立、吴勤昱:《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疏散决策系统设计》,《科技导报》2007年第25卷第7期,第47~50页。

[9]王军生:《中小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状分析与对策》,《办公自动化:办公设备与耗材》2004年第11期,第28~30页。

[10]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1]高云才:《中国200余地级市中183个拟建设“国际大都市”》,2011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2]王玉庆:《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几个突出问题》,《求是》2011年第2期。

[3]Kuznets,Simon. 1973. Modern Economic Growth:Findings and Reflection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3,No.3.

[4]Chenery,Hollis B. 1975. The Structuralist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Polic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5,No.2.

[5]张维庆:《关注人口安全 促进协调发展》,《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第5期,第1~6页。

[6]《有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安全”的概念》,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E4%BA%BA%E9%A1%9E%E5%AE%89%E5%85%A8。

[7]王玲杰:《人口安全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0期,第12~14页。

[8]何元庆:《上海世博会对城市功能发展与完善的启示》,致公党上海市委参政议政部,http://www.chinazhigongparty.org.cn/zsjs/llyj/201102/t20110215_14983. html,2011。

[9]Stiglitz,J. 2000. Liberalization,Moral Hazard in Banking,and Prudential Regulation:Are Capital Requirements Enough?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0.

[10]李秉仁:《我国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对城市化的影响和作用》,《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2期。

[11]《一个国家,多个市场:用麦肯锡城市群方法瞄准中国消费者》,https://china.mckinseyquarterly.com/Marketing/Branding/One_Country_Many_Markets_2547,2009。

[12]郭新双:《“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思路与金融支持》,http://wenku.baidu.com/view/3ee07520dd36a32d73758164. html,2010。

[13]赵庆海等:《世界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对我国的昭示》,《开发研究》2008年第2期。

[14]《如何从“成长城市”迈向“成熟城市”》,2010年12月1日《文汇报》。

[15]冯俊新:《中国城市化所处阶段分析——基于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的跨国比较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增刊。

[16]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辨——“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B模式”的泥淖》,《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17]谢鹏飞等:《和谐、生态:可持续的城市——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综述》,《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1期。

[18]周毅:《当前中国城市化问题及其对策》,《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1期。

[19]刘向威等:《聚焦经济视角下我国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思考》,《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6期。

[20]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1]陈锡文:《中国城镇化率被严重高估》,http://policy.caing.com/2010-08-07/100167691.html,2010年8月7日。

[22]Philips Swagel:《中国GDP超日赶美但弱点多挑战多》,http://www. voanews.com/chinese/news/origination/20110214-China-Economy-116191774.html?utm_source=twitterfeed&utm_medium=twitter,2011。

[23]屈宏斌:《通胀之年人民币政策预测》,《进出口经理人》2011年第2期。

[24]张晓军等:《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状况、特征及问题刍议》,《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2期。

[25]王炜:《城市化不能“贵族化”》,2011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26]陆杰华、傅崇辉:《关于我国人口安全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27]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与信息司:《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http://www.chinapop.gov.cn/ghjh/sygh/200804/t20080430_42940.html,2007年1月5日。

[28]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9]秦生:《世界人口安全问题综述》,《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第12期。

[30]胡焕庸线,http://baike.baidu.com/view/1269078.htm。

[31]王炜:《求新求大求洋,百姓生活却不易,城市化不能“贵族化”》,2011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32]樊杰等:《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1期,第87~95页。

[33]迟福林:《十字路口的抉择》,中国友谊出版社,2010。

[34]高杰等:《上海市黄浦区“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未发表),2011。

[35]方创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经济地理》2009年第1期。

[1]马金宁、韩新、丛北华:《地铁列车火灾中的人员疏散仿真研究》,《灾害学》2010年第25期,第146~149页。

[2]胡清梅、方卫宁、李广燕、贾玉泉:《公共建筑环境下行人行为特征及拥挤机理研究综述》,《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第18卷第8期,第68~73页。

[3]田玉敏:《人群疏散心理及行为个体差异的探讨》,《人类工效学》2010年第16卷第3期,第53~56页。

[4]秦文虎、查骏元、李晓娜、赵正旭:《虚拟人群行为的建模和实现方法》,《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0卷第1期,第58~61页。

[5]张国斌:《综合客运枢纽站前广场行人交通行为及微观仿真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6]李得伟:《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乘客集散模型及微观仿真理论》,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7]常丹:《地铁行人微观行为参数量化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8]Fruin J. 1971. Pedestrian Planing and Design. Metropolitan Association of Urban Designers and Environmental Planners,New York.

[9]Hoel,L.A. 1968. Pedestrian Travel Rates in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s. Traffic Engineering,38:10-13.

[10]Tregenza,Peter R. 1986. The Design of Interior Circulation.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New York.

[11]Older,S.J. 1968. Movement of Pedestrians on Footways in Shopping Streets.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Control,10:160-163.

[12]Henderson,L.F. 1971. The Statistics of Crowd Fluids. Natur,229:381-353.

[13]Tanariboon,Y.,Hwa,S.S.,& Chor,C.H. 1986. Pedestrian Characteristic Study in Singapore.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ASCE,112(3):229-235.

[14]Lam,William H.K.,Morrall,John F.,& Ho Hrebert. 1995. Pedestrain Flow Characteristic in Hong Ko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487:56-62.

[15]陈然、黄力耘:《中国大都市行人交通特征的实测和初步分析》,《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1卷第1期,第93~97页。

[16]Weidmann,U. 1993. Transporttechnik der Fuβg?nger,ETH-Zürich,Schrifternreihe IVT-Berichte 90,Zürich (In German).

[17]胡清梅:《大型公共建筑环境中人群拥挤机理及群集行为特性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8]Fruin,J.J. 1987. Pedestrian Planning and Design (2nd ed).Alabama:Elevator World Inc.

[19]Daamen,Winnie. 2004. Modelling Passenger Flows in Public Transport Facilities. The Netherlands: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In:Proceedings 76th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Annual Meeting,Washington.

[21]Virkler,M.R. & S.Elayadath. 1994. Pedestrian Speed-Flow-Density Relationship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438:51-58.

[22]沙云飞:《人群疏散的微观仿真模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3]王理达:《地铁车站人群疏散行为仿真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4]Sherif,M. 1935. A Study of Some Social Factors in Perception. Archives of Psychology. Columbia University,187(60).

[25]Helbing,Dirk,Illés Farkas,and Tamás Vicsek. 2000. Simulating Dynamical Features of Escape Panic. Nature,9.

[26]徐高:《人群疏散的仿真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7]CROW.1998. ASVV:Recommendations for Traffic Provisions in Built-Up Areas,Report 15.

[28]De Neufville,R. & M.Grillot. 1982. Design of Pedestrian Space in Airport Terminals.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Journal of ASCE,108:87-101.

[29]Pauls,J. 1987. Calculating Evacuation Times for Tall Buildings. Fire Safety Journal,12:213-236.

[30]Van Soeren,J.W.A. 1996. User-Manual Station Version 2.01.Railinfrabeheer(In Durch).

[31]Knoflacher,H. 1987. Verkehrsplanung für den Menschen.Band 1:Grundstrukturen,Wirtschaftsverlag Orac,Vienna(In German).

[32]夏胜国:《公交枢纽客流特征分析及行人路径交通分配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33]孙立光、史其信:《用于微观行人方针的邻域决策模型》,《公路工程》2009年第34卷第4期,第68~72页。

[34]孙立光:《步行设施内的行人行为微观仿真模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5]唐明:《客运枢纽行人交通行为模型与仿真算法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6]安实、崔娜、崔建勋:《应急疏散条件下家庭群聚行为的仿真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38卷第10期,第94~99页。

[37]王振:《城市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理论及应用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38]姚国伟:《基于乘客疏散仿真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布置和设施协调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9]Hoogendoorn,Serge P.,Daamen W.,& Piet H.L. Bovy. 2003. Extracting Microscopic Pedestrian Characteristics From Video Data.In:Proceedings of the 82nd Annual Meeting at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Washington D.C.

[40]王炜雯:《铁路客运站客流集散规律分析及安全性评价》,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Gifford,Eric Allan. 1998. Hectronic Information Security. Potentials,IEEE,7 (4):26-30.

[2]Werlinger,Rodrigo,Kirstie Hawkey,and Konstantin Beznosov. 2009. An Integrated View of Human,Organizational,and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of IT Secur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Computer Security,17 (1).

[3]NIST.2006. Glossary of Key Information Security Terms,edited by R.Kissel.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4]Loch,Karen D.,Houston H.Carr,and Merrill E.Warkentin. 1992. Threats to Information Systems:Today’s Reality,Yesterday’s Understanding. MIS Quarterly,16 (2):173-186.

[5]Arce,Iván. 2003. The Weakest Link Revisited. Security & Privacy,IEEE,1 (2):72-76.

[6]Sawicka,Agata. 2004. Dynamics of Security Compliance:Case of IT-based Work Environment.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Media Studies.University of Bergen,Bergen.

[7]Schneier,Bruce. 2000. Secrets and Lies:Digital Security in a Networked World. New York:Wiley Computer Publishing,Johan Wiley & Sons,Inc.

[8]Anderson,Ross. 1994. Why Cryptosystems Fail.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37 (11):32-40.

[9]Cappelli,Dawn M. and Andrew P.Moore. 2008. Risk Mitigation Strategies:Lessons Learned from Actual Insider Attacks. CERT Program-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10]Clarke,Lee and James F.Jr.Short. 1993.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Risk:Some Current Controversi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375-399.

[11]Siponen,Mikko T. 2005. An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IS Security Approaches: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14:303-315.

[12]Stephenson,Peter. 2004. Risk and Incident Management—Getting Started. Computer Fraud & Security,11:17-19.

[1]陈芳、云彤、王晖余:《“砒霜门”是否有黑幕,记者直面当事人》2009年12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

[2]吴旦颖:《农夫山泉十亿元打水漂》,2009年12月10日《南方日报》。

[3]陶斯然:《农夫山泉:“砒霜门”后一周销量陡降5成》,2009年12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

[4]《农夫山泉、统一等9款饮料被指成分超标》,http://survey.finance.sina.com.cn/result/39976.html,2010年3月29日。

[5]吕允端:《消费警示发布制度》,1998年3月13日《光明日报》。

[6]李胜:《安全信息发布要慎之又慎》,2007年4月6日《深圳商报》。

[7]孙继伟:《从危机管理到问题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孟庆普:《食品安全信息发布该管管了》,2007年3月9日《健康报》。

[9]杨帆远航人:《农夫山泉“砒霜门”危机公关中的几点“美中不足”》,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38829-1.html,2009年12月16日。

[10]蒋军:《谁要“整死”农夫山泉》,http://www.sino-manager.com/2009127_10251.html,2009年12月16日。

[1]金成国:《21世纪韩国社会发展模式及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再构成》,《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2期。

[2]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3。

[3]艾伦·沃克:《社会质量取向:连接亚洲与欧洲的桥梁》,《江海学刊》2010年第4期。

[4]Beck,Wolfgang,Laurent J.G. Maesen v.d.,Fleur Thomése,and Alan Walker. 2001. Social Quality:A Vision for Europe. The 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p.375.

[5]彼得·泰勒-顾柏:《新风险、新福利——欧洲福利国家的转变》,马继森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6]Beck,Wolfgang,Laurent J.G. Maesen v.d.,and Alan Walker(eds.). 2001. Theorizing Social Quality:The Concept’s Validity. Social Quality:A Vision for Europe,edited by Wolfgang Beck,Laurent J.G. Maesen v.d.,Fleur Thomése,and Alan Walker Published by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The Hague.

[7]Burgess,J.Peter,et al. 2007. Promoting Human Security:Ethical,Normative and Educational Frameworks in Western Europe,Paris:UNESCO.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5/001511/151144E.pdf.

[8]Truong,Th-D.,S.Wieringa,and A.Chachhi. 2006. Engendering Humans Security:Feminist Perspectives. London/New York:Zed Books Ltd.,p.12.

[9]Holzmann,Robert,Bynne Sherburne-Benz,and Emil Tesliuc. 2003.“Social Risk Management:The World Bank’s Approach to Social Protection in a Globalizing World.” Social Protection Department,The World Bank.

[10]Yee,Jaeyol and Dukin Chang. 2009. Social Quality as a Measurement for Social Progress. Development and Society,Vol.38,No.2.

[11]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188页。

[12]景天魁:《迈向普遍福利时代》,http://www.sociology 2010.cass.cn/,2010。

[13]Gasper,Des. 2009. The Human and the Social:A Systematized Comparison of the Discourse of Human Development,Human Security and Social Quality.For Asia Social Quality Network Meeting,9-11 December 2009,Bangkok.

[14]Maesen v.d.,Laurent J.G. and Alan Walker. 2009. Explorative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Social Capital,Human Security,Capability Theory and Social Harmony:With Some Principles of Social Quality Approach. EFSQ:Working -Paper nr.5 draft.

[15]关信平、郭瑜:《“人类安全”:概念分析、国际发展及其对我国的意义》,《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5期。

[16]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1页。

[17]杨雪冬等:《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38页。

[18]林卡:《社会质量理论:研究和谐社会的新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9]Mine,Y. 2008. Globalization,Difference,and Human Security:A Maj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saka:Osaka University,p.6.

[1]乌尔里希·贝克等:《自由与资本主义:与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对话》,路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119页。

[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2000,第75页。

[3]乌尔里希·贝克等:《自由与资本主义:与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对话》,路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119页。

[4]陈志良:《虚拟:哲学必须面对的课题》,2000年1月18日《光明日报》。

[5]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24页。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25页。

[8]彼得·F.德鲁克:《德鲁克文集》(第三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第9页。

[1]于建嵘:《守住社会稳定的底线》,《廉政瞭望》2010年第1期。

[2]参见邹育根《当前中国地方政府信任危机事件的形态类别、形成机理与治理思路》,《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4期。

[3]参见薛可等《突发性危机事件中收集短信传播的理论模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

[4]参见付晓东《论跨区域公共危机事件的防治》,《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4期。

[5]向德平、陈琦:《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

[6]参见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2008。

[7]刘少杰:《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化解风险型社会矛盾》,《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8]参见王小章《风险时代的社会建设》,《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9]宋宝安:《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新华文摘》2010年第24期。

[10]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第30页。

[11]阿兰·佩雷菲特:《信任社会》,邱海婴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551页。

[12]参见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3~5页。

[13]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2,第35页。

[14]皮埃尔·布迪厄、詹姆斯·科尔曼以及罗博特·普特南等人称这种“社会力量”、“社会关系”为“社会资本”。

[15]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程胜利译,中华书局,2005,第56页。

[1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28页。

[17]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第34页。

[18]参见罗伯特·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

[19]普特南:《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与公共生活》,参见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35页。

[1]Luhmann,N. 1993. Risk:A Sociological Theory. Belin:de Gruyter.

[2]Douglas,M. 2003. Risk Accept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Science. London:Routledge.

[3]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三联书店,2000。

[4]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5]芭芭拉·亚当、乌尔里希·贝克、约斯特·房·龙:《风险社会及其超越》,赵延东、马缨等译,北京出版社,2005。

[6]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学习宣传提纲》,2006。

[9]胡荣、李敬雅:《城市居民信任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社会》2006年第6期。

[10]Valadenz,Jorge M. 2001. Deliberative Democracy,Political Legitimacy,and Self-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Westview Press.

[11]薛晓源、周战超主编《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2]谢尔顿·克里姆斯基、多米尼克·戈尔丁:《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徐元玲、孟毓焕、徐玲等译,北京出版社,200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1]Likhitruangsilp,Veerasak. 2003. A Risk-based Dynamic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Tunnel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周文波、胡珉:《盾构隧道信息化施工智能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23卷增刊,第5122~5127页。

[3]Hu,Min and Fangfang Wu. 2010. Filter-Wrapper Hybrid Method on Feature Selection.2010 Second Global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Systems,pp.98-101.

[4]王俊:《基于原型方法的特征选择算法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5]Van Dijck,Cert. 2006. Speeding up the Wrapper Feature Subset Selection in Regression by Mutual Information Relevance and Redundancy Analysis.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Athens,Greece,pp.31-40.

[6]Hernandez,Jose Crispin,Béatrice Duval,and Jin-Kao Hao. 2007. A Genetic Embedded Approach for Gen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icroarray Data. Proceedings of the 5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Machine Learning and Data Mining in Bioinformatics,pp.91-101.

[7]Yuan,Tao,Hu Min,and Wu Genfeng. 2010. A Residual Antigen-based Dynamic Memory Algorithm.The 2010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pp.189-192.

[8]Onoda,Takashi and Norihiko Ito. 2009. Yamasaki Hironobu Trouble Condition Sign Discovery-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or 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Atlanta,Georgia,USA,pp.2358-2365.

[9]Groth,Sven S. and Jan Muntermann. 2010. Discovering Intraday Market Risk Exposures in Unstructured Data Sources:The Case of Corporate Disclosures. Proceedings of the 43r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pp.1-10.

[10]曹连海、曹波、陈南祥、徐建新:《相空间重构神经网络在洪水灾害损失预报中的应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年第28卷第2期,第89~92页。

[11]白超英、朱令人、王海涛、周仕勇:《地震活动信息熵及时空分维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地震》1992年第4期,第7~11页。

[12]欧阳首承等:《非规则时序信息的结构转换及演化的细化分析》,《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第4期,第36~41页。

[13]Hu,Min,Fanfang Wu,Bo Zhu,Bo Lu,and Jing Lei Pu. 2011. A New Hazard Identification Method-State Transition Graph.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48(2):71-78.

[14]胡珉、罗赛楠:《权重自适应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及应用》,《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第22期,第5151~5154页。

[1]Ramani,R.V. 1994. Times Series Analysis of Coal Mine Accident Experience.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4:229-234.

[2]Heinrich,H.W.,D.Petersen,and N.Ross. 1980.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 McGraw-Hill,New York.

[3]Detection,Fault. 1997. Supervision and Safety for Technical Processes 1997. Proceeding of the 3rd In Ac Symposium,Kingston upon Hull,UK,August 26-28,R.J.Patton,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4]陈宝智:《事故预防原理》,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罗云:《生产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现代职业安全》2004年第12期,第66~68页。

[6]多英全、吴宗之、魏利军、康荣学、罗艾民:《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排序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年第6期。

[7]魏振宽、周延峰、荆全忠:《基于生命经济价值理论的生产安全分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年第8期,第8~11页。

[8]曾德星:《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安全投入,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劳动安全与健康》1997年第6期。

[9]刘振翼、冯长根、彭爱田、谭允祯:《安全投入与安全水平的关系》,《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0]邢冀、谢贤平:《安全投入与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研究》,《安全》2007年第9期。

[11]王喜奎、吴宗之、孙猛、魏利军:《关于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修订的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2]魏利军、多英全、吴宗之:《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方法及程序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年第1期,第15~20页。

[13]陈国华、张新梅:《重大危险源区域风险评价及监管对策》,《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第3期。

[14]刘宏、唐禹夏、程宇和:《基于风险管理方法的危险源评价分级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5]吴宗之、高进东:《重大危险源普查与建立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第5期,第61~64页。

[1]Coombs,W. T. 1995. Choosing the Right Words:The Development of Guideline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Crisis-Response Strategie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8(4),447-476.

[2]Pearson,C.M. and Clair,J.A. 1998. Reframing Crisis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3(1),59-76.

[3]Dawar,Niray and Pillutla,Madan M. 2000. Impact of Product-harm Crises on Brand Equity: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nsumer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37(2),215-226.

[4]Tyler,L. 1997. Liability Means Never Being able to Say You’re Sorry:Corporate Quilt,Legal Constraints,and Defensiveness in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1(1),51-73.

[5]Coombs,W. T. and Holladay S.J. 1996. Communication and Attributions in a Crisis: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13(4),321-340.

[6]Benoit,William L. 1997. Hugh Grant’s Image Restoration Discourse:An Actor Apologize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45(3),251-267.

[7]Coombs,W. Timothy. 2000. Designing Post-crisis Messages:Lessons for Crisis Response Strategies. Review of Business,21(3/4),37-41.

[8]Coombs,W. T. 1999. Information and Compassion in Crisis Response:A Test of Their Effects.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11(2),125-142.

[9]Coombs,W. Timothy. 1998. An Analytic Framework for Crisis Situations:Better Response from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 Research,10(2),177-191.

[10]吴宜蓁:《“A”钱与“清廉”之间——解读兴票案的危机情境、危机反应策略与媒体效能》,《传播文化》2002年第9期。

[11]Klein,Jill and Dawar,Niraj. 2004.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nsumers’ Attributions and Brand Evaluations in a Product-harm Cri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21,203-217.

[12]Folkes,Valerie S. 1984. Consumer Reactions to Product Failure:An Attribut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0(4),398-409.

[13]Bradford,Jeffrey L. & Garrett,Dennis E. 1995.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ve Responses to Accusations of Unethical Behavior.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4(11),875-893.

[14]Kabak,Irwin W. & Siomkos,George J. 1990. How Can an Industrial Crisis Be Managed Effectively?Industrial Engineering,32(6),18-21.

[15]Siomkos,George J. & Malliaris,Peter G. 1992. Consumer Response to Company Communications during a Product Harm Crisis.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8),59-66.

[16]Dawar,Niraj. 1998. Product-harm Crises and the Signaling Ability of Brands.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28(3),109-119.

[17]Laufer D. and Gillespie K. 2004. Differences in Consumer Attributions of Blame between Men and Women:The Role of Perceived Vulnerability and Empathic Concern. Psychology & Marketing,21(2),141-157.

[18]Laufer,Daniel,David H. Silvera,and Tracy Meyer. 2005. Explo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Older and Younger Consumers in Attributions of Blame for Product Harm Crises.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Review,7,1-21.

[1]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卷第1期,第69~76页。

[2]王宏波:《社会工程的概念和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第20卷第1期,第47~52页。

[3]李彤:《论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第18卷第3期,第65~72页。

[4]张春曙:《大城市社会发展预警研究及应用初探》,《预测》1995年第14卷第1期,第47~50页。

[5]肖飞:《我国社会稳定预警机制构建探略》,《公安研究》2000年第1期,第25~26页。

[6]牛文元、叶文虎:《全面构建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中国发展》2003年第4期,第1~4页。

[7]尹晓波:《社会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预警系统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23卷第5期,第55~57页。

[8]贾友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预警机制的建立》,《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69~71页。

[9]郭济:《中央和大城市政府应急机制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王绍玉、冯百侠:《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重庆出版社,2006。

[11]董华、吉光等:《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与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2]赵成根:《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陈秋玲:《社会预警管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14]菅强:《中国突发事件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15]王宏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防、处置与恢复重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16]万鹏飞:《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董晓峰、王莉、游志远、高峰:《城市公共安全研究综述》,《城市问题》2007年第148卷第11期,第71~75页。

[18]李志祥、刘铁忠、王梓薇:《中美国家应急管理机制比较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8卷第5期,第3~7页。

[1]万劲波、赖章盛:《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法治与伦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第11页。

[2]周珂:《生态环境法学》,法律出版社,2001,第11页。

[3]常纪文、杨朝霞:《环境法的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王保树:《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53页。

[5]于文轩:《生物安全立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5页。

[6]余磊、杨斌等:《信息安全战——企业信息安全建设之道》,东方出版社,2010,第3页。

[7]麦永浩、袁翔珠:《信息安全法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第3页。

[8]刘品新:《网络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Sarah Rupp:《网上儿童保护》,http://www.chinalawinfo.com/fzdt/SubjectContent.aspx?code=46,2011。

[10]张秀兰:《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第56页。

[11]刘风景:《超前立法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2]蒋树声:《建立和完善保障公共安全的应急体系》,群言出版社,2007,第55页。

[13]诺曼·奥古斯丁:《危机管理》,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4]于安:《暴雪袭击〈突发事件应对法〉凸显不足》,《中国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未出版),2008,第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