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3

中国城镇化——和谐与繁荣之路图书

Urbanization of China: A Road to Harmony and Prosperity

SSAPID:101-3200-0806-99
ISBN:978-7-5097-6042-0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社会和谐和全面繁荣的必由之路,也是将“中国梦”变为现实的根本举措。本书深刻反思了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基本特征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基础、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重点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趋势、近中期目标和重点任务,研究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路径,强调以人为本、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一体、四化同步。

相关信息

丛书名: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
作 者: 魏后凯
编 辑:陈凤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摘要

 总序

 Abstract

 第一章 中国城镇化的历程与评价

  第一节 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一 城镇化的界定及其内涵

   二 城镇化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的演变历程

   一 波浪起伏时期(1950~1977年)

   二 稳步推进时期(1978~1995年)

   三 加速推进时期(1996年至今)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一 城镇化起点低、规模大、速度快

   二 城镇化水平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

   三 城市群已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四 城市基础设施取得了飞速发展

   五 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四节 中国城镇化的问题及挑战

   一 农民市民化程度低,难度大

   二 资源高度消耗,利用效率低下

   三 污染物排放迅速增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四 城镇空间盲目蔓延扩张

   五 城镇体系不尽合理

   六 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七 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包容性问题严峻

   八 城镇建设缺乏特色,管理缺失

  第五节 对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反思

 第二章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本质

  第一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基础

  第二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一 以人为本

   二 集约智能

   三 绿色低碳

   四 城乡一体

   五 四化同步

   六 文化传承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一 多元

   二 渐进

   三 集约

   四 和谐

   五 可持续

 第三章 中国城镇化推进的战略思路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已进入战略转型期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的趋势及目标

   一 205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预测

   二 不同区域的城镇化水平预测分析

   三 中国城镇化的目标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 分阶段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 提升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

   三 减少资源环境的消耗代价,降低城镇化推进成本

   四 优化城镇化的规模格局和空间形态

   五 切实提高城镇现代化管理水平

   六 加强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创新

 第四章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界定与内涵

  第二节 当前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状况

   一 中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增长状况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估算

   三 对中国不完全城镇化率的估算

  第三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障碍

   一 成本障碍

   二 制度障碍

    1.现行户籍及其附属社会福利政策对市民化的障碍

    2.现行土地制度对市民化的障碍

   三 能力障碍

   四 文化障碍

   五 社会排斥

   六 承载力约束

  第四节 中国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估算

   一 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存量估算

   二 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增量估算

   三 推进市民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第五节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思路

   一 分阶段稳步推进市民化进程

   二 多措并举全面做好市民化工作

   三 实行分层分类的差别化战略

   四 建立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

 第五章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规模格局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两极化倾向

   一 不同规模城市数量结构的两极化倾向

   二 不同规模城市人口比重的两极化倾向

   三 不同规模城市人口吸纳能力的两极化倾向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规模格局两极化的形成机理

   一 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

   二 资源配置的双重偏向

   三 市场作用的极化效应

   四 进城农民的迁移意愿

   五 政府调控手段的缺乏

  第三节 构建科学合理城镇化规模格局的科学基础

  第四节 中国城镇化规模格局重构的路径选择

   一 制定科学的城市规模等级分类标准

   二 巩固并发挥城市群的主体形态作用

   三 优化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四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强化产业功能

   五 继续有重点地支持小城镇发展

 第六章 优化城镇化的空间布局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布局的空间集聚态势

   一 城市和人口在东部沿海地区高密度集聚

   二 在空间上形成了若干城市和人口密集区及分布带

   三 城市人口过密过疏日益严峻

   四 产业集聚与人口分布不协同一致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空间集聚态势的形成机理

   一 自然地理条件的地带性差异

   二 资源要素的空间集聚效应

   三 国家发展战略的城市和空间偏向

   四 区域发展差距的综合影响

  第三节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战略思路

   一 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二 严格控制城镇化的空间增长红线

   三 实行多中心网络开发战略

   四 构建“四横四纵”的重点轴带体系

 第七章 探索多元化的城镇化模式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和谐型城镇化模式

  第三节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第四节 可持续城镇化模式

  第五节 城乡融合型城镇化模式

 第八章 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第二节 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

  第三节 破解城市空间二元结构

   一 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

   二 加强城中村治理

   三 优化提升旧城功能

  第四节 治理特大城市膨胀病

  第五节 全面建设新型城市

   一 全面建设绿色城市

   二 加快建设人文城市

   三 稳步推进智慧城市

 第九章 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

  第一节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

   一 明确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二 尽快剥离户籍的福利分配功能

   三 建立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

   四 因地制宜分阶段积极稳妥推进

  第二节 完善城乡土地管理制度

   一 健全土地统一登记制度

   二 建立完善城乡土地市场

   三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征用政策

   四 加强城镇土地挖潜

   五 实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

  第三节 完善城乡就业管理制度

   一 消除影响城乡平等就业的一切障碍

   二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

   三 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第四节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一 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二 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三 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

  第五节 完善城市政区管理制度

   一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二 积极探索简化行政管理层级

   三 实现从城乡分治到城乡同治

 前言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社会和谐和全面繁荣的必由之路,也是将“中国梦”变为现实的根本举措。本书深刻反思了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基本特征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基础、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重点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趋势、近中期目标和重点任务,研究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路径,强调以人为本、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一体、四化同步。

[1]阿马蒂亚·森、王燕燕:《论社会排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2]爱德华·格莱泽:《城市的胜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3]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

[4]岸根卓郎:《迈向21世纪的国土规划——城乡融合系统设计》,科学出版社,1990。

[5]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科学出版社,2009。

[6]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蔡昉、王美艳:《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及应对建议》,载中国经济前景分析编委会编《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9年春季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9]蔡继明:《切勿重蹈小城镇遍地开花的覆辙》,《经济纵横》2010年第7期。

[10]蔡继明、王栋、程世勇:《政府主导型与农民自主型城市化模式比较》,《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5期。

[11]蔡翼飞、张车伟:《地区差距的新视角: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5期。

[12]曹刚:《中国城镇化模式举证及其本质差异》,《改革》2010年第4期。

[13]陈彦光、周一星:《城市化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探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3(4)期。

[14]陈书荣:《中国城市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城市问题》2000年第1期。

[15]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0。

[16]池忠仁、王浣尘、陈云:《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1期。

[17]丁祖昱:《中国房价收入比的城市分异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18]方创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经济地理》2009年第29(1)期。

[19]方创琳、刘海燕:《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剥夺行为及调控路径》,《地理学报》2007年第62(8)期。

[20]方创琳、姚士谋、刘盛和等:《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1。

[21]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江海学刊》1984年第1期。

[22]冯海燕、张昕、李光永、穆乃君、陈瑾:《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3]冯惠:《城市化中的城中村建设》,《中华建设》2014年第2期。

[24]高春亮、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趋势预测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第35(6)期。

[25]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26]高新才、周毅、徐静:《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1期。

[27]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

[28]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9]辜胜阻、李正友:《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制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30]辜胜阻、杨建武、刘江日:《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1期。

[31]关兴良、方创琳、罗奎:《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地理科学》2012年第9期。

[32]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中国人口出版社,2012。

[33]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2012。

[34]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3。

[35]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0。

[3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设计》,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37]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8]郭万达、辛华:《深圳要突破“承载力局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开放导报》2011年第1期。

[39]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地理学报》1935年第2期。

[40]胡晓义:《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研究》2012年第1卷。

[41]胡兆量:《大城市人口的超前发展规律》,《社会调查与研究》1985年第2期。

[42]胡兆量:《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及其对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5期。

[43]胡建国:《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的城乡户籍歧视问题探讨》,《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1期。

[44]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外城镇化模式及其得失》,《城乡建设》2005年第5、7、8期。

[45]建设部调研组:《农民工进城对城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载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46]简新华:《走好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研究之二》,《学习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47]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48]简新华、刘传江:《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世界经济》1998年第4期。

[49]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50]金三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创新与对策》,《东方早报》2013年4月2日。

[51]金中夏、熊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道路怎么走》,《经济日报》2013年1月31日。

[52]姜爱林:《“城市化”和“城镇化”基本涵义研究述评》,《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8(4)期。

[53]姜爱林、任志儒:《网格化:现代城市管理新模式》,《上海城市规划》2007年第1期。

[54]姜大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9日。

[55]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信出版社,2012。

[56]李贵成:《社会排斥视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理论探讨》2013年第2期。

[57]李克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求是》2012年第4期。

[58]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59]李铁:《城镇化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60]梁达:《城镇化对扩大内需有较大提升作用》,《上海证券报》2012年3月26日。

[61]梁汉媚、方创琳:《中国城市贫困的基本特点与脱贫模式探讨》,《人文地理》2011年第6期。

[62]林森:《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长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63]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64]刘纯彬:《中国城市化要以建设中等城市为重点》,《财经科学》1988年第7期。

[65]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6]刘淑妍:《当前我国城市管理中公众参与的路径探索》,《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67]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3期。

[68]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4期。

[69]陆大道、姚士谋:《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思辨》,《人文地理》2007年第4期。

[70]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71]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的困境》,《读书》2000年第5期。

[72]罗宏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湖南日报》2010年2月20日。

[73]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7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75]马兴杰、陈通:《城市化影响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第2期。

[76]梅建明:《进程农民的“农民市民化”意愿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77]《南方都市报》特别报道组:《洪流: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花城出版社,2012。

[78]南方报业集团:《2011十大人文城市榜》,《南方周末》2011年12月14日。

[79]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科》2013年第1期。

[80]牛凤瑞:《多样化: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人民日报》2003年5月13日。

[81]牛凤瑞:《中国特色城市化之路》,《理论参考》2010年第2期。

[82]牛凤瑞、白津夫、杨中川:《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3]皮埃尔·雅克、拉金德拉·帕乔里:《城市:改变发展轨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4]仇保兴:《六个转变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开发》2010年第7期。

[85]仇保兴:《科学规划,认真践行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师》2010年第26(7)期。

[86]仇保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形势、问题及对策》,《中国名城》2012年第12期。

[87]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11期。

[88]仇怡:《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基于1990~2010年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3年第33(1)期。

[89]邱鹏旭:《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认识和理解》,人民网-理论频道,2013年3月13日。

[90]单菁菁:《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及其分担机制》,载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91]施子海、欧阳进、曲永冠、王晓丽、高贺、李佳晟:《城镇化的国际模式及其启示》,《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4期。

[92]盛广耀:《城市化模式转变: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城市》2005年第6期。

[93]石敏俊、张卓颖、周丁扬:《京津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载文魁、祝尔娟主编《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9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95]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96]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97]邵文娟、刘晓梅:《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整合研究》,《长春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

[98]时慧娜:《中国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3期。

[99]宋刚、唐蔷:《现代城市及其管理——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2期。

[100]宋俊岭、黄序:《中国城镇化知识15讲》,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101]苏红键、魏后凯:《密度效应,最优城市人口密度与集约型城镇化》,《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10期。

[102]孙跃兰、刘红、沈苏琴、林莉莉:《中国城市内涝状况的调研分析——基于武汉、上海、杭州、北京的调研》,《金田》2012年第8期。

[103]陶然:《加快城中村改造与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1期。

[104]唐钧:《当前中国城市贫困的形成与现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3期。

[105]唐钧:《“城市门槛”与社会排斥》,《绿叶》2009年第7期。

[106]田德文:《欧洲国家城镇化的三点启示》,《人民日报》2013年1月20日。

[107]童玉芬:《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动态模拟与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9期。

[108]王大伟、王宇成、苏杨:《我国的城市病到底多严重——城市病的度量及部分城市的城市病状况定量对比》,《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10期。

[109]王大用:《中国的城市化及带来的挑战》,《经济纵横》2005年第1期。

[110]王桂新、沈建法、刘建波:《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111]王建军、吴志强:《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地理学报》2009年第64(2)期。

[112]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113]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114]王小鲁、夏小林:《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载王小鲁、樊纲主编:《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15]王小刚、王建平:《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116]王永苏、欧继中、厚实:《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报告》,《河南日报》2011年10月14日。

[117]王伟波、向明、范红忠:《德国的城市化模式》,《城市问题》2012年第6期。

[118]王伟光、魏后凯:《走共享型融合发展之路——莱芜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19]王晓东:《城乡统筹下我国社会保障财政体制的改革》,《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第12期。

[120]王阳:《加快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10期。

[121]王业强:《倒“U”型城市规模效率曲线及其政策含义——基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率的比较研究》,《财贸经济》2012年第11期。

[122]魏后凯:《区域承载力·城市化·城市发展政策》,《学术界》1989年第6期。

[123]魏后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战略》,《管理世界》1998年第1期。

[124]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经济管理》2003年第6期。

[125]魏后凯:《怎样理解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人民日报》2005年1月19日。

[126]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27]魏后凯:《新时期中国国土开发的新方略》,《绿叶》2009年第9期。

[128]魏后凯(2010a):《多元化: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16日。

[129]魏后凯(2010b):《我国镇域经济科学发展研究》,《江海学刊》2010年第2期。

[130]魏后凯(2011a):《论中国城市转型战略》,《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第4(1)期。

[131]魏后凯(2011b):《我国城镇化战略调整思路》,《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7期。

[132]魏后凯(2013a):《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中国发展观察》2013年第3期。

[133]魏后凯(2013b):《东亚国家城镇化模式及其得失》,《人民日报》2013年1月20日。

[134]魏后凯(2013c):《关于城市型社会的若干理论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5期。

[135]魏后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36]魏后凯等:《中国迈向城市时代的绿色繁荣之路》,载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37]魏后凯等:《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38]魏后凯、苏红键:《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3年第5期。

[139]魏后凯、张燕:《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与举措》,《经济纵横》2011年第9期。

[140]吴勇、吴耿:《建立城乡统一土地管理体制的“213”构想》,《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7月27日。

[141]伍江:《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问题与思考》,《未来城市》2010年第25(3)期。

[142]邬彬、车秀珍、陈晓丹、谢林伸:《深圳水环境容量及其承载力评价》,《环境科学研究》2012年第25(8)期。

[143]项光勤:《发达国家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城市改造的启示》,《学海》2005年第4期。

[144]肖金成、史育龙、申兵、袁朱、李忠、欧阳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发展途径》,《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11期。

[145]肖金成、袁朱:《中国十大城市群》,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46]谢志强:《新型城镇化: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选择》,《社会科学报》2003年7月3日。

[147]严重敏:《试论我国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和城市规模等级问题》,《人口与经济》1989年第2期。

[148]袁东振:《国外如何应对“城市病”》,《科学决策》2005年第8期。

[149]杨保军:《巨型城市:是天堂,也是地狱》,《商务周刊》2009年第1期。

[150]杨明生:《建筑短命是“城市病”也是“权利病”》,《中华建筑报》2013年11月22日。

[151]杨伟民:《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经济纵横》2008年第5期。

[152]杨宜勇、顾严:《建议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采用城镇调查失业率为约束性指标》,《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3期。

[153]姚士谋、王成新、解晓南:《21世纪中国城市化模式探讨》,《科技导报》2004年第7期。

[154]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等:《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155]郧彦辉:《农民市民化程度测量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探析》,《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8期。

[156]张纯元:《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探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6期。

[157]张道航:《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的模式及方略》,《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58]张桂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困境与出路》,《光明日报》2013年2月22日。

[159]张丽艳、陈余婷:《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西北人口》2012年第4期。

[160]张剑涛:《旧城改造须借鉴国际经验》,《改革》2009年第10期。

[161]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162]翟宝辉、李婵、杨芳:《现代城市综合管理的本质、功能与体系再认识》,《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第6期。

[163]郑秉文:《拉美城镇化:“赶超”与“过度”》,《人民日报》2013年1月20日。

[164]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65]智联招聘、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2012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http://wh.house.sina.com.cn/2012-04-26/1720130761.shtml,2012。

[166]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

[167]周干峙:《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1期。

[168]周干峙:《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国际城市规划》增刊,2009。

[169]周一星:《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管理世界》1992年第6期。

[170]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

[171]周一星:《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科学决策》2005年第8期。

[172]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城市规划》增刊,2006。

[173]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7。

[174]周元、孙新章:《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与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第22(4)期。

[175]总报告编写组:《关注新时期城市发展中的民生问题》,载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76]祝辉:《新形势下特大城市概念的再解析》,《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2期。

[177]朱常柏:《包容性增长与社会救助城乡二元特征的一体化——基于机会平等的视角》,《求索》2012年第12期。

[178] Au,C.C.,Henderson,J.V.,“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73(3),2006,pp.549-576.

[179] Gugler,J.,“Overurbanization Reconsidered”,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31(1),1982.

[180] Henderson,J.V.,“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Economic Growth:The So-what Question”,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8),2003.

[181]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12:Gender Equality and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2011.

[182]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0 Revision,New York,2011.

[183]United Nations,Wor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1 Revision,New York,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