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社会治理智库建设——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评估报告图书

Building Social Governance Think Tanks: Evaluation Report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Letters to Government

SSAPID:101-3197-2109-82
ISBN:978-7-5201-3466-8
DOI:
ISSN:

[内容简介] 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是全国信访领域第一家专业智库,其智库建设的经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书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智库建设工作的背景、动因和目标,总结了其在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举措和成果;结合十九大报告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总结社会治理领域智库建设的有益经验,展望社会治理领域智库建设的目标与方向。

相关信息

丛书名:“智库评估”系列
作 者: 李传章 张青松
编 辑:史晓琳;范晓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D6 中国政治

 序

 后记

 第一章 研究中心智库建设的背景、动因及目标

  一 研究中心智库建设的背景

   (一)当前我国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

    1.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

    2.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转化

   (二)社会矛盾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挑战

    1.社会矛盾上行风险压力加大

    2.社会矛盾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

   (三)当前信访工作的形势与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1.转型期信访工作形势日益严峻

    2.新时代对信访工作提出新要求

  二 研究中心智库建设的动因

   (一)贯彻党中央精神的必然要求

    1.党中央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

    2.党中央对信访工作高度重视

   (二)服务政府科学决策的客观要求

    1.加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

    2.提升公共政策的连续性和配套性

   (三)化解社会矛盾的内在要求

    1.准确把握信访矛盾和社会矛盾

    2.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四)创新信访工作体系的基本要求

    1.引领信访工作新理念

    2.推动信访工作新实践

  三 研究中心智库建设的宗旨、价值观和目标

   (一)宗旨:以数字反映矛盾规律,以规律促进科学决策

    1.宗旨的提出

    2.宗旨的发展及实现

   (二)价值观:前瞻、创新、协作、开放

    1.研究中心价值观的意义

    2.研究中心价值观的内涵

    3.研究中心价值观的塑造

   (三)目标:推动信访制度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目标的提出

    2.目标实现的基本思路

  四 研究中心智库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推动首都北京信访工作理念的深层转变

    1.从表层汇总型信访向深层剖析型信访转变

    2.从实务操作型信访向理论研究型信访转变

    3.从参与保障型信访向服务决策型信访转变

   (二)推动新时期信访制度的发展完善

    1.提出新的信访形势评价模式与矛盾化解工作模式

    2.推动信访法治化进程

    3.提出信访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推动我国社会治理领域的创新发展

    1.丰富社会治理领域的理论创新

    2.推动社会治理的矛盾源头预防

    3.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

 第二章 研究中心智库建设的机制创新

  一 共建共治共享的集成平台型组织系统

   (一)完善的内部组织架构

   (二)立足北京、辐射国内、面向国际的“1+X”研究组织体系

  二 高效的运行机制

   (一)顶层设计与指导思路

   (二)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智库成果形成机制

   (四)舆论引导机制

   (五)机构管理机制

   (六)人才队伍培养机制

   (七)多模式信访对外交流机制

  三 立体推进的智库研究模式

   (一)主导理念:科学化、学科化、专业化和数字化

   (二)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研究思路的多重视角

   (四)研究项目的分类管理与实施

  四 智能化、专业化的研究支撑体系

   (一)智力资源支撑体系

   (二)数据知识支撑网络

    1.首创专业化、集约化的门户网站平台

    2.首创信访数据资料采集与统合利用系统

    3.首创信访数据实验室、中国信访大数据学术与应用研究联盟及社会治理综合指数群

   (三)政学研一体化支撑平台

 第三章 研究中心智库建设的理论创新

  一 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信访学术体系

   (一)构建多元学科支撑的学术共同体

    1.信访学术共同体建设的背景

    2.探索信访学的多元学科支持

    3.推动信访学术共同体建设

   (二)重视开展信访基础理论研究

    1.信访的概念和属性研究

    2.信访功能研究

    3.信访比较研究

   (三)积极探索信访领域热点、难点问题

    1.信访与国家治理

    2.信访与社会建设

    3.信访与公共政策

    4.信访与依法行政

    5.信访法治化研究

  二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信访学科体系

   (一)提出建设信访学科的创新理念,呼唤信访学科独立

   (二)开展专项研究,明确信访学科建设的方向

   (三)建立全国首个信访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方向

   (四)推进国务院学位办批复正式设置信访学科

   (五)成立“全国信访高等教育联盟”

  三 形成中国特色信访教材体系

   (一)组建信访研究生教材编委会,明确信访教材的定位

   (二)策划出版全国首套信访研究生教材

   (三)定期更新信访教材

  四 引领信访领域的话语权

   (一)新视角:重新审视信访制度的现状特点及发展方向

    1.深入探讨信访制度的特性

     (1)信访是一项人民权益保护的制度,能够保障少数弱势群体的权益

     (2)信访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负反馈机制,是政府自我纠偏纠错的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3)信访是具有兜底性质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2.分析当前我国信访问题的五大特征

     (1)信访越来越与经济发展模式、速度和效率有密切联系

     (2)信访越来越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有紧密联系

     (3)信访越来越与社会保障制度有紧密联系

     (4)信访越来越与环境保护有紧密联系

     (5)信访越来越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紧密联系

    3.探索信访改革的三个方向

     (1)推进以信访立法为抓手的信访法治化进程

     (2)推进信访制度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下的重要制度设计

     (3)推进信访机构成为国家重要的特色智库

   (二)新思维:推动信访工作思维的创新发展

    1.重新审视信访工作的定位——引导民主、补充法治、接受监督

     (1)信访承担引导民主的功能

     (2)信访承担补充法治的功能

     (3)信访承担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功能

    2.重新审视信访工作的职能——研究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是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

    3.建立研判信访形势的科学标准体系

   (三)新理念:推动信访与社会治理领域的理念创新

    1.社会发展是重要的执政资源

    2.现代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科学地衡量社会的健康水平

    3.用新的理念指导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协调——从信访看公共政策

    4.隐性不满是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从信访看社会心态

 第四章 研究中心智库建设的实践创新

  一 信访立法可行性研究开展的背景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实施

   (二)中央明确了新时期信访法治化的目标和任务

   (三)信访法治化是推动信访制度发展完善的现实需求

    1.信访制度的运行面临系列挑战及问题

     (1)信访部门职权有限,但责任重大而繁杂

     (2)信访制度意在解决、疏导矛盾,却成为矛盾聚集上升,党和政府合法性权威流失的渠道

     (3)信“访”不信“法”现象突出

     (4)信访机构林立,缺乏统一协调

     (5)信访的定位和功能不统一,导致实践中信访的承载量过大

    2.信访法治化是破解信访制度困境的现实需求

     (1)信访法治化能够解决各系统及各地方各自为政的问题

     (2)信访法治化能有效落实《宪法》关于信访权利的规定

     (3)法治化的信访能够成为一种公开和可信赖的利益表达机制

  二 信访立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发布《信访立法可行性研究主报告》,系统梳理近年来信访立法相关研究成果

    1.发布《信访立法可行性研究主报告》

    2.报告的创新点

     (1)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信访立法相关问题整理一手实证资料

     (2)对近年来信访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

     (3)建立信访立法实证研究范式

     (4)初步梳理出信访立法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5)提出了信访立法的立法理念和核心指导思想

    3.报告提出的主要建议

   (二)详细评估现行由国务院颁布的《信访条例》

    1.评估的必要性

    2.《对现行〈信访条例〉的评估报告和立法建议》的主要内容

    3.创新之处

    4.不足之处

   (三)从政治学、法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元学科视角深入探讨信访立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撰写、发布《对行政信访制度属性和功能定位的再审视及深度研究》分报告

     (1)报告对《信访立法可行性研究主报告》的支持作用

     (2)报告的基本内容

     (3)报告的主要创新点

    2.撰写、发布《从信访探究建设“法治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分报告

     (1)报告对《信访立法可行性研究主报告》的支持作用

     (2)报告的基本内容

     (3)报告的创新点

    3.撰写、发布《以信访法治化为契机,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分报告

     (1)报告对《信访立法可行性研究主报告》的支持作用

     (2)报告的基本内容

     (3)报告的主要创新点

    4.撰写、发布《从党的执政理念看信访法治化的必要性》分报告

     (1)报告对《信访立法可行性研究主报告》的支持作用

     (2)报告的主要内容

     (3)报告的创新点

   (四)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法(草案)》

    1.基本情况

    2.关于草案的几个关键问题

     (1)关于信访、信访请求、信访事项

     (2)关于信访原则

     (3)关于信访请求时效

     (4)关于信访调查权

     (5)关于信访工作渠道的畅通

     (6)关于信访事项的办理

     (7)关于信访终结

     (8)关于信访听证

     (9)关于信访秩序

  三 信访立法主要观点概述

   (一)信访制度是中国珍贵的制度资源,制定统一的《信访法》是新时期信访制度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

    1.信访法治化,有利于化解当前信访难题

    2.信访法治化,有利于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为法治政府建设增加力量

    3.信访法治化,有助于树立我国制度自信,在全球化中进行制度引领

    4.信访法治化能够为其他国家向中国借鉴制度经验提供共同话语,便于制度传播

   (二)制定统一《信访法》,推动信访法治化具有理论、实践的双重可行性

    1.《宪法》为统一《信访法》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2.党和国家对信访工作的法治化要求为统一《信访法》的制定提供了政治保障

    3.社会各界的呼吁为统一《信访法》的制定提供了社会基础

    4.现有信访理论研究成果为统一《信访法》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5.现有信访工作实践为统一《信访法》的制定提供了实践支持

    6.国外相似制度的立法为统一《信访法》的制定提供了域外经验

   (三)信访制度属性和功能定位是信访立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1.信访制度的属性

     (1)信访制度是具有政治性格的行政制度

     (2)信访制度是具有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双重属性和人格的制度

    2.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

     (1)公益与私益价值的矛盾统一

     (2)秩序与自主价值的矛盾统一

     (3)权威与民主价值的矛盾统一

     (4)效率与公正价值的矛盾统一

   (四)创新信访立法的理念和核心指导思想

    1.制定《信访法》的理念

    2.制定《信访法》的核心指导思想

  四 创新和学术价值

   (一)初步构建信访立法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

   (二)探索建立信访立法的实证研究范式

   (三)为研究信访立法相关问题整理一手实证资料

   (四)探索综合多学科视角进行信访立法研究的机制

  五 影响和社会效应

   (一)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推动信访立法工作的实质开展

   (二)成立“信访立法专家委员会”,引发学界的普遍关注

   (三)出版系列专著和论文,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1.出版信访立法相关书籍

    2.成果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在相关刊物及知名媒体上发表信访立法相关论文14篇

 第五章 研究中心智库建设的社会性成果

  一 创立社会矛盾指数:开启政府量化监控社会矛盾的先河

   (一)社会矛盾指数研究提出的背景

    1.社会矛盾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瓶颈

    2.准确认知社会矛盾的现状是治理的起点

    3.应推动社会矛盾由“事后应对”走向“事前预防”

   (二)社会矛盾指数研究的整体构思

    1.从普通公众的视角进行社会矛盾的评估和测量

    2.从负面信息的视角进行社会矛盾的评估和测量

    3.委托独立第三方主体进行社会矛盾的评估和测量

    4.从基本面角度进行社会矛盾的评估和测量

    5.挖掘和监测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三)社会矛盾指数研究的设计

    1.社会矛盾指数研究的理论基础

     (1)社会矛盾的定义

     (2)社会矛盾缓解机制

    2.社会矛盾指数研究的基本思路

    3.社会矛盾指数研究的指标体系

     (1)价值性矛盾的指标体系

     (2)物质性矛盾的指标体系

    4.社会矛盾指数的测算及其应用

     (1)社会矛盾水平的测算

     (2)社会矛盾缓解机制的测算

     (3)社会矛盾指数的计算

    5.社会矛盾指数指标体系的权重

   (四)社会矛盾指数研究的创新价值

    1.开启政府量化监控社会矛盾的先河

    2.凸显对社会矛盾的预警、预测作用

    3.重视从政策源头预防化解社会矛盾

    4.推动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创新发展

   (五)社会矛盾指数研究的实施效果

    1.量化展现社会矛盾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

    2.呈现社会矛盾的深度、广度、烈度以及重点区域、人群

    3.成为党委政府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4.推动社会矛盾领域研究的理论创新

     (1)出版专著

     (2)发表多篇论文

     (3)出版理论期刊专刊

    5.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好的社会效应

  二 创立信访指数:推动信访和社会矛盾的源头预防

   (一)信访指数研究提出的背景

    1.“风险社会”下重大社会风险的防范

    2.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信访制度功能定位的重新审视

    3.大数据背景下重视信访数据的价值

   (二)信访指数的理论依据

    1.社会冲突理论

    2.社会燃烧理论

    3.政治机会结构理论

   (三)信访指数设计的思路及指标体系

    1.信访指数研究的基本思路

    2.信访指数的指标体系

     (1)一级指标的确定

     (2)二级指标的确定

    3.信访指数指标权重的赋值和标准化处理

     (1)信访指数指标权重的赋值

     (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四)信访指数的研究结果

    1.信访风险显示指数

    2.信访风险解释指数

     (1)从信访指数的指标体系结构分析

     (2)从信访的17个类别进行信访问题分析

   (五)信访指数的创新价值与前景分析

    1.信访指数的科学性

     (1)持续多年开展基础性研究,具有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

     (2)拥有专业数据库的有力支撑,数据具有客观性

     (3)充分吸纳了专家团队的专业意见

     (4)拥有专业研究团队的支持

    2.信访指数的创新性

     (1)较为精确地量化反映信访风险

     (2)对信访风险年度变动的原因做出科学的解释

     (3)信访指数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可推广性

     (4)从多元角度反馈和指导公共政策,推动政府治理的科学化

     (5)推动信访制度的深层变革,推动信访制度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信访指数的未来趋势——“智慧信访”

 第六章 研究中心的智库影响力及未来展望

  一 研究中心影响力形成的科学基础

   (一)新科技支撑方法论创新

   (二)以集成性学术共同体为载体聚合各方资源

   (三)实现信访理论体系创新

   (四)掌握信访领域话语权

    1.多维立体型发展模式助力信访领域话语权

    2.通过搭建平台,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引领信访话语方向

    3.发挥唯一信访智库组织机能,通过大量研究成果构建信访话语体系

  二 研究中心智库影响力评估

   (一)管理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

    1.管理力提升方面

    2.吸引力提升方面

   (二)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巩固

    1.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学科交叉

    2.学科建设效果明显,学术引领力与日俱增

    3.研究前沿问题,成果丰硕

   (三)政策影响力日益彰显

    1.拓宽成果转化渠道,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2.政策建议成果产出量高质优

    3.政策制定全过程参与,提升建言品质

    4.“旋转门”机制助力,咨政传播渠道渐成体系

    5.理论与实践创新彰显影响实力

   (四)社会影响力取得长足进步

    1.社会参与度逐步提高

    2.媒体关注度持续扩大

    3.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多次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

   (五)国际影响力日渐显现

    1.国际影响力基础扎实

    2.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深度和形式日益扩大和丰富

    3.搭建自主交流平台,为世界贡献社会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

  三 研究中心智库建设的展望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研究中心智库建设的指针

    1.十九大报告表明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信访理论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

    3.习近平中国特色信访思想是信访工作的具体指导

   (二)加快构建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访理论体系

    1.继续强化信访理论创新

    2.积极推进信访实践创新

    3.构建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访理论体系

   (三)把建设一流智库作为发展目标,积极推动研究中心成为国家高端智库试点机构

    1.科学制定智库发展规划

    2.强化信访特色,优化运作功能及运行机制

    3.瞄准一流智库发展目标,适时进行内部改革和创新

    4.积极创造条件,合力推动研究中心成为国家高端智库试点机构

   (四)抢占信访领域话语权,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1.深化成果转化渠道,加大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力度

    2.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传播方式,拓宽社会影响力

    3.完善指数研究成果,建设信访指数群和信访评价体系,申报国家标准

    4.加强与国内国际高端智库的合作,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抢占社会治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附录一 研究中心创新性工作成果简介

  一 信访立法可行性研究填补了我国立法研究领域的空白

  二 推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信访法治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三 推动信访及社会矛盾领域高等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四 公开发行全国第一份信访问题研究理论期刊

  五 创建全国首个“信访数据采集与统合利用系统”

  六 社会矛盾指数研究开启政府量化监测社会矛盾的新时代

  七 创建全国首个信访数据实验室

  八 成立全国首个信访大数据联盟

  九 自主研发“智慧信访”大数据分析平台

  十 信访指数研究构建客观科学的信访工作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

  十一 建立全国首个“信访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十二 创立“信访与社会矛盾”领域的三个国际性论坛

  十三 开展全国首届“法治信访进步奖”评选活动

 附录二 研究中心理论创新代表性成果简介

  一 出版全国首套信访研究生教材

   (一)《信访学概论》

   (二)《中国信访史研究》

   (三)《高级信访工作实务》

   (四)《冲突与危机管理》

   (五)《信访法制(上、下)》

  二 出版专著

   (一)《信访与法治》*

   (二)《国家治理体系下的信访制度研究》*

   (三)《中国信访:新视角、新思维、新理念》*

   (四)《中国信访理论的新发展(2005-2014)》*

   (五)《信访制度与国外相关制度分析研究》*

   (六)《依法行政:法治社会的根基》*

   (七)《当代中国信访与社会建设》*

   (八)《信访法治化研究》*

   (九)《信访与治理》*

   (十)《社会矛盾指数研究——创新信访工作的新路径》*

   (十一)《使命与愿景: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发展报告(2009-2014)》*

   (十二)《涉农信访与社会稳定研究》*

   (十三)《亚洲类信访制度比较研究》*

   (十四)《信访理论研究:全国首届“信访与社会矛盾冲突管理”研究专业方向教学成果》*

   (十五)《全国信访法律文件汇编(2015)》*

   (十六)《首都信访:创新与实践》*

   (十七)《论坛与点评——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中国信访》*

   (十八)《聚焦 透视 思考——国内外重大社会热点事件综述》*

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作为全国信访领域第一家专业智库,在开展新型智库建设、创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和成果,是我国信访和社会矛盾领域智库的典型,其智库建设的经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书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智库建设工作的背景、动因和目标,总结了其在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举措和成果;结合十九大报告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总结社会治理领域智库建设的有益经验,展望社会治理领域智库建设的目标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