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9)图书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Sichuan (2019)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2017~2018年四川省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等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一手数据,采用自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对四川省各社科机构、学科发展状况及竞争能力进行分析评估,并结合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产出、四川省获得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补充数据资料,总结了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关信息
摘要
法律声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Abstract
中国皮书网
基本子库
前言
Ⅰ 总报告
B.1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评估与现状分析(2017~2018年)
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评估:概论及机构评估
(一)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评估概论
1.评估目的及意义
2.评估指标体系
(1)评估指标及数据来源
(2)指标权重值
3.评估模型及方法
(1)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评估
(2)以四川社科规划项目进行评估
(3)以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进行评估
(4)以四川社科平台进行评估
(5)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川社科规划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社科平台进行综合评估
(二)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机构评估
1.机构的省内排名
2.机构的国内排名
(1)四川大学
(2)西南民族大学
(3)四川师范大学
(4)西南财经大学
(5)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6)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3.分学科的机构省内排名
(1)党史·党建
(2)法学
(3)管理学
(4)国际问题研究
(5)教育学
(6)考古学
(7)理论经济
(8)马列·科社
(9)民族学
(10)人口学
(11)社会学
(12)世界历史
(13)体育学
(14)统计学
(15)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16)外国文学
(17)新闻学与传播学
(18)艺术学
(19)应用经济
(20)语言学
(21)哲学
(22)政治学
(23)中国历史
(24)中国文学
(25)宗教学
(三)机构综合评估
1.机构的省内排名
2.分学科的机构省内排名
(1)党史·党建
(2)法学
(3)管理学
(4)国际问题研究
(5)教育学
(6)考古学
(7)理论经济
(8)马列·科社
(9)民族问题研究
(10)人口学
(11)社会学
(12)世界历史
(13)体育学
(14)统计学
(15)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16)外国文学
(17)新闻学与传播学
(18)艺术学
(19)应用经济
(20)语言学
(21)哲学
(22)政治学
(23)中国历史
(24)中国文学
(25)宗教学
二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评估:学科评估及总结
(一)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学科评估
1.学科的省内排名
2.学科的国内排名
(1)党史·党建
(2)法学
(3)管理学
(4)国际问题研究
(5)教育学
(6)考古学
(7)理论经济
(8)马列·科社
(9)民族问题研究
(10)人口学
(11)社会学
(12)世界历史
(13)体育学
(14)统计学
(15)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16)外国文学
(17)新闻学与传播学
(18)艺术学
(19)应用经济
(20)语言学
(21)哲学
(22)政治学
(23)中国历史
(24)中国文学
(25)宗教学
(二)学科综合评估
1.学科的省内排名
2.分机构的学科排名
(1)四川大学
(2)四川师范大学
(3)西南财经大学
(4)西南民族大学
(5)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6)西华师范大学
(7)西南交通大学
(8)西南科技大学
(9)电子科技大学
(10)成都大学
(11)四川农业大学
(12)成都理工大学
(13)西华大学
(1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15)成都体育学院
(16)四川轻化工大学
(17)绵阳师范学院
(18)西南石油大学
(19)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20)乐山师范学院
(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评估总结
1.省内五大社科机构整体发展能力强
2.省内高校、社科院、党校在国内同系统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3.省内传统优长学科继续在省内、国内保持优势
4.省内一批发展潜力大的学科正在快速成长
5.省内社科机构已经或正在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
三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绩、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取得的成绩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向与发展方向
(1)组织实施“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重大课题”专项
(2)全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3)推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2.加快构建学科体系,支撑中国特色四川特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1)推动“双一流”建设
(2)推动高校学科博士与硕士学位点建设
(3)推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
(4)推动学科知识体系构建
(5)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
3.加快构建学术体系,强化中国特色四川特点哲学社会科学内核
(1)以基金项目推动学术创新与传承,形成代表性学术观点、学术人物、研究方法
(2)以社科评奖激励学术原创,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内核建设
(3)奖励社会科学杰出贡献者,引导良好学风
(4)以高水平学术论著展现学术原创成果,推动代表性学术观点、学术人物、研究方法形成
(5)努力构建学术评价体系,促进中国特色四川特点哲学社会学加快发展
4.加快构建话语体系,扩大中国特色四川特点哲学社会学影响
(1)高度重视“主题选择”,努力以科学解释中国及四川实践的成果赢得话语权
(2)高度重视“分析框架”,以正确价值观引领研究项目内容选择赢得学术影响
(3)推动优秀成果走向世界,以多语言多种传播方式增强四川学术影响
(4)扩大学术交流,讲好“我国我省”故事展示“我国我省”形象
(5)积极开展理论探索,为加快构建话语体系提供支撑
5.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智库建设
(1)发挥组织优势,凸显网络格局
(2)聚焦重大问题,提升服务能力
(3)形成并转化系列成果,建设成效彰显
6.涵养巴蜀文化根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1)以“四工程一品牌”大力推进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2)推动四川红色文化理论研究及资源开发利用
(3)推动四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研究及资源开发利用
7.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汇集壮大社科力量
(二)存在的不足
1.对哲学社会科学认识存在偏差
2.学科建设发展不充分
3.学术原创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不够
5.学术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三)对策建议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2.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3.大力推动中国特色四川特点哲学社会科学“双一流”建设
4.弘扬优良学风,大力提升学术原创力及国际影响力
5.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及学术成果评价体系
Ⅱ 分报告
B.2 四川省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析(2017~2018年)
一 年度项目
(一)项目数量
(二)项目类别分布
(三)项目研究类型分布
(四)项目负责人分布
(五)项目机构分布
(六)项目学科分布
二 重大项目
(一)项目数量
(二)项目首席专家
(三)项目机构分布
(四)项目学科分布
三 专项项目
(一)项目类型分布
(二)项目首席专家
(三)项目机构分布
(四)项目学科分布
四 后期资助项目
(一)项目数量
(二)项目负责人
(三)项目机构分布
(四)项目学科分布
五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六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七 单列学科项目
(一)单列学科(教育学)项目
(二)单列学科(艺术学)项目
八 各类型项目汇总
(一)项目总量
(二)项目类别分布
(三)项目机构分布
(四)项目学科分布
九 小结:四川省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取得的成绩
(一)多措并举抓申报,项目数量取得新突破
(二)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积极为国家决策及国家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三)进一步夯实优长学科,中国特色巴蜀风格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
(四)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获得突破,学术成果国际传播与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
(五)项目团队合力显现,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B.3 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分析(第17、18次)
一 四川省第17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
(一)获奖等级分布
(二)获奖成果形式分布
(三)第一获奖人分布
(四)第一获奖机构分布
(五)获奖成果学科类别分布
二 四川省第18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
(一)获奖等级分布
(二)获奖成果形式分布
(三)第一获奖人分布
(四)第一获奖机构分布
(五)获奖成果学科类别分布
三 四川省第17、18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汇总
(一)获奖等级分布
(二)获奖成果形式分布
(三)第一获奖人分布
(四)第一获奖机构分布
(五)学科分布
四 小结: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取得的成绩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评奖导向作用
(二)突出四川特色,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三)激励智库建设,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四)重视表彰中青年学者,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五)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全面发展
(六)创新评奖工作机制,完善评奖制度
B.4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分析(2017~2018年)
一 年度项目
(一)项目类别分布
(二)项目研究类型分布
(三)项目负责人分布
(四)项目市(州)分布
(五)项目机构分布
(六)项目学科分布
二 重大项目
(一)项目研究类型分布
(二)项目负责人分布
(三)项目机构分布
(四)项目学科分布
三 基地重大项目
(一)项目研究类型分布
(二)项目负责人分布
(三)项目机构分布
(四)项目学科分布
四 历史名人重大项目
五 后期资助项目
(一)项目负责人分布
(二)项目机构分布
(三)项目学科分布
六 专项项目
(一)项目类别分布
(二)项目研究类型分布
(三)项目负责人分布
(四)项目机构分布
(五)项目学科分布
七 市(州)项目
八 各类项目汇总
(一)项目总量
(二)项目类别分布
(三)项目研究类型
(四)项目负责人分布
(五)项目机构分布
(六)项目学科分布
九 小结: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取得的成绩
(一)持续完善优化项目结构,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全面发展
(二)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
(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巴蜀文化传承创新
(四)打造研究高地,大力支持优长学科
(五)重视培养青年人才,成为哲学社科研究队伍的“孵化器”
B.5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建设分析
一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一)基地数量
(二)机构分布
(三)学科分布
二 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一)团队数量
(二)机构分布
(三)学科分布
三 《重要成果专报》
四 平台汇总
(一)重点基地及高水平研究团队总量
(二)机构分布
(三)学科分布
五 小结: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巴蜀风格哲学社会科学平台体系
(二)涵养巴蜀文化根脉,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
(三)立足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国家战略和治蜀兴川战略
(四)涵盖机构及学科广,推动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全面发展
(五)汇集人才广泛开展理论创新,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
(六)提供咨政服务,促进成果转化
Ⅲ 专题报告
B.6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分析
一 博硕士学位授权点
(一)博士学位授权点
(二)硕士学位授权点
1.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二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
(一)等级A(A+、A、A-)
(二)等级B(B+、B、B-)
(三)等级C(C+、C、C-)
三 “双一流”建设
(一)全国“双一流”建设
(二)四川省“双一流”建设
四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五 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六 学科建设情况汇总
B.7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分析
一 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
二 万人计划
三 长江学者
四 四川省社会科学杰出贡献专家
五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六 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
B.8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分析(2017~2018年)
一 中文学术论文
(一)CSSCI来源期刊论文
1.机构分布
2.第一作者分布
3.学科分布
4.期刊分布
(二)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顶级和权威期刊论文
1.顶级期刊
(1)机构分布
(2)第一作者分布
(3)学科分布
(4)期刊分布
2.权威期刊
(1)机构分布
(2)第一作者分布
(3)学科分布
(4)期刊分布
二 外文学术论文
(一)机构分布
(二)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分布
(三)学科分布
(四)期刊分布
B.9 四川省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分析(2017~2018年)
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一)项目类型分布
(二)机构分布
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一)类别分布
(二)机构分布
四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
五 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
(一)项目类型分布
(二)机构分布
六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省份项目
七 各类型项目汇总
(一)项目类型分布
(二)机构分布
(三)学科分布
Ⅳ 附录
B.10 附录
皮书数据库
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