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5

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1-201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PUBLIC SERVICES OF BEIJING(2011-2012)

SSAPID:101-3160-3972-75
ISBN:978-7-5097-3140-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两个主题展开,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公共服务各领域的发展现状、问题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对2012年的走势进行了预测。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京蓝皮书
编 辑:周映希;张文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北京蓝皮书编委会

 摘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BⅠ 总报告

  B.1 基本公共服务趋向标准化,均衡化实现路径仍需创新

   一 总体结论:北京基本公共服务趋向标准化,城乡一体的均衡化格局初步形成

   二 创新驱动局面初步打开,发展思路仍需探索细化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仍待时日

   四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成型,但民众参与程度较低

   五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均等化步伐仍需加快

    1.以实现制度全覆盖为目标大力推进社保制度建设

    2.以实现人群全覆盖为目标继续推进扩面参保工作

    3.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

    4.以管理精细化为手段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与养老助残体系

    5.未来应以落实《社会保险法》为重点实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一体化

   六 基础设施规模和质量得到提升,供给不均等依然存在

    1.城市供水供气供热能力得到增强,但资源能源瓶颈性制约依然存在

    2.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但交通“首堵”问题依然存在

    3.环卫设施发展较快,但防洪排水不畅、环境污染现象依然存在

    4.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领域拓展,但轻管理、轻维护现象依然存在

   七 公共安全形势总体较好,城市安全运行基础亟待强化

    1.食品安全监控力度加大,从“源头到餐桌”整个食品产业链监管应加强

    2.不断创新药品安全监管,全面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3.完善打防管控一体化工作机制,推进城乡社会治安均等化

    4.公共卫生应急救援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市民自救互救能力提高

    5.城市应急体系建设稳步发展,基层应急能力有待提高

    6.地铁连发安全事故,城市公共空间安全隐患凸显

    7.气象灾害频发,城市安全运行基础极度脆弱

    8.加强公共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八 绿色北京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空气质量有待改善

    1.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公众期待更高的空气质量标准

    2.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下降,资源化、减量化成为垃圾管理的方向

    3.节能降耗领先全国,“内涵促降”任务艰巨

 BⅡ 科技教育文化篇

  B.2 北京市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一 企业创新与区域创新

   二 北京市企业创新能力现状

    (一)企业科技活动相对活跃

    (二)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有待提高

    (三)企业技术创新人员比重较高

    (四)企业知识产权类技术交易活跃

    (五)企业专利申请效率较高

   三 北京市企业创新条件分析

    (一)企业创新优势条件

     1.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发展

     2.具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

     3.研发活动呈现市场化趋势

    (二)企业创新劣势条件

     1.研发活动投入产出效率低

     2.成果推广与技术扩散有限

     3.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平台有待完善

   四 北京市企业创新特点

    (一)R&D投入集中在制造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二)企业R&D人员投入增加,研究侧重实际应用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行业差异

    (四)企业参与R&D活动的意识显著提高

    (五)企业科技研发产出水平不断提高

    (六)高端产业创新作用不突出

    (七)工业企业创新水平有待提高

    (八)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B.3 北京技术市场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深化

   引言

   一 2011年北京技术交易概况*

    (一)技术交易规模已完成预定目标的九成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城市发展领域技术交易活跃

    (三)技术服务仍是主要的交易类型

    (四)交易技术高端化

    (五)辐射外地与本市转化相结合

    (六)企业引领行业技术向高端创新迈进

   二 北京技术市场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深化

    (一)继续发挥市场导向,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交易继续主导市场交易的增长

     2.围绕首都产业发展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二)推进市场环境优化,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

     1.健全执法体系,优化市场发展环境

     2.建立技术市场监测体系,有效服务政府和社会

     3.初步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发现、评价和推荐体系

    (三)以服务质量为抓手,促进技术转移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1.探索新的服务标准体系,提升技术转移机构服务能力

     2.落实培训计划,注重技术市场服务人才培养

   三 结束语

  B.4 首都科技文明首善之区建设研究

   一 科技文明首善之区的内涵

   二 北京建设科技文明首善之区的必要性

    1.科技文化在科技与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2.北京具备成为科技文明首善之区的科技文化基础

    3.建设科技文明首善之区是北京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 科技文明首善之区的建设路径

    1.物质与器物层面,推动科技与民生的结合

    2.制度与组织层面,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管理科学化

    3.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层面,提升人的科学素养及弘扬科技文化

  B.5 科技保险市场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一 绪论

   二 科技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

    1.准备酝酿阶段

    2.市场形成阶段

    3.市场深化阶段

   三 科技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1.现有市场范围

    2.市场交易规模

    3.参与主体状况

     (1)科技企业

     (2)保险公司

     (3)中介机构

   四 科技保险的政策支持

  B.6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客体关系分析

   引言

   一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特点

    (一)政府投入力度较大

    (二)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成型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体架构基本形成

     2.硬件设施提供有力保障

     3.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二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

    (一)缺少有力的政府管理

    (二)政府包办与民间组织作用缺失

    (三)服务内容有待改善

   三 提升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主动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覆盖

    (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硬件建设要搭配好软件服务

 BⅢ 社会保障篇

  B.7 2011年北京市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与未来展望

   一 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制度全覆盖

   二 持续推进扩面参保,努力实现人群全覆盖

   三 社保基金运行平稳,社保待遇稳步提高

   四 社会救助不断进步,养老助残持续改善

   五 进一步推进北京市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建议

  B.8 北京市医疗保险欺诈骗保及其治理研究

   一 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参保人员规模基本稳定

     2.定点医疗机构有所增加

     3.药品报销目录范围进一步放宽

     4.费用控制基本正常

    (二)医疗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1.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特征显著,医疗费用支出刚性增长

     2.待遇水平提高过快,导致医保基金支付逐年攀升

     3.个人垫付无压力,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医疗消费

     4.医疗服务失范产生诱导性需求,加大医疗费用控制难度

     5.现行的医疗付费制度设计不合理,医院内部缺乏有效的费用支出约束机制

     6.医保管理机构控制费用手段有限,难以遏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

   二 基本医疗保险欺诈骗保行为凸显

    (一)欺诈骗保的主要方式

     1.医疗机构故意欺诈骗保

     2.参保人员故意欺诈骗保

     3.医疗机构与参保人员合谋欺诈骗保

    (二)骗保行为产生的原因

   三 当前北京市应对医疗欺诈骗保所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

    (二)加强对参保人员的监管

    (三)完善审核结算系统

    (四)进行付费制度改革

   四 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医疗欺诈骗保防控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医疗反欺诈立法,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二)进一步探索以总额付费为核心的混合支付方式,切实保障医保各相关主体利益

    (三)建立医疗机构反欺诈责任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四)大力推进数字化医保建设,实现医保管理精细化

    (五)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医保管理人才,不断提高医保机构反欺诈能力

  B.9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的精细化管理探索

   一 养老服务机构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分析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2.养老服务机构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3.养老机构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二 北京市养老机构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1.应对老龄化形势,养老机构建设飞速发展

    2.管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3.福利机构地位不明确,精细化管理缺乏动力

    4.服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三 北京市养老机构精细化管理的初步成就

    1.完善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化文件

    2.制定规范化合同范本

    3.开展标准体系建设试点

    4.推行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工作

    5.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6.确立街道乡镇敬老院法人地位

   四 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1.组织专业化

    2.管理标准化

    3.员工职业化

  B.10 北京市郊区劳动力就业意愿调查报告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发现

    (一)村民收入

     1.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低、贫富差距小

     2.收入来源:工资收入低、出租房屋少、临时工或兼职机会少,收入来源主要靠集体分红

     3.收入影响因素:性别、身体状况、就业情况和出租房屋收入对收入有显著的影响

     4.对现有收入不太满意

    (二)就业促进

     1.就业分布为无业、集体企业、个体经济和村委会;无业人数最多,存在普遍的隐性失业

     2.就业能力低,但保留工资高

     3.总体就业意愿不高

     4.培训意愿较高

   三 政策建议

    (一)增加就业岗位

    (二)提高就业能力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11 试论非政府组织在北京市社会保障发展中的作用

   一 非政府组织产生的原因及其与政府、市场的关系

   二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优势

   三 北京市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现状

    (一)北京市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特征

    (二)北京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保障发展中的互动

     1.政府购买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2.减免税款

     3.表彰优秀公益性非政府组织

     4.将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列入政府工作规划

   四 总结及建议

  B.12 纽约市老龄政策分析及对北京的启示

   一 老龄政策的基础:法律先行,管理到位

    1.制定特别法律

    2.成立专职部门

   二 老龄政策的核心:依托社区,服务多样

    1.服务重心下放到社区

    2.服务模式多样化

   三 老龄政策的积极拓展:两代互动,发挥余热

    1.培育下一代的志愿者行动

    2.互动互利的两代人交流计划

   四 老龄政策的成功实践:送餐服务,运作有序

    1.养老服务政府责无旁贷

    2.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3.不可或缺的社区合作

   五 纽约市老龄政策对北京市的借鉴与启示

    1.立法为本,健全养老服务法律制度

    2.设立专门负责养老服务的政府机构,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3.借鉴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促进养老服务社会化

 BⅣ 基础设施篇

  B.13 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一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与要求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为北京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契机

    (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化的供给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北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首善之区和世界城市建设

   二 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城市供水供气供热能力得到增强,低碳清洁能源体系加快建立

     1.全面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

     2.启动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和地下管线普查工程,消除城市供排水安全隐患

     3.提升供气供热能力,建立了多元互补的低碳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交通严重拥堵状况得到明显缓解

     1.综合开发交通空间资源,突出了公交优先和人行优先理念,重视停车位建设

     2.加快城乡高速路网建设,重点实施一批轨道交通项目,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3.构建以北京为中心的城际铁路网,依托城际铁路交通网实现首都经济圈融合发展

     4.采取缓解交通拥堵的综合措施

    (三)加快城市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色生态走廊和绿化美化工程

    (四)加强污水处理场改造,垃圾处理投入力度大,环卫设施发展较快

    (五)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加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

    (六)重大科技、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迅速,通信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三 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均衡: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剖析

    (一)职住分离加大交通压力,交通拥堵现象依然存在

    (二)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受限,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

    (三)能源消耗总量保持增长态势,资源能源瓶颈性制约依然存在

    (四)重建设、轻管理、轻维护现象严重,市场机制作用不够明显

   四 强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选择

    (一)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和原则出发,着力解决交通“首堵”问题

     1.树立均等化和外迁理念,减少核心区人口密集度和交通拥挤现象

     2.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推进中心城与周边区域的轨道交通和快速通勤网络建设

     3.鼓励就近就业,加强对远郊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健全供水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加强防洪减灾等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能力,促进北京世界城市建设

    (四)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生态的世界园林城市

    (五)改善北京传统能源结构,加强低碳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

    (六)加强信息高速网络和枢纽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七)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保障惠及外来打工者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

     1.加强基础设施的标准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加快基础设施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3.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障惠及外来打工者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

  B.14 北京市政公用事业实施特许经营制度研究

   一 北京市政公用事业实施特许经营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二 北京市政公用事业主要行业实施特许经营概况分析

    (一)轨道交通特许经营

    (二)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

     1.转变垃圾处理企业经营体制

     2.建立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3.建立和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

    (三)污水处理特许经营

    (四)城市供水特许经营

   三 北京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严格履行特许经营协议,保障特许经营顺利实施

     1.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改革审批流程

     2.建立争端解决机制

     3.防范恶意退出

    (二)进一步开放和扩大民间资本投资市政公用事业

     1.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市政公用事业

     2.分类融资,多渠道筹集市政公用事业建设资金

     3.发挥政府资金对民间资本、社会资本的聚集和带动作用

    (三)及早研究特许经营期结束后的资产移交(转让)办法和政策

  B.15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交通事业科学发展

   一 北京市交通发展情况

    (一)交通出行需求持续增长

    (二)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快速提升

     1.城市道路及公路

     2.轨道交通线网

     3.枢纽场站

     4.公共停车设施

    (三)公共交通吸引力进一步提高

     1.轨道交通

     2.地面公交

    (四)道路运输业全面发展

    (五)交通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1.科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2.信息服务系统不断完善

     3.重大科技研发应用取得突破

    (六)交通需求管理初见成效

     1.实施小客车增量调控

     2.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

     3.继续实施机动车工作日区域限行和错时上下班

   二 当前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三 近期交通重点工作思考

    (一)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进一步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

     2.加快道路微循环系统等项目建设

     3.加大停车设施供给力度

    (二)加大力度,进一步改善公共交通服务

     1.提高地面公交运行速度

     2.着力缓解轨道交通高峰乘车拥挤

    (三)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

     1.加强停车经营和秩序管理

     2.强化道路和交通设施保障

     3.加强科技手段应用

     4.继续倡导绿色出行

     5.落实政策法规保障

  B.16 北京城市交通管理精细化研究

   一 城市发展需要交通管理精细化

    (一)北京城市交通环境亟待整治

     1.各种交通客运量连年递增,交通压力巨大

     2.机动车保有量急速增加,道路负荷严重超载

     3.市民出行需求多样化,交通矛盾加剧

     4.公交枢纽不仅未发挥应有作用,反而成为主要堵点

     5.交通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二)北京交通问题难以根治的原因

     1.缺乏长远目标,整体协调性差,政策效应难以持续

     2.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严重失调

     3.管理粗放,多种交通方式缺乏合理衔接与协调,综合交通体系整体效能低下

    (三)城市发展对交通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1.市民交通需求个性化要求城市交通管理更加人性化

     2.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客观上要求管理精细化

     3.交通服务供给多样化为满足市民个性化、精细化交通需求创造了有利条件

     4.交通管理技术的信息化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 城市交通管理精细化解析

    (一)基本概念与特征

    (二)城市交通管理精细化的主要内容

   三 北京城市交通管理精细化的政策与措施

    (一)从北京现实需要出发转换交通管理理念

    (二)依据北京实际情况制定交通管理相关标准规范

    (三)立足北京实际需要和现实条件确定最适宜的交通管理方法

    (四)根据城市交通现状明确广覆盖的管理内容和高质量的管理目标

     1.全面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2.积极改善交通环境

    (五)依据“公交城市”建设目标完善精细化管理实现路径

     1.大力整治环路交通环境

     2.加快换乘停车场建设

     3.兴建非机动出行走廊

     4.鼓励拼车、合乘等多人交通方式

     5.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的整体布局

  B.17 北京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思考

   一 城市基础设施界定

   二 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设计

    (一)城市基础设施指标选择和标准制定原则

     1.城市基础设施指标选择原则

     2.城市基础设施指标标准确定原则

    (二)城市基础设施指标体系及标准设计

    (三)城市基础设施指标体系及标准释义

     1.人均交通运输投资额

     2.路网密度

     3.人均道路面积

     4.每万人拥有的公共交通车辆

     5.每平方公里拥有轨道交通站数

     6.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7.排水管道密度

     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9.管网抢修及时率

     10.人均生活用电量

     11.燃气普及率

     12.每百户移动电话数

     13.有线电视入户率

     14.每万人拥有互联网用户数

     15.平均每一邮政局所服务的人口

     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7.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

   三 北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实现标准体系建设的权责对等

    (二)增加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

    (三)构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构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标准的宣传推广机制

     2.构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标准的政绩考核机制

     3.构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标准的责任追究机制

     4.构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标准的社会监督机制

  B.18 北京市政市容领域建设世界城市研究

   引言

   一 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的确立

    (一)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坚持基础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先原则

     3.坚持世界标准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均衡发展的原则

     5.坚持和谐共治的原则

     6.坚持创新管理的原则

    (二)指导思路

    (三)总体目标

     1.燃气供应

     2.城市供热

     3.环卫事业

     4.环境秩序

     5.环境景观

     6.公共服务设施管理

   二 建设世界城市的着力点分析

    (一)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正常运行

     1.提供充足的供热能源

     2.完善垃圾处理体系

     3.加强地下管线和架空线管理

     4.完善城市运行指标和监测体系

    (二)集中整治薄弱地区环境,为首都环境建设夯实基础

     1.整治老旧居住区环境

     2.整治重点大街附近环境

     3.整治城乡接合部环境

     4.整治农村村庄环境

    (三)完善环境秩序管理,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

     1.改善市民自行车和步行系统

     2.加强公交场站及换乘系统秩序管理

     3.开展新建轨道交通沿线环境建设和整治

    (四)加强城市环境景观建设,努力打造绿色北京

     1.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建设

     2.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布置和环境管理

     3.加强户外广告管理

     4.规范夜景照明设施

    (五)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1.建立应急协作网络

     2.完善应急抢险机制

     3.加强应急避难设施建设

   三 建设世界城市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确立“城市环境建设优先”的战略思路

    (二)完善协调机制,促进市政市容领域的高效运转

    (三)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市政市容系统扁平化、精细化管理

    (四)加强基础建设,提供积极有力的法制、资金和人才保障

    (五)引导市民参与,树立良好的城市环境建设管理行为风尚

  B.19 北京市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设计及政策建议

   一 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意义

   二 北京市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指标选择和标准制定原则

   三 北京市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及标准

   四 北京市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1.明确和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实现公共服务标准建设的权责对等

    2.加强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助推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3.根据公共服务标准化、精细化、均衡化的要求重构公共服务供给架构,加强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

    4.构建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激励约束机制

    5.建立公共服务多元治理模式,提高群众满意度,鼓励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BⅤ 公共安全篇

  B.20 北京市社会管理精细化实践与展望

   一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 东城区创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进展情况

    1.东城区创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简要经过

    2.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主要做法

    3.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取得的初步成效

   三 大兴区村庄社区化管理的进展情况

    1.大兴区创建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的简要经过

    2.大兴区夯实村庄社区化管理的新举措

    3.大兴区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四 北京市社会管理精细化发展趋势展望

    1.将围绕如何提高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健全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机制

    2.将围绕如何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优质化水平

    3.围绕提高群众参与度,进一步巩固广泛动员、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B.21 城市核心区基层安全状况与服务供给创新研究

   一 研究的目的与背景

   二 研究实施的基本情况

   三 有效样本的基本情况

   四 调查对象对社区安全状况和安全服务的看法与评价

    1.个人受害经历

    2.对社区安全服务和安全防范的看法

    3.居民的自我防范与安全参与意识

    4.对治安状况的评价

   五 调查对象对基层安全服务的需求分析

    1.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

    2.居民最关心的问题

    3.居民最欢迎的安全措施

   六 进一步加强基层安全管理,改进基层安全服务的对策建议

    1.以建设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为龙头,大张旗鼓地启动平安街道建设工程

    2.全面开展街道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切实强化基层服务管理

    3.深入持续地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切实提升地区安全服务水平

    4.进一步加强地区物技防建设,整合相关巡防资源,切实改进地区治安防控服务

    5.利用街道政务网站开展街道微博,配合传统宣传措施大力加大街道安全服务管理工作宣传力度

  B.22 城市地下管线安全与应急管理关键技术需求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城市地下管线安全问题分析

   三 城市地下管线安全与应急管理关键技术需求分析

    (一)安全运行监测技术

    (二)安全隐患与关键部位管理技术

     1.隐患管理信息系统

     2.关键部位信息数据库

    (三)城市地下管线事故应急决策支持技术

     1.应急决策知识数据仓库

     2.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3.应急决策支持模型的集成与应用

   四 关键技术的实现途径

    (一)探测监测技术应用

    (二)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

    (三)风险评估

    (四)城市地下管线的模拟仿真系统

    (五)智能辅助应急决策

   五 结语

  B.23 北京市农村药品服务网点的变化及监管方式的转变

   一 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药品服务网点发展变化

    (一)门头沟区农村药品服务网点建立及发展情况

    (二)门头沟区农村药品服务网点销售额情况

   二 农村药品服务网点数量减少原因

    (一)惠民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实施

     1.北京社区药品零差率配送政策的出台

     2.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推进

    (二)药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网点销售价格居高不下

    (三)门头沟辖区人员特点的改变

   三 农村药品服务网点未来发展方向及监管方式的转变

    (一)整合现有资源,构建新农村药品供应体系

    (二)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农村药品供应体系规范发展

    (三)分析监管对象找出监管重点,转变监管方向做到科学监管

    (四)注重宣传提高监管效能,加大培训促进健康发展

  B.24 信息技术在药品监管体系中的应用探究

   一 中国药品监管现状

   二 中国药品监管存在的问题

    1.药品监管起步落后

    2.药品监管任务重

    3.药品监管手段传统

    4.药品监管城乡不对称

   三 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意义

    1.条码技术

    2.射频识别技术(RFID)

    3.物联网技术

    4.应用意义

   四 药品监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策略

    1.加大投入,示范建设

    2.突出重点,有序推进

    3.强化培训,服务支撑

 BⅥ 环境保护篇

  B.25 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思考

   一 北京垃圾处理的严峻形势

   二 北京生活垃圾资源化存在的问题

    (一)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甚微,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程度低

    (二)与垃圾分类、资源化相关的硬件设施不完备

    (三)生活垃圾回收市场很不完善

    (四)垃圾资源化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

    (五)垃圾资源化技术有待提高

   三 加强北京市垃圾资源化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垃圾分类的教育与宣传,增加经济激励与监督管理,促进垃圾的源头分类工作

    (二)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垃圾全程减量和资源利用

    (三)加快垃圾回收体系建设,培育和规范再生资源企业

    (四)推行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社区就地生化处理模式与就近集中处理模式,减少垃圾运输量与填埋量

    (五)完善经济扶持机制,促进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

    (六)推进垃圾资源化的综合利用,采用科学先进环保的处理技术

  B.26 北京生活用能碳排放基本特征与减排政策选择

   一 北京生活用能的发展现状与碳排放特征

    1.北京市能源消费格局演变:生活用能的重要性凸显

    2.居民交通出行方式的转变是居民生活用能激增的重要推动力

    3.人均生活用能差距不断拉大

   二 北京生活用能减排政策的选择

    1.生活用能碳排放管制范围的选择

    2.生活用能减排政策目标的选择: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

    3.生活用能碳排放管制方式的选择:控制—命令还是市场手段

    4.生活用能减排政策的途径选择:碳排放定价与碳排放权界定

   三 北京控制生活用能碳排放的政策建议

    1.优先选择小汽车汽油消费作为碳税试点,然后逐步涵盖其他生活用能消费

    2.家庭能效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低收入家庭的补偿

    3.扩大生活用能领域的碳补偿项目:划定不同收入阶层的碳补偿义务

    4.生活用能减排配套政策:组合运用价格、补贴、配额、标准等手段提高社会福利

  B.27 北京城市森林建设初探

   一 北京城市森林的基本概念

   二 北京城市森林体系初步框架

    1.中心城区利用代征绿地建设城市休闲森林公园

    2.城乡接合部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建设郊野公园

    3.全面启动11座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

   三 北京城市森林的规划设计

    1.植物种植的合理配置

    2.河道生态景观的建设

    3.铺装工程的合理布局

    4.市政配套系统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

   四 北京打造城市森林之路的相关建议

    1.继续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大幅增加绿地面积

    2.城市森林规划设计坚持以生态、休闲为主

    3.打破专业分割,实现管理创新

    4.创新投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

    5.突出公园绿地的个性,彰显文化特色

 皮书数据库

 《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1~2012)》编委会

 Abstract

 主要编撰者简介

本书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核心团队成员,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北京市公共服务发展与创新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总报告、科技教育文化篇、社会保障篇、基础设施篇、公共安全篇及环境保护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公共服务各领域的发展现状、问题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对2012年的走势进行了预测。2011年,北京基本公共服务趋向标准化,城乡一体的均衡化格局初步形成。基础教育“少有所学”,教育课程设置标准体系,学区化管理开始试点。“科技惠民”与“文化惠民”举措落实。市民“病有所医”,社区医疗标准化管理模式全面推广。市民“老有所养”,养老机构服务标准颁布,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启动。市民“住有所居”,保障性住房各项标准进一步规范。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形成。食品、药品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环保措施进一步加强。北京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的均衡化格局虽然初步形成,但与广大市民的需求和世界城市的标准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科技惠民”与“文化惠民”的实现路径需要进一步创新,公办幼儿园的缺口依然很大,城乡之间的社保差距尚存,流动人口的医疗和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和接续还没有完全实现,核心区的交通拥堵依然严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突出,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各位专家给出了权威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3)》,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侯聃:《北京市主要科技指标的分析与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4期。

北京科技创新能力研究课题组:《高研发投入强度下的北京科技创新能力研究》,http://www.bjstats.gov.cn/rdzyqc/fxyj/ktyj/201103/t20110303_197051.htm。

吴贵生、王毅:《关于北京区域技术创新战略的思考与建议》,《科学学研究》2002年年第3期。

北京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课题组:《助推北京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智囊》2011年第4期。

闫傲霜:《技术市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2011年7月1日《科技日报》。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2011年上半年北京技术交易统计报告》,http://www. cbtm.gov.cn/scjc_show_ids310monitorTypes2.html。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2011年9月北京技术交易统计月报》,http://www. cbtm.gov.cn/show_newsId11147moduleType4.html。

陈其荣:《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杨怀忠:《科技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2期。

傅正华、张耘:《科技文明:世界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极》,《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年第2期。

欧阳绪清、欧阳聪权:《当代科技文化的特征、内在价值与构建》,《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李桂花、张雅琪:《论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4月。

贾品荣、赵钢:《民生科技的战略要义与政策着力点》,2009年1月21日《中国经济时报》。

杨承训:《弘扬科技文明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河南科技》2009年第3期。

周荫祖:《关于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哲学思考》,《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12期。

陈雨露:《科技风险与科技保险》,《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第1期。

邵学清:《对科技保险试点的经验总结与展望》,《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4期。

彭志文、宋旺:《我国科技保险市场的问题、根源及对策》,《保险研究》2010年第9期。

吕文栋、赵杨、彭彬:《科技保险相关问题探析》,《保险研究》2008年第2期。

胡晓宁、李清、陈秉正:《科技保险问题研究》,《保险研究》2009年第8期。

赵少锋:《用市场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2009年1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少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社科纵横》2007年第2期。

张慧:《改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孟固:《北京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城市问题》2004年第3期。

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化局2010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11年工作思路》,北京市文化局网站,http://www.bjwh.gov.cn/。

谢凤云:《肇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36期。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历年社会保障相关标准》,http://www.bjld.gov.cn/gzcx/other/200510/t20051009_19737.html,2010年10月9日。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11》,http://www. bjstats.gov.cn/nj/main/2011-tjnj/index.htm。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2005年暨“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bjstats.gov.cn/tjnj/2006-tjnj/。

杜鑫:《北京市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载张耘主编《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李新:《基本医疗保险骗保行为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9月第3卷第9期。

林源:《国内外医疗保险欺诈研究现状分析》,《保险研究》2010年第7期。

王留女:《社会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及其约束机制》,《经济论坛》2008年第2期。

李连友、沈春宇:《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欺诈问题研究综述》,《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第33卷第6期。

陈鑫:《健康保险欺诈类型与防范对策》,《经济师》2008年第4期。

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新华出版社,2005。

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的通知》(京民福发〔2010〕598号),http://zfxxgk.beijing.gov.cn/columns/68/2/265737.html。

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以奖代补工作的通知》(京民福发〔2011〕204号),http://www.bjmzj.gov.cn/templet/mzj/ShowArticle.jsp?id=102242& NODE_ID=root。

余钟夫主编《北京市城乡结合部问题研究》,北京出版社,2010。

张吉星:《从大学生村官视角看村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中国乡村建设》2009年第3期。

孙翠兰、李川:《“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南城和西南部地区发展设想》,《城市》2009年第10期。

成得礼、谢子平:《中国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个人转型问题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第3期。

吴千千:《农村城镇化的六种路径》,2010年8月19日《北京日报》。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北京市老龄委:《北京市2010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http://www.bjmzj.gov.cn/showBulltetin.do?id=35990&dictionid=40501&websitId=400&netTypeId=2。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陈旭清:《试论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黄黎若莲、张时飞、唐钧:《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第三部门的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王名、李勇、廖鸿、黄浩明:《日本非营利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王群:《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评介》,《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4期。

杨团:《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管理世界》2000年第1期。

王晋:《第三部门市场与政府的非零和产物》,《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徐金发、王其富:《论政府、市场、公民社会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翟振武、毕成荣、段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红旗文稿》2007年第12期。

张秀兰、徐月宾:《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对我们的启示》,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shxw/xstl/xstl27/P020060925366169217169.pdf。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for the Aging.“Quick Facts On The Elderly In New York City”.2009.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for the Aging.“The New York State Community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CSE)Program,And The Expanded In-Home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Program(EISEP)”.2009.

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Adult Day Services:A Key Community Service for Older Adults,Executive Summary”.2009.

唐咏、徐永德:《中国社会福利变迁下养老服务中非营利民间组织的发展》,《深圳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孔伟:《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责任》,2010年10月11日《学习时报》。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邓杭:《京通快速公交道拟西延至国贸》,2011年10月18日《京华时报》。

刘冕、侯莎莎:《京通快速公交车提速两倍》,2011年5月25日《北京日报》。

陆小成、骆慧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低碳屋顶发展对策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陆小成:《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城市观察》2011年第4期。

宋巍:《北京自来水集团2011年计划投资30亿元用于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http://www.beijing.gov.cn/tzbj/jjsj/sj/t1165462.htm,2011年5月6日。

王茜:《北京地铁事故拷问公共设施安全》,《安全与健康》2011年第15期。

吴晓展、彭文英、彭美丽:《北京城市发展新区村庄基础设施问题研究———以房山区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3期。

张耘、陆小成:《北京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城市观察》2010年第5期。

张自然:《北京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投资北京》2009年第9期。

王灏:《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周煊:《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杨松:《首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研究——趋势、运营、监管和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 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10〕42号),2010年12月21日。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报批稿)》,2011年7月,http://www.bjjtw.gov.cn。

刘小明、王兆荣、郭卫亮、冯陶:《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对策研究》,载于《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李步超、周玫、赵崇四:《政府应当推行城市管理精细化》,《求实》2006年第10期。

王悦荣:《政府精细化管理的现实需求、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学理论》2010年第23期。

温德诚:《精细化管理浅谈》,《管理与财富》2005年第3期。

钱萍:《政府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探讨》,《科技资讯》2009年第8期。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张耘、施昌奎:《基本公共服务趋向均衡,实现城乡一体格局任重道远》,《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陈仲常、姜建慧、龚悦:《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评价模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6期。

杨静、毛保华、丁勇:《北京与国际大都市道路交通比较研究》,《综合运输》2009年第4期。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王澜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几个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期。

胡税根、徐元帅:《中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价值研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常修泽:《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杨宏毅、卢英方编《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处置》,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唐鸿寿编著《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气象出版社,2002。

吴文伟编《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科学出版社,2003。

蔡林:《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王澜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几个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期。

丁元竹:《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标准建设问题》,《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3期。

杜鑫:《北京市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载张耘等主编《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施昌奎:《转型期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秦玉生、李生滨:《美国班级规模减缩项目:取向与讨论》,《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院:《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0》,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人民日报评论员:《重大的战略任务 小康的基本条件——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2011年3月23日《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评论员:《用不断创新回应时代新课题——二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2011年3月24日《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评论员:《在“最大限度”中增强社会凝聚力——三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2011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011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祁梦竹:《北京创新社会管理 精细化服务到家》,2011年6月2日《北京日报》。

王建新:《推进社会管理科学化精细化》,2011年9月5日《天津日报》。

潘小娟、白少飞:《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2期。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万鹏飞:《安全社区创建指导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郑孟望:《社区安全管理与服务》,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段华明:《城市灾害社会学》,人民出版社,2010。

袁振龙:《社会资本与社区治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袁振龙:《社区安全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赫建忠、江贻芳、贾志英:《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主要任务》,《测绘通报》2008年第6期。

华建敏:《谈中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几个问题》,2007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刘彦伟:《构建区域性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的探索》,《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孙平、王立、刘克会:《城市供热地下管线系统危险因素辨识与事故预防对策》,《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年第3期。

周立国、冯学智、余江峰:《城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实现及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遥感信息》2008年第2期。

曾伟、周剑岚、王红卫:《应急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李金林、赵中秋:《管理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姚晓晖:《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安全》2007年第6期。

陈安、陈宁、倪慧荟:《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9。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两网”课题组:《北京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首都医药》2006年第4期。

北京市门头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9北京门头沟年鉴》,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任明艳、梁建贞:《农村卫生室药品管理现状分析及建议》,《首都医药》2010年第3期。

赵嘉佳、张凤华:《制约中国新农合发展的三方因素分析》,《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张智勇:《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现状与问题研究》,《中州学刊》2007年第2期。

陈琦、王娜、王君丽等:《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实施对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第4期。

刘维涛:《药品电子监管:科学监管维度里“与时俱进”——全国政协调研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创新》,2011年6月1日《人民日报》。

于溥春:《浅谈物联网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硅谷》2010年第13期。

张玉波:《物品编码助力产品质量追溯服务大质检——2010物联网与产品质量追溯论坛报道》,《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0年第6期。

姚胜林、彦玲等:《利用药品电子监管网提高特药监管效能的研究》,《首都医药》2011年第6期。

董爽、胡智斌:《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的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第6期。

射频世界编辑:《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的比较》,《射频世界》2010年第3期。

张继承:《生活垃圾回收市场机制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王建明:《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冯武军:《北京生活垃圾科学利用初探》,《节能与环保》2009年第6期。

赵丽君:《城市生活垃圾减量与资源化管理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9。

刘竞:《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对科技的需求分析》,《城市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4期。

张耘:《“科技北京”——内涵与道路》,《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研究文集》,北京出版社,2010。

曾凡银:《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理论框架与实践分析》,《财贸经济》2010年第7期。

郭庆:《世界各国环境规制的演进与启示》,《东岳论丛》2009年第6期。

郭庆:《环境规制中的规制俘获与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9年第2期。

Nordhaus,William,A Question of Balance Weighing the Options on Global Warming Policies.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8.

Nordhaus,William,“Life After Kyoto: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Global Warming Policies”.NBER Working Paper 11889 24(Dec.2005).

McKibbin,W & Wilcoxen,“The Role of Economics in Climate Change Policy”,Journal of Economic Persepctives. 2002. Vol.16,No.2,pp.107-130.

James K.Boyce,“Is Inequality Bad for the Environment?”in Robert C.Wilkinson,William R.Freudenburg(ed.)Equity and the EnvironmentResearch in Social Problems and Public Policy,Volume15).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08. pp.267-288.

袁士保、甘敬、彭强:《北京城市森林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城市林业》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