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论史求是?陈涴文集图书

SSAPID:101-3159-8055-68
ISBN:978-7-5097-3669-2
DOI:
ISSN:

[内容简介] 《陈涴文集》是一本历史专业的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清史、改革史和辽宁地方史研究的成果。其中不乏学术佳作,对某些历史问题有独到和创新的见解。如《萨尔浒之战双方兵力考辨》一文,论证了萨尔浒之战中后金与明双方兵力相等,纠正了后金对明朝“以少胜多”的传统说法的错误。《努尔哈赤与李成梁关系史事钩沉》一文,广搜史料,爬梳考辩,详细阐明了李成梁曾给予努尔哈赤有力支持的历史事实,弥补了起兵之前努尔哈赤的这段历史语焉不详的不足。《三国鼎立成因新论》一文提出了魏、蜀、吴三个人才集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的新观点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不错的可读性。

相关信息

丛书名: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
作 者:陈涴
编 辑:陈帅;丁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编委会

 作者简介

 第一篇 清史篇

  努尔哈赤崛起与李成梁关系史事钩沉*

   一 李成梁镇辽与努尔哈赤崛起的间接关系

   二 李成梁镇辽与努尔哈赤崛起的直接关系

    (一)努尔哈赤的祖父叫场、父亲塔失都与李成梁有密切交往

    (二)努尔哈赤曾为李成梁所收养,在李成梁帐下生活了一段时期

    (三)李成梁给予努尔哈赤崛起的帮助

  努尔哈赤与女真族社会变革*

  试论努尔哈赤对女真各部的统一*

   一 军事统一女真各部

   二 为实现统一而进行改革

   三 统一女真各部的历史作用

  努尔哈赤军事思想研究*

   一

   二

   三

  萨尔浒之战双方兵力考辨*

  石廷柱事迹与家世辑考*

  论代善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一 佐太祖开基 功在创业

   二 助太宗立业 安邦定国

   三 保世祖继统 消弭内乱

  袁崇焕诛毛文龙辨析*

  袁崇焕与辽东战局*

   一 袁崇焕守辽前的辽东战局

   二 袁崇焕守辽时的辽东战局

   三 袁崇焕离辽后的辽东战局

   四 袁崇焕于辽东战局之影响及其悲剧

  南汉山城之战及其影响*

   一 战前明、清、朝两国三方之形势

    (一)两国三方格局之形成

    (二)朝明友好之历史渊源

    (三)两国三方之形势

   二 南汉山城之战

    (一)战争的爆发

    (二)围困南汉山城

    (三)南汉山城保卫战

   三 朝鲜失败原因和战争影响

    (一)朝鲜失败原因

    (二)战争之影响

  南汉山城之战评析*

   一 关于这次战争的性质

   二 关于这次战争的影响

  拥立福临继统的首倡者究竟是谁*

  顺治评价三题*

   一 关于太后预政问题

   二 亲掌皇权问题

   三 关于政绩与作为问题

    (一)进行了几项重大的战略、策略调整,对清军取得最后胜利起了关键性作用

    (二)与蒙古、西藏建立起密切的藩属关系,为蒙藏地区全部正式纳入清朝版图奠定了基础

    (三)击退沙俄侵略军,保卫了东北边疆

    (四)严惩贪官污吏,整肃政治

  康乾盛世成因蠡析*

  张廷玉与雍正帝*

   一 “义固君臣,情同契友”的关系

    (一)予以高位,任以要职

    (二)随侍左右,参与机密

    (三)嘉奖赏赐,随时不断

    (四)临终顾命,托付江山

   二 形成良好君臣关系之原因

   三 结语

  王尔烈史迹与传说辑考*

   一 家世

   二 生平仕履

   三 诗文与书法

   四 关于王尔烈的传说

  陶澍学术成就述评*

   一 史学

   二 文学

   三 舆地学

  《清史稿·列传》正误举例*

   一 时间错误

   二 史实有误

  佟养性卒年考*

 第二篇 改革史篇

  改革史应成为一门专史*

   一

   二

   三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改革史*

  “改革史”研究的反顾与建构*

   一

   二

    (一)基本架构了“改革史”学科范型

    (二)确定了“改革史”的理论框架

    (三)明确肯定了社会改革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四)明确了改革与革命的辩证关系

    (五)在如何认识改革的成败及其原因问题上提出了新见解

   三

    (一)“改革史”的自身价值决定它必然发展

    (二)“改革史”的时代意义促使它必然发展

    (三)“改革史”的国际意义也将促进其发展

    (四)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也为“改革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中国古代改革成败论*

   1.看国君是“改革”还是“守旧”

   2.改革家本身是“坚定”还是“软弱”

   3.政治和经济改革是“单一”还是“同步”进行

   4.改革是在一个王朝的“前期”还是“后期”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之同异及启示*

  商鞅变法*

   一 时代风云卷起澎湃的改革大潮

   二 秦国早期改革与变法的准备

   三 变法内容和经过

   四 变法的影响和典型意义

  秦汉时期改革特征及意义*

  三国鼎立成因新论*

   一 经济改革为三方奠定立国基础

    (一)屯田、户调兴曹魏

    (二)“务农殖谷”治蜀汉

    (三)农商并举强东吴

   二 改革人才政策使三国生机勃勃

    (一)曹魏“唯才是举”创新制

    (二)竭诚结纳广求才

    (三)“忘短贵长”聚贤能

  欧阳修改革思想与改革实践*

   一 切中时弊的改革思想

   二 坚定稳健的改革实践

  从朱元璋到张居正*

  张居正改革*

   一 腐败带来国家全面危机

   二 张居正提出“救时”六策

   三 改革边务,初获成功

   四 “考成”吏治,带动全面

   五 整顿学政和驿递,限制特权

   六 推行“一条鞭”新赋役制度

   七 后事堪伤论成败

  张居正改革的典型意义*

  论努尔哈赤改革与女真族社会变革*

  论后金之崛起与改革开放*

   一 改革推动了经济发展

   二 八旗制度创造了军事优势

   三 民族独立政权在改革中建立和强盛

   四 满文的创制为崛起增强了精神文化凝聚力

   五 开放为社会改革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参数和智力资源,从而为崛起增强了推动力

  论清前期不断深化的改革及其意义*

  清前期的改革与兴盛*

   一

   二

   三

  论清前期改革得失与政权兴衰*

   1.女真民族的嬗变在改革中完成

   2.满族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在改革中实现

   3.清朝政权的基础在改革中奠定

   4.清王朝的统治在改革中稳固

   5.一个发展的机遇在改革中失去

  邓小平改革理论与历史研究*

   一 关于“改革”定义的提出引导我们重新审视和评价历史上的改革

   二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对史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三 关于改革原则、方法、步骤等问题的论述对改革史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第三篇 地方史篇

  应以“辽海”冠名辽宁地域文化*

  “辽海”文化符号释义*

  辽宁地域文化符号非“辽海”莫属*

   一 唯“辽海”涵盖辽宁省域之地理范围最为确切

   二 唯“辽海”能全面涵盖辽宁地域的多种文化形态

   三 唯“辽海”能彰显辽宁文化的全部丰厚底蕴

   四 唯“辽海”能突出辽宁发展沿海文化之必要与重要

  “辽海”古称由来考实*

   (一)至晚在魏晋之际辽宁地域已称“辽海”,这一称谓已有约2000年历史

   (二)“辽海”是魏晋以降辽宁地域一贯的称谓

   (三)“辽海”的地域含义

  《奉天通志》述略*

   一 成书经过

   二 编修原则

    1.创修新志,而非旧志续修

    2.以“一方之全史”为编修体例

    3.内容力求翔实,以资实用

    4.类目简明赅洽,力避细碎

   三 作用与价值

    1.辽宁地方史资料的总集

    2.宏富的资料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补正史之不足,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材料

    3.辽宁地方史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

    4.搜集保存了珍贵的清前史资料,为明清史研究者提供了很大方便

  《奉天通志》征引书目辑录*

  辽宁“史学史”研究态势概述*

   一 史学史学科理论研究

   二 史家与史籍研究

   三 史官制度研究

   四 方志研究

   五 工具书

   附录:史学史著作、论文目录一览

  陈光崇教授访谈录*

   一

   二

   三

   四

 附录

  震古烁今话改革*

   背景

   一

   二

   三

 自序

 总序

本书是一本历史专业的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清史、改革史和辽宁地方史研究的成果。其中不乏学术佳作,对某些历史问题有独到和创新的见解。如《萨尔浒之战双方兵力考辨》一文,论证了萨尔浒之战中后金与明双方兵力相等,纠正了后金对明朝“以少胜多”的传统说法的错误。三国鼎立成因新论》一文提出了魏、蜀、吴三个人才集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的新观点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不错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