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45

刑事电子邮件证据论图书

Systematic Research on E-mail Evidence of the Criminal Proceeding

SSAPID:101-3157-3918-92
ISBN:978-7-5097-4827-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类型化研究方法,将刑事诉讼电子邮件证据进行了六方面分类,从电子邮件技术核心出发,研究电子邮件的技术特质对电子邮件证据制度或传统证据制度的影响。根据电子证据的不同类型,作者深入细致探究了其采信标准,是一篇技术性很强的书稿,对司法实践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
作 者: 庄乾龙
编 辑:赵建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法律

 序二

 摘要

 后记

 Abstract

 序

 索引

 导论

 第一章 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理论的冲击与应对

  第一节 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理论的冲击

   一、电子证据对证据概念的适度拓展

   二、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规则内涵的扩充

   三、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法基本原则内涵的丰富

  第二节 技术手段与法律规制的冲突与磨合

  第三节 “现实”走进“虚拟”的可能性进路

 第二章 电子邮件证据基本概念界定

  第一节 电子邮件证据概念解读:主体与系统

   一、电子邮件概念的界定

   二、电子邮件证据的特点

   三、传统证据概念对电子邮件证据的不适当限缩

   四、系统因素引入对传统证据的冲击

   五、主体与系统的互动:电子邮件证据概念的生成

  第二节 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地位

   一、电子邮件证据的司法现实地位

   二、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应然地位

  第三节 电子邮件证据的构成

  第四节 证据法理念下的电子邮件证据审视

   一、惩罚犯罪与电子邮件证据:虚拟世界“异化”之可能

   二、保障人权与电子邮件证据:对“异化”钳制之构想

  第五节 电子邮件证据对传统证据概念的新诠释

 第三章 电子邮件证据分类研究萌芽与研究意义

  第一节 分类研究之萌芽

  第二节 分类研究之意义

  第三节 电子邮件证据分类研究内容

 第四章 加密电子邮件证据与非加密电子邮件证据

  第一节 “加密”技术Encryption)是指对数据进行编码使其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同时,仍然可以保持恢复的形式,接收者可以通过解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数据。加密算法是指对数据进行编码的算法。加密后的信息称为密文(Ciphertext),对密文进行解码的操作称为密钥(Key)。">*之类型化判断

   一、对称密钥加密

   二、非对称密钥加密

   三、数字签名

   四、数字证书

  第二节 “加密”对电子邮件证据力的影响

   一、形式层面的影响:证据能力的审查判断

    (一)非加密电子邮件证据能力:静态证据能力规则的适用——偏重于法定主义

    (二)加密电子邮件证据能力:动态证据能力规则的适用——偏重于裁量主义

   二、实质内容的影响:证明力大小的审查判断

  第三节 “立法”与“技术”之间的冲突与协调:以刑事侦查取证为核心的分析

   一、“加密”邮件形成的二律悖反现象

   二、“加密”电子邮件刑事证据的立法抉择

 第五章 常规电子邮件证据与垃圾电子邮件证据

  第一节 垃圾电子邮件概念评析

   一、垃圾电子邮件概念展示

   二、垃圾电子邮件概念评析

  第二节 判断标准的二元化:垃圾电子邮件的界定

   一、基于主体的判断

    (一)收件人:自由意志选择

    (二)发件人:主观故意的有无

   二、基于技术的判断

    (一)邮件过滤技术

    (二)系统自动筛选技术

  第三节 区分的刑事证据法律效果:权利与权力的博弈

   一、常规电子邮件证据:合理隐私期待权的保护

   二、垃圾电子邮件证据:保障“权力”的有效运行

  第四节 现实与展望:垃圾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规范

   一、我国垃圾电子邮件立法现状

   二、法律展望:垃圾电子邮件犯罪证据

    (一)邮件地址的客观性问题

    (二)数据恢复之证据能力与证明力问题

 第六章 动态电子邮件证据与静态电子邮件证据

  第一节 传输状态:动态与静态的划分标准

   一、“传输”的工作原理:分层技术

   二、“传输”的判断标准:技术与法律的结合

  第二节 划分依据:证据内容的殊异

   一、动态电子邮件证据:秘密监控视野下的证据问题

   二、静态电子邮件证据:一般搜查取证下的证据问题

  第三节 证据内容差异的延伸影响:侦查取证手段的异化

   一、侦查手段异化之表征

    (一)动态“拦截”概念限制的任意性

     1.美国的立法考察

     2.美国的司法实践考察

    (二)“同时性”标准之限定

    (三)静态电子邮件内容的限缩

    (四)评价

   二、侦查手段异化之矫正

    (一)矫正之前提: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关系在虚拟世界的再现

     1.立法与司法实践之间的关系调整:大背景的完善与改进

     2.电子邮件等通信类证据微观人权保障的立法强调

    (二)矫正之手段:分层技术原理的渗透

 第七章 安全电子邮件证据与病毒电子邮件证据

  第一节 判断标准:技术实质与外在形式的双重性

   一、证明载体

    (一)安全电子邮件证据:内容信息与信件组成

    (二)病毒电子邮件证据:程序的自我复制与任意侵入

   二、证明方式

    (一)安全电子邮件证据:程序源代码的正常生成

    (二)病毒电子邮件证据:程序源代码的异常检测

  第二节 次生电子邮件证据:感染性病毒电子邮件证据之证据能力

   一、“病原体”式电子邮件证据之证据能力分析

   二、“输入”(取证)式感染性电子邮件证据之证据能力:接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检验

  第三节 感染性病毒电子邮件证据之转化对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影响

   一、转化之一:安全电子邮件证据之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二、转化之二:非安全电子邮件证据之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第八章 有声电子邮件证据与无声电子邮件证据

  第一节 有声电子邮件证据概念界定

   一、与视听资料证据的区别:邮件服务器的有无

   二、有声电子邮件证据的本质:多种服务器的合成

  第二节 有声电子邮件证据关联主客体的有限扩张

   一、有声电子邮件关涉主体的有限扩张:对证据交换的影响

   二、有声电子邮件关涉客体的有限扩张:语音合成技术对证明力的影响

  第三节 有声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规范

   一、有声电子邮件证据关涉主体方面

   二、有声电子邮件证据关涉客体方面

 第九章 局域网电子邮件证据与广域网络电子邮件证据

  第一节 电子邮件“生存环境”:客户端是否特定为标准的划分

   一、局域网电子邮件用户的特定性

   二、广域网电子邮件用户的公开性

  第二节 网络拓扑结构造成电子邮件证据的差异

   一、局域网电子邮件拓扑结构:结构简单性与对外封闭性——查证犯罪的直接性

   二、广域网电子邮件拓扑结构:结构复杂性与对外开放性——查证犯罪的间接性

  第三节 狭义刑事推定在电子邮件证据中的有限适用

   一、适用环境:局域网

   二、适用条件:严格的保密性与可接受的适用政策

  第四节 广义刑事推定在电子邮件证据中的广泛适用

   一、可靠性之推定

   二、确定性之级别构建

   三、事实性推定之运用

 结语 我国电子邮件刑事证据立法的现状归纳与完善思路

  第一节 刑事电子邮件证据立法现状归纳与评析

  第二节 刑事电子邮件证据立法的完善思路

   一、刑事电子邮件证据立法的背景考察

   二、刑事电子邮件证据制度保障性法律的构建与完善

   三、刑事电子邮件证据法律的构建与完善

 序一

本书试图从电子邮件技术核心出发,研究电子邮件的技术特质对电子邮件证据制度和传统证据制度的影响。本书除导论与结语外,共分九章。导论部分以一则刑事电子邮件证据案例引发对电子邮件证据问题的思考为基础,阐述了研究电子邮件证据的务实性与紧迫性。第一章从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概念、证据规则与证据原则的冲击表现出发,阐述其技术手段与法律规制之间冲突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从“现实”走进“虚拟”的可能性进路。第二章主要对电子邮件证据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本章以分析电子邮件证据与传统证据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指出传统证据概念对电子邮件证据的不适当限缩。电子邮件系统因素的引入在对传统证据概念形成冲击的同时,与主体进行互动,从而形成了双重属性的电子邮件证据概念。未来立法宜扩张传统证据概念中的核心要素,对传统证据概念进行新的诠释。第三章主要探讨类型化研究的意义。另外,本章还简要介绍了电子邮件证据类型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就各类型电子邮件证据之间的交叉重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则适用对策。第四章以加密类型化判断为基础,深入分析加密对电子邮件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影响。第五章从主体与技术两个方面提出判定垃圾电子邮件的二元化标准。以此为基础,对常规电子邮件证据重点分析、阐释合理隐私期待权的保护问题,对垃圾电子邮件证据则主要分析其“公权”有效运行问题。第六章以电子邮件的传输状态为标准,将电子邮件证据区分为动态电子邮件证据与静态电子邮件证据。本章在分析电子邮件传输的工作原理基础上,提出以技术与法律相结合的标准区分动态电子邮件证据与静态电子邮件证据。作此划分的意义在于其对侦查方式的影响差异。动态电子邮件证据主要涉及秘密监控下的证据问题,而静态电子邮件证据则主要涉及一般搜查取证下的证据问题。证据内容的差异将延伸影响到侦查取证手段的选择。第七章主要围绕安全电子邮件证据与病毒电子邮件证据问题展开论述。本章在以自我复制、侵入功能的有无为标准界定安全电子邮件与病毒电子邮件的基础上探讨安全电子邮件证据与病毒电子邮件证据证明载体与证明方式上的不同。病毒发生作用机理的差异会影响电子邮件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被病毒感染的电子邮件证据又分为病原体式的电子邮件证据与输入式或取证式感染性电子邮件证据,上述作为次生电子邮件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将面临向安全电子邮件转化后其是否具备证据能力与证明力大小的问题。第八章重点讨论有声电子邮件证据的突出问题。有声电子邮件证据因邮件服务器系统因素使其有别于视听资料,其本质特点是多种服务器的合成,也正是因为此特点,有声电子邮件证据关联主体与关联客体得到了适度扩张。有声电子邮件证据关涉主体的扩张将影响到证据交换总量,而关涉客体的有限扩张则会对证明力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语音合成技术手段的使用会对有声电子邮件证据的证明力产生影响。以此技术特点为基础,有必要从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两方面构建完善有声电子邮件证据法律制度。第九章主要就局域网电子邮件证据与广域网电子邮件证据问题进行阐述。局域网内电子邮件用户具有特定性,广域网内电子邮件用户具有公开性。网络拓扑结构之间的不同成为局域网电子邮件证据与广域网电子邮件证据差异的技术原因。以此技术差异为基础,本书认为狭义刑事推定在局域网环境与严格的保密性及可接受性的使用政策条件的保障下,可以适用于电子邮件证据;而广义刑事推定即事实推定则在“可靠性之推定”与“确定性之级别构建”基础上可以适用于广域网内的电子邮件证据。

1.包雯、李玉华:《21世纪刑罚价值取向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2.毕惜茜:《侦查讯问理论与实务探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卞建林、刘玫:《外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卞建林:《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7.毕玉谦、郑旭、郑善春:《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论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8.陈光中、[加]丹尼尔·普瑞方廷:《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9.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0.陈光中:《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陈光中:《刑事一审程序与人权保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3.陈光中:《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14.陈浩然:《证据学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陈朴生:《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1979年版。

16.陈世雄、林胜光、吴光陆:《民刑事诉讼法大意》,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

17.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陈瑞华:《比较刑事诉讼法》(第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第2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20.陈瑞华:《程序正义理论》(第1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21.陈瑞华:《法学论文写作与资料检索》(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2.陈瑞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第2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3.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陈永生:《刑事诉讼法关键词》,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5.陈永生:《刑事诉讼的宪政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6.陈卫东:《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论丛:刑事诉讼制度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27.陈卫东:《刑事审前程序与人权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28.陈卫东:《程序正义之路》,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9.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1.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2.陈卫东:《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33.陈卫东:《量刑程序改革理论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34.陈卫东、程雷、孙皓:《司法精神病鉴定刑事立法与实务改革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35.陈卫东主编《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陈卫东、谢佑平主编《证据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陈学权:《科技证据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8.陈龙、麦永浩、黄传河:《计算机取证技术》,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程雷:《秘密侦查比较研究——以美、德、荷、英四国为样本的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0.柴发邦、江伟:《民事诉讼法通论》,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

41.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2.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3.樊崇义:《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樊孝忠:《计算机应用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冯大同:《国际货物买卖法》,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7.顾永忠、程滔:《刑事诉讼法治化与律师的权利及其保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8.顾永忠:《中国疑难刑事名案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9.顾永忠:《金融犯罪案件证据实务》,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0.何家弘:《电子证据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1.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一至十五卷),中国检察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0—2010年版。

52.何家弘:《外国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3.何家弘、张卫平译:《外国证据法选译》(增补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54.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5.何家弘主编:《新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6.洪浩主编:《证据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蒋平、杨莉莉编著:《电子证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蒋平、黄淑华、杨莉莉编著:《数字取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江伟:《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0.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61.李文燕主编:《计算机犯罪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62.林山田:《刑事诉讼法》,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

63.林钰雄:《刑事诉讼法》,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

64.刘广三:《计算机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5.刘广三:《犯罪控制视野下的刑事诉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6.刘广三主编:《刑事证据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刘万奇:《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8.刘金友:《证明标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9.刘品新:《中国电子证据立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刘品新主编:《美国电子证据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71.刘品新:《网络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2.吕国民:《国际贸易中EDI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3.马秋枫:《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法律问题》,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年版。

74.马民虎:《互联网安全法》,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5.马进保、刘祁宪:《智能诉讼》,群众出版社1990年版。

76.麦永浩:《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7.樊学勇:《犯罪侦查程序与证据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皮勇:《刑事诉讼中的电子证据规则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9.齐树洁:《英国证据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0.宋英辉、孙长永、朴宗根:《外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1.宋英辉、赵秉志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2.宋英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精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3.宋英辉、孙长永、刘新魁:《外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4.宋英辉:《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5.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6.宋英辉、汤维建:《证据法学研究评述》,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7.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8.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89.孙长永:《刑事诉讼证据与程序》,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90.孙昌军、郑远民、易志斌:《网络安全法》,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1.田禾主编:《亚洲信息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2.王利明:《人格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社1994年版。

93.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4.王永全、齐曼:《信息犯罪与计算机取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5.王斌君:《信息安全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6.王斌君:《(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面向对象的方法学与Visual 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7.汪建成、刘广三:《刑事证据学》,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98.汪建成:《冲突与平衡——刑事程序理论的新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9.汪建成:《欧盟成员国刑事诉讼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0.汪建成:《新刑事诉讼法论》,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

101.汪建成:《刑事证据学》,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102.汪建成:《理论与现实——刑事证据理论的新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3.吴宏耀:《诉讼认识论纲:以司法裁判中的事实认定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4.徐立根:《物证技术学》(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5.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6.杨宇冠:《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7.杨宇冠:《国际人权法对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影响》,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08.杨宇冠、王文生、韩红:《我国反腐败机制完善与联合国反腐败措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9.杨宇冠、杨晓春:《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0.杨宇冠:《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1.杨永川:《计算机取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12.殷联甫:《计算机取证技术》,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3.应松年:《中国行政诉讼法讲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4.赵秉志、于志刚:《计算机犯罪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15.张楚主编:《网络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6.张汉亭:《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7.周叔厚:《证据法论》,三民书局1995年版。

118.周士敏:《澳门刑事诉讼制度论》,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19.周琳娜、王东明:《数字图像取证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0.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律研究中心编译:《英国刑事诉讼法》(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美]约纳森·罗森诺:《网络法——关于因特网的法律》,张皋彤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美]麦考密克:《麦考密克论证据》,汤维建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美]Eoghan Casey:《数字证据与计算机犯罪》(第2版),陈圣琳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美]米尔建·R.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李学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美]约书亚·德雷斯勒、艾伦·C.迈克尔斯:《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一卷·刑事侦查)》,吴宏耀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美]罗纳德·J.艾伦、理查德·B.库恩斯、埃莉诺斯·威夫:《证据法》,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美]伟恩·R.拉费弗:《刑事诉讼法》,卞建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美]Bill Nelson,Amelia Phillips,Frank Enfinger,and Chritopher Steuart:《计算机取证调查指南》,杜江、白志、刘刚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美]《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卞建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美]理查德·A.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晌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3.[美]特南鲍姆:《计算机网络》,潘爱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美]布莱恩特、奥哈拉伦:《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龚奕利、雷迎春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15.[美]法墨、温玛:《计算机取证》,何泾沙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16.[美]斯帝尔:《Windows取证企业计算机调查指南》,吴渝等译,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美]Harlan Carvey:《Windows取证分析》,王智慧、崔孝晨、陆道宏译,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德]Christopher Kuner:《欧洲数据保护法》,旷野、杨会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9.[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20.[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2.[法]卡斯东·斯特法尼:《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法]达尼埃尔·马丁:《网络犯罪——威胁、风险与反击》,卢建平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

24.[日]夏井高人:《如何证明你在网上的签名》,吴韧、葛崎伟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5.《日本刑法典》,张明楷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6.[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7.《日本刑事诉讼法》,宋英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意]莫诺·卡佩莱蒂等:《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徐昕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吴盛:《电子邮件取证证明效力案例分析》,《取证技术研究》2011年第1期。

2.汪振林:《网络证据证明原理解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万毅:《证据“转化”规则批判》,《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1期。

4.万毅:《解读“非法证据”——兼评“两个证据规定”》,《清华法学》2011年第2期。

5.杨蕾、刘万奇:《刑事证据法定形式的中国模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6.庄乾龙:《李庄案的证据学拷问》,《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7.万毅:《论“刑讯逼供”的解释与认定——以“两个证据规定”的适用为中心》,《现代法学》2011年第3期。

8.刘广三、吴秋元:《论刑事证明责任的性质及其运用》,《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9.刘广三、庄乾龙:《对犯罪构成刑事推定功能的质疑——兼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证明责任分配》,《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7期。

10.汪建成:《司法鉴定模式与专家证人模式的融合——中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方向》,《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1.万毅:《论瑕疵证据——以“两个证据规定”为分析对象》,《法商研究》2011年第5期。

12.陈光中、郑曦:《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裁判原则——兼谈〈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若干问题》,《法学》2011年第9期。

13.汪建成:《专家证人模式与司法鉴定模式之比较》,《证据科学》2010年第1期。

14.庄乾龙:《中美刑事搜查比较研究》,《河北公安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5.刘万奇、杨蕾:《论证据种类的划分标准——以视听资料的概念界定为讨论范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6.刘品新:《电子取证的法律规制》,《法学家》2010年第3期。

17.廖根为:《论电子邮件证据证明力》,《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8.宋英辉:《中国大陆地区非法证据排除的适用范围》,《中国法律》2010年第4期。

19.何凌:《论刑事推定的适用——以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物品罪为例》,《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20.樊崇义:《“两个证据规定”理解与适用中的几个问题》,《证据科学》2010年第5期。

21.陈光中:《刑事证据制度改革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之探讨——以两院三部两个证据规定之公布为视角》,《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

22.陈卫东:《中国刑事证据法的新发展——评两个证据规定》,《法学家》2010年第5期。

23.陈卫东:《两个证据规定的进步与不足》,《证据科学》2010年第5期。

24.王小光、孙涛:《论电子邮件证据的保全和应用》,《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6期。

25.王建军、林志刚、田有旺:《安全邮件系统的电子证据作用》,《科学之友》2010年第8期。

26.欧延实:《论电子邮件证据的保全公证》,《中国司法》2010年第9期。

27.石尧:《电子邮件的证据问题研究》,《科技信息》2010年第18期。

28.陈卫东:《两个证据规定之解读》,《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21期。

29.刘广三、李文伟:《刑事诉讼中的图像电子证据初论》,《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30.廖根为:《电子邮件真伪鉴定初探》,《犯罪研究》2009年第3期。

31.宋振武:《传统证据概念的拓展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32.刘品新:《论电子证据的原件理论》,《法律科学》2009年第5期。

33.刘品新:《论电子证据的定案规则》,《人民检察》2009年第6期。

34.忻芙蓉:《论电子邮件证据》,《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6期。

35.刘广三、庄乾龙:《对传闻证据规则的反思——基于对规则本身与引进论者的考察》,《证据科学》2009年第6期。

36.李娜:《浅谈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搜查的监督》,《天津检察》2009年第6期。

37.何家弘:《司法鉴定法之立法思考司法鉴定立法需要观念的转变》,《法学》2009年第8期。

38.韩红俊:《电子证据的法律思考》,《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39.宋英辉、何挺:《我国刑事推定规则之构建》,《人民检察》2009年第9期。

40.左坚卫:《民意对死刑适用的影响辨析》,《河北法学》2008年第2期。

41.樊崇义、李静:《传闻证据规则的基本问题及其在我国的适用》,《证据科学》2008年第3期。

42.姜丽娜、罗大华、应柳华:《英美专家证人制度评析及对我国的启示》,《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第3期。

43.何家弘:《证据的审查与认定原理论纲》,《法学家》2008年第3期。

44.李盛、朱秀云、韩杰、尹春社:《电子物证检验中常用数据恢复工具对比研究》,《刑事技术》2008年第4期。

45.何家弘:《从自然推定到人造推定——关于推定范畴的反思》,《法学研究》2008年第4期。

46.刘品新:《论计算机搜查的法律规制》,《法学家》2008年第4期。

47.何家弘:《论推定规则适用中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中外法学》2008年第6期。

48.卢永元、王鸿琪、胡小燕:《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证据在侦查中的调取与运用》,《中国检察官》2008年第6期。

49.汪建成、何诗扬:《刑事推定若干基本理论之研讨》,《法学》2008年第6期。

50.樊崇义、史立梅:《推定与刑事证明关系之分析》,《法学》2008年第7期。

51.何家弘:《论推定概念的界定标准》,《法学》2008年第10期。

52.梁雪松:《电子邮件认证技术研究》,《通信技术》2008年第11期。

53.何家弘:《论推定规则的适用》,《人民司法》2008年第15期。

54.郭秋香、包兵、罗永刚、张睿超:《电子邮件取证模型的研究》,《计算机安全》2007年第1期。

55.何家弘:《论证据的基本范畴》,《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

56.夏春和:《CUA与MTA间抗抵赖协议的研究与实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年第2期。

57.陈卫东、李伟:《论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中国司法鉴定》2007年第3期。

58.郭鹏:《电子证据的可采性》,《兰州学刊》2007年第4期。

59.陈卫东:《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修改的宏观思考》,《法学家》2007年第4期。

60.程伟杰:《关于电子邮件证据问题的探讨》,《档案》2007年第5期。

61.王艺:《进一步加强公证在电子邮件中的作用》,《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第7期。

62.郝文江:《电子邮件形成及其证据效力问题》,《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年第9期。

63.吴晓:《论类型化方法对宪法学研究的意义》,《政法学刊》2006年第1期。

64.杨雄:《论我国刑事附带搜查制度的重构——以美国法为参照的分析》,《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65.张国臣:《电子物证检验现状思考》,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编《第一届全国电子物证检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6年第4期。

66.汪建成:《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5期。

67.苏建、陈一鸣:《刍议技术异化的法律控制》,《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6期。

68.胡鹏飞:《谈数据恢复对数据原始性的影响》,《浙江档案》2006年第7期。

69.樊崇义、陈永生:《科技证据的法定化——刑诉法修正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南都学坛》2005年第4期。

70.张杰:《电子邮件成为刑事证据种类的可行性》,《内蒙古检察》2005年第3期。

71.徐南、王超:《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模式》,《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72.余金灿、韩万迁:《美国的电子证据和法庭计算机科学》,《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73.李茹:《邮件结构分析及其在邮件筛选中的应用》,《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第23期。

74.杨青:《电子证据若干问题解析》,《政法论丛》2005年第2期。

75.邵军:《论电子证据在我国的适用》,《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2期。

76.何家弘:《对法定证据制度的再认识与证据采信标准的规范化》,《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77.高一飞:《反思司法潜规则》,《政法学刊》2005年第4期。

78.张鑫:《垃圾邮件立法初探》,《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79.刘品新:《垃圾邮件的法律规制》,《信息网络安全》2005年第12期。

80.常怡、王健:《论电子证据的独立地位》,《法学论坛》2004年第1期。

81.蒋利和:《电子邮件的法律规范浅析》,《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82.刘金友:《试论我国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及其理论根据》,《政法论坛》2004年第2期。

83.徐继军、谢文哲:《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评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84.刘金友、郭华:《搜查理由及其证明标准比较研究》,《法学论坛》2004年第4期。

85.潘利平:《我国刑事搜查启动程序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5期。

86.常怡:《论电子证据独立地位》,《法学论坛》2004年第6期。

87.戴继平:《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思考》,《中国法律信息网》2004年第7期。

88.赵冬燕、贺洪超:《澳大利亚的反垃圾邮件法》,《信息化建设》2004年第10期。

89.刘品新:《构建电子商务安全的证据法律制度》,《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3年第2期。

90.范德月:《论E-mail的证据能力》,《经济与法》2003年第3期。

91.皮勇:《网络犯罪公约中的证据调查制度与我国相关刑事程序法比较》,《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

92.刘金友:《实践是检验司法证明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与何家弘教授商榷》,《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93.汪建成、孙远:《刑事证据立法方向的转变》,《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

94.何家弘、姚永吉:《两大法系证据制度比较论》,《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4期。

95.宋英辉、李哲:《证据裁判原则评介》,《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

96.潘申明:《司法潜规则研究——以会议纪要为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97.王超、周菁:《论完善我国刑事质证制度的必由之路》,《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98.于志刚:《论电子邮件的刑法定位》,《法学家》2003年第6期。

99.朱岚:《电子邮件作为诉讼证据的法律思考》,《前沿》2003年第7期。

100.果园:《当前信息网络违法犯罪现状及打击对策》,《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3年第12期。

101.伍光红:《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倒置》,《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02.刘品新:《论电子证据的定位——基于中国现行证据法律的思辨》,《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

103.李照霞、刘耘疆、张新刚:《电子邮件监视的隐私权问题》,《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04.[俄]M.A.科瓦廖夫、JI.T.乌里扬诺娃:《俄罗斯联邦新刑事诉讼法典中的证据问题》,黄道秀译,《中国法学》2002年第5期。

105.杨雄:《论电子证据》,《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06.杨解君:《法律关系背后的关系:“法律亚文化关系”初探》,《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第1期。

107.王申:《全国首例以电子邮件为定案证据的劳动争议案理论研讨会综述》,《法学》2001年第2期。

108.张梅:《试论电子邮件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从全国首例电子邮件为定案证据案谈起》,《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09.沉钟:《问“法”中原——张金柱案件启示录》,《时代文学》2001年第3期。

110.王兆鹏:《成大案搜索之适法性问题》,《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1年第23期。

111.赵钢、占善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应有的诉讼观念》,《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

112.蒋平:《计算机犯罪的刑事政策探讨》,《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

113.杨振洪:《试论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14.陈瑞华:《法律程序价值观》,《中外法学》1997年第6期。

115.李双元、蒋新苗、蒋茂凝:《中国法律理念的现代化》,《法学研究》1996年第3期。

116.柯昌信:《刑事证据视听资料论》,《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

1.林武:《安全电子邮件系统》,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张凯:《电子证据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王永杰:《从程序异化到事实异化:以冤案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

4.王耀承:《美国刑事侦查中的电子邮件监控制度研究——兼考美国隐私权保护状况的变迁》,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罗勇刚:《新的证据种类:电子邮件》,《检察日报》2000年8月9日第8版。

2.倪娜:《美国启用电子邮件监视系统》,《环球时报》2000年8月11日第4版。

3.傅玉林:《迟到的权利保护》,《法制日报》2001年3月28日第2版。

4.罗希夷:《电子邮件在证据法上的几个问题》,《人民法院报》2001年10月2日第3版。

5.应启明、陈海滨:《宁波对电子邮件进行证据保全》,《人民法院报》2003年12月16日第6版。

6.吴健、阿飚:《首例电子邮件证据案审结》,《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1月6日第5版。

7.姜凯志、岳海艳:《浅析电子邮件作为证据的相关问题》,《中国石油报》2004年10月28日第4版。

8.张泽吾:《如何对电子邮件进行证据保全》,《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12月28日第6版。

9.张新颜:《电子邮件证据认定中的三个问题》,《人民法院报》2006年6月28日第2版。

10.周明强:《电子邮件证据的保全》,《人民法院报》2006年8月9日第5版。

1.《第25次互联网报告第一章:调查介绍》,http://tech.qq.com/a/20100115/000256.htm,2010年1月15日。

2.《韩国信息通讯部对垃圾邮件散播业者采取强制措施》,http://stle.iii.org.tw/tlnews/net9101.htm#n11,2010年6月7日。

3.公安部:《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http://www.enet.com.cn/security/,2006年11月22日。

4.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http://netsecurity.51cto.com,2006年9月11日。

5.《因噎废食?——欧美封杀中国电子邮件事件透析》,http://mag.popsoft.com.cn/media/mag/2002(kl/20(1207/html/wangluol.Htm,2006年7月11日。

6.美联社纽约消息:《网络伪造是否构成犯罪》,http://www.hongen.com/proedu/flxy/flsw/ztzl/dzsw/lfdt/sw10.htm,2006年8月11日。

7.郭婉雯:《计算机(网络)犯罪》,http://www.mp.gov.mo/gb/ebook/ebookl-2-4.htrnl,2005年12月11日。

8.《邮件炸弹的排除与防范》,http://www.dzdnb.com/,2000年11月19日。

9.赵丽梅:《电子邮件相关法律问题探析》,http://www.Law—lib.com/,2003年10月28日。

10.《如何保留电子邮件证据》,http://www.shm.com.cn/ytwb/html/2009-08/30/content_39222734.htm,2009年8月30日。

11.《电子邮件证据若干问题研究》,http://www.eku.cc/xzy/jxly/99606.htm,2003年3月28日。

12.闫鹏和:《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定位》,http://www.chinaeclaw.com/readArticle.asp?id=13450,2008年11月18日。

13.《电子邮件的证据效力》,http://www.chinaacc.com/new/287_294_201009/20li0.shtml,2003年4月5日。

14.韩西蒲:《电子邮件(E-mail)证据若干问题研究》,http://china.findlaw.cn/info/minshang/eclaw/195538_2.html,2011年2月24日。

15.曾文忠、张吉喜:《论我国刑事电子证据制度的完善方向》,http://www.dingli-law.com/view.asP?id=424&lanmd=6,2006年4月13日。

16.彭丁聪:《浅析刑事诉讼电子证据》,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904/16/353114.shtml,2009年4月16日。

17.《“伊妹儿”能作证据吗》,http://www.zjknews.com/read.asp?newsid=27076,2005年4月14日。

18.《薛燕戈诉张男冒名发送电子邮件侵权案》,http://www.smehen.gov.cn/ArtPaper/Show.aspx?id=359287,2008年6月11日。

19.《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问题和对策》,http://www.lawtime.cn/info/lunwen/jjfdxswflw/2006102655782.html,2008年7月12日。

20.东太极:《论电子邮件证据的认定》,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867678&PostID=8563599,2007年2月14日。

21.《深圳一人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涉嫌犯罪被批捕》,http://tech.sina.com.cn/t/2006-05-12/0755934070.shtml,2006年5月12日。

22.《电子邮件安全令人担忧,新功能让邮件穿上防弹衣》,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9-07/30/content_11800698.htm,2009年7月30日。

23.刘方权:《论搜查的正当程序》,http://vip.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art&gid=335565881,2001年10月12日。

24.房保国:《论我国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http://www.laomu.cn/ywtz/2009/200901/ywtz_142186.html,2009年1月15日。

25.《司法公正关键在司法者 应满足公众正常期待》,http://news.sohu.com/20050909/n226906729.shtml,2005年9月9日。

26.《垃圾邮件》,http://baike.baidu.com/view/1522.htm,2005年2月1日。

27.陈运迪:《垃圾邮件的形成与对策》,http://digi.it.sohu.com/20060111/n241390459.shtml,2005年2月1日。

28.李长喜:《传播垃圾邮件的法律责任——刑事、行政和民事》,http://www.yesky.com/searchcio/505811632660676608/20040611/1812978.shtml,2004年6月11日。

29.高健:《电子邮件可否充当法庭证据》,http://news.sina.com.cn/s/2005-11-21/11107497299s.shtml,2005年11月21日。

30.《1998年11月11日-13日在贝鲁特召开的第十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西亚区域筹备会议的报告》,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10thCrimeCong/187_rpm2c.htm/2000,2000年4月10日。

31.《美国爱国者法案》,http://baike.baidu.com/view/2318905.htm,2004年1月10日。

32.郝文江:《电子邮件形成及其安全性问题》,http://www.dffy.com/faxuejieti/xingzhen/200703/20070327121651.htm,2007年3月27日。

33.吴志勇、蔡莲红:《语音合成技术的原理》,http://www.ctiforum.com/technology/tts/tts0301.htm,2001年1月10日。

1.Black’s Law Dictionary(fifth edition),West Publishing Co.,1979.

2.Eoghan Casey,Digital Evidence and Computer Crime,By Academic press,2000.

3.Clark F. and Diliberto K.,Investigating computer crime,CRC Press,1996.

4.Eoghan Case,Digital Evidence and Computer Crime,by Academic Press,2000.

5.Alan M.Gahtan,Electronic Evidence,the Thomson Professional Publishing,1999.

6.Christopher B.Mueller and Laird C.Kirkpatrick,Fedaral Evidence,Lawyers Cooperative Publishing Inc.,1994.

7.Clive Harfield and Karen Harfield,Covert Investig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8.Michael Cousens,Surveillance Law,LexisNexis,2004.

9.John R.Spencer, Proactive Policing and Principles of Immediacy and Orality,in Stewart Field and Caroline Pelser(eds.):Invading the Private-State Accountability and New Investigative Methods in Europe,Athenaeum Press,1998.

10.Susan Freiwald,“Online Surveillance:Remembering the Lessons of the Wiretap Act”,Alabama Law Review,2004(Fall).

11.Carrier B,Eugence H.Spafford,“Getting Physical with the bigital Investigations Proces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vidence,2003(Fall).

12.David Ormerod and Simon Mckay,“Telephone Intercepts and Their Admissibility”,No.15,Criminal Law Review,2004.

13.John Rent Walker,“Covert Searches”,No.1,Stanford Law Review,1987.

14.Robert A.Pikowsky,“the Need for Revisions to the Law of Wiretapping and Interception of Email”,Michiga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Law Review,2003(Fall).

15.Daniel J.Solove,“Reconstructing Electronic Surveillance Law”,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2004(August).

16.William J.Stuntz,O.J.Simpson,Bill Cill Clinton,“And the Transsubstantive Fourth Amendment”,No.5,Harvard Law Review,2001.

17.Don Van Natta,Jr,“Interrogation Methods in Iraq Aren’t All Found in Manual”,New York Times,No.52,2004.

18.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 of USA.

19.Uniform Computer’ Information Transactions Act of USA.

20.Civil Evidence Act 1992 of Ireland.

21.Civil Evidence Act 1968 of British.

22.Katz v.United States,389 U.S.347(1967).

23.United States v.Block,590 F.2d 535,539(4th Cir.1978).

24.United States v.Matlock,415 U.S.164,171 n.7(1974);accord Frazier v.Cupp,394 U.S.731,740(1969).

25.Spano v.New York,360 U.S.315,320(1959).

26.Dickenson v.United States,530 U.S.428,434(2000).

27.Culombe v.Connecticut,367U.S.at605.

28.United States v.Glasser,773 F.2d 1553,1559(11th Cir.1985).

29.Schenckloth v.Bustamonte,412 U.S.218,248(1973).

30.Bumper v.North Carolina,391 U.S.543(1968).

31.United States v.Councilman,373 F.3d 197,203(1st Cir.2004).

32.United States v.Dioguardi,428F.2d 1033,1038(C.A.N.Y.1970).

33.United States v.Catabran,836F.2d 453,458(9th Cir.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