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0

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2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Urban Development of Henan (2021)

SSAPID:101-3128-5761-92
ISBN:978-7-5201-6154-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源”这一主题,在充分分析城市创新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立足河南发展实际,系统、全面地研究探讨了促进河南城市创新的体制机制与实现路径,以期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关信息

丛书名:河南蓝皮书
编 辑:丁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新华社,2020年3月23日。

胡祖才:《以改革创新推动新型城镇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研究》2019年第8期。

魏志奇:《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第8期。

《河南:建设创新型省份要干八件事》,《科技日报》2016年9月7日。

温兴琦:《新冠肺炎疫情对创新环境的影响与对策思考》,人民论坛网,http://www.rmlt.com.cn/2020/0228/570633.shtml,2020年2月28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004/t20200409_1225431.html。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省“十四五”时期空间战略格局和空间结构优化思路研究》,《“十四五”课题汇编(一)》,2020年6月。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发展处:《河南省“十四五”时期推进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专题研究报告》,《“十四五”课题汇编(三)》,2020年6月。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发展处:《2020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2020年9月。

王元亮:《河南城市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区域经济评论》2020年第2期。

杜红丰、牛亚丽:《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江苏科技信息》2017年第27期。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

范柏乃、吴晓彤、李旭桦:《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科学学研究》2020年第8期。

苗丽静、李学思:《辽宁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张利国、冷浪平、曾永明:《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流动人力资本视角》,《当代财经》2020年第2期。

倪艳亭、崔雁冰:《基于改进TOPSIS法的济南都市圈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分异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年第6期。

周锐波、刘叶子、杨卓文:《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及溢出效应》,《经济地理》2019年第4期。

陈套:《科技强国视域下合肥市创新能力评估与提升路径比较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9年第1期。

何舜辉、杜德斌、焦美琪、林宇:《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地理科学》2017年第7期。

武晓静、杜德斌、肖刚、管明明:《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4期。

万陆、刘炜、谷雨:《广东城市创新能力比较研究》,《南方经济》2016年第8期。

刘垠:《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与评价报告首次公布》,《科技日报》2019年12月30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

万博新经济:《后疫情时代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2020)》,https://mp.weixin.qq.com/s/7kNq_halTwyWH7RyspfuRQ,2020年7月17日。

上海易居研究院:《2019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报告》,http://admin.fangchan.com/uploadfile/uploadfile/annex/2/1702/5e7d8e2390c3d.pdf,2020年3月27日。

《2019新一线城市居住报告》,贝壳找房,https://cq.house.qq.com/a/20191226/025773.htm,2019年12月26日。

王建国:《河南新型城镇化改革与发展研究》,《城市》2015年第3期。

袁园:《河南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病治理》,《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张宁:《论我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之由》,《理论导刊》2016年第4期。

孔令慧:《塑造城市特质展现人文之美》,《求知》2019年第6期。

王强:《智慧城市创新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9期。

寇有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探索“智慧生态”发展模式》,《办公自动化》2019年第11期。

张岩、陆明、马文达:《珀斯城市发展模式研究及其启示》,《规划师》2020年第4期。

安晓明:《“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内陆节点城市功能优化研究》,《城市与环境研究》2016年第4期。

安晓明:《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面临的风险及其应对》,《中州学刊》2017年第3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统筹“五区”联动“四路”协同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河南日报》2019年4月22日。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日报联合课题组:《强化开放引领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河南日报》2020年4月17日。

栾姗:《国家使命的郑州定位》,《河南日报》2017年1月25日。

苏国宝、李玉瑞、王振飞:《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专题研究》,《河南商务发展报告(2019)》2019年6月。

张占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与推进对策》,《中州学刊》2017年第4期。

张昭、陈胜刚:《基于数字化时代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年第34期。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豫政办〔2020〕27号。

铁朝庆、任文街:《简论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及其重要性》,《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24期。

赵继敏:《北京城市管理机制的历史演变、特色模式与发展趋势》,《绿色科技》2019年第22期。

张婧:《河南新乡:数字化助力城市管理“绣”出新景致》,《中国建设报》2020年6月15日。

陈光勋:《河南郑州郑东新区:创新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国产经新闻》2019年11月14日。

朱庆安:《我市扎实推进智慧城管建设》,http://www.21xc.com/content/201911/04/c459031.html,访问日期2020年9月23日。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城市管理执法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豫建执法〔2020〕82号。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实施文化十项创新工程》,《中国文化报》2013年12月6日。

温小娟:《中原文化发展正当时》,《河南日报》2020年5月7日。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文化产业转型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洛政办〔2018〕17号。

宋艳琴:《河南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宋艳琴:《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2019年郑州文化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周金恋等:《河南省城市社会治理现状及其对策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

中共江苏海安市委组织部:《以区域化党建引领城市社会治理创新》,《领导科学》2019年第1期。

刘长发:《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6期。

陈晨:《加快推进河南科技创新高地建设》,《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袁国强、冯德显:《河南省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研究》,《创新科技》2019年第1期。

李琳、罗瑶:《中国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区域经济评论》2019年第1期。

张荣天:《基于DEA-Tobit模型的城市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吴传清、黄磊、文传浩:《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5期。

王江、陶磊:《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研发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的分析》,《商业研究》2017年第12期。

杨宏力、肖航、张明斗:《城市科技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

王聪、朱先奇、刘玎琳、周立群:《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面板Tobit两阶段法》,《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第19期。

刘战伟:《河南省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与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

鲁丽萍、焦科研:《河南省科技创新建设的区域差异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7期。

袁强国、冯德显:《河南省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研究》,《创新科技》2019年第19期。

李学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求是》2011年第22期。

夏天:《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及其最新启示》,《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2期。

李习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管理世界》2007年第12期。

刘志彪:《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辜胜阻、刘江日:《城镇化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人口研究》2012年第6期。

李兆旭、夏万军:《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人才发展环境动态评价实证研究——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杨静、汪长柳:《江苏省国家高新区“争先进位”的国内对标分析》,《江苏科技信息》2017年第1期。

彭云、王佃利:《机制改革视角下我国“放管服”改革进展及梗阻分析——基于七省市“放管服”改革的调查》,《东岳论丛》2020年第41期。

李享、谷潇磊、张琳、张艳秋、聂举丰、刘海平:《2018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与数据分析报告》,《中国科技产业》2020年第3期。

苗伟伟:《“双创”背景下洛阳民营企业发展研究——以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全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6期。

卢爽:《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行业创新发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41期。

任志宽:《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学习时报》2020年7月15日。

张其仔、许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协同升级》,《改革》2020年第6期。

匡茂华、李海海:《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路径探析》,《人民论坛》2020年第15期。

洪银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年第8期。

李友梅、赵克斌、周国平:《思想引领未来——上海研究院研究报告和理论文章合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中心:《“十四五”时期河南省重大创新能力布局和建设研究》,《“十四五”课题汇编(二)》,2020年6月。

河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处:《“十四五”时期河南省推进创新创业创造路径和重点举措研究》,《“十四五”课题汇编(三)》,2020年6月。

河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处:《河南省“十四五”时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十四五”课题汇编(四)》,2020年6月。

陆园园、吴曼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研究:以北京为例》,《创新》2018年第6期。

刘平青、吴岸泽:《关于对华为企业创新发展的认识和思考》,《管理世界》2018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思路》,《经济管理》2020年第8期。

王为东、陈丽珍、胡绪华:《龙头企业数量特征对集群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24期。

林世爵、叶伊倩、刘毅:《龙头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运行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9年第19期。

雷平、戚倩颖、赵连荣:《区域龙头企业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影响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10期。

张东彪:《产业集聚中龙头企业外溢效应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10期。

代文彬、慕静、易训华:《产业集群跨越式升级:基于集群龙头企业双链协同的研究》,《经济经纬》2012年第6期。

龚丽敏、江诗松:《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成长演化:商业模式视角》,《科研管理》2012年第7期。

冷余生:《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段晓红、张国民:《简论创新人才及品质特征》,《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黄明福、王军政、肖文英:《新工科背景下“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陈鹏、张吉军:《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影响因子排序分析》,《统计与决策》2017年第11期。

朱明明、万文涛:《中美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比较分析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吴俣、李祖超:《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文化困境与解困路径》,《新疆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李亚员:《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一个学术史的考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

崔明娟:《中原城市群九大核心城市协同创新的现状与对策》,《当代经济》2020年第7期。

王元亮:《中原城市群经济空间差异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年第6期。

杨兰桥:《创新体制机制 为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添动力》,《河南日报》2018年11月13日。

李方方:《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

许路阳:《中原城市群与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创新动力机制对比》,《金融经济》2017年第20期。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43号),2016年7月28日。

王兴平:《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机制初探》,《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陶希东:《中国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面临的问题及创新策略》,《城市问题》2020年第1期。

顾骅珊、娄在凤:《以协同创新引领杭州都市圈发展》,《杭州都市圈发展报告(2020)》2020年8月。

杨煜:《创新型都市圈发展困境与治理机制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8期。

张燕:《加快协同创新 推进长株潭城市群转型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张新、胡鞍钢、陈怀锦、温雅婷:《“十四五”创新发展基本思路:加快建设世界创新强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丁焕峰、张育广:《粤港澳大湾区“双创”空间协同创新发展研究》,《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王元亮:《河南城市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区域经济评论》2020年第2期。

胡明晖、楚明超、康艳、沙德春、韩江波、张英卓、申向东:《科技创新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河南科学》2019年第3期。

刘建华、王明照、姜照华:《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河南省创新能力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年第4期。

信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信阳年鉴2019》,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

尚朝阳:《政府工作报告》,《信阳日报》2020年6月24日,第一版。

尚朝阳:《政府工作报告》,《信阳日报》2020年6月12日,第一版。

郭志远:《河南绿色发展的困境与破解机制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8年第33期。

李正军:《让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信阳日报》2017年6月5日。

张塽:《信阳郝堂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研究》,信阳师范学院,2016。

朱同留:《中原经济区视阈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6期。

刘金海、王鹤桦:《河南信阳市生态优势与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浅析》,《养殖与饲料》2016年第3期。

彭俊杰:《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研究:以河南省为例》,《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4年第2期。

马向阳:《关于河南省信阳市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考》,《河南林业科技》2002年第3期。

刘芳心:《北宋开封水系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段伟:《开封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传承》2012年第18期。

辛欣:《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机理、路径与模式——以开封为例》,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贾嫚嫚:《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孟晓辉:《新媒体经济对开封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臧跃鹏、马骅:《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人大建设》2018年第7期。

江英华、甘玲:《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今日浙江》2018年第15期。

陈文玲、颜少君:《以创新思维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大国竞争博弈新高地若干问题》,《开放导报》2020年第4期。

孔令兵:《郑洛新“自创区”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建设构想》,《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周阳敏、桑乾坤:《国家自创区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年第2期。

朱乐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体系优化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6月。

石书玲、韩振波:《国家自创区管理体制创新取向》,《开放导报》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