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5

定光古佛文化研究图书

SSAPID:101-3126-2063-06
ISBN:978-7-5097-3747-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论集由“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学术研讨会”应征稿件和《定光古佛史传文论集》及《定光古佛与闽西民间信仰》两书中遴选出的文章构成,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众多学者、业余爱好者对定光古佛郑自严的生平身世、弘法传道、神异传说、信仰传播、文化内涵诸方面研究成果的结晶。定光古佛信仰在闽粤赣等客家地区影响颇大,随着客家人移入台湾,该信俗也一同传入台湾,遍布台湾客家地区。定光古佛信仰在闽台客家与非客家中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是两岸客家同胞联系的精神纽带和桥梁,是海峡两岸“五缘”的非物质文化情缘的见证,对于海峡两岸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血缘认同、国家统一具有特殊作用。本论集主题突出、内容通俗、材料丰富,是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定光古佛的具有资料性价值的读物。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陈厦生 林善珂
编 辑:王琛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9 宗教

 文前彩插

 《定光古佛文化研究》编委会

 序

 编后记

 定光古佛与伏虎禅师*

  1.祷雨救旱

  2.驯服野兽

  3.活泉止水

  4.治河护航

  5.赐嗣送子

  6.避免战祸

 宋代莅汀官师与定光佛信仰的形成

  一 王官苦拘束,佛法不流行

  二 遭际信佛君臣,被视为定光古佛化身

  三 七闽香火,家以为祖

 定光古佛:台湾闽西客家移民的保护神

  一 闽西客家人迁移台湾的基本情况

  二 台湾定光古佛信仰的兴盛

  三 台湾定光古佛信仰的社会功能

 定光古佛郑自严*

 定光古佛信俗调查与研究

  一 定光古佛信俗调查

   (一)专祀或兼祀定光古佛的寺庙

   (二)为祭祀定光佛举办的庙会

   (三)为祈福、保平安、庆丰收、抗灾难、还愿举办的醮会

   (四)古佛会

   (五)特殊的偶像崇拜

   (六)民间日常祈祷词中的定光古佛

   (七)与祖先崇拜相结合的定光古佛信仰

   (八)在闽南方言区也有广泛信众

  二 定光佛信仰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特点

   (一)儒教信仰是客家人一生的宗教信仰之本

   (二)佛教道教信仰是客家人后半生宗教信仰的重要辅助

   (三)巫教信仰是客家人宗教信仰的重要补充

   (四)定光大师顺应客家人的信仰特征形成了定光古佛信仰

 浅谈定光佛信仰在两岸交流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 前言

  二 定光佛信仰的内涵

  三 定光佛信仰与两岸客家文化的联系

  四 会馆功能的重振

  五 两岸宗教交流的多元与现代化

  六 结语

 传扬古佛信仰的典范载体

  一 均庆寺:定光信仰缘起延绵的圣地

  二 定光院:定光信仰辐射周边的中心

  三 金谷寺:定光信仰播迁入台的推手

  四 灵远宫:定光信仰拓展非客的代表

 定光佛信仰的民间文化基础及其现实意义

  一 定光佛信仰在客家地区形成的民间文化基础

   (一)客家地区的物质文化基础

   (二)客家地区的哲学基础

   (三)从郑自严法师到定光佛——定光佛信仰的形成

    1.佛教(禅宗)弟子郑自严法师及其主要贡献

    2.在郑自严法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定光佛形象

   (四)客家地区的民间文学基础

   (五)定光佛局限在客家地区传播的主要原因

  二 定光佛信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定光佛信仰是佛教与道教、民间信仰融合的一个典型个案,是民俗佛学生成与发展研究的一个范例

   (二)定光佛信仰是客家文化形成和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定光佛信仰是民心民意的自然体现

   (四)定光佛信仰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

   (五)定光佛信仰是现代文化创意的一个重要素材

   (六)定光佛信仰是提炼传统文化精华、促进现代人人性反思和现代人文科学建设的一个重要启示

 定光佛信仰语境下的客家文化探析

  一 定光佛信仰的形成

  二 定光佛信仰语境下的客家文化

   1.体现了客家和谐的价值追求

   2.体现了客家崇儒尊孔的人文志趣

   3.体现了客家的祖先崇拜习俗

   4.体现了客家的迎神打醮习俗

   5.体现了客家的建筑文化

  三 定光佛信仰语境下客家文化的基本判断

   1.五代十国时期至北宋前期客家族群业已形成

   2.客家文化根在中原

 做好“定光祖庙”文章凝聚海内外客家亲情

  一 定光祖庙在武平均庆寺

  二 定光佛信仰向海内外传播

  三 努力打造定光佛祖庙的文化名片

 “南安岩定光佛”文献初步研究

  一 宋代定光文献学初析

   (一)文献的写作情况

   (二)惠洪与定光传记

   (三)《新创定光庵记》的写作年份

   (四)《定光石佛赞》的作者

  二 文献中定光事状分析

   (一)定光的生卒年

   (二)定光的信仰

   (三)定光受封与诏宴

   (四)文献中的地名考

   (五)定光“与何仙姑斗法传说”的真实性

   (六)定光“惩恶传说”的真实性

   (七)定光“牧牛凿水传说”的真实性

  三 定光事迹、受封年表

  四 定光与宋代客家畲族关系略论

 岩前定光大师“金身留浙水”楹联考辨

 定光古佛信仰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前景

  一 定光古佛信仰

  二 客家定光古佛的文化内涵

  三 新时期客家定光古佛信仰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定光古佛信仰缘起及其在台湾的传播

  一 定光古佛信仰的缘起

   (一)定光古佛信仰是闽西汉化过程的产物

   (二)人们在开发建设闽西的过程中需要保护神

   (三)定光古佛信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 定光古佛信仰随闽西人民传播到了台湾

   (一)定光古佛作为闽西移民的保护神传到台湾

   (二)永定移民是传播定光古佛的主体

   (三)定光古佛成为闽西与台湾民间交流的重要载体

  三 结语

 再论海峡西岸的“双神”景观

  一 定光古佛活动的简要回顾和传播问题的提出

   (一)定光古佛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二)定光古佛研究和活动的简要回顾

   (三)定光古佛传播问题的提出

  二 定光古佛在客家民间社会的巨大影响

   (一)定光古佛是客家人的保护神

   (二)梅花山上的定光古佛崇拜

   (三)武平县下坝乡归庆庵内的定光古佛崇拜

   (四)武平县永平乡中湍村的定光古佛崇拜

  三 定光古佛与妈祖海神传播途径的异同及其原因分析

  四 不断扩大定光古佛在海峡两岸的影响

   (一)举行定光古佛学术研讨会

   (二)由武平发起成立海峡两岸定光古佛联谊会

   (三)争取举办定光古佛艺术节

   (四)申报定光古佛祭祀活动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对客家社区的定光古佛寺庙宫观进行维修

   (六)加大对“定光”品牌的推介力度

 永定客家移民与台湾定光佛信仰

  一 永定的定光佛信仰

  二 永定客家人大量迁移台湾

  三 定光佛信仰在台湾

   彰化定光佛庙

   淡水鄞山寺

  四 结束语

 定光古佛生平考

  一 问题的提出:后学对定光古佛生平多语焉不详

  二 文献可以确认的定光古佛生平的几个节点

   (一)早期文献皆载:定光古佛卒于大中祥符八年,享年八十二

   (二)清代开始语焉不详:分五代北宋说、元代说和“917年说”三种

   (三)可以确认的几个时间节点

  三 定光古佛年谱及主要事迹勾画

   (一)参学闽浙赣

   (二)驻锡南安岩

   (三)利生闽粤赣

 定光佛信仰在闽南文化区域的交融

 从左道妖僧到定光大师

  一 宋代宗教信仰政策

  二 “王官苦拘束”的“左道”“妖僧”

  三 朝廷赐额加封——定光古佛信仰合法性的建构

 圣人、圣物与圣地:闽西武平县定光古佛神迹崇拜研究

  一 圣人

  二 圣物

  三 圣地

 定光古佛“化身”刍议

  一 定光古佛化身概况

   1.在闽西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由泉州人郑自严化身而来的“郑氏定光”

   2.流行于浙江由晋江人陈氏化身而来的“长耳定光”

   3.在浙江、安徽流传的由奚姓宁国人(今安徽宁国市)化身而来的“奚氏定光”

   4.传于浙江、江西的由“猪头和尚”化身而来的“猪头定光”

  二 定光古佛化身辨异

  三 结语

 定光佛信仰与台湾福客关系

  一 定光佛——汀州的“共神”

  二 定光佛——汀州客团结的象征

  三 定光佛信仰与福客关系

  四 结论

 定光古佛影视宣传的探索与实践

  一 定光古佛是闽台客家人的共同信仰,定光古佛信仰中心在福建武平,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 两岸“佛缘”互动为定光古佛影视宣传提供了丰厚的生活基础

  三 定光古佛信仰是客家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光古佛故事片创作首先必须围绕最有特色的民俗“迎大醮”做文章

  四 《迎大醮》是一部反映海峡两岸客家“神缘”的民俗电影文学剧本

  五 民俗影视化的几个误区

   1.误区之一:既然拍摄武平电影,就必须在武平拍摄,全部拍摄武平的内容

   2.误区之二:集合周边客家优秀文化元素拍摄“武平电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3.误区之三:我们武平什么都有,不需要“借”别人的“风景”来拍电影

   4.误区之四:“武平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六 《迎大醮》文学剧本的不足

  七 余论

 论定光佛弘法胜地的选择

  一 禅宗弘法胜地选择的条件

  二 闽粤赣边定光佛曾经的云游与徘徊

  三 武平狮岩——定光佛最终的弘法抉择

 闽西定光佛信仰传播的历史文化信息

  一 闽西定光佛的来由与历史记载

   1.闽西定光佛与定光佛的因缘关系

   2.记录闽西定光佛的基本资料

  二 闽西定光佛的生平事迹

   1.沈辽、惠洪的全面性记录

   2.周必大的《汀州定光庵记》

   3.对《临汀志》所记定光事迹的评议

  三 对定光佛民俗文化的认识

 神灵显迹与民间叙事:士人立场在民间信仰中的隐形表达

  一 讲述什么:文本和口传资料中所描述的定光佛灵验故事

  二 谁在讲述:文人在定光佛灵验故事的创造和传播中的作用

  三 为什么讲述:士人儒家立场的隐形表达

 定光佛信仰的基本形态及其近现代意义

  一 前言

  二 关于定光古佛

  三 定光佛信仰的基本形态

   (一)时代背景

   (二)济世事迹及其信仰的形成

   (三)信仰的流行区域

    台湾

    山东

    辽宁

    四川

    河北

    天津

   (四)定光公信仰的发展

  四 定光佛信仰的现代意义

  五 结语

 定光佛身世历史探索

  一 定光佛信仰的形成

  二 定光大师生平史料考据

   (一)汀州府志(卷36·方外)

   (二)福建通志(卷60)

   (三)汀州府志(卷36·方外)

   (四)福建通志(卷263·宋·方外)

   (五)武平县志(卷9·人物·方外表)

   (六)长汀县志(卷24·人物·仙释)

  三 僧佛丛书有关文献

   (一)佛祖历代通载(第二十六)

   (二)禅林僧宝传(卷8)

   (三)指月录(卷23)

  四 有关定光大师的圆寂

  五 结语

 两岸定光古佛民间信仰与台湾客家移民初探

  一 前言

  二 闽西定光古佛的民间信仰

  三 淡水鄞山寺与客家移民的关系

  四 淡水鄞山寺文化资产的价值

  五 结语

 论两岸定光古佛信仰与客家文化交流

  一 客家文化与定光古佛信仰

  二 “客家保护神”定光古佛信仰与两岸宗教民俗交流

  三 深化两岸定光古佛信仰与客家文化交流

  四 深化两岸客家文化交流促进国家统一

  五 结论

 定光佛信仰在台湾社会变迁下的现况:以彰化为例

  一 前言

  二 宗教信仰之传播

   (一)信仰之背景与过程

   (二)民间信仰之意涵

   (三)民间信仰的特色

  三 彰化居民和定光佛之人神交流

  四 定光佛和在地居民的缘起

   (一)定光佛和在地居民的心灵互动

   (二)融入在地信仰的现况

  五 结论

 定光古佛信仰

  一 定光古佛之信仰形成

  二 闽西(汀州)客家人移民与建庙关系

  三 彰化定光佛庙历史沿革

  四 定光佛庙建筑风格

   (一)建筑木构件与装饰

   (二)与淡水鄞山寺之比较

  五 古迹保存维护与展望

 定光佛信仰在台湾移垦社会中的特色

  一 前言

  二 彰化设县与彰化平原的客家人

  三 彰化定光佛庙的创设与汀州会馆

  四 彰化定光佛庙匾联之分析

  五 从祖籍分类到信仰融合

  六 结语

宋代泉州府同安县人氏郑自严(934~1015),自小出家,历多年苦旅,修成高僧后云游各地,因常常助民之所需,被闽、粤、赣等地的信众视同神明,争相构庙,踊跃供养。1015年自严大师圆寂于南安岩。自严圆寂后,被朝廷加封为“定光圆应普慈通圣”大师,民众尊称其为“定光古佛”。尽管定光佛信仰在过去的一千多年来历经许多波折,但在广大民众特别是在闽西、粤东、赣南等地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已形成一种特殊的、根深蒂固的民间宗教信仰。本书是海内外众多学者对定光古佛郑自严的生平身世、弘法传道、神异传说、信仰传播、文化内涵诸方面研究成果的结晶,是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定光古佛文化的理想读物。

1.谢重光:《论定光佛信仰的形成和传播》,政协武平县文史与学宣委编《定光古佛史传文论选集》,2007。

2.清亲:《毫光照大千——定光古佛传奇》,闽西作家协会武平分会,2010。

3.丘复:《南武赘谭》,《武平文史资料》第18辑。

4.王增能:《谈定光佛——兼谈何仙姑》,《武平文史资料》第8辑。

5.张木森、邹文清:《“南安岩定光佛”宋代主要文献校注》,闽西客家联谊会、龙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合编《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2008。

6.何安庆:《闽台定光佛,根源在武平——兼谈定光佛与入闽始祖何大郎公的亲密关系》,闽西客家联谊会、龙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合编《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2008。

7.刘大可:《圣人、圣物与圣地:闽西武平县定光古佛神迹崇拜研究》,闽西客家联谊会、龙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合编《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2008。

1.曾曰瑛修、李绂纂《汀州府志》,方志出版社,2004。

2.同治《汀州府志》。

3.杨澜:《临汀汇考》。

4.胡太初修、赵与沐纂《临汀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5.丘复主纂《武平县志》。

6.康熙三十八年《武平县志》。

7.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人民出版社,2004。

8.林国平:《福建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9.刘大可:《闽台地域社会与族群文化新探》,方志出版社,2004。

10.刘大可:《田野中的地域社会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6。

11.李逢蕊、吴福文主编《客家纵横》(第1~39期)。

1.《福建通志》卷60,清乾隆皇帝钦定四库全书,台中图书馆藏本。

2.陈寿祺等修《福建通志》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印行。

3.曾日瑛等修《汀州府志》同治六年刊本,中国方志丛书。

4.刘国光等修《长汀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5.《武平县志》,台北,武平同乡会印行,1980。

6.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台北,新文丰公司,1975。

7.沙门惠洪:《禅林僧宝传》,台北,新文丰公司,1983。

8.林国平:《定光古佛探索》,《圆光佛学报》,1999年第3期。

9.谢重光:《定光佛信仰宗教性质辨析》,《佛学研究》2006年第15期。

10.汪毅夫:《客家民间信仰》,台北,水牛图书,2006。

11.闽西客家联谊会编《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2008。

1.周玺:《彰化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86种,台湾银行经研室编印,1962。

2.连横:《台湾通史》台湾文献丛刊第128种,台湾银行经研室编印,1962。

3.周宗贤:《清代台湾民间地缘组织》(台湾文献)1983年第2期。

4.林衡道:《彰化市的汀州会馆》(台湾文献)1980年第1期。

5.林会承:《台湾传统建筑手册》,台北艺术家出版,1980。

6.李干朗:《庙宇建筑》,台北,北屋出版社,1983。

7.李干朗:《台湾的寺庙》,台中,台湾省新闻处印行,1986。

8.彰化县政府:《寺庙台帐》,1921年调查。

9.《武平县志》,台北市福建武平同乡会印行,1980。

10.陈寿祺等修《福建通志》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

11.刘国光等修《长汀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12.黄克绍:《定光古佛圣迹研究资料》初稿,1978。

13.黄健伦:《定光佛与彰化定光佛庙》,彰化定光佛庙管委会印行,1995。

14.李干朗:《台湾传统建筑术语集录》,台北,古燕楼稿本,1991。

15.李诫:《宋营造法式》,中国书局,2006。

16.梁思成:《清代营造则例及算例》,台北,明文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