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2

杭州研究(2015年第2期)图书

Hangzhou Researches

SSAPID:101-3072-5392-17
ISBN:978-7-5097-7583-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杭州研究》主要有要论特刊、专家视点、政务创新与改革研究、经济经纬、城市发展、社会文明、历史文化等栏目,探讨杭州城市领域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跟踪城市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特别关注在杭州城市经济、管理、社会、法律、文化等发展进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亦关注杭州都市圈发展与合作为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发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杭州市社会科学院
编 辑: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汇聚全国研究智慧 构建杭州城市智库

 《杭州研究》投稿须知

 要论特刊

  杭州市智慧电子政务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一 杭州市智慧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发展智慧电子政务的基础

     1.近年来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成果

     2.全省构建浙江政务服务网

    (二)杭州智慧电子政务建设实践

     1.杭州市智慧电子政务全新启航

     2.智慧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

     3.智慧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平台(一期)项目完成

     4.智慧电子政务的近期目标

   二 智慧电子政务建设需要重点处理好的关系

    (一)统一平台与部门应用

    (二)存量成果与增量项目

    (三)组成部件与独立单元

    (四)开放数据与数据整合

    (五)政府主导与公民参与

    (六)技术整合与流程再造

   三 推进杭州市智慧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创新

    (一)确立智慧电子政务的基础地位,助推智慧应用发展

    (二)以服务为导向,构建面向用户的智慧政务框架

     1.政务服务

     2.公众服务

     3.企业服务

    (三)注重统筹协调,构筑智慧电子政务运营体系

     1.建立强大的政府协调机构

     2.建立智慧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3.健全智慧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机制

     4.谨慎探索智慧电子政务的运营机制

     5.建立以智能协作平台为基础的评价机制

 专家视点

  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成效评估与对策研究*

   一 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现状

    (一)实收资本分布情况

    (二)行业分布情况分析

    (三)企业营业收入分析

   二 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成效分析

    (一)招商引资对GDP的杠杆作用显著,有效刺激GDP增长

    (二)招商引资助推产业升级,带动第三产业比重提高

    (三)招商引资税收贡献突出,显著推动财政增收

    (四)招商工作吸引投资明显,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份额逾两成

    (五)招商引资显著带动就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三 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对策建议

    (一)存量与增量相结合,进一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对接“一号工程”,培育“信息经济”

     2.加快市场开发,发展“养老经济”

     3.以支撑产业发展为导向,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增长

    (二)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1.明确区域产业功能定位,引导各区错位发展

     2.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发展的集约效应

     3.系统评估既有产业,逐步推行退出机制

    (三)近期与远期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1.摆脱数量扩张,缓解环境承载压力

     2.提升国内招商质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3.建立延迟考评机制,更加注重项目的成长性

    (四)条与块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招商资源整合

     1.成立产业招商组

     2.统筹招商政策

     3.统筹招商资源

    (五)软环境与硬环境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政府公共服务

     1.打造信息平台,实现政企对接

     2.激活民间资本,降低企业融资难度

     3.改善投资硬环境,打造招商引资支撑点

  杭州经济增长质量评价及提升对策*

   一 杭州在全国22个主要城市中的经济增长质量情况及分析

    (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综合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

    (四)杭州及浙江省内外主要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测度结果

   二 杭州经济增长质量分析

    (一)杭州经济增长质量的整体评价

    (二)杭州经济增长的效率

     1.劳动效率快速提高,但整体水平较为低下

     2.资本利用效率极其低下,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土地利用效率持续提高,但落后于省内外主要大中城市

     4.能源利用效率全国领先

    (三)杭州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

     1.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

     2.消费率偏低,经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

     3.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上升,但相对于其他城市明显偏低

    (四)杭州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性

     1.收入水平快速提升

     2.生活质量全国靠前

     3.收入分配趋于公平

    (五)杭州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

   三 提升杭州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

    (一)多途径提升劳动生产率

    (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三)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消费需求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强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五)改革收入分配体制,缩小贫富差距

    (六)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境质量

 杭州水文化景观与资源保护利用笔谈

  杭州水文化景观与资源保护利用笔谈

   杭州西湖、钱塘江、运河景观文化及其提升建议

    (一)西湖、钱塘江、运河基本概况

    (二)西湖、钱塘江、运河沿线现状分析

     1.现代城市规模与原有山水格局未能同步扩容,沿线建筑、绿色廊道与自然山水空间的有机融合值得商讨,城市个性塑造有所欠缺

     2.滨水沿线区段性特征明显,近郊岸线呈现原生态和产业分散化状态,为后续提供了修正机遇和发展空间

     3.城市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发展进程,框架式规划指标容易产生规划失效问题

     4.沿线存在多级不同建设开发主体,条块式建设管理模式容易产生多头管理、局部失控问题

     5.水环境现状稳中向好,但长期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三)西湖、钱塘江、运河景观文化提升的建议

     1.确定大山水城市的发展思想

     2.增强对山水景观的具体控制力

     3.积极有效地扩大沿线滨水空间

     4.加强长远性有效管理

     5.用最严的环保措施改善山水环境

     6.全面开展沿线遗产保护和文化展示工作

   钱塘江、运河、西湖沿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思考

    (一)钱塘江、运河、西湖沿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

     1.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2.钱塘江沿线文化遗产得到抢救

     3.大运河日常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4.西湖保护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日益提高

    (二)钱塘江、运河、西湖沿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1.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2.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状况不平衡

     3.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

    (三)钱塘江、运河、西湖沿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对策建议

     1.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推进钱塘江海塘(钱江潮)联合申遗工作

     3.尽快建立大运河保护管理机构

     4.提升西湖世界遗产的科技保护水平

   钱塘江海塘、钱江潮联合申遗的条件和对策

    (一)钱塘江海塘和钱江潮背景资料

     1.钱塘江海塘

     2.钱江潮

    (二)钱塘江海塘和钱江潮联合申遗的可行性分析

     1.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分析

     2.联合申遗的优势

    (三)对策建议

     1.开展联合申遗,建立筹备机构

     2.按照申报规程制订工作计划,力争尽快加入申遗预备名录

     3.鼓励公众参与,做好利益相关者工作

   钱塘江古海塘保护与历史文化发掘

    (一)钱塘江古海塘概况

    (二)杭州古海塘现状

     1.北岸古海塘

     2.钱塘江南岸古海塘

    (三)杭州古海塘相关历史文化遗迹及发掘建议

     1.历史文化遗迹

     2.历史文化发掘建议

   浅淡南宋皇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

    (一)南宋皇城的前世今生

    (二)保护和部分恢复凤凰山皇城遗址的若干建议

   浙东运河之西兴过塘行码头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一)西兴运河与西兴古镇

    (二)西兴过塘行码头

    (三)西兴过塘行码头的重要价值

     1.西兴码头、河埠、水闸遗址等见证了大运河的功能及其延续

     2.西兴码头及永兴闸等遗址具有重要的地理坐标作用

     3.西兴至今仍保存了完整的运河城镇格局、历史街区、传统街巷,历史价值凸显

     4.西兴过塘行建筑展现了大运河自身的发展和变化,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

     5.西兴是运河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突出反映了运河的人文价值

     6.过塘行建筑是杭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组成部分,是研究杭州建筑史的重要实证材料

    (四)西兴过塘行码头保护利用建议

     1.西兴老街和过塘行建筑可保护利用的条件

     2.老街的保护利用

     3.过塘行建筑的保护利用

     4.传统商业的保护

     5.传统文化的保护

   萧山区境内钱塘江景观保护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一)萧山区钱塘江景观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1.编制钱塘江沿岸景观规划

     2.开展沿岸用地规划管理

     3.开展沿江环境综合治理

     4.开展沿江文物保护工作

     5.开展沿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6.打造沿江城市景观带

    (二)钱塘江景观保护与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综合性全流域治理尚未形成

     2.打击环境违法犯罪任重道远

     3.文物保护理念尚未深入民心

    (三)对策建议

     1.紧扣主线,增强规划的权威性

     2.强化联动,建立全流域管控体系

     3.加强“结合”,做到沿江景观保护与开发并举

     4.重视保护,传承钱塘江历史文化

     5.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凝聚合力

   挖掘、保护、展示拱墅文化遗存 推进运河旅游业发展

    (一)拱墅区文化遗址概况

    (二)拱墅文化遗址的挖掘、保护

    (三)将运河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拳头产品的建议

     1.注重运河旅游的营销策划

     2.打造旅游经典线

     3.开辟古新河水上观光旅游线路

     4.制作“三塘五坝浮雕墙”

     5.开辟“重走百年江墅铁路”之游

     6.延伸上塘河水上巴士观光旅游线至半山

     7.策划以“一河串百艺”为主题的老街古镇一日游

 人才培养与促进就业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一 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新区(滨江)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紧迫性

    (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支撑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需要高技能人才注入活力

   二 高新区(滨江)高技能人才需求与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最旺盛,种类相对集中

    (二)高技能人才的培训途径比较丰富,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三)企业具备高技能人才自主培养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四)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价值导向明确

    (五)培训项目的整体效果较好,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得到认可

   三 高新区(滨江)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技能人才技术等级结构失衡,制约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只使用、不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培训资源分配不合理,高技能人才接受培训的机会不多

    (四)企业的激励手段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多元化的激励模式

    (五)高技能人才业务能力不全面,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升

   四 完善高新区(滨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政策、选拔评价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

     1.强化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

     2.强化高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与选拔机制,切实畅通高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

     3.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强化培养保障的财政支撑

     4.建立高技能人才工资指导价位制度

    (二)企业层面: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适配性发展

     1.加快完善内部培训体系,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

     2.落实高技能人才的岗位使用和激励机制

     3.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加强交流,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内部流通机制

    (三)培训机构层面: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实现梯次错位发展

     1.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多元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2.完善专业布局与课程设置,提高技能培训的实效

     3.鼓励高职院校合理分工,形成特色,错位发展

    (四)劳动者层面: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走自我成才之路

     1.企业员工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2.注重培养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3.注重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

  激发杭州人才创业创新活力的思考

   一 创业创新型人才是杭州今后发展的最大红利

    (一)人才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

    (二)杭州正处于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关键时期

    (三)促进创业创新是释放人才红利的首要价值

   二 杭州人才创业创新的现状与特点

   三 杭州人才创业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引进(培养)的质与量需要同步提升

     1.引进人才的层次有待提升

     2.引进人才的方式和渠道相对单一

     3.引进人才政策力度需要加大

     4.人才培养相对滞后

    (二)人才使用的广度和深度需要拓展

     1.人才创业创新的平台不足

     2.科研人才创业存在障碍

     3.股权激励制度急需突破

     4.人才与民间资本合作存在困难

    (三)人才服务的专业化和个性化不足

     1.人才移民入籍战略缺失

     2.服务保障不够到位

     3.创业创新型人才融资困难

   四 充分激发创业创新型人才的活力

    (一)坚持发挥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的作用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2.利用市场机制引进人才

     3.发挥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主体作用

    (二)坚持提升产业和人才两个结构

     1.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3.着力优化产业人才结构

    (三)坚持促进人才链和创新链融合

     1.完善激励政策

     2.完善保障政策

     3.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四)坚持优化创业和生活两个环境

     1.完善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2.便利居留签证及出入境

     3.完善住房保障政策

     4.建立国际社区和国际医院

     5.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问题

     6.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

  两岸院校合作培养应用型文化创意人才对策研究*

   一 杭州文化创意人才发展的现状概括和经验借鉴

    (一)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文化创意人才的需求

    (二)杭州市政府对文化创意人才的政策扶持

    (三)国内外对文化创意人才的扶持经验借鉴

     1.英国产教融合培养文化创意人才

     2.台湾政校合作引领文化创意人才

   二 杭州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开设的文化创意专业没有台湾强

    (二)社会专业的文化创意课程培训没有台湾多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维护没有台湾的好

   三 两岸院校合作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对策措施

    (一)两岸院校合作办学推动杭州市文化创意人才建设

    (二)两岸院校共同确定目标培养杭州文化创意人才建设

     1.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目标

     2.文化创意职业岗位目标

     3.文化创意人才素质目标

      (1)创意,追求原创,突破传统

      (2)诚实,讲究诚信,重视信誉

      (3)敏锐,追求新事物,洞察新产业

      (4)协作,注重协调,尽职尽责

    (三)两岸院校优势互补,提升杭州市文化创意人才建设

     1.利用杭州区域优势

     2.利用台湾区域优势

     3.利用教师队伍互补优势

    (四)两岸院校产权维护推进杭州市文化创意人才建设

  杭州建设开放大学探讨*

   一 杭州办好开放大学的意义

    (一)符合杭州市产业发展的定位

    (二)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可以满足城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四)是顺应知识更新、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发展的需要

    (五)有利于实现杭州市政府提出的大力推进智慧经济的要求

   二 杭州建设开放大学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二)杭州市有接受继续教育需求的人数持续增长

    (三)杭州电大具备建设开放大学的教育基础和设施

    (四)杭州市学习型城市建设不断深化

   三 杭州建设开放大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统一高效的学习平台

    (二)电大现有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三)政策的保障和支持不充分

    (四)办学格局存在不足

    (五)办学模式比较单一

    (六)缺乏完善的质量评价机制

   四 杭州建设开放大学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学习平台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三)提供充分的政策保障

    (四)努力创新办学格局

    (五)产学研结合,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

    (六)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机制

  依托阿里云构建自有慕课探究

   一 国内外慕课及其平台发展状况

   二 在杭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关于“慕课对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影响”的看法

    (一)调查与访谈的内容及对象

    (二)调查结果:在杭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关于“慕课对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影响”的看法

   三 以慕课为契机,应对挑战,提升在杭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阿里云为依托,构建自有慕课平台,使杭州成为慕课主导者

    (二)积极开展管理制度方面的设计与探索,扩大慕课的正面影响

    (三)以慕课为契机,改善传统课堂教学,提升在杭高校课堂教学质量

    (四)共享慕课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在杭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机制优化研究

  互联网金融与杭州中小金融机构的有机契合研究*

   一 杭州中小金融机构的现状

    (一)规模小,资本金普遍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二)收入来源少,收入结构不合理

    (三)网点数量少,服务水平较低

    (四)贷款的集中度较高,信用风险大

   二 互联网金融对杭州中小金融机构的冲击

    (一)信贷业务被蚕食

    (二)存款业务遭分流

    (三)中间业务受挤压

   三 互联网金融为杭州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有利于弥补中小金融机构网点少的先天不足

    (二)促使中小金融机构创新更多的中间业务

    (三)加快中小金融机构战略转型的速度

   四 杭州中小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选择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提前应对

    (二)积极创新发展模式

     1.与大型商业银行尤其是政策性银行深度合作,构建战略联盟,形成“批发-零售合作机制”

     2.大力推进线下业务创新,进行线上运行

     3.创新中间业务,发展互联网理财

    (三)强化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

    (四)大力发展直销银行

    (五)重点关注小微企业的需求

  杭州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共发展的思考*

   一 杭州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共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二)杭州互联网金融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贷款始终扎扎实实、不断地提升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

     2.P2P网贷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呈现爆发式增长

     3.众筹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略逊一筹,但潜力巨大

    (三)小微企业的受益面偏窄

     1.调查情况显示,大部分小微企业并未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

     2.众筹融资的成功率不高

   二 杭州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共发展的瓶颈分析

    (一)信任危机

     1.小微企业对互联网金融的不信任阻碍了其对互联网金融渠道的利用

     2.征信体系及诚信环境的缺失导致了资金拥有者对投资互联网金融产生顾虑

    (二)杭州P2P网贷与小微企业共发展的瓶颈

     1.P2P网贷利率较高,使得小微企业的受益面偏窄

     2.P2P网贷风险影响了其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三)对大数据的挖掘影响了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贷款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四)众筹与小微企业共发展的瓶颈

     1.众筹平台自身的发展障碍限制了其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2.成功率低及管理风险大是小微企业(项目方)众筹融资的两大障碍

   三 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共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杭州应重点发展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贷款

     1.杭州有大力发展基于大数据网络贷款的扎实基础

     2.杭州的征信体系走在全国的前列

     3.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贷款相对于其他互联网金融形式的风险较低

     4.银行迫切希望分得互联网金融的蛋糕

    (二)杭州P2P网贷发展对策

     1.在小额化、分散化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

     2.通过专业化提升实力、降低利率

     3.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三)杭州众筹业发展对策

     1.项目创新化

     2.服务综合化

     3.提升对投资者的风险揭示、指导、控制的能力

    (四)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对策

     1.善于利用互联网金融渠道进行融资

     2.规范内部运作,积累完善自身信用

    (五)政府服务与监管建议

     1.充分利用阿里优势,整合杭州乃至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2.加强对投资者、融资者的培训和教育

     3.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杭州中心镇建设进程中金融支持机制优化研究*

   一 中心镇建设的意义及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一)中心镇建设的意义

    (二)中心镇建设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1.资金需求规模扩大

      (1)中心镇项目建设

      (2)人的城镇化

     2.融资需求日益多样化

     3.贷款需求期限中长期化

     4.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

   二 金融支持中心镇建设的作用机理

    (一)金融发展为中心镇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撑,起到功能性提升作用

     1.金融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2.金融对土地开发流转的支持

     3.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

     4.金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支持

     5.金融对劳动力素质提高的支持

    (二)中心镇建设的推进为金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带动金融发展

     2.消费倾向和结构转变带动金融发展

     3.居民财富增长和企业发展带动金融发展

     4.产业和人口集聚带动金融发展

   三 金融支持中心镇建设的成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金融支持中心镇建设的成效

     1.金融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2.金融产品不断丰富

     3.信用环境逐步改善

     4.吸引社会力量破解融资难问题

    (二)金融支持中心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金融供给不足,传统融资方式难以满足资金需求

     2.民生金融发展滞后,人的城镇化支持不足

     3.金融支持结构单一,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

     4.现有融资工具难以解决期限不匹配的问题

     5.金融支持体制不健全,金融基础较为薄弱

   四 优化金融支持中心镇建设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

     1.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金融服务体系

     2.培育中心镇本土内生的金融力量

     3.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民生金融

     1.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2.发展创业贷款

     3.发展消费信贷

    (三)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1.创建中心镇专业融资主体群

     2.加强银行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3.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4.探索推广社会资本参与模式

    (四)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1.改善支付结算环境

     2.优化信用环境

     3.健全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五)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1.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向中心镇倾斜

     2.加强沟通协作机制建设

     3.完善金融支持中心镇建设的配套体系

 经济经纬

  杭州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一 杭州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二)生鲜农产品冷链运作模式多样

    (三)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已形成九大市场

   二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足且落后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断链现象仍然较为突出

    (三)农产品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四)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健全

   三 促进杭州进一步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对策建议

    (一)优先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的发展

    (二)实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协同

    (三)搭建冷链物流共同配送信息平台

    (四)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推进“一站式”冷链配送网络形成

    (五)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共同配送标准体系

    (六)进一步改造升级杭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

    (七)改善城市货运车辆通行环境,为杭州开展共同配送提供便利

  工业原创设计与核心竞争力研究

   一 工业原创设计的团队与力量

   二 工业原创设计架构的布局

    (一)方太背后的“半个”研发中心

    (二)中石化背后的“御用设计师”

    (三)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首席规划师”

    (四)工业原创设计第一股的资本化

   三 工业原创设计的核心竞争力与未来突破

    (一)卓越的发展理念

    (二)稳定的创新基因

    (三)工业原创设计的未来突破

 政治建设

  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应对能力研究*

   一 提升政府网络舆论应对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有助于推进和谐社会构建

    (三)有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

   二 应对网络舆论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对网络舆论重视程度不够

    (二)网络舆论应对手段不科学

    (三)网络舆论应对能力不强

    (四)应对网络舆论机制不完善

   三 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应对能力的建议

    (一)充分掌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规律

    (二)注重提高网络舆论危机应对速度

    (三)切实提高网络舆论回应能力

    (四)搭建政民沟通协商制度化平台

    (五)建立应对网络舆论的研判管理机制

    (六)高度重视群众多元化利益诉求

  监所环节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若干问题探析

   一 监所环节开展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面临的困境

    (一)监督对象的信息不完整

    (二)协作配合机制不够健全

     1.案源信息发现机制缺位

     2.检察院内部的分工协作机制缺位

    (三)监督手段刚性不足

     1.检察建议无强制力

     2.纠正违法通知书无后劲

    (四)监督力量非常薄弱

   二 监所检察部门开展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基本思路

    (一)以案源信息获取为首要目标,全面加强日常驻所检察

     1.通过日常监管发现问题案件

     2.通过谈话、巡查等发现问题案件

     3.通过受理有关方面的法律文书、材料等发现问题案件

     4.通过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软件系统发现问题案件

    (二)加强协调沟通,建立协作平台

    (三)试行听证制度

   三 监所检察环节全面开展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途径

    (一)核心方法——关键词检索

    (二)基本要求——法律文书须规范使用相应的关键词

    (三)软件开发——实现问题案件智能化筛选

 社会发展

  杭州推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研究报告*

   一 杭州社会组织资源及主要服务内容

    (一)杭州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资源

     1.法律政策资源

     2.社会资源

    (二)杭州社会组织的主要服务内容

   二 杭州推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现状与瓶颈

    (一)杭州市政府购买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1.政府购买服务的开放力度不够,清单需要进一步细化

     2.政府购买服务的购买主体不够,招投标需要更加规范

     3.社会监管力度不够,评估客观性有待增强

    (二)杭州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现状与困难

     1.社会组织定位不明确,专业水平较低

     2.社会组织公信力不强,宣传意识薄弱

     3.社会组织间互通性不足,未充分动员志愿者力量

     4.社会组织资金缺乏,筹资能力不足

   三 杭州推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对策

    (一)促进政府改革的深化升级,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1.理清街道与社区的行政关系,重新定位与社会治理相适应的职能

     2.运用互联网平台理念,搭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网络平台

    (二)建立合理的财政支持体系,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1.加大投入,细化途径,扩大优惠,调整社会组织发展支持政策

     2.项目为主,专业定标,关注持续性,实现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常规化

    (三)理清社会公众服务需求,提供政府购买服务的明确清单

     1.加强民众需求的调查摸底,拟出符合百姓需要的政府购买服务清单

     2.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四)建立过程化监督机制和复合型评价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1.服务过程的全程跟踪机制——主动监督

     2.服务评价的复合型模式——独立监督

     3.完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信用记录管理机制——客观监督

    (五)创新宣传手段与方式,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

     1.打造好杭州社会组织网站,加强主流媒体对社会组织的宣传

     2.社会组织自身要创新宣传手段与方法,增强吸引力

     3.在基层关系的协调上给予支持

  城郊农村水环境问题与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一 D村的水环境状况

    (一)生活废水废物的排放

    (二)工业废水废物的排放

    (三)集约养殖废水废物的排放

    (四)区际水环境的影响

   二 D村水环境问题与地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一)D村工业经济发展的初期(1992~2004年)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

    (二)D村工业企业的井喷时期(2004~2010年)污染了村落环境

    (三)D村企业进入转型升级时期(2010年至今)全面启动了污水治理

   三 农村水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优化路径选择

    (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倡导循环用水模式,减少生活用水污染

    (三)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走乡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推进农业现代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探析

   一 杭州市萧山区“农家书屋”工程的基本情况

    (一)采取“统一标识、统一平台、统一资源、分级管理、分散服务”的模式,实现萧山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连锁体系的功能集群化、效益最大化

    (二)采取“规范教材、视频教学、自学为主、分散学习、随时培训”的模式,实现萧山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连锁体系工作人员培训的自动化

    (三)采取“立足图书馆、放眼全社会”的模式,实现萧山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连锁体系服务群体的辐射化

   二 杭州市萧山区“农家书屋”工程的基本经验

    (一)阵地基础——人人享受图书馆

     1.资源建设“以用为先”

     2.开架阅览“全无保留”

     3.免费服务“走在前列”

    (二)时间延伸——随时走进图书馆

     1.萧山数字图书馆

     2.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萧山支中心

     3.萧山区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集群

    (三)空间延伸——村村都有图书馆

     1.主导工程建设

     2.争取政策保障

     3.设计运作模式

     4.取得长足发展

    (四)形式延伸——品牌活动下分馆

     1.湘湖讲堂

     2.未成年人读书节

     3.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三 杭州市萧山区“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镇、村图书分馆建设不够平衡

    (二)缺乏足够的财力保障

    (三)基层图书管理员队伍不够稳定

    (四)对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四 推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重心下移,不断丰富基层图书馆服务的形式和手段

    (二)强化服务,不断提高基层图书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创新,不断拓展基层图书馆服务的领域和空间

    (四)因地制宜,不断发掘基层图书馆服务的特色和个性

 历史文化

  西泠印社的镇社之宝“汉三老碑”考述

   一 “三老碑”的历史背景

   二 “三老碑”碑文释义

   三 碑主三老的姓氏探析

   四 印社仿刻的汉代摩崖“大吉碑”介绍

 编辑委员会

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张良:《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增长成果分享视角的评价》,《统计研究》2012年第9期。

刘树成:《论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肖欢明:《基于绿色GDP的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测度》,《统计与决策》2014年第9期。

任保平、王蓉:《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郁利花:《基于组合权重的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价格月刊》2011年第4期。

苏为华:《综合评价学》,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张东志:《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下浙江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特区经济》2012年第12期。

罗传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杭州城市的实证分析》,《中国就业》2010年第12期。

钟鸿春:《长株潭城市群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第5期。

杨霞:《产业转移背景下安徽省芜湖县技能人才培养现状研究》,《企业导报》2012年第5期。

陈保荣:《滨海新区支柱产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天津经济》2010年第9期。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1。

吉路:《从“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趋势论坛”在台举行说起》,《北京档案》2007年第17期。

励立庆、赵敏祥:《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研究》,《现代物业》2011年第11期。

王丽琦:《美学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困境及突破路径》,《艺术教育》2012年第5期。

方志刚:《“服务学习”视域中的开放大学与社会责任》,《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第5期。

叶选林、火寿平:《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助推开放大学建设——以云南开放大学为例》,《电子世界》2013年第24期。

胡晓松:《建设开放大学应明确的几个战略性问题——“北京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布局与思路》,《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上海电视大学课题组:《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开放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彭坤明:《基于整体思维的开放大学建设问题研究的主要视点》,《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李光先:《广东开放大学管理体制的构想》,《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彭坤明:《开放大学建设思路——基于江苏省情的实施方案设计》,《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董珏慧:《开放大学办学与社区教育相融合的实证研究》,《成人教育》2013年第7期。

丁金昌:《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徐彬:《开放大学的模式探索——以云南开放大学为例》,《大学》(学术版)2013年第3期。

刘维俭、仲红俐:《江苏开放大学学习服务体系的质量评价机制探究》,《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谢平:《互联网金融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陈时兴:《浙江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动因、模式与对策研究》,《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

陈霞、梁艳彬:《中小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思考》,《金融时报》2014年3月31日。

程惠霞:《基于SWOT分析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模式研究——以浙江台州商业银行为例》,《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第6期。

黄玺:《新形势下我国中小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与思考》,《金融经济》2013年第4期。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金融研究》2012年第12期。

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郑宵鹏、刘文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现代管理科学》2014年第2期。

李向东:《P2P“求保护”挂牌热背后的新隐忧》,《中国经营报》2014年12月1日。

刘英、罗明雄:《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中国市场》2013年第43期。

汤皋:《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思考》,《金融会计》2013年第12期。

娄飞鹏:《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模式及启示》,《武汉金融》2014年第4期。

斐依:《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的融资选择》,《中国文化报》2013年12月21日。

〔美〕兹维·博迪:《金融学》,伊志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金融研究》2013年第5期。

中国农业银行湖南分行课题组:《金融助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湖南省农村城镇化建设与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第6期。

马九杰、朱乾宇、蒋逸:《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行县城规模化融资服务战略——以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为例》,《农村金融研究》2012年第3期。

金台临:《小城市培育中的金融支持——结合浙江台州市中心镇培育为小城市的探讨》,《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第6期。

郑长德:《中国的金融中介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吕萍:《杭州市中心镇发展持续走强》,《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3日。

李安定等:《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金融支持》,《金融与经济》2006年第2期。

Levine,“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IMF Working Paper,1996.

Robert Merton,Zvi Bodie,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A Functional Perspective,Harvard Business Press,1995.

丁俊发:《农产品物流与冷链物流的价值取向》,《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第1期。

邬跃、张涵:《北京市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年第11期。

杨浩雄、何明珂:《北京市鲜活农产品虚拟共同配送体系构建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1期。

文晓巍、达庆利:《共同配送:我国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选择》,《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1期。

张迪、邬跃:《城市共同配送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物流技术》2012年第5期。

张琳、庞燕:《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比较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年第1期。

欧海燕、王法进:《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模式研究》,《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王家旭:《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物流技术》2013年第3期。

杭州市统计局:《杭州统计年鉴2014》,http://www.hzstats.gov.cn/。

Barbara Burlingame,Maya Pineiro,“The Essential Balance:Risks and Benefits in Food Safety and Quality”,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2007 (20).

Hans Rediers,Marijke Claes,“Evaluation of the Cold Chain of Fresh-cut Endive from Farmer to Plate”,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9,5(2).

瑞德设计官网,http://www.rddesign.cc。

熊艳:《文创企业瑞德设计成国内工业设计第一股》,杭州网,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4-12/26/content_1869397.htm。

吴静:《让工业经济搭上“一号工程”专列》,《杭州日报》2015年1月19日。

孙寅乔:《杭州工业设计好戏正上演 有企业实现年营收超亿》,《每日商报》2014年8月24日。

陶丽:《瑞德要用工业设计引爆购买力》,《每日商报》2012年11月29日。

王浦劬、﹝美﹞莱斯特·M.萨拉蒙:《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美﹞莱斯特·M.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田凯译,商务印书馆,2008。

王春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与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深圳市与南京市的调查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田小彪:《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机制研究》,《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岳经纶、谢菲:《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郑卫东:《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王星:《利益分化与居民参与——转型期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困境及其理论转向》,《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2期。

李兵:《国外社会服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中国民政》2011年第3期。

魏中龙、巩利伟、王小艺:《政府购买服务运行机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王冠:《政府购买服务的三元关系探讨》,《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顾江霞、罗观翠:《试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责信机制——基于H市市政府社会服务项目实践的经验》,《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许芸:《从政府包办到政府购买——中国社会供给的新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陈开冬:《让“农家书屋”火起来》,《党建》2009年第2期。

沈增洪:《县乡图书馆总分馆制管理模式之我见》,《知识经济》2009年第12期。

王佳欣:《四大亮点呈现 工程稳步推进——2010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回眸》,《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1月6日。

张玉棋:《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图书馆学刊》2013年第4期。

何件秀:《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理念实践探讨》,《河北科技图苑》2013年第7期。

王宏理:《志墓金石源流》,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陈文平:《中华文物古玩鉴识》,上海科普出版社,2000。

诸焕灿:《姚江望族》,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商务印书馆,1937。

王佩智:《西泠印社摩崖石刻》,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