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7

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图书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Auto Society in China (2012~2013)

SSAPID:101-3065-2603-62
ISBN:978-7-5097-4234-1
DOI:
ISSN: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汽车工业

[内容简介] 2012年迈入汽车社会后中国汽车增长进入加速期,汽车保有量增长惊人,汽车使用环境恶化。中国汽车社会面临不少困扰:民众汽车消费意愿高涨但汽车使用成本却上升,汽车产业界对增长预期很高却遭遇各地受迫性汽车限制政策的频频出台,目前中国汽车社会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路权意识缺失,文明状况堪忧,汽车社会规则不完善,汽车社会风险加剧,汽车成为社会分化象征,许多汽车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本书提出应该及早确定综合的汽车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明确我国汽车社会的发展方向。

相关信息

丛书名:汽车社会蓝皮书
作 者: 王俊秀
编 辑: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公路运输

 皮书数据库

 Abstract

 主编简介

 汽车社会蓝皮书编委会

 法律声明

 前言

 《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作者(以文章排列为序)

 BⅠ 总报告

  B.1 可持续、和谐汽车社会立基于规则的完善

   一 2012年中国汽车社会进展

    (一)冲过“汽车社会”门槛后进入加速期

    (二)庞大的产销量基数下,汽车保有量增长惊人

    (三)后发地区汽车增速快,全国汽车人口快速增加

    (四)汽车使用环境恶化

    (五)汽车增长对环境保护的挑战加剧

   二 汽车社会的困扰

    (一)民众汽车消费意愿提高与汽车使用成本上升的矛盾

    (二)汽车产业增长预期强劲与各地受迫性汽车限制政策出台的矛盾

    (三)汽车社会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四)汽车社会规则不完善,汽车社会风险加剧

    (五)汽车成为社会分化象征,汽车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

    (六)路权意识缺失,文明状况堪忧

   三 汽车社会发展的建议

 BⅡ 汽车社会发展指数

  B.2 2012年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指数报告

   一 2012年汽车社会发展指数的编制

    (一)2012年汽车社会发展指数编制的方法

    (二)2012年汽车社会发展指数的构成

   二 2012年汽车社会发展指数的结果

    (一)2012年汽车社会发展指数得分

    (二)2012年汽车社会发展指数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得分

   三 2012年汽车社会发展指数

    (一)总体特点

    (二)各级指标的特点

    (三)各城市汽车社会发展特点

     1.各城市汽车社会发展指数排名和变化

     2.北京市汽车社会发展特点

     3.上海市汽车社会发展特点

     4.广州市汽车社会发展特点

     5.成都市汽车社会发展特点

     6.武汉市汽车社会发展特点

     7.沈阳市汽车社会发展特点

     8.西安市汽车社会发展特点

  B.3 2012年中国汽车社会发展调查报告——现状篇

   一 调查报告的背景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对象

   二 家庭汽车特点

    (一)数量

    (二)车型

    (三)购车花费

    (四)购车、养车经济负担

    (五)家庭收入与汽车拥有

    (六)购车时间

    (七)汽车产地、品牌偏好

    (八)购车方式

    (九)驾驶员比例和驾龄

    (十)汽车认知自我评价

    (十一)违章行为

   三 家庭汽车使用

    (一)汽车日常使用

    (二)汽车使用痛苦感受

    (三)对汽车质量与售后服务的态度

    (四)对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

  B.4 2012年中国汽车社会调查报告——出行与环境篇

   一 居民日常出行

    (一)出行方式

    (二)出行次数

    (三)出行距离

    (四)公交车出行效率

    (五)出行影响因素

   二 驾车出行

    (一)驾车出行

    (二)驾车出行距离

    (三)驾车出行效率

    (四)驾车出行影响因素

   三 汽车环境

    (一)空气污染

    (二)噪声污染

    (三)资源成本

    (四)道路通畅性

    (五)道路安全性

     1.交通方式安全感受

     2.驾车安全感受

     3.交通事故

    (六)出行与责任承担

  B.5 2012年中国汽车社会调查报告——消费篇

   一 家庭购车意向

   二 家庭汽车更新意愿

   三 家庭汽车消费潜力

   四 汽车消费动机

   五 汽车目标价位

   六 选购汽车看重的因素

   七 影响汽车消费的其他因素

  B.6 中国汽车社会文明现状与对策探讨

   一 汽车社会带来的文明挑战

    (一)校车事件

    (二)钓鱼岛事件与打砸日系车

    (三)打车难,出租车拒载

   二 当今社会的各种不文明驾驶行为

   三 不文明行为背后的交通参与者的心态

    (一)心态一:车让人还是人让车——开车者与行人的对立

    (二)心态二:“有车族”变“路怒族”——以暴制暴

    (三)心态三:“中国式过马路”——交通引发的尴尬

   四 汽车文明缺失的原因

   五 建设汽车文明的三大要素

    (一)文明的驾驶者

    (二)人性化的政策和规划

    (三)严厉的法律

   六 结论与建议

 BⅢ 汽车社会发展现状

  B.7 困惑与出路:2012年中国十大热点汽车话题

  B.8 中国汽车产业与汽车经济发展情况(2011~2012)

   一 汽车产销量平稳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

    1.各车型的市场份额发生一定变化

    2.乘用车市场畅销品牌改变较大

    3.自主品牌受到一定冲击

    4.汽车进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二 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1.乘用车市场

    2.商用车市场

    3.分地区情况

   三 汽车工业产值和销售产值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四 汽车拥有量稳步上升,地方政策对其影响较大

  B.9 2012年中国社会不同阶层家庭汽车拥有现状分析

   一 样本情况描述

   二 地域因素

    1.东中西部地区

    2.城乡分布

   三 社会经济地位因素

    1.家庭收入

    2.住房状况

    3.职业

    4.户口状况

   四 个人因素

    1.受教育程度

    2.就业状况

   五 家庭小汽车拥有与生活状况

    1.家庭小汽车拥有与生活满意度

    2.家庭小汽车拥有与休息度

    3.家庭汽车拥有与休闲度

   五 结论与讨论

    1.经济因素是影响家庭小汽车拥有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2.职业和就业状况也影响家庭小汽车拥有率

    3.个人受教育程度对家庭小汽车拥有率有正向影响

    4.家庭小汽车拥有对生活满意度和休闲度都有正向影响

  B.10 2012中国汽车消费趋势报告

   引言

   一 不断变化的中国汽车购买人群

    (一)人群高端化

    (二)男女日益“平等”:女性消费群兴起

    (三)汽车消费者年轻化:“80后”“90后”成消费主力

   二 准车主汽车购买意向

    (一)车型偏好的区域区隔明显

    (二)SUV呈现消费潜力

    (三)购车考虑因素多样化

    (四)汽车购买价格预期提高

    (五)预购车产地:首选合资品牌

    (六)高端品牌平价车型受欢迎

    (七)二手车消费市场发力

   三 准车主汽车信息获取方式:立体化传播变得愈加重要

   四 结论与建议

  B.11 中国汽车媒体概况

   一 汽车媒体类型

    (一)汽车报纸

     1.汽车报纸简介

     2.汽车报纸的类型

     3.汽车报纸实例

    (二)杂志

     1.汽车杂志简介

     2.汽车杂志的类型

     3.汽车杂志实例

    (三)汽车广播

     1.汽车广播简介

     2.汽车广播的类型

     3.汽车广播实例

    (四)汽车电视

     1.汽车电视简介

     2.汽车电视实例

    (五)网络汽车媒体

     1.网络汽车媒体简介

     2.网络汽车媒体的类型

   二 汽车媒体特点与栏目类型的匹配分析

    (一)各种汽车媒体的特点

     1.汽车报纸

     2.汽车杂志

     3.汽车广播

     4.汽车电视

     5.汽车网站

    (二)汽车媒体的栏目类型

     1.资讯类

     2.指南类

     3.维权类

     4.试驾类

     5.公益类

     6.故事类

     7.娱乐类

    (三)匹配性分析

   三 汽车媒体融合

    (一)汽车融合媒体定义

    (二)汽车媒体融合的类型

     1.传统汽车媒体之间的融合

     2.传统汽车媒体与网络的融合

   四 汽车媒体的利益取向

    (一)三种利益取向

     1.媒体利益取向

     2.受众利益取向

     3.公共利益取向

    (二)我国汽车媒体的利益取向现状

   五 汽车媒体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

    (二)移动化

    (三)汽车自媒体将进一步发展

 BⅣ 汽车政策与法规

  B.12 2012中国道路交通热点政策公众态度报告

   引言

   一 限购与限行:只是短期权宜之计

   二 公车与特权车:最不守规则

   三 收费:争议较大,众说纷纭

    (一)高速收费:在不断治理

    (二)市内收费:意见不一

   四 自行车/摩托车治理:不鼓励也不能禁止

   五 环境污染治理:长期的课题

   六 交通处罚:认同严格

   七 驾校新规:专业教育赞同度高

   八 结论和建议

  B.13 国外汽车限制政策概览及其启示

   一 汽车限制政策的分类

   二 汽车限制政策的收益和成本

   三 汽车限制政策的实施困境及出路

   四 汽车限制政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实施情况

    (一)新加坡的经验

    (二)伦敦的经验

     1.政策的规定、实施状况和效果

     2.对商业的影响的测量

     3.政策实施的博弈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

   五 对我国的汽车限制政策的启示

  B.14 关于中外交通法规的对比研究

   引言

   一 中外交通法规立法理念比较

    (一)缓解交通事故高发的严峻态势

    (二)规范与治理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三)制定机动车管理标准的现实需要

    (四)违法违规行为惩处标准需明确

    (五)规范交管部门执法行为的必要性

   二 中外交通法规操作程序对比

    (一)法律规定强调原则性问题,对于具体问题的规定比较笼统、模糊,导致实际操作上的困难

    (二)由于现行的交通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法规存在冲突,因此在法律的适用上也存在着矛盾

   三 中外交通法规具体条文对比

    (一)驾驶资格的取得比较

    (二)驾驶人员驾驶规范

    (三)对于驾驶人员的违规处罚,中外法律规定中有着很多明显区别

     1.违反交通信号灯的具体规定

     2.酒驾及醉驾的具体规定

    (四)对行人的交通规定

     1.最近社会上很流行的一句话叫做“中国式过马路”,*意思就是说只要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不需要顾及是否是绿灯

     2.社会弱势群体,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应当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保护

   四 对我国交通法规修改的建议

    (一)进一步明晰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力度

    (二)结合实际设立必要的技术性规范

    (三)着力加强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

    (四)适时调整完善机动车驾驶操作制度

 BⅤ 汽车环境与安全

  B.15 国内外心理学对“路怒症”的研究及实践意义

   一 “路怒症”的基本概念

   二 “路怒症”的理论基础

   三 导致“路怒症”行为的有关因素

    1.“路怒症”与驾驶愤怒、驾驶紧张、驾驶报复之间的关系

    2.“路怒症”与归因方式之间的关系

    3.“路怒症”与性别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4.“路怒症”与人格之间的关系

    5.“路怒症”与情绪的关系

    6.“路怒症”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7.“路怒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四 如何预防“路怒症”

    1.驾驶者要树立良好的心态

    2.学会换位思考

    3.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4.适当地发泄自己的情绪,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有一定的压力是正常的,要懂得通过适当的途径排解发泄

  B.16 机动车严重违章情况分析

   一 严重违章行为成为交通事故重大伤亡的主因

   二 处罚严重违反道路交通法规的力度加大

   三 违反交通法规情况分析

   四 严重违反交通法规情况

    (一)贵阳市机动车三年超分违章情况

    (二)违章超分驾驶员的特性分析

     1.持不同准驾车型超分驾驶者的特点*

     2.违章超分驾驶员的性别结构

     3.违章超分驾驶员的年龄结构

   五 结论与建议

  B.17 汽车社会与儿童汽车安全

   一 儿童汽车安全与汽车社会的关系

   二 儿童汽车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一)责任与权利失衡

     1.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严守交通规则,保障交通秩序

     3.文明礼让,共建和谐汽车社会

    (二)相关标准和法规的缺位

    (三)宣传力度不够

    (四)中国家庭结构的特点

   三 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加大宣传力度

    (三)重视儿童安全教育

  B.18 案例解读:梅赛德斯-奔驰“安全童行”道路安全项目

   一 引言:儿童道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二 “安全童行”项目介绍

    1.校本课程——“安全童行”校园计划

    2.第二课堂——“道路安全教育·星愿基地”

    3.线上体验——“安全童行”互动网站

    4.系列活动——体验日、学校日、公开课等多种形式

   三 总结与评价

 BⅥ 附录

  B.19 2012年中国汽车社会十大事件*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公布

   最美司机吴斌临危救乘客

   广州小客车限购

   闯黄灯大讨论

   7.21北京特大暴雨人车损失巨大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身救学生

   延安特大车祸及陕西省安监局长落马

   公安部发布机动车管理新规

   反日游行示威,打砸日系车

   国庆中秋长假小型客车高速免费

  B.20 2011~2012年汽车社会纪事*

   2011年11月

   2011年12月

   2012年1月

   2012年2月

   2012年3月

   2012年4月

   2012年5月

   2012年6月

   2012年7月

   2012年8月

   2012年9月

   2012年10月

  B.21 后记

 摘要

2012年,迈入汽车社会后中国汽车增长进入加速期,汽车保有量增长惊人,汽车使用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汽车社会面临不少困扰:民众汽车消费意愿高涨但汽车使用成本却上升,汽车产业界对增长预期很高却遭遇各地受迫性汽车限制政策的频频出台,目前中国汽车社会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路权意识缺失,文明状况堪忧,汽车社会规则不完善,汽车社会风险加剧,汽车成为社会分化象征,许多汽车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本书提出应该及早确定综合的汽车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明确我国汽车社会的发展方向。2012年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指数总分为48.46分,比2011年增加2.46分,和2011年相比,2012年的汽车规模、汽车依赖、汽车成本和汽车文明四个一级指标的得分都有所增加,只有汽车环境得分下降。2012年中国汽车社会发展调查发现,2012年城市家庭购车总花费平均为23.23万元,高于2011年的15.45万元。被调查者认为,汽车使用者最痛苦的事是道路拥堵、油价高和停车难。没有私家车的被调查者平均每天出行的距离为24.24公里,有私家车的被调查者为35.64公里。乘公交车出行时平均单程候车时间为27.08分钟,平均单程换乘时间为16.14分钟,平均单程堵车时间为25.51分钟。开车出行时寻找停车位的时间平均为11.86分钟,拥堵的时间平均为30.35分钟。2012年的被调查者中无车群体的购车意向高于2011年,预计一年、两年和五年内购买汽车者的比例都远高于2011年,只有2.8%的人永远不打算购买汽车,而这一比例在2011年为11.1%。2012年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无车家庭总体预想购车价格均值为15.17万元,这一值高于2011年的14万元。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等编《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康凯、王军雷:《2011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汽车工业研究》2012年第8期。

李邵华:《2011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2012年市场预测》,《轮胎工业》2012年第5期。

恽海、曹莹:《2011年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分析》,《汽车工业研究》2012年第9期。

《2011年全年中国汽车行业进出口分析报告》,http://auto.sohu.com/20120206/n333832194.shtml。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信息网,http://www.auto-stat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