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0

北京人才发展报告(2017)图书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Beijing's Talent (2017)

SSAPID:101-3053-3538-07
ISBN:978-7-5201-1946-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总报告概括了首都人才发展的基本情况,论述了打造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的主要进展,同时对未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行业篇、区域篇、专家篇和特邀报告主要收录了北京市重点行业、区域和专家的人才发展研究报告,力求从不同角度展示有关部门、各区、专家学者在推进人才发展中的实践探索、工作成果和思路措施;附录部分收录了2017年以来北京市人才发展的重要事件,供读者全面了解这一时期北京人才发展的总体脉络。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京人才蓝皮书
作 者: 刘敏华
编 辑:仇扬;王小艳;陈旭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6 人才学

 主要编撰者简介

 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人才蓝皮书编委会

 摘要

 Contents

 Ⅰ 总报告

  B.1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

   一 首都人才发展新情况

    (一)人才资源数量增幅较大

    (二)人才质量稳步提升

    (三)人才结构更趋合理

    (四)人才效能显著提高

    (五)人才发展指标符合预期

   二 首都人才工作新进展

    (一)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造就全球一流人才

     1.广泛汇聚全球高端人才

     2.创新引才引智形式

     3.打造立体式人才交流载体

     4.大力培育本土人才

    (二)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充分释放人才活力

     1.强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顶层设计

     2.加大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力度

     3.在重点区域突破人才引进机制

    (三)大力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提升首都创新创业地方品质

     1.打造国际人才社区

     2.营造人才法制环境

     3.开展优秀人才表彰奖励

     4.加强人才宣传工作力度

    (四)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

     1.加强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顶层设计

     2.建立智力资源共享机制

     3.拓展人才一体化广度和深度

    (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格局

     1.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2.团结凝聚专家人才

   三 首都人才发展新任务

    (一)打好体制机制改革攻坚战

    (二)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三)切实保障人才发挥作用

    (四)强化统筹协调、部门协作、上下联动

    (五)推进人才发展法治建设

 Ⅱ 行业篇

  B.2 北京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典型案例与对策研究

   一 北京高端创新人才发展概况

    (一)高端创新人才界定

    (二)总体情况

     1.高端创新人才总量优势明显

     2.高端创新人才产业人才集聚趋势明显

     3.高端创新人才主要分布在科研机构和高校

     4.高端创新人才对区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带动力度还有待提高

   二 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重点机构引进高端创新人才主要经验借鉴

    (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1.聚焦青年人才引进培养

     2.建立公平公开的选拔机制

    (二)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1.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

     2.以市场为导向的考核机制

    (三)北京科技大学

     1.提高人才引进效率

     2.加强人才匹配和考察

     3.创新人才评价方法

     4.注重青年人才培养

    (四)北京有色研究总院

     1.完善评价方法

     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3.注重人才培养

    (五)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六)重点领域典型案例的经验借鉴

   三 高端创新人才引进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端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二)优化布局各类高端创新人才计划及发展平台,拓展引才渠道

    (三)加强服务平台和配套措施建设

    (四)优化高端创新人才生活保障

    (五)丰富人才政策的宣传渠道,优化宣传效果

  B.3 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发展报告

   一 人才资源现状

    (一)海外人才加速集聚,高端化优势明显

    (二)科技人才总量持续增长,层次有所提高

    (三)人才队伍结构优化,特色产业人才密集

    (四)创新成果卓著,创业活力充沛

   二 人才开发情况

    (一)加速出台新一轮人才政策

     1.公安部支持北京创新发展出入境政策中关村10条政策

     2.出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2016~2018年)》

    (二)扎实落实人才相关政策

     1.全面深化出入境管理改革,为外籍人才提供更大便利

     2.大力开发国外高端智力要素,建设国际人才高地

     3.着力扶持青年英才,发现储备“高精尖”

     4.续航职称评审直通车政策,让人才价值获得更广泛认可

     5.完善新型科研机制,支持创新性人才名利双收

     6.强化人才培养与使用衔接,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7.落实服务平台支持政策,助力人才创新创业

    (三)丰富拓展人才开发举措

     1.人才培育培训

     2.人才交流合作

     3.人才宣传推介

     4.人才服务保障

   三 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创新引领

    (二)先行先试

    (三)辐射带动

    (四)积极探索

  B.4 首都开发利用国际高端人才资源研究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 国际高端人才的界定

    (一)高端人才的概念

    (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高端人才的需求分析

     1.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给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新的内在需求

     2.非首都功能疏解是建设高端人才队伍的现实要求

     3.国际人才流动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新的历史机遇

   三 北京国际高端人才队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北京国际高端人才队伍现状

     1.人才规模持续壮大

     2.人才效能逐步显现

     3.人才发展的地方品质不断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1.国际化人才相对缺乏

     2.人才结构与高端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3.人才环境建设存在不足

     4.国际化人才开发竞争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三)国外典型城市吸引集聚国际高端人才的做法比较

   四 北京开发利用国际高端人才的对策建议

    (一)以产业为载体,集聚国际高端人才

    (二)创新政策和制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1.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3.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三)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项目,实现精准引进

    (四)加强配套服务,留住、用好人才

  B.5 北京市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一 以破为立,“不拘一格”评价使用人才

    (一)破除职称评价的条条框框

    (二)打破高校科研机构人才流动限制

    (三)改革人才激励方式

   二 以放促管,增强用人单位干事创业自主性

    (一)下放职称评价自主权

    (二)下放收入分配自主权

    (三)下放用人自主权

   三 以融引智,面向全球延揽人才

    (一)融央属人才

    (二)融外国人才

    (三)融津冀人才

   四 以新优服,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环境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三)创新人才服务体系

  B.6 首都高端金融人才引进培养分析与研究

   一 从世界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来看,北京需要加强高端金融人才引进

    (一)阿姆斯特丹

    (二)伦敦

    (三)纽约

   二 从京沪深三大金融中心的比较来看,北京需要加强高端金融人才引进

    (一)北京

    (二)上海

    (三)深圳

   三 加强高端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对策

    (一)基本原则

     1.坚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国际化

     2.坚持金融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3.坚持金融人才服务的社会化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对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2.集聚海外高层次紧缺金融人才

     3.加强国内金融人才国际化培养培训

     4.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环境

 Ⅲ 区域篇

  B.7 东城区国际化人才战略实践与发展研究

   一 东城区国际化人才建设成效

    (一)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发展趋势良好

    (二)实现国际化人才政策顶层设计和实施细则无缝对接

    (三)建立东城区海外人才联络处,通过外引内联不断提升国际化人才存量和增量

    (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通过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

    (五)提升国际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环境

   二 东城区国际化人才建设案例分析

    (一)航星留创园

     1.打造国际一流双创交流中心

     2.发挥文化产业和人才优势,营造国际文化环境

     3.建设国际创新社区,实现创新创业全链条资源共享生态圈

     4.建设从企业到社会再到国际的全覆盖支持平台

     5.完善服务功能与体系,实现人才服务特色化和市场化结合

     6.以“园区+产业+平台”为建设模式,建设人才“强磁场”

    (二)东城文化人才(国际)创业园

     1.注重创业社区理念,实现创业与生活相融合

     2.推行创业大赛,激发创业氛围和创业主体活力

     3.注重开展行业国际交流活动

   三 对东城区国际化人才战略的建议

    (一)建立外籍学生东城文化创新创业(或实习)基地

    (二)举办东城区“华侨华人”中华文化体验节

    (三)实施企业海外并购支持计划

    (四)整合政策,依托文化产业优势,突出人才政策亮点

    (五)提升东城区国际品牌活动国际化水平,营造区域国际化氛围

    (六)建设东城区国际专家库和人才库

    (七)优化东城区国际化教育和医疗环境

  B.8 人才国际化助力朝阳创新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一 以全球视野推动区域国际化人才水平提升

    (一)时代大势,呼唤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战略

    (二)发展需求,助推人才国际化进程

    (三)创新引领,亟待集聚国际化人才

   二 以国际人才集聚引领区域发展

    (一)立足发展需求精准引才

    (二)依托工程项目柔性用才

    (三)搭建世界舞台事业聚才

   三 以人才环境优化提升区域国际化人才竞争力

    (一)改革创新,激发人才活力

    (二)优化人才宜居宜业环境

    (三)健全人才法制保障

    (四)营造多元融合文化氛围

  B.9 基于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海淀区人才工作策略研究

   一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对人才工作要求

    (一)海淀区域发展定位

    (二)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进展

     1.优化空间发展规划布局

     2.集聚高端创新要素

     3.聚焦“高精尖”产业结构

    (三)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

   二 区域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海淀区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1.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院所和企业

     2.吸纳了一批顶尖科学家和行业领军人才

     3.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国际化人才

     4.区属人才队伍相对精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工作策略

    (一)扩大引才视野和渠道,加快吸引海内外顶尖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团队

     1.多元渠道集聚海内外顶尖创新创业人才

     2.多种方式吸引国际青年创业人才

     3.营造“类海外”“超海外”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为各类人才参与区域创新发展“放权”“松绑”

     1.加快中关村人才特区“先行先试”政策探索

     2.加大科研管理方面的改革落实力度

     3.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三)做好人才发展的服务和支持,主动为各类创新主体切实解决发展难题

     1.多渠道留住国内优秀人才

     2.降低各类人才的工作生活成本

     3.加速人才、技术和资本的融合

    (四)加强人才发展环境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宽松氛围

     1.加强企业家及科技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2.打造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品牌

     3.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B.10 丰台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践研究

   一 用事业造就人才,让人才“领头雁”凭空展翅

    (一)打造“集群化”事业平台,为人才营造创新创业的空间

    (二)打造国际化事业平台,为人才搭建开放融通的网络

    (三)打造“一体化”事业平台,为人才疏通流动发展的渠道

   二 用环境凝聚人才,让人才“金凤凰”择木而栖

    (一)营造和谐、优良的公共服务环境

     1.加强团结引领

     2.加强政策支持

     3.优化政务服务

    (二)营造灵活、高效的市场配置环境

     1.发挥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辐射促进作用

     2.发挥人才中介机构配置服务作用

     3.发挥用人企业和行业组织主体能动作用

    (三)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环境

     1.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2.集聚教育卫生资源

     3.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三 用机制激励人才,让人才“千里马”竞相奔腾

    (一)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

    (二)建立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建立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四)建立更加多元的人才投入机制

  B.11 城市副中心人才与产业融合研究

   一 城市副中心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分析

    (一)研究的总体背景和重要意义

    (二)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2.融合发展的迫切性

    (三)融合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1.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相对滞后

     2.产业对人才的竞争力和吸附力不强

     3.人才总量和人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4.企业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二 城市副中心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匹配度分析

    (一)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二)人才资源结构分析

    (三)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概算

     1.人才与产业结构偏离度测算

     2.人才与产业需求度测算

     3.人才与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三 城市副中心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布局

    (一)基本原则

    (二)总体思路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2.推动人才与产业的“空间集聚”

     3.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环境

     4.搭建人才与产业的“融合平台”

    (三)发展目标

     1.近中期:加速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2.中长期:产、城、人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重点路径

   四 融合发展的人才根基

    (一)精心规划统筹,推进人才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1.科学制定人才总体发展规划

     2.强化人才与人力资源规划结合

     3.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集成

    (二)加快人才集聚,打造以才兴业的发展新动力

     1.丰富产学研组织,增强人才与企业合作的紧密度

     2.打破体制壁垒,促进高端人才向副中心集聚

    (三)深化人才改革,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蓬勃热情

     1.加快引进培育,激发人才建设副中心的热情

     2.优化体制机制,鼓励人才为副中心发展贡献才智

   五 融合发展的资源整合

    (一)加快政府资源整合

    (二)加强社会资源整合

    (三)加强与高校资源对接

   六 融合发展的产业引导

    (一)高水平规划产业发展布局

    (二)强化内生发展动力,培养与孵化产业人才

    (三)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做大做强引智引才平台

   七 融合发展的功能配套

    (一)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升级

    (二)规划建设人才社区,打造宜居宜业生活环境

    (三)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服务高效运转

    (四)丰富城市文化活动,打造城市副中心文化品牌

   结语

 Ⅳ 专家篇

  B.12 中关村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政策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一 中关村国际人才总体分布概况

    (一)人才总体规模稳步上升

    (二)国际人才高学历特征明显

    (三)高层次人才集聚优势明显

   二 中关村出入境政策改革特点

    (一)注重人才分类,政策针对性强

    (二)重视海外华人特殊性,实现重点突破

    (三)注重长效引才机制,形成“人才储备池”

    (四)推行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

    (五)全面开展配套服务建设,保障政策实效落地

   三 出入境政策实施情况分析

    (一)吸引了一批来自发达国家的、高层次、中青年骨干来中关村创新创业

    (二)对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战略产业人才的虹吸效应明显

    (三)中关村外籍人才政策创新在全国产生了较大辐射带动作用

   四 下一步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外籍人才数量仍有增长空间,高层人才的支持措施系统性有待提升

    (二)高层次外籍人才的吸引和服务体系不健全

    (三)外籍人才出入境便利化政策群体范围仍待进一步拓宽

   五 政策建议

    (一)加快制定面向顶尖人才的专项支持办法,加速高精尖人才集聚

    (二)关注外籍高层次人才必要随行人员,提供便利条件

    (三)试点“海外华人身份证”制度

    (四)加大对外籍青年人才引进力度

    (五)提升外籍人才管理服务水平,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

  B.13 习近平人才制度思想对北京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启示

   一 习近平人才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沿革

   二 习近平人才制度建设思想的初步实践

   三 制度变革是引领人才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 世界人才之都建设必须厚植制度优势

  B.14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研究

   一 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提升全球竞争力的现实要求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

    (三)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

   二 特色与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特色是我国人才制度的鲜明特点

    (三)党管人才是我国人才制度的最大优势

   三 全球竞争力分析

    (一)全球的人才竞争

    (二)中国人才的全球竞争力

   四 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一)培育和加强人才生产的全球竞争力

    (二)凝聚和增强人才吸引的全球竞争力

    (三)塑造和提升用人主体和高层次人才的全球竞争力

    (四)推进人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Ⅴ 特邀报告

  B.15 高端人才成长规律研究报告

   一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2.问卷调查

     3.实地访谈

   二 高端人才界定

    (一)高端人才的界定

     1.职业素养高

     2.个人能力强

     3.社会责任感强

     4.社会贡献大

    (二)高端人才成长相关研究

   三 高端人才成长规律

    (一)内驱律:强大的内生动力是高端人才成长的内驱规律

     1.成才动机

     2.内在品质

     3.勤奋努力

     4.优势积累

    (二)教育律:良好的教育背景是高端人才成长的教育规律

    (三)时代律:进取的社会大风气是高端人才成长的时代规律

    (四)环境律: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高端人才成长的环境规律

    (五)历练律:多岗位大项目的经历是高端人才的历练规律

     1.依托项目发现人才

     2.依靠人才推动项目

     3.凭借项目成就人才

    (六)伯乐律:名导师、好领导的知人善任是高端人才的伯乐规律

   四 促进高端人才成长的建议

    (一)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

     1.以精神激励为核心,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

     2.以物质激励为依托,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

    (二)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1.家庭教育

     2.基础教育

     3.本科教育

     4.研究生教育

    (三)营造尊知重才的社会风气

     1.营造尊重人才氛围

     2.树立典型加强宣传

     3.吸纳人才参政议政

    (四)构建优良的工作环境

     1.“硬环境”建设

     2.“软环境”建设

    (五)提供多岗位、大项目历练

     1.解放思想,主观上愿当“伯乐”

     2.完善机制,客观上要当“伯乐”

     3.压担示范,过程中善当“伯乐”

   五 结论

  B.16 朝阳区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的创新举措

   一 朝阳区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的意义

    (一)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二)引进和聚集国际化人才是朝阳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凤凰计划”与“海外学人创业大会”等成为新时期朝阳区推进人才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实践

   二 朝阳区国际化人才战略创新举措及特点

    (一)制定全面、系统、延展的制度体系

    (二)建立国际化、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

    (三)搭建基于资源整合、注重沟通合作的高端平台

    (四)打造“专业类”和“基础类”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三 朝阳区国际化人才战略取得的成效

    (一)实现了海外高端人才快速集聚

    (二)引进人才与产业结构高度契合,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高层次人才形成引领作用,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四)加强了与区域内国际资源的交流和合作,国际化品牌效应明显

   四 下一步提升朝阳区国际化人才战略水平的重点举措

    (一)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强朝阳区国际化人才和资源的集聚力

    (二)进一步加大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国际化人才服务水平

    (三)增强区域内国际化氛围,服务创新发展

  B.17 全球人才竞争力大盘点

   一 世界各国人才竞争力排名

   二 全球标杆城市人才竞争力排名

   三 主要趋势判断

 Ⅵ 附录

  B.18 2017年北京人才工作大事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B.19 2017年北京人才发展重要政策文件目录

 皮书数据库

 Abstract

《北京人才发展报告(2017)》是由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北京人才蓝皮书系列的第6本,旨在全面总结展示一个时期北京人才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全书由总报告、行业篇、区域篇、专家篇、特邀报告和附录六部分组成。总报告概括了首都人才发展的基本情况,论述了打造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的主要进展,同时对未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行业篇、区域篇、专家篇和特邀报告主要收录了北京市重点行业、区域和专家的人才发展研究报告,力求从不同角度展示有关部门、各区、专家学者在推进人才发展中的实践探索、工作成果和思路措施。附录部分收录了2017年以来北京市人才发展的重要事件,供读者全面了解这一时期北京人才发展的总体脉络。

[1]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

[2]鄢圣文:《北京高端人才聚集之都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3]张志伟、闫成、杨河清主编《北京人才发展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刘敏华主编《北京人才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把握城市功能定位 促进首都持续健康发展》,北京出版社,2014。

[6]张力:《北京:作为世界城市的人才人力资本汇聚高地》,《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第5期。

[7]魏华颖、孟续铎:《北京市国际人才吸引政策研究》,《领导科学》2011年第11Z期。

[8]孟续铎、李付俊:《世界城市背景下的北京国际人才发展》,《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第27卷第3期,2013年10月。

[9]吴江、陈蓓等:《北京市引进外国专家需求调查及配套支持政策研究报告》,载陈化北、渠伯枢主编《新时期引智实践与理论创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10]《以总书记讲话为根本遵循 坚定不移一张蓝图干到底》,《北京日报》2017年2月23日。

[11]《去年来大陆工作外国人超90万人次》,《北京日报》2017年4月17日。

[12]《城市发展要转变动力创新模式提升水平——三论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北京日报》2017年4月26日。

[13]《成立“招才局”更要栽好“梧桐树”》,《劳动午报》2017年4月20日。

[14]《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 立足优势 深化改革 勇于开拓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成绩》,新华网,2014年2月27日。

[1]常晓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陈振明:《公共政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孟秀勤、史绍洁主编《国际化人才战略与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美〕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5]王辉耀、苗绿编著《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6]余兴安主编、李维平副主编《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2016年12月。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6。

[4]国务院:《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6〕52号。

[5]中共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而努力奋斗》,2017年6月。

[6]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京政发〔2016〕44号。

[7]中共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坚持创新发展 强化能力提升 为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而努力奋斗》,2016年12月。

[8]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海淀区关于“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规划》,海政发〔2016〕40号。

[9]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2016年11月。

[10]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2016年区情手册(第7期)》,2016年7月。

[1]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发展报告(2016)》,北京出版社,2016。

[2]任文硕:《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向纵深发展》,《中国国情国力》2014年第1期。

[3]宋丰景:《努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关村人才特区的实践与思考》,“中国人才发展论坛暨2012年全国人事人才科研年会”论文,2012。

[4]马宁、饶小龙:《创新驱动:中关村人才特区的发展之路》,“全国人事人才科研年会”论文,2011。

[5]王辉耀:《国际人才竞争战略》,党建读物出版社,2014。

[6]王辉耀、苗绿主编《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王辉耀、苗绿主编《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8]王辉耀、苗绿主编《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9]王辉耀、刘国福主编《中国国际移民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0]王辉耀、刘国福主编《中国国际移民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1]王辉耀、刘国福、苗绿主编《中国国际移民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2]王辉耀主编《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1]孙学玉:《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光明日报》2016年6月22日。

[2]徐泽洲:《加快形成更加开放更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党建研究》2015年第10期。

[3]程卫凯:《对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的思考》,《中国人才》2013年第7期。

[4]王通讯:《人才制度优势“优”在哪?》,《光明日报》2012年12月27日。

[5]王振:《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吸引政策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6]赵永乐:《人才管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7]吴江:《开启迈向人才强国的决胜阶段》,《光明日报》2016年4月12日。

[8]余兴安:《党管人才旨在爱才兴才聚才》,《光明日报》2016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