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2007年中国省区发展报告图书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PROVINCES IN CHINA(2007)

SSAPID:101-3052-9903-70
ISBN:978-7-80230-721-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06-2007年中国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为评估分析预测对象,以党和政府及社会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为研究重点,以科学、翔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为分析预测基础,遵循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真实、全面地分析中国省区市2006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杨建华
编 辑:周映希;钱维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前言

 后记

 综合篇

  2006~2007年中国省区市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一 中国省区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

    (一)全球化与中国崛起及省区市发展

    (二)2006年中国省区市发展的国内大背景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2.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改善民生、积极增进民利

   二 2006年中国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势

   三 2006年中国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主要特征

    (一)经济保持高位增长

    (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

    (三)区域合作进程加快

    (四)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不断改善

     1.努力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3.财政收入与金融运行良好

     4.外向型经济有新的发展

    (五)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得到高度重视

    (六)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成效

    (七)社会建设与管理得到加强

     1.社会政策受到高度重视并日渐发挥重要作用

     2.就业情况继续好转

     3.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4.社会管理机制得到加强

   四 2006年中国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的矛盾与问题

     1.城乡发展仍不够协调

     2.区域发展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

    (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1.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存在冲突

     2.产业结构层次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难度大

    (三)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1.供求总量矛盾依然存在

     2.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3.新的就业矛盾逐步显现

     4.失业群体年轻化

    (五)社会经济管理体制仍然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六)医疗、教育、物价等问题仍困扰着本地经济社会发展

     1.人民群众关注的医疗、教育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化解

     2.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价格上涨较多

   五 2007年中国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及若干思考

    (一)2007年中国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

     1.国际区域合作正方兴未艾

     2.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国际化加速推进

     3.人口机遇期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4.和谐社会建设与关注民生成为2007年重要向标

     5.不利因素将会产生一定制约

    (二)2007年中国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与建议

     1.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2.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实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

     3.加大城乡合作和政府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建设

     4.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相配合,进一步积极解决民生问题

     5.加强社会建设和法治,创新社会发展体制机制

     6.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省区市篇

  2006~2007年北京经济社会形势分析和预测

   一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一)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

    (二)以“三高一低”态势进入后过渡期

    (三)和谐社会建设成为社会发展主线

   二 北京经济运行的动态分析

    (一)经济高位平稳增长

    (二)需求动力结构变动突出

     1.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出现三方面的变化

     2.2006年北京的对外贸易运行情况良好。

    (三)供给特点:产业结构调整动势明显

     1.第三产业的比重突破三年的徘徊大幅度提升

     2.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突起

     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四)单位GDP资源消耗出现降低趋势

   三 近年来北京社会发展与进步分析

    (一)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1.北京经济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2.各级政府重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

     3.消费支出结构有一定变化

     4.居民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开始落实

    (三)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更为全面深入

     1.310万农民工的情况

     2.外来人口子女来京情况

    (四)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五)民主政治制度向前推进

    (六)社会组织进一步发展健全

    (七)奥运准备工作顺利开展

    (八)反腐倡廉效果明显

   四 当前北京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

    (一)住房价格居高不下

     1.房地产商的暴利

     2.政府收益过高

     3.需求旺盛

     4.房地产投机

    (二)医疗卫生问题制度建设仍不明朗

    (三)教育资源公平配置问题力度不够

    (四)人口结构造成的问题

     1.失业问题

     2.老龄化问题

   五 2007年经济社会走势的预期

    (一)2007年北京经济发展趋势

    (二)2007年北京社会发展趋势

     1.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进一步确立

     2.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思路更加明确,方法更加得当

     3.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仍将是政府关注、解决的重点

      (1)住房问题

      (2)医疗问题

      (3)教育问题

     4.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完善

      (1)社会治安

      (2)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

      (3)劳动安全

      (4)交通安全

     5.对和谐文化建设更为重视

   六 关于北京进入转型期的展望与政策建议

    (一)产业结构调整

     1.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态势与指向

     2.双轴发展的效应预期

     3.保持北京城市的持续活力

    (二)在经济转型中有效疏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

  2006~2007年天津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06年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

    (一)经济运行情况

     1.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良好

     2.三大需求呈现“强、稳、活”的特点

     3.开放型经济取得新突破

     4.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阶段性胜利

     5.滨海新区发展提速,开发开放效应凸显

     6.天津市国民经济运行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二)2006年天津建设和谐社会取得的新进展

     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继续建设良好的城市环境

     3.继续使人民生活普遍富裕起来

     4.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机制

     5.继续扩大就业渠道,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6.继续抓好教育,实现科教兴市战略

   二 2007年天津经济社会形势预测

    (一)2007年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1.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

     2.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2007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1.地区生产总值

      (1)经济趋势曲线模型分析法

      (2)ARMA模型预测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全市财政收入

     5.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SR)

    (三)2007天津市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三 2007年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策建议

    (一)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1.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推动内部消费增长

     2.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3.助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充分发挥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4.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和谐天津构建

    (二)天津市建设和谐社会的若干对策建议

     1.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2.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3.尽快地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4.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5.认真解决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

     6.反腐倡廉,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2006~2007年山西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06年经济运行分析

    (一)供给分析

     1.农业生产势头良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2.工业增长速度回落,工业经济效益增速减缓

     3.第三产业增势平缓,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需求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回落,投资结构更趋优化

     2.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城镇居民消费走旺

     3.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出口形势不断趋好

    (三)宏观调控分析

     1.银行信贷增速回升,金融存款持续增长

     2.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支出结构更趋优化

     3.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四)增长动力

     1.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投资和消费增速差距有所缩小

     2.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经济增长后劲增强

     3.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使用外资进展明显

    (五)存在问题

   二 2007年经济形势预测

    (一)外部经济形势影响分析

     1.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分析

     2.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分析

     3.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分析

     1.投资增幅有所回升,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

     2.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消费结构继续升级

     3.国际环境趋于复杂,外贸出口不确定性增加

   三 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引深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结构效益

    (二)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借助外力促进山西省经济发展

     1.资源型产业以争取国家支持为重点

     2.装备制造业争取国家政策和对外开放并重

     3.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以对外开放为重点

    (三)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促进山西省经济科学发展

     1.观念创新是节能降耗的前提

     2.技术创新是节能降耗的关键

     3.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

     4.加强企业管理是节能降耗的基础

  2006~2007年吉林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06年吉林省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国民经济在较高增长平台上持续运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1.经济增长稳定性增强

     2.经济运行质量效益良好

    (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健开局

     2.工业“提速增效”成效显著

     3.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

    (三)投资、消费、出口共同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强

     1.投资高位稳健运行

     2.消费需求持续升温

     3.对外贸易平稳增长

    (四)物价保持平稳运行,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指数均呈现结构性变化

     1.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2.工业品价格涨幅呈现逐步回落态势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发展的活力增强

     1.体制改革力度加大

     2.招商引资取得积极进展

   二 2006年社会发展特点

    1.居民生活水平持续稳步提高

    2.就业状况继续好转

    3.多项社会保障扩面措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4.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5.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初步有效启动

    6.应对突发事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7.教育改革取得深入成果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

    9.棚户区改造取得良好进展

   三 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金融“瓶颈”制约突出

     2.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3.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价格上涨较多

     4.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

     1.失业群体年轻化,劳动用工争议增多

     2.分配机制不完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3.利益诉求仍处于无法和不好表达状态,遏制群体性事件面临困难

     4.经常性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供给相对不足

     5.财权事权不对称,基层财政薄弱影响公共服务能力

     6.社会领域改革不到位,公共产品和服务在规模质量和结构上与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四 2007年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一)影响2007年吉林省经济增长的环境分析

     1.国际经济持续增长,将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引导全国经济发展走向持续健康,将有利于吉林省经济长期发展

     3.吉林省积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因素分析

     1.投资势头强劲

     2.消费增长平缓

     3.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及全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大大推动吉林省进出口贸易

    (三)2007年吉林省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

    (四)2007年吉林省社会发展趋势判断

     1.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将有所提高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取得更进一步的进展

     3.医疗领域改革步伐加快,群众看病难问题有望得到初步缓解

     4.多种形式社会保险关系有效推进,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5.就业持续增长,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发展

     6.劳动争议快速增长的态势还要继续

     7.群体性事件呈现出多样化变动的态势

   五 对策建议

    (一)2007年吉林省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1.坚持投资拉动,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保持工业较快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4.分类推进,突出重点,加快服务业发展

     5.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产业升级

     6.加强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进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

     7.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

     8.更加重视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9.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二)提升社会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3.完善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4.切实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

     5.努力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6.深化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继续强化审批制度改革

     7.大力发育社会组织,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合作

     8.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社会筹资的关系,多渠道解决社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2006~2007年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

    1.国民经济继续提速,产业增长态势与全国基本一致

    2.第二产业主导经济增长

    3.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强劲带动经济增长

    4.消费需求稳步上升,物价指数稳中有涨

    5.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幅较高

    6.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提高

    7.财政形势运行平稳

    8.经济增长的能耗和物耗水平有所下降

    9.民营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0.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沿海开放开发取得新的突破

    11.重点民生工程得到有效实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二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2.石化行业利润下滑较大,影响总体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

    3.在投资高强度增长的同时,总体投资的低效率现象困扰经济发展

    4.以消费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降低,投资与消费的基本经济结构关系隐含着失衡的风险

    5.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造成消费需求相对不足

    6.省域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比较悬殊

   三 2007年发展环境和前景展望

    1.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2.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3.对2007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预测

   四 推进辽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

    1.保持投资的适当规模与适度增速的同时,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2.挖掘消费增长潜力,促进居民消费快速稳步增长

    3.提高汽车、装备工业、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加快制造业的升级

    4.注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扭转服务业增长低于第二产业增长的格局

    5.对宏观经济走势进行审慎观察,根据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采取灵活的微调措施

    6.强化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的指向和约束作用

    7.不断探索就业和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8.有效增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06年上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及2007年展望

   一 2006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一)国际经济发展状况

     1.世界经济和贸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2.全球经济具有活力,并购投资非常活跃

     3.全球钢铁石油需求持续增加

    (二)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1.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有加速趋势

     2.中国吸引外资态势稳定

     3.国内出口结构改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先升后落

     5.货币信贷高速趋稳

     6.企业效益和发展状况整体良好

     7.市场价格水平相对平稳

     8.社会消费出现增长加速状况

    (三)中国社会发展状况

   二 2006年上海经济运行分析

    (一)整体经济运行平稳

    (二)吸引外资态势平稳

    (三)运输物流发展平稳,港口物流成为亮点

    (四)工业生产保持高位,但增速略有回落

     1.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

      (1)不同类型企业的增长状况差异显著

      (2)主要行业发展差别较大

      (3)在工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4)工业整体效益水平有所提高

      (5)分行业看不同行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差异悬殊

     2.上海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出口面临挑战

      (2)效益提升问题

    (五)消费市场有所活跃

    (六)上海开发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1.园区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显著

     2.金桥出口加工区继续保持工业总产值总量优势

     3.张江是2006年上半年吸引外资最强的园区

    (七)上海进出口贸易含金量提升,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八)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三 2006年上海社会政策建构分析

   四 2007年上海经济运行展望

    (一)2007年上海经济发展总体态势:变中求变、变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

    (二)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

     1.地方政府换届可能引起的投资冲动

     2.2010年世博会将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极大拉动作用

     3.上海构建“1966”四级城镇体系对固定资产投资有促进

     4.港口建设及航运物流运作

     5.上海服务业作用的发挥与增大

   五 实现上海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促经济转型

    2.积极引导投资方向,加强新农村建设

    3.优化公共投资,增加自主创新投入

    4.强调收入公平,扩大国内需求

    5.切实做好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

    6.重视吸引和培育高素质人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六 关注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前景

    (一)关注社会政策的实行和执行的情况

    (二)关注社会政策的效果与评估

    (三)关注公众的参与

    (四)关注社会政策的“善治”意义

  2006~2007年江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06年江苏省经济社会运行状况

    (一)2006年江苏省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亮点

     1.经济增速领先

     2.消费需求领先

     3.投资环境领先

     4.自主创新势头领先

     5.投资增长进入合理区间

    (二)2006年江苏省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工业经济增长的效益明显提升

     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3.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快速增长

     4.开放型经济较快发展

     5.房地产投资与价格涨势趋缓

    (三)2006年江苏社会运行基本情况

     1.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

     2.社会事业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3.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取得新进展

     4.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进入新阶段

     5.社会秩序稳定、社会治安良好

   二 2007年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

    1.世界经济继续较快平稳增长

    2.国际油价和重要原材料价格次高位波动

    3.国家将保持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

    4.全国经济增长将小幅回落

   三 2007年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1.保持投资适度规模与平稳增长

    2.投资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3.优先发展服务业

    4.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5.加强刺激消费的政策设计

    6.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7.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8.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9.深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

    10.协调社会群体利益关系

  2006~2007年浙江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06浙江省宏观经济社会形势分析评估

    (一)“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开局良好

    (二)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高

     1.社会需求适度增长

     2.经济结构有所改善

     3.运行质量得到提高

     4.经济环境趋向宽松

     5.统筹和谐发展取得进展

    (三)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有新突破

    (四)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五)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

     1.科技强省得到进一步加强

     2.文化大省建省成绩显著

     3.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见成效

     4.体育强省建设步伐加快

    (六)初级社会保障与救助体系渐趋完善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

     2.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受到重视

     3.合理确定和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

     4.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救助水平

    (七)县域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八)社会建设与管理得到加强

     1.在社会关系建设中,主要是调整改善政府与市场、社会、公民的关系

     2.社会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 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障碍尚未破除

    (二)高投资率、低消费率、高出口增长率的循环尚未打破

    (三)城市化步伐跟不上工业化、非农化发展

    (四)农民收入增长明显慢于经济增长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

    (五)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态势还未根本扭转

     1.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2.浙江的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和相对贫困程度都有所上升

     3.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呈扩大趋势

     4.高低收入家庭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六)农村社会发展还不尽如人意

     1.新农村建设存在着区域差距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七)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权利保护体系亟待建构

     1.工资偏低和欠薪问题,仍是当前农民工问题的主要矛盾

     2.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是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的主要原因

     3.政府公共管理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也影响农民工社会权利的保障

    (八)社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三 2007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展望及若干建议

    (一)努力改善社会结构

    (二)加快城市化步伐,变农民为真正的市民

    (三)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

     1.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从制度上处理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真正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

     2.尊重农民的既得收益,确保农民的财产权不受损害

     3.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培育发展农村社会组织

    (四)加强农民工社会权利保护

     1.在宏观的国家制度层面,提供农民工公民权的制度安排

     2.在中观的社会支持网络层面,要努力扩大农民工的社会资本

     3.在微观的个人资源禀赋层面,要提高农民工的实际能力

    (五)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提高社会和谐程度

    (六)加强社会政策引导,健全社会救助机制

  2006~2007年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一 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特点

    (一)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均取得重大成绩

     1.经济增长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2.农业是近几年中最好的一年,出现三增一良好之态势

     3.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动力持续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

     4.社会需求增势强劲,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进一步提升

     5.中心城市带动经济增长作用增强,县域经济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亮点

     6.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7.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

    (二)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呈现新特点

     1.工业化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并与城市化形成相互推动关系

     2.经济增长仍然主要是以投资需求拉动

     3.发展的动力源泉有所扩张,但仍然不够

     4.接受国内外产业的梯度转移,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5.861行动中的一批项目实施,仍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6.中央的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政策机遇

   二 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矛盾与2007年目标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1.总体看,发展速度与奋力崛起设定的目标仍然不相适应、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增长方式仍比较粗放

     3.推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仍不灵活,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仍未解决

     4.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

    (二)面临的矛盾

     1.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与环境承受能力和土地供给不足的矛盾

     2.区域极核点作用发挥与当前国家强调均衡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

     3.结构升级与就业压力大之间的矛盾

     4.二三产业发展不足与就业队伍供给缺乏的矛盾

     5.社会事业建设需求缺口大与财政供给有限的矛盾

     6.三农问题多、任务重与中心城市总体经济实力不强之间的矛盾

    (三)2007年目标展望

   三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建议

    1.推进产业化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3.进一步提高投资和项目工作水平

    4.要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5.要注重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6.要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推进全民创业

    7.大力推进东向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外向度

    8.要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生活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9.经济发展要坚持非均衡发展原则,社会协调主要通过人的自由自主流动逐步实现

    10.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2006年江西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2007年展望

   一 2006年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评估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经济总量稳定增加

     2.工业生产迈上新台阶

     3.财政收入保持高位增长

     4.二产比重首次突破50%

    (二)社会发展主要特点

     1.以创业促就业,2006年是江西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最多的一年

     2.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框架,社会保障取得新进展

     3.社会平安稳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

     4.城乡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5.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重点,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发展

     6.农村教育有较大发展

     7.自然灾害频仍,救灾措施得力

   二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发展后劲有待增强

     2.发展竞争日益加剧,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加大

     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二)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江西仍处在劳动力供给高峰期,就业压力大的矛盾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

     2.社会保障基金平衡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社会保障覆盖面亟须扩大

     3.环境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5.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矛盾呈多样性、复杂性

   三 2007年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展望

    (一)2007年江西经济发展环境的分析与判断

     1.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分析

     2.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

     3.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4.WTO过渡期结束效应的影响

     5.中部崛起战略实质性启动,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将加速江西经济的发展

     6.香港考察团的新年来访,将为赣港合作带来新的契机

    (二)2007年社会发展态势分析

     1.就业压力将会适度缓解

     2.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3.教育、卫生投入将进一步加大,城乡教育差距将进一步缩小,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进一步缓解

     4.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5.绿色生态江西建设将进一步推进

   四 加快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契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快促进内生型经济增长

     3.加快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构筑省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4.以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增收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5.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与水平

     6.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之尽快成为江西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社会发展若干建议

     1.建立和谐社会建设评估体系

     2.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

     3.城乡统筹,制度创新,加快城市化步伐

  广东:步子正迈得“又好又快”

   一 经济社会发展初现“又好又快”格局

    (一)经济逐步转入协调型、质量型、效益型增长轨道

     1.经济增长正步入一个“长周期”的增长阶段,全国排头兵的位置得以稳固

     2.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加快

     3.经济增长动力趋于均衡,内生性增长趋强

     4.经济国际化程度继续深化,质量稳步提升

     5.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6.珠三角依旧是牵引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7.自主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9.经济变“绿”,变“经济”

     10.区域合作向纵深推进

    (二)社会的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和谐广东加速构建

     1.城市化程度在全国各省区中位列第一

     2.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3.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4.就业形势稳定

     5.“四保”率稳居全国首位

     6.率先全国免收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二 当前制约广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型

    (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任务仍比较艰巨

     1.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

     2.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较慢

    (三)“双优势效应”正日趋弱化,新竞争优势尚未培育起来

    (四)资源环境约束力度加大,经济发展进入高成本时代

     1.土地不足,地价上涨问题突出

     2.能源成本持续上升

     3.劳动力紧张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缓解

     4.人民币汇率上涨带来的成本问题

     5.生产的技术成本上升

     6.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环保成本上升

    (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升级处于“阵痛”期

    (六)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日趋严峻

    (七)来自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制约

     1.来自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制约

     2.来自居民收入差别扩大的制约

    (八)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不协调

   三 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推动工业发展从依赖耗费资源技术向依靠节约资源技术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全面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其内部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三)继续加快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树立全省“一盘棋”的发展理念,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财政和政策扶持力度

     2.更新观念,大胆创新

     3.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实施内源外源并举战略,增强发展动力

    (五)继续抓好节能降耗和绿色广东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继续实施和完善民心工程,促进和谐广东的构建

  2006~2007年广西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06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稳定性增强

     1.农业经济平稳增长

     2.工业生产增长加快

     3.服务业较快增长

     4.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5.经济结构趋向优化

     6.经济效益趋向好转

     7.拉动经济的能力增强

     8.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价格基本平稳

    (二)社会形势分析

     1.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2.精神文明建设形式多样,硕果累累

     3.文化广西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4.“三会”成功举办提升广西的整体地位

     5.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

     6.扶贫工作取得瞩目成果

   二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值得关注

     1.投资有回落的意向

     2.影响工业效益提高有两大问题

     3.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4.节能降耗面临较大压力

    (二)2006年广西社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居民消费价格不断攀升,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3.弱势群体劳动就业、社会保险面临诸多困难

   三 2007年经济社会走势及对策建议

    (一)2007广西经济发展趋势

     1.继续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继续抓好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

     3.加大对区域经济的规划

     4.继续抓好广西重大项目的建设

     5.继续抓好对外贸易

    (二)2007年广西社会发展走势预测

     1.区位优势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对外合作更加广阔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3.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提供坚实的理性基础

     4.就业问题将继续困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

  2006~2007年湖北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经济形势总体判断:湖北经济已进入快速上升的良性通道

    (一)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投资需求保持较高增长

     2.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效应明显

     3.出口增长强劲,结构优化

    (二)经济效益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三)就业和收入增长明显加快

    (四)经济增长后劲明显增强

     1.产业结构效益凸显,结构优化带来经济增长点多维化

     2.区域结构趋于合理,区域功能效益显化

     3.企业经济活力增强

     4.大产业、大项目带动

   二 投资层面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亮点纷呈

     1.宏观调控措施取得成效

     2.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3.重点项目投资进度快

     4.投资到位资金增长较快

     5.农村投资增长快

    (二)投资层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投资增长幅度与周边省份相比偏低

     2.各地区投资发展不平衡,武汉城市圈的带动作用有所减弱

     3.工业投资增速仍然偏低

     4.投资效益需进一步提高

     5.投资领域“三角债”依然存在

    (三)投资动因分析

     1.补偿性增长

     2.结构性增长

     3.政策性增长

   三 产业层面状况及其问题

    (一)轻工业呈“补偿性发展”态势,契合“矫正型重化结构”

    (二)高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汽车行业潜力巨大

    (三)制造业投资乏力,对全局影响重大

    (四)服务业稳步发展,产业层级尚需优化

    (五)农业政策性增长幅度大,“平面农业”后劲不足

   四 区域结构层面的状况与问题

    (一)主城比较占优,城市圈比较处劣

    (二)城市圈内部和谐度提升,“一核多强”型模式尚待形成

    (三)县域经济活力增强,经济“升空起飞”仍需提速

   五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较快发展

    (一)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取得实效

    (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六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预测及政策建议

    (一)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预测

     1.总体发展战略为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世界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为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3.供给特别是主要生产资料供给比较充裕

     4.三大需求仍将较为强劲

     5.价格上涨比较温和适度

    (二)湖北2007年的发展要把握好两个“始终坚持”

     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2.始终坚持宏观调控与湖北实际相结合

    (三)2007年调控政策建议

     1.坚持宏观调控与湖北实际相结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加强投资结构调整,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增长

     4.加强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5.认真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6.更加关注民生,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中原崛起

   一 2006年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一)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

    (二)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三)加强经济调控,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1.进一步加强土地调控

     2.认真清理新开工项目

    (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了经济转型

     1.推动河南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

    (五)新农村建设促进了“三农”问题解决

    (六)中原城市群加速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七)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产业实现新的突破

    (八)民生问题受到密切关注,和谐中原建设有所推进

    (九)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十)打造诚信河南成效显著,河南形象出现可喜变化

   二 2006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

     1.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看,河南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2.从当前河南经济运行态势看,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3.从长远经济发展形势看,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和后劲并不是很足

    (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区域差距越来越大

    (三)社会分配结构失衡,社会公平问题突出

    (四)就业形势紧张,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五)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仍然突出

    (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仍须关注

    (七)人口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应引起重视

     1.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

     2.人口老龄化

     3.流动人口带来的社会问题逐步显现

    (八)土地资源紧缺凸显,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1.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环境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

     2.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能源资源消耗

     3.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过高,污染物排放强度大

   三 2007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与政策建议

    (一)2007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仍然看好

     1.国际经济大环境

     2.国内发展环境

    (二)2007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1.从河南自身的发展趋势看,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加速阶段

     2.2007年支撑河南经济增长的政治因素将继续发挥作用

     3.2007年经济指标预测

    (三)促进2007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建议

     1.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增长方式转变

     2.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3.着力抓好工业化,增强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

     4.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5.着力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6.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7.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8.着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中原建设

  “工业强省”支撑跨越 “科学发展”确保增长

   一 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发展的动力和存在问题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城乡居民收支较快增长

     2.物价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

     3.财政收支和居民储蓄增长快

     4.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所改善

    (二)发展的主要动力

     1.工业实现高速增长

     2.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3.消费需求开始转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节能降耗没有完成预期目标

     2.不少行业效益没有根本好转

     3.农民增收面临诸多新的困难

     4.城镇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5.现有体制对发展制约较多

   二 2007年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与预测

    (一)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1.国际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2.支撑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未变

     3.近期因素可以保证经济快速增长

     4.不利因素将会产生一定制约

    (二)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

     1.国内外发展环境相对宽松

     2.基础设施适应性明显增强

     3.已上项目奠定了投资增长基础

     4.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

    (三)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1.能源大规模开发的机遇

     2.交通和城市建设的机遇

     3.新农村建设出现的机遇

     4.东部产业向内陆转移机遇

    (四)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困难分析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难度大

     2.用地结构受到更严格控制

     3.部分拟上马项目将取消

     4.政府投入力度明显减弱

    (五)2007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

   三 对保持2007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建议

    1.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重点抓好优势产业发展

    2.高度重视投资增长,千方百计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3.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

    4.主动融入国内区域一体化进程,在分工中谋取新的比较优势

    5.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和环境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增长方式转变

    6.进一步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

    7.加强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超前制订应对措施

    8.注意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创造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利环境

  2006年重庆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2007年预测

   一 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1997~2000年):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2.第二阶段(2001~2005年):初步奠定新的发展基础

    (二)重庆直辖以来的主要经济成就

     1.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高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3.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4.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5.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

     6.农业经济焕发蓬勃生机

     7.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 2006年重庆市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一)农业生产下滑,但农民现金收入仍实现较大幅度的增加

    (二)汽车摩托车制造业领跑工业

    (三)消费需求旺盛,形成经济增长的强劲推动力

    (四)工业投资增势强劲,行业投资结构日趋优化

    (五)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

    (六)财政收支差距略有拉大,金融存贷款结构有较大变动

    (七)和谐重庆建设加快推进

   三 重庆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

     1.国际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

     2.土地、能源等主要生产要素的制约作用将日趋突出

     3.中央对三峡库区的扶持力度将继续加大

     4.区域合作与竞争关系日趋复杂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慢,经济增长后劲有待提高

     2.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不高且不平衡

     3.支柱产业缺乏扩散面

     4.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对滞后,汽车(摩托车)一业独大存在风险

     5.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着新的困难

     6.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问题较严峻

   四 2007年重庆市经济发展预测

    (一)目标趋势预测

     1.经济总量:地区生产总值(GDP)

     2.三次产业结构

     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财政收入

     6.年末金融贷款余额

     7.城乡居民收入

    (二)“十一五”重大项目投入验证

    (三)预测目标

   五 2007年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打好“直辖牌”,增强重庆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力

    (二)着力发展国内区域合作,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

     1.以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契机,着力发展国内区域合作

     2.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为新起点,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三)完善产业链,壮大支柱产业

     1.拉长支柱产业链

     2.加强支柱产业链的关联延伸

    (四)突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发展

     1.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2.着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五)优化生产力及城镇的空间布局

     1.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

     2.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六)推进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1.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

     2.分类指导推进财税、金融、投资和社会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市场秩序

    (七)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社会和谐程度

     1.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2.完善社会收入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为构建和谐重庆创造条件

  2006~2007年云南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06年云南经济形势分析

    (一)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持续上升

     2.实现利税大幅度增长

     3.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双双下降

     4.资源优势行业有力提升了工业经济效益

    (三)农业经济发展良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1.全年粮食总产量将再创新高

     2.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3.乡镇企业发展加快

    (四)工业经济呈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

     1.重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烟草制品业对全省轻工业的较快增长起了决定性作用

     3.受中秋、国庆等节日消费需求旺盛的带动,促进了部分轻工业产品生产的较快增长

    (五)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1.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快速增长

     2.资源优势行业和重点建设领域投资大幅度增长

     3.房地开发投资增速小幅度回落

    (六)消费品市场需求稳中渐旺,市场物价温和上扬

    (七)农民收入增幅首次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1.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特点

     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八)财政收入和支出出现同向增长趋势

    (九)居民储蓄存款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十)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

    (十一)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

    (十二)非公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二 云南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地认识绿色GDP

    2.资源开发中的保护问题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三 2007年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面临一个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宏观环境

    (二)消费市场的需求和主要消费品的价格将有一个快速的增长

    (三)基础设施建设会得到进一步重视

    (四)对外开放的发展形势良好

    (五)云南成为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重点地区

    (六)循环经济发展将被加强

    (七)县域经济壮大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八)绿色GDP将纳入干部政绩考核

   四 2007年经济发展的展望

    1.“中国-东盟昆明物流中心”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全面推开

    3.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开始彰显

    4.电力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开始彰显

    5.工业集团化和非公经济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6.以基础建设为重点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会进一步加快

    7.社会消费品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8.旅游的二次创业将取得新进展

    9.外贸进出口仍然保持较快增长

   五 2007年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经济发展的力度,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二)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三)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四)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五)扩大开放,促进外贸发展和经济增长

    (六)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七)开发人力资本,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八)确定具有云南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西藏2006年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与2007年展望

   一 2006年经济运行基本特征

    (一)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驶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重点

    (三)居民消费平稳增长,消费市场呈现新高潮

    (四)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五)特色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六)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七)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区内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二 2006年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艰巨

    (二)农牧民增收难度仍然较大,城镇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缓慢

    (三)成本上升压力仍然较大,企业经营比较困难

    (四)新增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难

   三 2007年的经济发展预期

    (一)GDP增长速度略低于2006年,预计增长12.6%左右

    (二)全区居民收入将实现较快增长

    (三)市场供求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将在合理范围内有所上浮

    (四)就业压力会有所增大,城镇登记失业率约为4.6%

   四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一)确保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拉动,并加强投资管理,优化投资结构

    (二)继续以农牧民安居工程为切入点,以构建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中心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通过深入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来有效提升农牧业的发展水平

    (四)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有重点地发展经济区和经济带,支撑区内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五)抓住机遇,通过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有效扩张区内消费需求

    (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七)以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为目标,以市场信用建设为重点,推进各项经济管理制度改革

    (八)坚定不移地继续扩大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

  2006~2007年陕西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06年陕西社会发展基本状况

    (一)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起步,形成八种新农村发展模式

     1.增大了财政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

     2.减负开源,增加农民收入

     3.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提速

     5.大力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6.新农村建设模式

    (三)社会事业得到高度重视,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大力扶持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五)农民工权益问题得到足够重视

    (六)和谐陕西建设取得成就

   二 陕西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三)脱贫解困,谋求发展依然是陕西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

    (四)人民群众关注的医疗、教育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化解

   三 2007年陕西社会形势展望

    1.经济增长速度在高位回落,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向纵深发展,扶贫解困将取得新进展

    3.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将得到着力解决

   四 政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投入的同时,提高和培育各级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

    (二)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1.发展现代农业

     2.继续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3.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三)促进就业工作应更加注重青年学生的就业

    (四)重视“陕西人”的建设,深入挖掘陕西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2006~2007年甘肃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06年甘肃经济形势分析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新农村建设出现新动向

     1.加大扶持力度,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2.加强领导,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

     3.加大财政扶贫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4.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二)工业生产稳步运行,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作用显著

    (三)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四)消费需求较为旺盛

     1.全社会投资增量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呈回落态势

     2.社会消费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3.进出口稳步增长

    (五)经济运行质量良好

     1.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乡财县管”改革全面推行

     2.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

     3.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六)经济运行环境不断改善

     1.金融运行良好,存贷款趋势不同

     2.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落

    (七)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建设的力度减弱,抗灾任务艰巨

     2.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

     3.甘肃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大企业,导致工业经济增长缺乏稳定性

     4.铁路货运需求攀升,运能不足的矛盾加剧

     5.节能降耗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二 2006年甘肃社会发展分析

    (一)着力提高社会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和完善困难群体的社会政策支持体系

    (二)关注民生办实事:在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

     1.环县、会宁县、靖远县部分极度干旱山区人畜饮水工程进展良好

     2.城乡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推行

     3.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成效显著

     4.加大对乡镇和民族地区财政支持力度

    (三)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就业再就业工作进展明显

    (四)积极探索多种保障形式,推进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建设

    (五)禁毒工作成效显著,创造了禁毒工作上的“甘肃经验”

    (六)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卫生事业落后,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已经成为当前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2.劳动力供求矛盾与就业结构矛盾同时并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3.劳动关系不甚和谐,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不断增多

     4.人口总量增长呈上升趋势,人口整体结构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5.农村贫困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甘肃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

   三 2007年甘肃省经济预测和社会发展趋势

    (一)2006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1.全省生产总值

     2.投资和消费

     3.收入和物价

    (二)2007年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三)2007年社会发展趋势

     1.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有所缓解,但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整体薄弱的状况尚不能得到根本改变,加强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仍将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2.就业形势总体上仍然持续供大于求的紧张局面,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观念陈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必须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3.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但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突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任重道远

     4.人口发展态势依然严峻,对社会转型期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压力,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仍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5.安全生产总体平稳,但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必须警钟长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到实处

  2006~2007年宁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报告

   一 2006年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发展态势

    (一)2006年宁夏经济形势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

     1.经济仍处于较快发展时期

     2.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改革开放有新举措

     4.经济发展的基础逐渐巩固

     5.企业的活力增强

     6.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二)2006年宁夏社会运行状况良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1.城乡居民的收入明显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起步,初显成效

     3.城市化发展步入快车道

     4.就业形势趋于平稳,劳务输出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5.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6.教育事业亮点频闪

     7.科技、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8.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 2006年宁夏经济社会运行中应引起重视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一)宁夏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二)宁夏社会发展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三农”问题依然突出,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3.社会保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比较缺乏

     4.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分配关系不合理的格局尚需进一步调整

   三 2007年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1.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三个转变”将进一步得到促进

    2.农村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全面推进,农村的面貌会有许多新变化

    3.城市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沿黄城市带的区域一体化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4.改变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的难度加大

    5.2007年将是劳动关系改善年

    6.政府改革和各项社会体制的改革将加快步伐

    7.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安全事故发生率和刑事犯罪率有可能上升

   四 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农业自主增长能力

    (二)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着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

    (三)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有效增强经济发展的持续力

    (四)努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五)加快推动新型城市化,优化经济空间布局

    (六)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严格建设项目管理

    (七)要抓住关键环节,确保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新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八)要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推进“和谐宁夏”的建设

     1.切实关注民生,真正执政为民

     2.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利

    (九)全面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必须建立稳定投入的长效机制

    (十)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要着力提高人文水平,提高城市的人文形象

    (十一)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各级政府要身先垂范,遏制社会的奢靡浪费之风

  2006~2007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06年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一)宏观背景的特点

     1.国内外经济环境特点

     2.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

    (二)2006年青海省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1.工业经济高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润突破100亿元大关

     2.“三农”形势进一步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3.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起步顺利,发展框架初步形成

     4.旅游市场火暴,旅游业成为全省发展较快的龙头产业

     5.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6.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总额迈上新台阶

     7.投资形势依然趋好,投资总量保持稳中有升的势头

    (三)2006年青海省社会形势分析

     1.科教兴青步伐加快,诸项事业均有进步

     2.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3.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

     4.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寺院”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6.社会治安形势总体良好

   二 2006年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能耗水平居高不下

     2.铁路运能较低与货物清运量过大矛盾突出

     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4.存贷差继续扩大,银行经营压力增加

     5.就业问题仍然面临严峻形势

     6.消费价格上涨影响贫困人口生活

    (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牧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

     2.城镇就业矛盾依然突出

     3.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

     4.和谐青海建设任重道远

   三 2007年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预测

    (一)经济发展预测

     1.宏观背景展望

     2.“三驾马车”中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仍然较大

     3.一、二、三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4.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二)社会发展形势预测

     1.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将明显增速

     3.就业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事业将进一步推进

     4.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四 2007年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注重培养新一代农牧民,争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

     2.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节能降耗需采取新措施,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4.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为构建和谐青海保驾护航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6.搞好“五个统筹”,走科学发展之路

     7.从招商引资转变为选商选资,更加注重长远利益

     8.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推动地方国有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9.完善和利用好社会征信系统,推广发展信用经济

     10.各级政府应对“十一五”规划严格执行,保证实施到位

    (一)社会发展对策建议

     1.全力以赴推进和谐青海建设

     2.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协调好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关系

     3.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4.继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

     5.注重解决城镇就业矛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及加工业,抓好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

     7.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2007年中国省区发展报告》编委会

本书站在全球化与世界区域发展的宏观全局高度,审视中国省区市的发展。它以2006~2007年中国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为评估分析预测对象,以党和政府及社会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为研究重点,以科学、翔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为分析预测基础,遵循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真实、全面地分析中国省区市2006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及时、系统地总结中国省区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经验,客观、准确地预测2007年中国省区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势,发现矛盾与问题,找出进步与差距,提出对策与建议。本书体系科学规范,内容翔实,可为有关部门公共政策选择提供理性观照,为理论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研究、工作及生活的资讯参考,适宜各级党政干部、理论工作者、企业经营者、商人和关心社会的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