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0

社会管理的共构图书

Co-construction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SSAPID:101-3050-0980-37
ISBN:978-7-5097-2756-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公共性切入,以滇黔桂三省区的实证资料为基础,对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共构及机制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书针对当前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的趋势,提出必须建立一种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的共构模式。书中重点研究了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权威理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管理权威主体从一元向多元发展的可能性、社会管理方式从单向度由上而下向多向度民主平等协商的现实性,尤其注意在边疆多民族地区通过发展各种形式的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促进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运行机制保证社会各系统要素能够适应新的社会运行模式。书中围绕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利益的协调机制、阶层的流动机制、秩序的控制机制以及矛盾的调处机制等方面,探讨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如何建立一种具有现代型社会秩序特点的社会机制体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王彦斌 张瑞才
编 辑:高启;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后记

 绪论 寻求公共性基础上的多元共构

  一 公共性是社会管理与社会机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民族地方的公共性落实在于“地方性”

   (二)民族地方社会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

  二 构建政府主导的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管理模式

   (一)改革政府机构促进社会治理结构形成

   (二)大力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提高公民的参与性

  三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促进社会管理主体间的良好互动

   1.民主协商沟通渠道

   2.面访服务沟通渠道

  四 完善社会运行机制保障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

   1.社会发展动力机制建设要注意激励作用的多元化

   2.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应进一步注重利益协调及其方式的合理性

   3.社会流动机制建设要具有现代开放的特点

   4.社会控制机制建设应该使之具有实施的有效性

   5.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建设必须保证具有协同导向性

 第一章 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定位及其完善

  第一节 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定位

   一 政府社会管理的内涵

   二 西南边疆地区的现实社会特点

    1.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滞后,与内地存在一定差距

    2.居民结构特殊,民族关系复杂,民族文化多样且结构复杂

    3.西南边疆拥有较长的边境线,与多个东南亚国家接壤

   三 西南边疆地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定位

    1.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社会政策与法规

    2.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扶助农村基层自治和城市社区发展

    3.创设完整的社会规制体系,编织社会安全网络

  第二节 西南边疆地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现状

   一 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中的突出成绩

    1.制定和落实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成绩显著

    2.规范社会安全管理体系,维护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安全与稳定

   二 政府社会管理的不足

    1.社会管理主体单一

    2.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基础脆弱

    3.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方式简单

    4.社会管理制度不健全

  第三节 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完善

   一 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政府职能再定位

   二 发展经济,夯实社会管理的财政基础

   三 引导多元化社会主体参与社会管理

    1.在社会管理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但要避免以党代政

    2.积极推动法律和制度建设,为社会组织发展及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3.完善基层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功能

   四 促进社会管理方式的革新*

 第二章 民间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状况与发展

  第一节 崭露头角的民间组织

   一 民间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意义

   二 民间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领域

    1.扶助贫困,改善生活质量

    2.医疗卫生服务

    3.环境保护

    4.协调人际关系,规范组织成员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5.生产互助,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实施综合社区发展项目

   三 民间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

    (一)面向外部目标人群提供支持和服务

     1.提供物质性支持

     2.提供精神支持

     3.提供服务

    (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1.自我管理

     2.自我服务

  第二节 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一 民间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不足和问题

    1.活动能力差,缺乏独立性

    2.管理制度不健全

    3.与政府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二 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措施

    1.提高民间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力度

    2.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

    3.促进政府与民间组织的有效沟通

  第三节 民间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典型个案

   一 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和推广中心

    1.基本情况及主要活动

    2.个案简评

   二 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

    1.基本情况和主要活动

    2.个案简评

 第三章 公民参与和公民社会建设

  第一节 公民参与的依据和价值

   一 公民参与的理论依据

   二 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价值

    1.公民参与可以使公共政策更加科学和民主

    2.公民参与是实现公民权利的基本途径,它可以有效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

    3.公民参与是社区发展的推动力量

    4.公民不仅是公共服务的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公民参与成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

    5.公民参与能够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与稳定

  第二节 日益扩展的公民参与

   一 参与意识

   二 参与领域

    1.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决策

    2.参与社区生活

    3.参与社会的其他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

   三 参与途径

  第三节 推进公民社会建设

   一 当前公民参与的不足

    1.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总体上比较低

    2.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潜在的公民参与危机

   二 促进公民社会参与的途径

    1.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居民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2.完善公民参与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公民参与的程序和方式

    3.树立对待公民参与的正确立场和态度

    4.提供更多公民参与的渠道

 第四章 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社区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和谐社区的建设与管理

   一 和谐社区的含义与特征

    (一)和谐社区的含义

     1.具备社区基本要素

     2.社区功能健全

     3.居民自治

     4.管理规范和科学

    (二)和谐社区的特征

     1.居民自治

     2.管理有序

     3.服务完善

     4.治安良好

     5.环境优美

     6.文明祥和

   二 和谐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的关系

    1.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必须以政府为指导

    2.二者涉及共同的主体

    3.二者的目标有重合之处

    4.二者所涉及的内容大体相同

   三 和谐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理论依据

    1.和谐社会理论

    2.社区治理理论

    3.社会资本理论

    4.公共产品理论

   四 和谐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1.社区服务

    2.社区环境

    3.社区文化

    4.社区治安与公共安全

    5.居民自治

  第二节 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 基本现状

    1.划分社区,完善社区组织体系

    2.开展试点工作,加强对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领导

    3.完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4.围绕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其他内容

   二 社区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主体之间关系未理顺

    2.社区建设与管理权利未得到落实

    3.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内容有待于丰富

    4.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资金得不到保障

   三 明确社区建设与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及权利

    1.理顺社区建设与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2.社区建设与管理权利的落实

  第三节 社区发展的机遇——新农村建设

   一 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

   二 社区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1.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区发展的目标一致

    2.社区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一致

    3.新农村建设是社区发展的有利契机

   三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举措

    1.围绕“三农问题”开展新农村建设

    2.实行试点建设

    3.派送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4.发展乡村旅游

 第五章 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

  第一节 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 流动人口的界定

   二 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

    1.出台相应的法规规章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2.重视“以房管人”

    3.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的机制

    4.探索流动人口管理的模式

   三 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社会支持缺失

    (二)现行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功能不全

    (三)社会歧视在流动人口身上较为明显

     1.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歧视

     2.就业方面的歧视

     3.住房方面的歧视

     4.在社会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对流动人口的歧视

    (四)流动人口自治管理的能力较弱,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第二节 发展中流动人口管理模式

   一 发展中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简介

   二 传统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分析

    1.控制式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

    2.重行政管理轻服务提供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

    3.单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

    4.户籍地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分离的管理模式

   三 以社区为依托的流动人口自治管理模式

    (一)依托社区管理流动人口的意义

    (二)以社区为依托的流动人口自治管理模式的内涵

    (三)以社区为依托的流动人口自治管理模式面临的障碍

  第三节 完善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

   一 完善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意义

   二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1.日常管理

    2.专项管理

    3.社区服务

   三 完善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对策

    1.调整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及派出机构与社区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

    2.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3.以社区为依托,实现流动人口的自治管理

 第六章 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发展动力机制

  第一节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功能及运作

   一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分析

    1.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主体构成

    2.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需求要素

    3.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客体要素

   二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分析

   三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运行过程

  第二节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情况

   一 社会发展经济动力现状与问题

   二 社会发展政治动力现状与问题

   三 社会发展文化动力现状与问题

    1.社区成员价值观念的数据描述

    2.社会成员理性意识的数据描述

    3.社会成员的文化需求与现实文化满足的数据描述

  第三节 社会动力机制的改进

   一 激发动力主体的积极性

   二 整合内生性和外导性动力客体资源

    1.要形成区域一体化的整体发展思路

    2.通过公共政策的倾斜,发挥政治对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

    3.利用政府扶持,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三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学习型社会

 第七章 社会发展中的利益协调机制

  第一节 社会利益分化与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一 利益及利益分化

   二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分化的现状及影响

   三 建立满足社会发展的利益分化协调机制

  第二节 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存在的不足

   一 利益导向尚存偏差

   二 利益表达的制度化程度不高

   三 有效的利益调节比较滞后

  第三节 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完善

   一 树立积极意义层面上的利益导向

   二 建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

   三 建立多层次的利益调节机制

    1.利益调节机制层次

    2.发挥利益调解机制的作用

   四 发挥利益补偿机制的作用

 第八章 迈向现代的社会流动机制

  第一节 社会流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一 社会流动及其致变因素

   二 影响社会流动的制度性因素分析

  第二节 社会流动机制的现状描述

   一 总体评述

   二 多变量的职业身份调查分析

    1.以受教育程度为自变量的职业身份调查

    2.以政治资源为自变量的职业身份调查

    3.涉及社会流动的相关制度政策

   三 关于农民工的流动调查

  第三节 社会流动机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一 社会流动机制存在的问题

   二 社会流动机制的改进

 第九章 良序取向的社会控制机制

  第一节 社会控制的理论内涵及意义

   一 社会规范、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二 和谐社会的建构必须强化社会控制机制

   三 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控制特点

  第二节 社会控制机制的基本情况

   一 社会控制机制的现状描述

    1.控制前提(社会规范)逐渐在走向现代社会

    2.控制主体逐渐走向多元,政府仍是主控力量

    3.控制对象趋同性较强,对社会规范认可度的差异不大

    4.控制方式中,舆论媒体发挥作用较大

    5.政府控制理念以管制和稳定为主

   二 社会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社会控制的主体因素

    2.社会控制的手段

  第三节 建构体系化的社会控制机制

   一 社会控制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二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社会控制体系

    1.通过制度建设提升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公信度,强化控制主体的作用

    2.强化基层自治组织

    3.在边疆民族地区尤其要注意尊重民族传统,整合习俗惯例控制资源

   三 良序取向的社会控制机制的路径选择

 第十章 协同导向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

  第一节 矛盾调处机制的构成及其运行

   一 矛盾调处机制的构成要素分析

   二 矛盾调处机制的功能及运行

  第二节 社会矛盾及其调处现状

  第三节 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的完善

   一 创设矛盾调处机制的社会条件

   二 确立正确的社会矛盾调处理念

   三 建立完善的矛盾调处预防机制

    1.进行矛盾调处的政治准备和物质准备

    2.进行矛盾调处的组织准备

    3.国家层面的矛盾调处主体主动出击、深入基层、联合排查

    4.建立诉求表达与诉求征集机制

   四 建立多部门协作的矛盾处理机制

    1.对于一般性的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自我调处、民间调处和社会调处的方式进行,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

    2.对于那些规模较大、性质恶劣或影响面大的社会矛盾,则要建立多部门协作的矛盾处理机制

    3.在调处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行政调处和司法调处能力

    4.多部门协作的矛盾处理机制必须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配套建设

   五 注意矛盾调处的督办问责与善后总结

 前言

民族问题在整个世界上都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然而,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共有52个民族,他们却彼此相安无事,这其中的缘由和经验值得我们归纳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各个民族中原有的一些传统社会运行机制模式已经削弱,但是其所具有的惯性仍在发挥着作用。如何在此基础上,找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管理方式来促进各民族的和平共处,建立一种切实符合当前社会生活并与社会发展趋势吻合的社会管理的权威结构,走向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管理的共构模式是本书探讨的要点所在。本书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调查资料,重点研究了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权威理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管理权威主体从一元向多元发展的可能性、社会管理方式从单向度的由上而下转变为多向度的民主平等协商的现实性,尤其注意在边疆多民族地区通过发展各种形式的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促进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书中通过对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利益的协调机制、阶层的流动机制、秩序的控制机制以及矛盾的调处机制等方面的论述,探讨了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如何建立一种具有现代社会秩序特点的社会机制体系这一基本命题。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边燕杰:《社会分层与流动——国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蔡昉、白南生:《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常铁威:《新社区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车志敏、李坚主编《云南年鉴》,云南年鉴杂志社,2006。

车志敏、杨士吉、许太琴主编《云南经济年鉴》,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丁元竹:《社会发展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丁元竹:《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与基本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窦玉沛主编《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郭成伟:《社会控制:以礼为主导的综合治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郭建宁:《利益协调与社会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胡惠芳:《淮河中下游地区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胡毅力主编《中国民族信息年鉴》,《中国民族信息年鉴》编辑部,2006。

黄文学等著《视野无界——边疆学者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靳江好、王郅强主编《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矛盾调节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李方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6中文版),新华出版社,2006。

李俊清主编《变革与繁荣——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问题与挑战》,人民出版社,2009。

李强:《社会分层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强:《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若建、闫志刚等著《走向有序:地方性外来人口管理法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7。

刘豪兴主编《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刘瑞等著《社会发展中的宏观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陆韧:《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陆学艺、龚维斌、陈光金:《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

〔美〕汉斯林:《社会学入门——一种现实分析方法(第7版)》,林聚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1984。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宏观动力学:探求人类组织的理论》,林聚任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2。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地方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乔亨瑞:《云南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孙力:《利益代表机制的政治分析》,学林出版社,2008。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孙肖远:《利益协调导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利益协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唐铁汉、袁曙宏:《公共管理创新》,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童星:《社会管理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汪大海、魏娜、郇建立主编《社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王乐夫、陈干全:《政府公共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王晓林:《社会发展机制优化论——关于现代社会发展机理的一种建构性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王一涛:《农村教育与农民的社会流动——基于英县的个案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徐晓萍、金鑫:《中国民族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叶海平、李冬妮:《社会政策与法规》,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于显洋主编《社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曾绍阳、唐晓腾:《社会变迁中的农民流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张丽君、杨思远主编《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调查报告》(第3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张勤:《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钟义信:《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鲍振元:《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理论利益关系》,《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6期。

鲍宗豪、李振:《社会控制模式:理论与现实的选择》,《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蔡如军:《论转型期的社会失范与社会控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曹端波:《侗族传统婚姻选择与社会控制》,《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曹端波:《苗族文化的社会控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陈槟城:《论建设和谐社会利益均衡机制的法治化选择》,《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陈理飞:《可持续创新系统及其动力机制分析》,《水利经济》2007年第2期。

戴卫平:《论利益表达与构建和谐》,《攀登》2005年第5期。

丁聪:《群体性纠纷的现状浅析与对策思考》,《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27期。

丁延龄:《社会公共利益实现机制研究》,《工会论坛》2005年第6期。

董学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均衡机制》,《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法淑兰、李跃华:《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破题”路径探索——基于对粤、赣、鲁及贵州省黔南州与广西河池市开展“黔桂两地协作”工作调研》;贵州人口网→人口信息→学术研究,2009。

费丽芳:《和谐社会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法治化机制研究——以湖州市2004、2005年群体性上访事件调查为个案》,《法治研究》2007年第2期

龚维斌:《我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何海兵:《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分化研究综述》,《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何玲利:《论建立健全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理论导刊》2005年第11期。

何跃:《中国西南边疆境外流动人口的区域管理研究——以云南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和志蓉:《我国社会收入再分配忽略公平之原因及其矛盾化解》,《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3期。

贺琳凯:《西双版纳地区的利益分化与利益表达》,《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胡弘弘:《论公民意识的内涵》,《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

黄桂荣:《从社会流动看失业与再就业》,《新东方》2001年第5期。

黄桂荣:《社会流动的阻滞与再就业的构建》,《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4期。

黄润柏:《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壮族和谐社会建设——壮族和谐社会建设研究之一》,《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黄颂、陈友华:《略论当代西方社会分层中关于社会流动的思想》,《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纪晓岚、赵维良:《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工作视点》2007年第3期。

姜天麟:《社会流动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前进论坛》1999年第7期。

蒋传光:《构建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选择》,《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金盛红:《构建不同群体利益协调机制的落脚点》,《长白学刊》2005年第6期。

巨乃岐:《试论胡锦涛科学化的社会发展动力机制思想》,《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寇祥强:《社会控制理论的主要形态》,《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李丽峰:《近十年中国近代乡村社会流动研究综述》,《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李林凤:《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支持》,《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李路路:《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李秋烟:《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社科纵横》2006年第1期。

李若建:《社会流动模式的改变与大跃进》,《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李晓斌、龚卿、胡东兴:《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社会控制功能弱化相关因素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李辛生:《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

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求是》2005年第7期。

李一:《城市化背景下的社会流动及其社区化管理》,《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学报》2000年第4期。

李一:《转型期的社会流动与城乡发展》,《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4期。

廖君湘:《侗族禁忌与原生型宗教:内涵及其社会控制功能》,《经纪人学报》2005年第1期。

林梵:《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学术交流》2005年第9期。

林莉:《论政府治理视阈中和谐社会的整合机制》,《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刘华安:《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分化与整合》,《宁夏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刘希:《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犯罪的社会控制——基于法律人类学视角》,《犯罪研究》2006年第3期。

刘希:《论宗教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犯罪的社会控制》,《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刘月平:《完善我国社会矛盾调处工作机制的对策思考》,《理论界》2008年第9期。

鲁品越:《论协理:社会资源配置的第三机制——当代和谐社会的基本建构机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罗春梅:《佤族传统社会的社会控制》,《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11期。

罗家云:《哈尼族村寨的社会控制组织体系——以红河州绿春县新寨村为例》,《学术探索》2006年第6期。

罗教讲:《我国的社会流动与流动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罗中昌:《西部新农村建设要重视各种突出矛盾的化解》,《农业经济》2006年第9期。

马长山:《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的时代意义及其实践反差》,《政治与法律》1994年第2期。

马国芳:《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发展状况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莫纪宏:《违宪审查机制在解决法律纠纷和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南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在全市推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式管理、亲情化服务、市民化待遇”管理服务模式的通知》,南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聂运麟:《社会的流动、分层与政治稳定》,《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潘晓东:《论少数民族犯罪的社会控制路径》,《世纪桥》2009年第1期。

潘允康:《试论社会控制手段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戚本逊:《创新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的可贵探索——访中共怀柔区委副书记蔡淑敏》,《前线》2006年第5期。

戚锦芳、张永英:《广西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秦正修:《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与新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化解》,《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年第8期。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孙绵涛、康翠萍:《社会机制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万斌、钟其:《论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调节机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王春福:《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学术交流》2006年第1期。

王刚:《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协调问题研究》,燕山大学2006年度学位论文。

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建构》,《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王时浩、于燕燕:《贵州、云南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王卫锋:《村落权力与社会控制转型——贵州J村追踪调查》,《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

王彦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转型与社会管理方式创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王中汝:《我国现行利益表达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理论参考》2006年第2期。

吴春平:《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需要多元化机制》,《中国司法》2007年第4期。

吴靖:《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经济学家》2007年第5期。

吴涌汶:《社会演进的宏观动力机制与微观动力机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夏学銮:《社区发展的理念探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向德平、田北海:《转型期中国社会失范与社会控制研究综述》,《学术论坛》2003年第2期。

谢晖、曹榕:《论当代中国的利益分化及其法律调控》,《法学》1997年第1期。

徐崇温:《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增刊。

许抄军:《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城市问题》2007年第8期。

杨国才、李梅:《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学术探索》2008年第1期。

杨建华、赵佳维:《村规民约:农村社会整合的一种重要机制》,《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杨信礼:《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杨信礼:《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功能与运行过程》,《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

姚望:《当代中国利益表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1期。

殷焕举:《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的四个重点》,《理论前沿》2005年第23期。

袁刚:《论完善中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美中公共管理》2005年第5期。

张宏辉、李伟:《完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机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史文苑(学术版)》2007年第2期。

张惠民:《论当前社会矛盾化解及行政调处规范化机制的建构》,《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张静:《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与完善》,《经济论坛》2005年第22期。

张薇:《论利益分化及其社会控制》,《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张晓辉、卢保和:《论哈尼族的习惯法及其文化价值》,《思想战线》1993年第4期。

张屹立:《论责任政府构建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章辉美:《农民社会流动对农村现代化影响探讨》,《求索》2002年第6期。

赵科天:《论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形态与科学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导刊》2006年第3期。

郑又贤:《略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均势协调机制》,《东南学术》2005年第6期。

周晨虹:《和谐社会视域中的社会流动机制》,《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周明侠:《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控制模式转型与社会控制手段选择》,《求索》2006年第12期。

朱和双:《训诫与征罚:论傣族习惯法对非婚性关系的社会控制》,《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朱力:《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兼论“和谐社会”的理念》,《学海》2005年第1期。

庄锋:《试论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