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1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图书

The Benefi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the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SSAPID:101-3036-6933-20
ISBN:978-7-5097-7612-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通过系统提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评价体系和机制框架,并尝试展开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面的实证研究,对不同层面的利益补偿标准进行测算,同时统筹不同层面间利益补偿的衔接,从而建立与发展阶段相匹配、与区情相适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形成运转高效、动态调整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运行模式,在丰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理论研究的同时,为新时期确保粮食主产区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对策。

相关信息

丛书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书系·文库
作 者: 陈明星
编 辑:丁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表目录

 前言

 图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内涵与机理

    (一)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内涵

    (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机理

     1.粮食生产外部效应内部化机理

     2.分工效率与利益平衡机理

   二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区域层面

    (二)产业层面

    (三)主体层面

   三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主要类型及政策设计焦点

    (一)耕地保护补偿

    (二)产销协调补偿

    (三)治理机制补偿

    (四)政策设计的主要焦点

   四 理论反思与研究前瞻

    (一)现有研究的简评

    (二)未来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方向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 粮食及其属性

    (一)粮食

    (二)粮食的属性

   二 粮食主产区

   三 粮食安全

    (一)公共性

    (二)系统性

    (三)动态性

    (四)可持续性

   四 利益补偿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研究框架

   三 研究方法

   四 数据来源

 第二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进

   一 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形成机理

    (一)自然资源是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形成的基础

    (二)比较优势是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分化的动力

    (三)气候变化是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迁的外在诱因

    (四)区域发展战略是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迁的内在动因

    (五)区域政策是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形成的直接推手

   二 当前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形成及特征

    (一)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历史演进

     1.粮食生产重心北移

     2.主产区增产作用凸显

     3.主产区和产粮大县更加集中

     4.粮食品种结构变化加剧主产区空间格局变动

    (二)当前粮食主产区的总体空间格局

    (三)当前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主要特征

     1.粮食生产集约化水平提高与区域性供需矛盾突出并存,决定了当前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动态性

     2.粮食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与结构性供需矛盾加剧并存,决定了当前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不稳定性

     3.种粮比较效益偏低与区域经济增长驱动增强并存,决定了当前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不可持续性

   三 新形势下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演进趋势

    (一)当前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面临的形势

     1.“保粮难”态势将长期持续

     2.粮食生产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3.粮食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

    (二)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演进趋势

     1.粮食主产区在空间分布上将进一步相对集中

     2.粮食主产区粮食及农业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将进一步加速

     3.强化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驱动力将更趋多元

    (三)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演进的政策启示

     1.要充分调动主产区粮食生产积极性

     2.要积极促进产销区利益协调

     3.要加快推进主产区“四化”同步发展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理论基础

   一 公共产品理论

    (一)公共产品的内涵

    (二)公共产品的特征

    (三)公共产品的分类

    (四)公共产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二 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的内涵

    (二)外部性的分类

    (三)外部性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三 农地发展权理论

    (一)农地发展权的内涵

    (二)农地发展权的内容

    (三)农地发展权的实质

    (四)农地发展权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四 区域分工合作理论

    (一)区域分工合作的内涵

    (二)区域分工合作的形式

    (三)区域分工合作的影响因素

    (四)区域分工合作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五 城乡与区域统筹发展理论

    (一)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二)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三)城乡与区域统筹发展理论

    (四)城乡与区域统筹发展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理的博弈分析

   一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中利益主体的利益目标及行为取向

    (一)中央政府(国家)

    (二)地方政府

    (三)农户

    (四)农业龙头企业

   二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利益补偿中的博弈分析

   三 粮食产销区之间在利益补偿中的博弈分析

   四 政府与农户在利益补偿中的博弈分析

 第三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及作用机理

   一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

    (一)规模经济效应

    (二)资源整合效应

    (三)区域协作效应

    (四)空间转移效应

   二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作用机理

    (一)资金支撑

    (二)规划导向及矫正

    (三)乘数效应

   三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以“三农新政”为例

    (一)农业税减免的经济效应分析

    (二)农业税减免与农地抛荒

    (三)农业税全面取消对粮食生产投入的效应分析

    (四)农业税减免与粮食生产直接补贴

    (五)检验与分析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及指标体系构建

   一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效应

    (二)社会效应

    (三)生态效应

   二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现状

   三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设置基本原则

    (二)指标体系主要内容

    (三)指标体系框架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运用

   一 变量选择及处理

    (一)选择变量

    (二)变量处理

   二 评价方法

    (一)综合评价

    (二)聚类分析

   三 评价体系运用

    (一)衡量利益补偿的区域福利效应

    (二)评价利益补偿程度

    (三)划分利益补偿阶段

 第四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演进及效应评价

  第一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及相关政策实践

   一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演进历程

    (一)“以粮为纲”以农补工(1949~1977年)

    (二)市场导向双轨并行(1978~2003年)

    (三)以工补农以城带乡(2004年至今)

   二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框架及功能定位

   三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相关政策实践

    (一)粮食风险基金政策

     1.运行体制

     2.资金规模

     3.资金来源

     4.资金用途

    (二)农业补贴政策

     1.生产性补贴

     2.流通性补贴

     3.收入性补贴

    (三)粮食产销合作政策

     1.粮食订单

     2.跨区域产业化经营

     3.长期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及相关政策的特征

   一 利益补偿主体日益明确

   二 政府推动作为主导力量

   三 外部环境影响政策走向

   四 利益补偿政策趋向多元

   五 补偿政策效应相互关联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

   一 补偿效应总体评价

   二 补偿程度和所处阶段测度

    (一)变量情况

    (二)计算相似性

    (三)因子分析

    (四)聚类分析

    (五)补偿程度和阶段划分

   三 利益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行补偿标准普遍偏低

    (二)利益补偿激励效应滞缓

    (三)市场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四)利益补偿体系尚未形成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农户的视角

   一 数据来源和样本特征

   二 农户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的认知与行为描述

    (一)农户对相关利益补偿政策效应的认识与评价

    (二)农户转包耕地的原因

    (三)农户对城乡差别的认识与评价

    (四)农户对利益补偿效应的评价

   三 农户利益补偿效应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

    (一)模型说明

    (二)变量选择与赋值

    (三)模型估计结果与解释

   四 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五章 新形势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环境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新格局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

   一 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进

   二 新一轮全国区域布局态势分析

   三 区域发展新格局与粮食主产区增长驱动

   四 区域发展新格局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新态势

    (一)从补偿引导向补偿自觉转变

    (二)从注重利益平衡向注重机会均衡转变

    (三)从经济理性主导向综合理性主导转变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划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

   一 主体功能区划与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

   二 主体功能区划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

   三 主体功能区划框架下重构粮食主产区利益格局的政策困境

    (一)主体形成困境

    (二)经济增长困境

    (三)要素效率困境

    (四)生态文明困境

    (五)质量安全困境

  第三节 农业功能拓展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

   一 农业传统功能的强化

   二 农业新兴功能的拓展

   三 农业支持和保护模式的转变

    (一)从以农补工向以工补农转变

    (二)从单纯的农业保护向全面的农业支持转变

    (三)从单一循环向体系互动转变

  第四节 外资进入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

   一 外资进入我国粮食产业的特征与趋势

    (一)外资并购成为外资进入的重要方式

    (二)成长型粮食龙头企业成为外资并购的重点

    (三)市场控制和技术控制成为外资进入的战略着眼点

   二 外资进入与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

    (一)外资进入对中国粮食产业的效应分析

    (二)外资进入对中国粮食产业的风险分析

    (三)外资进入将进一步加剧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

   三 外资进入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新要求

  第五节 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

   一 粮食供求长期趋紧激发利益补偿动力

    (一)全球粮食供求形势趋紧

    (二)粮食需求保持刚性增长

    (三)粮食持续增产难度加大

   二 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激发利益补偿推力

   三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激发利益补偿助力

   四 区域分工合作深化激发利益补偿合力

    (一)要“硬投入”与“软投入”并重,增强主产区自我发展的持续性

    (二)要效率与公平并重,增强顶层设计与政策制定的公平性

    (三)要显性补偿与隐性补偿并重,增强主产区利益补偿的长效性

   五 粮食生产潜力挖掘激发利益补偿活力

    (一)中低产田改造的潜力

    (二)粮食作物品种的潜力

    (三)科技进步的潜力

 第六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国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的总体考察

   一 利益补偿总体水平较高

   二 利益补偿具较强阶段性

   三 利益补偿增收效应明显

  第二节 国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运行机制

   一 耕地保护机制

    (一)农地分区与用途管制

    (二)政府土地优先购买制度

    (三)购买农地发展权

    (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

    (五)推动农地集中和规模经营

   二 价格支持机制

    (一)干预价格

    (二)贷款差价补贴

    (三)汇率差价补贴

    (四)基于价格的反周期补贴

   三 收入补贴机制

    (一)直接补贴

    (二)面积限制补贴

    (三)投入品补贴

    (四)基于收益的反周期补贴

    (五)环保补贴

   四 竞争力提升机制

    (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二)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教育培训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四)发展农产品加工

    (五)农业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

    (六)打造全球粮食产业链

   五 公共服务机制

    (一)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二)支持农村改造

    (三)支持农村发展

   六 风险防范机制

    (一)农业风险防范

    (二)农民收入风险防范

    (三)农业贷款风险防范

    (四)决策风险预警和防范

  第三节 国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运行模式

   一 基金模式

    (一)稻作安定经营基金

    (二)欧盟共同农业基金

   二 非政府组织模式

    (一)日本农协

    (二)美国农场局

    (三)行业协会

   三 社区农业模式

   四 立法模式

  第四节 国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绩效与趋势

   一 利益补偿运行环境

    (一)公共财力的强弱

    (二)区域粮食供求形势

    (三)国家利益战略导向

    (四)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组织程度

   二 利益补偿运行绩效

    (一)农产品供应绩效

    (二)农民福利绩效

    (三)区域福利绩效

    (四)产业福利绩效

   三 利益补偿运行趋势

    (一)政策调整将进一步趋向市场化

    (二)高支持、高保护态势将进一步持续

    (三)政策取向将进一步向农业竞争力倾斜

    (四)环境保护将进一步受到更多关注

  第五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国际比较的政策启示

   一 要以更加开放和全球化的视野加强利益补偿的顶层设计

   二 要充分保护和调动各相关主体的积极性

   三 要切实加强对补偿效果的跟踪和评价

   四 要灵活调整补偿政策的目标和手段

   五 要积极推进补偿政策的法制化、长期化

 第七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设计

  第一节 基本原则

   一 谁受益,谁补偿

   二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三 公平公开,权责利相一致

   四 绿色生态,持续发展

   五 试点先行,借鉴创新

  第二节 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

   一 补偿主体和对象的总体界定

   二 纵向补偿的主体和对象

   三 横向补偿的主体和对象

  第三节 补偿方式

   一 直接补偿

    (一)粮食生产投入机制

    (二)粮食补贴奖励机制

    (三)GDP提成机制

    (四)机会成本税机制

    (五)粮食消费税机制

    (六)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保障机制

   二 间接补偿

    (一)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二)耕地保护和流转机制

    (三)农地发展权补偿机制

    (四)粮食产业科技创新机制

    (五)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机制

    (六)普惠型农村金融支持机制

    (七)粮食产销协作机制

    (八)粮食供应链经营机制

    (九)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三 利益补偿方式的择定

  第四节 补偿标准和补偿来源

   一 基本依据

   二 测算方法

   三 综合测定

   四 补偿来源

  第五节 补偿优先序

   一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农民需求偏好分析

   二 基于需求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优先序确定

   三 建立农民需求偏好表达机制——以农村水利建设为例

    (一)村民需求偏好表达在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中的作用

     1.村民参与和农民参与

     2.参与收益和参与成本

     3.村民参与和村民不参与

    (二)农村水利建设决策中村民参与机制构建——基于Vroom-Yetton模型的修正

    (三)构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村民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第八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运行构想

  第一节 总体目标

   一 保证粮食生产基本收益

   二 促进主产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 实现国家整体层面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协调推进

  第二节 运行程序

   一 明晰补偿层次

   二 构建补偿运行机制

    (一)同级行政区域间的横向协商机制

    (二)上下级行政区域间的纵向调控机制

   三 综合确定补偿运行模式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运行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一 现状评价及所处阶段测度

   二 基于省级行政区域层面的利益补偿标准测算

    (一)测算区域粮食生产机会成本

    (二)测算区域粮食盈亏量并进行耕地面积折算

    (三)核算区域利益补偿标准

   三 基于市级行政区域层面的利益补偿标准测算

    (一)测算区域粮食生产机会基本

    (二)测算区域粮食盈亏量并进行耕地面积折算

    (三)核算区域利益补偿标准

   四 基于县级行政区域层面的利益补偿标准测算

    (一)测算区域粮食生产机会成本

    (二)测算区域粮食盈亏量并进行耕地面积折算

    (三)核算区域利益补偿标准

   五 利益补偿方式择定及切换路径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运行的实践考察

   一 建立农地发展权交易体系

    (一)建立“地票”交易模式

    (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

    (三)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

   二 深化粮食产销协作

   三 推进粮食全产业链发展

   四 加强生态补贴和耕地保护补偿

   五 加强内生性利益补偿

 第九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配套政策体系构建

  第一节 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体系

   一 科学界定粮食安全责任,形成利益补偿的合理分工

    (一)明确粮食安全责任主体和利益补偿责任主体

    (二)健全中央财政在利益补偿中的支持机制

    (三)拓宽主销区对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渠道

    (四)强化主产区在保障粮食安全上的主力作用

   二 整合补偿资金,优化利益补偿政策组合

    (一)统筹五大关系,增强利益补偿政策的合力

    (二)开展先行试点,加大财政支农资金和政策整合力度

    (三)重建支持体系,提高利益补偿政策的导向性

    (四)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

    (五)完善公共服务,构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政策支持体系

   三 深化金融创新,拓宽利益补偿融资渠道

    (一)设立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点

    (二)加快推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三)创新金融扶持方式,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

    (四)积极发展具有主产区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保险品种

   四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利益补偿支撑

    (一)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二)大力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三)加快完善市场流通体系

    (四)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

   五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利益补偿效能

    (一)推进农业资源的有序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三)大力发展生物农业、循环农业

    (四)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循环

  第二节 创新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体制

   一 改革粮食风险基金,构建内涵更为丰富的粮食安全基金制度

    (一)创新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方式

    (二)建立以基本收益保障为核心的粮食直补体系

    (三)完善粮食流通和储备补贴体系

    (四)改善粮食直补方式

    (五)完善农资和粮食价格监控体系

   二 建立农地发展权交易体系,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

    (一)创新农地发展权交易的载体

    (二)创新农地发展权交易的手段

    (三)创新农地发展权交易的监管体系

   三 构建粮食供应链,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

    (一)基于数量安全的功能构建,强化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二)基于质量安全的运营流程构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三)基于主权安全的链条构建,积极推动我国粮食供应链参与国际分工

    (四)基于禀赋结构的产业布局构建,科学规划农业产业布局

    (五)基于比较优势的技术体系建构,强化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

    (六)基于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组织建构,积极推动涉农产业集聚发展

    (七)基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生态建构,改善粮食产业的生态环境

   四 健全政绩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效应

    (一)健全体现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

    (二)健全体现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问责奖惩机制

    (三)健全体现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成本分析机制

   五 完善先行先试支持体系,激发主产区内生发展活力

    (一)探索实施“人地挂钩、钱粮挂钩”政策,形成“人地挂钩补发展空间,钱粮挂钩补机会成本”格局

    (二)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三)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四)确保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权

    (五)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创新

    (六)深化城乡改革联动

  第三节 强化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评价

   一 强化政策执行力度,提升利益补偿实效

    (一)刚性界定利益补偿投入的增幅和增速

    (二)加强对利益补偿投入的统筹规划

    (三)强化对利益相关者的动态跟踪

   二 完善政策绩效评价,全面衡量利益补偿效果

    (一)加强利益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二)积极建立耕地等资源环境的价值评价体系

    (三)加快建立利益补偿投入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四)加快建立粮食产业数据支撑系统

   三 构建政策调整机制,动态调控利益补偿行为

    (一)建立利益补偿信息反馈系统

    (二)建立利益补偿调整触发机制

    (三)适时公开利益补偿政策评价结果

    (四)注意保持利益补偿政策动态调整中的持续性

  第四节 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法制

   一 加强立法和执法建设,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一)推进利益补偿政策措施法制化

    (二)推进利益补偿投入责任明晰化

    (三)推进利益补偿支出决策科学化

    (四)推进利益补偿支出过程透明化

   二 健全补偿监管制度,规范利益补偿运行

    (一)完善利益补偿监管体系

    (二)建立利益补偿投入决策制衡机制

    (三)加大补偿投入支出过程的监管力度

    (四)彰显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严明

   三 强化利益补偿法制宣传,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一)强化“重中之重”意识,提升利益补偿的政策理念

    (二)利用多种形式和载体,增强利益补偿的公开透明度

    (三)倡导低碳节约,树立“节用为本”的社会风尚

    (四)保障农民政治民主权利,强化农民的参与和监督

 第十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观点与结论

   一 本研究着力回应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利益补偿?

    (二)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相比,是不是直接买粮更经济?

    (三)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是否可以量化?如何量化?

    (四)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能否有效发挥后发优势,规避后发劣势?

    (五)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如何设计?应如何运行?

   二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一)任何一个产业的收益率如果长期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就难以具备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作为关系国计民生但弱质低效的粮食生产,尤其如此

    (二)高度重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不仅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大局,而且事关区域协调发展和代际平衡

    (三)只有科学构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体系,才能准确衡量利益补偿程度,合理确定利益补偿所处阶段及其对应的补偿标准和方式,切实提高利益补偿效率

    (四)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必须着力推进直接补偿与间接补偿的有机结合

    (五)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初期阶段要以直接补偿为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服务体系培育;中期阶段要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并重,进一步完善机制、调整政策;后期阶段要以间接补偿为主,推进机制和政策运行的长期化、稳定化、法制化

    (六)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要以保证粮食生产基本收益、促进主产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国家整体层面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协调推进为总体目标,从省际、市际、县际三个层面展开

    (七)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积极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充分体现政策的关联性,实现政策的“激励兼容”

   三 本研究的主要政策建议

    (一)科学界定利益补偿责任

    (二)优化利益补偿政策组合

    (三)创新利益补偿运行体制

    (四)强化利益补偿动态评价

    (五)健全利益补偿法制体系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

   二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本书旨在通过系统提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评价体系和机制框架,并尝试展开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面的实证研究,对不同层面的利益补偿标准进行测算,同时统筹不同层面间利益补偿的衔接,从而建立与发展阶段相匹配、与区情相适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形成运转高效、动态调整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运行模式,在丰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理论研究的同时,为新时期确保粮食主产区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对策。

安毅:《中国农村经济政策:多元目标与综合创新》,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蔡昉:《刘易斯转折点后的农业发展政策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8期。

曾福生、李明贤:《粮食大省的产粮优势转变为区域综合经济优势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曾福生:《粮食大省的粮食安全责任及实现途径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陈冰波:《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陈飞、范庆泉、高铁梅:《农业政策、粮食产量与粮食生产调整能力》,《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陈诗波、王亚静、樊丹:《基于农户视角的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实践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4期。

陈文科:《关于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几个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6期。

陈文科:《论农业大省》,《江汉论坛》2008年第3期。

程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程国强:《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与中长期趋势》,《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3期。

程国强、朱满德:《中国粮食宏观调控的现实状态与政策框架》,《改革》2013年第1期。

程杰:《美国新农业法的调整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国际商报》2008年8月22日。

褚清华、赵峰:《区域分工的制度变迁和利益补偿》,《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丁声俊:《对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从“中原第一大粮仓”说起》,《中国粮食经济》2009年第12期。

丁声俊:《日本粮食产销政策变革及启示》,《世界农业》2003年第11期。

丁声俊:《我国粮食大省“由大转强”正当时——对黑龙江省粮食产业的调查和思考》,《农民日报》2013年6月15日。

樊明等:《种粮行为与粮食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樊增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红旗文稿》2011年第22期。

高帆:《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高瑛、李岳云:《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平衡长效机制构建——来自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5期。

高瑛:《基于粮食安全保障的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机制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06。

龚高健:《中国生态补偿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顾莉丽、郭庆海:《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8期。

顾莉丽:《中国粮食主产区演变的特点与原因分析》,《商业时代》2011年第24期。

顾秀林:《“现代世界体系”和新“三农”范式》,《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1期。

郭庆海:《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问题探析》,《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8期。

国家粮食局课题组:《粮食支持政策与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改革》2009年第6期。

韩俊等:《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韩俊等:《我国粮食供求现状、前景及对策》,《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4月14日。

韩俊:《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第8期。

韩长赋:《“十二五”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考》,《求是》2011年第3期。

韩长赋:《玉米论略》,《人民日报》2012年5月26日。

何佳、蔡银鹰、单玉红:《差别化土地利用的区域利益补偿测算——以浙江省和湖北省为例》,《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年第6期。

何蒲明:《基于粮食安全的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4期。

洪民荣:《美国农场家庭收入:经验、问题与政策》,《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8期。

黄璜:《日本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成都商报》2006年9月12日。

黄贤金、王静、濮励杰等:《区域土地用途管制的不同方式》,《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回良玉:《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求是》2011年第5期。

回良玉:《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求是》2010年第3期。

贾贵浩:《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创新与完善》,《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第1期。

蒋和平:《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主要挑战及对策建议》,《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12期。

金碚:《全球竞争新格局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5期。

靳少泽:《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利益补偿机制的思考》,《河北农业科学》2011年第2期。

李秉龙、乔娟、王可山:《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李炳坤:《关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几点看法》,《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3期。

李明贤、樊英:《粮食主产区农民素质及其种粮意愿分析——基于6个粮食主产省457户农民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6期。

李琪:《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对策探讨》,《企业经济》2012年第12期。

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李存才:《种粮成本上升惠农政策加码》,《中国财经报》2013年2月5日。

林坚、李德洗:《非农就业与粮食生产:替代抑或互补——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的视角》,《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9期。

刘华、屠梅曾、侯守礼:《自然资源决策领域的公众参与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7期。

刘彦随、翟荣新:《中国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动态及其优化策略探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第1期。

刘燕:《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

刘颖:《基于国际粮荒背景下的中国粮食流通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刘玉杰、杨艳昭、封志明:《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资源科学》2007年第2期。

刘助仁:《国外农业发展的公共政策与启示》,《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10期。

龙方、卜蓓:《我国现行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政策的效率分析》,《求索》2011年第6期。

龙方、曾福生:《论粮食产区与销区关系的协调》,《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年第5期。

龙方、彭澧丽、卜蓓:《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政策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南省浏阳市、岳阳县为例》,《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年第3期。

陆文聪、梅燕:《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其成因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罗光强、邱溆:《提高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经济纵横》2013年第3期。

罗纳德·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格致出版社,2009。

罗守全:《按市场经济原则建立粮食产销区供销协作机制》,《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罗万纯、陈永福:《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6期。

马文博、李世平、陈昱:《基于CVM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探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1期。

马文杰:《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问题的博弈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马文杰:《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

马文婷、赵予新:《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博弈关系分析》,《粮食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6期。

马晓河、蓝海涛等:《中国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马晓河:《中国农业收益与生产成本变动的结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5期。

牛海鹏:《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牛海鹏:《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运行机制及补偿效应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第2期。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2013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农民日报》2013年3月20日。

潘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需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红旗文稿》2011年第3期。

彭超:《在粮食产地转移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3期。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新经济学:对苏维埃经济进行理论分析的尝试》,三联书店,1984。

曲伟、陈大光、周振东:《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问题和建议》,《农村财政与财务》2012年第5期。

沈贵银:《农业发展的长期性趋势与支持政策的适应性调整》,《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10期。

税尚楠:《运用行为经济学,提高农业政策的效率和幸福含量》,《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6期。

宋洪远、赵长保、张海阳:《深化中国农村改革的思考与建议》,《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12期。

苏科五:《规则与选择——WTO框架下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孙林:《新中国农业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孙冶方:《要全面体会毛主席关于价值规律问题的论述》,《经济研究》1978年第11期。

谈琰:《我国粮食核心区建设执行层面的困境与对策》,《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9年第7期。

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发展权之路:治理结构改革代替产权结构改革》,《管理世界》2010年第6期。

田建民:《粮食安全长效机制构建的核心——区域发展视角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调节政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第2期。

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汪晖、陶然:《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浙江模式”——制度起源、操作模式及其重要含义》,《管理世界》2009年第8期。

王介勇、刘彦随:《1990年至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重心演进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资源科学》2009年第7期。

王景新:《村域经济转轨与发展——国内外田野调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魏后凯、王业强:《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导向》,《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1期。

闻海燕:《粮食安全——市场化进程中主销区粮食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吴福象:《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区域公平和福利补偿机制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吴小龙:《力推社区支持农业新模式》,《农民日报》2012年1月10日。

吴泽斌、刘卫东:《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标准测算》,《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第12期。

吴泽斌、刘卫东:《试论耕地保护的非对称利益冲突》,《资源科学》2010年第7期。

武岩、姜海、曲福田:《中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出路》,《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

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谢小蓉:《我国粮食安全的多维观察》,《企业经济》2013年第2期。

星焱、胡小平:《中国新一轮粮食增产的影响因素分析:2004~2011年》,《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6期。

徐建军、星焱:《财政支农粮食产出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财政研究》2013年第1期。

许庆、尹荣梁、章辉:《规模经济、规模报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基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

杨邦杰等:《国家粮食核心产区的保护与建设——黑龙江调查报告》,《中国发展》2009年第1期。

杨光焰:《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创新》,见李经谋《 2009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杨建利、靳文学:《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利益平衡机制探析》,《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第2期。

杨建利、邢娇阳:《美国“平均作物收入选择方案(ACRE)”对我国粮食直补的启示》,《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杨文志:《解决我国粮食主产区“吃亏”问题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12期。

杨易等:《境外农业资源利用视角下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分析及建议》,《世界农业》2012年第3期。

姚先国、郭继强:《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协调与利益补偿》,《浙江学刊》1996年第5期。

雍新琴、张安录:《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探讨》,《资源科学》2012年第2期。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

苑全治、郝晋珉、张玲俐等:《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第4期。

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86。

翟荣新、刘彦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年第6期。

曾福生、高鸣:《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1期。

张安录:《美国农地保护的政策措施》,《世界农业》2000年第1期。

张成福、李丹婷:《公共治理如何体现公共利益》,《北京日报》2012年4月23日。

张谛、翟印礼、陈立双:《财政支农支出的国际比较及国外财政农业投入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农业经济》2008年第7期。

张峰:《国外利益公共补偿的实践及其借鉴》,《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2期。

张红玉:《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张立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演变探析》,《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1期。

张谋贵:《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长效机制》,《江淮论坛》2012年第3期。

张谋贵:《我国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研究》,《西部论坛》2011年第4期。

章寿荣、周春芳:《城乡一体化的国际经验》,《新华日报》2010年4月8日。

赵波:《中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期。

赵德余、顾海英:《我国粮食直接补贴的地区差异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8期。

赵德余、顾海英:《多重政策目标与转轨策略选择——来自中国粮食部门的经验》,《学术月刊》2008年第1期。

钟振强、宋丹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周明建、叶文琴:《发达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6期。

朱晶:《农业公共投资、竞争力与粮食安全》,《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朱晶等:《“九连增”后的思考:粮食内部结构调整的贡献及未来潜力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11期。

朱喜、史清华、盖庆恩:《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朱新华、曲福田:《不同粮食分区间的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机制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5期。

朱新华、曲福田:《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途径与机制设计》,《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朱志刚:《我国粮食安全与财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Carter,C.A. and Lohmar B.,Regional Special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2,84(3):749-753.

Corden W.M. Trade and Economic Welfar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Dales J.H.Pollution,Property and Prices.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8.

Dorfman Jeffrey H.,Barnett Barry J. Bergstrom John C. et al. Searching for Farmland Preservation Markets:Evidence from the Southeastern U.S.Land Use Policy,2009,26(1):121-129.

Fred Magdoff. The World Food Crisis. Monthly Review,1998(1):1-15.

Hobbs Jill E. and Young Linda M. Closer Vertical Co-ordination Agri-food Supply Chains: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Some Preliminary Eviden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0,5(3):131-142.

Julie Kennett,Murray Fulton,Pauline Molder and Harvey Brook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 Case of a UK Baker Preserving the Identity of Canadian Milling Whea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1998,3(3):157-166.

Krugman,P.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 (3):483-499.

Lewis W.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5):139-191.

Pigou A.C.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London:Macmillan,1924.

Streeten P.,What Price Food:Agricultural Price 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New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

Vroom,V.H.,& A.G.Jago. The New Leadership:Managing Participation in Organizations.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8.

Vroom,V.H.,& P. W. Yetton. Leadership and Decision-making. 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urgh Press,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