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地区政治与安全报告(201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NORTHEAST ASIT POLITICS AND SECURITY (2012)
[内容简介] 中国地处东北亚,东北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之地,也是中国与美日俄战略利益的交汇之处。近年来,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东移,重心聚焦于在东北亚地区应对中国崛起。2010年东北亚地区突发事件频发,美国借机扮演了“离岸战略平衡手”的角色,强化美日、美韩同盟,支持日韩抗衡中国。 2011年东亚乱局从东北亚扩展到东南亚,美国借助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海主权纠纷,强化美国与菲、泰、新、澳和新西兰的军事同盟关系,或明或暗的鼓励、支持菲越等国在南海扩张,将中国周边国际环境推向险恶。本书以专题形式纵横审视东北亚地区国际政治与安全局势的发展,对东北亚政治与安全问题进行纵向历史透视和横向多维国际战略视野分析,以中国崛起、美国重返东亚为背景的东北亚政治与安全局势变化为基点,探讨东北亚各国政治与安全战略与政策的特点,分析中国崛起的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与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提出中国在东北亚应奉行的战略与政策,对于我们全面、准确、理性认识东北亚政治与安全形势变提供启迪,为中国东北亚战略与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相关信息
后记
Abstract
《东北亚地区政治与安全报告(2012) 》编委会
序
东北亚政治安全形势
东亚地区一超三强格局的安全困境效应
一 美国在东亚的权势影响
1.美国实力的认知
2.美国在东亚战略同盟的强化
3.美国与中国在东亚的安全困境
二 中美关系困境:霸权国与崛起国的矛盾
1.中国和平发展30余年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崛起国
2.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防范
三 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困境
1.中日战略互惠是崎岖之路
2.中日战略互惠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结语
双危机与双联盟:金融危机与朝鲜半岛新危机对美日、美韩同盟的影响
一 金融危机对美日、美韩同盟的影响
二 朝鲜半岛危机与美日、美韩联盟新变化
三 双危机与双联盟互动的原因
结语
朝鲜半岛问题与大国安全博弈
一 遗留性问题与大国结构性安全博弈
二 突发性事件与大国联系性安全博弈
三 大国的复合博弈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结语
日本民主党执政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困境*
一 民主党上台及其外交理念的渐变
(一)鸠山内阁的“友爱”外交
(二)菅直人内阁的“制衡”外交
(三)野田新政权的现实外交
二 民主党执政与中日战略互惠的困境
三 民主党执政时期中日战略互惠关系陷入
结语
中国崛起与东北亚安全形势变化
一 中国崛起:程度与态势
二 当代东北亚:“非对称性破碎”中的权力制衡与模式竞争
结语
东北亚各国安全战略比较
奥巴马政府的对日政策
一 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总体架构
1.美国的全球战略架构与对日政策
2.美国的亚太战略架构与对日政策
二 美国对民主党的期待与对日政策架构
三 东日本大地震与美国对日政策
四 美国对日政策与美日关系的前景
结语
日本民主党政府的东北亚安全战略走向
一 日本东北亚安全政策不会因民主党执政而“急变”
1.民主党上台源于选民对自民党民生政策的失望
2.民主党成分的复杂性决定其政策的继承与保守
二 民主党政府东北亚安全政策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1.对朝关系老题难解、新题难做
2.对中关系摩擦与麻烦频发
3.对俄关系领土问题再添变数
4.对韩关系官方与民间认识两重天
三 民主党政府东北亚安全政策的调整及发展趋向
1.日美双边同盟向日美韩三边同盟转变
2.对中军事防范由语言变行动
3.对俄领土争端导致双方军事对抗升级
四 野田佳彦其人及处事风格与东北亚安全政策
1.野田成长的背景环境决定其政策的保守
2.野田处事的圆滑决定其政策的灵活
结语
日本民主党政府对华“政经分离”政策探析
一 日本民主党对“政经分离”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1.鸠山执政时期对日本“政经分离”政策的调整
2.菅直人执政时期对“政经分离”路线的接受
3.野田内阁对华“政经分离”政策的发展
二 日本民主党对华“政经分离”政策的特点
三 中国对日本“政经分离”路线反制的战略
结语
中朝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一 中朝关系的历史
(一)“一边倒”时期的中朝关系
(二)“两条线”时期的中朝关系
二 朝鲜的国家战略审视
三 中朝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1.朝核问题与中朝关系
2.朝美博弈与中朝关系
3.朝鲜内政变化与中朝关系
四 中国的对朝政策
结语
蒙古国东北亚外交战略探析
一 蒙古国东北亚外交战略特点
(一)以发展和提升与中俄两国的伙伴关系为中心
1.中蒙两国自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健康平稳发展,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2.在蒙古国外交战略中俄罗斯占有其他国家都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
(二)以发展同“第三邻国”关系为支点
(三)蒙古国对外战略的特点:不结盟、全方位、等距离
二 蒙古国东北亚外交战略主要是为应对
(一)平衡中俄对蒙古的影响力
(二)积极寻找出海通道,实现能源外交合作的多元化
(三)避免重走结盟受控之路
三 蒙古国的东北亚外交战略实施所获成果不断显现
(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援助
(二)不结盟、等距离、全方位的“多支点”外交政策使蒙古国家安全利益得到保障
(三)蒙古国地区影响力不断提升
结语
朝鲜东北亚政策探析
一 朝鲜的外交政策理念与原则
二 朝鲜的东北亚外交政策目标
三 朝鲜对与东北亚周边国家关系的认知
四 东北亚大国对朝鲜半岛的利益诉求
五 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理想框架
结语
中国东北亚安全利益
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利益探析
一 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环境透视
二 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利益的内涵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主权安全,表现形态是政治安全
(二)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三)维护中国经济社会的和平发展利益
(四)中国东北亚地缘军事安全
三 中国东北亚安全利益的护持
合作安全与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
一 合作安全具有弱化美国对中国战略遏制的效能
(一)中韩合作关系发展对美韩同盟构成了一定的牵制
(二)中日合作关系发展与日本民主党的对美外交
(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美国霸权的软制衡
二 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合作应对环境问题和
三 合作安全与中国东北亚能源和金融安全
结语
钓鱼岛主权争端与中国国家主权利益护持
一 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的现状
1.撞船事件之后钓鱼岛主权争端持续升温
2.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问题上日本国内意见分裂
3.日本政府借领土争端与“中国威胁”对安保战略作重大调整
二 触发钓鱼岛主权争端升级的诸要素
1.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是日本处理国际关系博弈的胜负手——一个关键的“劫材”
2.日本对于中国加强海洋战略也抱有过度的戒备心理
3.冷战思维持续影响着冷战后的某些国家对外战略的调整
4.对于东亚地区岛屿主权争端当事国而言,国际格局的变化也是其处理岛屿主权争端进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三 中日关系大局与中国国家利益护持
1.东亚地区岛屿主权争端的内在因素主要来自于历史因素、争端当事国的国家利益与各国国内政治的需要,而外部国际环境,特别是国际格局变化的冲击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对于东亚地区岛屿主权争端当事国的国家利益而言,国家利益的需要是最关键的动力之一。在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中,国家利益对于当事者双方都是无法忽视的考量要素
四 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的走势
1.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与摩擦的常态化
2.钓鱼岛主权争端将持续成为中日外交的热点问题
3.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将会与东海油气田开发利用问题联动反应,相互影响,使得问题更趋复杂化
4.岛屿主权争端对国家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将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
5.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将日益成为中美日关系发展变化的介质和晴雨表
结语
1.坚定而明确的国家意志是保障国土安全与解决领土主权争端的最核心要素
2.首先需要明确认识到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是应对岛屿主权争端的基础因素
3.通过对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考察,在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上,鉴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以及相关要素的复杂性,应重新考虑“暂时冻结”主权争端,通过政治决断使问题处于可控状态,留待今后适当的时机加以解决
4.密切注意海洋开发与岛屿主权争端的相互矛盾与彼此渗透的趋势,这种趋势意味着利益的产生与冲突的存在是密切相关的
5.需要明确认识到,争端的解决始于安全互信的建立
6.调整对日外交策略,以实际有效的“反制”措施,迫使日本放弃以追随美国为幌子,实现自身海洋大国旧梦的幻想,促使日本外交回归理性
中国东北亚安全战略
中国在东北亚地区面临的安全挑战与战略对策
一 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
二 东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
1.朝鲜半岛局势带来的安全隐患
2.东北亚地区的领土主权和岛屿争端
3.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和东海争端
4.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三 中国战略对策的几点思考
1.加强政治互信,积极解决地区热点问题
2.坚持睦邻外交,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3.摒弃冷战思维,推动各种安全机制建设
东北亚地区海权争端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 东北亚区域现存的主要海权争端的现状
(一)日俄北方领土争端
(二)中日专属经济区划界及岛屿归属争端
(三)韩国与日本之间的领土争端
(四)中韩苏岩礁问题争端
二 东北亚地区海洋权益争端困境的原因探析
(一)大航海时代开启的蓝色圈地运动
(二)主权原则与海洋权益博弈规则的零和性
(三)东北亚区域民族主义意识觉醒与民选政府的政治困境
三 中国在东北亚海权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海权战略应服从于国家的整体战略
(二)审慎的权力与明智的利益
(三)政府应理性决策,加强对舆论和信息引导
结语
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
一 朝鲜半岛对中国的地缘战略利益
(一)朝鲜半岛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二)朝鲜半岛对中国的地缘战略意义
(三)朝鲜半岛对中国的地缘经济利益
二 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与时俱进
(一)世纪之交朝鲜半岛局势的变迁
(二)2009年朝鲜半岛局势变迁与中国的外交应对
(三)2010年朝鲜半岛局势危机与中国的外交应对
(四)2011年朝鲜半岛局势新变化与中国的外交应对
三 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与中国面临的外交任务
(一)维护朝鲜金正恩政权的“平稳过渡”和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为第一要务
(二)在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上认真关注韩国的渗透和西方“和平演变”而可能出现的新变化
(三)密切关注美国战略东移亚太的动向,做好“两手”准备
结语
中国东北亚安全战略的建构*
一 本文的分析框架
二 东北亚安全走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三 中国东北亚安全战略的目标与政策建议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