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4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20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图书

THE TRANSFORM OF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

SSAPID:101-3016-7702-01
ISBN:978-7-80230-591-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第八部报告,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主题。其突出特点为深刻的理论和对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把握。

相关信息

丛书名: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8)
作 者: 王振中
编 辑:张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编委会

 对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

  一 “假问题”与真历史:美、英等发达国家是否经历过重化工的发展阶段?

  二 “假标志”与真数据:重化工阶段的经济增长是否必然与能耗高度化相伴?

  三 “假缓解”与真效应:以信息化为龙头的产业格局是否必然降低能耗和污染?

  四 “假判断”与真差距:目前的流行说法是否能准确揭示中国的能源效率差距?

  五 “假路径”与真约束:《京都议定书》是否对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构成了约束?

 在世界工厂的基础上自主创新

  一 中国已经走上了“世界工厂”的道路

   (一)“世界工厂”的含义及学术界对走“世界工厂”道路的两种相反观点

   (二)中国已经形成“世界工厂”的雏形

  二 抓住机遇,利用时势,打造一流“世界工厂”

   (一)中国时逢产业升级和打造一流“世界工厂”的良好机遇

   (二)借人民币升值压力,推进“世界工厂”的建设

   (三)以相对较低的商务成本吸引国外高端产业

  三 自主创新需要由先进制造业来铺垫

   (一)中国自主创新的瓶颈制约

   (二)在产业层次提升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 “世界工厂”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其理论渊源

  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三 客观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在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理论障碍

  一 从单一公有制向多元所有制结构的转变

  二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理论障碍

  三 重新认识剥削及其与私有制的关系

   (一)非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等于剥削

   (二)剥削与私有制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三)消灭剥削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消灭私有制

 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

  一 引言与文献简述

  二 经济增长的要害:打破“落后的增长”

   (一)中国“落后的增长”与世界经济的差距

   (二)“落后的增长”的根源

  三 后发优势的实质:创造竞争优势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

   (二)信息化条件下,通过自主创新提高具有竞争优势的“赶超”能力才能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增长

   (三)利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外部效应将外源性的技术模仿转变为内生性的技术创新动力

  四 后发优势的发挥:工业化的反梯度推移

  五 结论

 可持续经济增长方式理论探析

  一 可持续增长是理性经济人的理性呼唤

   (一)可持续增长的内涵

   (二)可持续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模式和原则

    1.可持续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

    2.应遵循的原则

  二 可持续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方式演变规律的必然结果

   (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演进

   (二)由单一经济效应模式向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自然生态相统一的和谐模式演进

   (三)由追求长期增长向注重持久增长方式的演进

  三 对循环经济内涵的深化、广化认识为可持续增长方式的实现提供了可行路径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因素分析

  一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机制

  二 要改革政府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

  三 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为公共服务型政府

  四 要加快改革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五 要建立与事权相适应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体制

  六 要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环保税收制度

  七 要激活民营企业,改变现有的市场和资本分配格局

 论适度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

  一 科学发展观与适度经济增长

  二 经济增长方式与适度经济增长实现方式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比较

  三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适度经济增长转变的政策选择

   (一)构建以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为内容的发展目标系统

   (二)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三)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层次化和合理化

   (四)坚持依靠科技推进发展战略

   (五)促进企业经济创新,扩大企业规模

   (六)推行循环经济,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范式革命

  一 从粗放到集约:我们能否重走西方国家的增长道路?

  二 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增长范式

  三 结束语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

   (二)德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

   (三)日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

   (四)韩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

  二 几点启示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动态性、渐进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三)要从体制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诱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注意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结构性问题

   (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进一步有效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问题探讨

  一 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与类型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二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

   (二)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1.传统观念的束缚

    2.经济管理体制上的障碍

    3.产业结构不合理

    4.过度依赖外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5.技术贡献率低

    6.资源配置效率低

   (三)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这是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必然选择

    2.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3.这是改善中国国际贸易条件和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4.这是完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 新时期进一步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与建议

   (一)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六)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七)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需求

   (一)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提出的市场竞争需求

   (二)产能过剩提出的供需矛盾需求

   (三)经济增长与就业下降矛盾提出的转变需求

  二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内涵

  三 立足国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处理好结构转换与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的关系

   (二)处理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宏观与微观结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三)生态退化问题相当严重

  二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科技创新的智能化,使知识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减少了有形资源的消耗

   (二)科技创新的集约化,使物质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

   (三)科技创新的环保化,使环境污染减少,清洁生产技术日益成熟

  三 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自主创新根基

   (二)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突出重点

    2.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辟科技投入的资金渠道,进一步完善对高新技术的投入机制

   (三)大力发展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保证可持续发展

    1.在资源利用方面

    2.在能源开发方面

    3.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

   (四)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为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与法律保障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创新

    2.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创新

    3.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以法制保创新

 内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技术创新的机制设计

  一 引言

  二 经济增长的要素边际贡献分析及技术创新的个体、公共决策

   (一)经济增长的资本、劳动与技术创新要素边际贡献分析

   (二)创新决策分析

    1.经济个体的创新决策

    2.公共创新决策

  三 创新机制设计

   (一)个体创新激励机制设计

    1.产权激励机制

    2.风险保护机制

    3.社会成本管理

   (二)公共创新投资机制设计

    1.基础知识创新投资机制

    2.政府补贴或政府购买的创新投资机制

  四 结论

 论经济增长中的资本效率

  一 资本效率的含义

   (一)效率的经济含义

   (二)资本效率的概念

   (三)资本效率的界分

  二 资本最优配置效率

   (一)资本交换效率

   (二)资本生产效率

   (三)资本组合效率

  三 资本效率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地方政府创新和结构优化的视角

  一 引言

  二 结构性问题和“转型陷阱”

  三 地方政府创新带动企业战略转型

  四 政府创新、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

 实现集约式经济增长:中国 “十一五”规划的根本任务*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背景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分析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现阶段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根本措施

  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没有彻底完成

   (二)技术更新慢,设备陈旧落后

   (三)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

   (四)发展观念不科学

   (五)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思路

   (一)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

   (二)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三)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五)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其能够与科技进步保持协调

   (六)建立和完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的有关制度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市场机制分析

  一 引言

  二 重新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

   (二)低效率经济增长方式和高效率经济增长方式

   (三)非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三 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市场机制

  四 低效率向高效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市场机制

  五 非持续向可持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市场机制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

  二 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下,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气污染

   (二)水质污染

   (三)城市噪声

   (四)城市垃圾

   (五)封闭地面

   (六)生物多样性少

  三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障碍

   (一)价格障碍

   (二)循环过程成本障碍

   (三)人口问题

   (四)工业的发展将加大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造成对城市的污染增加

   (五)中国现在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四 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一)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城市生态保护

   (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及相关的经济政策

   (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四)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建设生态城市

    1.城市规划

    2.转变生产方式

   (五)搞好城市林业系统规划,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治理城市环境

   (七)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八)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九)提高公众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制造业转变增长方式*

  一 发展现代技术促使制造业向技术链高端延伸

   (一)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微型系统制造技术

   (二)以电子束和离子束等加工为特色的超精密加工技术

   (三)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前提的省耗绿色制造技术

  二 运用信息化促使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

   (一)运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品

   (二)运用信息化改造传统装备

   (三)运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工艺流程

   (四)运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组织

  三 通过基地建设促使制造业同时向技术链和价值链高端发展

   (一)技术优先型制造业基地

   (二)优质高产型制造业基地

   (三)产量优先型制造业基地

   (四)特色高产型制造业基地

   (五)特色精品型制造业基地

 论经济增长中的软资源优势

  一 软资源和硬资源相比较的优势

   (一)软资源具有无限性

   (二)软资源具有共享性

   (三)软资源的边际成本递减,而边际效益却是递增的

   (四)以软资源为主的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竞争力

  二 开发和构建企业的软资源

   (一)着力开发“无形资本”

   (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三)激活企业的人力资本

  三 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从重硬资源转向重软资源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

  一 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 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十一五”规划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 中国经济和谐增长的方式与对策

 从“保值增值”的演变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深层次问题

  一 理论研究:从“增殖”演变为“增值”是一种退步

   (一)从“增殖”到“增值”的演变概况

    1.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相关文件中关于“增殖”到“增值”提法演变的过程

    2.经济理论界已经通用“增殖”和“增值”

    3.对打通使用“增值”和“增殖”范畴的做法持不同看法的少数学者的声音

   (二)为什么说从“增殖”到“增值”的演化是一种退步

    1.这种演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种退步

    2.这种演化是对优秀的经典语言文化的一种背叛和亵渎

    3.这种演化会引起社会生活的全面倒退,逼迫经济扭曲增长

  二 现实生活:从“增殖”演化为“增值”引起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混乱和扭曲

   (一)观念上用“增值”替代“增殖”,腐蚀着人们的灵魂

    1.用“增值”取代“增殖”,模糊了财富的真正来源,使劳动者逐渐丧失自我,最后彻底变成财富的奴隶

    2.用“增值”取代“增殖”,混淆了价值增殖过程中劳动二重性作用机理,使一些管理者误认为自己是第一生产要素,甚至是唯一的要素,从而导致野蛮落后、不尊重人格的生产案例一再发生

    3.用“增值”取代“增殖”,畸形地理解财富产生过程,使整个民族都跌入梦想发财的狂热之中

   (二)体制上用“增值”替代“增殖”,导致大量的经济错位现象

    1.“三乱”不止与“增值”和“增殖”

    2.政企不分与“增值”和“增殖”

    3.经济和社会管理秩序的无序与“增值”和“增殖”

  三 深化改革:恢复“增殖”正确含义的必然要求

   (一)深化改革要求正确地看待“劳动力商品”、“等价交换”等这些曾经被严重否定过的概念和范畴,为理解“增殖”的正确含义,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深化改革要求恰当地分析和认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为“增殖”发挥积极作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三)深化改革要求确立的“社会主义资本”重大范畴,为“增殖”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正确定位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证

  四 完善体制:恰当处理“增殖”和“增值”关系的根本举措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增殖”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尽量减少和缩小“增值”或“减值”现象的发生

   (二)健全市场体系,为“增殖”提供最宽松的活动空间,尽量防止“增值”或“减值”的波动

   (三)激活动力机制,使“增殖”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前进,遏止梦想“增值”的肤浅追求

   (四)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增殖”稳定发生,努力使“增值”为“增殖”服务

   (五)加强宏观调控,恰当处理“增殖”和“增值”的关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五 简单结论

 论山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

  二 对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分析

  三 山东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

  四 对山东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建议

 美、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 美国、日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进程

   (一)美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

    1.二战前粗放型的经济高速增长期

    2.二战后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期

   (二)日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

    1.20世纪70年代以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期

    2.20世纪70年代以后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期

  二 美国、日本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

   (一)美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

    1.重视科技进步,强化技术创新

    2.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竞争力

    3.产业扶持政策

    4.教育政策

   (二)日本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

    1.诱导性与灵活性的经济计划

    2.重视科技进步,依靠技术发展

    3.有效的产业政策

    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三 美、日经验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启示

   (一)进行适当的政府干预

   (二)制定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

   (三)高度重视教育与科技投入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现状、成因与对策实证分析

  一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现状实证分析

   (一)主要文献回顾与经济计量模型的建立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的收集处理

   (三)回归结果和统计分析

   (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现状实证分析的进一步检验

  二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成因的实证分析

   (一)从宏观角度看是由于政府管理职能的缺位、越位和错位

   (二)从微观角度看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不能形成硬预算约束

   (三)从中观角度看是由于收入分配出现严重不公,社会总体消费需求水平层次低

  三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分析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二)加快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实现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

   (三)完善市场机制,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

   (四)采取经济与法律的激励与约束措施,鼓励企业走科技创新道路

   (五)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比重,提高社会的总体消费需求水平

 企业家转型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 企业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推动者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企业家主导的过程

   (二)企业家是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推动者

   (三)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发动者、应用者和推广者

   (四)企业家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的直接构建者

   (五)企业家是市场体系的建设者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市场环境的塑造者

  二 企业家转型滞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迟缓的重要原因

   (一)企业家对短期利益的非理性追求,降低了经济增长质量

   (二)企业家对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忽视,导致中国较强的技术依赖,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缺乏可持续的技术支持

   (三)企业家精神缺乏和对社会责任的漠视,导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缺乏微观支持

  三 加速企业家转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正确认识企业家的作用,为企业家转型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强化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引导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

   (三)加快企业家职业化步伐

   (四)加强培训力度,创新学习方式,提高企业家的创新能力

 经济发展新阶段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

  二

  三

 降低能耗与调整中小企业投资格局

  一 问题的引出

   (一)能源供给面临较大压力

   (二)高能耗加剧了供给压力

   (三)降低能耗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二 中小企业高能耗投资格局的成因

   (一)从外部看

    1.能源价格偏低

    2.地方政府引导不合理

    3.外源投融资环境较差

   (二)从内部看

    1.企业投资行为短期化

    2.企业投资规模较小

  三 降低中小企业能耗的对策

   (一)深化能源价格改革

   (二)重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三)打破地区封锁

   (四)改善企业融资条件

   (五)发展企业集群

   (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政府责任

  一 国家的身份、功能、神圣目标与国家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

   (一)“市民社会+国家”的国家建制模式:遏制国家世俗化、功利化倾向的制度约束架构

   (二)国家与私有制的关系

   (三)国家干预经济的限定条件、渠道和支点

  二 国家官员获取名望的方式:只能锁定在公共渠道,一旦私人方式畅通就会演绎出献媚瘟疫

  三 政府业绩与业绩工程:政府业绩不能进行测算,一旦人为设定GDP标准,就会演绎出业绩工程顽症

  四 经济政治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被GDP所异化

  五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政府责任及对策建议

   (一)政府责任

   (二)对策建议

 企业环境战略目标选择与持续发展

  一 企业环境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

  二 企业价值体系的可持续化

   (一)企业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关系

   (二)生产总量的扩大和资源节约的关系

   (三)企业产品发展成本的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 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循环经济运行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

  一 经济增长与制度的关系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三 中国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制度变迁

  四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与现代化的制度选择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新农村*

  一 构建和谐新农村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和谐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1.中国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较低,全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

    2.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已经影响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基本需求

    3.中国城乡在诸多方面的差距有扩大之势,农民对此已感到不公平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两大难题困惑农民的心灵

    5.城乡土地交易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受到严重威胁

    6.农村行业服务职能缺位,致使农民失语与忍气吞声

    7.中国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在农村

    8.农村与城市的不协调发展

  二 和谐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三 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

   (一)保障村民权益

   (二)尊重村民意愿

   (三)满足村民需求

   (四)激励村民士气

   (五)村民自我管理

  四 政策建议

   (一)坚持城乡统筹,但要更加重视新农村建设,坚决摒弃“口号三农”,让公共财政更加公平地覆盖农村,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1.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公平,扭转 “重城轻乡” 传统做法

    2.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组织体系

    3.保障农村公共服务职能执行的公正性

    4.根据城乡不同的公共品需求水平,有序增加公共品投入所需资金,并实现农村公共品投入资金增长率高于城市公共品投入资金增长率,让公共财政更加公平地覆盖农村

   (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

   (三)改善农村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促进人与经济的和谐

   (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五)加强村民自治,赋予和保障村民各种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力和产权,进一步巩固农村政治文明,促进人与政治的和谐

   (六)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和领导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合约”履行时序

  一 案例

  二 问题

  三 剖析

  四 对策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原则之一。这是一个关系中国的经济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转变的要求是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要求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了。在新的世纪,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要有新的市场化取向。在探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人们期待着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提高经济效率,使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所产生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严重状况得以缓解。但是,现在实际情况的发展并不如人意,不仅没有出现人们所期待的局面,反而呈现出某些负面影响。因此,当前如何积极而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迫切需要经济理论界进行深入的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综合统计研究室编《苏联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历史统计集(1800~1982)》,人民出版社,1989。

国外经济统计资料编写小组:《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

矢野恒太纪念会编《日本100年》,时事出版社,1984。

中央大学经济所编《战后日本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猪木武德、安场保吉编《高度成长》(日文版),岩波书店,1989。

宫崎义一:《日本经济结构和演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

宫崎勇:《图说日本经济》(中文版),台湾东贩出版社,1991。

邓华、段宁:《信息产业发展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研究初探》,《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7期。

EIA,Annual Energy Review,series.

NIHON KEIZAI SHIMBUN,INC.1990,BASIC Introduction to Japanese Economics,TOKYO.

蔡继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等于剥削》,《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7卷,2003年第1期。

蔡继明:《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含义》,《学习论坛》2004年第7期。

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配第:《赋税论》,商务印书馆,1962。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人民出版社,1992。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

刘茂松:《信息化与工业化反梯度推移》,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转轨的特征》,《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王颖:《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探讨》,《市场经济论坛》2003年第1期。

尹波:《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赵伟、陈愉瑜:《世界经济中期发展前景与“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郑新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前线》2005年第9期。

徐万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0期。

侯高岚:《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与经济赶超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Inzelt A. and Hilton J.(edt),Technology Transfer:From Invention to Innovation,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UNCTAD,A Strategy for th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New York:United Nations,1985.

Kagami,M. and Tsuji,M.,“The ‘IT’ Revolution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Late-comer Advantage,”Tokyo: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2001.

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李赶顺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53页。

刘静暖、代栓平:《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税务与经济》2006年第2期。

陈荣荣:《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规律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陈荣荣等主编《中国经济增长:制度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

洪银兴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高尚全:《中国政府应加大职能转变》,2002年6月25日《中国经济导报》。

王小广:《把握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点》,《中国金融》2005年第11期。

方栓喜:《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二重性》,《学习时报》2005年第6期。

马凯:《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求是》2004年第8期,第7~11页。

梁言顺:《论低代价经济增长》,《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年第2期,第69~70页。

宾建成、韦曙林:《人本经济增长应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学术交流》2004年第4期,第58~60页。

霍肯等:《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王乃粒等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陈惠雄:《经济与人本: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两个基础理论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第143~151页。

钟兆修:《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行绿色核算》,《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14~17页。

黄有光:《经济与快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李江萍:《对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实事求是》2006年第3期。

匡国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在创新》,《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高新才:《全面准确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梁小萌:《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支点》,2005年12月27日《广西日报》。

景跃军:《美国、日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较及启示》,《人口学刊》2004年第2期。

周文:《美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江苏统计》2000年第6期。

罗莹:《德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分析》,《企业经济》2002年第3期。

孙敬水、张品修:《德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借鉴》,《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8期。

宋屹、刘来福、齐海涛:《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2006年3月4日《河北经济日报》。

尹贤淑:《韩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启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孙敬水:《日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0期。

姜作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张卓元:《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高峰:《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质和二元路径》,《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蔡昉等:《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刘晓君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樊纲:《发展的道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谢地:《产业组织优化与经济集约增长》,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中国社科院“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06春季经济形势分析》,2006年5月11日《社会科学报》。

华民:《国际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刘燕华、周宏春:《中国资源环境形势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左学金、刘煌松:《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点认识》,《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12期。

《改革》编辑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综述》,《改革》1995年第6期。

李京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一)》,《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

彭继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路》,《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1期。

张立群:《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道路选择》,《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5期。

樊重俊、王浣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本质》,《上海综合经济》1997年第9期。

林海斌:《关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几点建议》,《决策咨询通讯》2005年第6期。

杨束芳:《试论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8年第1期。

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苏剑、罗涛译,商务印书馆,1999。

刘凤良、郭杰:《资源可耗竭、知识积累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1期。

庄子银:《技术进步内生化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汪浩、张谋贵:《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定及经济增长方式的界定》,《统计教育》2005年第8期。

D.格林沃尔德:《现代经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

保罗·A.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洛克伍德(B.Lockwood):《帕累托效率》,载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樊纲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黎诣远、李明志:《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常勋译,商务印书馆,2005。

里昂惕夫:《1919~1939年美国经济结构:均衡分析的经验应用》,王炎庠、邹艺湘译,商务印书馆,1993。

里昂惕夫:《经济学论文集:理论、事实与政策》,陈冰、解书森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罗斯托(Rostow,W.N.):《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贺力平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钱纳里等:《发展模型:1950~1970》,李新华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E.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E.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刘伟等:《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周英章:《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实际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2年第5期。

焦方义:《抑制经济过热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美中经济评论》2004年第9期。

乔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美中经济评论》2004年第4期。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刘国光、沈立人:《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远东出版社,1996。

李悦:《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叶飞文:《关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的研究》,《投资研究》2005年第5期。

吴祥钧:《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的第二次转变》,《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第7期。

刘传江、周玲:《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视角的考察》,《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洪银兴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王永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12期。

吴振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四个必须》,《党政干部学刊》2004年第9期。

路甬祥:《21世纪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机械工程师》2005年第1期。

徐匡迪:《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年年会专号。

杜晓君:《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规律和趋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6期。

刘再兴:《工业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7。

张明龙:《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新视角》,《天府新论》2003年第5期。

张明龙:《制造业链式化转移探索》,《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5期。

H.T.Patrick,“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1996.

Michael L. Porter,“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 in a Global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1.

杜玲:《关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理论分析》,《经济师》2005年第2期。

马静:《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朱新宇:《知识资本与现代经济的增长》,《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1期。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237、160、176页。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327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83页。

马克思:《资本论》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75。

李炳炎:《社本论》,人民出版社,2000。

赵炳贤:《资本运营论》,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李扬、王国刚:《资本市场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赵云喜:《资本学——中国经济的温和革命》,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

弓孟谦:《资本运行析——“资本论”与市场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冯子标、靳共元:《论“社会主义资本”》,《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靳共元:《资本新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简新华、马笛军:《论社会主义资本的几个难题》,《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候廷智:《也论社会主义“资本”的理论难题》,《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韩朝华:《“增值”与“增殖”》,2003年6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经济学茶座》2003年第11期。

央视网站:《焦点访谈》、《今日说法》节目等。

Arthur W.Brain,“Competing Technologies,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in by His Torical Events”,Economic Journal,1998.

David Romer,Advanced Macroeconomics,GrayBurke,2002.12.

Grossman G.M. and Hlepman 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IF Press,1991.

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史清琪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海韦尔·G.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郭家麟译,商务印书馆,1999。

李文彬:《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实证分析》,《理论经济学》2001年第9期。

鲍健强:《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必然选择》,《浙江经济》2004年第5期。

刘传江:《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民经济管理》2003年第10期。

李义平:《资源约束改变与经济增长模式探析来源》,《经济学家》2005年第8期。

左学金、刘煌松:《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点认识》,《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12期。

《改革》编辑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综述》,《改革》1995年第6期。

臧跃茹、刘泉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的原因与路径前瞻》,《改革》2006年第1期。

孙敬水:《日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0期。

李京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一)》,《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

吴蔚:《美国增长方式转变》,《世界经济》1999年第12期。

景跃军:《美国、日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较及启示》,《人口学刊》2004年第2期。

刘志彪、安同良、王国生:《现代产业经济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张军主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黄亚钧、谢联胜、林利军主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曾世宏:《转型期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公平》,《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1期。

袁绪程:《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及其模式的对话:中国经济向处去》,www.e-economics.com,2005-1-5。

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Charles R.Hulton,“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 Short Biography”,NBER Working Paper No. 7471,January,2004.

Kirzner,I.M.,1973,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Chicargo,University of Chicargo Press.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易家祥译,商务印书馆,1997。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绛枫译,商务印书馆,1979。

W.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金德尔博格·赫里克:《经济发展》,张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81。

焦斌龙:《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定价与配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吴敬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财经》2006年4月。

贾良定:《 愿景型领导:中国企业家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管理世界》2004年第2期。

马洪、孙尚清:《中国发展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张汉亚:《中国投资体制的问题与改革方向》,《国民经济管理》2003年第10期。

夏杰长、曹红辉:《经济过热与地方政府行为分析》,《国民经济管理》2005年第1期。

厉以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何缓慢》,《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3期。

任碧云、余丽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机制探析》,《晋阳学刊》2002年第5期。

和丽芬:《中小企业投资问题及对策》,《财会研究》2004年第5期。

姜桂茹:《关于企业投资行为不合理原因的分析对策》,《北方经贸》2001年第9期。

郑春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工业企业管理》2000年第8期。

左焕琛:《打破地区封锁,建设统一市场》,《前进论坛》2004年第4期。

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

吕世伦:《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2。

黑格尔:《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商务印书馆,1981。

马基雅维里:《论李维》,冯克利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

Rene van Berkel,Esther Willems and Marije Lafleur,“Development of an Industrial Ecology Toolbox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Industrial Ecology in Enterprises”,Industrial Ecology Toolbox Development,Vol.5.No.12,pp.11~25,1997.

Alting L.,Hauschild M.,Wenzel H.,“Elements in a New Sustainable Industrial Cultur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Product Development”,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14(1998),pp.429~439.

Owen F.,“Industrial Sustainability:Lifting the Siege on Earth and Our Descendents”,Food Technology,Vol.54 No.6.2000.

陈曜、马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上海统计》2002年第4期。

肖忠东、孙林岩:《工业生态制造》,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尼古莱·福斯、克里斯第安·克努森编《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李东红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张立文:《和合哲学论》,人民出版社,2004。

傅治平:《和谐社会》,人民出版社,2005。

《2610万贫困人口,建设和谐社会直面挑战》,新华网2005年4月3日。

《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去年减少290万人》,人民网2005年4月21日。

李长江:《新农村运动:城乡一体化》,《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第10页。

李炳坤:《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1期,第4~9页。

陈志武:《建和谐社会最大挑战是建立社保体系》,人民网2005年3月27日。

谢圣远:《关于社会保障产生理论的思考》,《西北人口》2005年第2期。

李斌:《论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石》,《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

葛如江、潘海平、王新亚:《失地农民调查》,《乡镇经济》2003年第8、9、10期。

杨翠迎、黄祖辉:《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来自浙江省的案例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6期。

孙作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构建及实施中的制度制约》,河海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

阎中兴:《政府与社会保障: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简 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包括体制改革、工业化、宏观调控、财政金融、市场建设、三农、分配、价格等方面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重大的现实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刻系统的理论分析,起到了积极的思想探索作用。

作者: 钱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简 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包括体制改革、工业化、宏观调控、财政金融、市场建设、三农、分配、价格等方面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重大的现实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刻系统的理论分析,起到了积极的思想探索作用。

作者: 钱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