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2

别样童年图书

Research on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SSAPID:101-3011-8698-11
ISBN:978-7-5097-0209-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社区中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切入点,对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学习表现、内心情感以及时候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社区中不同群体的视角了解留守儿童,力图客观而真实的展示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全景和多元性现实。我们希望这一研究能够帮助全社会更加全面的人事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并最终形成切实有效的关爱行动,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系列
作 者: 叶敬忠 潘璐
编 辑:孙以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本书撰写人员

 前言

 导言

  导言

   一 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所受影响

    (一)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

    (二)留守儿童的生活

    (三)留守儿童的学习

    (四)留守儿童的内心情感

   二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

    (一)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

    (二)留守儿童的应对策略

    (三)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需求

    (四)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社区意识

   三 留守儿童群体的多元性

    (一)不同地区(社区)留守儿童的差异

    (二)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的差异

    (三)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的差异

    (四)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差异

    (五)父母不同外出情况留守儿童的差异

   四 不同角色视角的留守儿童

    (一)外出务工父母视角的留守儿童

    (二)留守妇女视角的留守儿童

    (三)留守老人视角的留守儿童

    (四)非留守儿童视角的留守儿童

    (五)其他角色视角的留守儿童

   五 专题讨论

    (一)大众媒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二)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三)家庭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

    (五)留守儿童与农村学校教育

    (六)留守社区与留守儿童

    (七)留守儿童的成长风险

    (八)网吧与留守儿童的成长

    (九)留守儿童的标签化

    (十)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

    (十一)留守儿童的理想

    (十二)农村家庭生活的儿童中心论

 第一部分 研究介绍

  1 研究设计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1.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所受影响

     2.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

     3.留守儿童群体的多元性

     4.不同角色视角的留守儿童

     5.与留守儿童相关的专题讨论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特殊说明

    (四)调查地点的选取

    (五)研究样本与调查对象的选取

     1.农村实地调查的样本情况与调查对象选取

     2.城市调查的样本情况与调查对象选取

    (六)分析单位与抽样方案

    (七)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文献查阅

     2.问卷调查

     3.个案调查

     4.半结构访谈

     5.小组访谈

     6.主要知情人访谈

     7.每日活动图

     8.角色扮演

     9.观察法

     10.研讨会

    (八)调查计划与成果提交

    (九)研究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

     2.试调查阶段

     3.实地调查阶段

     4.城市务工人员调查阶段

     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及报告撰写阶段

    (十)研究特色与创新

   三 研究社区概况

    (一)安徼省太湖县江塘乡毕岭村

    (二)安徽省太湖县北中镇浮近村

    (三)河南省固始县洪埠乡大觉寺村

    (四)河南省固始县郭陆滩镇太平村

    (五)湖南省岳阳县长湖乡三友村

    (六)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长坪村

    (七)江西省永丰县古县镇龙陂村

    (八)江西省永丰县八江乡高家村

    (九)四川省青神县白果乡胡坝村

    (十)四川省青神县汉阳镇红光村

  2 文献综述

   一 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下的留守儿童

    (二)中国留守儿童问题的历史变迁

    (三)现阶段留守儿童群体的背景、成因及特性

     1.受社会发展影响

     2.受家庭环境影响

     3.受政策体制影响

     4.与其他农村社会问题的关联性

     5.群体存在的持久性

   二 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与数量规模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规模

   三 留守儿童的多学科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研究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学研究

     1.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2.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

     3.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学研究

     1.留守儿童整体的心理状况

     2.不同特征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

     3.留守儿童心理现状的因素分析

    (四)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学研究

     1.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2.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

     3.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

    (五)农村留守儿童的一般性研究

    (六)国外机构、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

     1.发展机构的研究

     2.学术机构的研究

   四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制度和政策方面的措施

    (二)学校、社区、家庭应该采取的措施

     1.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2.社区应采取的措施

     3.家庭应采取的措施

   五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第二部分 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所受影响

  3 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

   一 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

    (一)留守原因

    (二)留守儿童的基本特征

     1.地区分布

     2.性别分布

     3.年龄分布

     4.受教育情况

    (三)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

     1.留守儿童家庭子女情况

     2.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

     3.留守儿童现有监护人的情况

     4.留守儿童的留守经历

    (四)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情况

     1.留守儿童的父母谁在外务工

     2.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在外务工时间

     3.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地点

     4.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职业特征

     5.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年限

   二 非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

  4 留守儿童的生活

   一 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

    (一)留守儿童的衣着和饮食照料

    (二)留守儿童的上学方式

     1.“走路”是儿童普遍的上学方式

     2.代步工具缓解留守儿童接送问题,但特殊情况下仍然存在接送难题

    (三)留守儿童的疾病照料

    (四)留守儿童的生理卫生指导

   二 留守儿童的闲暇活动

    (一)闲暇活动内容单一,少数留守儿童存在不良行为

    (二)留守儿童闲睱活动存在闭锁性

   三 留守儿童的劳动负担

    (一)留守儿童的家务负担

     1.留守儿童从事重体力家务劳动较多

     2.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承担家务的频率普遍增加

     3.留守女童的家务劳动大幅增加,负担最为繁重

    (二)留守儿童的农活负担

     1.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农活负担有所增加

     2.年龄较低的留守儿童农活负担相对增加较多,对学习和心理影响较大

    (三)留守儿童的逆向监护

   四 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

    (一)留守儿童在家庭劳动中受伤情况

    (二)留守儿童的意外事故情况

     1.儿童群体中发生意外伤害比例较高,被狗咬伤是农村儿童最经常发生的意外伤害

     2.留守儿童发生意外事故时缺少监护人和父母的及时处理和安慰

   五 留守儿童的自我生活管理

    (一)钱的使用和管理

     1.零花钱的使用上留守儿童整体趋于节省和理性

     2.留守儿童对生活费的使用:精打细算仍然紧张拮据

    (二)日常生活的安排和管理

   六 留守儿童生活世界的外延

   七 小结与思考

    (一)小结

     1.大部分留守儿童对自己的衣着和饮食满意度较高,部分留守儿童的饮食质量有所下降,监护人的生活习惯和劳动负担影响了留守儿童的饮食照料

     2.在生理卫生指导方面,留守女童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有所欠缺

     3.留守儿童闲暇活动内容单一,以看电视和与伙伴闲玩为主,少数留守儿童存在网癮等不良行为

     4.留守儿童的闲睱活动呈现闭锁性的整体特征,大部分时间以看电视的自我消遣为主,交往活动减少

     5.留守儿童从事重体力家务劳动较多

     6.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之后从事家务普遍增加,其中留守女童的家务劳动大幅增加,负担最为繁重

     7.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的农活负担有所增加,年龄较小的留守儿童农活负担相对增加较多,对学习和心理影响较大

     8.一些留守儿童在对监护人进行着逆向监护,留守女童是主要承担者

     9.儿童群体中发生意外伤害的比例较高,农具等锐器伤害和被狗咬伤是最经常发生的意外伤害,留守儿童发生意外事故时缺少监护人和父母的及时处理和安慰

     10.留守儿童在零花钱的使用上整体趋于节省和理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的这种消费理性体现得更为明显

     11.部分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的自我生活管理中存在经济紧张、生活困难、生活技能不足等问题

     12.父母外出务工使留守儿童有了更多与城市接触的机会,生活世界获得了极大的扩展和延伸

    (二)思考

  5 留守儿童的学习

   一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

   二 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

   三 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

   四 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五 留守儿童的学习目的

    (一)多数留守儿童认为读书有用

    (二)考大学是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目的,也是其摆脱现状的“最佳”途径

   六 小结

    (一)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略有下降

    (二)留守儿童学习辅导情况令人担忧——近四成留守儿童需要但无人辅导其学习

    (三)多数留守儿童喜欢上学、学习态度端正,并非认为读书无用

  6 留守儿童的内心情感

   一 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维系

    (一)回家团聚和进城探望

    (二)日常联系

     1.电话是亲子间主要的日常联系方式

     2.日常联系以外出父母单向联系为主,留守儿童的主动联系需求受到限制

     3.儿童与父母的日常联系情况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影响

     4.多数留守儿童有给父母写信交流的愿望

    (三)礼物的流动——物质与情感的双重联系

    (四)生日问候——对儿童成长阶段的关注

   二 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情感交流与沟通

    (一)日常电话联系中的交流内容

    (二)父母和留守儿童烦恼、心事的彼此了解

     1.留守儿童对父母心事的了解程度低,父母外出对幼年儿童的情感沟通影响深刻

     2.部分留守儿童不愿意把烦恼告诉父母,也不会询问父母的烦恼

   三 留守儿童对外出父母的情感表达

    (一)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想念与担心

    (二)留守儿童到城市生活的愿望

   四 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感情变化

   五 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心理变化

    (一)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自闭性较强,对沟通淡漠

    (二)只有不到四成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后自己变得勇敢和独立

    (三)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强烈的孤独感

    (四)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的较多

    (五)生活兴趣的降低和心理压力的增加

   六 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的评价与内心感受

    (一)儿童对外出父母的希望——在情感性需求与现实性需求之间徘徊

    (二)大部分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务工表示理解

    (三)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后自身变化的评价

     1.父母外出后大多数留守儿童觉察到了自己性格和心理上的变化

     2.大多数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关爱的缺失是他们与非留守儿童的唯一差别

     3.父母外出务工的经济效应难以弥补留守儿童内心情感所受到的负面影响

   七 小结

    1.外出父母普遍回家频率低、在家停留时间短,日常电话联系是儿童与父母情感维系的主要途径,父母给儿童赠送礼物、生日时问候祝福则是双方情感联系的有效补充

    2.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有联系无沟通,儿童和父母情感上的交流沟通极为匮乏

    3.深深的思念和牵挂是留守儿童对外出父母最主要的内心情感,但由于缺少向父母表达的机会,儿童丰富的内心情感正在渐渐成为他们的心理压力

    4.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留守儿童虽然思念父母却并未表现出跟随父母去城市生活的强烈愿望

    5.父母是留守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人,但随着父母外出后亲子沟通的减少,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渐生疏离感,父母的重要性在外出之后有所下降

    6.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心理产生了较大影响

    7.留守儿童对于父母外出还是返乡的选择处于情感需求和现实需求的两难境地;对于父母的外出,大部分留守儿童表示理解和接受

    8.大多数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关爱的缺失是他们与非留守儿童的唯一差别,父母外出务工的经济效应难以弥补留守儿童内心情感所受到的负面影响

 第三部分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

  7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

   一 家庭内部支持

    (一)外出父母的支持

     1.情感性支持

      (1)外出父母回家频率低,回家后在家停留时间短

      (2)外出父母与儿童平时联系方式单一,联系频率不高

      (3)外出父母与儿童聊天内容简单,大多只关心儿童学习

      (4)对于儿童的生日,部分外出父母表示冷淡

      (5)外出父母在儿童遇到困难时关心不足

     2.工具性支持

      (1)近半数外出父母会经常从外地给儿童捎带礼物,但多为生活学习的必需品

      (2)多数留守儿童的零花钱不多,监护人是主要的提供者

      (3)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衣物等消费品由外出父母提供

    (二)监护人的支持

     1.情感性支持

     2.工具性支持

      (1)监护人的生活习惯和劳动负担影响了对儿童的生活照料

      (2)对留守儿童的安全只有担心,缺少实际行动

      (3)现有监护人很少能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辅导

     3.现有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支持不力

    (三)兄弟姐妹的支持

   二 家庭外部支持

    (一)同辈群体支持

     1.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构成

     2.情感支持是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关系的重要维系因素

    (二)亲戚的支持

    (三)邻居的支持

    (四)其他人的支持

    (五)社区支持

    (六)学校支持

     1.老师的支持

     2.学校的措施

   三 小结

    (一)留守儿童目前社会支持的特点

     1.家庭内部支持不足

     2.家庭外的支持存在空白

    (二)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不足的原因

     1.外出父母支持不足的原因

     2.现有监护人支持不足的原因

     3.其他群体支持不足的原因

  8 留守儿童的应对策略

   一 遇到困难时的应对

    (一)生活上遇到困难时

    (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

   二 心里话的倾诉

    (一)主动还是被动

    (二)倾诉对象的选择

   三 遭遇欺负时的应对

    (一)留守儿童被人欺负的情况

    (二)面对他人欺负,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

     1.消极对待

     2.寻求他人帮助

     3.积极对抗

  9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需求

   一 对家庭内部支持的需求

    (一)对父母支持的需求——情感与物质并重

     1.留守儿童对父亲的需求多是物质满足和学习辅导,对母亲则倾向于情感上的需求

     2.与外出父母的联系上,留守儿童渴望更多的交流与关心

    (二)对监护人支持的需求——多些理解与沟通

    (三)对兄弟姐妹支持的需求——和睦相处

   二 对家庭外部支持的需求

    (一)对同辈群体支持的需求——看重朋友间的交流

    (二)对亲戚支持的需求——增加来往和关心

    (三)对老师支持的需求——提供课业帮助

    (四)对学校支持的需求——改善学校条件,丰富校园生活

    (五)对不同活动的需求——组织儿童活动与他人的关心交流最受欢迎

  10 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社区意识

   一 村干部的态度与意识

   二 非留守儿童的父母和村医生的态度与意识

    (一)非留守儿童的父母

    (二)村医生

   三 普通村民的态度与意识

   四 关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思考

 第四部分 留守儿童群体的多元性

  11 不同地区留守儿童的差异

   一 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情况

    (一)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联系频率

    (二)生日问候

    (三)礼物的流动

   二 日常生活

    (一)上学方式

    (二)农活负担

    (三)家务负担

    (四)零花钱的使用

   三 学习表现

    (一)对读书用途的认识

    (二)学习兴趣

    (三)学习态度

   四 内心情感

    (一)对外出父母的情感表达

    (二)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五 社会支持与需求

   六 小结

  12 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的差异

   一 日常生活

    (一)衣着清洗

    (二)青春期生理卫生指导

     1.留守男童普遍缺乏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

     2.在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的获取上,留守男童了解渠道比较单一

    (三)劳动负担

     1.留守女童家务负担繁重

     2.在农活负担上,留守男童并未因体能上的优势而承担相对较重的劳动负担

    (四)零花钱的使用

   二 学习表现

    (一)留守女童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均好于留守男童

    (二)留守女童更喜欢上学

    (三)更多留守女童把考大学定为学习目标,以外出务工作为学习目的的留守男童多于女童

   三 内心情感

    (一)与外出父母的情感维系

     1.过生日时,留守男童得到父母的关注更多

     2.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在获得父母礼物方面存在差异

    (二)对外出务工父母的情感表达

     1.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女童的心情影响大

     2.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对同性别家长具有较强的认同感

    (三)留守儿童的性格与心理

   四 社会支持

    (一)留守男童获得来自不同群体的帮助与支持更多

    (二)留守女童更希望学校有知心老师交流谈心

   五 小结

  13 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的差异

   一 日常生活

    (一)衣着和饮食照料

    (二)疾病照料

    (三)青春期生理卫生指导

     1.12~14岁的留守儿童普遍缺乏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

     2.15~18岁年龄段的留守儿童获取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渠道更为多元

    (四)闲暇活动

    (五)劳动负担

     1.年龄较大的留守儿童家务负担重

     2.12~14岁的留守儿童农活负担相对较重

    (六)安全问题

    (七)零花钱的使用

     1.15~18岁的留守儿童每周零花钱数量相对较多,但他们并不具有经济上的优势

     2.部分年龄较大的留守儿童会将零花钱主要用在上网、打游戏上

   二 学习表现

    (一)学习态度

    (二)学习兴趣

    (三)学习目的

   三 与外出务工父母的情感维系

    (一)日常联系

     1.外出务工父母忽视了与6~11岁留守儿童的日常联系

     2.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增长,外出务工父母单向联系的情况减少,相互间的互动增强

    (二)电话交流

     1.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的通话时间逐渐延长

     2.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增长,外出务工父母向其讲述自己在外情况的比例明显增加

     3.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会更多地向父母诉说自己在家、在校的情况以及询问父母在外情况,而不愿透露自己的烦心事

    (三)生日的问候与礼物的流动

     1.年龄较小的留守儿童过生日时,外出务工父母寄钱寄礼物的比例较高

     2.外出务工父母返乡时经常给留守儿童带礼物的频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四 内心情感

    (一)对外出父母的想念

    (二)到城市生活的愿望

    (三)父母与留守儿童彼此烦恼、心事的了解

     1.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认为自己越来越了解父母,而父母却越来越不了解自己

     2.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会更主动地询问父母烦恼,但却不愿向父母倾诉自己的烦恼

    (四)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

    (五)性格和心理变化

   五 交往与社会支持

    (一)交往情况

     1.留守儿童的交往范围随其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扩展

     2.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增长,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对留守儿童愈加重要

    (二)支持与帮助

   六 小结

  14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差异

   一 日常生活

    (一)衣着与饮食照料

     1.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对于衣着与饮食的满意程度最高,而亲戚监护的留守儿童对此的满意程度最低

     2.亲戚监护的留守儿童多数自己洗衣服

    (二)疾病照料

    (三)青春期生理卫生指导

     1.虽然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对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了解的比例最高,但其获取途径并非主要来自于父亲

     2.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通过监护人了解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的比率较高

     3.书刊、电视等大众媒体成为亲戚监护的留守儿童获取相关青春期生理知识最主要的途径

    (四)闲暇活动

    (五)劳动负担

     1.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在干家务活和照顾监护人方面相对负担最重

     2.亲戚监护的留守儿童农活负担最为繁重

    (六)零花钱的使用

     1.母亲监护和祖辈监护的留守儿童的零花钱数量相对较少

     2.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在零花钱的使用上更理性

   二 学习表现

    (一)学习成绩

    (二)学习态度

     1.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出现上学迟到的情况较多;亲戚监护的留守儿童上学逃课的现象较多

     2.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喜欢上学的比例最高,亲戚监护的留守儿童对上学兴趣不高

    (三)学习目的

   三 内心情感

    (一)父母与留守儿童彼此烦恼、心事的了解

    (二)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心情的影响

    (三)留守儿童心目中最重要的人

   四 社会支持

    (一)亲戚监护的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朋友给予的关心和安慰最多

    (二)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获得邻居和亲戚的帮助和支持较多

   五 自我监护

    (一)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生活负担重

    (二)娱乐时间少,受伤情况多

    (三)生活费用拮据

    (四)与上学热情并不相符的学习成绩

    (五)对父母深深地理解

    (六)独立勇敢,但内心孤独,渴望与人交流谈心

    (七)自我保护意识强

    (八)得到的帮助和支持较多

   六 小结

    (一)生活

    (二)学习

    (三)内心情感

    (四)社会支持

    (五)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生活负担加重,成长风险增加,并且生活费用拮据更加剧了其生活的艰辛

  15 父母不同外出情况留守儿童的差异

   一 留守儿童对外出父母的思念

    (一)随着父母务工地点的由近及远,留守儿童对外出父母的思念更为深切

    (二)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与相互间的联系频率有关联

    (三)外出父母回家频率较低的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想念程度较高,但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对父母感情比较淡漠

    (四)返乡时父母在家停留时间短,不利于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

    (五)父母初次外出务工时刚进入学龄期的儿童对父母有着更强烈的思念

    (六)父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心情的影响随务工年限的增加而弱化

   二 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

    (一)父母职业和收入较为优越的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务工持赞成态度的较多

    (二)父亲务工地点越远,留守儿童想到城市生活的愿望越强烈

    (三)父母从事的职业会影响留守儿童进城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愿望,父母从事建筑业的留守儿童想去城市生活的比例最低

   三 父母与留守儿童间的交流与理解

    (一)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频率越高,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对其心事了解的程度也越高

    (二)随着父母外出务工年限增加,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对其心事很了解的比例降低

    (三)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间的联系越频繁,留守儿童向父母倾诉烦恼的比例越高

    (四)外出务工父母经常回家探望有利于留守儿童向父母倾诉自己的烦恼

   四 小结

 第五部分 不同角色视角的留守儿童

  16 外出务工父母视角的留守儿童

   一 外出务工父母的基本情况

   二 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子女的了解与认识

    (一)监护状况

     1.外出务工父母认为祖辈照顾的孩子不存在问题的比例较高

     2.缺少对留守儿童学习的辅导和监督是外出务工父母意识到的祖辈监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3.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儿童被监护情况多满意、放心

    (二)生活状况

     1.九成以上外出务工父母认为了解留守子女的生活状况

     2.近半数外出务工父母担心子女贪玩、学坏

     3.更懂事、自理能力提高是留守子女最常见的积极变化

    (三)学习状况

     1.外出务工父母比较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

     2.子女成绩下降成为众多外出务工父母最为担心的方面

    (四)情感状况

     1.多数外出务工父母虽然会主动询问留守子女的心事,但很了解子女心事的比例并不高

     2.外出务工父母最担心孩子因思念父母而变得孤独、任性

     3.部分父母外出务工后与子女的亲情淡漠

     4.打电话是解决亲子之间情感问题的“理想”办法

   三 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子女社会支持的需求

    (一)无奈的现实迫使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分离

    (二)多挣钱成为外出父母弥补子女所受负面影响的“最佳”途径

    (三)外出务工父母对其他群体支持的需求

   四 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

   五 小结

  17 留守妇女视角的留守儿童

   一 留守妇女对留守儿童的认识和了解

    (一)成长风险

     1.意外伤害

     2.行为失范

     3.被人欺负

    (二)学习表现

     1.缺乏学习动力

     2.缺乏学习辅导

     3.学习成绩下降

    (三)内心情感

   二 留守妇女对留守儿童的教养

    (一)对子女学习的辅导和监督

    (二)对子女的管教方式

    (三)留守妇女与学校的联系

   三 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与担心

   四 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

    (一)学习方面

    (二)生活方面

    (三)情感方面

   五 留守儿童的需求

    (一)村庄

    (二)亲戚和邻居

    (三)国家和社会

    (四)学校和老师

   六 小结

  18 留守老人视角的留守儿童

   一 留守儿童的祖辈监护情况

   二 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一)饮食状况

    (二)衣着状况

    (三)上学接送

    (四)疾病照料

    (五)安全状况

   三 留守儿童的学习表现

    (一)学习成绩

    (二)学习态度与动机

    (三)学习辅导

   四 留守儿童的行为及性格

    (一)行为表现

    (二)性格特征

   五 留守老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

   六 留守老人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认识

    (一)留守儿童需要哪些帮助

    (二)哪些群体可以给留守儿童帮助

   七 小结

  19 非留守儿童视角的留守儿童

   一 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差异分析

    (一)生活上的差别

    (二)学习上的差别

    (三)情感上的差别

   二 留守儿童的需求分析

   三 小结

  20 其他角色视角的留守儿童

   一 社区成员视角的留守儿童

    (一)村医生视角的留守儿童

    (二)小商店店主视角的留守儿童

    (三)非留守儿童监护人视角的留守儿童

   二 学校老师视角的留守儿童

   三 政府组织视角的留守儿童

   四 小结

 第六部分 专题讨论

  21 大众媒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一 与留守儿童相关的大众媒体

   二 留守儿童易受大众媒体影响的原因

   三 大众媒体对留守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

    (一)大众媒体对留守儿童青春期性伦理内化的影响

    (二)大众媒体对留守儿童其他道德发展的影响

   四 大众媒体对留守儿童理想形成的影响

  22 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一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特征

    (一)留守儿童朋友群体的规模

    (二)从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组成结构来看,留守儿童主要与同学结为朋友,还有一部分邻居的小伙伴和同龄的兄弟姐妹

    (三)留守儿童的朋友群体并不仅限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交往也较为频繁

    (四)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形成主要基于情感因素,通过情感上的慰藉而建立起相互信任

    (五)部分留守儿童在同辈群体内处于不利地位,且表现消极

    (六)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呈现异性交往增多的趋势

    (七)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部形成自己的亚文化,且这一文化受到当地社区人文环境的影响较大

   二 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

    (一)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价值观的影响

    (二)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行为的影响

    (三)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内心情感的影响

     1.同辈群体间的情感慰藉让留守儿童找到归属感

     2.同辈群体中异性交往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3.情感因素的波动性和同辈群体中的不利地位对留守儿童内心情感的影响

   三 结论与思考

  23 家庭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一 家庭与留守儿童的早期教育

    (一)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亲子关系对儿童早期教育的特殊意义

    (二)留守儿童早期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二 家庭与留守儿童的青春期教育

    (一)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对儿童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留守儿童青春期教育现状

    (三)留守儿童青春期教育现状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24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

   一 外出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方式:漠不关心和物质满足

   二 现有监护人对儿童的教育方式

    (一)单亲监护人对儿童过于严格

    (二)祖辈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出现两个极端:打骂和溺爱

   三 小结

  25 留守儿童与农村学校教育

   一 留守儿童对学校和老师的期望

    (一)对学校设施的期望

     1.对学校教学条件的期望

     2.对学校生活条件的期望

    (二)对学校管理的期望

     1.对学校教育理念的期望

     2.对学校教师行为的期望

    (三)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期望

   二 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学校和老师的期望

   三 学校和老师的现实状况

   四 思考

  26 留守社区与留守儿童

   一 留守社区

    (一)作为农村社区的留守社区

    (二)区别于其他农村社区的留守社区

     1.留守社区的人口特征

     2.“打工和留守”是留守社区居民生活的一种常态

   二 留守社区的人际关系与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

   三 留守社区氛围与留守儿童行为和观念发展

    (一)赌博现象与留守儿童

    (二)盖房风气与留守儿童

    (三)教育传统与留守儿童

   四 小结

  27 留守儿童的成长风险

   一 人身安全

    (一)劳动时的受伤情况

    (二)意外事故

     1.被狗咬伤

     2.交通事故

     3.落水、溺水

     4.食物中毒

     5.其他意外事故

    (三)人身侵害

    (四)受同辈群体欺负

   二 行为偏差

    (一)打架斗殴

    (二)早恋倾向

    (三)赌博苗头

   三 心理创伤

    (一)父母外出后儿童的孤独无助

    (二)受到歧视

    (三)被他人监护的寄人篱下感

   四 其他隐性的成长风险

   五 结论与建议

  28 网吧与留守儿童的成长

   一 留守儿童的上网情况

    (一)上网留守儿童的多样性

    (二)资金来源

     1.外出父母给的零花钱

     2.向监护人说谎要钱

     3.“省吃俭用”为上网

     4.其他渠道

    (三)上网时间的选择

    (四)上网内容

   二 上网的危害

   三 留守儿童上网的主要原因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位

     1.留守儿童的外出父母成为其成长过程中的旁观者

     2.留守儿童的单亲监护人力不从心

     3.隔代监护难度较大

     4.其他监护情况

    (二)学校教育的错位

     1.学校缺少适合儿童身心发展所需要的课程

     2.老师的因素

     3.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缺乏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措施

    (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四 结论与建议

  29 留守儿童的标签化

   一 留守儿童的标签化过程

    (一)媒体的作用

    (二)学校的作用

    (三)社区的作用

   二 标签化之后的留守儿童

   三 思考与建议

  30 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

   一 问题儿童的特征

    (一)什么是问题儿童

    (二)问题儿童的成因

   二 留守儿童的特征

    (一)什么是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三 问题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

    (一)群体界定上的区别

    (二)问题成因的区别

    (三)问题程度的比较

   四 留守儿童的优秀品质

    (一)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理解

    (二)留守儿童对祖辈监护人的孝心

    (三)留守儿童建设家乡的热情

   五 思考

  31 留守儿童的理想

   一 留守儿童理想的多元性

   二 留守儿童理想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

    (二)学校

    (三)同辈群体

    (四)大众传播媒介

    (五)社区

    (六)社会文化

    (七)外出经历

    (八)突发性的生活事件*

   三 思考

  32 农村家庭生活的儿童中心论

 相关链接

 附录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乡城流动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家庭生计维系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在此背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却承受了父母外出务工之后的重重压力。由于家庭劳动力的减少,留守儿童不仅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反而要过早分担家庭的生计压力,因此面临着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父母的远离和家庭教育的断裂引发了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关爱缺失、学习无助以及内心孤独等问题,并进一步对其人格养成产生深层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形成是社会转型期的结构性问题,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研究存在亟待探索和深入的空间。本书以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社区中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切入点,对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学习表现、内心情感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社区中不同群体的视角了解留守儿童,力图客观而真实地展示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全景和多元性现实。我们希望这一研究能够帮助全社会更加全面地认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并最终形成切实有效的关爱行动,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1.包兴敏:《同辈群体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卜卫:《大众传媒与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青年研究》1997年第2期。

3.《辞海·语词分册》(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4.曹春华:《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研究》,《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年第5期。

5.曹建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探新》,《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6.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第10期。

7.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江苏教育科研》2006年第2期。

8.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

9.陈会昌、叶子:《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述评》,《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4期。

10.陈建平:《寄宿制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影响的调查与研究》,《教学与管理》2004年第12期。

11.陈新益:《关注农村小学寄宿制现象》,《江苏教育》2002年第12期。

12.陈勇:《当今永久性国际人口迁移现状及其特点》,《人口与经济》2000年第2期。

13.陈玉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症结及对策》,《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5年第10期。

14.陈正良:《同辈群体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5.程虹娟:《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5期。

16.程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7.程结晶、黎光明:《江西省农村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

18.〔加〕大卫·切尔著、彭铟旎:《家庭生活的社会学》,中华书局,2005。

19.邓伟志、徐新:《家庭社会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20.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

21.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年第4期。

22.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23.樊秀芸:《浅谈学生青春期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4.高觉敷、叶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5.龚红莲:《“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来自深圳“姚圩街”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社科纵横》2006年第3期。

26.郭三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7.郭少榕:《农村留守女童: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福建农村留守女童问题调查分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8.韩更生、杨金星:《国际人口迁移概观》,《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年第4期。

29.和秀涓:《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一个生态学的视角》,《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0.黄小娜等:《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人群》,《医学与社会》2005年第2期。

31.黄祖辉、许昆鹏:《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2.纪红艳:《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第5期。

33.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4.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理论观察》2005年第4期。

35.焦荣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及教育策略》,《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2期。

36.李翠英、熊英:《湖南农村留守儿童行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7.李根寿、廖运生:《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思考》,《前沿》2005年第12期。

38.李冠伟:《人口迁移的中外对比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2期。

39.李明欢:《国际移民学研究:范畴、框架及意义》,《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0.李萌、周宗奎:《儿童发展研究中的群体社会化之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41.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9期。

42.李晓夏、周小康:《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问题研究:以安徽某地为例》,《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3.李湘黔:《未成年人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44.李雪英、高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年第3期。

45.刘霞、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6期。

46.刘霞、武岳、申继亮、邢淑芬:《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4期。

47.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第3期。

48.刘屹、唐绍洪:《对“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缺失的理性思考》,《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6期。

49.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0.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王晔:《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2期。

51.刘祖强、谭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教育导刊》2006年第6期。

52.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53.林培淼、袁爱玲:《全国留守儿童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的概念研究》,《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4期。

54.林正大等:《试述幼儿的早期教育》,《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第6期。

55.卢宁:《关注留守儿童——以豫东农村为例》,《社会工作》2006年第10期。

56.鲁秀美、李培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黑河学刊》2007年第1期。

57.陆士祯、任伟、常晶晶:《儿童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8.吕绍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59.吕绍清:《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上)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第8期。

60.吕绍清:《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下)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第9期。

61.吕绍清:《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生活的挑战——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62.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中国妇运》2006年第6期。

63.罗国芬、余凌:《试论儿童教养方式“问题化”的对象:兼论儿童教养方式研究中几个概念的关系》,《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64.罗国芬、余凌:《留守儿童调查有关问题的反思》,《青年探索》2006年第3期。

65.罗国芬:《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问题评述》,《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66.马寿海:《世界人口移民新态势》,《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2期。

67.毛丹:《阿德勒对问题儿童及其教育的研究述评》,《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

68.梅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3期。

69.裴菊英等:《早期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社区服务模式》,《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第6期。

70.钱海娟:《试析同辈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71.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2.冉红霞:《爱,使留守不孤单——记四川省邛崃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辅导员》2006年第10期。

73.孙玉娜、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7期。

74.邵艳、张云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以湖南长沙市为例》,《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5.石明兰:《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作用》,《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76.沈黎:《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综述》,《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77.王良锋、张顺、孙业桓、张秀军:《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第7期。

78.王秋香:《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文史博览》2006年第7期。

79.王秋香:《同辈群体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80.王秋香:《农村“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类型及特点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81.王瑞红:《家庭扶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82.王阳亮:《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年第6期。

83.王玉琼、马新丽等:《留守儿童,问题儿童?》,《市场暸望》2005年第1期。

84.温铁军:《分三个层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河南教育》2006年第5期。

85.吴霓:《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河南教育》2006年第5期。

86.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

87.刑云、朱德全:《农村留守问题的反思与对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88.项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一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89.项继权:《为农民工子女子女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农村工作通讯》2005年第3期。

90.熊亚:《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0期。

91.许海文:《关于留守儿童认识的误区及反思》,《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92.许立华:《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93.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4期。

94.叶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95.叶敬忠、詹姆斯·莫瑞主编《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6.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人口学刊》2006年第3期。

97.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第6期。

98.叶娜:《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刍议》,《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

99.叶仁荪、曾国华:《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1期。

100.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第2期。

10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2.于杰、阳德华:《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心理发展及教育策略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03.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104.岳慧兰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年第10期。

105.詹欢、张捍东:《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党史文苑》2005年第16期。

106.赵红等:《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态的对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6期。

107.赵科夫、方雪晖等:《安徽省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疾病控制杂志》2007年第3期。

108.赵克强:《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华夏医学》2001年第3期。

109.赵敏:《国际人口迁移理论评述》,《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第4期。

110.赵新泉、林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八镇十寸“留守儿童”为个案》,《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年第1期。

111.张德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现代教育论丛》2006年第3期。

112.张德乾、仰和芝:《亲情呵护缺失:聚焦农村留守儿童交往》,《中国统计》2007年第6期。

113.张凤琴:《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14.张国举、王彬竹:《新农村建设中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15.张海钟、赵静:《生态系统观视野下的留守儿童研究问题解析》,《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6期。

116.张丽芳等:《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4期。

117.张丽华:《试论同辈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118.张利萍:《我国户籍型教育问题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19.张雪梅:《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第9期。

120.张宇辉:《河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21.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6年第3期。

122.周守珍:《社会支持与儿童心理发展》,《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7期。

123.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12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25.周宗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26.钟继灿、王健:《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第1期。

127.朱芳红:《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弱化探析》,《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6期。

128.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教育科学》2002年第4期。

129.庄美芳:《留守儿童自主性学习品质现状调查报告》,《江西教育》2006年第7期。

130.〔美〕Paula Allen-Meares著《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李健英、范志海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31.Audrey M.Pottinger,Sharon Williams Brown,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Parental Migration on Children: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Families from the Caribbean.

132.Brenda S.A.Yeoh and Theodora Lam,The cost ofimMobility among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Children who Migrate with a Parent,Regional Seminar on Strengthening the Capacity of National Machineries for Gender Equality to Shape Migration Policies and Protect Migrant Women,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ovember 2006.

133.Crawford-Brown,C. & Rattray,J.M.(2002).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Caribbean families.In N Boyd Webb & D Lum(Eds),Culturally diverse parent-child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pp.107-130).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34.Gail Mummert,Caring for the young and the elderly in rural Mexico:a gendered and transnational analysis of the family-state interface,paper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icy Intervention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Comparative Issues,Beijing 2007.

135.Glasgow,G.F.,& Ghouse-Shees,J.(1995).Themes of rejection and abandonment in group work with Caribbean adolescents.Social Work With Groups,17,3-27.

136.Maruja M.B.Asis,Living with Migration:Experienc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Philippines,Asian Population Studies,Volume 2,Issue 1 March 2006,pages 45-67.

137.Jones,A.,Sharpe,J and Sogren,M.(2004).Children’s experiences of separation from parents as a consequence of migration.Caribb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3,89-109.

138.Liem Nguyen,Mika Toyota & Brenda Yeoh,Report on Impacts of Migration and the Left-behind in Asia,International Workshop co-organised by Asian MetaCentre for Popul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alysis,and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Studies,Vietnam 2005.

139.Pottinger AM(2005a).Children’s experience of loss by parental migration in inner city Jamaica.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2005,75(4)485-496.

140.Pottinger AM(2005b).Disrupted caregiving relationships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in school age children living in inner city communities.Caribbean Childhoods:From Research to Action,2,38-57.

141.Philippe Aries.Centuries of Childhood: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Robert Baldick,,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

142.Suarez-Orozco,C.,Todorova,I.,& Louie,J.(2002).Making up for lost time:The experience of separation and reunification among immigrant families.Family Process,41,62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