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3辑)图书

Marxist Philosophy Review (Vol.3)

SSAPID:101-3003-5173-25
ISBN:978-7-5201-2904-6
DOI:
ISSN: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力图以评论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由高校众多知名学者,如丰子义、杨学功、汪信砚、吴晓鹏、孙伟平、鉴传今等,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每年度所发表成果(包括图书、期刊等)进行评论,并刊发相关书评等,引领论争的风向,提高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思想评论水平。本辑设置了“热点评论”“专题评论”“学术书评” “思想对谈”“博文锐评”“佳作短评”等栏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吕霞云;王京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编委会

 本刊简介及征稿启事

 编者手记

  向以评论的方式贡献思想的作品和作者致敬

 热点评论

  关于“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终结问题

   二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兴起及其演变

    (一)关于以丹尼尔·贝尔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终结”论

    (二)关于以福山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终结”论

   三 “意识形态终结”论持久影响的原因和理论困境

    (一)面对“意识形态终结”论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二)“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学理支撑及其困境

   四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发展

  自我所有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柯亨与马克思在当代的相遇

   一 柯亨对马克思平等理论的当代反思与重构

   二 马克思是如何理解和看待自我所有权的?

   三 自我所有权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剥削的核心依据吗?

   四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回归自我所有权吗?

  政治经济学批判在何种意义上是哲学?

   一 国际学术史图景中的国内研究

   二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性质

   三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

   四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建构

   五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归旨

 专题评论

  后现代空间的性别建构

   一 其人与其书

   二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空间理论:性别歧视上的一丘之貉

   三 苏贾:线性的偏执

   四 哈维:男权主义的眼神

   五 余论

  “空间转向”后的左翼地理学人宣言

   一 空间的社会关系本质与劳动的空间分工

   二 时空压缩与全球地方感

   三 空间女性主义

   四 结语

  不平衡、地方感与空间的性别

   一 劳动的空间分工与不平衡发展

   二 “全球地方感”理论

   三 性别与空间:女性主义的分析视野

   四 结语

  以“都市革命”来改变世界

   一 何谓“都市”?

   二 如何认识“都市”

   三 资本主义如何进行“都市设计”

   四 何谓“都市革命”以及“都市革命”何为

 学术书评

  《李达年谱》编撰的重大意义与学术创新

   一 《李达年谱》编撰的重大意义

    (一)从历史角度看,《李达年谱》完整记录了李达的历史贡献、真实还原了李达的历史地位,是对李达先生的最好纪念

    (二)从学术角度看,《李达年谱》全景展现了李达的学术人生,系统阐释了李达的论著思想,为当代李达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

    (三)从现实角度看,《李达年谱》生动再现了李达追求真理、忠于信仰的一生,为今天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思想资源

   二 《李达年谱》的学术创新与特色

    (一)史海钩沉,资料翔实

    (二)审慎严谨,考辨精细

    (三)有所侧重,取舍精当

    (四)尊重历史,秉笔直书

   三 《李达年谱》的有待商榷之处

    (一)李达生平事迹考辨有些许瑕疵

    (二)年谱结构与形式还有待改进

  科学时代哲学何为?

  面向虚无主义的“阵地战”

   一 海德格尔与虚无的存在学

   二 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与虚无

   三 虚无主义的思想史

   四 虚无主义的诊疗学

   五 尼采与海德格尔

  理念与现实: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

   一 两个世界裂缝的沟通:从观念到实践

   二 三重维度中的资本概念:从现实到理论

   三 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空方位

   四 余论

  从“存在的象征”到“存在的超脱”:政治美学的前景

   一

   二

   三

  新时代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

   一

   二

   三

  认识“虚构”的自己

   一 对人类及其历史的认知解释

   二 对认知的计算解释

   三 对计算的数据(计算)主义解释

   四 总结

 思想对谈

  《资本论》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专题一 《资本论》的文本解读与思想阐释

   专题二 《资本论》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专题三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创新

   专题四 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博文锐评

  马克思文本研究“新生代”的初次亮相

   一

   二

   三

  虚无主义的“中国性”建构

   一 范式转化:中国虚无主义的概念缘起

   二 理论旅行:虚无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路径

   三 话语变迁:虚无主义在中国的当代表征

  论早期马克思的“主谓颠倒”理论:“中介”的作用

   一 为什么要研究“主谓颠倒”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 整个博士论文的目的、方法与结构

 佳作短评

  《1+12:通向常识的道路》等书评5篇

   短评一:《1+12:通向常识的道路》

   短评二:《重思国家》

   短评三:《何为正义》

   短评四:《四种分叉》

   短评五:《分裂分析德勒兹:先验经验论与建构主义》

 文前辅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力图以评论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于评论中见时代之思想,睿智之对话,生动之现实,为本刊理想与追求。为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您的见证,还有您的参与,进而使改变现状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