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60

开放发展理念与社会工程建设图书

The Ideas of Ope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SAPID:101-2987-5981-89
ISBN:978-7-5201-0082-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探讨了开放发展理念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开放发展理念与社会工程建设的密切关联;进而着重探讨了开放发展理念对于中国社会工程建设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现实价值主要围绕精神家园的构建、社会制度体系的完善、社会运行机制的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四个方面展开。对于应当怎样在社会工程建设中坚持和运用开放发展理念,本书提出了应当坚持的三项原则和应当重视的四个主要途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者论丛
作 者: 赵亮
编 辑:曹义恒;闫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A8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前言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者论丛编委会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所涉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一 关于开放发展理念与社会工程建设关系的研究状况

   二 对当前研究状况的基本评价

   三 本研究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本研究的目的

   二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开放发展理念与“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第一节 关于开放与开放发展理念

   一 关于开放

    (一)开放的含义

    (二)目前开放的存在形态

     1.开放是一种理论、思想、观念

     2.开放是一项国策

     3.开放是一种行动

    (三)与开放有关的认识问题及其解决

     1.开放就是对外开放

     2.开放就应全面开放

     3.开放就不要怕付出代价

   二 开放发展理念

    (一)关于理念的含义

    (二)关于发展理念的含义

    (三)关于开放发展理念的含义

  第二节 开放发展理念与“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

   一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二)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历史背景

     1.新任务的背景

     2.新环境的背景

     3.新挑战的背景

   二 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创新发展理念的内涵

    (二)协调发展理念的内涵

    (三)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四)开放发展理念的内涵

    (五)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

   三 五大发展理念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意义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的自信

     2.坚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坚定对实现“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信心

    (二)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经济发展难题

     2.有利于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借鉴

    (三)对社会成员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

     1.为社会个体成员展示能力与才华提供了用武之地,创造了机会与条件

     2.为社会个体成员满足自身需求创造了机会

     3.有利于培养中国现代化的人才队伍

   四 开放发展理念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联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相互关联

     1.创新发展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

     2.协调发展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证

     3.绿色发展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4.开放发展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

     5.共享发展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

    (二)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地位

     1.开放发展与创新发展

     2.开放发展与协调发展

     3.开放发展与绿色发展

     4.开放发展与共享发展

 第三章 开放发展理念与社会工程建设的密切关联

  第一节 社会工程的内涵与特征

   一 社会工程的内涵

   二 社会工程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工程的作用对象是人和人类社会

    (二)社会工程的理论依托主要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三)社会工程的标志性成果是公正社会制度和高效社会运行机制的建立

    (四)社会工程建设需要社会群体成员的参与

  第二节 中国社会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精神统领、精神家园

    (一)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提出的严峻挑战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错误人生观、价值观的滋长

     2.对外开放导致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渗入

     3.错误价值观的严重危害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社会工程是迫切任务

     1.要适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2.要切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二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体系

    (一)关于社会制度的分类

     1.按照制度的形成过程划分

     2.按照制度的性质和社会的形态来划分

     3.按照制度的整体与组成部分划分

    (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艰巨性

     1.探索发展道路的考验

     2.来自外部的封锁、遏制的考验

     3.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考验

     4.坚定“三个自信”,坚持不懈地建设好这一重大社会工程

   三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运行机制

    (一)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1.社会制度和社会运行机制共同为制定的主体服务

     2.社会运行机制依赖社会制度,由社会制度所决定

     3.社会制度的价值由社会运行机制来实现

     4.社会制度是静态的,社会运行机制是动态的

    (二)搞好社会运行机制的建设工程

     1.构建民主政治运行机制

     2.构建社会稳定机制

     3.构建经济运行机制

     4.构建社会保障运行机制

     5.构建法律适用运行机制

    (三)构建社会运行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1.高效原则

     2.公平原则

     3.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原则

     4.全民参与原则

   四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人际关系

    (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工程的任务之一

     1.和谐人际关系的表现和重要意义

     2.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一项社会工程

    (二)影响和谐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1.道德建设的水准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

     2.社会公平的程度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

     3.社会精英的表现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

     4.法律的适用状态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1.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目标

     2.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任务

  第三节 中国当前社会工程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人们的探索与创造精神

    (一)社会工程建设同样需要探索与创造精神

     1.社会工程建设有规律可循

     2.把握社会工程建设规律需要探索与创造精神

    (二)影响探索与创造精神的主要因素

     1.历史环境与条件的影响

     2.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三)创造条件,发挥探索与创造的潜能

     1.探索与创造是无止境的

     2.探索与创造需要被认可与支持

     3.社会工程建设的团队合作是基本特征

   二 发展道路选择与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程度

    (一)国家的社会制度建设是社会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1.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是重大的社会变革

     2.巩固新制度是建立社会制度这一社会工程的继续

    (二)某一社会制度之下的社会工程建设受制于国家的社会制度

     1.社会制度是制约其他社会工程建设的最重要因素

     2.某一社会制度之下的任何社会工程建设都要服从这一社会制度的性质

    (三)中国当下的社会制度为社会工程建设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1.中国当下的社会制度是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

     2.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为具体的社会工程建设创造了基础条件

   三 国家的社会工程建设基础和历史文化影响

    (一)中国社会工程建设的基础

     1.制度基础:政治保证

     2.经济基础:物质保证

     3.文化基础:思想保证

     4.社会基础:公平保证

     5.生态基础:环境保证

    (二)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代社会工程建设的影响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3.对历史文化的改造与利用

   四 选择正确的思想与理论指导

    (一)社会工程建设需要正确的思想与理论指导

     1.社会工程建设对指导思想与理论的特殊需求

     2.社会工程建设要以指导思想与理论的部分内容为建设任务

    (二)中国社会工程建设对指导思想与理论的选择

     1.马克思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3.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4.其他人类优秀的理论成果

  第四节 开放发展理念适应了社会工程建设的需求

   一 开放发展理念的社会历史价值不可取代

    (一)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开放

    (二)开放的现实催生了开放的思想、理念

    (三)开放发展理念运用的广泛性

   二 开放发展理念是社会工程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指导之一

    (一)中国特色社会工程建设的新环境

     1.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基本的经济环境

     2.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确立了开放的环境

     3.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目标指向

     4.外部势力的围堵与遏制是新的挑战

    (二)中国特色社会工程建设要求开放的思想、理念的运用

     1.中国特色社会工程建设要处理好自我建设和开放的关系

     2.中国特色社会工程建设需要开放发展理念的指导

 第四章 开放发展理念对社会工程建设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开放发展是人类的共识

   一 从封闭到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从封闭到开放的实践探索

     1.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2.以开放的理念探寻中国的出路

     3.用开放的思想进行现代化建设

    (二)对中国封闭与开放的基本评价

     1.开放是中国的历史传统

     2.封闭对中国的严重后果

     3.当代的开放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4.当代的开放成就斐然

   二 开放与开放理念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一)开放适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

     1.开放促进了物质交流、人才交流

     2.开放促进了文化的融合、民族的融合

     3.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开放为社会成员实现自身价值创造了条件

     1.开放拓展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拓展了实现理想的空间

     2.开放提升了人们的认知能力,增强了适应世界发展的能力

     3.开放为满足人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要求创造了条件

  第二节 社会工程建设中开放发展的特殊性

   一 开放发展的历史作用具有通用性

    (一)开放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全方位的

     1.开放发展理念适用于所有人类活动领域

     2.开放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社会工程建设需要开放

     1.社会工程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建设工程

     2.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工程建设可以互相借鉴

     3.社会工程建设中的借鉴不等于取代

   二 当代中国社会工程建设中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的特殊价值

    (一)当代社会工程建设中的开放发展理念的运用

     1.制度建设的开放

     2.社会运行机制的开放

     3.构建人心工程的开放

    (二)当代社会工程建设必须面向全新的开放环境

     1.开放环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社会工程建设必须直面开放环境

     3.社会工程建设应当坚持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4.社会工程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开放发展理念

 第五章 开放发展理念对社会工程建设的现实价值

  第一节 精神家园的构建需要开放发展理念的引领

   一 构建精神家园过程中面临的开放环境

    (一)开放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1.开放是寻求发展之路的结果

     2.开放是促进发展的正确选择

     3.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二)开放对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挑战

     1.市场经济运行带来的新挑战

     2.西方价值观渗透和影响带来的新挑战

     3.历史文化中糟粕的负面影响的挑战

    (三)开放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新机遇

     1.有生命力的东西要在比较中沉淀,在斗争中发展

     2.新环境滋生新思想、新理念

     3.物质文明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构建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物质保证

   二 开放环境下的精神家园构建离不开开放发展理念的引领

    (一)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在开放环境下完成

     1.开放环境是不可改变的环境

     2.社会工程建设必须在开放环境下完成

     3.构建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影响

    (二)运用开放发展理念构建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

     1.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体现人类精神文明成果

     2.既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有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

     3.在内容与方式上,适度借鉴其他国家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经验

  第二节 社会制度体系的完善需要开放发展理念的指导

   一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面临的开放环境

    (一)崭新的社会制度与旧制度并存所面临的尖锐问题

     1.新制度是对旧制度的挑战

     2.旧制度的能量不可低估

     3.不同社会制度还将长期并存

    (二)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改革完善

     1.新制度不会因为新而自然取代旧制度

     2.新制度的发展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3.新制度的生命力要在不断改革完善中体现

    (三)中国特色展示的中国经验

     1.从国情出发确定发展道路

     2.从国情出发完善社会制度

     3.从国情出发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

   二 开放环境下的社会制度构建离不开开放发展理念的指导

    (一)开放环境为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完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1.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要在比较中实现

     2.社会主义制度对其他社会制度的借鉴在开放中完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完善要在开放环境下接受检验

     1.社会制度的完善程度既有自我评价又有他人评价

     2.开放环境是接受检验的基本途径

    (三)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是开放的制度

     1.制度的开放与开放的制度应当统一

     2.中国开放的社会制度适应了社会制度的开放环境

   三 在适当借鉴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制度为什么要借鉴

     1.对社会制度建设成果的借鉴是发展的需要

     2.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借鉴有特殊的原因

    (二)中国特色社会制度应当怎样借鉴

     1.从国情出发适度借鉴

     2.从需要出发的选择借鉴

  第三节 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运行机制需要开放发展理念的指导

   一 构建中国社会运行机制面临的开放环境

    (一)社会运行机制对开放程度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1.社会运行机制的优劣决定开放的实际效果

     2.优化社会运行机制是实施开放的重要条件

    (二)社会运行机制要适应开放环境的要求

     1.开放环境要求高效顺畅的社会运行机制

     2.社会运行机制要在开放环境中不断改进

   二 构建科学有效的社会运行机制离不开开放发展理念的指导

    (一)社会运行机制的确立需要开放发展理念的指导

     1.社会运行机制的确立要体现开放的精神

     2.社会运行机制的确立要为实现开放服务

    (二)社会运行机制的改进与完善需要开放发展理念的指导

     1.运用开放发展理念能够促进社会运行机制的改进与完善

     2.运用开放发展理念能够提升社会运行机制的层次与水平

   三 在借鉴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的社会运行机制

    (一)开放为借鉴和完善中国的社会运行机制创造了条件

     1.开放为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提供了比较鉴别的机会

     2.开放为中国的社会运行机制提供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条件

    (二)在开放环境中实现中国社会运行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运行机制的社会主义性质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运行机制与兼容并蓄的统一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运行机制的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第四节 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需要开放发展理念的指导

   一 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使和谐社会构建面临全新环境

    (一)市场经济体制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1.重视物质利益而淡化精神价值

     2.重视个人奋斗而淡化团队合作

     3.重视个人利益得失而淡化社会责任

    (二)对外开放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1.信奉西方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

     2.信奉享乐主义价值观

   二 和谐社会构建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需开放发展理念的指导

    (一)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并存

     1.开放决定了负面影响的长期性

     2.开放决定了弘扬正面影响的艰巨性

    (二)开放的人际关系的标志

     1.既弘扬民族传统又学习外国的文明

     2.既有时代特色又有传统内涵

   三 在借鉴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一)个人奋斗与团结协作的统一

     1.个人奋斗不应忽视团队的作用

     2.团队协作不应妨碍个人奋斗与发展

    (二)物质追求与精神境界提升的统一

     1.注重精神境界提升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提升精神境界与追求物质利益并不冲突

 第六章 开放发展理念在社会工程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第一节 开放发展理念运用于社会工程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符合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

     2.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符合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工程建设的现实基本要求

     1.中国特色社会工程建设需要正确理论的系统、全面的指导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工程建设的正确方向

    (三)在中国特色社会工程建设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实际应用价值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源于现实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要依托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二 坚持中国特色和适度借鉴相结合的原则

    (一)要坚持中国特色不动摇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工程建设是历史使命

     2.中国特色特在何处?

     3.放弃中国特色会产生什么后果?

     4.怎样坚持中国特色?

    (二)适度借鉴与开放发展理念相一致

     1.开放为适度借鉴创造了条件

     2.适度借鉴要把握恰当的程度

   三 坚持继承传统和现实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一)坚持社会工程建设的继承

     1.继承既是哲学思维又是现实要求

     2.正确把握继承中的扬弃

    (二)坚持社会工程建设的创新

     1.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的统一

     2.中国特色社会工程建设的创新要服务于国家性质的特殊需要

     3.要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创新

  第二节 拓展开放发展理念运用于社会工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历史成就加强开放发展理念教育

    (一)要正确认识开放发展理念与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关系

     1.确立开放国策是运用开放发展理念的结果

     2.开放取得的历史成就验证了运用开放发展理念的正确性

     3.中国的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开放发展理念

    (二)开放发展理念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包括开放发展理念

     2.发展目标和中国梦教育包括开放发展理念

     3.理想信念教育包括开放发展理念

    (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开放发展理念教育

     1.将历史选择与开放发展理念结合起来

     2.将历史成就与开放发展理念结合起来

     3.将历史使命与开放发展理念结合起来

     4.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开放发展理念结合起来

   二 努力将开放发展理念贯穿于社会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一)社会工程的设计要运用开放发展理念

     1.用开放发展理念指导社会工程的选择

     2.用开放发展理念指导社会工程的设计

    (二)社会工程的实施要运用开放发展理念

     1.用开放发展理念实施社会工程的动员

     2.用开放发展理念实施社会工程的组织

     3.用开放发展理念实施社会工程的总结

    (三)社会工程的改进与完善要运用开放发展理念

     1.用开放发展理念评价社会工程

     2.用开放发展理念改进与完善社会工程

   三 不断探索和创新,构建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程体系

    (一)正确认识社会工程建设的中国特色

     1.要服务于、服从于中国的国家性质和社会制度

     2.要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

     3.要坚持社会工程的合规律性和历史进步性

     4.要适应开放的国际环境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工程需要不断改进与创新

     1.要解决创新什么的问题

     2.要解决怎样创新的问题

   四 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相融合,发挥五大发展理念的综合优势

    (一)要正确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整体性特征

     1.五大发展理念密切关联,缺一不可

     2.五大发展理念对现实发展规划、社会工程建设、发展目标的指导是全面指导

    (二)要坚持发挥五大发展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工程建设中的综合作用

     1.中国特色社会工程建设是综合性工程

     2.中国特色社会工程调整社会关系具有综合性特点

     3.中国特色社会工程建设需要五大发展理念的综合作用

 结语

  一 开放发展理念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二 开放发展理念与社会工程建设具有密切关联

  三 开放发展理念对社会工程建设的历史价值

  四 开放发展理念对社会工程建设的现实价值

  五 运用开放发展理念进行社会工程建设的对策

 总序

本书探讨了开放发展理念对于当前社会工程建设的时代价值。作为先导性问题,在论述主题之前,首先探讨了开放发展理念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开放发展理念与社会工程建设的密切关联;进而着重探讨了开放发展理念对于中国社会工程建设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现实价值主要围绕精神家园的构建、社会制度体系的完善、社会运行机制的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四个方面展开。对于应当怎样在社会工程建设中坚持和运用开放发展理念,本书提出了应当坚持的三项原则和应当重视的四个主要途径。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

《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2。

田鹏颖:《社会工程哲学教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赵兴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邵华:《工程学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辞海(语词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

《词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0。

乔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奋斗》2016年第2期。

杨玉成:《开放发展理念与对外开放转型升级》,《湖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孙志祥:《以开放发展理念促进社会组织走出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年第2期。

李黎明:《社会工程学:一种新的知识探险》,《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杨建科:《社会工程思维的地位和作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田鹏颖、李勋琼:《论社会工程创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法论意义》,《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10期。

李永胜:《从社会工程视角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辽东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王强:《社会工程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求实》2011年第5期。

崇维祥、安娜青:《作为一项社会工程的反腐斗争——以新加坡经验为例》,《群文天地》2011年第20期。

林坚、黄顺基:《社会工程管理中的“总体设计”方法》,《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10期。

孙学庆:《以开放理念引领“一带一路”建设》,《理论视野》2015年第12期。

肖金成:《“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发展、和平之路》,《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第3期。

李伟:《秉持包容开放理念积极拓展合作空间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中国科技投资》2015年第36期。

李建华、曾钊新:《论道德建设的社会工程》,《现代大学教育》1996年第2期。

田鹏颖:《从社会工程学到社会工程哲学》,《辽东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周镇宏:《“公众理解科学”:一项功德无量的社会工程》,《同舟共进》1994年第4期。

江晓薇:《21世纪初我国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第3期。

王在全:《坚持对外开放发展战略不动摇》,《特区经济》2013年第1期。

刘洁:《以开放发展新理念谱写“十三五”新篇章》,《理论学习》2015年第12期。

韩振峰:《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期。

张源:《走向世界历史:开放发展理念的渊源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杨卓华:《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与“五大发展理念”关系探讨》,《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年第3期。

武力:《“开放”将推动中国更好发展》,《当代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1期。

张新:《五大发展理念是党对科学发展原则和规律的新认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期。

苏振锋、翟淑君:《要学习把握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重庆日报》2015年12月11日。

秦宣:《五大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光明日报》2016年2月4日。

刘於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综述》,《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年第3期。

王维平、赵玉华:《“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开放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16年第2期。

岳鹏、屠火明:《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年第1期。

李小杰、何静:《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对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借鉴》,《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年第3期。

焦轶荣:《“渐进社会工程理论”对我国当前政治改革的借鉴意义》,《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杨娟:《邓小平的改革观与传统文化》,《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刘书林:《论毛泽东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吸收和扬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2期。

方真:《社会的封闭与开放状态的相对性》,《哲学动态》2000年第10期。

杜柯伟:《践行开放发展理念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基础教育参考》2016年第9期。

郑靖茹:《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文学理论》,《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李朝红、肖琦:《批判性思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3期。

孙婷婷:《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制度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4期。

袁银传:《认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求实》2015年第8期。

陈鲁直:《全球化与全球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马武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演变及启示》,《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陈濯:《当前人际交往经济化倾向探析》,《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6期。

金建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0年第4期。

杨信礼:《全球思维与共赢观念》,《前沿论坛》2002年第12期。

关凤利、于德永:《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主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5期。

李崇富:《历史唯物主义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1期。

孟献丽:《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年第1期。

骆郁廷:《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9期。

刘占虎:《社会工程思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实践》,《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2期。

王淑芹:《正确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期。

颜晓峰:《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6年第1期。

简 介:全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社会工程的逻辑范式,解构共享发展理念,以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逻辑和唯物史观逻辑探索为起点,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与社会工程的契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理论,即推动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工程化传播,明确共享发展理念落实的社会工程主体是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

作者: 曹洪滔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