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

质性社会学导论图书

SSAPID:101-2987-3715-52
ISBN:978-7-5201-2411-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由历史及现实到未来、由方法论到认识论再到本体论、由范式特征到话语体系再到本土路径的演进方式,层层深入展开论述,提出了“质性社会学”的基本内涵框架,初步建构起质性社会学话语体系。本书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在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借鉴现代自然科学最新进展,独创性提出“社会全息论”假说,这一理论有效破解了困扰经典社会学的“代表性悖论”,奠定了质性社会学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 者: 石英
编 辑:隋嘉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索引

 作者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何谓质性社会学

   一 质性社会学是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基本理念的社会学

   二 质性社会学不等于“定性社会学”

   三 质性社会学是一种独立的研究范式

  第二节 质性社会学何以必要

   一 对社会学盲目和过度量化倾向纠偏的需要

   二 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促进社会学学科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 适应社会转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需要

  第三节 质性社会学何以可能

   一 实践中已有丰富的经验积累

   二 理论上自成体系,有充分的学理依据

   三 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高度契合

  第四节 质性社会学何为

   一 重构与世界平等对话的本土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

   二 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

   三 重振中华文化自信

 第二章 质性研究史

  第一节 质性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体系的兴起和发展

   一 质性研究的类型划分和发展阶段

   二 质性研究的理论渊源和思想积淀

    1.对量化研究方法的反思

    2.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3.流派各异的思想积淀

   三 国外质性研究的代表性出版物和其他交流载体

  第二节 西方社会学质性研究几种代表性理论的产生

   一 格拉泽、施特劳斯与扎根理论

   二 约根森与参与观察法

  第三节 国外质性研究的传统与特色

   一 美国:发端于民族志的人类学传统

   二 德国:方法论反思的哲学传统

   三 日本:实地观察、田野范式的心理学传统

   四 国外质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质性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轨迹

   一 从妇女/社会性别领域切入的质性研究:参与式方法和行动研究

   二 从教育学领域切入的质性研究:概念界定

   三 从人类学、民族学等领域切入的质性研究:方法推介与意义探讨

   四 农村社会学领域的质性研究:“华中乡土学派”的田野调查与“饱和经验法”

   五 从研究方法到学科范式:“质性社会学”的提出

  第五节 中国早期社会学自发的质性研究传统

 第三章 质性方法论

  第一节 质性方法的知识生产模式及主要类型

  第二节 主体叙事模式

   一 焦点小组

   二 深度访谈

   三 口述历史

  第三节 田野参与模式

   一 参与观察法

   二 民族志

   三 行动研究

  第四节 影像分析模式

  第五节 文本诠释模式

   一 德尔菲法

   二 扎根理论

   三 话语分析

  第六节 质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一 开放与融合,强调多范式综合

   二 坚持本土化和在地性,关注情境意义

   三 强调参与和行动,关照主体经验

   四 倡导价值和建构,强化解释与理解

   五 注重记叙与过程分析,不提倡“预先假设”

   六 关注特殊与个案话语,追求深度而非普遍意义

  第七节 从质性研究到大数据方法

   一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两种不同起源

   二 “大数据”不是“小数据”的延伸

   三 一个趋势:从人工为主到机器为主

   四 大数据方法应用于社会研究的局限性

 第四章 质性认识论

  第一节 从质性方法到质性思维

   一 认识论视角的质性思维

   二 质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1.参与性:主客体互构

    2.理解性:将心比心

    3.解释性:强调深描

    4.建构性:凸显知识建构意义

    5.价值涉入:社会研究的人文关怀性

  第二节 中华传统文化与质性思维

   一 质性思维方式契合于本土历史文化

   二 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观”

   三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认识论特征

    1.整体性思维模式

    2.包容性思维模式

    3.实践性思维方式

    4.辩证性思维模式

    5.关联性思维模式

  第三节 西方文化与质性思维

   一 西方文化及其思维方式特征

   二 客观主义—建构主义的社会认识变迁

   三 西方话语体系与中国社会研究

  第四节 大数据与质性思维

   一 质性思维是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基础

   二 大数据方法离不开质性思维

   三 确定性意义上的“社会计算”不可能

   四 大数据方法的认识论基础与质性思维具有同一性

  第五节 质性思维的文化“土壤”

   一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二 本土社会学理论思维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1.为促进社会学的人文性建构搭建思维平台

    2.为加快中国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进程创设新思维

    3.为丰富和深化中国社会学研究提供内容支撑

    4.为探索质性社会学体系构建方向奠定理论基础

  第六节 质性思维的科学性与中华文化自信

   一 社会学的科学性追求与文化自信的缺失

   二 正确认识质性思维和中华文化的科学性

   三 以科学自信找回失去的文化自信

 第五章 质性本体论

  第一节 纵向视角:社会发展变迁

   一 马克思主义视角: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形态

   二 科学技术视角: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三 现代化视角: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

  第二节 横向视角:民族、宗教、文化

   一 民族

   二 宗教

   三 文化

   四 区域

  第三节 螺旋式发展特征

   一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矛盾: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指标运动

   二 从“社会”的缺失到重建:20世纪末欧洲的社会质量理论

  第四节 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进程与特征

   一 发展的进程

    1.量的增长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快速发展

    2.质的跃升阶段: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

   二 当前中国社会的特征

    1.经济发展方式的多样性与“增长取向”

    2.社会结构的流变性

    3.文化的多元性

 第六章 质性社会学:范式特征

  第一节 质性社会学是人文社会学

   一 两种范式此消彼长

    1.科学主义范式及其局限

    2.人文主义范式的兴起与社会学理论转向

   二 质性社会学的文化自觉

    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觉

    2.文化流动与文化焦虑

    3.“人”的主体性张扬与个体间互动

   三 质性社会学在中国的成长空间与坐标

    1.“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

    2.“物竞天择”还是“天人合一”?

    3.历史的眼光和过程的视角

    4.文化自信与文化自醒

  第二节 质性社会学是解释社会学

   一 从现象描述到原因追溯

   二 质性思维:解释的策略

    1.近距离个体切入,全方位倾听声音

    2.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三 寻求解释的维度

    1.日常经验、历史视角与常人方法论

    2.社会结构差异性

  第三节 质性社会学是社会质量学

   一 社会质量发展观的源起

    1.社会质量概念的提出

    2.社会质量的概念内涵

   二 欧洲的社会质量分析框架

   三 社会质量的中国语境

   四 质性社会:着眼于社会质量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 质性社会学是建构社会学

   一 秉承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学术追求

   二 坚持以人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理念

   三 直面社会风险,规范社会良性变迁

  第五节 质性社会学是微观社会学

   一 另一种范式转换

   二 微观社会学的核心是从本土化到中国化

   三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第七章 质性社会学:话语体系

  第一节 基本概念:质性

  第二节 理论基础:社会全息论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全息”思想

   二 生物全息论

   三 光学全息论

   四 宇宙全息论

   五 社会全息论

  第三节 方法原则:个案切入、整体认知、模糊识别、直觉感悟

  第四节 话语方式:重语言、轻数字,拆围墙、讲故事

   一 质性社会学追求学术话语与政策话语的统一

   二 我国社会研究的三种文本类型

   三 社会学研究有必要拆除围墙、降低门槛

   四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自然语言表达优于数学语言

 第八章 质性社会学:本土路径

  第一节 中国社会学呼唤本土化

   一 学科建设的呼唤

   二 社会转型实践的呼唤

   三 大国地位的呼唤

  第二节 不忘本来,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思维方式

   一 早期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探索与流派

   二 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历史背景

   三 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分道扬镳

   四 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

  第三节 吸收外来,汲取西方社会学的科学传统理性精神

  第四节 面向未来,立足于当代认知科学前沿

   一 世界上最不可理解之事,在于这世界竟然可以被理解

   二 全息摄影理论与脑神经科学

   三 大数据与质性研究

   四 人工智能与整体认知

  第五节 取道质性研究、回归人文传统,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

 后记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0卷第3期,2003年5月。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文军、蒋逸民:《质性研究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陆益龙:《定性社会研究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安东尼·吉登斯、菲利普·萨顿:《社会学》(第7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斯蒂芬·K.桑德森:《宏观社会学》(第4版),高永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约翰·J.麦休尼斯:《社会学》(第11版),凤笑天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